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优秀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优秀9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教师教学反思 篇1

优秀的教师是善于反思的。虽然我不够优秀,但反思使我做得更好。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并且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科学、有效地反思能够帮忙我们减少缺憾。5月26日举行的教师培训会就像一场甘霖滋润了旱地一样及时地给我的教学加了油。各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以自我的切身体会给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演绎。她们虽然辛苦但却幸福,因为她们收获着学生的硕果;她们虽然普通但却伟大,因为她们正在创造着祖国的未来。经过他们的报告,我也有必要对自我的英语教学进行反思,为的是把教师这个普通的岗位做的更伟大。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过去我们教师把自我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我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理解者。而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所以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研究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一样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过去的教学方法就是填鸭式、满堂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为了改变以往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就必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怎样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做好教学设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相应的互动环节;其次,增加上课的幽默性和趣味性,不至于让学生感到厌倦,因为英语属于语言教学,如果一片死气沉沉,上课就会毫无动力,我想这关键得我自我下功夫,增强自我的个人魅力和幽默感。;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影响到课堂,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实例,经过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所以改变以前单一的黑板板书教学、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是我努力的一个方向。

三、教学情感的反思

就我个人认为,教学情感包括对学生的情感和对所授科目的情感两个方面。第一,对学生的情感就是要把他们当成自我的孩子一样,不管学习成绩好与坏、纪律遵守的好与坏,他们都是一样的有自尊、有上进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对他们的关怀与教育中。第二,对所授科目的情感就是要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看待。以往听一位教师说过,一个教师如果自我对所教的科目都没有了情感又怎样要求自我的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与热爱呢所以教师必须对自我的科目有感情。

反思使人提高,骄傲使人落后。在反思中寻找不足与缺点,在反思中求得提高与成功。

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篇2

看着儿子做作业时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忍不住想,我们教师都抱定"熟能生巧"的古训,给不堪重负的小学生留下没完没了的作业。我们认为只有没完没了的作业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致使小学阶段要掌握的那2500个汉字就足够让学生手忙脚乱了。一个汉字一定要写上几十遍吗?这是一项极为枯燥的作业,小学生因此就足以对语文课产生抵触情绪了,再加上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条文,段落等,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说严重点,这甚至对孩子们是一种催残。

对作业问题认真反思,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汉字有汉字的特点,也一定有其记忆特点和记忆规律。比如,通过对比形近字认识新字体,像学了“浸”再学“侵”,学了“魄”再学“愧”,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比记忆;通过猜字谜学习,像“巫”,出谜语“两个工人背对背”,嗅——“口臭”;联系生活常识学习,比如,旱——让学生想,太阳当空照,地面会怎样?这种现象就是干旱……教学生掌握了这些习字方法,完成写字作业就容易多了。

学习汉字如此,那么,学习其它语文知识也一样有规律可寻。心理学界对记忆规律已有大量研究,且已证实记忆是需要重复,但重复的数量是有规律的。超过这个量的规律就成为过度记忆,对记忆是有负面影响的。因此,我们在留作业前应当先搞清楚想通过本次课外作业使学生掌握哪些本领。如果这种做法得以进行和推广,那么再剔除掉那些无谓的作业负担,减负就会按照教育规律真正落到实处。反过来,这一问题不解决,那么桌面上的负担减了,但这些负担会转入地下,由那些不放心的家长再给补上这一"课"。第二,要研究作业与学生对语文课兴趣的关系,要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思维,保持学习兴趣,又不加重学生负担。这不但有作业量的因素,也有作业方式的'因素。比如,教学《趵突泉》、《长城》、《倔强的小红军》……等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西湖的绿》、记金华的双龙洞》、《山雨》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多积累,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教学《太阳》、《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等课文时,让学生动手制作作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

总之,作业布置要正视学生差异,关注学生主体、兴趣、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教师教学反思 篇3

《朱德的扁担》全文没有一句对话,但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着重使学生通过质疑,让他们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对于那些浅显的问题,力争当堂解决,为精读课文内容再次去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扫清障碍。

在教学中我先范读了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提出要求:仔细听,想想哪些地方不懂。也许是我的朗读声情并茂,孩子们都一个个听得特别认真。然后我再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其中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比如打上小问号)。孩子们边读边做记号,我在教室里巡视,发现孩子们的书上小问号满满的,提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比如词语:一、词语类。不理解的词语有:井冈山、会师、坚守、粉碎、围攻、储备、茅坪、山高路陡、草鞋、斗笠、翻山越岭、不料、连夜、敬爱。二、句子。1、为什么朱德同志和毛泽东同志会师了?2、红军为什么要储备粮食呢?3、为什么大家要争着去挑粮?4、大家为什么要藏扁担呢?5、为什么大家藏起了扁担后,朱德还要做一根扁担呢?为什么要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6、为什么大家不好意思再藏朱德的扁担了呢?

