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最新8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时间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场景,通过学生们的倒记时导入新课,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体验1秒与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如:阅读短文《小宇的一天》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
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各种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用钟表记时,来看看学生60秒能做些什么事情,加强学生对1分=60秒的认识,从而感知60秒。
3、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如:教学中,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给学生留出时间想一想,然后再与同桌学生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4、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我的做法是: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好的,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总想辩解。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比一比,看谁最懂得尊敬别人,能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这样不仅使急于辩解的同学静下来听,更促进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具体,说完整。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当在课堂上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常常常会留给学生们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会用“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来平息他们之间没有结果的争论。这时候学生往往听得最认真。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能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今年接收的学生底子较弱,口头表达能力其差,数学语言没有几个能流利的说出来。实在是一个非常不行的班子。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似乎也被过去的老师的磨灭的干干净净,上课的情绪是非常的厌倦,难以调动。再加上这几年,我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带学生,跟班上的好处就是不怕学生不熟悉你的教学特点。而这个班,虽说只是三年级学生,可是厌倦数学的态度已经可以比拟六年级非常厌学的学生态度了。头痛!
如何使这样的一班学生,重新喜欢学数学,激发出他们学习兴趣与激情呢?
这两个周我都在不断的试图了解这班学生,试图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与过去的学习状况,可是毕竟我在他们班的时间有限,了解到的信息也仅仅限于曾教过他们的老师的意见。实际情况如何,我到现在还是不清楚。
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孩子始终离不开他们活泼、贪玩的天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了游戏来吸引他们。的确,数学游戏虽然不是非常的刺激,可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上课能玩上游戏,还是挺有趣,挺吸引的。至于怎样利用学习数学的魅力来引导他们走回学数学的正确道路,暂时,还是操之过急。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吧。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在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注重学习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在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的是学生的猜想?感知?体验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的主动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在本节课的三个重要环节:理解面积的意义、比较面积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我分别通过活动体验、观察比较和猜想这三种主要的数学活动来学习这三方面的内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新理念。
但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1平方厘米的教学中,在学生猜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后,我出示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并快速地出示课件中“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就让学生想象用1平方厘米去测量桌面有什么感觉?学生是也可以马上想到1平方分米,但对于1平方分米的理解,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在讲,而没有用对1平方厘米的感知来认识1平方分米,这就是我在出示“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时,没有加以说明,没有让学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使学生没有建立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回想试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由于对1平方厘米讲得比较清楚,学生就能很快得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在多次试教与正式上课后,我深刻体会到学生是“活”的。
讲有“余数除法”时,我让学生先复习了“4×()<9,5×()<43,()里最大能填几”和“8÷4、40÷5”等能整除的竖式计算,为讲新课做好准备。讲新课时,我没有直接讲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而是先让每个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10根小棍拿出来,我带领他们做分小棍的练习:“有10根小棍,每2根1份,可以分几份?每5根1份,可以分几份?”当然,学生做这道题不困难。接着我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继续分:“每3根1份,可以分几份呢?”学生以为可以分完,可是分到最后,每人手里都剩了一根,这时,他们都发现了“分不完”的情况,于是我才开始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平均分一些东西,不一定都能分完,而且分不完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此时引出了课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在讨论到计算方法时,我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结论。如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不少学生知道要用除法计算,可是又觉得9个苹果没有分完,还剩1个,好像用已学过的除法计算解释不通。