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园教学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班幼儿园教学教案(精选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大班幼儿园教学教案 篇1

一、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健康行为的实践,由知觉进而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只有以学生自己为中心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地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而情绪与健康是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情绪是影响中学生学习生活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因素之一,通过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达到最佳效果,健康的情绪也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价值观。

2、重点难点重点:调控情绪的方法难点: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第二个逆反心理时期,有人把这个阶段称为情绪的“暴风骤雨”时期,情绪的两极性、极端性、不稳定性是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即:情绪表现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学会分析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控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情绪与健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情绪的好坏变化是可以转化的。

(2)培养学生对情绪的科学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组织学生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和录象、分组讨论、展示评比。

— 1 —学法:独立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生同唱《歌声与微笑》

2、导入语: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让我们开心快乐,但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事情让我们伤心痛苦,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不良情绪呢?这就是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情绪与健康》。

【设计意图】

激发学习兴趣,烘托课堂气氛(二)、组织新授1认识情绪

(1)、让学生观看20xx冬奥会女滑夺冠视频。

(2)、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代表队和韩国代表队在裁判员裁决前、后,态度体验是怎样的?态度体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师生共同归纳情绪相关概念

情绪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积极情绪;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消极情绪。

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惧。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深切感知什么是情绪

2、探讨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1)、《冰心在微笑中写作》﹙文字材料﹚

通过这一事例引导学生能体会到积极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2)、诸葛亮三气周瑜(录象资料)

通过看录象和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得出消极情绪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通过学生对以上两个事件的分析得出结论:

①、情绪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②、积极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 2 — ③、消极情绪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设计意图】

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鲜明地感悟到情绪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积极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情绪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调节不良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从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3、调节不良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1)学生交流自己遇到过的影响情绪的事,并介绍自己是怎样调节走出低谷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及时不断地总结出调节的方法,通过课件展示调节的方法。

①合理宣泄法:

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方式宣泄出来。如:哭泣宣泄倾诉宣泄运动宣泄书写宣泄

情绪宣泄要注意场合和方式,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既不能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也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②转移注意力

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如:打球、跑步、听音乐、郊游等。

③自我暗示法

是一种使用言语对人的情绪活动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外部行为的一如,心中默念:“我很放松”,“我能行”,“胜利一定属于我”等

④换位思考法

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当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考虑到对方感受。这样可以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如与父母、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多理解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

【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先让学生交流自

— 3 —己的调节方法,然后师生共同提炼出所运用的方法实际就是心理学中调节方法,让学生感悟方法就在自己的身边,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方法的实质进一步理解,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调节自己情绪的目的,顺利完成本节课的重点任务。

(三)、复习巩固

1、分组讨论:运用所学调节方法调节下列消极情绪

①、今天的体育课上我没有跑步,老师点了我的名并当众批评了我,气死我了。

②、我一直把李明作为知心朋友,可是昨天我听到他在说我的坏话,我非常气愤,真想揍他一顿。

③、考试中遇到难题时,我非常紧张,焦虑不安。

④、我在运动会上没有夺取百米金牌,情绪一直很低落和消沉。

2、展示评比:各组组长依次上台发言。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当心理咨询师的的时候帮助别人找到了方法,也就是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从而顺利完成运用学过的方法来调节自己情绪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升华

教师出示调控情绪七字歌学生齐读调控情绪七字歌调控情绪七字歌

人生岂能尽如意

烦恼焦虑找上你

紧张痛苦纠缠你

与人冲突别激动

不良情绪难回避暂时转移注意力合理发泄莫压抑换位思考消消气

控制情绪很重要

体育运动心情好

自我暗示和激励健康人生有意义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通过多通道感受的方式,充分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能够安静地倾听文学作品以及同伴的的介绍。

二、活动准备:

1、展现温馨的春天景色的背景音乐。

2、幼儿每人:张纸、水彩笔。

3、幼儿用书14~15页。

4、挂图《春》。

5、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

感受散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能够安静地倾听文学作品以及同伴的的介绍。

四、活动难点: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五、活动过程:

1、聆听音乐,欣赏散文《春》,感受春天的温馨和美好。

(1)让我们闭上眼睛,:起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春》。

(3)提问:春天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4)大家再仔细听听。

2、结合挂图,再次欣赏散文,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描述春天。

(1)为什么说春雨像绿丝线,从地上牵起麦苗?

