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着不痛苦吗?”这位盲人回答说:“我痛苦干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下肢瘫痪者相比,我能行走;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生活如此善待我,我为什么要痛苦?相反,我很快乐,充实。”一位盲人面对不幸,没有怨恨,没有自卑,只有对生活的感激——感激命运在给予他不公平的同时,生活恰如其分地填补了这份缺陷,赐予了他一颗乐观、自信、豁达的心。即使人生之路,风狂雨骤,他依然会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自信而执着,可见想见,自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
其实,世界科学领域本应该有更多的伽俐略,牛顿、爱因斯坦和霍金,世界文坛本应有更多的雨果,巴尔扎克,鲁迅和托尔斯泰,然而多少本可以成为杰出人才的人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就没有勇气选择奋斗的目标;缺乏自信,事业上就无法出人头地;缺乏自信,就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决心;缺乏自信,就会得过止过,随波逐流……因此,一个人要想青春无悔,要想写出壮丽的人生诗篇,就要摆脱自卑的困扰,点亮自信的灯。
一代名相诸葛亮曾说:“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正因为有自信,他才敢结联东吴,以数十万里相抗曹操百万雄兵。
大文豪鲁迅曾说: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正因为自信,他才能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但丁曾说: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正因为自信,他才能成为文艺复兴时的伟大诗人。
领袖毛泽东曾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正因为自信,他才能于战乱中崛起,缔造了东方一个伟大的国度。
还有多少人因为自信扬名立万,又有多少人因自卑而碌碌一生。
当然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梁启超曾说: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稳,而骄傲者常浮扬,自信是需要有自知之明的,老子也曾说过:知之者智,自知者明。没有自知之明的自信叫做自负。同时,自信是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上的,还以自律自强为保证。没有了自尊,分不清是非原则,那他只能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中自我陶醉;没有了自律他就会放纵散漫,盲目乐观,变成一个浅薄庸俗的人;没有了自强,他就不会沉下心来去学习、工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自信就是一种乐观的胸怀,一种积极的精神,一种执著的信念,一种严谨的作风,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种胸怀,这种精神,这种信念,这种作风。
同学们,点亮自信的灯吧!我们大家应成为学习的强者,生活的主人,我们的人生会因为拥有自信而瑰丽多彩。
我们是自然界最聪明的动物,也是最善于思考的动物。我们常会问自己生命的意义,为何要活着。前进,是为了前进吧!只有不断前进,不让自己懈怠,才会发现人生的终极意义。
冯骥才曾说过:“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用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人是脆弱而坚强的动物,不过百年的时间却能创造如此斑澜的奇迹,因为人们懂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当你披荆斩棘登上山顶,仰望天空的时候,心里依然想着更远的远方;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怀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绩与进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放下过去的辉煌,用坚定的目尖,迎接下一个挑战。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作为学生,我们无需面对淋漓的鲜血,但我们要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面对这场残酷的战争。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如何自信地迈进理想的大学是我们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保持一颗永不自满的心。
面对较好的成绩,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假如我们陶醉于过去的幸福中,失败迟早会来,在我们登上理想的彼岸之前,不轻言成功。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项羽面对大好形势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最终乌江畔上演了“霸王别姬“,王安石笔下神童方仲永,有着惊人的天赋而不思进取,不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终泯然众人矣,连王安石也为他惋惜。
也有些同学,现在成绩不够理想,以前打下的基础不够扎实,但我们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从现在开始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听讲,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我们要相信,失利也未必是件坏事,现在学习不够好,不要紧,要相信,决战高考,只要你真心真意付出,一切都来得及。
爱迪生面对失败,始终坚持,最终发明了电灯,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宝贵的光明。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无论何时,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不能止步或放弃,要真正的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需要铭记孔子的教导:“谦虚使人进步。”只有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你才能接受别人给你的良策忠言,你才有动力去开拓更大的空间,你才能避免走进自负的误区。
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我们有开阔的视野,视野比知识更重要,拥有开阔的视野,你才会真正的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值得自己不断追寻的,只有眼界开阔了,你才不会成为现实生活的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理想,每个人都曾为理想奋斗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因为当挫折、坎坷挡住人们的时候,有人选择放弃,有人选择坚持,因为取得一小点成绩以后有人就骄傲自满了,而有些人却咬牙坚持,再接再厉。
人生是旅途,沿途风景静好淡远,人生也会是战场,充满了激烈的拼搏。有的人不想安逸地坐在车厢里欣赏地看着那些触动心灵的风景,因为这样的人生无味,像白开头,而激烈的战场上总是枪炮阵阵,挺下来的就是强者,傲视郡雄不在话下。
同学们,你给生活多少懒惰,生活就会回敬你多少苦涩。你为生活付出几分耕耘,生活就会回敬你几分收获!