然而,这正是学生将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关键之处,我仍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算理,而是启发他们去想:“为什么这道题要用除法计算呢?”学生都愿意自己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于是就都积极地思考起来。想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终于正确地答出:这题是要求9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这样通过讨论,既复习了旧概念,又学了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在讨论“9÷2”的试商方法时,学生都知道要商4,但对为什么商4的问题,不少人是这样想的:因为放两盘,所以商4。我问:如果书上没有图或者题目中数目很大,怎么办呢?这时,我努力激发他们想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说:你们想想过去学的本领,看哪个同学能够把学过的本领用上。一个学生很快举起手来,说:4乘以2等于8,最接近9。我说:有道理,谁能说得更明确些?黑板上复习的内容就有你们要用的知识。这时一个同学很准确地答出:因为4乘以2等于8,8<9,所以商2。
在讲第二个例题“43÷5”时,我就先放手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针对他们出现的错题,组织大家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3除以5商6余13,我问大家:他错在哪儿呢?一个学生说:他的商太小。我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他商小了?答:因为他没有取最大的商,13里面还有2个5呢。这样,学生对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做题时一定取最大的商,做完题后要把余数和除数比一比,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新知识不仅理解得深,而且记得非常牢。
《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习。第二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索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练习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20xx年12月6日,在我区实验小学我又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分数的认识》,由上海明强二小的顾彩虹老师执教。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听了三节风格不同的《分数的认识》了。此次再听,全没有老生常谈的感觉,倒有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感觉,学生们也沉浸在分数的认识中,不知不觉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还意犹未尽的样子。当时不禁感叹:上海的老师真厉害啊!下午又听了顾老师的成长经历报告,更是油然而生敬意。顾老师能有今日之功力,绝不是靠几场作秀的公开课、观摩课包装起来的,而是由十多年的无数次的“直面问题”、“直言不讳”逼出来的,(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了。)更是缘于她十多年来对教学研究的热爱和探索。
当我提起笔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这节课已上过好几天了,然而顾老师的课在脑海里的印迹却还那么清晰,再次翻开听课笔记,仔细回味,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同仁们共享。
一、读透了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苏教版教材,以“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为例来教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教学其他几分之一,从而达到初步认识分数的教学目标,其实质就是要强调从“平均分”中产生分数,并让学生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顾老师在课的开始,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一个物体或图形被分割的种种情况,有平均分的,有不平均分的,有平均分成2份的,有平均分成3份的,还有平均分成4份的,这些图案或图形是混乱的无序的。然后由学生通过比一比、理一理、分一分,逐步整理成有结构的学习材料,并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来描述这类分割情形的特征,学生逐渐剥离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平均分成4份”等数学本质来。接着顾老师就在这有结构的材料背景下,展开了认识、、,甚至是几分之一的教学。
我觉得顾老师的教学设计,完全符合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对分数的释义,她吃透了教材;而且,顾老师这样来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分数的表象认识,因为学生学到的,一开始就是一类,学生眼里一下子可看到好几个外表不同的本质又相同的,这是对教材的突破,是创造。
二、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组织教学
顾老师指着“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2份”的一类图案问:这半个、这半个,你知道用什么数来表示吗?生踊跃回答:0.5,,50%。出来的多么自然,多么轻松啊!连50%都出来了。顾老师当然要好好表扬小朋友们了,小朋友们学习积极性当然就更高了,接下来让同桌说一说“这一类有什么共同特征?每一部分用哪个新的分数来表示?”时,当然就效果奇好了。
这一片段告诉我们:顾老师找准了学生认知的真实起点。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在阅读中一定已经接触过0.5、、50%之类的数了,而且对0.5、、50%之类的数应该有了朦朦胧胧的认识了,在这里,顾老师给学生找到了一座合适的桥梁,使学生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地滑向未知领域,老师要做的事,是让学生把模糊认识清晰化、准确化、数学化,这种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认知活动,应该是最高效的,并且是愉悦的。事实证明如此。
这不得不令我想起,上次在华西朱慧玉老师上的课。1÷2=(半)个,你觉得哪个数字可以表示这里的半个呢?有学生说出了0.5,偏没有学生说出。难道是那个班的学生没有同样的认知起点吗?恐怕不是。我私下认为,朱老师设计的问题是不是太抽象了,抑或是“1÷2=?”这道除式就“吓”住了三年级的小朋友了呢?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设有保底目标
这节课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在我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起来的,是顾老师在课堂上嗖溜嗖溜的身影。她像一支忙碌的斑鸠,一会儿溜到这一组,一会儿溜到那一组,脚步很快,没有声音(个子不高,没穿高跟鞋)。看得出,顾老师忙得很,她关注到每一小组,每一名学生;更看得出,顾老师的动作,不是做给人看的,这是她的熟练的习惯动作,她真的是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来上这节课的。她脚步匆匆,她在赶自己,没有赶学生。课后评议时,顾老师告诉我们,她这节课是设有保底目标的,40分钟内,她只完成了保底目标,还有教学环节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她的爽快真诚打动了大家。课堂教学研究需要真功夫,需要直面问题,需要直言不讳,顾彩虹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顾老师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还需我们静静地思考,慢慢回味。