(2)小羊说春雨是什么味道的?你们觉得它说得对吗?

(3)你喜欢散文中的哪:句话?为什么?

3、播放录音,幼儿边听边画散文所表达的意境。鼓励幼儿除了画出散文中描述的景物外,继续添画春天其它景色。

4、展示幼儿作品,交流各自的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2)幼儿相互欣赏点评。

六、活动反思:

这首散文诗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幼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

本活动采用挂图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配合音乐、美术作品丰富孩子们对春天的感性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挖掘幼儿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再通过: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大班教案设计方案 篇3

目标:

1.引导幼儿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春天里活动的乐趣。

准备:

1、幼儿预先向家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小时候在春天里的一些活动,并用简单的画面进行记录。

2、春天景色及人们在春天工作的图片或录象。

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发现了春天来了?

2.师:那你知道春天人们都在干什么?(1~2名幼儿回答)

3.小结:是啊,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花了。这些消息都告诉了我们,春天来了!

二、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一

(1)师:前几天,丁老师去访问了我们幼儿园的几位工作人员。看看这个是我们幼儿园的谁呀?(陈医生)让我们先来听听她在春天都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2)提问:你听到录像里,陈医生说她在春天要做什么事情?

2.播放录像二

(1)猜一猜。

师:“这位老爷爷是个花匠,那他在春天会做什么呢?你们来猜猜看。”

(2)播放录像

(3)提问:“看了录像,你知道花匠师傅在春天到底做些什么事情呀?”

3.小结:看来春天里人们真忙碌啊,我们保健老师陈医生要为我们小朋友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花匠纪师傅呢要忙着为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树防虫、给植物修剪树枝好让它们长得更茁壮。

三、拓展讨论

1.出示图片师:我们了解了我们家人、我们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在春天要做的事情。那还有许多其它职业的人们他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你在图片里看到了谁?他在春天干什么事情呢?请和你边上的伙伴讨论一下吧,待会举手告诉丁老师。

2.请幼儿自由讨论

3.小结并完整出示图片:清洁工叔叔要给道路洒水;农民要忙着养蚕和播种;服装设计师要为人们设计出春天的衣裳。看来春天里的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清洁。

4.提问:我们啊说了这么多别人在春天里的事情,那我们小朋友自己可以在春天里做什么呢?或者你准备在春天里做些什么事情?

5.请4~5名幼儿回答

四、组织念儿歌

1.出示图片,教师示范

师:“老师把春天人们忙碌工作的情境啊编成了一首儿歌,藏在了这些图片里。让我们看看这首儿歌里讲了什么?”

2.师生一起念

(1)集体练习一遍。

师:“丁老师编的儿歌好听么?你们想跟我一起来么?好,我念得响一些,你们念得轻一些。

(2)师生打快板念。

师:你们真棒,这次我们来一起跟着快板来试试,好不好?你的声音要向一点了奥!

春天到,花儿笑风儿吹,柳枝飘人们工作真忙碌花匠师傅种植忙保健医生防疾病农民养蚕又播种我们踏青去郊游春天活动真正多真正多

3.小结:念得真好听!打上快板真是更带劲儿了呢~那我们回家也把这首儿歌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些,好吗?

