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优秀8篇

晁错生活的西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和封建专制的重要时期。晁错在治国问题上,主张君主集权、任人唯贤。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诗词赏析:苏轼《晁错论》 篇1

晁错论

宋代: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译文

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回的,莫过于表面上社会安定没有祸乱,而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安定因素。消极地看着祸乱发生却不去想方设法对付,那么恐怕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来坚决地制止它,又担心天下人已经习惯于这种安定的表象却不相信我。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豪杰人物,才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安定而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求得成就伟大的功业。这本来就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企图追求名利的人所能做到的。国家安定平静,无缘无故地触发巨大的祸患的导火线。我触发了它,我又能制止它,然后才能有力地说服天下人。祸乱发生却想躲躲闪闪地避开它,让别人去承担平定它的责任,那么天下人的责难,必定要集中到我的身上。

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共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却是晁错自己造成的。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从而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是谁呢?自己想赢得那个美名,又怎么能躲避这场患难呢?拿亲自带兵平定叛乱的极其危险,与留守京城的极其安全相比,自己是个引发祸乱的主谋,选择最安全的事情去做,却把最危险的事情留给皇帝去做,这就是让忠臣义士们愤怒不平的原因啊。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的能够得逞。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纵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

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那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假如晁错自己亲自带兵去讨伐吴、楚等七国,不一定就不会成功。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兴,*臣正好趁此钻了空子。晁错企图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

注释

晁错:前2—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主张重农贵粟,力倡削弱诸候,更定法令,招致王侯权贵忌恨。汉景帝四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讨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晁错因此被杀。

患:祸患。

为:治理,消除。

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其:代词,指祸患。

所:处所。这里指解决问题的措施。

狃(niǔ):习惯。

不吾信:不相信我。

惟:只有。

出身:挺身而出。

犯:冒着。

以:而,表顺接。

固:原本。

期(jī)月:一个月。这里泛指短时期

端:开头,开始。

发:触发。

收:制止。

然后有辞于天下:然后才能有力地说服天下人。

循循焉:缓慢的样子。循循,徐徐。焉,……的样子。

去:逃避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朝。昔者,从前。

山东:指崤山以东。

并起:一同起兵叛乱。

以诛错为名:以诛杀晁错作为名义。以······为,把······作为。

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但汉景帝没有洞察到起兵的诸侯的用心,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

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受杀身之祸而悲痛,却不明白其中一部分是晁错自己造成的。以,因为。取,招致。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之: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龙门:今陕西韩城东北,是黄河奔流最湍急处。

大河:指黄河。

方:当。

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可能也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

是以:所以,因此。

夫:句首发语词。

骤:突然。

其为变,岂足怪哉: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足,值得。

乃:竟然。

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想让皇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

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自己想求得这个美名,怎么能逃避这场患难呢?安,怎么。

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这是忠臣义士们之所以愤怒不平的原因啊。

虽:即使。

何者:为什么呢?

以情而言:按照情理来说。以,按照。

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

使:假若。

淬砺:锻炼磨砺。引申为冲锋陷阵,发愤图强。

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即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

嗟夫:感叹词,唉。

则无务为自全之计: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务,从事。

隙:空隙,空子。

乃其所以自祸欤: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欤,语气助词,表感叹。

赏析

苏轼在其人物史论中写了大量的翻案文章,立意新颖深刻,高远幽邃。治国之策,行事之则;爱民之心,嫉恶之恨;他人之思,自我之省,都别出新见,发人之所未见,启人之所未思。晁错曾提出“削藩”建议,后被汉景帝所杀。“晁错之死,人多叹息”,苏轼却翻空出奇,以独特的视角,一家之言,阐述了晁错受祸原因,提出了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功”的主张。

文章开篇为泛泛概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起句看似虚写,实则却在暗说汉景帝时国泰民安中隐含着的诸侯之患。接着,作者便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进行分说。“坐观其变”而不对祸患采取措施,那么祸患便会蔓延得无可救药;“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则夭F也同样不能保持治平安定的局面。作者说的“起而强为之”,暗指晃错的削落。下面,文章又结止上两句的意思。引出“仁人君子豪杰之行”的作为,以此而暗与晃错柑比。用“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概写出历的失败者、又具体落实在晁错身上,暗含着对晃错失败原因的评论。这两句堪称全篇关键之处,是作者论说的中心。在此处,它还有承上启下的妙用:“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上承“起而强为之”;“苟以求名者”,下启“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后面,“天下治平”几句,暗写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几句,又虚写七国起兵后晁错的态度。因此,首段虽没直接点出晃错,但却句句在写晃错。抽象中有具体,虚写里含实写,虚实相生中既使后面的论述高屋建扳,又让文章排宕开闺,具有一种滔滔的气势。

