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能在间奏处做简单的买书动作,并用欢快的声音唱出买书时开心的情绪。

3、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知道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

《买书》图谱、《买书》音乐、

活动建议

一、熟悉歌曲,通过节奏卡了解附点音符。

1、出示红包,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过年的时候,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了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会用来买什么?

小结:压岁钱可以用来买很多的东西。

例如: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图书。

2、观察节奏卡,了解附点音符的特点。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的节奏卡,你能打出这个节奏来吗?能把要用压岁钱买的东西用这个节奏来说吗?(买了一小画笔……)

二、了解歌词,引导幼儿在间奏处用动作表演。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初步了解歌词。

提问:你们知道有些小朋友拿到压岁钱后是怎么花的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买书》。

提问:姥姥给了压岁钱,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在间奏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提问:去书店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你买书时的心情吗?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将动作表现在歌曲间奏处。

三、引导幼儿创编歌曲,知道正确使用压岁钱。

提问:如果以后你们再拿到压岁钱,想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些什么呢?

师:一起跟着老师演唱这首歌曲。

小结:小朋友,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是,也要知道压岁钱也得来不易。

不要浪费,做一个节约用钱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动,请幼儿到表演区与同伴合作进行创编。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幽默滑稽的风格,伴随音乐学习小丑得意、走、看和选菜的动作。

2、在了解4/4X X XX XO/这个节奏的基础上,伴随音乐创编出与该节奏相匹配的切菜动作。

3、体验当厨师进行游戏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已经用该音乐玩过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情节,模仿学习情节所匹配的动作。(幼儿围圈坐)

1、在教师动作、语言的引导下初步学习基本动作。

①师完整讲述故事师:看看我是谁?(教师戴上小丑的红鼻头)肚子好饿呀,我要去厨房做一顿香喷喷大餐,(做得意的动作),进了厨房,我走走走走走/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发现了我最喜欢的菜(做指菜动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准备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②配乐,教师完整示范动作两遍。

③幼儿完整模仿学习两遍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有节奏的随音乐做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切的动作

②连续完整游戏(两遍)第一遍游戏: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切菜的节奏第二遍游戏:教师重点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做切的动作时候的节奏

(二)用4/4X X XX XO/节奏创编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用替换的方法创编片和拍的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片鱼的动作,幼儿在圈上按顺时针的方向移动,完整玩片鱼片的游戏(关注幼儿在移动时候的节奏和空间距离的调整,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节奏,以及片鱼片的节奏。)

②重点练习有节奏的拍姜的动作,完整玩拍姜的游戏

2、幼儿自由创编切菜的动作

①幼儿创编不同菜的切法

②教师引入魔法菜板,进一步激发孩子创编的兴趣

③配乐完整游戏三遍

3、结束师:现在,端上我们切好的菜吧,跟着老师走,咱们炒菜去吧。(幼儿假装端菜状,离开)

【友情提示】

活动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变化:高、低、左、右、前、后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数量。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会用提问的语气歌唱,并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对探究科学、自然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重点:初步学会歌曲,记住歌词。

难点: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准备:小鱼、小鸟、星星、河水的图片;"?"标志的图片。

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温暖的春天来到了,让我们来活动活动一下身体吧!(幼儿随《为什么》乐曲做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旋律、节奏。)

2、师:刚才我们一起动了动,现在我们一起唱一唱吧!(幼儿随《为什么》的乐曲用"啦"字哼唱。)

二、学习歌曲

1、师出示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表示什么?

2、师分别出示图片,学说歌词。

⑴出示图片小鱼。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小鱼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小鱼儿为什么游得欢?(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⑵出示图片小鸟。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小鸟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小鸟儿为什么飞得高?(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⑶出示图片星星。提问:这是什么?看到星星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天上星为什么亮眼睛?(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⑷出示图片结冰的河水。提问:这是什么?看到河水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河里水为什么会结冰?(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⑸师:科学知识真不少,怎么样才会知道?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好好学习一定会知道。(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3、师示范唱歌曲。

师:我们还可以把有趣的问题唱出来。师示范唱歌曲。

4、再听一次范唱,听完说出最喜欢哪一句。

幼儿说到哪一句,集体就学唱哪一句。

5、鼓励幼儿跟随教师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重点指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6、引导幼儿用提问的语气唱歌。

师:你发现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7、给歌曲起名。

师:你觉得给这首歌取什么名字比较好?(《为什么》)

三、创编歌曲师:小朋友的'问题一定也很多,你有哪些"为什么"呢?