最后,说得多,不如看得多,看得多,不如做得多。现在学习中,我们需要这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境界,今后我们在社会中更这种镜界。祝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旋转木马的天堂,有多少人在孤独的等待;人鱼不哭的经典,又让多少人长久地感动;虚幻水晶球里的童话,迷幻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扉。正值青春期的我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意识的增强,同学们逐渐对异性产生好感,心中泛起一丝丝涟漪,这种感情是美丽纯洁的,然而,美丽是要珍藏在心底的,一且付诸实施,不仅会破坏了这种美丽,更会让男女生之间纯洁的友谊变味,甚至犯下美丽的错误,并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早恋,是美丽的,它的美源于这时的爱是不需考虑家庭、金钱等现实问题,只管接受和付出爱的,是纯洁的,是浪漫的,然而,对于我们未成年人而言,这是没有能力去承受的。真爱是什么?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爱一个人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爱是担当,爱是责任,但我们的身心和心智却无法承受这些。
事实上,由于这种美丽的感情而造成的错误数不胜数:有的同学早恋,耽误成绩,荒废学业;有的同学因早恋,为情所困,难以自拔;有的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感情,不惜自残,甚至于放弃自己的生命,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珍爱的人,又会珍爱他人吗?为爱痴狂,为情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一桩桩悲剧的发生,一朵朵鲜花的凋零,难道还不够让人痛心遗憾吗?同学们,醒醒吧,不要再迷恋在童话、偶像剧的恋情中,真正能走到最后的几乎没有,同学们毕竟还年轻,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对方的心,并随着龄的增大和环境的改变,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都发生改变,只是凭着一份朦胧的意识而陷入禁区,是飘在海面上的纸鸳鸯,经不起时间洪流的考验,最终得到的往往是苦涩的口味和几声悔不当初的感慨。
早恋,是莫泊桑笔下的那串钻石项链,虽有片刻的欢愉却带来十年的辛酸;早恋,是那株被人为拔起而“长高”的禾苗,提前“早熟”而终将枯萎;同学们,青春就像一坛藏于地窖的酒,珍藏到了该开启的时间,必然会清冽于醇,过早的开启就会葬送了它的美味;青春就像是棵等待成熟的果树,生长到了该结果的时候,自然会硕果累累,早熟的果实只会让人尝到苦涩,同学们,我们的手还很小,我们的肩还很窄,我们的梦还很远,款款深情我们握不住,沉沉厚爱我们扛不住,我们有的只是拿书握笔,扛起家庭希望,实现自身梦想的力量。
同学们,年轻是资本,但青春不是用来挥霜的,让我们携起手来,珍藏美丽,拿出我们的热情,还上我们的希望,以青春为帆,用智慧作桨,让青春无悔,让岁月无撼,让成长的大树枝繁叶茂,让奋进的人生精彩辉煌!