五、交流调查结果

1.出示调查表展板师:前不久丁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调查表,去访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在春天里都干些什么?这个任务你们完成了,丁老师把它们都贴在了展板上。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组织幼儿交流调查表。

请4~5名幼儿上前在视频展示仪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3.教师小结:奥,原来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小时候在春天里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他们会踢毽子、挖野菜……很多都是我们现在都很少看见或去做的。你们觉得这些事情有趣吗?那我们回去也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一学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生成

在《我身边的科学》主题探索活动中,沉浮的变化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关注点,而介于沉与浮之间的“悬浮”现象虽然很少被提及,但却又时常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初步感受、理解悬浮现象,激发他们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盐后,鸡蛋沉浮状态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2.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3.有求知欲望,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

难点:能独立实验操作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孩子们玩过水,有沉浮经验。

2.玻璃杯两只(分别装等量的淡水、盐水),鸡蛋一个,记录纸等。

3.各种实验材料:鸡蛋,盐,碗,盆,勺子,玻璃杯,人手一块记录板、记录表,水彩笔,抹布等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猜猜鸡蛋宝宝沉浮的状态并记录。

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杯水。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两个玻璃杯的水一样多吗?(出示内装等量盐水、淡水的两个玻璃杯,引导幼儿比较。)

2.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出示一个鸡蛋,教师以蛋宝宝的口吻讲话)大家好,我是鸡蛋宝宝。今天我想和水玩个游戏。你们猜猜看,我到了这两个水杯里会怎么样呢?

3.教师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会怎样?它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请你们把猜想的结果写到记录表一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会我们再来比比看,你们猜的和操作结果是否一样。(幼儿猜测鸡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接着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4.教师继续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二杯水里(盐水)会怎样?它在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幼儿再次猜测鸡蛋在盐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评析

在活动的开始,通过鸡蛋宝宝的讲话,让幼儿很自然地进入活动。问题的设置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探索的衩极性。猜一猜,想一想,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玩一玩,比一比表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二、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找鸡蛋宝宝悬浮的秘密。

1.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记在了记录表一上。那么,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把你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好吗?(幼儿针对自己观察的现象自主提问。)

2.教师顺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设置悬念:为什么鸡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个杯子里却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寻找鸡蛋宝宝悬浮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的缘由: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评析

在实验操作中,有的孩子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自已动稿做出了大胆尝试――通过嘴巴品尝发现第二杯是盐水。教师对于幼儿大胆尝试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4.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探索悬浮秘密:是不是鸡蛋宝宝只要在盐水里都会浮上来呢?加了多少盐后才会浮上来呢?我们再一起猜猜看,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实验验证――观察结果――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评析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动动、玩玩中,充分调动幼儿运用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悬浮带来的有趣现象,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说说鸡蛋宝宝悬浮的规律。

1.展示幼儿记录纸,交流实验情况。师:为什么鸡蛋宝宝在加入1勺、2勺盐的水中没有浮起来,在加入第3勺、第4勺盐后会浮起来呢?(幼儿根据记录表二中讲述自己的实验感受,发现鸡蛋的悬浮规律。)

2.师:鸡蛋宝宝除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你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宝宝浮起来?(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评析

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贯彻了《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的要求。

活动延伸

1.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放在盐水中能悬浮起来?找一找,试一试,把实验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土豆、黄瓜、苹果等。)

2.在活动区投入不同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鸡蛋在其他液体(如肥皂水、糖水等)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悬浮的鸡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紧密围绕着“悬浮”这个有趣现象而展开,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要解决如何将抽象的悬浮现象传递给幼儿,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通过玩一玩、比一比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此外,本次活动还注重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仍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个活动孤立起来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够多样化,更符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资料附录

鸡蛋悬浮的原因:生鸡蛋的相对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会下沉。盐水的相对密度比鸡蛋大,鸡蛋就会上升,出现悬浮现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根据图片提示理解故事基本情节内容。

2、能根据故事情节开展合理想象,大胆积极地发表个人意见

3、感受神话故事语言特点,喜欢神话故事中乐于助人的形象。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想引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动物会说人话吗?

你知道的动物是怎么“说话”的?