1、引导幼儿模仿歌词提出问题,一起创编表演歌曲。

2、幼儿自由组合,随歌曲伴奏边演唱边表演。

四、活动小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好好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

活动反思:奇妙的大自然中藏着有许多的奥秘,好奇的孩子们总会想一探究竟。新纲要中就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音乐表达也是孩子认识自然的方法之一。通过音乐活动用歌唱的方式对大自然的提出疑问,深切感受要好好学习才能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的奥秘。

活动以歌曲《为什么》的乐曲为律动背景自然导入,为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奠定基础。再以出现"小问号"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分别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自主探讨理解歌词,营造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提问的语气演唱,发挥了主体性,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后,让幼儿发现后表达,在表达后提升,展示积极有效的教学互动。

模仿和创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活动中教师一味强调模仿势必会失去情趣性和挑战性。在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特点、体会歌曲情绪后尝试创编歌曲,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的平台,拓展幼儿的经验,提高挑战性。让幼儿在看、想、说、做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在温馨的氛围中体验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雪花飞》是一首优美、欢快、动听、充满活力的歌曲,描述了冬天雪花跟麦苗生长之间的关系,既形象又生动地描述了“冬天,麦苗盖上雪花被睡觉”、“春天,麦苗喝足雪水长得壮”、“夏末,麦穗成熟大丰收”的景象。歌词较长,需要幼儿对内容充分了解和多次欣赏。歌曲是24拍旋律,教师示范演唱中间的”依呀呀喂”的歌词与休止符的结合部分时,要突出跳跃感,充分诠释乐曲欢快的情结基调。引导幼儿在反复欣赏、游戏扮演中逐渐了解歌曲内容,感受冬季雪花纷飞的景象。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优美、欢快的旋律特点。

2.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歌曲优美的曲调,注意体止符的正确唱法,能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用歌声表达对雪花的赞美之情,感受冬季的美好。

【活动准备】

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音乐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23,雪花和麦苗的图片。

2.提前帮助幼儿了解雪给农作物带来的好处。

【活动建议】

1.请幼儿听音乐做游戏,感受雪花纷纷落下的气。

引导幼儿手举漂亮小雪花,在音乐的背景下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感受冬天雪花飘扬的氛围。

2.请幼儿欣赏课件、学唱歌曲,加深对雪花的热爱。

(1)播放歌曲,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整体欣赏歌曲第1通。

提间:人们为什么高兴呼?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整体欣赏第2遍。

提间:你认为歌曲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第1段唱了什么?第2、3段又唱了什么?

(2)指导幼儿分段学唱歌曲,注意体止符的处理及“依呀呀儿喂”的节奏。引导幼儿听歌曲节奏变化的部分。

提问:这里出现了什么音符?

小结:这是休止符,要空拍,唱得短一些指导幼儿唱好“依呀呀噚儿喂”的节奏。听音乐,幼儿集体演唱歌曲第1段。

(3)听音乐,幼儿整体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体会小雪花为人间做好事的自豪感和麦苗得到小雪花帮助后温暖、舒适的感觉,提示幼儿用动听的声音表现歌曲的优美、欢快。

3.玩音乐小游戏“雪花飞”,鼓励幼儿加入自编的动作表演歌曲。

部分(少于半数)幼儿围成大圆圈站好,扮演麦苗;另一部分(超过半数)幼儿站在圆圈中间,扮演雪花。引导幼儿做出雪花和麦苗的相应动作。

第1段:扮麦苗的幼儿手拿麦苗卡片蹲在圆圈上,扮演小雪花的幼儿在圈中自由跑动。

第2段:一片“雪花”飞到一棵“麦苗”旁边,表示给“麦苗盖被”,找不到“麦苗”的“雪花”落在圈中。

第3段:“麦苗”在圈上慢慢站起,表示长高、长壮了

4.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表达对雪花的感谢和赞美。

小雪花们可真能干,让庄稼喝得饱、睡得暖。有了你们的帮助,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你想对小雪花说什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学习局部默唱。

