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上册教案优秀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公开课教案 篇1

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 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 NH3•H2O 易溶于水 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 NH4HCO3

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铵 (NH4)2SO4

尿素 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3、钾肥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碳酸钾(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4、复合肥料

硝酸钾KNO3

磷酸二氢钾KH2PO4

5、微量元素肥料

如B、Mn、Cu、Zn等

6、农家肥料

二、农药

1、作用

2、危害

三、随堂检测题

l.氨水见光后易挥发和分解,所以容器口必须___,且放在棕色瓶中。

2、硝铵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爆炸,碳铵在受热时会全部分解成气体。尿素的含氮量,肥效持久。铵盐跟碱性物质反应,会放出___.

3、草木灰中的钾肥主要成分是______,它的水溶液呈________。

4、磷酸二氢钾是含_________元素的复合肥料,硝酸钾是含________元素的复合肥料。

5、常用的农药有哪些?说出各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九年级上册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列举实验的考前须知;

3.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根本实验操作,概述操作要求。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说出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根本操作技能。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遵守实验室规则的良好意识;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欲;

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

1.仪器的识记;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教学难点:滴管的使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药品的取用

走进化学实验室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的,让学生了解实验的重要性。播放违规实验造成的实验事故的课件或实物表演,使学生认识平安实验的重要性。

[交流与商量]:参观实验室后,对实验室的实验规则、仪器、药品,形成认识。

[板书]药品的取用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X石、碳酸钠

观察药品,关注药品的性质,阅读教材P14-15,交流、商量,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提出问题]:

1.要将X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答复]用镊子夹取一块X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

[答复]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注意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标准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舞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

[交流与商量]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

〈二〉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稀盐酸,观察药品

[提出问题]:

1.回忆一般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

[联想与启发]:

回忆一般生活经验,交流与商量,结合教材P15液体的倾倒,得出液体取用的方法。

[练习与实践]:

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

4.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马上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实验探究]

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交流与商量]

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

完成练习,交流、商量,形成认识。

〈三〉量筒的使用

[提出问题]:

1.回忆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

2.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低处保持水平?采纳仰视或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商量。

[实验探究]:

1.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2毫升的稀盐酸。

2.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对读数产生影响。

3.将量好的稀盐酸倒入放有X石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交流实验结果。

〈四〉滴管的使用

[提出问题]

1.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

2.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

注意指导学生实验标准。阅读教材P16滴管的使用,思考、商量。

[实验探究]

1.用滴管向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用滴管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溶液,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交流、总结。

二、物质的加热

〈一〉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

1.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实验事项是什么?

2.酒精灯的火焰各局部颜色为什么不同?

3.怎样熄灭酒精灯?阅读教材P16-17酒精灯的使用,思考、答复。

[实验探究]

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发生的变化,记录现象,分析原因。

学生联想生活中见到的现象:

1.烧开水时,水装得过多,沸腾时水会溢出。

2.装过热开水的玻璃杯马上放入冷水中,杯子很简单破裂。

思考、交流、商量、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二〉给物质加热

[提出问题]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

3.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马上用冷水冲?为什么?

4.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

[实验探究]

1.取三支试管,各参加3毫升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厘米、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的水沸腾分别所需的时间。

2.用量筒取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用滴管滴入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再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观察现象。

三、洗涤仪器

[提出问题]

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如何洗涤试管?阅读教材P18—19后,交流、总结。

[实验探究]

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等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

安排作业

1.书面作业:

素养教育学案:P6-12

2.家庭小实验: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筷子、匙、食盐、冰糖、水、吸管、盆子等,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排水法搜集气体的操作练习。

化学初三上册教案 篇3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空气)

总结【讲述】两百多年前,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做的实验与我们今天的实验异曲同工。打开课本课本26页。

【讲述】在十九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之外,还有其他的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的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德育教育:通过空气成分发现过程的'学习,认识到科学研究过程中美的真谛在于求真,作为科学家最大的美德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敢于质疑权威。了解,最初化学研究的手段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课题2 氧气

铁丝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下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 多变一

硫黄色固体微弱、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 + O2 SO2

红磷暗红色粉末状固体微弱的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白烟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4P + 5 O2 2 P2O5

铁丝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讨论】

(1)在一定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是否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为什么?

