如何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期待?8月23日,太原市委正式印发出台《“新时代堡垒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十二条措施》《关于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着力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力,在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其中,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该市近十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
紧紧围绕省委“两个走在前列”目标要求和“五个扎实”工作要求,太原市高点站位,高标准谋划。《“新时代堡垒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提出:20xx年为基础建设年,20xx年为巩固规范年,20xx年为全面提质年,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具体行动包括一把手引领、达标升级、整顿提升等10项。其中,城市基层党建双提升行动将通过加快推进思想观念转变、加快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等7项举措,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和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同步提升。
目前,太原市城镇化率达84.7%,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导致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组织架构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基层党建就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在中组部调研指导基础上,太原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和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努力探索具有省会城市特点和太原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路径。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十二条措施》以“三基建设”为统领,紧扣观念陈旧、方向不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主要措施有:建立健全市、区(市)、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明责、履责、考责、问责体系;加快推进社区党组织功能转变,强化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成1个市级党群服务中心,6个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大批街道、社区、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建立下沉事项目录清单,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精准有效、投放到位。
街道体制改革是城市基层治理和城市基层党建的先手棋,一招破题,满盘皆活。《关于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基层。15项改革举措主要有:加强党对街道工作的领导,落实街道对市、区(市)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等6项权利;聚焦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梳理、汇总形成全市统一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清单;调整优化街道机构设置,把“向上对口”转为“向下对应”,原则上按照“4+2”模式,综合设置党建办公室、公共管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公共安全办公室,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强化街道财政经费保障,各区(市)每年按不少于120万元的标准保障街道运转经费。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将构建基层治理善治模式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性战略举措,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的“党建+服务、党建+法治、党建+德治”基层治理善治模式,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职责,将党的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党建+服务”种好基层服务“责任田”
该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教育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针对农村、社区、机关、学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依托活动阵地创建“红色讲习所”,组建讲师团队,邀请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包点领导、党校教师、各级理论宣讲团成员、各类专家人才、典型模范人物等为讲习团特邀讲习员,每月固定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讲习活动。组建“党员先锋队”,根据工作需要和各自特长主动认领攻坚突击、志愿服务、治安巡逻、领富带富等先锋岗位。 “大喇叭党员先锋突击队”“白发红帽”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日间照料室等一批党员先锋队入社区帮扶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
同时,该区全力创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将原有办公用房、活动场所统一规范为农村(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设有“四中心一室”,即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议事中心和党支部办公室,实现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实行首问负责、上门代办、预约、AB岗等制度,为群众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打造“互联网+”阵地,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民情博客”,设置智能终端一体机,及时发布惠民政策、办事流程、重大活动和各类通知,便于群众咨询和监督。此外,积极在网上同居民进行交流互动,聆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拓宽化解矛盾的渠道,推进农村(社区)工作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
“党建+法治”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
该区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依托群众工作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等机构组建村(社区)调解中心,建立“调解能人库”“五老调解室”,变被动调解为主动预防,及时将矛盾纠纷终结在萌芽状态。光明桥街道探索出“四员一中心”互动联调机制,既提高了调解工作的效率,又为基层调解提供了宝贵经验。将全区16个乡(镇)街道划分为五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个巡回法庭,每个巡回法庭每月固定到辖区村(社区)巡回二次,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纠纷顺利解决。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政法网络,建立巡回法庭与人民调解组织、居(村)民自治组织、基层司法所等机构的联系,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每月定期举行一次人民调解的指导演示,每半年培训一次乡(镇、办)、社区(村)的人民调解员,不断提高司法人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水平。
该区为每个村(居)委会配备了法律顾问。全面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负责指导和解决本区域内的法律事务。每个村居都建立“法律微信群”,每个群配备一名法律专业服务人员,他们每天在群内宣传法律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以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为普法主力,联合各相关单位,壮大普法学法宣传力量,形成“问、解、答、办”专业化立体化格局;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月”等活动,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做到心中有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党建+德治”用好基层治理“润滑剂”