第二段,丈章在前面基础上较而易举地由抽象而具体,由隐而显。由历史的抽象概说,过渡到具体的史事论述。西汉社会诸侯的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着封建的中央集权、晃错继贾谊之后,屡次建议景帝“削藩”。他说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呕,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用其策,于是出现了“七国之乱”。后来因谗言晁错被杀,后代之人多悲叹晃错的尽忠而蒙害。但苏轼这里却一反传统老调,认为晃错获罪是由于“有以取之也”,从而使文章蹊径独辟、不同凡响。

第三段,作者一方面紧扣史事,另一方面却把笔触拉开,先提出“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介的观点。然后便旁征博引用大禹治水的凿龙门、决江河和溃冒冲突来举例论证,提出“事至而不惧”、“徐为之所”才能使大事成功,以此而暗中指责晁错的临危而逃。

第四段是全篇的主体,这一段议论变得丰富,行文也变得曲折。这一段通过有力的论说鞭辟近里地阐述了晃错取祸的原因。“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苏轼认为“削藩”应该逐步进行,徐为之所”,而不应“骤削之”,骤削则必然导致“七国之乱”,这便是“无故而发大难之端”。仁人君子豪杰却于此时挺身而出,所以能成大业,但晃错不在此时捐身,力挡大难,击溃七国,反而临危而逃,“使他人任其责”,那么“天下之祸”自然便集中在晁错身上了。文章至此。所议之事、所立之沦虽与前文相近,但观点与史事却逐渐由隐而显、由暗而明。文章的气势也慢慢由弱而强、由平易而近汹涌。紧接着,作者又连用了两个反问句,把文章的气势推向了的顶峰。“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是谁引发出七国之难而又临危而逃了选择最安全的处所,把天子陷入至危的境地,这是忠义之士所愤惋之人,既使无袁盎的谗一也不会幸免十祸。这样的结局的原因是“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这两个问句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使文覃呈现出汪洋惩肆的特征。然而苏轼并不就此搁笔,他用两个条件再从反面假设晁错,把文章跳起的高浪又推向了深远广阔。“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这是假设晃错不临危而逃;“使不至于家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这是假设晃错不使人主自将。那么即使有一百个袁盎也不能使晃错获祸。

最后一段,文章的气势渐渐平缓,在感叹历史之时,再一次指出临危而逃自固其身是晁错取祸的原因,从而增重了题旨的作用。

作者生活时代,治平已久,文恬武嬉,积贫积弱,作者思治,故此论实为有感而发。起首议论雄深浑徽,有很强的针对性。全篇文章由虚而实,由实而气势滔滔,由气势滔滔而渐渐平缓,把舒缓与紧凑有机地融为一体。

创作背景

《晁错论》为苏轼在宋仁宗嘉佑五年至六年(1060—1061年)写就并呈与朝廷的文章之一。《晁错论》的具体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本文写于宋仁宗嘉佑五年,是在制科考试前所上二十五篇《进论》之一;另一种说法认为该作品写于嘉祐六年,是苏轼在制科考试中的一篇应试文章。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篇2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学案

教师寄语】汉朝的兴衰对振兴中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熟记汉武帝的大一统。

2、能力目标: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汉朝兴盛,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请一名学生自述汉朝的建立,引起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通读教材,提纲挈领,自编知识网络。

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

1、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怎样?对此,统治阶级有什么态度?

2、重温历史,感悟生活:假如你是西汉时期的文帝,景帝,为使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你将采取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3、师生共同总结: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最终怎样形成的?

4、东汉的统治:

四、交流展示,能力提升。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代表发言,精彩展示。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学生,要想到最高学府求学,应去哪儿?会学到什么内容?

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何区别?

五、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

我的问题空间是:

六、达标检测题。

当堂达标,巩固训练,检测过关!

