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前班教学反思(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分类》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我逐渐发现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我在课堂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分类》这一节时,先引导幼儿明白分类的好处,同时让幼儿理解“把同类的东西摆放在一起”这样一种原始的简单的`分类思想,然后在黑板上散乱的贴了一些关于水果、蔬菜等图片,让幼儿自己动手分一分,贴一贴,再次认识分类的好处,还将学具、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放在一起让他们试着分类,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课堂反馈信息来看,幼儿知识掌握的都比较好,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上引导幼儿多运用动手操作,既能培养幼儿学习的技能技巧,又能提高幼儿的素质,是幼儿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将生活实际加进去,合理地运用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把幼儿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进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这一活动的两个重点内容目标是感知泡泡的各种特征和了解泡泡的制作过程,小班孩子对“泡泡”这一内容充满了兴趣,因此,我通过让孩子们玩一玩、看一看、比一比等各种方式进行教学。
(1)抓住兴趣点,以游戏导入:
在活动开始前,我先让孩子们玩吹泡泡,自己体验、探索泡泡的特征和吹泡泡的技能,通过游戏,孩子们迫不及待想把自己体验到的结果跟大家,虽然效果较好,但也有部分孩子完全沉浸在游戏中,难以集中教学注意力
(2)制作过程的科学对比:
其实肥皂水制作出来的泡泡效果远没有洗洁精好,因此我运用了洗洁精、肥皂水、洗衣粉三种进行制作,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比较来发现
(3)延伸活动的思考:
吹泡泡这一内容还可以有各个领域的活动延伸,如科学领域吹泡工具大小、形状对泡泡的影响等,幼儿既感兴趣,也富有教学价值。
本文通过论述小学生科学前概念形成的归因,展示了在科学课堂上,前概念已经存在于小学生的头脑中。作为老师,要重视科学前概念,合理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同学们顺应科学概念。
科学前概念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以及自身实践,将周围自然界的物体和事件联系起来,形成的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或想法。对于多彩缤纷的世界,儿童在学习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形成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似、甚至相反的观点,这就是前概念。科学前概念在儿童的科学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把握并合理处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生科学前概念形成的心理归因分析
1、简单列举
学生认知是感性的,再加上生活经历有限,常常根据观察到的事物表面属性,想当然地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就容易形成错误的前概念。如当老师展示杠杆的定义以后,学生们就会在头脑中思索“既然像撬棒那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撬棒,那么作为撬棒类工具――杠杆都是省力的简单机械。”在下一节课杠杆类工具探究时,当老师展示镊子、筷子等费力杠杆时,学生们就会犯嘀咕“杠杆类工具还有费力的情况!”
2、错误推论
在解释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现象时,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简单的推论来解释碰到的现象。不少学生在课外阅读,或者是看电视的时候,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雨后出现的彩虹就是很好的例证。于是有的学生会认为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天线吸收太阳光的颜色而获取的。学生们通过自己主观的、错误的推论,不知不觉在头脑中形成错误的前概念。
3、望文生义
当学生接触到一个全新的、自己不了解的概念时,他们会根据字面含义来给此概念下定义。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恒星是指恒定不动的天体”“行星是行走的`天体”“矮行星是矮小的天体”等等。学生们不知道,自然科学中许多概念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使得概念的内涵不能仅用概念的文字外壳决定。因此当学生望文生义时,一些错误的前概念也随之产生。
二、转变学生前概念,顺应科学概念的方法
1、尊重学生已有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合理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师作为学生前概念的倾听者,对于正确的前概念要给予赞赏和鼓励,而对那些错误的前概念,教师更要重视,不能直截了当地否定这些错误的前概念,打击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在教学《地球表面的地形》时,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地形”是指“地球的形状”,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否定同学们在头脑中形成的自己的概念,而是在黑板上贴出几幅地形的图片,让同学们感觉到“地形”并不是指“地球的形状”,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形状、状态、情况),并告知同学们地貌与地形含义是相同的,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容貌、样子)。通过这样的展示,同学们就能够有效地建构“地形”的科学概念。
2、创设情境,激起矛盾,在认知冲突中,帮助学生实现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尽量应创设一种认知冲突的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对于同一个探究的问题,存在着两种有冲突的、不同的认知结构,并引导学生们逐渐调整认知结构,实现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它的沉浮与轻重、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呢?”学生会认为物体沉浮与轻重、体积大小有关,例如轻的会浮,重的会沉;大的会浮,小的会沉,或者是大的沉,小的浮等等。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设冲突情境,把材料按体积大小排列,标出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想想物体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再把几种材料按照轻重顺序排列,标出沉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跟轻重有关系吗?经过分析整理,学生“发现”物体的沉浮与体积的大小和轻重没有他们所想的那种关系,这时学生就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是我们的观察有误,还是我们的推测错误?”老师引导同学们感受轻重和体积大小两个变量在影响沉浮,从而引出控制一个变量研究另一个变量的活动。然后提供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去研究。这样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便会顺利实现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3、构建模型,重建概念。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从科学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甚至反复修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有自己亲身经历、直观的感受支持。因此教学中要通过丰富的实物展示或模型建构,来丰富感性认识,才能让学生摒弃错误概念,形成清晰的科学概念。比如在教学《太阳系》一课时,同学们一开始普遍认为围绕太阳系旋转的8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等距增加的,行星大小依次增大或减小。我通过用水果、橡皮泥、小钢珠等实物来代表不同的行星,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比例缩小,让他们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系模型,体验到太阳系的8大行星是中间大,两端小,而且一开始行星距离比较密,后来行星距离拉开。通过构建模型,感性认知,合理帮助同学们顺应科学概念。
