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励志演讲比赛(精选3篇)
比比比,满世界都是比。哦,这可不是数学中什么"比的认识,比的应用,比的化简……"之类的。这“比”可是存在于真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残酷的比较!
一次读书节,学校要求带课外,越多越好。五六年级带五六年段必读书,三四年级带三四年段必读书……以此类推。
我直接拉了个行李箱,把我那些看得"四脚朝天"的书一股脑全带去了。
我们班有一个学霸,特爱看书,藏书万卷,随便往他书包里一瞅——呦!语文书、数学书、副课书,其余全是什么《青铜葵花》《故乡》《朝花夕拾》《童年》《小英雄雨来》以及四大名著……别看他书包鼓,除了上课用的书,其他全是课外书。
他拉着我,想要跟我比藏书量,正合我意!
他把鲁迅著名的《故乡》拿了出来,我眼一看,就这?我提出一套《徐霞客游记》,一下子三本。他不甘示弱,把《哈利。波特》一套全抱出来,往桌上一撂,那叫一个神气,连最新出版的都有。我不服,直接一连抽出几本,什么《海底两万里》《渔夫与海》《鲁滨逊流浪记》《莫言短篇》《俗世奇人》,这些书就盖了他几本书的厚度。他瞪大了眼,直说一句:"不讲武德。"便又吃力地从书包中抱出三十几本的《大中华寻宝记》我一眼瞧着,心里只想笑——都六年级了还看漫画!幼不幼稚!
接下来,打脸的一幕出现了:我也不紧不慢的抱出三十几本《大中华寻宝记》,还不够,我一连筐地倒出了《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漫画,一百多本呢!
眼看是学霸输了,其实是我耍赖皮——带了一百三十多本漫画!还说别人呢,自己家漫画都没全带。
经过这几回合的“大战”,既展现了我们的"知识渊博",又给读书节带来了欢乐。
虽然这次读书节比的是存书的量,但我心里知道,阅读,不仅仅是看家中书有多少,更是看你的阅读量与知识量,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而不是纯粹的把知识拿来做比较!
读书节的“比”,让我比出了对阅读本质的认识。
小学的时候练书法,周末要背着墨水瓶去老师家,瓶子没拧紧,墨水把包里的文具都染脏了,生闷气,觉得书法太讨厌,难学又惹祸,学了几天再也不愿意去。
后来念高中,语文作文总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硬着头皮问老师原因,他说“文笔不错,可惜字丑了些。”学校组织作文比赛的时候,老师甚至主动建议我,“写完找个字好看的同学帮你抄一遍,否则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时候考驾照,带我的教练脾气很不好,我被骂哭两次,羞辱智商N次,跟自己赌气,说过阵子再学,后来干脆就没再去驾校,如今即将毕业的我,依然没有驾照。
过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出租车,春节是不开计价器的,10块钱的路程,能漫天要价地说30,不坐拉倒。家人在忙,家中有闲置的车,可是我不会开啊,我只能去拦出租车,送上门给他们宰。
还有半途而废的游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美术,明天再背吧的单词……它们都在后来某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跳出来为难我。
因果报应真的是恒久存在的真理,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记得蔡康永写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真的是这样。
每当有人劝你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的时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即使为了不忤逆家长做出口是心非的应允。
你心里是不是也在想: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大学生毕业连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说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恢弘愿景了;在这个万众创业、人人有机会改变自身阶层的时代中,大学生大多会把脑子读坏,连交际能力都堪忧,能有啥出息……
总之,在你的脑子里已经将读书无用奉为圭臬,将赚钱至上视为信条。甚至在网络上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读书无用论段子,例如,__初中辍学,然而他的小伙伴却最终考入了名牌大学,十年后,身为部门经理的__,已经开始考虑到底要不要录用他名牌大学毕业的小伙伴……
千万不要拿这样个别的例子去忽悠那些还心智未开的年轻人。因为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记得朋友圈曾疯狂流传过这样一个帖子:两排名单,第一排列的有傅以渐、王式丹、毕沅等9人,第二排列的也是9人,分别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等9人。估计大部分朋友圈的人都不认识第一排,而熟知第二排上的人。帖子最后揭晓的答案是: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因此结论是“读书无用论”。
这可是严重的偷换概念!第一排人你不认识,但不代表人家当时在社会上不知名;第二排人大家现在都知道,但在他们生活的那个社会,却并不招人待见。
更重要的是,比例!成为蒲松龄、金圣叹这样的人,能有几个?还有,如果我列举既学习好,在他们当时社会生活安逸,也广为后世所知的人,会更多!
同样,没有上过大学而自主创业获得成功、赚取了大钱的人,在当下中国确实大有人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或许就有我们的亲戚和朋友。但是,中国没有上过大学的至少超过十亿人吧,他们中有成为富豪、老板及在其他方面成功的,不是很正常吗,但是他们的成功比例是多少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人,反智思潮一样不弱,并不认为上大学是必须的一条路。
那时候有没有学士学位对收入的影响非常低,25-32岁大学毕业的薪资对比高中毕业的薪资,平均年收入也就多了9千美金的样子;五十年后的今天,两个群体收入差别翻了一番,更关键的是岗位占比数,靠高中文凭能找到工作岗位占比从之前的72%降到了38%,收入低,岗位少,生活直接崩。
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参加了香港本地一档叫做《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节目,按节目的要求体验了一把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的生活。
田北辰在体验了两天清洁工生活、尝尽底层心酸后,一语中的:“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读不成书的人!”
这句话说得真狠。
就像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孩子,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要肩负起自己的人生。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头苦干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吗?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拼命硬干却只能蜗居在地下室吗?
努力读书,学习一些技能,并不一定能让你成为百万富翁,却至少可以让你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地让工作来选择你。
有一段父亲给儿子说的经典的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孩子,我从来不认同一定要交有用的朋友这种功利的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认,结交一些优秀的朋友,能使你受益终生。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比如责任、比如坚持、比如好习惯。
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们可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变得更优秀。
然而,不努力读书,你很难结交到这些优秀的朋友。朋友圈、朋友圈,朋友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努力刻苦的人很难与不学无术的人成为好朋友,不是因为看不起或是配不上,而是因为两种人的价值观不同,没有共同语言,很难交流。
孩子,我只是想叮嘱一句_长大之后没有儿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请记住,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你!那些你曾经在学习上偷过的懒,在未来都会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回赠给你,请不要因为现在短暂的安逸,而一辈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当你不想学习,或者厌恶学习的时候,请记得告诉自己,现在努力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我们就各自有了两个思想。寻求一加一的裂变,得出无数思想,便是我今天演讲的目的。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万卷书、做公仆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世界将不会如此精彩,不读书,我们对一切将一无所知。那么,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朱罗纪那个恐龙称霸的世界;就不懂得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我们将永远用河泊发怒,解释着潮涨潮汐的自然现象,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无数圣贤之士的杰出思想,也将随着先人的消逝长埋于地下。我们依然在困顿与蒙昧中摸索前行!不辱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