【教后反思】:学会史论结合,以古鉴今是当今教育的目的。

【学后感悟】:大胆尝试、学会知识梳理,进行趣味性记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教后反思】:重点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对比记忆秦亡汉兴的史实。

【中考链接】:本课是中考的重点,我们应高度重视对秦亡汉兴史实的考查。举例如下:

[XX年宜昌中考] 第4题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d)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XX年福州质量检查]第3题  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人鼎盛时期的皇帝是(c)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达标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

2、下列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① 汉高祖  ② 汉武帝  ③ 汉文帝  ④ 汉景帝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a.汉武帝     b.汉高祖     c.秦始皇    d.唐太宗

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目的是(   )

a、抨击其它学说                           b、推行儒家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加强中央集权

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

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b、加强思想控制

c、注重儒家学说                           d、中央集权的强化

6、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

a、卫青      b、主父偃      c、王莽      d、董仲舒

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汉初,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表明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2)分析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这一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当前,国家为减轻人们的负担采取了什么措施?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2、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请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汉武帝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过秦论》教学设计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叫,是成都市XX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过秦论》。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 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 赏析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程序

《过秦论》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的要点是:了解作家作品,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讨论绘制结构图示。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第三课时的要点是:赏析的语言特点。

五、结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文言文《晁错》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我的说课题目是《晁错》。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晁错》是鲁人版选修课《史记》中的第一单元第二课,该单元以“以国家利益为先”为主题展开。本课通过塑造晁错这一人物形象,展现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从国家利益出发,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精神境界。

对文言文,课标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意在阅读中举一反三。再结合本课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治、疾、奇、善、倾”等重点实词以及“以、因、乃”虚词。

2、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

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分析晁错这一人物形象。

其实,以上四点教学目标可归纳整合为两点:一是积累基础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二是本课的学习难点,理解晁错这一人物形象。

二、 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点拨法。如在学案中补充与课文知识相关的“知识链接”和“课前导学”,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点拨引导工作。以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

1、诵读品味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章大意,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寄予的感情,在诵读中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2、归纳法

我建议我的学生,在各小组展示文言知识学习成果时,采用归纳法,可分为难辨字音、重点字词、重要语句的翻译三大类。《晁错》这一课,四个小组的课前成果展示就运用此法,学生找到的知识点也比较的全面准确到位。

3、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设计了四个巩固练习题,作为当堂训练。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过程我从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是以“晁错之死”引入本课。晁错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他知识渊博,深得文、景二帝的赏识和宠信。他提出的削藩政策,以我们现代的眼光看也无疑是正确的治国方略,可当时晁错削藩未成,倒引发吴楚之乱,落得个腰斩于东市惨死的结局,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

环节二,解读文本,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此环节采用高效课堂模式,由四个小组的学生代表以板书的形式展示各小组讨论学习的成果,要求各段知识点采用归纳分类法,整理出重要知识点。同时加强诵读的要求,强调学生要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把握文言知识点。这样要求的好处是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互助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我的工作是在四个小组的学生讲解完文言知识点时,更正错误知识点和补充遗漏或相关的知识点。如在本文中“丞相申屠嘉心弗便”中的“便”字,由学生读准字音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提示学生可以据义定音。便(pián),本义是安逸,引申为满意,意思是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意。读biàn时,是便利、方便之意,如本文中的“因上便宜事”。另外,本课中有一重要的特殊句式,“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本句属于“中心词+定语+者”这一模式的定语后置句。对这一模式的定语后置句,学生们并不陌生,以前就学过,如第四册《苏武传》中“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还有上一课《廉颇与蔺相如》中的“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三个例句放在一块,稍一点拨,既让学生巩固了已有知识,又汲取了新知识,强化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是告诉学生在解读新文言文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点。

环节三,问题导读,分析晁错这一人物形象。

此环节也同样采用高效课堂模式,由学生根据学案设计的问题逐步深入分析晁错这一人物形象。首先从晁错的性格特点入手,分析种。种性格特点给他造成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晁错之死,被称为西汉初年一大冤案,不光我们现代的人认为他死得很冤,就是当时的人也这么认为,文中司马迁就借邓公之口表达了这一观点。晁错,为国忘家,为理想而献身,死得奇冤,但他死得并非毫无价值,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呢?引导学生反思晁错这一人物形象,能各抒己见,从他身上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晁错身上以国家利益为先,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为理想而现身的崇高精神品格,激发起学生为高考梦想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的热情。

