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反思《迷路的小花鸭》【优秀17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欢。

2、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来感受音乐、认识乐器。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响板、乐曲

活动过程:

1、欢迎歌: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与教师进行相互的问候与介绍自己。

2、认识乐器:教师取出响板,让幼儿看教师是如何使用的,然后进行传递乐器的练习,让幼儿模仿教师的节奏来进行认识乐器活动。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来按照节奏节拍的方式进行认识乐器。

3、嗓音练习:让幼儿能够看教师的手势来进行大小声的发音练习,教师用手握成拳头,请幼儿看着手势发“啊”的音。

4、坐地蹦跳:教师以节奏的快慢的方式来进行儿歌“吃豆豆”的学习,第一节幼儿拍节奏学说儿歌。第二节让幼儿配合动作学说儿歌。

5、唱歌游戏:follow me.学唱歌曲,并会表演。能跟据歌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幼儿学会问答的形式进行表演唱。

6、成语:刻舟求剑。教师在教给孩子成语的时候,以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这样更加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7、手指游戏:凑十歌。学说儿歌并会边说儿歌边游戏,幼儿能用双手表示动作。

8、古诗:枫桥夜泊。让幼儿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变换节奏学说古诗。用响板代替古诗内容。

9、舞蹈:机器猫,让幼儿在愉快的互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美。

10、结束歌:See you next time。放松幼儿情绪体会歌曲旋律。幼儿跟随老师幼儿可变换同伴姓名,合理利用空间进行表演唱。

附:儿歌

吃豆豆

小妞妞,吃豆豆,吃了豆豆长肉肉,长了肉肉像球球,像个球球滚跟头。

凑十歌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小花鸭;三加七,十老母鸡;四加六,十只金丝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气氛非常好,因为孩子们充满了快乐。音乐活动的教学,常常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在快乐的气氛中,孩子们能够学习到新的歌曲,也能进行表演,整个活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2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一种欢快的情绪,给中班的幼儿听赏,它的节奏感很强,并且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同时结合幼儿经过二个月暑假生活再次回到集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陌生的情绪特点,通过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再次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2、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重难点

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幼儿在表现乐曲中尝试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泼水歌”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表演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乐趣――表演角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体会乐曲

(1)表现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

告诉幼儿有一首很好听的歌,要想跟着音乐拍手、跳舞都可以,激发幼儿兴趣。

说明:①幼儿在老师的激发下会出现许多情况,如有的幼儿听着音乐会有节奏地拍手,有的幼儿还会跟着音乐跳跳舞,这些都是允许的。

②幼儿自由探索可以有2-3次,老师尽可能在这2-3次活动中吸收多的幼儿参加活动感受乐曲,在表演角活动结束后的讲评中发扬幼儿大胆学习新本领。

(2)和幼儿共同参与表演角活动,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儿童乐园”的游戏经验,如老师说爱玩“翘翘板”,老师就把它变成双手插腰、下蹲的动作随音乐曲跳起来,(跟着就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做“翘翘板”动作二次,同时大声地说出“翘―翘―板”,还可以请幼儿说说再玩玩。

说明:①老师以平等身份和孩子一起玩,幼儿提出什么游戏就可能在乐曲的伴奏下玩起来,如幼儿提出玩“小飞机”,大家就可以随着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作“小飞机”动作(两臂侧平,身体左右侧摆)各一次,同时大声地说出“小飞机”。

②老师以平等身份游戏可有3―4次,同样是尽可能在这3―4次活动中吸收孩子一起玩,在讲评的过程中可以师生同台表演,以此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2.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1) 观看老师的演出。

说明:①老师定期地为幼儿表演一些文艺作品,搞一些文艺作品专场,对幼儿会有很大的影响。让幼儿观看老师表演的“欢乐园”,体会二个人相玩的乐趣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和模仿欲。

②老师在表演之前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体会老师在乐曲中的情绪、老师在乐曲中的乐趣。

(2) 集体活动师生共同感受、表现乐曲。

①老师以“你们想到‘儿童乐园’去玩吗?你们最喜欢玩些什么呢?”引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大胆地提出玩些什么游戏,幼儿讲到玩什么,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跟音乐做动作,边做边说。