2、提高歌唱教学中善于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喜欢歌唱活动。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鸡和蛋”。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部分卵生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师:你们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二、欣赏与感受。

1、完整感受(两遍左右)。

①、第一遍范唱(钢琴给一个音):今天,老师就要来唱一首“鸡和蛋”的歌。

②、第二遍范唱(钢琴单手):要求一边想怎样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

2、游戏感受(三遍左右)。

①、当老师唱到“小鸡”的歌词时候,做相应的小鸡肢体的动作,其余不用做(部分孩子)

②、唱到“蛋”的歌词时,做相应蛋的动作,其余不用做(全部幼儿)

③、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表现“小鸡”,一部分表现“蛋”。

三、学唱歌曲

1、看图谱验证,填充图谱,完整演唱。

2、学习局部默唱。(用手指按住嘴唇的图示表示,遮挡相应的局部图谱)

3、图谱退位,演唱歌曲。

四、拓展练习

仿编歌曲,用其他动物代替鸡。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

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7

教育活动目标:

1、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2、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用简单的动作大胆地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熟悉过歌曲的旋律

2、物质准备:图片8张、钢琴

活动重点:能够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动作大胆地表达歌曲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做踵趾小跑步进教室

二、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让座”,刚才歌曲里唱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有礼貌的孩子)

(三)教授新歌

1、通过故事开头用清唱的方式进行歌曲的前半部分,请幼儿带着问题去听。师:“昨天有一个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这么一件事,请你们来听一听(教师轻唱歌曲前两段歌词)后,提问;

(1) 刚才这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情?路上的行人是怎么做的?

(2) 你们猜猜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3) 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说出歌词。

(4)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解决?引入歌曲的后半部分。教师范唱一边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进一步学唱歌曲

(1)师;“让我们一起再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故事吧!(配班边出示图片,主班完整的弹琴范唱一边)

(2)师:“让我们一起听琴的旋律,用啦的声音唱出这首歌的旋律吧!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方式学唱歌曲

(1)教师弹旋律,带领幼儿边看图片边说歌词两边

(2)引导幼儿分句用动作来表演歌词内容

(3)师:“为了使这首歌听起来更好听,我们一起来合作,老师大声唱歌曲,请小朋友用啦的声音来唱旋律好吗?

(4)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好听的歌唱出来吧(老师大声唱,小朋友小声唱)

(5)师:“我们还可以怎样唱呢?

4、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唱

(1)故事里面主要有几个人?那我们可以怎样分角色来演唱呢?(分男孩、女孩表演唱)

(2)引导幼儿两人一个组,自己商量分配表演的角色

七、复习韵律“朋友舞“

这首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想一想生活中如何跟朋友相处?遇到问题怎样解决?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呢?让我们一起跳个朋友舞吧,感受与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好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音乐《云》

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2、学习用轻声演唱。

教学目标

1.感受3/4拍歌曲的节奏特点,学习用轻声演唱歌。

2.培养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

教学准备

儿童

经验基础

感受云前进的速度

环境准备

场地、磁带、钢琴、图片。

过程与策略

一、钢琴伴奏,在旋律的伴奏下,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进一步感受旋律的特点。

二、幼儿观看图片中的内容,理解歌词内容并有节奏地说歌词。

1、看完图片后并提问。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歌词内容,熟悉歌曲。

3、并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根据3/4排的节奏有节奏地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可以合拍子。

2、随音乐学唱歌曲。

有 效 语 言 设 计

1、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入场吧!

2、那我们一起来发音练习。

3. 你看到了什么?白云和蓝天各市什么颜色的?并说歌词。帆船里面装了什么?为什么走得这样慢?雨点落下来以后可以帮我们做什么?

环境辅助

主题的引入

出示图片

理解歌词

学唱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课教案 篇9

一、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