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9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欢迎借鉴。
回想上课之初,虽然时间很短,我还是认真的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前一天临时通知我,人数比较多还包括家长。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和最终的评比结果来看,效果很满意。应该好好总结一下:好在哪些方面?哪些环节处理得恰当?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进的?为今后的公开课留下一点值得借鉴之处。
一、成功之处
1、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在引入环节,我做了一个小魔术:听话的小鱼。这是魔术表演常用的一个道具,其实魔术很多用到物理知识的,播放或演示一个魔术,然后又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其原理,学生会有很浓厚的兴趣。(我并没有过多解释原理,设置了一个悬念,其实后面课程有潜水艇模型,和这个很类似,我只是把它调到这里来演示。)一开始,就把学生和大多数听课者的兴趣激发了起来。(下课后,还有家长向我了解原理呢。)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教学的目标,学习知识后能立刻解决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也得到了满足。
2、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这节课我安排了一个活动:生活中的浮力。学生不仅要说出浮力的应用,并要思考其原理、原因。通过这一个环节,我不仅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大致了解了学生对浮力知识已有的掌握程度,确立最佳反应区。整节课的效果后来在学生的周记作文中,都有很好的反馈,如:印象非常深刻……,不由自主上网查原理……,自己回去也动手也做一个……,做得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把自己的父母也问住了……等等。
3、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通过浮力的举例,我了解到这个班级学生对浮力知识已有的较深认识,我做了临时调整,对称重法不做过多的介绍,而是把时间放在为什么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把浮力测出来。时间还是原来的计划时长,效果却比我预料的还要好。我觉得要做到积极的应变,一定要准备充分,事先准备的素材一定要充分,那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4、课后小结。这个环节我并没有做教师总结,预留的时间也不是下课前2、3分钟,而是留出了十二分钟,仅仅在投影上打出两个问题:(1)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内课外不限);(2)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最好举例并说明理由)再留出3分钟考虑时间,我走下去和学生单独交流,聊这节课的收获。由于有了前面活动环节的积极回答,加上我在单独交流时的一些提点,这个环节成 实践证明学生的小结:知识更完整、气氛更热烈、拓展更具体、效果更明显。
二、不足之处
过后通过回放录像,我还是发现了存在一些值得改进之处。
1、由于是临时变为对外开放,所以听课人数超出原计划很多,不仅教室里面显得拥挤,外面走廊都站满人。学生的课桌都连成了个整体,我只能走到第一排的几桌位置,在单独交流的环节,只能顾及到为数不多的几位学生,导致后面的小结时段,前排同学的小结效果比中后排同学好得多。在演示实验时,也无法走下去让后排的同学观察清楚。
2、在引入环节之后,学生提出要求老师说明这个魔术的原理。原计划是设置悬念的,而且学生也还没有学到气压知识,在这节课暂时讲不清楚原理的。在下课前禁不住学生的再次请求,说明了一下,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过后想想,知识还没有达到,说了也不理解,还是不说的为好。
3、没有考虑到实验观察的效果。本来以为演示的实验,可以走下去,顾及后排学生的观察角度,但是临时听课人数有变,无法走下去,准备的器材无法保证后排同学也能看清楚。以后的公开课,要考虑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安排在实验室,位置足够宽,实验器材临时更换也方便。
4、有个环节被临时取消。本来在小结之后,我还安排了一个环节:思考题。本意也是准备在学生小结不充分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补充。但是后来发现学生小结已经超出我的准备的内容,就临时取消了,把时间都放在小结去了。后来觉得,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也低估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几点收获
1、时间不足还能临时调整,空间不足则无法临时解决。
2、准备的问题要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3、不要低估学生积极性,只要引导得当,他们的热情超出你的想象。
4、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你会有惊喜的。
今天下午在初三(5)班上了一节组内公开课《功》,之前在2班已经上过了同样的内容,所以我想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完善一下本节课的内容,争取根据讲学稿内容按照三个必须要求完成这堂课的教学。
本节课有个演示实验,就是“探究斜面”的活动,因为之前在2班做这个实验时能根据所测数据得出想要的结论,所以在今天这节课,我是让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其他学生在下面观察,看是否有错误之处。结果问题真出现了。这名学生在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是在匀速拉动时读数的,但他却在拉到顶端时停止运动时再读数了,所以导致了测量的F偏小,并且三次都是如此,因此最后计算出的FS比Gh小了,这个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但是我当时考虑到时间问题就没有展开来讲,就直接跟学生说,这个通过这个数据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FS近似等于Gh,然后就接着往下面讲了。并且在这里,我还用了语言加板书说这里的FS等于一个定值,这肯定是不科学的。
所以总结这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指出来,也包括在以后的课堂中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在让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时,既然说了让下面同学仔细观察,看有无错误之处,就应该留点时间给学生回答,也许学生还真能看出学生演示过程中的一些毛病出来,这就避免了之后产生的很多麻烦。
第二,在课堂上语言必须要经过思考之后才能说出来,并且要讲究精炼。有时自己认为这种说法可以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其实效果却适得其反,学生甚至可能误导。
第三,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应在旁边不断引导指导学生,而不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做,这个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产生,甚至,想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起到一个好的效果,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甚至效果很不理想。
之前经常听人说起,教书是一门艺术!我不是太理解,现在,我在教学岗位上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有时,一个人静静的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课堂教学时,突然感觉到自己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自己的上课水平还远远不如其他年轻教师,想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打磨打造,突然对“教书是一门艺术”这句话有点理解了,这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追寻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更用心的去从课堂中找出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的问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全新理念!