答: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因为高锰酸钾受热后容易分解,生成物中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降低氯酸钾分解的温度,因此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2)高锰酸钾是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为什么?

答: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了其它物质,在反应前后,高锰酸钾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发生改变,因此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但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是加快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有机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及其可燃性。

2、了解酒精学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应用;分辨甲醇及乙醇性质的异同,认识甲醇的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3、常识性介绍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能力目标

1、学生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发明的过程和方法: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实施方案—结果分析—得出成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古代对天然气、沼气的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联系甲烷燃烧放热,说明甲烷可作重要能源以及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我国在酿酒造醋工艺方面的重大发明和悠久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树立环保意识、能源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甲烷的教材分析: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甲烷是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化合物以后又一种含碳化合物,所不同的是,甲烷属于有机物。有机物知识的增加,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甲烷作为一种简单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学生却未必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难与化学联系在一起。因此经过提示,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甲烷的广泛存在,使学生容易收集到相关资料,使自主学

本节教材分成“有机化合物”、“甲烷”两部分,甲烷是重点,有机物的应用是选学材料。前一部分着重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教材在列举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合物后,又列举了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另一类含碳化合物,使学生对这两类含碳化合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给后一类有机化合物下了定义。在初中化学里简单介绍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有利于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学生参加社会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化学基础。教材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列举了甲烷的自然存在,对于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有个粗略的了解,在教学中不宜引申扩展。教材通过甲烷的燃烧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包含哪些元素,进而确定甲烷的化学式,这样有助于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而且有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做甲烷验纯点燃的实验,并联系氢气、一氧化碳也要验纯的知识,说明甲烷在点燃前也要验纯。联系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来说明甲烷可作为重要能源。

本节教学可采用自学、讨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甲烷的教法建议:

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通过甲烷燃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有机物和甲烷的资料来使学生对有机物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组织材料、信息加工的能力。

关于煤和石油的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常识性介绍内容。

强调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接着又阐述了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教材的图片使学生对“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结合实际介绍我国的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并教育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可在课上播放VCD视频“煤的综合利用”、“石油化工产品”等增加直观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关于乙醇醋酸的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分为乙醇和醋酸两部分,乙醇属于了解内容,甲醇和醋酸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可以制造醋酸、饮料、染料、香精,还可以做绿色能源——燃料。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乙醇。对我国的酿酒工艺做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甲醇的毒性,并熟练掌握甲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识性介绍的醋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调料——醋的主要成分,学生对醋酸并不陌生,醋酸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一种有机酸,教材介绍了醋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对醋酸的化学性质只涉及了使指示剂石蕊试液变色,建议增加课外家庭小实验:醋与苏打或小苏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还可用制得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

对课后选学内容的学习,因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较紧密,建议利用课上时间组织学生学

甲烷的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可燃性及其用途

难点:常见有机物的判断、甲烷组成的确定

教学过程:

【引入】

1、"百慕大"三角洲之谜(教师趣味导学)

2、时事新闻分布(学生生活所闻)

【屏幕显示】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目标,制订了三个主题:

1、奇妙的有机物世界 2、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3、甲烷的元素组成

一、奇妙的有机物:

通过阅读教材和查询资料,你知道什么是有机物吗?你能举出有机物的例子吗?

【学生汇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有趣的有机物的知识和现象。

【分组实验】

1、面粉是否溶于水;2、食盐水和酒精溶液是否导电;3、点燃一团毛线,观察现象;4、加热蔗糖。

【讨论】

面粉、酒精、毛线、蔗糖均是含碳的化合物,我们将其称为有机化合物。通过实验,你能总结出有机物的哪些特性? 【家庭小实验】

1、想一想:你的衣服、头发、你吃的水果、蔬菜溶于水吗?所有这些物质都是有机物,这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你能在课堂上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吗?

2、酒精灯内燃烧的是什么?你想试验它的导电性吗?(老师有装置,你可以来试一试)比较酒精和无机物食盐的水溶液的导电性。酒精也是有机物,这个实验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3、点燃一张纸,观察现象,纸也是有机物,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4、妈妈在做"拔丝地瓜"时,你观察过蔗糖的熔化过程吗?如果温度太高会怎样?这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屏幕显示】有机物的共性:熔点较低、难溶于水、受热容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收集资料】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有机物的奇妙功效?讲给大家听好吗?