说明:这一环节中有许多幼儿会大胆地说了玩诸如“小飞机”“翘翘板”“小转椅”等等,这些内容很多来源于角落游戏,老师应鼓励他们提出玩什么,还要用动作表示出来,再让大家听着音乐学一学。

②以“滚雪球”的方式和幼儿共同游戏。

老师以“你们讲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也想去玩一玩,我要带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谁愿意和我去‘儿童乐园’呢?”请出一名幼儿跟老师一起舞蹈;第二遍由老师和这个小朋友去请另外二名幼儿,以此类推直至请出全班幼儿。

说明:①舞蹈的动作有许多已在表演角里玩过,因此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同时由于舞蹈的时候幼儿会大声地说出玩的内容如“小飞机”“小转椅”等,因此幼儿会很容易地跟上节奏,表现出动作。

②要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老师在“滚雪球”的过程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大胆、表情夸张、大声朗诵的幼儿),这其间也可以请出个别幼儿表演,以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

3.表演角:延伸活动。

(1) 继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情绪、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2) 引导幼儿在表演角中学习交换舞伴。

(3)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幼儿创编其他舞蹈动作。

说明:可以通过表演角讲评设制一个小舞台,让幼儿有表演机会,进一步激发表现的自信。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像音乐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另外要想让小班幼儿欣赏音乐,首先要考虑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那么选材就显得很重要。

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 3

主题目标:

了解端午节由来的历史传说,探索端午节的有趣风俗及其寓意。

亲密接触清凉的水后柔软的沙,玩玩沙坑里有趣的游戏,探索沙子的秘密。

感受与表现夏天的炎热,了解雷雨前、雷雨时和雷雨后,萌发对夏天的热爱之情。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内容:

端午节(活动有:端午节的由来、粽子飘香、粽子香袋、赛龙舟、长命缕、过端午等。)

玩沙玩水真快乐(活动有:沉下去浮上来、泼水歌、给水娃娃搬家、花仙子、小船儿悠悠、沙子的秘密、妈妈的卷发、沙坑里的游戏等。)

健康的身体(活动有:怎么吃最有营养、买菜、蔬菜造型、罗宋汤、花生米的旅行、兵兵为什么肚子疼等。)

夏天(活动有:夏天的色彩、炎热的夏天、不怕热的人们、闪字摇摇、夏天的雷雨、萤火虫和星星等)环境创设:

主题墙创设:布置"我爱夏天"的主题墙饰。

逐步丰富墙面幼儿作品及区域材料。

区域创设:

阅读区:增添有关"夏天"方面的图书,图卡、儿歌图等等。

帽饰天地:提供各式布条和布块,供幼儿装饰帽子。

科探区:为区域里的汽车贴上车牌号。

亮亮超市:为超市提供流程图、物价表,以便幼儿更明确地操作。

主题区: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如:油画棒、剪刀、胶水等供幼儿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家长工作:

请家长引导孩子关注端午节和夏天的相关小知识,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及夏天的特征。

请家长配合主题活动收集有关"我爱夏天"主题的材料。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4

“欢乐的小鼹鼠”是一节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根据音乐的特点,选用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鼹鼠”(动画片中)为主角,以欢乐的小鼹鼠在森林里的遭遇为主线,根据音乐旋律的性质、结构及音乐节奏,贯穿了从小鼹鼠走走、跑出去跑回来、听见可怕的声音以为来了危险的动物、又高兴的跳起了舞蹈这些相应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并使幼儿大胆想象与创编相应的手指游戏,使他们的身体动作与音乐相匹配。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景,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初步感受诙谐、欢快、跳跃的乐曲特点。

2.经过手指游戏,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音乐。

3.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戏的欢乐。

从幼儿的表现与发展来看,教学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进取投入到游戏中,根据音乐特点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编动作,体现了发展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的重要性。

