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简短【优秀7篇】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下面是整理的教学反思简短【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反思 篇1

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用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观看了周进红老师的《渔歌子》、周静老师的《缝纫鸟》和刘欣老师的《围魏救赵》等案例教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以往的语文教学,就是老师带着学生翻来覆去地品味课文中的词句,把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干巴巴地让学生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可无论学生怎么想象,与真实的景物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厌烦上这枯燥乏味的语文课,甚至一提语文就头疼。

在周进红老师讲授《渔歌子》时,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体现与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再现情境。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利用老师给出的图片(桃花、鳜鱼、流水、西塞山等)自己设计出作者眼前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老师再添加音乐,使学生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周静老师讲《缝纫鸟》一课时,孩子们没有见过缝纫鸟,老师适时地插入了缝纫鸟的图片和视频,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看得兴致勃勃,又直观又省力,真是事半功倍!

在刘欣老师讲授《围魏救赵》时,让孩子在白板前的军事地图上一边批画一边结合人物角色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白板特有的功能,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效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这些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学生们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此时,正是观察植物生长的大好时机。我们教室门口就有一棵玉兰树,当我无意中发现玉兰树上长满了花骨朵时,立刻产生了带领学生观察的念头。于是,我每天都把学生带出教室,引导着他们从花骨朵的大小、颜色、形状和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同时,我用数码相机将学生观察的内容照了下来,并制成了演示文稿。

随后,我带领学生一边观赏这些照片,一边指导着他们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各种方法对所观赏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虽然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虽然树上的花香已经随风而去了,虽然那一片片嫩绿的小芽儿已经长大了,可是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又勾起了同学们的回忆,他们仿佛又闻到了那淡淡的花香,又摸到了那丝绸般细滑的花瓣儿……于是,一篇篇生动的习作诞生了!

这次习作训练,我没有浪费什么时间,也没有费什么精力,可学生的收获很大,对写作文也产生了兴趣,这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啊!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反思简短 篇2

为了提高我们的备课效率,达到其有效的教学效益,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教学设计,既要做到“走进教材”,又要做到“走出教材”。

专家说,在老师中我们很多人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未吃透教材和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设计中,这个问题,在我日常的工作中,也是经常犯的一个问题,好多时候也只是仅仅粗枝大叶的将本框题内容大体浏览,就直接进行教学设计,以至于使自己的思路很窄,而且学生有些东西也未能理解,以至于好多学生只是在死记硬背知识理论,而不曾真正完全理解,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对内容的教学设计导致教学内容上的整体浅薄。

胡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整改的措施,在钻研教材时,我们要做到:把我教材的主旨和本意;把握好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并对教材要有创新性,做到教材有新意;了解本框题在整个单元或者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做好各个框题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为总复习做准备;挖掘教材自身所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措施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同时也让自己把握住主要的指导原则,这些要渗透到以后的教学中。

二、创造性的组织教材内容,各环节的过度要紧凑、自然,思路清晰,做到“胸有成竹”,保证各环节有效顺畅进行。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好多时候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未充分挖掘教材,始终不能将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利用,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不能做到流畅自然,好多时候都特别生硬,而且时间分配也不是很合理,时紧时慢,思路上有些混乱,好多时候都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这是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认真仔细研究教材,并认真研究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使之顺畅自然,同时做到既要贴近教材,又要走出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深挖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各环节之间设计上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时间,使课堂顺畅进行。

三、精心创设情境和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实现生活化教育,问题设置要有目的性、启发性和时效性。

创建生活化的思品教学,是我们每位老师渴望达到的目标,但好多时候,我们只流于形式,课堂过于热闹,学生只在“热闹”,却忽视了“门道”,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一堂课下来,不仅学生收获很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老师也会感觉很累,好多时候感觉自己好像在唱“独角戏”,而且好多时候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维持课堂纪律,这些都是我在自己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德课,既源于生活,又要同时为生活而服务,所以,我们的思品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胡老师在生活化教学这个部分指出,生活化教学包括:情境创设生活化、问题设计生活化、活动开展生活化以及课后拓展生活化。同时还要精心创设问题,使每个问题都为突破重难点而服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维,引导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灵活处理课堂出现的问题,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释疑,以达到设计之目的。

四、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学生既乐学,又会学,尤其是后者,既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

好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实现情感、能力和知识目标的有机统一,而且好的教学方法,也能让学生在教学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会听、乐学变为会学,实现新课改理念要求,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引导作用。

教学反思怎么写 篇3

本节课学习内容为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三个板块,教师以刚举行的旅游导入,并以一次特殊的旅游贯穿全文,设计新颖,思路清晰。三个板块的内容均通俗易懂,尤其是日积月累中有关动物的成语和趣味语文中的小故事趣味横生,学生学习饶有兴趣。通过自由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很快就能熟读成语。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词典、上网等方式了解词语意思,课堂上小组交流、反馈,加上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也较快理解词语意思。课堂上,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一些训练,学生积极踊跃参加。趣味语文的教学,教师重点抓住有趣的对联,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待客之道。教学之后,老师深深体会到——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还要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让孩子们能更好地成长。

