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反思【优秀9篇】

1。音乐教学反思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中音乐教学反思【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本节课内容体现了艺术之间的关联。我国古代诗词作品是语言凝炼的精华,用字不多,却寓意深远。授课前,我让学生事先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上课时让他们来朗诵一下准备的古诗,说一说这首诗的意境,互相自由交流,学生把这首诗的整个画面描述的非常清楚,这样一个融洽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堂教学提问时,没能与学生融为一体。

通过分析、比较,他们发现了古诗不同的分类:每首诗所描写的内容是各不相同的,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还有叙事等等。如果这些诗让你来配画,你打算怎么组织画面呢?这样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请学生充分畅谈后给予归纳:如果是写人的诗,配画时,我们就要把诗中的主题人物放在画面的最主要位置;如果是状物的诗,就要把诗中的主题部分放在画面中最醒目的位置;(画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用深色表现,中景画大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得稍微简洁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课堂上没有提到这点没提)。这样,不同的构图形式便自然的、适时的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启发,从而为创作好本课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绘画中,我没有根据学生的构图给予实施的评价,如主体是否突出,能否画出古诗的意境,主体是否能着重刻画等,这种以点带面的形式,让全班同学都能去深入地思考和表现本课内容——诗情画意。

课后通过学生作品,我发现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研究,教师为主导,及时引领,适时评价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较难的创作课业有较好的效果。

(课后拓展环节,应启发学生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画一画校园文明标语、班级公约、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其它的方面,注重了艺术的多元化,也提高升华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提到拓展环节)

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2

[导读]这节课使我们受益非浅,即音乐欣赏课不能只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何况音乐作品的典型性和多义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学生对赏析的结果完成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学生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往往领先于教师,并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乐海泛舟》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新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4册)教材。在认真研究完教材后,我们科组老师在备课时意识到,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唱和欣赏音乐的活动中去体会音乐。因此在上课前我们认真钻研并整合教材,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在授课内容的选择、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要适应教学对象活泼好动的特点,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使课程能够步步推进,让每节课每个环节都有新的亮点。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学习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著名的代表作《摇篮曲》,在我的思想中这首曲子是那样的亲切温柔、优美动人,尤其是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切浓厚的母爱主题,更能深深打动听者的心。

《摇篮曲》是音乐作品的一种音乐体裁。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投入地欣赏、专注地思考、动情地回答,令人非常感动。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是通过情感导入、体验音乐、参与音乐、情感升华等几个环节来欣赏中外不同的《摇篮曲》,体会这一体裁的美好意境和情绪,感受到普天下最平凡、最伟大无私的母爱,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把握乐曲的情感,再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和分析,概括总结出《摇篮曲》的特点。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我力求对学生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在环境中进行多向的师生、生生的互动与表演《摇篮曲》。

《鳟鱼—钢琴五重奏》这节课使我们受益非浅,即音乐欣赏课不能只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何况音乐作品的典型性和多义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学生对赏析的结果完成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学生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往往领先于教师,并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善于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乐海中自由畅游。对于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哪怕只是一点点创造意识,我们都应该加以鼓励和保护。

乐曲音乐的理解中,我们就以训练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性体验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回答问题。在这首欣赏乐曲中我也同时注重音乐的德育功能,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和故事情节的深入,本课的情感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引领下浮出水面。所以,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合作者这几个角色,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获得更独特的感悟,对学生的反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能够大胆的享受在音乐之中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并不会一成不变,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课前教学准备做的不够到位,其次,音乐教学经验不够,在课前的交流部分和学生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没有和学生形成默契,教学组织语言设计粗糙,教学组织时有点力不从心的。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篇3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春天,它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统的道路。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象周杰伦等一些现代的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了吗?通过我的观察不是这样,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象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这种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结合VCD等有关影像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

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音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细信心。

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过程,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要说动,那可动的内容可真不少。

