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实用三篇)

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精选3篇)

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篇1

苏北有个赣榆县,赣榆有座抗日山。

土为肌肤,石为骨骼,兀兀磔磔,横无际涯。仿佛县邑东侧的黄海耸起排天巨浪,被历史凝固在天地之间。峥峥石隙间那隐忍的红,是战争结痂的尊严。

抗日山因抗日陵园得名。园聚八路军、新四军烈士三千五百七十六名,从军区司令,到机枪射手;从强渡金沙江的英雄,到火烧杨明堡机场的壮士。不解甲归田,不晋级升迁,死后依生前战斗序列集结———他们用血肉保卫民族,他们用精神惕励民族。抗日山的重量,是气节的重量。

自山脚,至山顶,陵园由东西墓园及碑、堂、亭、塔八个段落组成。一条石阶沿坡而上,把八个段落结构成一个博大而又精致的建筑群落。石阶为青石凿成。粗砺坚韧,质朴厚重。一级,一级,一级,青石连接着、扶持着、呵护着、砥砺着穿过风雨、穿过雷电、穿过云霞,穿过日月组成的峡谷,直插苍茫无限处。石的硬度是意志的硬度,石的阶梯是肩胛的象征。

纪念碑分别用钢枪、刺刀、炮弹、手榴弹造型,作为武器它们壮烈威严,作为雕塑它们磅礴大气。抗日山的雕塑,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美学品质把自己和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切雕塑区别开来。

陵园始建于1941年,次年8月2日竣工。工竣赣榆全县民祭。民祭那天,四乡八野人群如黄海涌潮,抗日山上战将云集。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陈士榘祭陵。滨海军区司令符竹亭主祭。祭毕符竹亭执肖华手嘱托:“抗日山有我三千将士,我死请葬我于侧。”时过一年,一语竟成谶言。

将军江西广昌人,十五岁离别相依为命的祖母加入红军,开拔那天,老人拄着竹杖跟随队伍翻过三座山头。眯眼瞩望,又什么也看不见———将军的祖母,是位失明的老人。从穿上军装起始,将军就深谙军队和人民的关系。跋涉两万五千里,打过平型关主攻。平型关战役中部队请来一位老乡向导,老乡却一路走一路忙着摘枣吃。将军一问,原来是老乡没有吃饱饭。批评了有关同志,向老乡道了歉,将军立即掏钱买来饭食。看见一名哨兵赤脚站岗,双足被石头烙得通红,他问:“是没发鞋子?”哨兵答:“鞋子破了。”他问:“破了没补?”哨兵答:“我不会补。”将军立即找来指导员,了解情况,研究措施,并亲自为哨兵补鞋。看着将军补鞋,哨兵的热泪流似阿拉伯的橡胶树。

军区政委身先士卒为国捐躯,年仅三十一岁。肖华闻凶千里奔丧,他说:“纪念烈士我们任务有三———第一报仇!第二报仇!第三报仇!”一将衔哀,三军动容,“报仇”声沿八级山坡隆隆下。呐喊中军魂请缨。

静卧大山的烈士中,有捐躯大海者。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旅长田守尧乘船由江苏转山东去延安学习,行至小沙东海域与日寇快艇遭遇。自拂晓,至黄昏,一条木船抗击三艘快艇,短枪手榴弹抗击步枪机关枪,血战一天,敌我各伤亡数十。或搀扶,或策杖,或爬行,伤员们并排匍匐船头,他们庄严举起武器,把最后的子弹连同军人的尊严一道射向日军旗帜,之后,全部跳进滔滔海浪。彭雄入伍于井冈山,田守尧入伍于安徽六安将军县。一代抗日骁将,都刚满二十九岁。

有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一为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希伯是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1920xx年就来到中国参加北伐,抗战后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在延安见过毛主席,在皖南见过周恩来,在苏北见过陈毅和粟裕。牺牲于大青山战斗,时年四十四岁。另一为日本反战同盟金野博。金野博随日寇侵华,被俘反戈。复又为前部俘,遭同胞戮以乱枪。

三千五百七十六个姓名,三千五百七十六杆枪。三千枪膛里警醒着同一首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山顶立陈毅题词:浩气长存。仰望石碑,诵读铭文,仿佛看见一尊铁色雷霆抽出闪电之剑,剑尖上闪动那西蜀口音的苍天独白。