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有效教学的开展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幼儿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幼儿。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幼儿的工作做得不够。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教师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吹泡泡”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在一次“吹泡泡”活动的观摩课上,活动理念是“傲中学”,目的是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或领悟到其中的知识和原理。活动开始了。教师用音乐舞蹈作为开场白,然后让幼儿开动脑筋,想想泡泡都有哪些形状:“圆的、椭圆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所有的泡泡都是圆的……”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按教师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接下来,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拿来了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自己来实践,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哪些形状,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做中学”理念,如果按照猜想一实验一记录一得出结论来评价整节课,无疑是很成功的。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在课程进行中有些幼儿已经知道了,即不论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只是在原有经验上的重复。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因此,评价整节课,在遵循教材的要求方面。教师备教材是很成功的,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教师对一部分幼儿的忽视容易导致他们对活动兴趣的减弱,整节课都会无所事事,甚至还会扰乱课堂纪律: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前首先直该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以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在上面的场景中,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鼓励幼儿进一步去思索“为什么所有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呢”“为什么泡泡都是五颜六色的”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二、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现场,适时引导幼儿
教师通常会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就会为了达到目标调节教学的进度。然而教学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精心设计了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了幼儿活动,但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去维持活动秩序,最后落个活动计划没完成、活动效果差的结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教师缺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有关,尤其缺乏把握教学现场的能力。他们在设计活动时很少留有生成的空间,活动中注重计划的成,却很少注意幼儿的反馈,更不敢或不能对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因为一旦对幼儿反馈的信息给予解释或处理,那么这节课预定的目标就有可能完不成。其实,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完成教学进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把握教学现场,把注意力转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或新发现适时分析,一旦确定有教育价值,要及时生成新内容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
在一次中班美术欣赏课上,教师用电脑课件导入。幼儿看着电脑上的各种各样漂亮的花,发出了“哇,好漂亮啊”的声音;接着,教师给每位幼儿发了一束花,让他们猜猜花的名字。其中有一位幼儿手里拿着像星星一样的小花,旁边的幼儿说“这是雪花”,教师马上纠正说“教室里是根本不可能有雪花的?这叫满天星”。对于这个幼儿的回答,教师直接就否认了,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观察了各种各样的花以后,接下来教师又问了一个问题:“花这么漂亮,怎样做才能使漂亮的花保存下来呢?”幼儿畅所欲言,有的说把它画下来,有的说给花拍照片。教师接着说我们还可以把花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有位幼儿马上提出疑问:“老师,标本是什么啊?”教师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而是继续着既定的教学内容,而幼儿在下面开始了自己关于标本的小讨论,为此,造成了课堂秩序的混乱。在这里,教师完全可以在幼儿探讨标本的问题后,再引导幼儿回到原来的教学程序,或者对幼儿的反应给予关注。如果幼儿感兴趣,可以在以后继续进行这个话题,这不但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在此基础上生成有关标本的探索活动。三、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以激发幼儿兴趣为前提。
幼儿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要真正理解与体味“尊重”的深刻含义,就必须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幼儿,让他们感受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人到活动当中。()尊重幼儿要求教师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情感感染幼儿,用亲切的语言启迪幼儿的智慧,用真挚的爱哺育幼儿的心灵。
一位教师在班级开展了“为小动物穿花衣”的制作活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每个幼儿都很投入,以至于在活动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想集中幼儿注意以进行最后的点评环节,但很多幼儿都意犹未尽,不愿回到老师身边……其实在学前班的教学活动中,这是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难点,即如何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下一个环节。当教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普遍的做法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终都要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环节,而不管幼儿是否愿意进入到下一个活动。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幼儿不愿意停止操作呢?很显然,这是因为幼儿的情感和操作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上面的活动而言,请幼儿为小动物穿新衣,幼儿看到有的小动物还没有衣服穿,就急于给它们穿上新衣服,所以到活动结束时他们仍不愿停止手中的“工作”,这正体现了幼儿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意识。教师完全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要求,让他们继续操作,甚至延伸到区角活动中。作为教师,面对幼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打破自己的固有状态,改变教师的身份位置,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和兴趣需要,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追随幼儿的自然状态来调整预设的目标、程序和内容,尊重幼儿的现在状态和水平。教师只有在坚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