总结一篇关于有机物的文章,要求包括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的特性、有机物的奇闻轶事。将以上的家庭小实验带进课堂,更能增加说服力。5分钟。要求汇报时脱稿、自然。最后出一道有关有机物的习题,测评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小结】

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蔗糖、淀粉、塑料、油脂等。不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如氯酸钾、高锰酸钾、水等。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属于无机物。有机物的物质种类占物质种类的80%以上,是生命产生、存在、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大多数有机物一般具有难溶于水,不易导电,易燃烧,熔点低,易分解等特性。你能将这些性质与上面的家庭小实验对号入座吗?

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常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受伤倒在地上打滚,医生跑过去,用药水对准球员的伤口喷射,不用多久,运动员便马上站起来奔跑了。医生用的是什么妙药,能够这样迅速地治疗伤痛?这是球场?quot;化学大夫"的功劳,它的名称叫氯乙烷,是一种在常温下呈气体的有机物,负伤的皮肤在氯乙烷的作用下像被冷冻了一样,暂时失去感觉,痛感也消失了。

【过渡】

有机物的种类远超过无机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要想更好地利用它,需要了解它,让我们由最简单入手--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二、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思考回忆】

通过你收集的资料、了解的信息,你看到的甲烷是什么样的物质。通过阅读教材,查询资料,你知道甲烷有哪些存在形式吗?甲烷的俗名有哪些?

【屏幕显示】

甲烷俗称沼气,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成的。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燃料,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2、可燃性:点燃前要先验纯。

以上内容你能以《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为题总结成一个文字、图象结合的报告吗?(有关图片老师的计算机中有一些资料,可做参考)7分钟,给大家汇报的时候要求脱稿,自然。最后设计一道与你的主题有关的习题,对大家的掌握情况做测评。

【过渡】甲烷作为有机物,其中一定含有碳元�

三、甲烷的组成

【自主学习】你知道甲烷的元素组成吗?通过所学的有关甲烷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实质)你能设计一个证明甲烷组成的实验吗?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关实验用品老师给予提供。

【引发探究】甲烷中是否有氧元素的探究: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由此你是否可以探究出甲烷中是否含氧元素的方法。

【学生展示成果】实验目的、实验依据、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小结】 比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燃烧的产物。

乙醇醋酸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应用

教学难点:甲醇、乙醇的化学式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讲解引入】

在世界面临能源危机的今天,开发利用乙醇(即酒精)作动力燃料,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的国家把乙醇掺进汽油里混合使用,称为醇汽油,效率甚至比单用汽油还高。产糖量居世界第一的巴西,完全用乙醇开动的汽车,已经在 圣保罗的大街上奔驰了。所以人们把乙醇称之为“绿色能源”。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们称之为“绿色能源”的乙醇。【板书】 第七节 乙醇 醋酸

一、乙醇 (俗称酒精)

1、化学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乙醇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气味。

学生总结后板书: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正是乙醇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人们把乙醇称之为“绿色能源”。

【讨论】怎样证明乙醇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4、介绍乙醇的用途

【阅读教材】总结:燃料、消毒剂、化工原料、饮料。

介绍各种饮用酒中的乙醇含量及我国在酿酒方面的重大发明和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甲醇 CH3OH 有毒!饮用少量能使人失明,多量则使人丧命。

可燃性:

二、醋酸

1、化学式:CH3COOH 学名:乙酸

【讲解】醋酸就是因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而得名。

展示一瓶醋酸,让学生观察它的色、态、味。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与水和酒精。

[实验]5—13

3、化学性质:醋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具有酸性。

[阅读] 总结醋酸的用途。

布置家庭小实验:醋与苏打或小苏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制得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

【板书设计】

第七节 乙醇 醋酸

一、乙醇 (俗称酒精)

1、化学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绿色能源”

4、乙醇的用途

燃料、消毒剂、化工原料、饮料。

5、甲醇 CH3OH 有毒!

二、醋酸

1、化学式:CH3COOH 学名:乙酸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与水和酒精。

3、化学性质:醋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具有酸性。

4、用途

煤和石油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思考题:

1、 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能源是什么?

2、 为什么说"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3、 煤是怎样形成的,将煤进行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的产品及用途是什么?

4、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石油炼制的产品及其用途是什么?

