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推理

教学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师:日常生活中常常通过一个现象或是一句话就能推测出未知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推理,今天我们学习推理。

二、新课:

1、出示例题1:把知道的信息说一说。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语文,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请猜一猜小刚拿的是( )书,小丽拿的是( )书。

2、请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师:从三个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红拿的是什么书吗?

师::从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提问:小丽拿的是什么书?

4、教师小结:通过分析同学说的话,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简单的推理,推理是依据所给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师如果我们只分析小刚说的话,而不看小红说的话,

能得正确的答案吗?

5、小结:在简单推理时,一定要全面地分析,进行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答案。5、做一做。

1)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

2)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三、练习。

1、游戏——帮小动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猫、小羊、猫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说:猫在我的左边。

小羊说:我家的左边是熊猫家,右边是小兔家。

小兔说:右数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新家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公鸡、小羊、熊猫、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们住在宾馆里的1—5号房间,服务员告诉他们:熊猫住的不是1、3、5号,梅花鹿住的号码比熊猫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边,公鸡住的离熊猫最近,熊猫住在公鸡的右边。

猜一猜,这几只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四、动笔练习。

让学生自己说出已知的信息,然后解答。

思考题: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1、每个老师只教一门课。

2、甲上课全用普通话。

3、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老师年轻。

请问三位老师各教什么课?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设计

推理

例1

小刚拿的是( 数学 )书 熊猫、羊、 兔、猫、鹿

小丽拿的是( 英语 )书

加强教材研读 关注常态备课 打造有效课堂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

“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

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

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

[点评: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

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

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

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00,2010。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

③从2000到2001,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

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

(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

(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

(4)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

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2496是由()组成。

四、课堂小结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

2、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数数和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1000根左右的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一休的故事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客人,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播放一休的录像片)你心目中的一休是个什么样子的?

生1:聪明的。

生2:爱动脑筋的。

生3:是个小和尚。

师:今天,一休想出个数数的题来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做出一休的题目吗?

生:有。

师:请同学们把一休带给大家的小棒倒出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根?

生1:300多根。

生2:800多根。

生3:1000根。

生4:2000根。

师:现在我们就动手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在数以前,组长要合理分工,想一想,怎么数才能做到以下几个要求:1、数的速度要快;2、数的数量要准确;3、数的结果能让别人很快就看出来,而不用再去数。小组商量好了,就动手数一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数小棒,组长合理分工,记录数的方法和数的最后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数的方法。

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数的,我们先把20根捆成1小捆,然后数出5小捆捆成1大捆,正好是100根,就这样一捆一捆地摆好,最后数了数,一共有10大捆,正好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50根50根地数的,50根1捆,然后把2小捆捆到一起,正好是100根,我们数了数一共是10捆,所以就是1000根。

组3:我们组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以前学过10根捆成一捆,所以我们是10根10根地分。然后把10小捆捆成1大捆,一共捆了10大捆,就是1000根。

3、找出典型。

师:10小捆捆成1大捆,从这组小棒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小组先商量,然后汇报。

组1:我发现1大捆是由10小捆组成的。

组2:我发现1大捆比1小捆多得多。

组3:我发现10个十是100。

师:这l大捆和这10大捆你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4、小结。

跟同学们说的那样,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巩固新知

今天一休还请来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大师兄、二师兄和他的朋友小叶子,他们听说大家今天学会了数一千以内的数,都想出个题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你想先接受谁的挑战?(学生自由选择题目)

一休:你能估计出这些画面上有多少个(本)吗?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小叶子:小叶子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闯关的游戏,小猫每闯过一关得100分,(演示小猫闯关的游戏)看完了小猫闯关的游戏,你知道小猫一共闯了几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共闯了10关;因为小猫每闯1关得100分,它得了1000分,就是10个一百,所以就是闯了10关。

大师兄:大师兄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收苹果的游戏,(出示课件)现在小猫已经得了986分,小猫每收一个苹果加1分,请你仔细数一数,看小猫最后一共得了多少分?