该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组织老干部、老党员等组成宣讲队伍,充分利用各类宣讲素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群众中进行巡回宣讲。大力开展“诚实守信、敬业奉献”五星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把开展评选活动作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并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组织开展“家风家训评选展示”“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等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树立良好家风、传承良好家训;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破除封建迷信、拒绝黄赌毒等方面进行规定约束,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和索要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制止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此外,改建和完善一批村级公园、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使之成为传播文明、引领新风的活动阵地。同时,把移风易俗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和考评的重要依据,推动移风易俗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近年来,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认真落实指示,主动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探索非公经济党组织在服务、协调和引导等方面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和发动作用,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引领。
强化党群服务搭建共享治理平台。政治引领、做好服务,是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两大主要功能,其中,做好党群服务、强化服务效果,既是党组织的宗旨,也是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通过党组织对各个组织机构的凝聚引领,搭建全员共享的治理平台。党组织要引导群团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员工服务工作。例如,以党建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打造一个集党建宣传服务为一体的自助式和一站式员工群众服务平台,开通党员信息线上填报、党费在线收交、党建活动在线预约;纪委开通书记信箱,全面接受员工对党组织和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妇委会针对女员工生理特点,建设母婴室、准妈妈专用就餐区等;工会搭设在线代办居住证申请与续期、补充医疗预约参保、住院慰问申请、员工意见反馈等便捷通道,让党建微信公众号成为一个24小时在线的党建服务平台。
强化组织建设实现治理精准定位。群众对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关注点,不仅仅是量大面广,更重要是满足自身需求。因此,有效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既要有广度涵盖,也应重点实现“精准定位”。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需要通过强化自身组织建设,对可能参与事务、领域中的各种组织进行统领整合,在不同级别、不同隶属、不同空间的组织之间建立联系,精准定位群众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情况、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注及解决,从而实现基层党组织、基层社会管理和基层公共服务的协作化、精准化。立白集团先后成立党委、纪委、武装部、统战部、工会、团委、妇委会等,从不同角度、不同范围、不同职责、不同渠道,实现组织无死角、员工全覆盖,让每名员工都说事有人听、遇事有人管、干事有人帮。把公益活动与党建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每年组织不同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公益课堂;结合重大政治主题,开展形式灵活的党性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引导正能量实现区域化带动。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即通过党组织之间存在的广泛交流、严密组织关系,形成特定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的沟通、协调机制,而这种协调机制的构建跨越行政区划界限,迅速形成整体联合效应。通过党组织引领和传播,迅速实现经验推广、典型效仿,产生区域治理效果。我们在全国首创党建网络直播平台,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党建活动网络直播的党组织。通过手机直播平台,向全体网友展示党建活动实况,穿插思想政治教育、邀请大家在线参与互动,把网络直播平台打造成党课移动课堂,迅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吸引全国各地党组织专程参观考察学习,在网络直播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上弘扬正能量、唱出党建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当前一些地方农村存在干部“结构老化、素质偏低”,农村党建工作“后继乏人、力量不足”等问题。北京市门头沟区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开展选派农村党建工作助理员工作。既缓解了农村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也储备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
数据显示,北京市共有3917个村党组织,32.8万名农村党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持续提升,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如有的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严重,村党组织后继乏人。
为解决农村干部“结构老化、素质偏低”,农村党建工作“后继乏人、力量不足”等问题,北京市门头沟区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开展选派农村党建工作助理员工作。目前,在20xx年两个试点镇先行选派25人的基础上,今年为其他7个镇新选派95名农村党建助理员,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4人,有53人为本区外出务工的优秀农村青年,既缓解了农村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也吸引了一批本地优秀青年回村,储备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
村干部结构老化有多严重?
村两委班子6个人中,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已经69岁
门头沟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贾莉莉介绍,作为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门头沟山区面积占98.5%,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全区966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约53岁,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总数的32.1%,农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历普遍偏低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
在妙峰山镇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介绍,村两委班子6个人中,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已经69岁。据记者了解,门头沟全区村两委干部中,年龄最大者已经75岁。
从严治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干部队伍能力结构与新时代新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
“自己年龄比较大,电脑、智能手机用起来都比较吃力,很多需要电脑处理的工作就不得不跑到镇上求人帮忙,费时费力不说,有时候还真是误事。”上苇甸村村支部书记刘进元坦言。说起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苇甸村两委其他成员也都是一知半解。
刘进元这样的老村支书向组织部门反映这一难题后,门头沟区委创新党建工作模式,自去年起,先后在军庄镇、妙峰山镇两个镇,试点选派了25名符合条件的年轻人,担任农村党建助理员。
经过近半年的试点,选聘党建助理员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此,今年2月门头沟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全面推广选派农村党建助理员的工作,首批按照每100名农村党员配备1名党建助理员的标准,计划招录90人。截至目前,共完成2批招录工作,新选派党建助理员95名,已上岗就职,配备了党建助理员的村达到120个。据了解,下一步门头沟区将紧锣密鼓地开展新一轮党建助理员招聘工作,尽快实现村村都有党建助理员的目标,进一步激活农村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党建助理员担啥责?