【视频】"煤的综合利用"、"石油化工产品"

【板书设计】

第八节 煤和石油

一、 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2、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3、 石油产品概述:

二、"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探究活动

1、想一想:你的衣服、头发、你吃的水果、蔬菜溶于水吗?所有这些物质都是有机物,这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吗?

2、酒精灯内燃烧的是什么?你想试验它的导电性吗?比较酒精和无机物食盐的水溶液的导电性。酒精也是有机物,这个实验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3、点燃一张纸,观察现象,纸也是有机物,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4、妈妈在做“拔丝地瓜”时,你观察过蔗糖的熔化过程吗?如果温度太高会怎样?这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5、实验探究: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苏教版 篇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的】

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l、激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

【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活动设计】

l、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

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

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

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

[学生讨论]

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

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

[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

[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电脑画面提示)

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

(2)(如图1)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

图1

(3)(如图2)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

图2

3、吹灭蜡烛,观察;

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5、(拓展实验)(如图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

图3

[实验探究]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交流反馈]学生代表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现象和结论)。

[反思与补充]通过交流,学生取长补短。

[总结与评价]略

(学生填写探究报告)

【课后附记】

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观察蜡烛的燃烧非常必要,否则课上时间太紧;

2、学生可以自愿结组,这样利于配合;

3、限于时间,学生提问前教师要限定范围,以避免跑题;

4、每组可以配备小试管夹或者带铁夹的铁架台,用来固定导管,以免学生操作时烫手。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 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1)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 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讲解]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

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2、沸点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3、密度

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布置作业:习题1、2、3、4、5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篇6

《空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重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磷的燃测定空气的含量,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工具

集气瓶、燃烧匙、吸管、水槽、塑料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我们做一个深呼吸,那么我们便吸人了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又是如此亲近和熟悉,但是有谁摸着了它?看到了它吗?没有。那么本节我们就是要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在,还要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提问]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提问。)

生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中,用力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了,说明有空气了。

生3: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生4:夏天电风国转动,一阵风扑面而来,说明空气在流动。(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教师作总结。)

[提问]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生1:第一单元中“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2:第一单元中通过对吸人气体的探究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生3:食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潮湿了;早晨的露珠;冷藏的饮料放置空气中外壁出“汗”等现象,说朗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提问]那么,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动

师:下面呢,我竹j将分组实验,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分数。(提示:可以自己自主设计实验,参考课本实验2-1。)

师:我观察各小组设计实验,大部分用-蜡烛燃烧”进行实验探究,但是你们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不一致。为什么?想一想,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分析:蜡十氧气≠二氧化碳十水,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会偏小,小于1/5。同时引导学生改用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但又不生成其他物质的可燃物)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一一五氧化二磷。科学家就是利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新教材[实验2一】],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三、归纳总结

师:从[实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1.红磷十空气皇鉴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四、课堂练习’

师: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

[投影]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熔� 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都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活泼。

(教师组织评讲习题,提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l源,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防止空气不受污染,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l

五、知识扩展

师:同学们,当你漫步在湖畔边、森林中,阵阵凉风吹过,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多么新鲜的空气呵!但是你们知道。这新鲜的空气需要人类的爱护、保护与珍惜。才能保持新鲜!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空气污染现象?(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提问。)

生1:摩托车、汽车的增多,导致的尾气排放增多,污染空气。

生2:前几天报道某乡镇鞋厂发生火灾,橡胶烧排放到空气中的烟雾。

生3:臭氧层被破坏也会污染空气。.

师: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从各方面回答了空气被污染的种种现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2-8中“大气污染”,总结一下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教师总结o)

[总结]

1.被污染的空气会:(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2)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2.我们应该做到:

(1)加大空气质量监测,改善周围环境状况;

(2)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大气。

六、作业布置

1.习题1~6

2.阅读教材第31页“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篇7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 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 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交流回答】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

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

【阅读回答】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

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

【提出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交流回答】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完成P53实验10-3并作好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3】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P53实验10 -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10 -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别提醒: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九年级上册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开展的紧密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感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一化学研究的内容的理解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依据教材中给出的一些事实材料或结合一些其它的材料加以突破,以到达初步理解程度。

2.了解化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是本课题的又一重点。可通过设计一些现象明显的实验、观看录象、观赏图片,开展介绍化学史实、化学成绩和应用、生活中的化学等活动,达成此目标。课后让学生结合实际,写一篇有关化学重要性认识的文章,加以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或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激趣法直观感知法讲述与谈话法