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从(1)(2)题中任选一个题目。

(1)从592数到613;

(2)数出897后面的。8个数;

二师兄:_____、_____、800_____、_____

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组1:600、700、800、900,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组2:798、799、800、801、802,我们1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组3:802、801、800、799、798,我们1也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但我们是倒着数的。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看出,数数的顺序不同、数数的规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四、全课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具准备;情景图、小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

师适时小结: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

谈话: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

(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

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一]

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可能回答: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2)出示一堆方块(100)

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

(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

课件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

提问: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

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学生再次进行估计)。

课件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

提问: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板书[百]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

(4)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请学生回忆并提问:刚才我们在900以后数的数是多少?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

(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

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一百一百地数,再从1000数回100

2、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吗?

(学生自己尝试拨数)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让学生在回忆前面所学计数器上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继续提问:你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认识千位)

3、活动体验。一千到底有多少呢?

(1)[出示一本笔记本]

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

(2)[出示一袋牙签]

提问:这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

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5袋牙签是1000根。

教师呈现1000根的牙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3)[出示一本书]

提问:书上的这段文字大约多少?请你估计一下。一页大概有多少字?1000字有这样的几页呢?

学生从估计简单的文字数量到估计稍多一点的文字数量,逐步感知千以内的数。

(4)生活中感知:

提问:

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

我们班同学40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

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呢?

4、数数练习(一个一个地数):

(1)从195数到204。

(2)从407数到414。

(4)从989数到1000。

5、学习写数: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写125。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

练习写数。

谈话: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呢?(学生自己试写)

如果个别学生将八百零八写错,引导学生仔细想一想,八百零八里面有几个十,(一个十也没有),在十位上应该写几?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谈话: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

1、谈话:刚才我们在情境图上看到了很多的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吗?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出示: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住、海、金、沙、面、唱、各、拉,学会用海、面组词。会正确得读和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有…有…还有…”说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一块写了生字并注音的小黑板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海吗?今天我们将学习新课《我家住在大海边》。先听录音朗读。

①拿出小黑板,让学生跟着老师读生字。读3遍。

②让学生在下面自由地拼读,也可同桌互读。教师仔细听学生拼音,以及时纠正错误发音。

③指名请2—3位学生认读、正音。

④小游戏:开火车。

(2)字形教学:

①指导学生写“海”。

问学生“海”是什么部首,什么结构。在黑板上写出“每”的笔顺,让学生边书空边说笔画。

②对于“唱”字,指出右边的“昌”应是上小下大,并不是一样大的。

③指出“金”和“全”的区别,根据“全”识记“金”。(“全”的口袋里各放了一粒花生米就成了“金”了。)

知道学生写“金”时应先写两点,最后才写一横。(先放花生米,再把口袋给拉好。)

(3)学习第一段

一齐朗读。问:有谁知道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我家的位置,在大海边上)小朋友们有谁见过大海吗?你们知道海滩上有什么吗?(沙子,贝壳,螃蟹等)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知道那么多,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描写海滩的。

(4)布置练习

做课后练习题第3题。做完后指名2—3位学生说说他们的答案。

抄写生字。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理解课文,进一步学习巩固字词。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①小黑板指名认读新学字的偏旁、笔画、笔顺。

②指名书空或板书“海”、“金”。

(2)朗读理解课文

第2、3段

①指名读句。问:通过这几句,你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了海滩上有什么吗?(沙子、贝壳)通过这两段,你们有谁知道沙子是怎么样的,(又松又软)贝壳又是怎么样的呢?(各种颜色)贝壳有哪些颜色呢?(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绿的)

②告诉学生:“有……有……还有……”是一种叫排比句的修辞方法。因为每一个“有”后面所接的都是结构类型相似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所以叫排比句。这句话是排比句,因为“红、黄、白、绿”都是一种颜色,它们的结构类型相同。