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来看,首先是体验性策略:本次活动中,在每段音乐出现时,我都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充分地体验音乐。从倾听到借助动作、语言、记忆唤起等帮忙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幼儿是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和游戏,自主体验、表现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其次是情境性策略: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虽然已经开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此活动中经过出示小鼹鼠图片,以小鼹鼠的主角贯穿整个韵律活动。根据音乐特点创设情景,利用情景化的语言引导幼儿感受并熟悉音乐特点,根据音乐性质匹配相应的身体动作。如:小鼹鼠排着队出去玩,以为大灰狼来了,来到草地上悠然自得地舞蹈,最终小鼹鼠快跑回家!最终是主角游戏及主角互换策略:主角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异常是活泼、可爱的小鼹鼠形象,深受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主角,更加激发他们大胆地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从小鼹鼠的小脚到小脚长大了一点到长成大脚,经过主角的表演进行游戏。小鼹鼠在森林里走走走,快快地跑出去又快快地跑回来。结束部分的主角替换,由幼儿替换教师做队长,更是让幼儿意犹未尽。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首先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对这节音乐游戏兴趣比较浓厚,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他们能够大胆创编手指游戏中小鼹鼠跑的部位,更加深了对A段音乐的理解,激发了幼儿的自主创编,为完整游戏打下基础。其次,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良好。手指游戏及创编身体动作时尝试让幼儿创编脚爬到的部位,教师退出,让幼儿成为引导者带领大家一起做动作,从而加深对音乐旋律的熟悉程度。结束部分教师退出,幼儿领队,虽然不是每一个幼儿都做了一次队长,可是在团体游戏时体验到了音乐游戏的欢乐。最终是音乐游戏的规则性。游戏的规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在音乐游戏中,游戏也具有必须的规则性,游戏规则在活动中表现为游戏的情境性和秩序感,如:小鼹鼠出去玩时要求幼儿轻轻快快的往两边跑出去再跑回来,而不是四散跑开或者前后左右四方向的跑出去再跑回来。多数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遵守规则,但个别幼儿还是出现了违反游戏规则的现象,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提醒。

幼儿园音乐课教学反思 5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运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多层次、多领域地感受音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而浓郁的审美动力和审美欲望,培养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审美教育目标。

经过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闪光点:

1、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一起讨论,听取、采纳同学的建议,共同参与表演活动,当学生出现紧张情绪时能及时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师生间建立了亲密和谐的关系,给学生增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诱发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2、能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各种形式表演歌曲,展现他们的音乐特长。

3、本课的问题设计比较简明直接、通俗易懂,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也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解决。

4、语言简洁、幽默,教态自然,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对教材的分析虽然很透彻,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只考虑到了学生在接受知识程度上与我校学生的差异,但没有顾及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到前面表演敲锣打鼓时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出他原有的水平,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教学反思《圆圆和弯弯教学反思》。

2、在表演这一环节上,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还不够,部分学生不敢放开胸怀,表达自己,表达音乐。

3、教师的体态语言还可以更丰富、更准确一些,如对切分节奏、连线等音乐知识的手势提示,还有待商榷。

总体上说,本节课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歌曲《圆圆和弯弯》表现的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能够用歌声、自编动作,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通过歌篇上字的大小、颜色等变化的暗示,唱准了歌中的切分节奏、一字多音、波音记号、跳音记号等,学生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身体动作等为歌曲伴奏;整体的教学效果较好。

从这节课中我深深领悟到:要在音乐教育中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必须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在主动地探寻、领悟、体验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进而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6

《欢迎你到新疆来》是一堂主题为中国娃的一堂音乐课,我把目标定为了了解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和感知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对于目标来说,我是做到了让幼儿了解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但是在感知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在这一部分还需要加强,让幼儿自己来做一做,自己来表达!要做到以幼儿为主,我上的时候就大部分都是我在讲,这一点做的还不是很好!