仪器打算:

1.试管玻璃导管集气瓶烧杯石棉网坩埚钳

2.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纯碱食醋镁带蜡烛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3.与教材匹配的图片、录象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实验激趣

1.教师引言: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学到许多更加新颖而且非常有用的东西,使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每天与各种各样的物质打交道,你能说一说你身边现有的物质是何种材料?在自然界中本身就有呢还是经人制造的?〔学生说出学习用具、衣服、桌子、玻璃、铁等金属制品〕,全部这些都与化学有关,化学简直就象如来佛的手掌一样,大到无边,哪里有物质,哪里就有化学。

2.引导学生观赏教材图1—1,使学生明确我们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品都与化学密不可分,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师板书课题。

3.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说出有关现象,体验化学变化的奇异,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在化学世界里,物质的变化真是奇异无比,下面我们做几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大胆说出来。

〔2〕选做以下实验:

①向澄清石灰水中缓慢吹气;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酚酞试液;

③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用烧杯扣住;

④向纯碱中参加食醋,再把燃烧的蜡烛放入反响容器中;

⑤镁带燃烧;

⑥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化学反响;

〔3〕启发:你还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发生的物质的变化吗?〔学生答复〕

〔4〕教师小结:由此看出,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那么,什么是化学?引入下步。

〔二〕“化学研究的内容〞的教学

1.教师直接给出化学的定义,并板书。

2.结合教材中给出的一些事实材料和其它资料对化学研究物质的四个方面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给予简要讲解。或组织学生商量,教师再点拨小结。供选取的材料如下:

〔1〕对“组成〞的理解:如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觉组成它们的根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100多种,好比是26个英文字母可拼写数十万单词那样。再如,177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第三例,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参教材第45页码水的组成揭秘。

〔2〕对“结构〞的理解:

①到了近代,科学家们研究得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而分子不可分,奠定了近代化学的根底。

②凯库勒研究了苯的分子结构,首创了表示苯分子结构的“凯库勒结构式〞。

〔3〕对“性质〞的理解:

①门捷列夫分析了许多物质的性质,于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②在前面的演示实验中,我们得到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澄清石灰水具有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性质……

〔4〕对“变化规律〞的理解:

①古人了解了翠绿色的孔雀石等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有红色铜生成,从而使铜先于铁使用,开创了伟大的“青铜时代〞。

②人们掌握了食盐的变化规律,从而使食盐不只是一种调味品,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得多种化工产品,用于各个行业。

③其它如燃烧的原理,铁生锈的原理等,都可为人类造福。

④绿色化学。

3.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根底上畅所欲言,表达教学的放开性。

4.如上列内容设计为一课时,可步置学生搜集下课时内容的有关资料,打算交流。

〔三〕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开展的关系非常紧密〔可放入第二课时〕

1.组织学生观看录相,谈体会。或事先步置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交流。

2.教师做简短汇报;从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选材,说明化学发挥的重要作用。提示:

〔1〕化学与材料的开展关系:旧石器——新石器——陶瓷——铜器——铁器——铝等常规金属——有机合成塑料——高科技新材料〔超导材料、耐高温材料、纳米铜、隔水透气高分子薄膜、有记忆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强力尼龙绳〕,从材料演进中看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化学紧密相关,没有化学就没有人类开展的今天。

〔2〕化学与能源:我们今天使用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而石油到本世纪中叶就会用完,煤也不过再用二百年,这种能源用完了,试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全部现代交通工具均无用武之地,现代工业将瘫痪,人类岂能生存?所以人类现在迫切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这一重任当然就落在了我们化学的头上,没有化学就没有人类开展的明天。

〔3〕化学与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可地球在呐喊。温室效应、大气污染、酸雨等给人类带来了剧大危害〔可提问学生,做出解释〕,难道我们没有感到吗?挽救我们的家园需要化学。

〔4〕化学与生命科学:略。

3.教师进一步启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当地各行业经济开展情况,谈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4.提出学好化学的要求。

5.作业:

①.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我爱化学

②.对前边演示实验选两个对其进行步骤和现象或性质的描述〔尝试选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篇9

《水的组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4、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5、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优化教学过程: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学习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篇10