既宣传党的政策,也负责联络村民群众、管理信息设备等
付尚华是妙峰山镇炭厂村的党建助理员,一大早,他就从20多公里外的家中赶到村委会,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来到炭厂村工作,头一个任务就是整理档案。”走进付尚华的办公室,只见他的文件柜里整整齐齐摆放了两排、27个文件档案盒,分门别类摆放了炭厂村“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积分、美丽乡村建设等不同内容的文件材料。另外,他还自己整理刊出了6期炭厂村月报,把村里的大事有条有理地记录下来。
付尚华并不是炭厂村人,过去一直在外开出租车。去年,听说门头沟区公开招聘党建助理员,有过20xx年当兵经历的付尚华觉得自己正适合这个职位,于是报了名。经过考试和选拔,他成了门头沟区首批党建助理员。他从档案整理、党员联络、政策宣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类日常事务做起,为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打开了新格局。
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付尚华记录下了全村39名党员的入党纪念日,为他们每人设计制作了一份党员政治生日贺卡。75岁的老党员李成民说:“我的党龄有49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过政治生日,让我感受到了党组织对我们党员的关爱,太有意义了!”
“按照职责定位,党建助理员是镇党委派驻到村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专门力量,接受镇党委的领导,协助村党组织开展工作。”贾莉莉介绍,虽然名称叫做党建助理员,但实际要承担“六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员、党员活动的组织员、村级组织的信息员、村民群众的联络员、信息设备的管理员、基础工作的档案员,并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党建助理员给村庄带来的变化,邢卫兵最有体会:“以前向镇里报送信息很费劲儿。小付来了后,能够熟练使用电脑,镇、村、村民之间联系更顺畅了。他还协助村里逐步规范了‘三会一课’的流程,帮村里完善了‘一规、一表、一册、一网’,促进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激励机制如何建立?
规范待遇保障,优先补充进农村后备干部队伍
“自从有了党建助理员,各村的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党委书记丁章春说。然而,如何使付尚华这样的党建助理员队伍有干头、有盼头,一直保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激情,依然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措施。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参加党建助理员面试的124名考生中,有19名在后续考察中自动放弃资格,弃选率为15.32%,意味着党建助理员岗位的吸引力,特别是山区岗位的吸引力仍然不强。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调整,大学生村官人数逐年减少。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
“像付尚华这样的优秀党建助理员还有一批,怎么能留住他们,区里也在做制度上的设计。”贾莉莉介绍。
为规范待遇保障,提高工作热情,门头沟区按照每人每月实发工资不低于3500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待遇,并按规定为党建助理员缴纳“五险一金”。
同时,为引导广大党建助理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他们到深山区任职的热情,区委提出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党建助理员基本待遇每人每月增加300元,到深山区任职的每人每月增加320元。基本待遇所需资金全部由区财政负担。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镇村设立绩效奖金,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为党建助理员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和工作保障。
党建助理员会不会遭遇职业“天花板”?这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记者了解到,门头沟区将农村党建助理员作为农村后备干部选拔的重要来源和培养的重要平台,表现优秀的农村党建助理员优先补充进农村后备干部队伍,鼓励他们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各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同时,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注重从优秀农村党建助理员中选拔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
“总之,通过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等多种方式,增强党建助理员扎根农村工作的热情,为农村党建助理员发挥作用、展示才能搭建平台,让党建助理员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在岗位上得到认可,在素质上得到提升,切实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心稳的工作队。”门头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晓光表示。
“这个扫码很好,老百姓遇到什么事情,扫一下就可以向上面反映。”近期,浙江金华兰溪市诸葛镇长乐村村民方素球发现,当地推出的干部监督微信扫码举报新平台,专门受理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投诉举报,很受群众欢迎。
让群众监督干部变得“触手可及”,是金华市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金华市全面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形成促进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十法”,即以思想引领、清单压责“把方向”,以对标核查、开门问诊“揪问题”,以立体分析、销号整改“治病号”,以正反对照、媒体问效、优进绌退、容褒两促“激活力”。组合拳打下去,干部精气神立马提了上来。
以思想引领行动
以明责促进履责
金华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汇编成册,作为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必学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的必修课程,并组织各地各单位围绕“敢担当有作为,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部署开展新时代“金华精神”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担当作为的思想根基。
该市还成立“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梳理出六个方面30种不担当不作为情形的负面清单,制定问题自查自纠“十个一”工作清单,对行动迟缓、落实不力的12家单位进行通报,7人因落实主体责任和分管责任不到位被约谈。
逐项对标查问题
开门问诊听意见
为找准不担当不作为具体问题,金华市组织各地各单位对年度公开承诺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民生实事等进展情况进行对标核查,从中梳理问题2709个,完成整改2206个。