孩子们的这些问题我给予了表扬,虽然像“井冈山”、“茅坪”这种词语对我们大人来说根本不成为问题,但在孩子的眼里这些依旧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重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因为鼓励孩子们发现问题,培养质疑能力,这是我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对于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梳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予以解决。首先是看图理解。比如“草鞋”、“斗笠”等词语通过观看课件中的图片,孩子们一下子就会理解。而“会师”、“粉碎”、“坚守”等这些词语学生根本不懂,我只好结合课文故事的背景去讲解,希望孩子们能真正地明白。其次是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通过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比如“储备”、“山高路陡”、“翻山越岭”等。而“大家为什么要藏扁担呢?为什么大家藏起了扁担后,朱德还要做一根扁担呢?为什么要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为什么大家不好意思再藏朱德的扁担了呢?”这类问题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都能弄懂,虽然没能深刻地感悟出课文的主题,但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师自我反思 篇4

曾有这样一个比喻,说“老师就像用以识别地图的图例。”老师必须解释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标志,使学生不断地追求、探索和获得。从表面上看,这是对老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表白,细究起来,却包涵着另外一番深层的含义:老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才能适应教学中时刻变化的新情况,才能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中的每一个标志,才能做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如今,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让自己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是关于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关涉我国教育能否实现“素质教育”转向的现实问题。针对此,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一个教师的发展则需要用心去努力达成。教师必须认清这一观点,具备一种自发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而不是在社会要求下的被动发展。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自我反思,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可以成为反思型的教师,从而形成优秀的教师品质。反思型教师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做到对每一个活动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幼儿的学习兴趣、师幼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是否得到发展等等。进行自我的反思,通过反思找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找到在活动中如何才能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学习的反思型教师。

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不断的充电过程中,完善师德人格,提高专业素养,在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做一幅标准的“地图图例 ”。

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篇5

教师教学反思 篇6

在教学本单元前,我在班上用问卷测试了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等相关信息的科学前概念,发现整个单元几乎没有人能比较清晰的解释地球形状及其运动,对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即使有学生知道,经详细询问,理解的比较肤浅。从而我们可以得知,关于天体运动是这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空白区,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准备教学材料,才有可能让更多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活动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

这一节课有两个难点:一是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和联系,二是公转速度在远日点和近日点的速度差异。对于第一个难点,课本为了减轻难度,把那一幅度删掉了。但是我认为既然提到了两个不同的参考标准,就有必要让他们去了解其中的原理。而且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好,所以完全可以适当深入下去。当然理解他们的区别的关键又在于能够否理解遥远的恒星发出的光是平行光这个道理。至于第二个难点,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只要说明了开普勒第二定律,基本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至于有学生问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除了上帝,至今无人能够解决。所以牛顿晚年专门研究第一推动力,并把它归为上帝,并非我们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愚蠢。也许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我感觉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抓住了生活中的小例子,放到教学中,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在最开始时,介绍了生活中能反映地球运动的现象(当然是先让学生讲);在将太阳日和恒星日时,适当设计了日期的推算和闰年的产生;在讲线速度时,提到了“神七”和火箭的发射。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可以给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带来一些生机和活力。

教师教学反思 篇7

第一次带一年级,面对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我让自己尽量保持微笑,以温和的态度面对他们,但有时还是被某个上课调皮,玩耍的孩子气的火冒三丈。半学期下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反思,从不知所错中一路走来,逐渐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想法和体会:

一、培养良好习惯

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抱着这个想法我把工作重点落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

习惯培养第一步——激发兴趣,树立榜样。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好好学习。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很多坏习惯的孩子。好的习惯有很多,一年级重点是:爱护书本文具,专心听讲,良好作息,良好坐姿,有礼貌,讲卫生,勤劳,平时写完作业认真检查等等。树立榜样。选择学生或学生喜欢的名人做榜样,加以正确引导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习惯培养第二步——低起点,细要求。

培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有的甚至很任性。这时教育不可心急,可先降低要求,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如刚入学学生不懂怎样做作业,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写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是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这样的要求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成功。

明确行为规范,让学生对养成某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用儿歌来指导行为习惯,学生一听就懂可操作性强如;头正,身直,脚并齐;一尺,一拳,一寸高。眼睛仔细看,耳朵认真听。要发言,先举手。写好字,记得牢······教育学生不光有耐心,还要细心。因为只有细致入微的指导,才能养出真正的好习惯。

