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通用13篇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通用13篇)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1

各位游客:

你们好,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典园林留园。留园属于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最初是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的东园。徐泰时曾任工部营缮郎中,参与营造万历滴的寿宫,即十三陵中的定陵。范仲淹的后代范允临是他的女婿。他为人耿直,终因得罪权贵,被弹劾回乡。由于长期在朝为官,他深感身心疲惫,因此回到苏州后,便不问正事,每天在自己的园中赏花弄草,吟风诵月,在自然的空间中尽情地复苏着早已受到扼制的心灵。到了明清之际,东圆已逐渐荒废。到清乾隆年间,该园归吴县人刘蓉峰所有。他非常喜爱此园,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扩建,同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该为寒碧庄。但由于园主姓刘,所以民间俗称为“刘园”。咸丰年间,苏州阊门外遭兵燹,园子周围街巷宅屋几乎毁尽,惟独该园幸存下来。

自抗日战争到一九四九年苏州解放,留园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园内建筑几成废墟。一三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对留园进行了整修,使一代名园重现丰采。一就六一年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以及承德的避暑山庄一起,作为古典园林被首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这四个古典园林也被称为四大名园。一九九七年,苏州古典园林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留园就是首批四个典型例证之一。留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例证自然有其原由。下面让我们从这门厅开始,到园中去细细品位一番吧。

首先请大家回头看一下刚刚进来的这扇黑漆大门,很不起眼。大家是否会想留园的主人为什么有钱造如此精美园林,却不把大门装修得豪华、气派一点呢?难道是买得起马,置不起马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刚才已经讲过,我们苏州的园林,很多都是辞官引退后回乡的官僚所建的私家花园。他们本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们不爱人来客往的世俗应酬,而喜欢闭门谢客,独自在自己的园中玩石赏月,经营花草,以重归自然、寄情山水的隐士理念来追求一种隐居的生活。基于这种生活理念,苏州的私家园林均无气派显眼的高大门楼,其正门都力求淡化、简单,以求接近普通民居。

再请大家看这门厅正中屏门上嵌的一幅缀玉留园全景图。这是一九八六年时,为纪念苏州古城建,由扬州工匠用2500枚各类玉石薄片相缀而成的。在全景图的上方高悬着一方扁额,上面写着“吴下名园”四个大字,点出了留园在苏州园林中的地位。这是由当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前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延龙先生所题写的。在全景图屏门背面刻有清代朴学大师俞樾先生所择,吴进贤所书的《留园记》。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2

各位游客:

你们好,苏州西山以“太湖山水、古吴文化、人文自然风光、田园野趣、美食度假、休闲娱乐观光”为特色,以发展度假、旅游、酒店、生态观光休闲、康复、水上和山地运动等为主要内容,逐步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设施、环境、服务最为完善的度假休闲胜地、人居天堂、健康乐园。

如今,苏州西山相继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这颗“太湖明珠”愈发显得熠熠生辉。登巅俯视太湖,沐日浴月,烟雾无际,美不胜收。西山因太湖而妩媚多姿,太湖因西山而丰富多彩。这里山峦起伏,奇石嶙峋,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自古就形成了以地带景,以景抒情的八大美景和七大名胜。

全镇陆地总面积82平方公里(不含太湖水域),其中约75%为低山、丘陵及冲积坡地,约20%为20世纪50~70年代围湖而成的平原区,其余为湖滨湿地及滩涂。岛上主要河道有郑泾港、植里港、慈里港、消夏港、镇夏港、后堡港、庆丰港、中心港、元山港、蒋东港、前湾港等。其中郑泾港位于甪里古村,始建于唐代,古名芳塘,因由甪里名门望族郑家所筑而得名,长1.5公里,黄石驳岸,现存永宁、孤星2桥始建于明代。郑泾港在明清时曾是浙江、江苏两省的界河,其西属浙江省管辖。西山岛东北部有面积500亩的天王荡水库。

