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优秀5篇)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篇1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了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掌握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避免违法犯罪。知道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做到警示自我,保护自我,防患于未然,增强法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第一框什么是违法

一、违法的含义

1、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公民和社会团体,违反法律(包括其他法规)的规定,从而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2、凡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二、违法的分类

对公民而言,按违法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违法可以划分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后两者为一般违法行为。

三、犯罪的含义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四、犯罪的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触犯刑法

3、依照法律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五、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违法不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第二框警惕不良行为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

冲动性犯罪、模仿性犯罪、从众性犯罪及报复性犯罪。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好奇心、逆反心理、攀比心理、盲目心理、法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弱

2、家庭、教育、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三、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四、如何克制和矫治不良行为

1、提高自我认识,清楚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动切断诱因

2、要乐交诤友,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陶怡高雅情趣

3、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磨炼坚强意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板书设计】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三、如何克制和矫治不良行为

第2课时

第三框学会正当防卫

一、什么是正当防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二、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

三、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四、构成紧急避险的要件

1、危险的紧迫性

2、避险措施的必要性

3、避险行为的合理性

五、课后作业: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一、正当防卫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三、紧急避险

四、紧急避险的条件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篇2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权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权利,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3,能够以具体的行动维护权利,担负责任,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享受,捍卫自身权利,体会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对他人的权利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别人权利遭受侵犯的时候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提供帮助的意愿。

2,增强履行法定义务是自觉性,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法律意识,有依法维权的强烈愿望和勇气,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的耐性。

3,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意识,增强"做国家未来主人翁"的愿望和信心。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内容。

公民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

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 法 教师教法 情景教学,引导法

学生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 备 教师准备 教案

学生准备 预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近段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农民工在找职业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关事项:要清楚用工单位的具体情况,要与用工单位签定试用合同,要与用工单位的工资待遇等等。为什么要提醒他们这些事项呢 (为了民工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监督用工单位去履行义务,不出现侵犯工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出现。)

课题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2,公民享有哪些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学生阅读教材将内容划起来)

●判断并说明:阅读教材P12—13思考:上述画面表明公民享有哪些权利,要履行哪些义务 除此之外,你还能列举出我国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和需要履行的其他义务吗 (学生思考列举)

●分析讨论:有人说:"既然宪法和法律给了我的权利,那么我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谈论分析;有人这样认为"享受权利的我的事,履行义务是别人的事".你是如何评价这种看法的 为什么

1,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思考:大家听说过丁晓兵这个人吗 (学生如果知道就让学生介绍他的事迹,否者,由教师简单介绍他的事迹)国家为什么给了他这么多的荣誉 (学生分析回答)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讨论:有人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学生分析)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小李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书读到初二就辍学了,家长送他到工厂做工,以便增加家庭收入。对这件事,你是持什么态度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教师简要小结: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懂得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也要履行义务)

三,维护权利 履行义务

1,维护权利: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思考分析:春节期间,有些群众在家里进行娱乐活动,吵吵闹闹,严重影响了邻居的休息,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说:"娱乐活动是公民的权利,谁也关不着。"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自觉履行义务:(学生划书)

●课堂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道理 今后,你会怎么做

作业:完成作业本上题目

教学

反思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篇3

初中思想品德《走向自主》

一、说教材

《走向自主》,是科教版《思品》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准确了解从众生理的缘故原由及制止悲观从众的方法或途径。作为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从众征象已有准确的了解,本框题承接前面的内容,并深入到探究从众生理的缘故原由与制止悲观从众的方法或途径上;同时,本框题为背面讨论“偶像与自我”的话题做足了的铺垫,本框题承先启后,处于比较重要的职位地方。

二、说学情

青春期的中学生开始向往和追求独立自主,交往重心开始转向同学和朋友,会面临合群众的盲从、独立与自主、崇拜与自我等问题,确立自我、寻找真正的自主这些主题构成了处于青春期的八年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个体认识、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心理品质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模仿能力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从众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决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三)知识目标:懂得怎样避免盲目从众,直到克服消极从众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发展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二)教学难点:克服消极从众,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五、说教法

六、说学法

七、说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轻音乐)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爱的故事》(壁虎的爱),请学生谈谈看完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第二步,老师引导:质疑故事的真实性,怀疑它在煽情。一只壁虎正常的寿命可以有10年吗?即使有10年,一只健康的壁虎自己生活尚经常出现困难,还要十年如一日地养活另一只壁虎,而且那只被钉住尾巴的壁虎,光吃不动,一活就是10年?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壁虎是能自我断掉尾巴的,这只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没有断掉,难道这只壁虎的尾巴不可以再生?壁虎的尾巴果真能被钉住吗?为什么有人只会感动、惊叹而不去发问呢?盲目从众是非常有害的,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走向自主》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走向自主》。那么怎样在生活中避免盲目从众呢?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走向自主。(任何事情都有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也不例外,我们要真正做到自主,就必须知道从众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1.从众的原因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故事《苏格拉底的苹果》

第二步,将全班分为3大组,请每组讨论如下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写在大白纸上(问题:最后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这反映他的一种什么心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产生这样的心理呢?)

第三步,每组派出一名“发言人”与全班交流本组的讨论结果,老师适时引导与总结。

第四步,请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举出一个具体的从众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五步,全班交流,老师小结与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导致从众的原因很多,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是导致从众的两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采取什么办法去克服盲目从众心理,使自己走向自主呢?