习惯培养第三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良好习惯。

心理专家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90天的重复形成稳定的习惯。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行为习惯形成时间也不相同。坚持时间越长习惯越牢固。如: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光靠课上的讲练还远远不够,我利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分组进行“坐立行姿势”的比赛,请各组做的好的同学上台示范,做的不规范的大家一起帮助他纠正。平时也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习惯培养第四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老师怎样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里,我平时细心的观察,进步的表扬,有时是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有时是一次赞许的点头,有时是一句由衷的称赞,有时是一朵小红花,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更加积极,表现更出色。

习惯培养第五步——形成良好班风

培养学生好习惯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班主任在实际生活中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正气。在班里“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

二、真诚交流

低年级学生天真无邪,对什么事都好奇,爱问为什么。班主任要带头倾听学生的发言,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听他们讲讲心里话,平时除了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生活外,还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三、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本,电话,同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作为一名一年级班主任,我深切感到这是一项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要做好一年级班主任,任重而道远,今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在挫折中前进。

老师教学反思 篇8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应以更为开放的形式来体现,在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 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之中。具体的说,为体现新 理论,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小组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本 案例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小组合作尝试教学模式。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竞赛、游戏等教学行为大都需要合作。本案例自 使至终,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新知,很好的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如:在以二人为主的练习小组中,学生经过讨论探究,发现问题的疑点、难点,从而对合作跑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指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 总结观点,形成共识,在这个环节中我把讨论的气氛调节起来,调动学生合作的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好处,从而养成合作的习惯,形成合作意识,逐步培养学 生合作精神。在进行小组比赛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能力,为争取好名次努力。

二、形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说明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 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本案例开始就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尝试练习,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 习目标的完成。接下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两人三足行、开火车),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通过这些竞赛活动,目 的在于使学生感到新奇、充满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三、创造活力,体验成功学习

通 过总结、交流,促进各组之间的了解,发展学生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学生课后的反映。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今天特别高兴,虽 然你没有教我们动作,但却给了我们合作实践的机会,大家一起合作的感觉真好!”学生的这些话,是我深深体会到:在体育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多给他们 考思的空间、发言的机会、合作的场合,要充分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尽可能为学生 创设自行探索、体验的空间,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品尝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总之,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体育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一、新的课程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它既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形势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到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力求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体系,以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对整体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随着我国加入wt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等亟需改革。

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新

1、新课程目标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

新课程的目标正确处理了学生本位。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反映的是一种教育全人化的价值取向。又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关于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2.新课程实施中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因素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新课程实施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改变学生过多地接受学习,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其实,要想真正作到减负,教师不管上什么课,如何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是每位教师上课研究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试想如果学生上课一点积极性也没有,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尤其是上体育课是学生上课没兴趣,不仅教学目标完不成,有时还会出现危险事故,所以上体育课,如何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上体育课的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来谈一下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减轻学生负担。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上体育课非常有利,我们不是一直都在提倡“快乐教学”吗?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那教师如何设计好一堂课,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情景教学。

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用一些教学用具,再加一些语言来创建一个模拟的活动场景,让课堂变成一个舞台,再让学生充当里面的各个角色,根据各角色的特点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学生都有活泼好动和贪玩的性格特征,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些特点,比如,我们这节课要上关于跳跃方面的内容,那教师就可以创建一个和跳跃有关的虚拟世界,如向学生出示一副袋鼠的画,再讲一些有关袋鼠的一些生活习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并讲解一下袋鼠是如何在草原上奔跑的,从而引出跳跃的内容再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袋鼠跳,并同时伴些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各种跳跃的练习,也可在场地内设置一些障碍,提高练习难度,让学生和学生进行相互比一比,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创造了热烈的体育课堂气氛,把教学目标和游戏都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认真学习和积极的锻炼,真正的做到了“寓教与乐”。不用说这样的体育课水都喜欢。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都爱“出风头”,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坏处,学生上体育课都很喜欢跟人家比一下,比谁跑得快、比谁跳得远,比谁扔得远,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在上课中加一些对抗性的练习,通过这些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就连平时上课不爱上的人,积极性都会高涨,所以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一点,那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的学生不同从前,他们接触的东西比较多,电脑、电视及其它媒介对现代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学生的思维也变得非常活跃,我们教师也应不甘落后,跟随教育改革的潮流,新课程改革不是提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吗?那教师就要在上课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譬如我们上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时,本来慢跑加做操是很枯燥的事情,但如果慢跑不要老由一人领跑,而改成全班轮流,跑的路线和操都由他们自己设计,一轮下来再进行评比,评出最好的前三人,并进行一些物质奖励,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积极性高涨的。

3、课结构的安排

我们上课不可能每节的内容都很有趣,尤其是田经方面的内容,有些比较枯燥,对于枯燥的课,我们当然不能敷衍了事,如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低落,兴趣就不能保持,对此我们必须合理安排课的内容,首先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课本。让节课的上课内容了如指掌,这样上起课来也就游刃有余了,其次我们的体育课不外乎新授内容、复习课素质练习和游戏这些方面,针对这些,我们一般就把新授内容和一些素质练习放前面,如灵敏、柔韧、协调性练习。因为一开始学生的思想和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对于就教学非常有利;而把一些力量性、耐力练习和一些游戏放后面。