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和重点人员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市集中开展重要会议重要文件贯彻执行情况、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三项“巡察式”检查,并把发现和问责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与选人用人检查一并纳入巡察检查重要内容。今年以来,通过“巡察式”检查已排摸各类问题线索248条,结合七届市委第三轮巡察对10家市直单位进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检查,已排查出问题线索11个,并逐一查核落地,对16名责任人予以问责处理。
“干部怎么样,群众感受最真切。”该市紧密结合大调研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征求干部、群众、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从中梳理和排摸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线索。义乌市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不担当不作为”投诉举报专窗,已收到意见建议61条,采纳落实50条。
问题立体式研判
整改销号式推进
金华市结合干部大监督体系“151”工程建设,探索建立问题筛选式梳理、走访式了解、多点式谈话、印证式调查、定性式研判“五段立体研判”机制,对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进行系统比较、立体研判。在对某市直单位领导班子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时,认为该班子担当不够、战斗力不强、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结合市直单位领导班子调整,分步统筹对正职和3名副职进行了转岗交流,充实了4名年富力强、工作干劲足的干部,班子干事劲头和战斗力明显提升。
坚持问题边查边改、真查真改。金华市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出问题整改公开承诺,并落实问题销号管理。金华交警针对文明城市创建中非机动车违法问题突出现象,在全国首创试行“非机动车掉头车道”,极大方便市民出行,大幅提升了路口守法率。为解决人社窗口办事人员较集中的“老大难”问题,金华市人社局推出“午间1小时”党员志愿服务等举措,将平均办件时间压缩至5分钟左右,得到市民称赞。
干不好的挨板子
干得好的有干劲
“促进干部担当作为需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要打好严管厚爱的组合拳,使敢担当、有作为在全市蔚然成风。”金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余杰说。
为此,金华市选树正反典型,组织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评选出各领域、各层次“担当作为”好班子好干部30个;市本级通过媒体公开通报两批11起“不担当不作为”典型问题,各地各单位通报问题226个。主动曝光7个“蜗牛”项目。330国道上跨宾虹西路立体交叉工程因延期被曝光后,相关部门知耻后勇,奋战15天实现通车,成功脱掉“蜗牛”项目的帽子。
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金华市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今年以来,46名干部因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受到组织处理,21名干部因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34名实绩突出、敢于担当的干部被提拔。同时,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意见》,对4名干部启动了容错程序,激发干部拼搏争先的干事创业热情。
今年以来,河北承德市双滦区以“党建领航工程”为统领,聚焦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广大党员行走在项目建设第一线,有力推动了一大批转型升级战略新兴项目的落地生根。目前,该区153个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已开工85个,签约总投资810亿元的项目130个,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该区各机关党组织普遍组织开展了“讲政治、重大局,讲看齐、见行动”主题党日活动,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章党规党纪,区直机关各单位在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百名书记讲党课”活动128场次,通过集中宣讲、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党务干部和党员骨干560人次。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十九大暨新党章知识竞赛,组织党章党规党纪应知应会网络考试,近3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参与活动,达到了以赛领学、以考促学的目的。
为有效破解机关党建“两张皮”“灯下黑”,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该区全面实施“红色堡垒”工程,开展政治建设好、组织功能好、制度执行好、任务完成好、作用发挥好“五好”机关党支部创建活动。制发《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标准化建设规范》,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请示报告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特别是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今年以来,区直各机关党组织开展“学习新党章 践行十九大”“牢记使命心向党 共筑双滦新辉煌”等主题党日活动338场次,党内生活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交通局的“党旗领跑四好农村路”、卫计局的“天使先锋”等一大批党建品牌初见成效,推动了区直机关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化、基层基础工作精细化、基本能力提升精准化,基本形成“家家有品牌,个个有特色”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该区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组织力的重中之重,组织“红色年轮见初心”系列教育,开展讲述“我的入党故事”活动,推行为党员过“政治生日”模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中心工作,探索“融入式党建”模式。广泛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全区576名党员干部积极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477户1195名贫困群众年底全部实现脱贫;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20xx多名机关干部志愿者,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疏导等“我是党员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该区9个项目指挥部及所有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全区重点项目攻坚行动中,变“冬闲”为“冬忙”,为承办承德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争分夺秒,贡献力量。