朱德诗碑镌《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长诗一阕。全章凡四十五行,二百二十五字。“捍国不惜身,伟名诸同志。寰宇播英名,千古传青史。”雄浑沉郁,丝丝入扣,铜琶铁板,荡气回肠。中国诗国,民族存亡间身着军装冲锋呐喊是文学艺术的责任和良心。碑之一侧,伫立一尊基座十四米的铸铁士兵,中华民族以胸为盾。

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篇2

我的家乡在灌云,那里四季分明。春天,百花齐放,山清水秀。秋天,高粱涨红了脸、水稻笑弯了腰,放眼望去,金灿灿的像黄金铺满了大地,到处充满丰收的气息。在我的家乡,最好玩的地方是大伊山。

大伊山最高峰226米,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称,它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大伊山因“华夏第一贤相”——伊尹,晚年曾隐居于此而得名。

大伊山分南门和东门。东门是风景区大门,南门入口是石佛寺大门。进门就看见一尊巨大的佛像,两眼微闭,神态安详。远远望去,金光四射,听说是亚洲铜座佛像中最高的一座。

秋天,游客从南门上山,必经大佛脚下,山上有石梯。爬上石梯,不仅能看清楚大佛的各个部位,还能闻到花香和“古木”的味道。台阶很陡,沿着台阶往上爬,回头望去,上山的游客就像拴在绳子上的蚂蚁,串成一串,在风中摇晃,一不小心,就能摔下去。台阶旁有专供游人休息的大石头,光滑又平整,很多游客累了就在石凳上休息。来到半山腰,石道旁、松树下有许多奇形怪状的、五颜六色的小石子,还有一些松果散落在草丛里。到了山顶,就能见到一个小亭子,亭子里坐着很多人,叽叽喳喳的谈论着,欢呼着。几个顽皮的孩子爬在栏杆上,想钻到外面去,吓得家长使劲吆喝。

从亭子下去,左转,可以顺着石阶登上另一座山,山上的人渐渐多起来,顺着山道像远处望去,纵横交错的马路像田字格那么小,路上的车子像甲虫,人就不必说了,小的像针尖。山道一会儿向前,一会儿转弯,很快就到了另一座山顶,山顶上有几条小路,像长蛇一样在树林里爬行,一会儿看见,一会儿消失。

从山峰最高处下来,远远看去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隐藏着一个很大的水池,叫老龙涧。涧旁有一座寺庙,叫普庵寺,很多信徒在诵经、烧香拜佛,烟雾缭绕。顺着石阶而下,偶尔能听到山鸡“喔喔喔”的鸣叫,却不能发现它们的踪影。还能看见满身长刺的板栗,有熟的裂开的,有青色的,就像树上爬满了刺猬。

一些爱心状叶子的植物爬到了石阶的扶手上,很多被人踩断了,它们还是很顽强,拼命爬,很多根连在一起,相互交织连成一片。绿荫旁立着几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少一只脚印,多一片绿地”、“脚下留情草如茵,手下留情花似锦”……

很快就到了老龙涧边上。秋天气候凉爽,雨水少,壮观的瀑布算是看不到了,多少有些遗憾。可是,你能看到山坡上有很多枫叶,火红火红的,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果在风中摆动着,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下山了,山脚下有一条水泥路,路旁就是烈士陵园,没有围墙,烈士的陵墓在绿树和竹子的陪伴下,安静的躺在路边的平地上,不远处就是游乐场,里面有很多玩具,滑滑车、摩天轮、还有很多供游人休息的蒙古包。大人带着孩子开开心心的玩耍,一片欢声笑语。

游乐场的边上也有一个小水池,里面养着五颜六色的锦鲤鱼,鱼儿在水中嬉戏,清澈的池水一望到底。不时有孩子惊叫“哇,多清澈的水!”细心的人还能发现水上有蜘蛛。这蜘蛛可不一般,会水上漂功夫。水面上有一点动静,它们就飞快的逃跑,转眼间就不见了。

我爱大伊山,更爱我的家乡!

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篇3

赣榆依山傍海,素有“黄海明珠”之美名,这里环境优美,风光独特,像抗日山、秦山岛、海州湾……是数不胜数呀!让我给你介绍介绍抗日山吧。抗日山是国家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整个烈士陵园上下分为八个坡段,气势雄伟,亭塔耸峙,碑碣林立,松柏常青,花木峥嵘,从下往上看去,很有南京中山陵的味道。

陵园内有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希泊纪念碑、符竹庭墓、滨海地区抗战烈士纪念塔和纪念堂等。陵园墓区中有751座烈士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塔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来到抗日山,你会在无形中被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所震撼,这是华夏儿女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的共同心声。我建议大家去参观参观那些为胜利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们。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