整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谈话导入。你们知道新疆这个地方吗?有谁去过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新疆有什么?哦,原来新疆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了呢,看冬不拉弹起来了,刀郎舞跳起来了,小姑娘跳起来了,羊肉串烤起来了等,直接把歌词导入进去,让幼儿很快的了解歌词。

2、学唱欢迎你到新疆来。我是采用了先教师唱一遍,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再根据幼儿的回答,拿出图卡。让幼儿学念歌词。再认识新疆的事物,看图谱学唱歌曲。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学念的次数不够多,我觉得在导入的时候就直接把事物告诉幼儿,然后把第二环节的重点放在学念歌曲,不要一下子就让幼儿学唱,不然的话就有点,还没有学会念,就要求他们唱的感觉。

3、新疆是一个好地方。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新疆是一个好地方,有很多的好东西,新疆人是很欢快、热情的。引导幼儿像新疆人一样,欢快的唱歌。这个环节的问题是前面幼儿学唱歌曲的基础打的不是很好,再让他们欢快的唱歌很多幼儿还不能做到。

通过这一堂课我发现了我还存在了的许多问题。就像上这样的音乐课一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基础打好了下一步才能很好的进行,一定要在幼儿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这就像造楼房一定要打好根基是一个道理一样。另外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吸进住幼儿,只有在吸引住幼儿,让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才能顺利的把这一节课上好。

作为一个新教师,每一次的课都能让我学到很多,让我有很深的体会,每一次的课都会引发我的思考,想一想这一堂课应该怎么样上才能上的更好,争取有点滴的进步!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7

活动目标:

1、复习基本舞步,并合着音乐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戏规则,炮仗被点着后,能及时作出反应,不提前、不落后地发出嘭、啪声。

3、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一块毛巾,一张画有螺旋线的纸,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过年的时候,放炮仗,真高兴!放炮仗前要做什么?(点炮仗)看老师来放一次炮仗!

提问:老师怎么放的?放了几声?(嘭、啪两声)一起来学一学。现在老师来点炮仗,你们来做小炮仗。

师幼玩放炮仗游戏。

2、复习歌曲《卷炮仗》,感受歌曲的节奏。

听说中(1)班小朋友已经会唱《卷炮仗》的歌,一起来唱给我听好吗?看,吕老师的小手还会跳舞呢!你们帮我唱,看好了!

提问:我的小手是怎样跳舞的?(有前、有后、跳起来的)哟,原来是这样跳的。好,一起学小手在腿上跳舞,再一起跳一遍。

3、感受螺旋形

(1)出示毛巾,用来干什么?请你用毛巾卷成一个大炮仗。看看它是什么形状?象什么?(蜗牛壳)老师还把它画下来了,给它取个名字叫什么?(螺旋线)用小手画一画。(从外面往里面卷,越来越小)

(2)谁来动动小脑筋,把老师的手也卷成一个炮仗。你们会用小手卷成一个炮仗吗?教师点炮仗。

4、游戏《卷炮仗》。

(1)请小朋友手拉手也来卷成一个大炮仗,教师点火,提醒幼儿第二声的时候要跳起来。刚才是老师在第一个,现在请小朋友来做第一个。幼儿分组玩游戏。好,休息一下。

(2)提问:你们的小脚学过什么舞步?谁学过垫步?请个别幼儿示范,一起学一学。还有谁学过踏跳步?请个别幼儿示范,一起学一学。

(3)教师示范跳《卷炮仗》,一起学一学。你们有困难吗?有哪里不会?好,我们再学一次。

(4)听琴声玩《卷炮仗》游戏。(弹琴)游戏两次。替换第一个。

(5)听录音玩《卷炮仗》游戏。

活动反思: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分析原�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的幼儿因不理解螺旋队形而盲目跟从的现象,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线原理的前提下再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线。

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 8

活动目标:

1、认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进一步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

3、体验唱歌的乐趣。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准备录音机,歌风《夏天的雷雨》的音乐磁带。

2、准备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录音。

3、准备手电筒,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音,引出活动主题。

1、播放雷雨录音,让幼儿倾听。

2、引导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听这种声音?

二、引导幼儿讨论。

谁看见过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样的?