太湖七十二峰中,四十一峰在西山,主要山体大多由石英砂岩、粉砂岩构成,东南部石公山、林屋山、元山等少数山丘湖岛由石灰岩组成,经长期流水溶蚀,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山峰有缥缈峰(336)、笠帽顶(292)、凉帽顶(269)、竹坞岭(255)、西湖山(213)、东湖山(170)、石屋顶(144)、慈里顶(191)、团子岭(202)、貌虎顶(147)、扇子山(133)、大庭山(63)、碧螺峰(即徐宅山62)、林屋山(57)、石公山(50)等。较大的山坞有水月坞、涵村坞、资庆坞、尖池坞、屠坞、天王坞、绮里坞、西蔡坞、东蔡坞、葛家坞、罗汉坞、包山坞、毛公坞、樟坞、旸坞等20多个。

由于西山位置偏南,加上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西山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较小,冬季气温也明显高于临近乡镇,有利于亚热带常绿果树生长。西山地形复杂,山丘众多,在高度和坡向不同的地方,小气候有着较大差异。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3

无锡惠山古镇以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为特色,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20__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惠山古镇祠堂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山古镇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录名单。

古镇的文化底蕴丰厚,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两岸历史文物林立,人文荟萃,又是无锡地名的发源地"无锡锡山山无锡"。

惠山古镇各行业会所占一定数量,其中山货公所、耍货公所、石作公所、盐业公所、建筑业行会,婺源会馆等。成为古镇亮点。惠山古镇具有水陆二条交通线,水路由京杭大运支流三里至古镇腹地,陆路离城五里,交通十分便利。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香火旺盛。无锡的标志性建筑锡山龙光塔,始建于明万历间,是古镇一景。唐代陆羽品宜茗者,惠泉第二,“天下第二泉”因之得名。惠麓一带林茂石壑,泉水丰富,素有九龙十三泉之称美誉。唐、宋惠山寺石经幢耸立古镇中心。始建于北宋金莲桥、唐听松石床在古镇中重要位子。唐皮日休诗“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明洪武初年600余年古银杏,400余年古玉兰,古香樟,根深叶茂。始建于明代的寄畅园、愚公谷旧貌依旧。

明代“千人报德坊”、“华氏四面牌坊”是古镇牌坊群的佼佼者。惠山古镇祠堂建筑群占居古镇主体位子,始建于唐而盛于明清,先后出现120处祠堂建筑体,其中宰相祠堂九处,楚相春申君黄歇;唐相李绅、陆贽、张柬之;宋相司马光、王旦、范仲淹、李纲;清代李鸿章。惠山祠堂群按规制可分为尚书祠、侍郎祠、御史祠、巡抚祠、忠节祠、贞节祠等,祠堂名目繁多。涉及80余姓氏,180余名历史人物,是寻根问祖,追根溯源姓氏文化的源泉。

惠山老街立于惠山直街东端。街口竖立一块石碑横额。正面砖刻“五里香塍”四字,晚清窦承焯书;反面篆书“九峰翠嶂”。系邵宝八世族孙涵初所书。碑立于清咸丰六年。五里香塍,原为无锡西门至惠山的一条大道。1976年,京杭运河无锡段改道,五里香塍已被湮废,近惠山一段建成林荫大道,称惠山直街,街上保持着江南民居老屋,经销惠山泥人的店铺林立,龙头下有惠山泥人博物馆,宝善桥有惠山泥人厂,街上有张巡庙。

惠山古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号称无锡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文化遗存及历史性建筑比比皆是,并有国家、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惠山古镇已发现ll8处历代祠堂建筑和重要遗迹,汇集了自唐代至民国时期的80个姓氏,180个历史名人。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类别之全、风貌之古朴,为国内所罕见。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参与兴趣感,今后是探胜访迹、寻根文化体验互动、凭吊先贤道德哲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内涵之源。

惠山寺周边祠堂群有过郡马祠、钱武肃王祠(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镠)、嵇忠节祠、张义士祠、邹忠公祠、李忠定公祠(宋代宰相李纲)、贞节祠、张孝子祠、张节妇祠、淮湘昭忠祠(和太平军作战阵亡的全体湘军淮军官兵)华孝子祠(孝子华宝)、华节愍公祠、华节妇祠、华贞节祠、至德祠(泰伯、仲雍、季札)、尊贤祠、报忠祠、蒋家祠惠山寺、苏家祠唐张贞节祠、蔡氏孝友祠、贞节祠、胡文昭公祠(北宋“安定先生”胡瑗)、尤文简公祠(南宋四大家尤袤)、陆子祠(陆羽)、顾端文公祠(顾宪成)、邵文庄公祠(又称二泉书院,邵宝)、刘猛将神祠、五中丞祠(周忱、海瑞、周孔教、汤斌、李星源)、单贞女祠、周文恪公祠(明学者周子义)、王佥事祠(明画家王问)、任节妇专祠。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4