初中物理的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终身学习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自身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并且物理学科的教学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较高,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二、培养兴趣,增强情感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的养育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有了亲身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物理教学反思才具有它真正功效。
本学期即将过去,作为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师,我深感压力之大,形势之严峻。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两个活跃因素,回顾这学期的教学,我有很多感触:
1、这学期主要学习了电路和电路计算,一部分特别是中等和中下游的学生上课明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学习物理非常吃力,究其原因是基础薄弱,连贯性较差,理解能力差,而电路的连接状态和连接方式,是电学的核心问题,学生对于这类的抽象问题,往往掌握不好其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2、语言表述能力的欠缺,生活阅历的狭窄是造成学生对物理现象蕴含的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研究的科学方法不能抓住要点分析的根本,因而学生也就很难找到物理规律的本质。
3、过份的依赖于计算器,是造成学生计算能力偏弱的一个根本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学中,要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给出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从感知上认知知识点、公式等;在习题精讲精练中教给学生正确的技巧和方法,一题多解的思路引导,促使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注重多种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2、课堂上注意课堂节奏,尽量让中下游的学生跟上老师的步伐,在现象解释和语言表述过程中,切忌不可替代学生,让学生动起来,从课本中找出相关的,真正用好课本。
3、优生辅导势在必行,查缺补漏不可忽视,在计算过程中,要督促学生摆脱对计算器的依赖,提高解题的效率。
在听一节物理课《温度》的时候,发现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让学生体验,感受冷热的不同,由于对比参照的不同,会有错误的反映,从而引入温度的对比和测量等,然后进行温度计的结构学习和使用。
但是,由于在冷热的感知过程中,一直让同一个学生参与体验,缺乏应有的对比反应,学生描述感受也就没有戏剧性的不同,学生感觉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没有对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有鲜明的认知性,也就少了研制温度计的迫切性。
相对的,如果让两个不同的学生分别将手插入冷水和热水中适应一段时间,在同时插入温水中,立即评价,感觉对比也就大不相同,也就容易勾起学生对井水冬季、夏季不同反应的质疑,体悟到感觉的对比作用,也有不靠谱的描述等。继而认识到为了便于对比和记录,科学的方法是选取相同的参照物比对,引入温度的界定和温度计的研制和使用。
这就提醒我们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目的的导向性,绝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也不是仅仅为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而是有明确的目的和功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某一知识内容,或者掌握某一方法技能。
还比如温度计的使用,同样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测量方式以及观察结果,对比结果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到规范操作的意义和操作要领。进而感受到学习的价值,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更多一些体验性,而不是单纯的接受性,也就更多一些顿悟性,也就无形之中保证学习的理解性,印象深刻而稳定。
所以,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目的的导向性,做好细节的组织和调整,既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其中的情趣性,还让学生体悟中明确学习内容的生成,注重教学活动的时效性。
初三总复习还有一个月了,但总体效果不尽人意。1、要求的基础没掌握;2、时间分配不合理;3、没有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开始复习前已经作了复习方法的介绍),特别是通过第一次月考反映出来的问题更是令人担心。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复习设计,复习安排难贯彻下去,很多学生根本不动。
2、布置任务,作业难完成,课堂上任务效果不好。
3、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4、如何抓优秀和及格临界生。
5、如何提高复习的时效性。
我会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的,尽我所能。
做练习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环节,是运用知识的一个方面。“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济慈先生语)。但是茫茫题海,如何才能轻松到达彼岸呢?选好练习题,上好练习课是关键。
1、选题时,要紧紧围绕课时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2、题目的选编以课标为纲,以教本为本,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初中物理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其次,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习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习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不要让一些无用的“野”题目冲淡了重点;再次习题应该具有量力性,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就题论题,所以应该有选择性布置作业,而不是象某些老师的“从第一题到第十题全做”或是“从正面到反面全部完成”;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讲授完新知识后,立马把大量的初三的复习题,针对该知识点的中考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好像难不住学生就显示不出老师的水平似的。