三、组织幼儿观赏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

1、请幼儿说说图片的内容:例如:闪电的画面,闪电过后下雨的画面。

2、启发幼儿说说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导幼儿讨论:打雷和闪电时应该怎么做?例如:用双手掩着耳朵,张开嘴,不能站在树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四、学习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3、教师朗诵几遍歌词后,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

五、幼儿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

1、引导幼儿自选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闪电婆婆的角色,分别拿着手电筒和乐器演唱歌曲。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闪闪”时,闪电婆婆便把手电筒开关数次,唱到“轰隆隆”时,打雷先生便要敲打乐器。

3、根据幼儿的兴趣交换角色重复表演。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我的宗旨是能让幼儿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音乐。让幼儿能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行。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9

临近毕业,小朋友们都怀着激动的情绪,心里有好多话要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个性是对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首歌曲《老师,老师再见了》中,充分体现了小朋友的情绪和情感。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表演潜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这学期我班着重于开展歌唱活动,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目的是为幼儿创造性学习,带给更多的时间、空间、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力求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歌曲,在我们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在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增强自信心。

在学习《老师再见了》的时候,我们让幼儿回想三年幼儿园的生活,想想立刻就要离开老师上小学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说:“老师,你一弹这首歌我就会流眼泪了。”有的小朋友说:“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从歌曲中,他们所表达的真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这种艺术的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性表达。透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幼儿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幼儿园音乐的教学反思 10

本次的教研活动,我选择的是小班音乐游戏《小兔和狼》。在活动中,我通过小兔和狼的故事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孩子们分辨小兔和狼的不同音乐形象,学习小兔跳及采蘑菇的动作,以及大灰狼凶狠的形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游戏场景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达到了活动目标。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问题启发性不强,语言不够简炼,对孩子的回答和反应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没有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2、游戏要求不够清晰,每次游戏结束后应该小结,并对孩子提出下次游戏时更高的要求。

3、教师没有完全融入游戏的角色当中去,活动时的过渡环节缺少艺术性语言。

在活动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11

音乐教师,首先就应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潜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用心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透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透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能够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潜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透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潜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12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择、途径手段、组织形式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对于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可以为我们更好的从事幼儿园音乐活动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通过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儿童在活动中应该是互相构建、共生互长的。儿童的知识经验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升日益精细化、丰富化、多维化、教师则通过对儿童反馈的敏锐的觉知和借鉴达到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是师幼双方都能达到一个新质的生成、飞跃。

幼儿园整合理念下音乐教学活动实践反思。

整合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它既是一种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将音乐教育活动与其他学科领域活动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联合;在理念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音乐教育活动的性质,使音乐教育活动超越于学科本身的视野,赋予幼儿更为丰富的眼光,使其能从艺术的、科学的和人文的眼光来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音乐主题活动主线

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儿情感体验与游戏经验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包括幼儿获得经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寻找到音乐素材的“生长点”,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音乐主题活动,从而让科学的、启蒙的活动内容与自然事物现象密切联系起来。如我发现平日里孩子们对操场上的哈哈镜非常感兴趣,他们乐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乐着……幼儿照哈哈镜的游戏经验赋予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歌曲《哈哈镜》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说唱歌曲,它体现的是人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选择它作为音乐主题开展的音乐主线。

二、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为音乐主线服务

整合的理念,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们教育内容要全面,即同一个内容的学习可以实现多种价值,既要关注认识的价值,又要关注情感的需要,避免过于单调的知识传授,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整合的教育内容要适宜,即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整合的必要性,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看它们是否符合幼儿的现有需要;是否对音乐主线有辅助教育意义;是否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哈哈镜》歌曲教学后,根据活动需要与幼儿的兴趣,汲取各领域相适合的内容,我们整合了语言活动“狮子照哈哈镜”、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和亲子活动“有趣的哈哈镜”等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创编并生成了“哈哈镜”的主题活动。

三、采用整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音乐“说话”

要体现整合教育的观念,教师就应该克服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幼儿从多方面来认识和表现。

(一)让音乐材料“说话”。

音乐活动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艺术性,将音乐的优美旋律、变化的节奏和不同的音色与幼儿生活情境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材料“说话”。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与各种音乐材料互动,从而提升审美情感。如亲子记录“有趣的哈哈镜”,发动家长协助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哈哈镜,并用图画、标记、文字等方式记录探索结果;引导幼儿把自己照哈哈镜的模样用好听的词汇编成说词,帮助自己记忆……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可以经历一种更为丰富也更为主动的学习。又如,围绕音乐主题开展,我在探索区投放了平面镜、放大镜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放大镜镜像产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拿着镜子在自由交流着:“放大镜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镜子会反光,放大镜也会反光的”“鼓鼓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小了,扁扁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大了”……在自由的科学探索中,幼儿不仅认识了放大镜镜像变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内容。