在上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构成宏观物质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将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从微观的视觉来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认识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联系。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的粒子吗?原子是怎样构成分子和物质的?化学家用什么标准语言来描述微观世界?这些问题将在本节课中逐一得到解决。我们还将通过有关原子结构的动画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粒子。我们通常难以看到原子及其内部结构,因此,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利用动画,发挥想象,在头脑中简历一个形象的原子结构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课题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并知道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2)知道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动画、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的探究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这一个内容,本来就是比较抽象,难懂,难掌握的。但同时,这也是初中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这是让学生步入微观世界的基础课程。掌握的好与坏,将会影响之后的学习。因此,我的备课中,我的要求比课程标准和考纲都要深入一点。尤其,在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内容中,我想让学生更加明白其内在的来龙去脉,所以,我设计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一公式的由来的这一节的内容。但是,同时,这个班的学生的基本能力不高,尤其是针对一些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低,需要好一长时间来慢慢消化和理解,除此,对之前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一般,基础不够扎实。所以,要理解好这一节课的内容有点难度。这个班的特点是上课比较积极,比较热情,喜欢上化学课,不懂会马上问喜欢和老师交流。但由于,我深信他们会慢慢理解的,所以,我还是坚持了之前的课堂安排。这个班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这堂课刚开始,对原子的构成的这一个内容,还是很容易的掌握,因为通过动画的观看,和一些图表的对比,他们还是容易地接受了,在小结阶段和练习阶段还是能顺利地完成。至于,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这个主要是电量相等,电性相反,互相抵消的原因,但是他们也不好接受,于是,我通过举例、形象的比喻,还经过两三次的讲解,让他们也明白过来了。但是到了,相对原子质量这一部分,由于这是一个除法的计算,是一个比值,不是真实的原子的质量。而且定义又比较复杂,他们开始就难以接受了,到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个公式讲解,他们就更加不明白了。

原本,我以为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出这个公式,因为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主要是通过图表的归纳、总结而得出来的,至于为什么会得出,我没有好好地解释的。于是,我就以为解释了原因,他们会更好地掌握。于是,我就解释了原因。怎么知道,一解释,整个内容就更加难懂了,他们听得就更加懵懂了。所以,这一个内容,课后,老师的指导就是情愿不说,因为,本来就不太掌握的再说难懂的知识点,他们会更加不明白。难度大的内容不要放在一起,应该分化它,要循序渐进,不要把难的问题都放在一起,一步到位只会弄成浆糊。

总的来说:

1、本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甚至是无法想象的抽象内容,从教学要求来看,只要求基础学生掌握知识就可以了,明确了本节教学任务后,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从而分化难点。

2、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3、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4、这节内容虽然是认识原子的构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应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印象,能整体全面地看问题,而不能局限于一点

5、习题的内容和形势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注意层次性和开放型,还要加强题目的实践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真的要认真好好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思维习惯,多举例子,多形象去表达出来,这样的话,学生会更加容易去掌握好一个知识点。假若,在这一节课中,这些知识点是比较难懂的,能简单化的话应该尽量去简单化。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个公式讲解应该放在作业的处理里来讲解,以化解学生学习的难度。我觉得不应该:自以为学生会明白,多说一些,多挖深一些,他们会更加容易去接受,这些都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的,不是全部的学生都适用,否则,这样的话,会使原来理解的知识更糊涂。

这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掌握好度的把握,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介绍不同的程度,假若学生的能力比较强,基础比较扎实,可以多说一点,多解释清楚事情、真理的来龙去脉。但相反,能力一般的,基础比较薄弱的话,我们应该避免这些更难掌握的内容继续说下去该简单就简单,可以分化难点,把一些难点放在作业的处理里。

至于其他方面的话,还是能比较好地把握得到。例如,一节课的导入,内容的顺序安排,知识点之间的一环扣一环的衔接等等,都是基本上没有问题的。

化学初三上册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2.知道读数时,误差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量筒使用时的误差分析。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量筒在我们化学实验中,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玻璃仪器。量筒是一种专门用来量液体体积的量器。掌握正确使用量筒的使用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正确使用量筒呢,特别是如何正确读数呢?