该区推行机关党支部堡垒指数积分管理,制定下发区直机关党建责任清单和考评指标,从责任指标、组织指标、制度指标、队伍指标、保障指标、服务指标、专项指标、加分指标和减分指标9个方面细化量化为32项具体内容,合理制定评分办法,使机关支部干有目标、做有方向、考有标准、奖惩有依据。严格落实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向区委述职和机关党组织向区直机关工委述职制度,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区委对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基层党建巡察制度,纳入区委巡察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政治体检,通报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履行党建责任不力的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目前,向区直机关党组织下发整改通知书28封,提醒、约谈机关党组织相关责任人12人次,强化了机关党务干部履职尽责的意识。
去年以来,福建省南安市组织开展“家+文化”促政治生态建设系列活动,创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助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风尚,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生态”。
锻造一支队伍,在亮度上下功夫。市委宣传部在全市构建市、乡镇、村居三级覆盖的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以党员为主体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市已建立30多支志愿队伍共800多名志愿者,其中党员志愿者约占80%。今年以来,这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主动参与“家+文化”的各类文化服务活动200余次,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推动两个带头,在强度上下功夫。一是带头调查研究。制定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大调研工作的通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各个领域进行“家+文化”专题调研,共征集到16个调研课题,为推动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二是带头挂钩共建。宣传系统各下属党支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与各乡镇挂钩共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挖掘和整理南安名人先贤的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打造家风建设特色品牌;挂钩共建星级“百姓书房”,提供业务培训,争取建设资金添置图书设备,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助力“百姓书房”提升星级等次。
实施三级联创,在广度上下功夫。按照依托党组织、坚持广覆盖的建设思路,建立了市级部门、乡镇和农村三级党组织“家+文化”联建联创机制。一是市级统筹指导。受市委委托,由宣传部牵头抓总,市纪委、文明办、妇联等部门联合推动,精心组织开展。制定了《南安市开展“家+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分类指导、综合施策。二是镇级组织部署。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相应制定出台活动实施方案,对所辖各村(社区)的“家+文化”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和指导督促。三是村级贯彻落实。各村(社区)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及时组织开展各类家风建设活动,打造各种弘扬家风的学习实践平台,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四大方阵,在深度上下功夫。宣传部党支部将全体党员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优秀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因地制宜打造“家+文化”四大方阵。一是打造红色文化传承方阵。依托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共晋南同机关工委旧址、安南永革命根据地,挖掘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如叶飞将军的“叶式家风”,与子女“约法三章”不得利用父辈关系搞特殊,几十年来得到传承延续。二是打造廉政文化教育方阵。充分挖掘本土家规家训廉洁文化资源, 如贵峰王氏家规家训中的廉政箴言,使家风家训展示馆成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基层群众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三是打造先贤名人引领方阵。发挥人文底蕴深厚优势,整理梳理蔡氏古民居家训家规遗存60多条,汇编《蔡氏古民居家训家规集萃》并向党员干部和各地家庭广泛赠阅;整理洪氏家风故事,建设良山村家训馆进行展示宣传,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党风家风民风。四是打造身边典型感召方阵。组织开展各类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共表彰110户“文明和谐家庭”和130个“最美家庭角色”,积极推荐上报文明家庭典型,王家助家庭和张红东家庭分别上榜20xx年全国和福建省“最美家庭”,以榜样力量引领全市广大家庭自觉建设好家风。
创设五大载体,在力度上下功夫。坚持部门搭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唱响“家+文化”建设的一出出“好戏”。一是开展“家+”系列活动。联合南安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共同开展“家+故事”“家+诗词”“家+楹联”“家+公益”等活动。共征集有关家风家训故事180件、诗词和楹联作品20xx余首(副)、公益广告作品375件,广泛传播家庭文化正能量。二是推动“百姓书房”建设。在全省首创星级“百姓书房”,并组织开展传诵红色经典、读书沙龙、公益讲座等读书交流活动,以书香浸润家庭文化,以红色文化传承革命基因。现已建成近20家“百姓书房”。三是推动家风主题公园建设。依托南安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设立家风家教专题展区,集中宣传展示以叶飞、蔡资深为代表的名人家风家教故事。四是推动家风文化墙建设。通过墙面彩绘、文化长廊等形式开展家风、廉政、党的政策等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环境。五是推动家风讲堂建设。依托党委中心组学习、道德讲堂、微讲堂等平台,将家风建设内容列入重点学习课题,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编印赠阅《南安家故事选编》,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意识,引导他们注重家风家教。
嘉定区非公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接轨国际要求,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指明了方向。为了持续推进全区非公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使这项工作常态运行,区社工委设立由各街镇、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会商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全区非公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让更多的非公企业参与进来。