教师教学反思范文简短 篇4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下面简单地回顾、反思两年多来的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根据教材中的情境,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怀境,如教“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时,情境有“小歌手大赛报到处”、“迷路的小孩子与警察”、“结识新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等等一些语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

如师生早晚问好、道谢、道别等,学生已经习惯用Hello、Good morning、thank you、You are welcome、See you、Goodbye……与我交流。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级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

3、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发现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篇5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一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学习,是值得考虑的问题。鉴于此,我认真研究课程,做到自己先把教材“吃透”,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最佳的学习计划,除了要掌握教材外,还要注重学生的情况,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计划,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刚刚从初中过渡,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

为了使课堂更完整,有些时候我不免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结果很被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在后面的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课堂教学的评价最主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的作用更多在引导学生去学,这样才会取得更明显的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让学生去学那些内容。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从工作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教学就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尤其是语文教学,需要不断地学习。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更是有太多的问题,无论在知识的传授上,还是在方法的选择上,都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这是难免的,也是需要去改进的。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自然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作文的教学,如果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写写文章来完成作文训练,学生就不会对作文感兴趣。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不断地学习,从老教师那里吸取经验,从自身的成长中总结教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工作岗位上,我更应该及时充电。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成熟。

总之,半年的教学,我成长了很多,这半年真的是有泪水、有笑容,这半年是充实的半年,无论在业务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我都学到了很多。当然更多的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去改正它,为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教学反思怎么写 篇6

《水上飞机》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情节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2至6自然段,小海鸥通过与水上飞机交谈,了解了水上飞机的主要用途。这也是课文的重点之处,在这一重点部分的处理中我采用学习单的方式,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围绕“水上飞机的特殊用途是什么? “掉”、“降落”有什么不同?水上飞机为什么说自己是降落在海面上的,而不是掉在海里的?”等问题,先放手让学生自学,再动笔划一划,接着小组交流,在交流互动中,紧扣住对文中段落重点字、词、句的感悟,引领学生来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用途,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知识上得到了互补、借鉴。

二、拓展想象

课文第七自然段向我们介绍的是其中的水上飞机的种类和主要用途,一个省略号,告诉我们其实它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学生也发现了。在这段的学习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水上飞机还有哪些特殊的本领?文中用什么句式把它们组织起来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如果让你长大了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能把你们的想法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吗?”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就从书本中得到了答案,第二个问题的提出使得整个课堂掀起了高潮,孩子们兴趣盎然,个个七嘴八舌,开动着脑筋,思维的火花砰然激起,他们说:“我想发明一中水上清理机,它能及时清理海面上的垃圾。”我想发明一种海上旅游机,它不仅能在海面上航行,还能潜入海底,为了更好地让人们观察海底生物,不惊动海洋生物,它还可以隐形。”

我想发明水上寒冰机,这样可以随时使海面结冰,为人们提供海上溜冰场。”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感叹,学生的想象真是天马行空。他们的想法不一定能实现,但是爱动脑筋、爱思考的种子已扎根在他们的心里!

教学反思简短 篇7

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算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的第一部分时,先让学生分析本题的数量关系,即已知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总量,让学生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即×2,×,×。

先让学生说出×2表示的意义,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地得出表示的2倍是多少。再让学生观察和和2的区别,让学生发现2比1大,所以表示的2倍,而和都比1小,不够1倍了,就不能说成一个数的几倍了,应该说成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说出×表示的是的是多少,而×表示的是多少,这时老师又出示6×,让学生说出这个算式的意义,再出示1。6×表示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总结归纳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解决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时,因为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记住,但是计算方法是怎么来的,学生很难理解。为了突破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在教学时,我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首先用图示表示出米,然后表示出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把整个的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份(2×4)份,每份占整个长方形的,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得出。同理,×=×2=从而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即: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的乘积作分子,分母的乘积作分母。在让学生独立完成绿点问题后,让学生理解在计算整数乘分数时可以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这样都可以转化成分数乘分数,都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统一出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即:一个数乘分数,用分子的乘积作分子,分母的乘积作分母。

课后反思:因为这节课是一节好学难教的一课,因为学生在学习中会计算一个数乘分数就行了,方法很简单也很好记。但是,在教学本课的时候,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算理是难点,听了很多节课了,把本课的计算算理讲明白的为数太少了。虽然,课本上也没有计算算理的过程,但是教过老教材的老师都知道计算方法由算理得出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

而课本上是先得出计算结果,再观察因数的分子、分母和积的分子、分母的关系,再进行验证得出的计算方法。但是,我还是认为老教材的教学思路比较好,能训练学生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思考的好习惯。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图示,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