花果山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云台山脉之中,距市区7公里,云台山脉大小山头136个,其中的花果山海拔625.3 米,是江苏省最高山峰。花果山绿荫葱茏,山峰含 黛,这里特别的地理纬度造就了春催花果,波涌云台,真山真水,绮丽多姿的迷人景色。花果山作为旅游胜地,它的真正扬名应归功于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1982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西游记》学术研讨会的127名专家经考察一致认同,云台的花果山是真正的孙悟空老 家。

游览花果山如再读《西游记》,其最大乐趣在于领略这人间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石,有的象人,有的似仙,例如各类“猴石”、栩栩如生,姿态各异,使人领略到孙悟空为什么变化神奇;又如“沙僧石”、“八戒石”、唐僧石“把三藏禅师唐僧师徒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惟妙惟肖;更令人称奇的是,孙猴子的胎胞“娲遗石”和像“金箍棒”的“定海神针石”以及“石鼓”等,其造型乃至尺寸与《西游记》中描述的几乎一模一样。花果山上大小洞穴数百个,当地人统称七十二洞。大洞小洞,奇洞怪洞,洞连洞洞套洞,洞洞藏妖,个个作怪。为此,吴承恩大发奇想,使孙悟空有了用武之地。在花果山的这些洞中,极富神奇色彩的当数水帘洞。洞口瀑布悬遮,穿过飞流而下的水帘,循迹幽深洞穴,如入“东海龙宫”。水帘洞的上方还有清道光皇帝的赐书“心印石屋”。在花果山上与《西游记》故事紧密相连的景点还有老君堂、盘龙松、仙人桥、南天门、拐杖柏、唐僧家世碑、团圆宫、照海亭、懒汉石、美人松、天然碑、仙石见、一线天、九龙桥、玉女峰........

花果山上的古建筑颇具特色。位于山脚下的阿育王塔是山中标志性建筑。该塔建于宋天圣元年[公元1020xx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此塔九级八面,纯砖结构,纯高度为10.58米。虽经过历史上8.5级的地震,仍完好无损。相传,这座塔为唐大将尉尺恭所建,因而又称唐王塔。三元宫,又名海宁禅寺,是花果山上最大的古建筑群。它倚山而建,气势雄伟。该寺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敕赐于明,寺院正门前拱额为道光皇帝的亲笔“敕赐护国三元宫”。寺内藏有一块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20xx年]所颁的圣旨碑,把它封为“天下名山寺院”之一。如今的三元宫已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终年香火缭绕,拜客如云。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5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面积约14亩。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已的师傅,取名“师子林”,又因园内多怪石,形如狮子,亦名“狮子林”。

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明万历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惟假山依旧。,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氏原准名筹备开放,但因抗战暴发未能如愿。贝润生1945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象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把狮子林假山迷宫比作诸葛亮的八阵图,毫不为过。个中滋味,非亲临不能体察也。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6

各位游客:

你们好,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面积约14亩。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已的师傅,取名“师子林”,又因园内多怪石,形如狮子,亦名“狮子林”。

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明万历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惟假山依旧。1920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氏原准名筹备开放,但因抗战暴发未能如愿。贝润生1945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象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把狮子林假山迷宫比作诸葛亮的八阵图,毫不为过。个中滋味,非亲临不能体察也。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7

各位游客:在华东线的旅游城市中,无锡是因濒临美丽的太湖而著名的。在这个“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中,景色宜人,人文答本,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佳宾。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前去欣赏这颗“太湖明珠”的迷人风采。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之滨,北临长江,南接浙江、安徽两省,西邻常州市,东靠苏州市。西距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著名的贯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其地形为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渠流纵横,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辖锡山、江阴和宜兴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656平方公里,人口约426万。其中市区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约二“万,是江苏地区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城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轻工、纺织、电子、化工、机械等工业的中等城市。