20xx年起,每年有10家非公企业被区政府授予年度“非公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奖”。非公企业不断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从社会责任评估入手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嘉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8月底,在嘉定区注册的非公企业达到19.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652家;从业人员60多万人,占区域总就业人口的83%;非公企业上缴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8%。然而,大量非公企业的产权核心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往往不重合,如何在非公企业中增强党的领导力、实现党的政治引领,区社工委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逐步认识到社会责任建设是将产权核心与政治核心的“两核”凝聚到“发展”这一共同目标上来的有效载体,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有效抓手。
嘉定非公企业较好地承担着促进就业、依法纳税、劳动保障、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社会稳定等社会责任。同时,因部分非公企业忽视社会责任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也时有发生,给城市精细化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如何让非公企业成为全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
从非公企业自身看,凡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就发展、进步、壮大;凡是社会责任履行差的就倒退、萎缩、甚至消亡。从社会责任建设的评估入手,既是对非公企业成长状况的现实评估,也是为其开展社会责任建设提供工作规范,更为非公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评估体系涉及60项指标
非公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在全市尚无先例。20xx年4月,嘉定区社工委提出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的构想,并于当年8月形成《嘉定区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的课题报告》,构建起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框架为“5-3-60”,即经营责任、员工责任、政府责任、社区责任、环境责任五大责任,区、街镇、非公企业三级体系及60项具体指标。评估内容全面覆盖非公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环境、政府、社区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
20xx年10月,区社工委邀请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相关研究人员组成嘉定区非公企业社会责任评估项目组,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在全区挑选已建立党组织的50家非公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由项目组上门开展非公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工作。同时,项目组研发建立了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以信息和资料的收集、传输、整合和统计分析为手段,以评估指标体系维护管理、评估材料提交跟踪管理、自动归类汇总、查询统计分析、网络测评管理为功能,以参评企业、评估专家、评估领导等相关人员工作内容和责任为系数。
项目组每年新增100-200家非公企业进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综合评估。至今,共计完成了对全区500家非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情况的综合评估。项目组与有关职能部门反复商讨,对具体评估指标进行了多处修订,形成相对成熟的实施方案、工作手册和操作流程。初步建立起由企业及时更新、街镇及相关委办局审查把关、区社工委统一管理、可随时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导出服务的三级动态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
多元主体联动共同打分
开展 “嘉定区非公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的构想并推进至今,已初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动机制。由区社工委、街镇社工委和企业构成三级纵向联动机制,具体落实评估工作。区职能部门每年根据各自职能,分别对参评非公企业相关业绩给予正面打分,出具负面清单。在企业主要经营者的支持下,企业主动提供各种数据资料,对调研有问必答、毫无保留。
区社工委通过政府采购平台,购买上海社科院的第三方服务,开展非公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使评估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同时,完善沟通机制,加强对非公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建立非公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与非公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相互协调、相互融通的推进机制,以社会责任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发展、文明单位创建。
项目组汇聚了社会学、统计学、信息技术、党建等方面的专家,为非公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提供专业支撑。五年来,项目组坚持走访每家参评企业,主动上门指导服务,及时发现并完善不足,细化访谈内容、运用问卷调查、材料互证等评估方法,科学严谨、务实高效地完成了评估工作。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理念,紧扣中心点精心谋划,瞄准关键点精准发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脱贫成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基础保障,建强基层组织引领脱贫。镇雄县把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前提和基础。配强“领头雁”。以换届工作为契机,切实把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党员群众信任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负责人岗位上来。建立“双培养”(即把村社区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社区干部)机制,把能干事、想干事的能人大户培养起来,带领村民找路子、想办法、寻项目、共致富。建强“主心骨”。按照“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职责定位,常态长效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切实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育强“战斗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积分制管理、“党费日”、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等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任务,全县235支党员扶贫先锋队,在脱贫一线做到“六带头六争当”(即:带头学习政策、争当释疑解惑先锋,带头自力更生、争当脱贫攻坚先锋,带头支援建设、争当服务大局先锋,带头排忧解难、争当维护稳定先锋,带头扶贫帮困、争当服务群众先锋,带头倡导新风、争当文明和谐先锋),全力推进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强化队伍建设,练就过硬本领服务脱贫。