2.认识量筒量筒规格:

一般规格以所能度量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mL,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种规格。

3.液体注入的方法: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标签对准手心。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让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约差1mL)时,应把量筒水平正放在桌面上,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到所需要的量。

4.读取液体的体积方法

①注入液体后,要等一会,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取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将偏小。

②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刻度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5.关于读数时的误差分析平常时使用量筒读数时,常出现以下三种错误情况:

①视线平视最高点:

如果采用这种读数,导致读到数据偏大,实际液体体积比读数小。

②仰视读数(抬头看读数):

如果采用这种读数,导致读到数据偏小,实际液体体积比读数大。

③俯视读数(低头看读数):

如果采用这种读数,导致读到数据偏大,实际液体体积比读数小。

6.总结当我们在使用量筒量液体时,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刻度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7.课堂练习

①量取70mL的水,应选用_____(填“50”、“100”或“200”)mL的量筒。

②用量筒量液体时,采取仰视读数,读数;

采取俯视读数读数。(填“偏大”或“偏小”)

③用分度值为1mL的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得到下列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6.2mLB.6.25mLC.6.252mLD.6.2525mL

④向量筒内注入水,俯视读数为40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20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

A.等于20mL

B.大于20mL

C.小于20mL

D.无法确定

四、板书设计:

1.认识量筒

2.液体注入的方法

3.读取液体的体积方法

4.关于读数时的误差分

①视线平视最高点:

如果采用这种读数,导致读到数据偏大,实际液体体积比读数小。

②仰视读数(抬头看读数):

如果采用这种读数,导致读到数据偏小,实际液体体积比读数大。

③俯视读数(低头看读数):

如果采用这种读数,导致读到数据偏大,实际液体体积比读数小。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量筒使用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读数误差的分析,以后在有关的练习题再进一步强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公开课教案 篇12

铁的性质

【教学目的】

1、了解铁的重要物理性质

2、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现象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个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建立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试管

【教学过程】

在前几章中,我们学习了氧、氢、碳等非金属的一些性质,在这一章中,将主要学习一种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用途广泛的金属--铁,我们将介绍铁的一些性质。以及一些常见金属的知识。

“钢铁”这个名词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可是钢并不等于铁,虽然钢的主要成分是铁,但在性能方面跟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铁的性质。

一、铁的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为7.86克/厘米3,熔点为1535℃,沸点为2750℃,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都不是纯铁,讨论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从色、态、光泽、熔沸点、密度、导电、导热性质和硬度等方面来研究。

二、铁的化学性质

1、铁与氧气的反应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铁可以氧气中剧烈燃烧,铁还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这些反应能说明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怎样的?那么,铁在常温下会不会与氧气反应呢?

演示:演示实验6-1

现象: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第二、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变化。

讨论: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答: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氧化铁,铁锈很疏松,易吸水,因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如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速度。

讨论:怎样防止铁生锈?

防止铁生锈可采用将铁与空气隔绝,或保持空气的干燥,当然第二种方法不可行;所以一般采用与空气隔绝,如在铁制品的表面喷上一层漆,在一些铁制品表面镀上其他金属或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即,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以防生锈。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篇13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归纳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3)根据不同标准将物质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1、 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教学难点】

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试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带橡皮塞的导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及C032-(或HC03-)离子的检验,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盐的相关知识。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75“探究”要求进行活动。

1、 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2、 按要求判断表中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归纳总结】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1、 溶于水的碱有五种:K0H、Na0H、NH3o H20、Ba( 0H) 2、Ca( 0H) 2。

2、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3、盐酸盐不溶于水的有AgCl。

4、 硫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BaS04;微溶于水的有:CaS04、Ag2S〇4。

5、 碳酸盐大多数不溶于水。

【提出问题】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并归纳出了酸、碱的通性,那么盐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

师生互动,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1、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如:Fe + CuS04=Cu + FeS04 Cu +2AgN03=2Ag+Cu(NO3)2

反应条件:①盐必须为可溶性盐;②“前换后”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外)。

2、 盐+酸→新盐+新酸条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即可。

3、盐+碱→新盐+新碱条件:①满足复分解条件,②反应物均必须可溶。

4、 盐+盐→新盐+新盐条件:①满足复分解条件,②反应物均必须可溶。

【随堂巩固练习】

依据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的请完成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