无锡是我国江南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记载,商朝末年,周大王长子泰伯及其弟仲雍从陕西来到这里定居,筑城于梅里(今锡山市梅村一带),建“勾吴”国,这是无锡建城的开始。

无锡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相传周平王东迁时(约在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现了锡矿。锡在当时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于是爆发了当地人和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冲突。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渐减少。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大将王翦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天下宁”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因此“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城市的名称。

无锡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厚的基础。早在明代时,织布、陶瓷、制砖等手工业非常发达。19世纪中期,无锡和九江、长沙、芜湖合称为“中国四大米市”。本世纪以来,无锡更是依靠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

无锡经济的发展与良好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成为太湖流域的富庶之地。地理和气候也为养殖业提供了条件,太湖中出产的各种水产品种达数十种,尤其以银鱼、蟹最为著名。此外,无锡的土特产品:假(惠山泥人)、大(无锡酱排骨)、空(无锡油面筋)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便利的交通为到无锡旅游的宾客提供了方便。航空:无锡硕放机场已开通北京、福州、佛山、惠阳等多条航线。铁路:无锡地处京沪线上,每天在无锡停留的快车逾百列,全国各大城市都有火车可直达无锡。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经过无锡,与华东每个城市每天均有旅游汽车往返;九条国道、省道成放射状通向全国、全省。水路:从浙江湖州可乘旅游船经太湖到无锡;从苏州、镇江、丹阳可乘游船经古运河到无锡。

无锡的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还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著名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也有近几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游城”等影视拍摄基地。这些景观,使游客们在观赏大湖山水秀色的同时,又领略了中国古典名著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游客们:太湖的山水,众多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古迹,使无锡成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来到这座温馨美丽的城市,请调动您的思维,展开您的想象,尽情游赏吧!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8

各位游客,非常欢迎到瘦西湖参观游览。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长春河。有文献可翔实稽考为《宋书》记载:“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起风亭、吹台、琴室、月观,果竹繁茂,’花药成行。”这是瘦西湖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其规模最盛时期为清乾隆年间。由于康熙、乾隆两朝皇帝的屡次南巡,扬州盐商在沿河两岸争地构园,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湖上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最盛时期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桥为大虹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是一座红栏木构桥梁,故名红桥。后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为石桥,如卧虹于波,故改名为“虹桥”。康熙年间王渔洋任扬州司理,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其中一首“虹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最为出名。

“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现在我们正在漫步的这段长堤叫做长堤春柳,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是瘦西湖的春景。堤长一里多,东西两侧,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相间成行。每当烟花三月之时,桃花盛开艳丽缤纷,柳丝婀娜起舞,似青烟绿雾,雨丝烟雾之中,漫步其间,确是游人销魂之处。这段长堤在园林艺术手法上,合理地运用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在进入较大的景区前,以长堤作为过渡,渐渐拉开全园的“序幕”。

现在我们走到长堤的尽头。首先看到的这座园叫做徐园。它是1915年于清桃花坞旧址改建的,为祠祀原驻扬州的第二军军长徐宝山而建。园门形如满月,门额上草书“徐园”二字是晚清著名书法家吉亮工题写的。园中听鹂馆过去是徐宝山的享堂,现为游人休息场所,取诗人杜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楠木罩隔,精刻松竹梅图案,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体现了晚清扬州的木雕工艺。听鹂馆门口的两口铁镬,是扬州的出土文物,据《铁镬碑》记载是南北朝萧梁时代的镇水之物。每只铁镬重约3吨,由此可见当时扬州冶铁-业的发达。徐园虽名为祠堂,实质是一座非常精巧的湖上园林,其中“春草池塘吟榭”为客座,宜于客人小憩;“疏峰馆”为客厅,宜于宴请宾客;“冶春后社”为诗社,宜于吟咏诗句。绕过徐园,我们现在站在小虹桥上,大家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前面各位看到的就是瘦西湖比较开阔的景区,回过头来再看徐园,就知道它是整个瘦西湖的屏障,这就像看戏一样由序幕而进入高潮。

