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演讲稿:绽放师德之美(精选三篇)

师德演讲稿:绽放师德之美(精选3篇)

师德演讲稿:绽放师德之美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绽放师德之美》。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园教师,从教已有5年了,20xx年年仅20岁的我满怀憧憬的走上讲台,那时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动、十分自豪,同时也有点揣揣不安。面对几十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我茫然失措……我该教他们什么呢?游戏?儿歌?我什么都不会呀!于是我顺手拿起孩子们的课本一句一句的朗诵,我不知道我都读了些什么,只记得有位孩子站起来好奇的问:“老师,你的手为什么老是在抖呢?”瞬时孩子们向我投来了嘲笑的目光,我的脸“唰”一下变得通红,无助的我把眼睛投向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微笑的看着我,对我点点头,在她的鼓励下,我渐渐的自如,完成了我的第一堂课。从那以后我就多向老师们请教,积累经验,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年复一年,我们迎来了一批批活泼可爱的“小不点”望着他们天真稚拙的样子,我由衷的喜爱,记得刚进入幼教岗位时,每当孩子入园,哭闹不止,父母焦急万分时,我总是手忙脚乱的,孩子哭,家长急,我更急,而现在的我总能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思考,从容的去面对一切!

五年来,我一直努力的工作,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中。平时勤于收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心得,在教育的园地里奉献着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诚,五年中我也在不断的成长起来,使自己在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我不忘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曾两次参加专业进修,为工作更好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我跟幼儿取得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心中充满感激。我要谢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感到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己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他们让我找到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是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的火花。同事们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是每次的经验交流,让我深深感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是工作,是实践,给我提供了研究的生命土壤!我会在不断的总结,探索,尝试中积累经验。

我欣喜整天徜徉于幼儿中间,望着一张张童稚的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曾经听一位学者说过:“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越、最光荣的”。带着对这一理念的憧憬,寒来暑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我喜欢这样一首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一转眼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中是盛唐实幼这个大家庭让我成熟,是园领导给了我信心,是孩子们给了我无限的快乐!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而忙碌的,但也是充实和快乐的。每个人都是带着一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而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跳跃着一种神圣的使命!从“天将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乏”的名言中,我们能体会到古人的奋发,从“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的诗句中,我们看见了天下儿女对母亲的奉献之心,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不朽绝句中,我感受到了——我们用青春和誓言诠释着教师职业的本质“爱与责任”。在教育的热土上,不追求轰轰烈烈的表象,而要立足于平平淡淡的真诚、实实在在的耕耘,这才是爱的真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我们如何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呢?如果说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是我做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自己,所有的孩子,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孩子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瑞士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颇为感动,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的,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对于班上好动,做事没有恒心的孩子,我会放大他的优点,热情当众表扬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我会给予更多的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锻炼,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会耐心的说服,让他们自己换角度思考,我想只有爱孩子,才能接近孩子,了解孩子,也只有爱孩子,才会喜欢孩子,赞赏孩子,也只有爱孩子,老师才能和孩子很好的沟通交流,才有通向任何孩子心灵深处的钥匙,因此我认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应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构筑起师生爱的心桥,这样才会更好的为孩子服务,只有用爱谱写的梦才会甜美。

弹指一挥,五年过去了,我在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的耕耘,默默的奉献着,本着对事业的衷心,对幼儿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我与幼教事业共风雨、共兼程,共成长!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让青春绽放师德的美师德演讲稿]师德之魂师德演讲稿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仔细品味其内涵与外延,无不包涵着对学生的热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爱。寓意深刻,影响巨大,具有深远的历史穿透力。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的教育思想,先生的教育实践,先生的高尚情操,先生的责任意识,先生的奉献精神,无不显示出伟大的”师爱”精神。

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周济部长在20xx年12月14日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正是对工作的强烈的责任心,对学生极端的热忱,才使得师爱更多的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才使得我们许多的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谱写了”爱的教育”的新篇章。

怎样才能把爱献给教育,让爱的春风吹拂每一位学生,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位学生,让爱的心雨滋润每一位学生?

怎样才能用大海一样的胸怀,用大山一样的气魄,用蓝天一样的思维,让爱在我们心中流淌,在我们手中传递?

