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引导小孩子交流(推荐三篇)

怎么引导小孩子交流(通用3篇)

怎么引导小孩子交流 篇1

(1)当你想用“听话”称赞孩子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别的词语。

如:“你没有买那种小食品,真听话。”可改为:“你没有买那种不卫生的小食品,你知道爱惜自己了,妈妈真高兴。”

(2)当你想用“不听话”训斥孩子的时候,也请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语汇。

如:“你到底还是先去玩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可改为:“如果你先把作业做好再去玩,你一定会玩得更开心,你也不用晚上很晚还要补做作业,是不是?”

(3)如果孩子一个劲地同你辩解,当你想用“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来斥责孩子时,请不要这样说,而应该使自己冷静下来,对孩子说:“你既然有很多意见,现在就请你都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4)在家庭中,父母要丰富对孩子正面评价的词语,比如“勇敢”“有爱心”“懂礼貌”“有创意”“爱思考”等。

(5)在父母的心里应该时时警惕,如果发现孩子一味地顺从,而自己却不是信任孩子,锻炼孩子主动地去思考,独立做决定,就应该给自己敲响警钟。

所以,当孩子小心翼翼地向你征求意见时,你不妨放开权力说一声:“这件事由你自己做主,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做好的。”或:“我只提示你这两点,其他的事你自己决定。”相信孩子一定会为你的话感到满心欢喜。

3.“妈妈绝对相信你!”

说话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有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信任的话,会让你备受鼓舞,而有的人说出来的话却让你的心里发堵,同孩子说话更需要语言的艺术。但有些父母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孩子小,同他们说话不必顾忌太多,什么话拿过来就说,也不管效果如何,反正自己是出气了,长此以往,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不管父母说的话是对是错,他们一概排斥。

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接受你的意见,使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相信孩子会有绝佳的表现,不然任你怎么着急也没有用,因为根上就错了。

怎么引导小孩子交流 篇2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社交困境

“很多时候,成年人往往误解了孩子的世界。”“儿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教给他,他就会了,一劳永逸了。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第二步:接纳孩子之间的社交“冲突”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往往备感头痛。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因此我们也难以接受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动物界学到一些东西:小狮子打打闹闹的时候,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躺在一边,不理不管不干涉。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与宁静,却阻挠了幼狮生存技巧的开发进程。打闹是在为幼狮成年做准备。”

第三步:耳濡目染学礼貌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孩子示范社交场合的礼节,比如见面打招呼、分手道再见等。平时在家里,家人之间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如“劳驾”“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等等。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会将这种礼貌内化,日后时机成熟,他自己准备好时,会自然融入行为当中。

幼儿并不理解“礼貌”的重要性,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人。这个陌生人也许对父母来说很重要,但是跟孩子自身却毫无关联。幼儿天性只对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发生兴趣,而对一个不知是谁的陌生人展示笑脸。因此在他人面前,要把孩子当作一名与成年人平等的人,介绍给对方,比如:“这位是某某阿姨,她是妈妈的同事;这位是我的儿子某某。”这样既能让他人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也能帮助孩子熟悉、接纳对方,有助于孩子放松下来,自然地流露礼貌。

第四步:循序渐进懂分享

让孩子分享之前,一定要征求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则尊重孩子的意愿,告诉另一方“很抱歉,他不同意”。切忌家长说了算,为了显示大方而替孩子做主,把玩具交给他人,或者指令孩子“一起玩儿”。在家里,让孩子分清每个人的所有权,未经许可,不能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物品;在外边,拿到他人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对方同意。

帮助孩子学会遵守“轮流”“等待”等规则,比如在游乐场,大家轮流玩秋千,谁先拿到谁先玩儿,后来的小朋友要等待。出去时多带一些玩具,包括一些孩子不那么在意的玩具。首先让孩子学会“交换”,有助于孩子学会分享。

怎么引导小孩子交流 篇3

1.亲子互动,谁说我们不是好演员?

有没有想过,亲子之间进行分角色扮演,把那些感兴趣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演出来?不同的人物还可以用轮流的方式演出,比一下彼此谁表现得更好。这对孩子的记忆力是一个挑战,首先得把故事通过语言陈述出来,其次考验表现力,这就是对平时吸收了多少的一个很好的反馈。父母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而通过亲子互动演绎故事的方式来检验,相信效果要比“来,你来讲给我听听你听进去多少?”这个句式来得有趣多了吧!

2.叫上朋友,来一场联谊话剧节

如果你的家庭喜欢参加社区或同学间的聚会,那不如组织一场“话剧节”活动吧!大家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表现自己准备的节目。节目可以由孩子自己决定,不论朗诵、讲故事、表演小品,只要围绕语言表达,都可以给他们充分自由度。并为莅临的“大观众”派发自制的小戏票,写明时间地点,展示或表演的舞台稍作布置,增加现场的氛围。这种自发性的活动组织方便,对孩子来说也聚集了除去家庭以外更多关注的目光,算是一次小小的挑战!

3.APP来帮忙,自制电台脱口秀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主播。在众多的APP软件中,挑选一款孩子认可的软件,开启TA的主播时代吧!用手机加麦克风就可以操作,简单方便,录制属于孩子自己的“口头日记”,或是有主题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向大家传播孩子的所思所想,从最大程度上鼓励、认可他的表达,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也许还能因此集聚到一批粉丝,成为真正的自媒体时代小红人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