举个例子:同学们在大扫除,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还有的提水。

请学生把书翻到课后练习,做第4题,请学生根据图画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问学生:你们谁还能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③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了几个有关颜色的词,你们能不能在班上找一找,看看哪里

有红的、黄的、白的、绿的。指名请学生回答。等学生对这四种颜色有了初步认识后,做课后习题第1题。

(3)起朗读课文第四段

教师讲述:第一段点明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最后一段又强调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我爱家乡的海滩”,前后呼应,其作用是使文章有头有尾,结构严谨。

问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能否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家乡)

(4)复习几个易混淆的熟词,选字填空,指名回答。

躺躲蓝篮

()椅()藏竹()()天

(5)以同桌对读的方式朗读课文。

(6)布置作业,课后朗读课文5遍。

复习生字及词语,下节课后听写。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练习

1.练习五的第1题。

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2.练习五的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五的第3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最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四、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学生初步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

学习过程:

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2.二( )得八 二( )一十 ( )六十二 三( )得九 ( )三得六 三( )十二

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9÷3=3 8÷4=2

12÷3= 4 l2÷6=2

4、让学生观察练习五的第1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2题请学生先从鸽子归巢的情境图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除法算式。

6、第3、5题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7、第4、7题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

8、第6、9题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9、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醒学生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

10、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 6=□"。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

11、第11题,教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说口诀,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

12、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

13、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熟练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反思: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后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

学习过程: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摆在桌子的左面。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

8÷4=2

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摆在桌子的右面。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

8÷2=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

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

二、新课

教学例3。教师出示8个球拍图。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8÷4=2)你是怎样想的?(把8个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还有其他的写法吗?(8÷2=4)你是怎样想用?(8个球拍,每2个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可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分法不同。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练习

1.第2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图,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写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能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出示课本第29页的例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边做边小声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个别辅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四人小组帮助。

3、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有几人?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还练习了根据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教学反思:看图写算式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对于说理还是存在困难,让学的透彻的学生先说,然后让其他学生理解记忆,加深印象,达到掌握的目的。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学习目的:1.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进一步认 识除法的含义。

2.带着复习已学的乘法口诀,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6个苹果和12块饼干的图片,若干张乘法口诀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面的除法算式。

15÷3=5 10÷5=2 12÷3=4 8÷2=4

2.分别说出上面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新课

1.用圈一圈的方法来教学例题。教师出示6个苹果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同时口述题目:6个苹果,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教师说明: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实际动手分一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分。今天我们学习用圈一圈的方法分物品。

教师演示圈的方法;把两个苹果圈起来,表示2个一份。然后提问:继续往下分,该怎样分?(再把2个苹果圈起来。)教师在黑板上再圈2个苹果。让学生注意教师是怎样圈的。

2、 让学生打开书,看课本21页的第6题的蝴蝶图。教师让学生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按照刚才讲得方法,自己在书上圈一圈。并在圈的基础上,在方框里里填入适当的数。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

学生做完以后,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说怎样想的。 一共圈了几个圈? 每个圈里有几只蝴蝶?(5只)

圈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15只蝴蝶,每4只蝴蝶一份,分成了3份。) 算式是什么?(15÷5=3)

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每5只一份。) 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表示分成了3份。)

3.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知道"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例2。教师出示12块饼干图,并口述题目: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分成了几份? 提问:用图一圈的方法该怎样分?