3、作业要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决不能借口说自己没时间、偷懒,或者是高估学生的自觉性(其实有时也不是学生不自觉),对自己布置的作业不收。实践证明不交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很低,有的甚至就是抄抄答案或是一片空白。所以老师对学生作业要做到上面四个“必”字,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收,作业要认真批改,但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对作业是只“批”不“改”,当然主要指的是问答题和计算题。对作业的批改是“为结果论”,只要结果是对的,立马一个红红的长长的“√”就上去了,至于学生用的什么方法,用了那些方法全然不知;只要看结果是错的,旋即一个大大的“×”就划上去了,至于学生错在哪里从来不看,为什么错了从不帮学生找原因。从而在课堂订正作业时,对学生采用的一些好的方法没有“发扬光大”,对学生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没有足够的澄清,学生整体解题思路狭隘。而老师的讲解的仍然是埋在自己肚中的那壶“陈年老酒”,自己的知识也得不到更新。对做错的题要严格要求学生订正,做到作业要能全面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校正及时。
4、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5、题目要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随时调节教学。因为能让学生当场了解解题过程,知道正误,及时反馈,教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纠正或强化,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很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等等。
本学期我们物理组坚持以教学�
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我们物理备课组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提高课堂效率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校教师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由于新教材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其次,加强自我培训、提高自我素质也很必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式分析,参与分享教学诊断,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长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第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需要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就是新文盲。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第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务实,重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肄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导学案)。每课教案(导学案)要做到: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要提前两天备课。授课后及时总结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质量。重视集体备课。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按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动计划正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备课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重点反思一节课存在问题的解决。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 我们将以教材为主,打好学生双基,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复习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段段清、课课结、特别对过去学习底子薄的孩子,更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下学期初我们物理就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我们将进行系统复习,单元测试,综合练习。以过去中考和模拟考的测试卷为准,整理一系列题反复练习,巩固再巩固,争取有新的突破。
弹指间,半个学期又过去了,作为新老师的我带领着两个的数学,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总是比有经验的老师带的班级考得差。难道这是真理,就应该考得差?还是我没把心思花在教学上?我想大多是后者吧,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很浮躁,认为自己才毕业不久,何必那么认真呢。对于教学有点敷衍了事的`想法。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不但教学成绩提不上去,而且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通过这次期中考试,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考试试卷我已经让学生们看过,并且改正了,我总结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有些学生的计算不过关,计算题出错,以后要每天练几道计算题,尤其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题。这些题出错有些冤枉。
2、与方向路线的题,有少数同学掌握不好,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这类题。
3、能力题。对于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平时要加强能力题的练习,争取广开思路,向满分努力。
期中考后,我认真地分析、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进。
1、课堂教学方面,上课的基本环节已经能够把握,但各方面的细节关注得不多,比如,课堂驾御能力远远不够,对学生的正确评价不及时,课堂节奏的安排不够合理,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课后辅导方面,对后进生还需加强辅导,让他们能尽快跟上班级的进度,要关心班上的每个学生,让学生能更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合理利用好早读、午读安排学习活动,让学生不只是局限在书写和阅读,用更丰富的活动来打开他们的思想。
3、抓好后进生工作。这学期的后段时间,重在抓后进生的提高。
成为新教师,这只是我的第一步。做好一个教师,才是我接下去要努力的方向。我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学会总结与反思,积累实践经验,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