首先应从师爱的基础——责任心出发,因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责任就不会热爱学生,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没有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责任之心来从事教育,是有愧于人民教师无比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号的,是达不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爱之最高境界的。

责任心是每个教师教学成功的基础,对学生的责任之心,小而言之,为学生负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大而言之,为国家、为民族的未来负责,平凡的教育关乎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他们无一不具有热爱学生的`良好美德和思想境界。教育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教师首先要有对学生对教育高度负责的心理基础,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教育事业对教师提出的内在要求,只有教师把”责任”二字内化在心灵深处,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体现出热爱学生的实质内涵。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具有责任心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二十世纪年代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热爱学生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他对学生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他还会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使自己的教育充满人情、人道、人性,在此基础上,以对学生对国家的责任之心去铸造学生的伟大人格,点燃学生的爱国爱民感情,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这就是教师热爱学生所具备的责任心的最高体现。

爱心之表现,要以平易近人、亲切和蔼之心对待学生。因为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

平等之心,某种意义上说是许多教育家的伟大之处,因为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但会使教师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纯洁童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心甘情愿地为老师,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成为学生真诚的朋友。

走出伦理观念上的误区,也是平等之心的一个富有实效的步骤。”打是疼,骂是爱,不管不问要变坏”的伦理观念在有的教师心目中还有一定的席位。我们不否认,这样做的动机是善意,但实际操作却不一定具有善的意义,这种”宁给好人,不给好脸”的做法,这种表面看是”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往往造成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伤害,对学生人格平等的剥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摧残。

另外,有些教师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威严,真正的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

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来讲,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这就是理解、尊重、信任。作为教师,只有理解学生,才会尊重信任学生,而尊重信任学生,这是为师执教对学生应有的态度和行为,缺乏对学生尊重信任,不仅是一个能不能做好教师的工作问题,还是一个有没有为人、为师应有的道德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生的不理解与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是予以谴责的,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有意或无意地损害或践踏了学生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是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和对学生身心的伤害。一个教师如果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信任都没有,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的。

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无私的奉献,为学生、为教育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讲过:”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和教育事业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陶行知先生于1928年在纪念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讲:”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能不能把整个心献给乡村儿童”,并真诚地大声疾呼:”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这是何等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有的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商业化与功利性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这样就会逐渐丧失我们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奉献之心作为”师爱”的最高境界,其基本精神在于”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劳动是长周期的,是稳定的,没有其他行业那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流动性。教师每天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由日到周,由周到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重复性劳动,单调而缺乏新鲜感,而且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对来说比较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爱岗敬业、淡波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又是什么使教师以苦为乐呢、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又是什么使教师摒弃了庸俗的价值观,摆脱了世俗的偏见,忍受了社会的误解,理解了种种不公,义无反顾地投入教育事业,忠于职守,以奉献为乐趣、为幸福,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批有一批人才呢?这就是教师的奉献之心,是无数的优秀教师把奉献自我的精神化成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带有崇高意蕴的承诺,正是这种奉献之心,这种崇高的承诺,决定了我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克尽职守的过程中,必然要放弃或牺牲自己部分或全部利益,满足他人或社会的需要,”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正是此意。

师德演讲稿:绽放师德之美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能以一个教师的身份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和激动,我为能从事这个事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俗话说的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从教七年,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七年的辛勤耕耘,七年的默默守望,让我深深喜爱上了教师这一平凡而又充实的职业,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位教师的艰辛与责任。

初登教坛,我担任语文科教学,由于之前从事的是法律服务工作,使我深深地领会到什么是“隔行如隔山”。但是,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俗话说“笨鸟先飞”,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把其他老师的教案、学习笔记借来阅读,不懂的做标记,再请教其他老师。在语文组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精心准备了一堂课,获得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当下课铃声响起,我如释重负。从老师们脸上露出的赞许的微笑,我知道:我成功了!带着这一成功的喜悦,我更加努力的学习,使自己很快融入到语文教师这一角色。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我大量阅读书籍以武装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网络写一些小文章,并鼓励学生们一起写。当我把他们写的小文章打印出来分发给他们时,看着他们开心地笑着、跳着,我感到做一名语文老师真好。

正当我带领着学生们徜徉在语文知识的海洋时,学校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派我们年轻教师外出学习。这就意味着要把刚刚进入到语文教师角色的我转型为专业课教师。我的学习任务是数控车床操作。虽然培训前,我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是当听到培训老师说的那些专业术语时,我感觉就像是在”听天书”。学习到第八天,我还不能用指令编程,更别提半个月内独立操作加工零件了。我很苦恼,怕自己完成不了学校领导交给的学习任务。眼看培训时间过半,就在我准备退怯的时候,学生们的一个电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他们说:老师我们想你了。您学习辛苦吗?等您回来送您一只千纸鹤,是时晓磊同学叠的。我说你们开玩笑吧?他们说是真的。在我外出培训的这几天,小时候因车祸失去右臂的时晓磊每天都在练习我教他叠的千纸鹤,终于成功了。在座的都知道,叠千纸鹤双手健全的人都很费劲,仅凭一只手去完成它,得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埃想到这,我怎么能轻易放弃呢?通过最后几天的努力和冲刺,我终于在考核时交上了一个合格的工件,顺利取得中级证书,圆满完成这次学习任务。

师德演讲稿:绽放师德之美 篇3

上学时,要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后,德育不仅指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也是自身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修养,师德师衡量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尺度。