2.克服消极从众

(1)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明辨是非

第一步,用多媒体展示《农夫与驴》的故事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第三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故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第四步,请学生4人一组,交流“如果你是故事中做作业的小朋友,你应该怎么办”

第五步,全班交流,老师给予积极引导。

第六步,请学生就对以上两个故事的启发各抒己见。

第七步,老师小结:无论是故事中的农夫还是教材中的小朋友,他们都面临消极从众心理的影响,而要克服这些消极影响,就要求他们凡是有自己的主见,能明辨是非,不盲从别人。以上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分辨是非,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不呢个你盲目地随波逐流。对于自己确信的目标要敢于去实现、去争取,不要怕别人议论,总之,要学会明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此时板书: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2)自主选择,勇于负责

第一步,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60页的故事《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第二步,请学生谈谈这个故事给大家的启发。

第三步,请学生4人一组,讨论“在生活中面临很多选择时,如何处理”。

第四步,全班交流,老师给予积极引导。

第五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页《善于拒绝》和第63页《梨无主,我心有主》的内容,并请学生4人一组完成教材63页“反思”中的内容

第六步,全班交流,老师小结:心中有规则,我们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意愿行动,而不是轻信他人。其实抵制外部不良诱惑的方法有很多,用心中的规则时常约束自己,自觉抵制来自多数人的不合理的意见,自主做出并坚持正确的选择,那么,盲目从众的现象就会从我们身上消失。

3.自我独立我来测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自我独立测量表》,请学生按照测量要求,进行自评。(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测量结果,不需要交流。)

第二步,请学生结合测量结果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表格《自我剖析》。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理解宪法何以成为根本大法。

理解宪法与公民,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的权利中的作用及这种作用发挥的途径。

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懂得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维护宪法权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宪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法律观念,提高宪法意识,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养成崇尚法律的思维习惯,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根据法制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塑造个人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念,在宪法最高准则的指引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积极地,准确地行使对国家的监督权

重难点 教学重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难点:公民的权利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教学方 法 教师教法 情景教学,引导法

学生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 备 教师准备 教案

学生准备 预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9 情境研讨,"兄弟争论,我来平息"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哪部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为什么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毛泽东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因为: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 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思考:宪法(母法)与普通法律(子法,如: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商标法,专利法,刑法等等)之间的区别: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个方面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辨别: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此观点正确吗 为什么

3,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序言和总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三,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0 "社会风景",讨论:

我国宪法是怎样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宪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宪法的基本内容

规范国家权利的正确行使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2,宪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

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赋予的。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3,国家机关按宪法的要求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宪法将保护公民权利的责任赋予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中负有相应的责任,如:

受教育权

劳动权 政府创造条件或提供机会来保障

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平等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府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权

宗教信仰权利

4,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①立法保障: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保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

②司法保障: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案例:某县原县委书记在一次zd会议上作报告时说:"你们说,是官大还是法大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是官大!因为法是人制定的嘛!没有人哪里会有法 没有人,法哪里会大 大在哪里 所以说是官大!坐在这里的,我问你,你法院院长没有我提你的名,你能当吗 你检察长没有我提你的名,你能当吗 我看你们都当不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了宪法知识,你一定拥有批驳这位书记"狂言"的依据,请写出来。

(2)对这位原县委书记,你准备怎样劝告他

四,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时也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作为公民,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2,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3,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管理事务。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阅读与感悟" 《一条建议,促使一部行zd规的撤销》

思考:文章特别介绍了建议人的两个身份——公民与法学博士,说明了什么

一条建议,为什么能使最高行政机关改变行zd规

实践活动——实践与评价指南:

课本P23 "社会风景"——擦亮眼睛,维护权利

认真阅读课本P23-24,思考:

1,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说明以上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2,"我给故事续一续":

假如你是小张,小李或手表厂工人们的朋友,他们向你诉苦,但因为不懂得宪法知识不知道该怎么办,作为朋友,你给他们出个主意,并将这个故事成功地续下去。

五,小结

六,教后记

教学

反思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篇5

一、期末复习分析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围绕着社会生活、规则、责任,以及国家利益展开,因此,虽然本学期只有看似只有10个课时,其实,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是比较多,所以,利用期末复习首先要瞄准基础知识,在掌握基础后,再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二、复习内容

1、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共计2课时。

2、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共计3课时。

3、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共计2课时。

4、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共计3课时。

5、时政要闻。

三、复习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短,因此在复习阶段,采取的是二轮复习方法。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阶段。按照每一单元为单位,进行系统复习,形成初步的整体知识框架。找出每一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记忆。复习时,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提问,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轮复习:综合提升阶段。综合提升阶段,就是要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规律,然后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此外,还要查漏补缺,就是要好好利用错题本、作业,归纳错题集时,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可有针对性地补缺,这样就能减少错误咯。从中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四、课时安排

第18周,第一、二单元

第19周,第三、四单元

第20周,综合练习

五、期末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能够让自己《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更加的牢固,为今后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打下坚实基础。

六、期末复习计划误区

1、 误区一:临时抱佛脚

如果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只是临时抱佛脚,会让所学知识变得杂乱无章,《道德与法治》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如果不能有条理的复习,记忆效果会非常差,所以,即使是“临阵磨枪”也要有计划的“磨”。

2. 误区二:搞题海战术

动笔做题固然是好事,但是在期末复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要注重做题质量,而不是数量, 所以,在做《道德与法治》复习题时,一定要一道题一道题做精、做细,认真总结规律和方法!

3. 误区三:自我感觉良好

初中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是很多学生容易进入的误区,一次成绩不错就认为自己很好;懂一点点知识就认为自己全都会了,这在复习过程中是“大忌”。要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这样知识会掌握的更牢、更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