现在请大家转过来往东看,前面这一景叫做“四桥烟雨”,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每当“山色空潆雨亦奇”之际,领略的景致是“四桥飞跨烟雾里”。站在这座楼上大家可以看到南面有春波桥、大虹桥,北面有长春桥,西面有莲花桥。可贵的是四座桥的形状和色彩各不相同。这座楼通过对景手法把咫尺之内的不同桥景展现在游客面前,同时又将湖上风光衔接起来,时放时收,有分有合,使每一个景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韵。这里得到乾隆皇帝特别赏识,咏诗作赋多篇,御笔亲赠“趣园”。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9

扬州人常说:“巷连巷,巷通巷,大巷里面套小巷。可见扬州是一座巷城,在扬州十几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里就有 500多条巷子。我们今天参观的东关街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西至国庆路,位于古城扬州东北角。长约千米,宽约五米,街道路面全部是用长条石铺设的。它是扬州古城的CBD,也就是中心城市商业圈了。

因为街道由西向东直抵东关城门,故名东关街。东关城门,原名利津门,为古利津渡所在,后来利津门改称东关门,利津渡改称东关古渡。

文化是扬州城市的“魂”,古城是历史文化的“根” 。好了,东关街已经到,街巷是文化古城的“脉”了,请各位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一同下车,走进扬州古城的脉搏里去吧。

咱们都说“在家靠娘,出门靠墙”。所以今天的游览路线呢也是得靠墙啦。为什么呢?因为东关街是“鱼骨状”的街巷体系,不靠墙的话很有可能就“穿越”进历史出不来了。

走进东关街,迎面扑来的就是古色古香的市井景象。东关街是明清时代的商业街,所以往前走,您会发 在现东关街老字号很多。

20_ 年国家商务部认定首批“中华老字号”,这一条街上就有两个入选,一个是“三和四美酱菜”,另一个是“谢馥春化妆品”。“三和牌”、“四美牌”系列酱菜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名特产品,具有鲜、甜、脆、嫩四大特色名扬四海,畅销国内外。曾获酱菜最高奖--国家银质奖,是扬州酱菜中的突出佳品。如果大家喜欢吃的话,也可以在东关街上买些回去和着早饭吃。除了酱菜之外呢,扬州有名的小吃在此也是不容错过的。我们现在闻到的就是闻之极臭,味之极香的臭豆腐了,保准让您吃了流连忘返。再说那饼皮香脆的黄桥烧饼吧,有蟹黄的,野菜的,肉松的,火腿的……各种口味任您挑选。

说完吃的,咱们再看看扬州人的日常用品。这最著名的莫过于“三把刀”了。分别是理发刀、修脚刀、菜刀,这不仅是指扬州的刀口好,而是还反映了扬州三大服务业的繁盛。也就是说,这三把刀背后还代表了三大服务业,分别是:理发刀代表的是理发美容业,修脚刀代表的是修脚沐浴业,厨刀代表的是餐饮服务业。“到扬州,吃得好,玩得好,还要享受剃头洗个澡”,这已经成为近三百年来到扬州享受生活的典型写照。扬州有名的还有漆器,大到工艺品,小到手机挂件,无不透露出扬州人民的聪明智慧。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女性朋友最关心的“谢馥春”化妆品店。它是我国现存最老的化妆品企业。“谢馥春”化妆品 1915年与“茅台酒”一道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最近被评为“全国 300家重点保护品牌”。美女离不开梳妆打扮,要梳妆打扮当然就离不开化妆品,“谢馥春”的传统产品鸭蛋粉、冰麝油及香件,被称为谢馥春“三绝”。人们常说:“苏州胭脂扬州粉”,谢馥春的香粉原料是天然珍珠粉,非常自然温和,绝不像现在的护肤品中添加过多的化学成分。

其实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东关街的民居也非常值得一看。他们并没有因为旅游的发展而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节奏。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扬州古城的历史气息。缓缓步行于东关街,时有路人匆匆,或步行,或脚踏车。我们可以看看扬州人真实的衣食住,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扬州的居民朴实而好客,他们往往会主动与你们打招呼,甚至会为热心地为您向导。

好了,现在大家都对东关街有所了解了吧,接下来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真正感受一下东关街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吧。记得“出门靠墙”哦!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10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描写的便是我美丽的家乡--苏州…

苏州,我最美丽的家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其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素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家乡的美丽风光,丰富多娆的物资与文化必是不胜奇多,如果您来到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去一去那“天下园林之典范”--拙政园!