(幼儿学一学各种动物的叫声)

2、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可是会说人话的,现在它们怎么都不说话了呢,

这里有个古时候的神话故事,听完大家就会明白了。

二、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掌握主要情节。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里讲了什么?动物们为什么不会说话了呢?

自由交流后个别发表意见。

(引导幼儿简单概括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3、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

(1)天神有个什么想法?

(2)你觉的天神有这样的想法,好吗?为什么?

(3)天神是怎么做的?

4、智水有什么用?哑水又有什么用?他们分别装在哪里呢?

5、青蛙知道天神的秘密了告诉了谁?为什么它要这么做?

6、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

三讨论: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说说为什么?

帮助幼儿从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中明辨是非,增强正义感。

四、在提示下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孩子对写毛笔字的兴趣,初步尝试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

2、初步学习书写笔画:点、横、竖、撇、横折。

二、教具准备:

纸、墨、毛笔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活动,稳定孩子的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2、故事导入:“小小书法家”,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孩子观察并讨论说说。

3、老师边写边讲解各个笔画书写的要点:

点:起笔如飞机着地,向右下稍顿提笔。

横:起笔似短点,运笔用手腕,稍顿提笔。

悬针竖:起笔稍顿,行笔轻快,竖收笔要尖。

平撇:起笔稍顿,边行边提,出锋迅速。

横折:起笔停顿出动作点,稍微往右上方倾斜着写,折笔起笔也同样停顿点明显。汉字书写教学:

4、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老师总结本节课练习情况。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宝宝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能理解图示符号的含义。

2、根据故事结局孩子大胆创编故事情节。并初步尝试用图示符号表达。

3、发展想象、推理和大胆表达的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结合故事情节的图片:(图一)狐狸抬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肉;(图二)跟情景表演相符的简笔画图;(图三)狐狸和小乌鸦在一起分享美食。

2、操作图:分别表示狐狸和乌鸦不同表现的对比图,上贴角色头像。

3、用于角色表演的狐狸、乌鸦头饰各一。

活动过程

一、回忆情节,感知图标

师:小朋友们,你们记得狐狸和乌鸦第一次见面的故事吗?

师:那狐狸为骗到肉,对乌鸦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当时乌鸦的反应是怎样的?

师:狐狸在问候乌鸦,现在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图标来表示一下(教师在狐狸的头像旁打上“?”),那乌鸦的反应是怎样的?

幼:乌鸦没有回答。

师:对,老师也用一个简单的图标来表示一下。(教师在乌鸦头像旁打上“x”)

师:接着狐狸又是怎么说的?乌鸦的反应呢?你们想用怎么样的图标来表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画相应的图标或请幼儿画)

师:第三次狐狸又是怎么说的?乌鸦呢?(在狐狸头像旁画上羽毛及音符,在乌鸦头像旁画往下的箭头。)

师:画上简单的图标,故事一看就明白了。在这个故事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二、根据结局创编故事,初步运用图标

师:上当受骗的乌鸦心情也不太好。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有一天,狐狸又在树林里逛。一抬头,他发现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师:你觉得狐狸这次还能骗到肉吗?觉得能的坐这边,觉得不能的坐那边。

师:请大家说说理由。

师:看来是各有各的理啊。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你也给狐狸三次机会,编成一个故事,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然后讲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

师:谁愿意到上面与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精彩故事?