孔子云:“巳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中心思想——“仁”最好的体现。儒家弟子白圭却向老师孟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禹治水,是把洪水引到遥远的海边,为什么不就近引到邻国去呢?这样岂不是更省者”。孟子很坚定地给出了答案:“你错了,你现在把邻国作为泄洪的地方,将来邻国泄洪的水只会倒流。”这就是“以邻为壑”的典故。
人生在世,虽然放荡不羁爱自由,但这世上不只有你一个人。六十亿个人有六十亿不同的思想,倘若只按自己所喜好的思想去生活,如白圭一样,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将视野放开,将头抬起,将别人纳入你的胸怀,学会去体贴他人,你所不愿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令你快乐就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便多了一份爱,一份理解,一份关爱,便少了一份争执,一份悲伤,一份委屈。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己所不欲,便施于人”的现象并不少,食堂里,因为不愿落到最后一个,便想着法子去插队,教室里,同学们都不愿上台发方,便在底下你推我推地让别人做替罪羔羊——人是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更有人打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幌子任由自己的自私欲望膨胀。然而,我们所排斥的东西别人会喜欢吗?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但一个人如果仅为自己而脱离集体生存,一个人孤单的生又有何意义?不妨换种角度,食堂中,你前面有人插队?你会作何感受?你想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去,别人却将问题又转向你?你又如何?
《菜根潭》上有这样一段话“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而心之冰炭难去。去得心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且随地有春风矣!”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出了做人做事的真实意义,也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
君子坦荡荡,便是用豁达的胸襟去活着,悲他人之所悲,乐他人之所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更多人的赏识与认可,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人与社会评价得到的,唯有以“仁”服人,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升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更应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质传承下去,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一个和谐校园共同奋斗!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受到春的气息;希望是茫茫大海上明亮耀眼的灯塔,让你在黑夜中找到航行的方向;希望是漫漫沙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让你在绝境中饮到生命的甘泉。学习,因希望充满色彩;生活,因希望充满激情;世界,因希望充满活力。
何谓希望?希望就是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有了希望,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目标。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向世界证明:我是实实在在的,真真正正的活着。只有证明了这一点的人,在自己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时,才能够自豪地说:“我这辈子没白活!”人活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有对心中希望的不懈追求。
著名的作家史铁生“摔了一跤”,伤了双腿,从此以后就与轮椅为伴。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但史铁生并没有因此对生命失去信心,虽然那时他的作品仍没有被世人接纳,但他坚定不移,满怀希望地写作。终于,他成功了。
假如没有史铁生执著的坚守,我们怎能读到对生命认识如此深刻的文章呢?
人的一生,不可能真正的一帆风顺,多多少少总有一些坎坷和波折。世界之所以有强者和弱者之分,是因为前者在接受命运挑战的时候说:“我永远不会放弃!”而后者却说:“算了,我放弃!”
一个音乐家,失去最宝贵的听觉,在这种情况下,他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却丝毫没有放弃,用自己的勇气抵御了生命的打击,创作出令世界惊叹的乐曲。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贝多芬。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鲜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坚守希望,往往会成就一番特殊的人生财富,老渔夫桑迪亚哥坚守信念,执著不移,但骨子里却浸透着希望;精卫填海的坚持虽不得回报,世间却留下那曾经耕耘的痕迹;蜗牛坚持的精神得不到嘉奖,白云也能见证那曾因追求而奔波的疲惫的身躯。
埋下希望的种子,永远不要说放弃,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未来的蓝图。
埋下希望的种子,永远也不要说放弃。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可贵的自信。任何人都不能倍我们过一辈子,掌声、鲜花和荣誉,也只是过眼烟云。但是,那种信念,追求和自信,都能伴我们到天荒地老。
埋下希望的种子,今后的路还长。今后的路怎样走,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应该不为世俗所动,不为困难所阻,认定自己的方向,入静,入定,俯下身子,潜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稳步前进。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在学习时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在阅读中享受受教育的乐趣,找到思考的快乐。读书,让我们学会了在别人的故事里领悟自己的生活,丰富有限的人生,无限扩大人生的宽度,生命因读书而美丽!