班里发生了师德不严谨的一件事故,让人痛心之余,也不禁令人深思,师德之德应体现在哪些地方:在学校学习了那么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何到了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如何在保证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地去提升教师个人品德?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我个人认为,在教师的专业素养里,师德这一项远比教师技能更重要,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它可以达到“身教”的隐性教育效果。但也因为它太不明显,才会不被人们所了解、把握。提高师德,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把它内在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用积极向上、正面、阳光的态度来面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状态去面对自己的学生,划清自己与孩子,与家长的界限,不越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刻调整自己积极地去影响身边的受教育者,尊重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孩子,真诚地付出,坦诚的沟通,不在问题来临时躲避责任,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不给自己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借口,心态要端正。

每一位老师都是普通的平凡人,却又是在精神上道德上高于平凡人的普通人,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老师,是每位老师一生不可放弃的思考!

师德演讲稿:爱心-师德之魂

有关于爱心主题的师德演讲稿,请看推荐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仔细品味其内涵与外延,无不包涵着对学生的热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爱。寓意深刻,影响巨大,具有深远的历史穿透力。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的教育思想,先生的教育实践,先生的高尚情操,先生的责任意识,先生的奉献精神,无不显示出伟大的师爱精神。

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周济部长在20xx年12月14日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正是对工作的强烈的责任心,对学生极端的热忱,才使得师爱更多的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才使得我们许多的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谱写了爱的教育的新篇章。

怎样才能把爱献给教育,让爱的春风吹拂每一位学生,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位学生,让爱的心雨滋润每一位学生?

怎样才能用大海一样的胸怀,用大山一样的气魄,用蓝天一样的思维,让爱在我们心中流淌,在我们手中传递?

首先应从师爱的基础责任心出发,因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责任就不会热爱学生,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没有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责任之心来从事教育,是有愧于人民教师无比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号的,是达不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爱之最高境界的。

责任心是每个教师教学成功的基础,对学生的责任之心,小而言之,为学生负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大而言之,为国家、为民族的未来负责,平凡的教育关乎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他们无一不具有热爱学生的良好美德和思想境界。教育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教师首先要有对学生对教育高度负责的心理基础,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教育事业对教师提出的内在要求,只有教师把责任二字内化在心灵深处,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体现出热爱学生的实质内涵。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具有责任心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二十世纪年代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热爱学生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他对学生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他还会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使自己的教育充满人情、人道、人性,在此基础上,以对学生对国家的责任之心去铸造学生的伟大人格,点燃学生的爱国爱民感情,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这就是教师热爱学生所具备的责任心的最高体现。

爱心之表现,要以平易近人、亲切和蔼之心对待学生。因为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

平等之心,某种意义上说是许多教育家的伟大之处,因为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但会使教师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纯洁童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心甘情愿地为老师,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成为学生真诚的朋友。

走出伦理观念上的误区,也是平等之心的一个富有实效的步骤。打是疼,骂是爱,不管不问要变坏的伦理观念在有的教师心目中还有一定的席位。我们不否认,这样做的动机是善意,但实际操作却不一定具有善的意义,这种宁给好人,不给好脸的做法,这种表面看是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往往造成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伤害,对学生人格平等的剥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摧残。

另外,有些教师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威严,真正的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

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来讲,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这就是理解、尊重、信任。作为教师,只有理解学生,才会尊重信任学生,而尊重信任学生,这是为师执教对学生应有的态度和行为,缺乏对学生尊重信任,不仅是一个能不能做好教师的工作问题,还是一个有没有为人、为师应有的道德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生的不理解与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是予以谴责的,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有意或无意地损害或践踏了学生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是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和对学生身心的伤害。一个教师如果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信任都没有,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的。

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无私的奉献,为学生、为教育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讲过: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和教育事业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陶行知先生于1928年在纪念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讲: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能不能把整个心献给乡村儿童,并真诚地大声疾呼: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这是何等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有的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商业化与功利性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这样就会逐渐丧失我们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奉献之心作为师爱的最高境界,其基本精神在于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劳动是长周期的,是稳定的,没有其他行业那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流动性。教师每天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由日到周,由周到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重复性劳动,单调而缺乏新鲜感,而且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对来说比较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爱岗敬业、淡波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又是什么使教师以苦为乐呢、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又是什么使教师摒弃了庸俗的价值观,摆脱了世俗的偏见,忍受了社会的误解,理解了种种不公,义无反顾地投入教育事业,忠于职守,以奉献为乐趣、为幸福,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批有一批人才呢?这就是教师的奉献之心,是无数的优秀教师把奉献自我的精神化成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带有崇高意蕴的承诺,正是这种奉献之心,这种崇高的承诺,决定了我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克尽职守的过程中,必然要放弃或牺牲自己部分或全部利益,满足他人或社会的需要,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正是此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