环节四,展示平台,角色体验。

此环节找了两位极富有表演天赋的学生编排了一幕话剧,将晁错父子相见的情节搬上了舞台,这一环节不仅考察了两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掌握情况,话剧台词的改编能力,也考察了对晁错父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同时,让其他学生在欣赏中更深入地体会了晁错这一人物形象。事实证明,两位学生表演得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环节五,处理巩固练习题,巩固课文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这部分题讲求精练,侧重于考察学生对本文字音、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从学案所做的情况看,学生掌握情况良好,问题出在“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中的“衣”这个词类活用的翻译上。衣,名词活用做动词,应翻译为穿着,表示晁错被斩杀时的穿着状态,而大部分学生都翻译成了“穿上”。此知识点可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老者衣帛食肉”中的衣,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环节六,分发下一课《郅都》学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四、说教学反思

没有一节课是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每上完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运行中的失误。反观《晁错》这一课,我认为学案设计合理,学习目标明确,相关知识补充充分,既重视了基础文言知识,又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同时又关注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我们高二语文组通课备课后集体智慧的结晶。关于我自己,存在的不足,我认为是在课外知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引导不够,以后一定注意加强。

以上,是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的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我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谢谢大家!

晁错传原文及翻译 篇5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节选自《汉书》)

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篇6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王国问题的解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思想教育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的封建帝国。

(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封建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能力培养目标: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巩固。培养学生对比、综合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教学思想: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对比分析,从而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负责搜集有关汉初的分封和西周分封,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等资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了,但是,秦朝开始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它在汉朝又获得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汉武帝的作用最为突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1.  西汉的建立(前2XX年)

公元前2XX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  休养生息政策

请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然后归纳休养生息政策的概念、原因、措施和作用。

3.文景之治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竹简图片和资料。或者请学生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师首先解释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到“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措施。锻炼学生学习在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

2、削弱封国势力

教师首先请学生介绍汉初的分封情况,再展示中山靖王刘胜的豪华墓葬,引导学生自学“七国之乱”和“推恩令”的内容。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

(1)汉初的分封和西周的分封有何不同?二者所起的作用怎样?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西周的封国情况,提出讨论:西汉封国与西周封国的异同。

相同点:

a.分封目的:均为巩固中央政权。

b.分封对象:均为亲属或功臣。

c.封国的权利和义务: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权利,实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都要服从天子或皇帝的命令。

d.封国行为:最后均有叛乱。

不同点:封国的结果:

a.西周: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

b.西汉:对于王国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结论: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当中央政权强大时,能够控制封国,稳定统治,但当中央政权衰落时,将无力控制封国,其统治也将难以维持。

(2)“七国之乱”之前各诸侯国的发展状况如何?这种局面对西汉的统治是否有利?汉景帝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3)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比景帝的“削藩”哪个更好?“推恩令”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强化监察制度

汉武帝非常重视人才,学生可根据材料介绍一两个下层人物,突出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在重用贤才的基础上,汉武帝又大力加强监察制度。请一位同学讲述有关汉武帝对待官员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汉武帝的专权。

4、西汉的鼎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时期西汉走向鼎盛的原因。可以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汉武帝本人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请学生简要描述西汉极盛时期的疆域。

课堂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一定要特别点明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多年的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后作业:

写一篇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对今日中国的影响的小论文。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采用了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动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历史情境,思考并表达各自的见解。

在解决“大一统”这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时,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课前准备和课后活动,使课堂教学获得了双向延伸,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1.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社会十分贫困      b.秦朝灭亡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    d.刘邦远见卓识

答案:a

分析: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讲清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选项b、c、d都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主观原因。

2.西汉“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的核心是(   )

a.“大一统”即管辖疆域的大统一

b.由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而提出

c.皇帝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天下臣民皆听命于皇帝

d.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答案:c

分析:“大一统”的含义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统一领导,而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明确他是西汉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选题角度:

第一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初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以及对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的理解能力。同时,此题也考查学生对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区别能力。

第二题也是一道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理解能力。同时,此题也考查学生对“大一统”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

活动主题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活动准备

从第三者13课完成的《我看秦始皇》小论文中了解秦始皇的事迹。

每个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汉武帝的事迹。

活动过程

利用《我看秦始皇》小论文,讨论秦始皇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利用汉武帝的事迹讨论汉武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找出秦始皇与汉武帝的相同点。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的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例如毛泽东同志在其诗词《沁园春。雪》中写有“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诗句。

活动总结

在学生课堂讨论和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并简要说明应当如何对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业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篇7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汉的兴衰,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