《轴对称图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且比较熟悉的图形。因此,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整个过程我充分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但课后,我想了又想:还是不应该一上来就把抽象的事物展现给学生,应把实际转化成抽象,这样更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在让学生画图形的另一半,使成为轴对称图形时,不应该拘泥与一种形式,放开,让学生选任意一边为对称轴画另一半,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好,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后环节,应该让学生通过学的知识,画轴对称图形。既然学了,就应该让学生尝试运用学过的新知画轴对称图形,再一次把抽象回归到生活中。总的来说,这节课该放手还是不够放手,作为老师应该多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是能做到的。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活”了起来。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见真知。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
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回首过去,展望明天。我已经踏上了“星光”这一艘巨轮,随时准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冲向胜利的终点。
核心提示:这学期的时间特别短,教学任务又比较繁重。本学期想根据教学内容打算打破常规来教学。在简单分析了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后,我理出了这样的思路,不从教材提供的情景入手,单纯的把计算题提取出来,在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再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学期的时间特别短,教学任务又比较繁重。本学期想根据教学内容打算打破常规来教学。在简单分析了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后,我理出了这样的思路,不从教材提供的情景入手,单纯的把计算题提取出来,在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再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月4日是孩子们报道的日子,没有多少事情可干,离放学的时间还有很长。在询问孩子们是否在假期进行过简单复习后,利用三、四节课的时间进行了顺序的练习。因为我知道,计算虽然在上一学期“关注细节”的要求下很多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和进步,但是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和嬉闹指望今天一下把他们拉回来,还是需要时间的。在课堂上,我们先一起做了几个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孩子们先尝试,然后让学生起来讲解怎么做,确定“顺序”是最重要的。虽然没有给他们分类,但是第一层的练习题是同级运算的,在做题时让学生慢慢体会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么去做,先学会方法再去追求正确率。在做题过程中,我还时时表扬那些算完知道验算检查习惯好的同学的做法,以便带动更多的孩子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在进行了基本的练习后,慢慢的加大难度。在含有两级运算的时候该怎么办?还是通过实战来进行练习,接下来是解决后面的带有小括号的应该怎么做。两节课的时间,我们学完了课本第一单元所包括的三种类型的混合运算,绝大多数孩子都能知道计算顺序,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也在慢慢的回升。
开学来第一节课,先是尝试了几个简单的混合运算,然后和大家一起来看书,解决书上的应用题。课堂上尽量让孩子多说,把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解决实际问题是班上孩子的弱点,本学期要作为重点。从计算效果上来看,绝大多数孩子能够会做,错误的原因主要包括:运算顺序不清晰、计算粗心等。在后面的练习中要加强。
(二)
本节课的新知孩子们在之前就已经接触过,并且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开始先是采用我读题孩子们独立进行计算再集体订正的方式。从孩子们做的情况开看,顺序已经比较明确,粗心计算的问题仍然让人头痛。有的孩子宁愿绞尽脑汁的口算、心算,也绝对不拿起笔来列竖式算算,看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非一日之功。
根据上学期孩子们应用题出错较多的情况,这学期安排学生准备了练习题本子,主要把课本上的应用题抄到本子上,然后用铅笔进行计算。我觉得形式还是不错,关键是老师的指导一定要到位。一天一节的数学课怎样让孩子“轻负担高质量”还要下大力气。
(三)
这节课的主题是关于括号的问题。很多孩子已经明确在有括号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计算,顺序已经非常的明确。但对于括号的作用理解得并不深刻。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如:(32×15)—(32÷4)。其实在这个题目所加的括号并没有改变运算顺序,并没有必要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口号的作用,我们练习了几个题目,像如课本第14页的第4题,我先把数读出来,在告诉孩子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根据老师的表述看看括号需不需要加,加到哪里。此题练习完后,孩子对括号的`认识更加深刻。效果比较好。
(四)
关于0的运算孩子们平常还是接触挺多也比较熟悉,看似简单却包含很多知识,特别是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要做到充分的理解不是很容易。在听取了高主任的课后,我又作了部分梳理,尤其是在板书上进行了规整。黑板的左半边是0在加法、减法、乘法中的特性,单独留出黑板的右边解决除法的问题,板书也进行了简化。如:
0+5=0 0+任何数=任何数
在处理本节课的难点时,先请孩子根据“0÷5=0”说说0在除法中的特性,有的孩子就提到“0除以任何数都得0”,接着就有孩子提出了反对意见,学生讲完后,我把他们的意见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板书“找不到商、确定不了商”来解释为何“0不能做除数”。学生看似明白了,做题也能作对,不过我感觉还有部分孩子不是很理解
(五)
本单元的整理复习我班的主要目的就是查缺补漏,并没有把所有的知识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复习,而是根据平常学生掌握的情况,尤其是作业中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练习。看似简单的一个题目,孩子们因为计算速度不一致的原因导致容量较小,但是同时培养了孩子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尤其是当有的孩子很快做完,但是老师要求的时间还没有到,空闲的时间干什么,那就是检查,不停的用笔在打草纸上进行验算。计算是我们复习的重点,特别是运算顺序、括号的使用。适当的复习了应用题,分析了数量关系。
上课两周了,最大的感觉就是孩子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怎样有效的利用好40分钟,让不同水平的孩子在上课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数学满足,在后面的课堂中思考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