树好“风向标”。制定下发《镇雄县关于在脱贫攻坚一线大力培养选拔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牢固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比学赶超、大显身手、贡献力量。20xx年以来,对23名在脱贫攻坚一线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进行了提拔。练好“硬本领”。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党员干部锤炼品格、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炼钢炉”,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经风雨、受历练,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提素质、强能力。充分利用县委党校、“新时代讲习所”、“脱贫励志夜校”、网上党支部、云岭先锋APP等平台,采取集中学习、“故事党课”“党员六讲”等方式,扎实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升扶贫干部的业务能力。做好“真实践”。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与基层党员、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为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和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教育引导,凝聚强大合力推进脱贫。全面宣传,增强“向心力”。充分利用全县421个“新时代讲习所”平台,结合党员“六讲”开办“脱贫励志夜校”,落实好“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运用微党课、故事党课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实凝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全面帮扶,提升“带动力”。把加强对贫困党员的教育管理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清单,通过摸清底数、挂联帮扶、强化教育、示范带动等方式,切实加强全县3700名建档立卡贫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贫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讲评,激发“内动力”。在全县贫困村迅速开展“三讲三评”工作,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中内生动力充足的贫困群众和长期坚守一线、尽责尽责的驻村工作队和镇、村、组干部等先进典型,有效促进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作用,督促村组干部主动履职担当,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勤劳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活力。
强化融合创新,搭建互促平台驱动脱贫。搭建能力提升平台。按照党组织“牵头”、政府“贴息”、农信社“搭台”、党员群众“唱戏”的农村信贷帮扶新路子,争取党员创业致富贷款资金3000万元,支持贫困党员创业致富,切实增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双带”能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牢牢把握省财政厅将镇雄确定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的机遇,先后投入资金20xx万元,建设31个集体经济示范点,形成经验,面上推广,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搭建为民服务平台。通过“党支部+一站式服务”,打造便民高效的办公环境,将分散的办理事项集中办理,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党支部+先锋模范岗”,设立一名党员帮扶一户贫困群众,一名党员示范一项致富产业,一名党员负责一片环境治理等不同类型的岗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改变以往零散的生产模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合作社的牵引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
如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这个地势陡峭、石山环绕的地方,竟有一个道路畅通、屋舍俨然的村庄。“我们村党总支53名党员一起,带领群众发展中草药材种植等产业,带动81户307人脱贫,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说起这些,广西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笑容满面。
陇雅村的变化,正是凌云县抓党建促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们注重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确保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凌云县委书记伍奕蓉说。
20xx年5月,在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加西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实现了年轻化——村支书劳庭铁是个“80后”,班子里还有两名“90后”。
“7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共276户1245人,村民大部分为壮族、瑶族……”谈起村里情况,劳庭铁如数家珍。
除了班子年轻化,在村级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凌云县明确优先推选和不能推选等标准,全面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确保将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能人选进村党支部班子。
20xx年起,全县实施“村党支部建设年”活动,将党建与脱贫攻坚同步规划、同向推进、统一考核,将全县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加大脱贫攻坚考核权重。
凌云县实施党员致富带富“领头雁”工程,培养选拔了一大批带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计划。同时,县里还鼓励和支持党员带头创办合作社,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重点脱贫对象结成对子,带动脱贫致富。此外,全县还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帮扶活动,20xx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覆盖,全县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内的1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万元。
把党组织建在精准扶贫第一线,凌云县通过先进带后进,结对加快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后进村如期脱贫。全县积极发挥党支部的协调作用,整合产业相同、地域相连的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联合社,有效带动解决850户4500名贫困人口脱贫。