节奏模仿,节奏模仿的好处在于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希望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应能力,此他们会很安静地听老师的示范。节奏模仿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难点。教师把歌曲中的复杂节奏拿来拍一拍,学生通过模仿,对节奏进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画旋律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乐谱下画,一种是用手在空中画。在听范唱时,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外,我经常让学生看着谱子画旋律线。在视唱乐谱时,我会学生一起用手描出旋律线。这样,学生“有事做了”,听得就比较专心,而且通过画旋律线,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对表达音乐情感作用。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

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4

鉴于对新课标的一些认识,我在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音乐欣赏课《回忆》是在欣赏音乐剧《猫》的基础上对剧中最著名的歌曲进行赏析。在第一课时对音乐剧的主要表现要素认知、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音乐剧《猫》这个载体,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剧的主要表现要素对作品的深化作用(例如: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表现);同时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分析和表现。通过再为《猫》设计一个造型这一探究创作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才艺表现能力。整堂课我运用《猫》中的“开场歌舞”及“Memory”作为教学素材,充分挖掘各表现要素的塑造力,提升学生对音乐剧这一新型艺术形式的认同和热爱。并希望通过学生对新形象的设计和思考,逐步掌握欣赏音乐剧的方法,为学生科学、正确地欣赏音乐剧打好基础。

一、教材需创造性使用

教师应对教材有创造性的想法、创造性地使用。在素材的选用上,我选用了教材中所提到的《猫》,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选用的片段,而是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作为欣赏素材。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课中需要讲到的内容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我认为,每节课中,教学资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各类教学素材的整合,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以及最大的保证。

二、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那他主动参与的可能性不会大,参与的质量也不会高。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不符合标准的答案或看似笨拙的方法。对学生的新颖的观点和想法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不指责学生提问的深浅、远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视听赏析环节,我让学生思考:魅力猫的出场,演员的肢体表演透露着怎样的情绪?一个学生回答时所运用的语言极其准确而简练,分析得透彻而有深度,甚至有些关注点是我之前在备课中也未曾想到的,足见学生的艺术功底及修养。我在为她鼓掌的同时也思考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了解学生对艺术的不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艺术的兴奋点。

三、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教材中“探究与实践”的环节,其实是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最好平台。在平日的听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虽然学生已经表现得很棒了,但是对于课堂设计来讲,还是有所缺陷的。之前的欣赏内容铺垫老师往往还做的太少,因此就造成了学生在创作环节创作的目的性不强,对老师所要他们表现的内容还不够明确。比如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学习《回忆》这首歌曲的主旋律英文演唱,其实在欣赏课中,采用哼鸣来让学生熟悉主旋律更贴近学生,能实际。而用英文唱注重了歌曲的唯美,但忽视了欣赏课的目的性。

四、评价的“有效性”——关注学习经历,重视过程评价

艺术学科教学评价是指对艺术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艺术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艺术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艺术学习评价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艺术的潜能,建立艺术学习自信心,促进音乐剧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要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的体验艺术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为此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在学生的回答问题中、学生的实践中,都应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给予及时地点评。通过多角度的评价,能激励学生艺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更深刻体会课堂内容的内在精神。

总之,艺术课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在综合艺术的领域中,把各类知识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从情感上真正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所以,老师在备课中,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名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反映。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艺术教学是综合性课型丰富的教学内容之一,它的教育不同于科学、思想教育,它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合作等综合能力的最好工具。我们教师应不断探索、努力,让学生在宝贵的40分钟里有所获有所悟。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篇5

现在的学生热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从此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音乐课即唱歌课,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少。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从开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经常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解决方法:在音乐课起始课上,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初四毕业后,个别音乐基础好些的学生可报考艺术特长班,为将来深造打基础,让我校优秀艺术学生代表,给她们表演、做示范,学生反响强烈;

3、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4、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有音乐特长班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半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多参与省市艺术节等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6

回顾品味是一种收获,在反思中进步,讲课也是这样。

当初,在设计这堂课时,确实煞费了一番苦心。自己感觉其中有几处“别有用心”:

