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墓前演讲稿清明节2022汇编3篇

烈士墓演讲稿清明节2022(精选3篇)

烈士墓前演讲稿清明节2022 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与扫墓的日子。关于它的由来,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下面就挑一个来讲讲:“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重耳非常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个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发现柳树复活了,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

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佳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儿童更不忘记他们!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烈士忠魂!

谢谢大家。

烈士墓前演讲稿清明节2022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少先队员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新安中心学校的全体小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墓前,凭吊为我们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

小时候,妈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同学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佩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我们无比自豪。这风和日丽的日子,虽然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我们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虽然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随时有艰险和困难,但我们要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

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为祖国的强大和社会的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烈士墓前演讲稿清明节2022 篇3

老师们、同学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句诗,讲得是扫墓人对逝去的亲人的牵挂。中国人是有情有义的,是不忘根本的。在春天百花盛开、万象更新日子里,我们怀念先祖,祭奠英烈,重温传统,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上有历史责任、民族寄托,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同心合力,奋发拼搏,创造一个让先祖自豪、先烈告慰的世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春秋时,赵国公子重耳因政治迫害流亡列国,最后在几个忠心耿耿的老臣的帮助下,几经艰难,才重回赵国,执掌政权,成为春秋五霸中最著名的一个,史称晋文公。在这几个最忠心耿耿的老臣中,贡献最大的是介子推。但是介子推是一个非常高尚的人,一旦事业成功就退隐山林,和老母亲过起了隐居生活。当时晋文公为报大恩,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没有找到。有人出了个主意,说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于是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也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非常后悔,但已没有什么办法,哭拜安葬以后,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就是“清明”两字的来源,同学们,清明的含义是一位忠贞的老臣的'寄托,清明的含义是志向高洁,清心明智。晋文公含着泪将血书藏入袖中,为了纪念介子推,他又下令把这座山命名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寒食节即古代清明节。他还用这段烧焦的柳木,做了双木屐,每天穿着,常常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这个词,现在是用来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称,来源就在这里。

同学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字、中国语言、中国艺术、中国医学、四大发明,等等,都是中国先祖留给我们的财富,最大的财富还是清明节、端午节等等节日里,先祖先烈的事迹里包含的精神财富。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挑责任、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与时俱进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力直前。现在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追忆民族英魂,无疑意义深远。

同学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从追远中获取清明的力量,为国家好好努力。

谢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