“旱季缺水、雨季内涝”的洼地还能发展食草类养殖产业?这是伶站瑶族乡陶化村村民以前从没想过的事。村第一书记孙涛带领村党支部,“把能人吸收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带动群众在荒芜的洼地种植耐旱涝能力强的牧草,发展食草类养殖产业,将洼地变成了村民的“聚宝盆”。
“因村派人、选优配强”,凌云县加大驻村帮扶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各类党员干部沉到脱贫攻坚一线,实现每个村都有1支驻村工作队、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第一书记,每户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与延安市律师行业党委党建互联共建仪式10月29日在延安举行。双方将本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共建共享的精神,建立党建互联共建机制,增强交流,共同发展。
法制日报社副总编辑李群出席仪式。他表示,律师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维护的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正确实施以及社会公平正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律师从来都是国家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借此契机,把两地律师行业在党建工作上的经验传播出去,更好地带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发展。
延安市司法局副局长、延安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谷华说,近年来,为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延安市委、市政府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全面推行体系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载体品牌化、服务人性化建设,整体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律师为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法治延安建设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律协会会长高子程说,北京市律师行业历来高度重视党建工作,20xx年率先成立了思想道德建设委员会,并在北京律师智库平台上专门成立了党建研究专家组,对律师党建工作发挥了极大促进作用。目前,全市603家律所成立独立党组织,100个联合党支部覆盖1107家律所,选派党建指导员581名,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双方都表示,加强党建工作共建互联,对于双方的律师行业发展都是难得的机遇,希望彼此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北京律师行业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今天同期在延安开班。
吉林延边州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因地缘关系和经济发展等特殊因素,人口跨区域流动比例较大,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任务重、要求高。今年“两节”期间,该州各级党组织把握好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通过集中补课忆初心、帮扶慰问情暖心、搭建平台聚民心,让“归巢”的流动党员身暖心更暖。
该州出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暂行办法》以来,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流出地成立84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定期向流动党员邮寄学习资料、传达党支部工作情况、收集流动党员意见建议。“两节”期间,各流动党员党支部积极组织流动党员上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流动党员“充电”“补钙”,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思想跟得上。和龙市文盛社区党总支组织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党章》,听老党员讲述入党故事。敦化市大石头镇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开展红色之旅活动,分别到寒葱岭抗联基地、靖宇县杨靖宇馆、雁鸣湖小山村等地进行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流动党员参加活动后纷纷表示,一定要发扬革命传统,树立好党员形象,积极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关爱,从外出期间延续到返乡期间。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各级党组织积极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如协调留守儿童教育、照顾空巢老人生活、提供法律服务等。“两节”期间,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流动党员手上,让每位流动党员身在外、心向党。日前,安图县九龙社区党工委来到王艳斌、王锡田、宋凯等5位流动党员家中,为他们送去学习资料和慰问金,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以及家庭状况,认真倾听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建议。“非常感谢党组织的关怀,我们一定会好好工作,尽快摆脱困境,回馈组织,回馈社会。”王艳斌说。
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间,各基层党组织召开支部会和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言献策。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召开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党的十九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罗哲龙向返乡流动党员介绍了水南村的发展变化和集体经济情况,深入了解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意愿和投资产业的想法,流动党员也互相交流了创业就业信息。岁末年初,龙井市开山屯镇组织26名返乡流动党员,在怀庆村参加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返乡流动党员与村干部、在村党员群众欢聚一堂。活动情况在流动党员交流群中直播分享,让无法返乡的党员了解家乡的变化发展,增进与家乡的感情。
最近,安徽人民出版社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标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着力打造“智慧党员活动室”。活动室以一台55英寸全高清多功能交互智能平板为载体,融合一套“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软件。
“智慧党建”软件由系统服务、展示端、编辑端3部分组成。系统服务程序用于处理信息读取和存储,展示端用于展示信息,编辑端用于编辑信息。软件里面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内置了大量的党建学习内容,通过模块化设计,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进行自定义和内容管理。安徽人民出版社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多媒体立体化的呈现方式,让党员活动室“智慧”起来,使基层组织建设更有针对性、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