1、《命运》交响曲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距离,给学生营造一种感悟的氛围;《命运》交响曲结尾,再次感悟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命运》交响曲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音乐,通过熟悉的音乐拉近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的距离,给学生们一种亲切感。另外,此交响曲,有一种扣人心门的感染力,随着强劲的音乐,让学生感慨地进入学习的氛围,更加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目标从繁到简,学生思路清晰。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利用才是最有效的?面面俱到反而会导致最终的面面不到,所以简洁、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从看似点滴中收获颇丰。所以,在本课时的设计上我只设定了一个主要目标:全面认识贝多芬。从而促使需要提炼学习的写作方法尽显其中。

3、还课堂于学生,使他们乐在其中。

越俎代庖──是平日授课中容易出现的现象。在本课时的授课中,我注意避免老师的侃侃而谈,增加学生自己感悟的机会。给学生明确的思路:认识贝多芬的伟大与平凡,让他们与课文亲密接触,自感自悟,踊跃交流,在交流中对人物总结升华,全面认识,这样人物的描写方法也就跃然纸上。教师无须多言,学生感悟更深。

4、分层作业,对症下药。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层次,选择难度不同的作业。这样能使学生正视自己,寻找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上课是一种艺术,而我只是一个初学者,需要雕琢的地方还很多,但我会用心,我会用踏实与自信,虚心与好学唱响心中美丽的歌

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7

本课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背唱《银杯》,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展示舞蹈,让学生聆听音乐,直接从听觉、视觉上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再运用谈话的方式,欢迎孩子们来到鄂尔多斯大草原,感受蒙古草原的气息,在课堂中运用旅游口号“我快乐,我歌唱,音乐之旅我最棒”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旅游景点的方式进行逐步教学;再讲解歌曲演唱背景、环境,谈谈用什么感情演唱歌曲;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银杯》小组讨论哪种处理方式最好听,最符合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最后演一演,在情境中演唱歌曲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银杯》是一首风俗性宴歌,它有其特定的产生环境,因此,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更深层次的感受这首歌曲独特的风格特征。于是让学生观看相关蒙古包主人款待客人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再现场景,增强音乐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旅游团旅游的形式进行学习,观光旅游了美丽辽阔的大草原,课堂中马蹄声声,酒歌嘹亮,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能够集中学习音乐知识及歌曲,课后孩子们说“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音乐是不分国界的,我们民族的音乐,也走上了世界,看到酒歌走进世界顶尖级音乐大厅,心中无比的自豪与激动”。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8

在学习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绿洲》时,这节课是以学习“ 造型·表现 ”为主,结合 “欣赏·评述 ”为辅的综合课。主要是让学生接触超现实主义绘画,感觉超现实主义新奇的视觉形象与效果,结合体现环保意识的招贴画的艺术构思对应分析,学习掌握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些技巧展开教学活动,把教学与环保主题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情景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发散性思维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 鼓励发散性思维 ,培养审美个性,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学习《绿洲》的教学中,我出示自己的两幅环保作品,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我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河水被污染了,鱼儿变成了白骨;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画面形成的视觉冲击力,体现出环境被污染的严重;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画面,空气被污染了,树木砍伐光了,沙尘暴的肆意倾掠;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对作品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我接着问:“看了作品后,我们的内心都会有自己的一片绿洲,你心目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 ? 你会画成什么样 ?”,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参与意识都想来说出自己心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会怎样去表现他。有的认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的说绿树成荫,鸟儿飞,鱼儿游,孩子们在无忧无虑的玩耍;有的说只要是自然的不被污染的都很美;有的认为蓝蓝的天,绿绿的水。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位同学尝到了跳着吃果子的乐趣。可见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审美意识。

二、鼓励发散性思维 ,改变事物正常的逻辑关系。

高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些因果关系,其存在或改变都会导致他们产生“可能”或“不可能”的判断。如果老师人为地打破这种因果关系,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陌生和惊异,从而促使他们探索这种“不可能”现实的奥秘,或创造者的意图。我们从赏析比利时画家马格里特的作品《绿洲》入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作品,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出自己对作品的认识。有的认为画的是一种客观世界不可能存在的景象——在反透视的桌面上,立着三棵树;有的认为云彩部分有的画在树前,而有的画在树后去了;有的认为更奇的是天空与大地的距离太小而显得非现实;有的认为沙漠里怎么会有桌子;有的认为树怎么会长在桌子上,云怎么会在树上等很多与正常逻辑关系相反的画面,充分活跃了思维。我们可以看出《绿洲》是在现实中抽象