(二)让幼儿用音乐“说话”。

要培养幼儿的乐感,就必须让幼儿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乐“说话”,进行个性化的表现。活动不限定于一次完成,而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性活动中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并将经验迁移到新的材料中,让幼儿结合自己对新材料的理解,运用动作、创编和合唱等多种方式尽情地用音乐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1、为歌曲配动作。

根据该音乐素材的特点,即双声部说唱的地方有问奏音乐,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听辨歌曲中的问奏,创编照哈哈镜的滑稽动作。借助幼儿间的思维互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么滑稽动作表现照哈哈镜时,幼儿开始只是用诸如踮脚尖、半蹲等动作来表现形态上的变化,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创意越来越多,从身体动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横生。同时,在为歌曲配动作时,有些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做滑稽动作,结果出现了混乱,但我并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时找到了原因——幼儿过于热衷滑稽动作而忽略了音乐。于是,我肯定了幼儿在动作上的创意,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倾听乐曲,并根据音乐的变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动作,使动作与音乐相协调。

2、为歌曲编歌词。

根据节奏创编歌词,将创编歌词的学习融人到变化橡皮筋的“魔术”当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儿创编兴趣。如:圆滚滚、胖墩墩,长又细、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宽宽的、扁扁的,瘦瘦的、长长的;长又细、圆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长又长、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创编完歌词后,以游戏“照镜子”的形式说唱歌曲。

3、双声部合作演唱歌曲。

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组用歌词伴唱,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将歌曲教学画上圆满句号。贯彻整合教育理念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蕴涵的“以幼儿发展为本”思想,在音乐主题教学组织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发展幼儿的个性、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最终实现“审美与快乐”的音乐教育理念。

幼儿园音乐的教学反思 13

猫和老鼠是日常生活中幼儿所熟悉的动物形象,而且憨厚可爱的大猫和机灵调皮的小老鼠形象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猫捉老鼠》是一节趣味性强的音乐游戏活动,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高,能跟着我积极地模仿小老鼠不同的造型,并且能快乐地学唱歌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不乏趣味性,对此,我做了一定的思考。在活动中,我给与了幼儿很多表演的机会,让大多数幼儿能参与到游戏当中去,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歌词的内容,在演一演的过程中巩固歌曲内容。游戏应该是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主题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体现课堂游戏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最后"猫来了"是游戏的高潮,也是幼儿情绪高涨的阶段,幼儿真正体验到了那种紧张情绪和迅速顺利跑回家的快乐感和成功感。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是让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上老鼠的动作,然后让幼儿调动已有的经验,让幼儿想一想、学一学、做一做老鼠的不同动作,由于上学期学过《小老鼠上登台》这节音乐课,而且每天的做操训练使得幼儿对于小老鼠如何走路已经非常熟悉,孩子们很快地做出了老鼠走路的动作。接下来孩子把老鼠吃米、睡觉的动作也很快地学会了。这为接下来的韵律动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这首《猫捉老鼠》这首歌当中,"跑来跑去"、"现在吃米"、"现在睡觉"的重复部分比较多,幼儿在熟练掌握歌词内容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容易混淆,当孩子在演唱歌曲的时候,会出现当唱到第三句"跑来跑去"、"现在吃米"、"现在睡觉"一直唱下去,而不知道再转到"小小老鼠……"上面。针对这样一种现象,我采取的手段是当唱到第二个"小小老鼠"时,我领唱时加大音量和用夸张明显的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我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幼儿的思路及时即引过来,以免出现错误。通过多次的训练,接受能力强的幼儿已经能够独立把歌曲唱出来。