①Zn+CuC12 —— ② Fe+AgC1——

③K+CuS04 —— ④MgC12+Zn——

⑤BaC12+HN03—— ⑥BaC12+H2S04——

⑦AgN03+HC1—— ⑧K2C03+HC1——

⑨BaC12+K0H—— ⑩Mg(0H)2+CuC12——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分组按教材P76‘讨论”中的要求进行活动,然后做好归纳。

【交流讨论】

1、 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3、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 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

【归纳总结】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归纳出盐的化学性质及物质的分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学会利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及酸、碱、盐间的反应规律,判断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并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课后习题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九年级上册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篇14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特点: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3)形式:蒸发、凝固、熔化、升华、破裂、扩散、吸附、干燥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气味、水溶性、挥发性、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1)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点:生成了其它物质

(3)常相伴的现象:变色、变味、变质、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固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相伴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相伴化学变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学习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汇报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能有意识地从一般生活中发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开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

提供资料、激发兴趣、活动探究、得出结论、提高认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教师]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

[教师]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凝骤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制造都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反复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二、授新课

〔板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教师]陈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首先,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板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师]蜡烛燃烧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那么,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方说蜡烛是由什么做的?它燃烧后生成了什么?除了燃烧它还有什么性质?等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真观察蜡烛的燃烧。

[讲解]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还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往往能得到伟大的发觉。

现在,就请大家利用桌上的物品通过实验来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你可以按课本提示进行探究,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并将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先小组同学间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将更细致、更精确的现象进行小结,打算小组间交流。

开始探究:

1.点燃前

[教师提示]要认真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问]通过上述探究,你对蜡烛有了怎样的了解?

[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致辞,描述观察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于课本上内容要给予肯定和鼓舞,并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并板书]

⑴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做成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别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些颜色是添加染料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⑵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觉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2.燃烧时

[教师提示]注意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烛芯周围固体蜡的变化等,做好记录。

[小组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板书]

⑴点燃蜡烛后,可以延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⑵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里面一层火焰较暗淡,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外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

⑶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且软,可任意造型,但距火焰较远的地方仍旧冷而硬。在燃着的蜡烛顶部蜡烛受热熔化形成一个凹槽,存满液态的石蜡,浸没灯芯。

⑷如果有风吹动蜡烛火焰,凹槽中的液态石蜡就会沿着烛身流下,流下后很快冷凝成固体附在烛身。

继续探究: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种现象又说明什么?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小组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板书]

可以看到处于火焰外层的先变黑,第二层其次,里层变化小。这种现象说明火焰的外层温度高,焰心的温度低。

3.燃烧后

提问:蜡烛燃烧后变短了,那么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呢?

[教师提示]先将一只冷而枯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然后将烧杯迅速移开火焰倒过来并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做好记录。

[小组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板书]

⑴冷而枯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⑵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变浑浊。

[教师追问]为什么冷而枯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板书]

上述现象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4.熄灭蜡烛

[教师提示]大家熄灭蜡烛后会看到一股白烟,马上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会发觉什么?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板书]

⑴火焰会顺着白烟点燃蜡烛,这说明白烟是石蜡蒸汽。

⑵蜡烛燃烧过程:燃着的棉芯放热→固态蜡受热熔化→液态蜡继续受热汽化变成石蜡蒸汽→石蜡蒸汽着火燃烧。

三、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大家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感受?

探究活动表达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拟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四、小结

1.探究了蜡烛在燃烧前的组成、形状、颜色、质地、气味、密度等。

2.探究了蜡烛燃烧的全过程。

五、安排作业

1.参照课本“探究活动汇报〞的格式写一份有关本次探究活动的汇报。

〔教师对化学实验汇报的写法作简单说明〕

2.预习探究活动②——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第二课时

一、导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是什么?

〔停顿片刻,听学生的答复,并肯定和鼓舞学生的大胆答复〕

二、开始探究

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⑵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得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⑶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⑷认真做好每个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三、继续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

⑴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两个瓶子中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⑵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⑶取两快枯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个玻璃片呼气,有什么现象产生?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板书]

⑴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后,在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会有白色沉淀出现,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几乎看不到。说明了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而空气中含量极少。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响会生成白色沉淀。

⑵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小木条会燃烧完,在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小木条会熄灭。在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较少,而空气中含氧气较多。

⑶对着枯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出现一层水珠,而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则没有。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四、提问

结合上述实验说说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了探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