学生口述,教师把前3块饼干圈起来。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让学生按照圈的方法分分看。教师巡视。

学生分完以后,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每圈里有几块饼干?(3块。) 圈了几个圈?(4个。)

也就是分了几份?(4份。) 看图说一说圈的结果。(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分成了4份。)

12块里面有几个3块?(因为分成4份,所以12块里面有4个3块。) 12里面有几个3呢?(4个3。)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用除法计算。) 除法算式是什么?(板书:12÷3=4)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还可以表示什么?(12里有4个3。)

教师小结:把12个按照每3个一份夹分,分成了4份,也就是说12里面就有4个3、这种问题也要用除法计算。

三、课堂练习 。

四、小结(略)

教学反思: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教、学具准备: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学习过程:

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

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儿童商店,展示各种商品和单价。

2、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

(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

(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

(3)学生开始购物。

3、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

例: A、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B、我想买5辆小汽车。

C、应付多少钱?

D、应付20元。

4、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12÷3=4(元) 4×5=20(元)

5、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

6、小组相互交流。

7、师生小结。

三、学生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然后根据“做一做”的图提出能用乘除两步运算的问题并相互解答。

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

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板书)

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

(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

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真就这么简单吗?

【评析:在学生掌握“几个几”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图上圈一圈,有利于学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过对比,使学生感知,能圈出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数的几倍。有利于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3、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课件出示下图

谈话:你觉得下面的哪一幅图是表示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是3倍、还是2倍呢?先认真地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

设疑:看来,在圈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去圈?得根据什么来圈?

【评析:教师提供反例,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和思辨,使学生认识到黄花不是随意圈的,要根据蓝花的朵数来圈,从而加深对“倍”的理解。】

课件出示:12朵黄花,没有红花。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

引导:大家觉得有困难吗?

小结:看来1份红花有几朵太关键了!

提问:那就让你来猜,你猜猜红花可能是多少朵,再说说你又会怎么圈?

提问:如果红花有3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

在练习纸第3题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交流:谁来说说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了?

追问:如果把1份红花有4朵、6朵,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又会是怎样呢?

完成练习纸的第4、第5题。

交流:你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

提问:如果红花只有1朵,黄花还是12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我们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地圈一圈,再告诉我答案。

交流:你能说说脑海中是怎么圈的吗?

设疑:如果红花是12朵,黄花也是12朵,现在它们的倍数关系又怎样呢?

交流:孩子们,黄花一直是12朵,那为什么两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出示上述蓝花3朵、4朵、6朵、1朵、12朵的5幅图)

【评析:创设变式情境,不断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让学生在困惑中感受“1份数”的重要性与关键性,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谈话:孩子们,我们每人的信封里,都有一些圆片,你能摆一摆,表示第二行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吗?摆完的同学可以跟小组的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介绍方法。

提问:还有不同的摆法吗?或者你还想到了什么不同的摆法?

追问:咦,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都是表示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怎么你们用的圆片个数并不一样呢?能具体说说吗?

小结:只要第一行的1份的个数确定了,第二行就摆这样的几个几。

设疑:那如果要摆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该怎么想?5倍呢?10倍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通过“过河”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出示情景图,谈话引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看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二、 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 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指名汇报。

(2)如果要求“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列式。

(3)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估计有的学生采用分步计算,有的采用综合算式计算)

2、组织学生想一想。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讨论“29+25÷9,这样列式,对吗?”,进一步理解只有先算“25+29”,才能求出“至少需要几条船?”,只有先在“29+25”前后加上小括号才能先算。

教师小结:因为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让学生独立计算:

(29+25)÷9

请三位学生板演,引导说说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讨论“29+25÷9,这样列式,对吗?”,进一步理解只有先算“25+29”,才能求出“至少需要几条船?”,只有先在“29+25”前后加上小括号才能先算。

教师小结:因为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让学生独立计算:

(29+25)÷9

请三位学生板演,引导说说算法。

三、 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完成。

1、 比一比,算一算。

16+24÷8   18-9×2   30-6÷3   (16+24)÷8   (18-9)×2

2、 在〇里填“<”、“>”或“=”。

7+7+7+8〇7×4+11   7×9-7〇7×7+7   30÷5+1〇30÷(5+1)   9-2×4〇(9-2)×4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今天,我们帮助笑笑他们解决了坐船过河的问题,回想一下,你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