本次活动目标的第一点强调"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我是利用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速度和力度。如"小老鼠肚子很饿了,想要找吃的东西,他心里很急,那小朋友应该唱的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呢?"、"小老鼠吃饱了困了,想要静静地睡觉了,那你们应该怎样唱才不会吵到小老鼠呢?"这让幼儿自然而然地说出应该轻轻地唱。如何让幼儿自然轻松的掌握演唱技巧,也需要老师巧妙地引导。

为了让幼儿体验到游戏情景的真实性,我事先给幼儿准备了猫的头饰,一方面加强了幼儿游戏的角色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在最后"大猫捉老鼠"的环节中,孩子们脸上激动的表情和兴奋的尖叫声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很多孩子还主动要求老师再来一遍,这也充分体现了幼儿尝到了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教案《夏天》 14

活动目标:

1、了解夏天主要的季节特征,知道一些简单的防暑方法。

2、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降温小实验。

3、体验自己动手让夏天变凉快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对夏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凉快招术PPT

(2)每组一杯40℃的热水,冰水、常温水、温度计、扇子、小棒各一样。

经验准备:

对夏天怎样防暑有一定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谁来说一说,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觉得夏天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小结:

原来夏天最大的特点就是很热。

二、简单的防暑降温方法

(1)你在热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变凉快?

(2)出示PPT《凉快招术》。

(3)现在你们知道,夏天有哪些凉快招术吗?

三、实验:为什么冰水可以降温

(1)刚才我们看见夏天热的时候,有这么多方法可以降温,可是哪一种降温方法降温最快呢?

(2)介绍操作材料

这里有一杯热水,一杯冰水,一杯常温水,还有一个温度计,扇子和小棒。

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这些东西里,哪个能让热水在最短的时间里温度下降到最低。

(3)幼儿自由探索

①分组活动,每组选一组降温方法。

②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所选的降温方法让热水温度下降。

③用温度计,由教师测试每组热水降温后的水温。

(4)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四、结束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防暑降温最快的一种方法,相信你们这个夏天一定会过得很凉快

幼儿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15

设计思路

在以往的音乐培训活动中,我们经常感受到外国的教授们带来的自己国家的音乐游戏、歌曲、打击乐,这些都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当我们看到好的音乐素材的时候,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和自省:在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里,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如何传递给中国甚至是外国的孩子们欣赏呢?我们尝试将我们周围的好听的音乐赋予一些创意,尝试让低龄的孩子们也能熟悉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并喜欢我们自己的音乐。

在音乐游戏“孙悟空打妖怪”中,我们尝试将中国传统的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和中国著名的民乐“百鸟朝凤”结合在了一起。为了让童谣和音乐更加的匹配,教师调整了童谣的内容并在童谣中增加了各种角色的不同动作,降低幼儿知识技能上的负担,从而更多的关注到幼儿自主性表现与表演上,鼓励幼儿有个性的大胆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从而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让师幼一起享受音乐、享受游戏、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完游戏“孙悟空打妖怪”。

2、通过儿歌、动作表演、乐器演奏等提示方法,逐渐丰富游戏玩法。

3、愿意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并感受追捉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碟片、录音机、木鱼一个,指镲13对、锣1个。

2.幼儿会念“孙悟空打妖怪”的儿歌,幼儿有贴烧饼游戏的经验。

3.15名幼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律动“孙悟空打妖怪”。

师幼随音乐边念儿歌边拍节奏。

二、探索游戏的玩法。

1.明确游戏中各个角色的不同任务,初次尝试游戏。

唐僧:“我带来一个宝贝,这是?儿歌里的谁会用到?谁会一边敲一边念经?等会坐在魔法保护圈的中间一边敲一边念经”。

老妖婆:“在魔法保护圈的外面有一个边走边打唐僧坏主意的老妖婆,谁学学老妖婆是怎么走路的?”

孙悟空:“在我们的中间还隐藏了一个专门捉妖怪的孙悟空,了妖婆不知道谁是孙悟空,孙悟空会出其不意的出来捉老妖婆,你们要看仔细了。”

2.幼儿游戏,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反馈游戏规则和玩法

(1)理清孙悟空与妖婆的追捉关系。

什么时候老妖婆要赶紧逃跑。

老妖婆跑之前要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仔细的看?