三、接受继续创编任务,巩固运用图标

师:你想对乌鸦说什么?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其实故事还没完呢,请看这张图(出示分享图)。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大家回去再编一编,并用图标把它表示出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最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能踊跃参加续编活动,想象力丰富、大胆。也能运用符号记录自己的故事。并且给故事续编了很多不同的结局。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设计 篇8

【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我会看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在幼儿学会看时钟的活动之后,继续让幼儿了解现代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如手机、电脑、电视、收音机等,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从古至今计时工具的发展,即丰富了幼儿有关计时工具的知识,又培养了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励收集信息的幼儿交流收集的信息,学会与人分享;其它幼儿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同时增强收集信息的兴趣。从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钟表的时间,并用图画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或指导幼儿简单画出相应的活动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引领幼儿感知单位时间的长短,如,1分钟有多长,在1分钟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家里,起床用多长时间等,潜意识让幼儿知道动作的快慢与节约时间的关系,初步学会打理时间,把握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开始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家长工作:建议家长在家及时提醒督促幼儿遵守作息时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因为代表烟台市特级教师向全市教师展示的教学活动,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级试讲。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大班幼儿园教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我是从哪里来的”。

2.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和回答。

活动准备自编故事《小天使的故事》、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小天使的故事》(附后),并提问――小朋友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妈妈生出来的,是妈妈和爸爸的种子长大的,是从子宫里来的)。宝宝在子宫里是什么样的?(用管子吸收营养,还听音乐)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每天说“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儿”,给我讲故事、放音乐)

爸爸妈妈非常爱你,说你是他们的小天使。你应该怎样做?(更爱爸爸妈妈)(活动前,我们曾通过个别谈话的形式了解幼儿对于“我是从哪里来的”认识,答案有以下几种:不知道、妈妈生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妈妈不让问。因此,我们把“精子”、“卵子”和“子宫”等词汇编到了故事当中,也增加了对爸爸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的描写,让孩子们从正面了解了“我是从哪里来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感染了我,消除了我开始还有的一些顾虑。幼儿听得很认真,就像听一个普通的故事一样,而且比听普通故事更感兴趣,更认真。)

2.教师出示图片“怀孕的阿姨”,请幼儿观察。孩子们很高兴地说,阿姨怀孕了,阿姨的肚子里有小宝宝了。

3.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完成主题绘画《我从哪里来》。

4.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教师逐一记录。活动延伸:幼儿作品展览。

(我们将幼儿的作品向家长展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陆续有家长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家园联系栏也开辟了“老问题新回答”等栏目,增强了家园互动作用。)

附小天使的故事

妈妈的肚子里有一颗小种子,我们叫它“卵子”,小卵子渐渐长大了,这时爸爸觉得妈妈的这颗小卵子太孤单了,就送给了妈妈一颗小种子,我们叫它“精子”。

小卵子碰到了小精子特别高兴,就决定生活在一起。于是,它们开始寻找一个家,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地方――子宫。它们在子宫里安了家,快乐地成长着。后来,它们渐渐地长大了,变成了一个有眼睛、有嘴巴、有小脚、有小手的小天使。这个小天使每天都从妈妈那里用一根吸管吸取营养,爸爸也特别关心这个小天使,每天和妈妈一起让他听音乐,给他讲故事。爸爸还经常呼唤他、抚摸他,关注他的成长……“长大点儿,再长大点儿!”爸爸妈妈每天都这么说。

就这样,这个小天使过了十个月的幸福生活。这时,小天使觉得子宫大小了,决定离开这里,找一个更广阔、更美丽的地方。于是,他经历了许多的磨难,终于来到了我们中间。

小朋友们,和小天使一样,你们都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们就是爸爸妈妈疼爱的那个小天使!

活动评析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我是从哪里来的”,并用绘画的形式充分表现了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幼儿好奇,把自己画在妈妈的肚子里,体验着一种甜蜜的感情,觉得自己就是妈妈的宝贝。有的孩子表示“要温柔地对待妈妈”!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且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孩子们纷纷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我是女孩,不是男孩呢?为什么爸爸妈妈都是两颗种子,可是生出来的小天使不一样呢?”“为什么小天使们长得不一样呢?”“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怎样大、小便呢?”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有的问题我回答了,有的问题我请孩子们回家去查书,或者去问爸爸妈妈,找到答案,再来告诉大家。

从幼儿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男女的性别特点有了兴趣。于是,我们又延伸出了下一个活动的内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