下面请跟着我,这一地地道道的小苏州,一同来领略美丽家乡的风貌吧:

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而坐落于平江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便是我家乡的一处特色代表。拙政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自然典雅,花木茂盛,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吸引无数中外游客相继前来一睹风采。

全园以水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其中我最爱的景便是小飞鸿,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同时,也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家乡的美丽风光诉不尽,对家乡的爱恋更是无法用三言两语描绘,苏州,我美丽的家乡,愿更多人喜爱,珍赏它的风采!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11

各位游客:

你们好,花果山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云台山脉之中,距市区7公里,云台山脉大小山头136个,其中的花果山海拔625.3米,是江苏省最高山峰。花果山绿荫葱茏,山峰含黛,这里特别的地理纬度造就了春催花果,波涌云台,真山真水,绮丽多姿的迷人景色。花果山作为旅游胜地,它的真正扬名应归功于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1982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西游记》学术研讨会的127名专家经考察一致认同,云台的花果山是真正的孙悟空老家。

游览花果山如再读《西游记》,其最大乐趣在于领略这人间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石,有的象人,有的似仙,例如各类“猴石”、栩栩如生,姿态各异,使人领略到孙悟空为什么变化神奇;又如“沙僧石”、“八戒石”、唐僧石“把三藏禅师唐僧师徒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惟妙惟肖;更令人称奇的是,孙猴子的胎胞“娲遗石”和像“金箍棒”的“定海神针石”以及“石鼓”等,其造型乃至尺寸与《西游记》中描述的几乎一模一样。花果山上大小洞穴数百个,当地人统称七十二洞。大洞小洞,奇洞怪洞,洞连洞洞套洞,洞洞藏妖,个个作怪。为此,吴承恩大发奇想,使孙悟空有了用武之地。在花果山的这些洞中,极富神奇色彩的当数水帘洞。洞口瀑布悬遮,穿过飞流而下的水帘,循迹幽深洞穴,如入“东海龙宫”。水帘洞的上方还有清道光皇帝的赐书“心印石屋”。在花果山上与《西游记》故事紧密相连的景点还有老君堂、盘龙松、仙人桥、南天门、拐杖柏、唐僧家世碑、团圆宫、照海亭、懒汉石、美人松、天然碑、仙石见、一线天、九龙桥、玉女峰......

花果山上的古建筑颇具特色。位于山脚下的阿育王塔是山中标志性建筑。该塔建于宋天圣元年[公元1020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此塔九级八面,纯砖结构,纯高度为10.58米。虽经过历史上8.5级的地震,仍完好无损。相传,这座塔为唐大将尉尺恭所建,因而又称唐王塔。三元宫,又名海宁禅寺,是花果山上最大的古建筑群。它倚山而建,气势雄伟。该寺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敕赐于明,寺院正门前拱额为道光皇帝的亲笔“敕赐护国三元宫”。寺内藏有一块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20年]所颁的圣旨碑,把它封为“天下名山寺院”之一。如今的三元宫已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终年香火缭绕,拜客如云。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12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厅叫做“木樨书屋”,因周围遍植桂花而得名。“木樨书屋”四字匾是由著名园林与古建专家陈从周教授所题。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个厅叫做棋室,是古人下棋的地方。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两只棋盘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苏州监造的。棋室早面最值得看的是两边陈设的一套清花瓷屏风,烧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全国仅存此一套,所以非常珍贵。这一套瓷屏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画面图案非常清晰;二是立体感相当强;三是瓷的颜色烧出了深浅,使画面显得有层次有生气。