(2)引导幼儿关注在游戏中自由、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角色。

唐僧:边敲木鱼边念经。

妖婆:妖婆的法术可以变出各种不同的东西,这次的妖婆会变出什么呢?(幼儿尝试不同的造型)

孙悟空:孙悟空什么时候出来捉老妖婆?

(3)体验完整游戏带来的快乐。

三、尝试加入乐器游戏。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加入游戏后如何继续游戏。

(1)加入指镲,尝试边演奏乐器边做动作游戏。

师:我这里有个可以增加保护圈法力的道具——指镲,带上指镲你们还会做动作吗?

(2)变化指镲打击位置,尝试边演奏乐器边做动作游戏。

师:除了拍自己的腿还可以拍身体的什么部位?

增加摩擦指镲的演奏方式。

师:“在孙悟空追老妖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我们的道具为他增加法力,一起试试?”

(3)变化指镲打击方式,尝试边演奏乐器边做动作游戏。

师:“我们的保护圈这样拍还是会有漏洞的,怎样拍可以把我们的魔法圈暂时封闭起来?”

4.起立游戏,并尝试加入2个孙悟空角色游戏。

幼儿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1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体验感觉民乐合奏的情绪以及风格。

2、使学生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熟悉他的作品,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金蛇狂舞》,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及熟悉它的主题节奏形式,感受打击乐器鼓和锣等营造热烈气氛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轻松地进行欣赏并积极参与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四、教学准备

1、打击乐器实物,大锣、小锣、钹、鼓、木鱼。

2、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感受身边音乐

1、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导入新课。

2、作曲者介绍。

人民音乐家——聂耳,是我国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重温他的作品,能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下面,我们来欣赏他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族合奏曲《金蛇狂舞》。

(二)走近民乐经典

1、初听乐曲,感知基本情绪。

2、认识打击乐器:鼓、大锣、小锣、钹、木鱼。

3、讨论锣鼓音乐的特点及用途:

①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表现节日的喜庆。

②用于指挥,统一步伐。

③常用于戏曲中的伴奏。

(三)享受探究乐趣深入欣赏乐曲主题,多媒体出示主题曲谱。

(四)体验成功喜悦

1、再次欣赏《金蛇狂舞》全曲。

2、小组活动,配合练习。

3、动一动,走一走。和着锣鼓音乐有序地走出教室。

幼儿园音乐课教学反思 17

学生们一到音乐课就特别的放松,因为不用象上数学、语文课那样规规矩矩,这正是音乐课带给他们的“特殊享受”吗?但是放松不等于懒散、无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堂课都需要在有序的纪律下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重点在于要对学生的站、坐、行、排队、分组、进出教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关动作。如:听音乐进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阶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声师生问好;用一小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分组进行编创或表演等等。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在整个音乐课堂教学都在音乐中进行,既体现了音乐的语言性又突出音乐课的特点。

小学音乐教学是通过师生情感的投入,心灵的感悟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若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绪、就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正在参与的音乐活动,教师不应是局外人、旁观者、而应把自己置身于音乐活动中,把一切“教”的活动落实在“学”的活动中,有心做孩子们的带头人和伙伴。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从而让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如:二年级的表演课《小乌鸦爱妈妈》,我以满腔的热情参与到表演中去,先是扮演了乌鸦妈妈,全班的学生都是我的孩子小乌鸦;然后我再请一学生扮演乌鸦妈妈,我和其余的学生扮演小乌鸦。整节课都是师生同演,学生的情绪放松了,课堂充满了生气,师生感情增进了,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了教育。

音乐是一种感官艺术,在音乐课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乐中的“听”的重要功能,学生听多了、耳熟了,自然就会唱了。我上课通常采取几种“听”的方法:

一、拍节奏法。

即让学生和着音乐拍击节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二、口令法。

即在听歌曲时,教师根据乐曲的情绪给予各种口令,让学生和着音乐做举手、踏步、转身等动作,这通常以乐段为单位。三、闭目法。此法能消除视觉上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倾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旋律优美的歌曲欣赏课。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听”的形式,学生在听时就不会觉得枯燥单调,在和谐、平等、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学会新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