2、过程与方法

自学和 分组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与学的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教与学的难点:理解“大一统”的含义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一:阅读课本导入框内的故事,将注意力带入西汉建立庆功宴的 喜庆氛围。思考: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如果你是汉高祖,你会怎么做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西汉的历史。

方案二:课件显示电视剧《汉武大帝》片段,说明:上堂课我们学 习了《秦王扫六和》一课,认识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历史上和他并称的帝王就是富有雄才 大略的汉武帝。今天,我们将步入西汉的历史。

也可以利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通过学生回答 秦皇、汉武及他们的历史功绩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西汉建立后,汉高祖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文帝和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经济?这些措施实施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3、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汉武帝能实现大一统的客观及主观条件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㈠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3分钟)

㈡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对于本课的重点知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在学生看书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让学生分类(政治、思想等)明确答案,并给予学生3分钟的记忆巩固时间。

1、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引导】要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综合分析:①引导学生把汉文帝与秦始皇进行比较,引出“成由奢,败由奢”。②要说明“以德化民”中的“德”是仁德,政德。③通过引导分析,应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个认识:分析历史问题要“让史实说话”,论从史出。

2、汉武帝实行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大一统。理解“大一统”的含义。

【引导】“大一统”在《辞海》中解释为:“大,犹言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后世因称封建王朝能统治全国为大一统。汉武帝时期,政治上一统于皇帝,思想上一统于儒家思想。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而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大一统”的含义并非单纯指领土上的“统一”,它还有着更广泛的内涵,包括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此处应该提示学生 联系董仲舒的主张理解大一统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联系并思考:比较一下,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

【引导】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比较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迹一分为二的去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a秦皇和汉武在历史上都是有功有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丰功伟绩。c此处可延伸至:比较秦汉在地方和思想上的不同措施。此处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进行纵横比较和归纳。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整个西汉的历史,好比一场登山接力 赛。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笑到最后,创建了西汉王朝,跑了第一棒,之后,汉文帝跑了第三 棒,并且成绩斐然,和他的继承者景帝共同开创了我国封建社 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其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西汉的统治推向鼎盛时期,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盛极而衰,到公元8年,西汉被外戚王莽篡权,西汉灭亡。不久,起义军推翻其政权,刘秀建立东汉。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㈠知识再现:

1、西汉时期,我国 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

2、西汉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______。他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了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______。

㈡精挑细选:

3、今天我们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   d.光武帝时

4、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是(    )

a.商、西汉    b.西周、秦   c.商、秦   d.西周、西汉

㈢综合运用:

5、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的诗词中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你能否结合我们评价秦始皇的方法查阅资料,也给汉武帝一个全面的评价?

七、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中的大一统不好理解,通过讲解知识,再配上图示解释,使学生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讲课过程中注意让学生书写:主父偃、董仲舒。上课时间应让学生多读重点知识并加以背诵,另外课上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附:问题和练习答案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1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一片荒凉景象。原因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

2、文景之治是的主要措施: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文景之治使 汉朝迅速发展起来。

3、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

4、作用: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文景之治      2、汉武帝,太学         3、b  4、d

5、综合题: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通过在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 施,使西汉出现了 大一统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

鼎盛时期。不过在其统治期间也曾连年征战,大兴土木,造成财力困乏,激起多处农民

起义。但他晚年悬崖勒马,宣布“罪己诏”,除去暴政,使西汉王朝转危为安。

晁错阅读答案 篇8

晁错阅读答案

《晁错》

①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才,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②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①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③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注】①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天下无治《尚书》者 (2)太子善错计策

(3)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4)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19.第③段划线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20.概括晁错的主要性格特点。(2分)

21.根据文章内容,简析晁错被杀的原因?(3分)

晁错传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17.(4分)(1)研究 (2)认为好 (3) 痛恨 (4)闭

18.(1)(3分)(晁错)学成归来,就征引《尚书》上书陈说对国家有利的治国方略。(主语省略、便宜事、称说各1分)

(2)(2分)等到窦婴、袁盎进谏陈说,景帝下令让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斩了。(进、句式各1分)

19.(2分)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20.(2分)耿直聪慧 远见卓识

21.(3分)权势超过九卿,引来嫉妒;试图削藩,引来诸侯嫉恨,成为诸侯反叛的借口,引火上身;成为帝王镇压反叛的替罪羔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