第2 / 3页

出一些 “形象要素 ”( 树、白云、沙漠、桌子 ) ,然后按照艺术家的构思重新进行不同寻常的组合,变成了超现实主义观念下的作品,其特征形象新奇,视觉冲击力强。 其次是教师综合分析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又整体分析评价作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陈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观点引发学生对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兴趣,通过图片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激发学生的思维进入超现实主义艺术创新表现,进行创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尝试,去体验其中的方法和作用,通过学习与借鉴,鼓励学生发表“奇思妙想”,正确地认识理解和选用表现手法。给学生五分钟的思维拓展时间,运用空间重组的艺术处理手法,描绘包含有树木形象的环保主题作品。尝试巧妙改变树木原有的空间位置和环境,创造出新奇的视觉形象。

三、鼓励发散性思维 ,激发艺术创造和表现。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充分的体现了学生愿意积极尝试与借鉴新奇、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环境保护的主题,传递环保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有效性的探索,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第一,鼓励发散性思维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了学生的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发挥。

第二、鼓励发散性思维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作品结果。完成一张好的作品固然重要,但在完成作品的全过程中,所进行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探索和创造更为重要。

第三,鼓励发散性思维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能使更多的学生作品标新立异,画面中充满着成人眼光中的“怪异”,而这种怪异正是创作的灵魂。

因此,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应巧妙地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启迪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充分发挥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9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形成一种标准教学程序:

1、先介绍作者生平;

2、介绍作品时代背景;

3、介绍主题(可先聆听一遍);

4、介绍作品结构(可聆听若干片断);

5、完整的欣赏全曲。于是,一切尽在教师的导听之中。而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有了很多的感触,再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我觉得有几点要重视与把握的,现将其分述如下,与大家共勉:

1.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以利于音乐欣赏

初中学生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我们来校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因此音乐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认为学音乐仅仅是为了娱乐,这就给上音乐课增加了难度,不认真听讲,更不细心欣赏作品。面对这种局面就要给学生讲学习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美国的(神经学、心理学以及物理学)专家联合研究得知:音乐不但可以让猛兽安静下来,对人类有更多的益处。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欢音乐,一出生就对音乐有反应。空间推理能力强可提高思考逻辑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在21世纪找到好工作,因为所有行业都会需要能够运用高科技的人。学习音乐可以让思维更清晰让人更容易专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处理得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各种压力,使人身体要健康。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强盛,需我们每个人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只有较高的素养,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才有创造力,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由此可见学习音乐有多么重要。

2.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

把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让优秀的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为学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乐的桥梁。流行音乐易被人们传唱,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很具体现青春活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热衷于它非常自然。教师无需禁止学生去听去唱,并且在音乐欣赏时可选用一首与欣赏作品内容相关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染力,如:当欣赏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时,可事先播放腾格尔的《天堂》MTV。通过欣赏让学生对草原有初步的认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绿绿的草原……再去欣赏《辽阔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体验其意境。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quot;美quot;的气氛环境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它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艺术来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给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促其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乐艺术的天空。

3.要“听” 中“思”

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这是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静则思,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光明行》,听前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以写好的几个问题如:这个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绪如何?你听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有目的的聆听与思考。结果,听一遍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独奏的;速度是:快等等。虽然问题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审美功能,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4.是要“听”中“说”

有些乐曲学生没听过,不熟悉,兴趣不大。遇到这种情形,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乐曲形成的过程以及情感特征,尽量缩短学生与乐曲之间的距离,并使他们逐步融入乐曲所表现得意境。也可以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像《百鸟朝凤》,我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全神贯注的欣赏,之后用一个词语或一段话把自己的感受描绘出来。于是各种各样的词语诞生了“争执”“百鸟争鸣”“清晨”。.。.。.

上面仅是粗浅的谈论了音乐欣赏中的教学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教无定法。问题在于随机创造。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就会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再也不会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将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