同学们也许会问,我们应该读哪些书呢? 答案是各种用文字书写的,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的书籍。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有理想的人的毕生追求,多读书,提高语言艺术,提高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寻找写作灵感,让我们善于以特定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去享受生活。当然,我们读书不可以漫无目的、无选择的读,要做到“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择其不足而读” 通过阅读来弥补自己知识、个性、人生观等方面的缺陷,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实现文本向实际生活的迁移,完成有字书向无字书的过渡,化阅读吸收的精神营养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量,从读书中读出人情的美丽,读出感动的力量,读出拓展的姿态,读出心中奋发进取的烈焰。
怎样才能喜爱读书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答案是发自内心的读,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读,循序渐进的读,学会思考,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在我们正值青春,内心激情荡漾,需要勇往直前的时候,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增加人生历练。读万卷书学到的知识再多,也仅仅是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可能还有不被理解,不能领会的地方,这就需要从书中走出去,亲自看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这样你才会真正懂得作者的写作意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很多是沿着这条路走过来的。我国西汉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写好《史记》,他到过东海之滨,探过大禹的洞穴,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终于写成了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史书。杜甫本也是这句名言的忠实实践者。他20岁以前北游齐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引起了多少人对“五岳独尊”的向往。他身历战乱之苦,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才有了《三吏》、《三别》这些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近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为了拯救苦难的祖国,不惜远涉重洋,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梅园新村留下了他的足迹,万隆会议似乎还回荡着他铿锵的声音,他为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又何止万里!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说过:“旅行就是生活。”1831年,安徒生开始了他第一次国外漫游。他携着一把雨伞、一根手杖和简单的行囊访问了欧洲的所有国家,先后完成了《阿马格岛漫游记》《幻想》《旅行剪影》等作品。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我想,“行万里路”于我们的意义,已不言而喻。
每天被桎梏在校园的我们,即使身被束缚,梦也应该远行。所以,行万里路前,让我们现在精神的行囊里放几本书,让脚步和心灵能够行的更远。要拥有“千里眼,顺风耳”,通古今,通四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应该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在读书中追寻,去实现远大理想,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做到博观约取,格物致知,才能做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让校园每天都充溢着书香弥漫的欢乐盛宴!
书之声悠远,书之声激昂,书之声清脆,书之声涵盖了千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还等什么,让我们走进书的海洋,畅饮“源头活水”,充实思想,改变人生,对世界发出中国最强音吧!
穿越时间的洪流,《论语》这部著作依然被世人敬仰,两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漩涡中,《论语》的光茫始终那样闪亮。然而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在《论语》第一篇《学而》卷卷中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这句话的非凡地位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快乐的吗?孔夫子为什么要如此教导他的学生呢?在我看来这与“学”“习”三个关键字是紧密联系的。
首先是“学”,学习指知识也可指学知识。朱子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及可以明善而复其始也。”朱子说:“人生下来就带着做好人、为好事、获好名、得好利、享好位等潜质,但是要把这种潜质发挥出来,真正在成人后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就在掌握这个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做事的方法,塑造自己的性格。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后进者,就要不断学习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塑造出独特的自我,找到人生中真正追求的目标。只学习就能进步了吗?当然不是,要想全面掌握一门知识,就要对学过的进行不断的温习、练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其思想精髓溶于生活,使其真正在行为方式上发挥作用,这便就是“习”了,“习”是“学”的延伸是对学的巩固和提高,可以说,没有“习”,“学”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真正完成“学”“学”后,就能达到“乐”的境蜀了。何为“乐”?“乐”及“说”,《集注》说:“说,喜意也”,而且是“中心喜说”,也就是内心自然滋生的一种快乐的感觉。学习的作用一方面应用于实践,但另一方面,还是一种思维娱乐活动,而不仅仅是出于功利目的,更多是为了享受一种思维和发现的快乐,时常温习学过的内容时,自主地复习一个理论时,往往会有新的感想、新的收获,这不就会有一种愉快喜悦的感觉吗?