老师教学反思 篇9

《“漫画”老师》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训练用文字“漫画”老师,属于写人篇。从中年级就开始学习写人的方法,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抓住特征把人物的某一方面写清楚;本次的写人训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重在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并且尝试用上漫画夸张的方式将人物表现得真实而有趣。根据学情,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

1、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所选的一位老师的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特点。理清写作思路。

2、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尝试运用漫画夸张的手法将人物写得既真实又有趣。

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教学设计进行多次调整,形成了定稿进行录课。本次的习作教学共分为五个大板块: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中,通过名人漫画的图片配上简短夸张的描写文字,感受漫画人物的表现特点。首先出示一组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的正常图片,说说他们最鲜明的特点;接着观察他们的漫画图片,引导学生从鲜明的对比中,发现这些漫画分别夸张了人物的哪部分特征;然后与漫画人物图片相对应的漫画人物夸张简介,感受用文字“漫画”人物语言夸张的特点,导入新课教学。

2、引导回忆,确定写作对象

在众多老师中选择并确定写作对象尤为重要,通过谈话引导学生闭眼回忆,写下三个印象最深的老师,缩小选择范围;然后逐一回忆并比较三位老师的特点,发现特点最突出的一位作为写作对象,并跟同伴简单的介绍老师突出的特点。

3、例文引路,学以致用

首先明确老师突出的特点,根据学生已知经验运用思维导图列出老师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理清写作思路。通过例文的学习明确本课“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和“运用夸张幽默的语言把人物特点表现得真实而有趣”两大习作要素,习得方法并尝试选择思维导图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先用用一句话或词语概括人物最突出的特点,然后用具体的事例、夸张的语言给老师画一幅“漫画”。

4、习作欣赏,点评激励

通过自读修改、教师评、同桌互评等方式,本着教什么就评什么的原则,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先由教师示范点评(先欣赏再评星),让学生尝试参与点评进行互评,以评的形式进行激励,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从整节课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习作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可以。本节课教学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例文的选用和品读环节的处理。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最为纠结的就是例文的选用,反复修改后仍然感觉到“漫画”夸张语言的运用不够;在学习例文的环节对于例文的品读做得不够扎实,由于例文中语言夸张、幽默的特点不是特别明显,加上设计的问题针对性不强,所以学生在读例文时不能很快发现语言的特点。其次处理不好的是评价环节,由于实物展示台出现故障,没能直观地呈现学生作品影响了评价效果,评价方式显得机械和单调,未能很好地起到评价和指导修改的作用。

视频研讨时,组内老师、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就课堂教学提出很多易操作的建议。

1、对“漫画”的认识:漫画家给人物画“漫画”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某一方的特点,运用的手法必然是夸张、夸大、突出,最后形成的效果就是让读者看了就傻笑,觉得有趣,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想表现的人物突出的特点。把漫画迁移到文章上来,那目的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反复描述、大肆渲染,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

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无指导、无效的小环节要删去,可以整合的要进行整合。

3、例文的呈现要着力在“漫画”上,可以先回忆通常情况下介绍老师该怎么写,出示一篇例文,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写太平常;出示一篇例文,换成漫画的形式,用夸张幽默的语言抓住老师突出特点来写,并且将有着夸张的、讽刺的、搞笑的、幽默语言特点的语句标红。将这样两篇例文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明白什么叫“漫画”老师。

教师教学反思 篇10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王大伯剪枝并了解到剪枝的原因,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减少”是为了“增加”,减去又粗又壮的枝条是为了剩下的枝条能更好的吸收营养,更好的生长;也告诉了我们: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在这篇课文里,值得学生去品味、去思考的词语、句子太多了,如:“远近闻名”、“挥舞”、“疯长”、“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可以让学生发展思维进行说话训练的地方也有几处:文中的“我”满怀好奇,如果是你,此时王大伯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看着满树的桃花,我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看到一个个光鲜红润的大桃子,我又想对王大伯说些什么呢?细品课文,贯穿全文的主线也可总结出几条:“我”的心理变化;时间、季节转换的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三进桃园的所见所想。我在教学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的,紧紧扣住课文中的四个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朗读中感悟,利用三对关联词展开说话训练,同时突破教学难点,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最后我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平常的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减少”是为了“增加”。学生议论纷纷,找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完这一篇文章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减少”是为了“增加”是剪枝的学问,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教学的学问。只有善于捕捉和选取了一个阅读中心话题的,才能在阅读教学时游刃有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减少”是为了“增加”。只有这样才能花繁叶茂,硕果累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