转过来我们就到了瘦西湖最好的厅馆——月观了。扬州号称“中国的月亮城”,扬州的月色美,观月的地方也多,“月观”是其中之一。“月观”三楹坐西朝东,前面临着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打开门凭栏而看,天上水中各有一月,双月交辉。不禁叫人感叹“今月古月,皓魄一轮,把酒问青天,好悟沧桑小劫;长桥短桥,画栏六曲,移舟泊烟渚,可堪风柳多情!”现在月观里面挂的这一幅对联是郑板桥撰写的“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我们都说月色如水,这里假水和真的'湖水连成一片,于是瘦西湖也就不再瘦了,而“云起一天山”就是说小金山虽然微不足道,但天上的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的山峰,很自然地和前面的湖水连成一片,就满天是山了。通过把实景虚化,小景变大,把有限的园林空间化为无限的意境。月观观月不仅景致好,它的陈设也可称得上是湖上园林之最。这里面陈苎的一套海梅家俱,工艺精致,式样古朴,真切地体现了乾隆年间扬州的木雕工艺,同时家俱上雕刻之内容也和观月有所联系。

扬州的市树有两种,一种是柳树,因为杨州白古右“绿杨城郭是扬州”的美誉;第二种是银杏,因为它的树龄一般都比较长,能够体现扬州的历史,前面这棵大树请大家仔细看一下,到底是死树还是活树呢?这棵树是唐代的时候种在扬州古木兰寺的银杏树,到现在有一千多年,建国以后,下雨打雷把这棵树劈开,这一半小的死了,以后被放在这里作为木桩景观供游人观赏。后来有心之人在它的后面种了一棵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必须要有所攀附才能生长,到夏天凌霄长出叶子,开出黄花,让人以为这棵树又活了,所以起名叫“枯木逢春”。

提到木兰寺,在扬州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扬州曾出过一个状元叫王播。王播自小父母双亡,他的父亲在世时和木兰寺院的主持和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样他就寄住在寺院里。和尚吃饭之前都要敲钟,王播听到钟声就去吃饭,其他时间用来读书。后来住持和尚嫌王播坐吃寺院,就叫小和尚饭后再敲钟,每到王播听到钟声时别人已经吃完,只能常常饿肚子。王播非常生气,于是在墙上题了两句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黎饭后钟。”以后就离开了木兰寺,发愤读书,二十年以后出任“淮南节度使”。在他赴官上任路过木兰寺时,王播发现自己临走时题的两句诗还在,并且已被和尚用碧纱把它罩起来了。于是就感慨今昔,续题两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就是扬州的“饭后钟”的故事。后来宋代苏东坡路过扬州,听了这个故事也有一番感慨,他说王播读书读昏了头,殊知饭非钟,应当感激这位老和尚,要不然王播至今会像凌霄一样攀附在银杏树上不能成材。

江苏导游词精选800字 篇13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参观江苏灵山。灵山自然风景区距北京122公里,最高峰海拔2303米,为北京第一高峰。西面毗邻龙门森林公园;东连龙门涧景区;它与南部的109号国道相连。由于其海拔高度,灵山已经形成了北京地区的一个自然风景区,它集方圆25平方公里内的断层山和褶皱山于一体,山峰美丽,花朵无边。灵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西门头沟西北部,距北京122公里,距其奇顶303米。它是北京的最高峰,也是北京的屋顶。北面河北省涿鹿县;西面毗邻龙门森林公园;东连龙门涧景区;南部与109号国道相连。由于海拔的原因,灵山在方圆方圆25平方公里的北京地区形成了一个集断层山、褶皱山和无限鲜花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的自然景观独一无二,夏季气候变幻莫测,群山云雾缭绕。西伯利亚寒区有暖温带植被及相关植被。杜鹃花、丁香、桦林、榛子、黄花、玫瑰等植物生长,尤其是高寒草甸,是北京唯一的新疆细毛羊、伊犁马、青藏牦牛的天然养殖场。灵山无霜期短,四季气候变化与北京差异较大,呈现出春秋短、冬夏长的独特气候。日气温和北京相差10-12摄氏度。

灵山的植被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化。西伯利亚寒区不仅有暖温带植被,还有相关植被。其中1900米以上的高寒草甸最为著名,是北京唯一的新疆细毛羊、伊犁马、青藏牦牛的天然养殖场。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松鼠、野兔、山猪、狍子等野生动物活跃在山区,也有可能看到珍稀鸟类褐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