由此看来,学而时习之,确实不亦乐乎,但在我们周围却有许多同学意识不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有人不学,以玩世不恭的心态对待学业,用无所谓的态度忽视父母精心的哺育,老师辛勤的教导,将美好的青春时光浪费在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上;有人不“习”,对老师“教授的内容”以为只听听就好,课下不复习巩固,对作业更是漫不经心。也许他们正在为自己所谓的苦中作乐而洋洋得意,熟不知,他们正在摧残自己的未来。我们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吸收知识,获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阶段,知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知识灌溉我们茁壮成长;学习提高了一个人的能力,学习发展了一个人的才能,学习增长了一个人的见识,学习丰富了一个人的人生。我们是祖国的朝阳,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已然成为作为接班人的一种责任。
也许你会说:我在承担我的责任而紧张的学习,在令人窒息的高中生活中,又有何快乐可言呢?试问当我们回顾充实的一天时,当我们为一道难题冥思苦想而最终通过不懈努力茅塞顿开时,当我们用勤劳的耕耘收获丰硕的成果时,我们不快乐吗?作为一名有上进心、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我们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以学习为荣,不要总埋怨学习的苦闷,不要轻易放大你的悲伤,加重你的负担,褪去内心的浮华,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抵制不良的消极学风。
“人生各有所乐兮”工人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为快乐,农民收获丰硕的果实为快乐,那我们学生呢,当然应该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快乐,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学习,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以学习为乐。
学习犹如登高的梯,登高远望,才会广见博闻;学习犹如望远的镜聚焦近观,就能尽收眼底。学习是划水的浆,不断地拨动,才会有动力;同学们在学习的黄金时代,此时不博何时博?在属于我们的舞台,就要尽情展现风采。未来必定是风雨兼程,也必定是汗水与梦想同在,只要努力付出,劈荆斩棘,未来一定会春暖花开,让学习筑成船,以梦想为帆载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不需要禁锢欲望的冰冷镣铐,一点点提醒也应当使我们立即迷途知返;不需要鲜血淋漓的惨痛教训,一点点打击也足以阻挡我们迈向罪恶深渊的脚步;不需要纠缠一生的无尽悔恨,一点点不安也必将成为我们心头难以搁置的痛苦。法总能以它雷霆万均的手段将我们及时地从毁灭之路上拉回,又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人生烙印,处于花季的我们,真的伤不起
法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只是生活在它所维护的和谐安宁之中,我们也许渐渐模糊了它的界限,忘了它其实与我们息息相关。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受《宪法》的保护,在我们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又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始终伴我们同行,当我们长大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就更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婚姻法》、《交通法》……它们共同维护着我们的幸福生活,到我们年老时,还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对我们不离不弃。由此可见,法律始终贯穿我们的一生。因此,做一个知法守法护法的好青年,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法律有时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与我们玩着忽远忽近的游戏,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放下防备,忘了触怒厄的危险。当你因一时冲动参与打架斗殴,想想那些被鲜血玷污而永远停止跳动的胸膛;当你因一时诱惑而开始偷窃抢劫,想想那些被金钱蛊惑而永远失去自由的双手;当你因一时愤怒而实施打击报复,想想那些被仇恨蒙蔽而永远闭上了的双眼。一旦你触犯了法律的威严,沾了违法的人生污点,你的背脊就再难挺起。法律与我们的人生幸福息息相关,我们离不开它的保护,也承担不了违反它的后果。法律,永远是我们伤不起的规则。
作为一名合格的青少年,我们在遵守法律的大前提下,还应该做一名遵守校纪校规的中学生。与国家法律一样,校纪校规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准则,它与国家法律在不同中也存在着许多相同点。前两年,我校曾有十几名同学伙同社会青年持械聚众斗殴,幸未酿成严重后果,否则他们将会抱恨终生;还有的同学用极其恶劣的语言谩骂他人,其实已经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还有一些同学深夜翻墙外出上网,或者小偷小摸等等,这些行为严格的讲都已经是违法行为,虽然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主要是由于学校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我们实施了保护措施。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中学生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做文明合格的中学生。
同时,我们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还应当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犯时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那种“忍气吞声,打落牙龄往肚子里咽”和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应当做到:法律提倡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看鸿鹄之志,期待着鹏程万里的一天。如果我们连做人的基本底线都不能遵守,更何谈未来,何谈明天!同学们,法律永远是我们伤不起的规则,让我们共同为成为一名知法守法、护法,有理想、有目标的好青年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