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关键词】主线 历史人物 历史教学
据笔者粗略统计,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实验教科书,涉及的历史人物有487人,其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有210人,八年级上、下册有151人,《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有126人(以上均不包括“北京人”“古埃及人”等带群体性的人物)。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各处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之中,他们的活动大都与当时、当地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关系密切,作用也十分重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历史人物这条主线,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为此,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帝王为主线
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古代涉及到的封建帝王,自秦始皇开始至清末代皇帝溥仪结束约43人,这些帝王中,很多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进程,象征着每一个朝代的建立、治理、繁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如秦朝,以嬴政和胡亥为主线,以“繁荣而短暂”的历史� 秦王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大胆改革创新,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封建统治。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也是因为嬴政和胡亥的暴政,繁荣一时的秦朝仅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14年,就在农民起义声中夭折了。同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两晋、隋朝等历史发展过程。再如西汉王朝:以刘邦(建立)刘恒、刘启(文景之治)刘彻(繁荣)为主线,以“他们为什么能成功”为话题,引导学生独立自学或合作学习。以此类推,其他朝代亦可用同样的方法引领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还有,初中学生容易混淆帝王及其所处的朝代,为此可做以下归纳:刘汉、杨隋、李唐、赵宋等等,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建立唐朝的人说成刘邦了。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世界史,如苏联:以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为主线,学习其兴衰史;美国:以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为主线,了解美国的建立及繁荣。
学生走进帝王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帝王们的心灵沟通,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以英雄人物为主线
所谓英雄是指:才能勇武过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可见,“英雄”一词原则上属于褒奖性词语,并不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国家性。但“民族英雄”的解释却是: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也就是说,民族英雄是指为本民族做出过贡献和牺牲的人,它具有民族狭隘性和国内不适用性。为此可将英雄分类并 如:军人式英雄――战场上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累立战功之人。项羽、卫青、霍去病关羽岳飞、叶挺、克伦威尔等。民族英雄――指为本国范围内的各民族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人。戚继光郑成功邓世昌林则徐、关天培 左权、赵登禹玻利瓦尔等。政坛英雄――政治舞台上能左右政局、控制上下的人物。孙中山、、、邓小平、、丘吉尔等。
三、其他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形形,有促进历史发展的改革家;有潜心钻研、敢于创新的科学家;有治学严谨、公正不阿的史学家等等。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对比,整合多重内容。特别是在复习课中,对不同人物的取舍、归纳、分类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改革创新的典范人物:商鞅、孝文帝、王安石、邓小平、列宁、日本明治天皇、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等;科学家:张衡、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宋应星、张天佑、侯德榜、袁隆平、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等;史学家: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胡适、郭沫若、吴晗等;文学家: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王充、魏源、康有为、柏拉图、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探险家、艺术家、军事家、外交家、教育家等等。
四、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以人带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让他们去主动探究,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的真实世界。所以,以历史人物为主线的初中历史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于友西主编。 中学历史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3]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6]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为老师,我们天天上课,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期待的眼神,老师或许会激情高昂,但是,我们也一定会遇到学生沉闷的课堂气氛,这样我们一定会激情低落。前几天我就又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上课过程中我针对问题问同学们“这个问题明白了吗?”结果教师里无人应答,我又问了一遍,三两个学生有气无力的答:“明白了”。当时我观察着每一位学生的表情,说实话当时真的已经怒火中烧,本想借机好好训他们一顿,但还是忍了下来。突然学生可能意识到了什么,马上鸦雀无声地看着我,他们以为我会发火,并狠狠地训他们一顿,从他们的表现看得出,他们正等待着接受我的批评。
经过短时间的沉默,我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吗?于是我压住了心中的不悦对学生说:看来同学们累了,我给大家讲个笑话吧。学生们有些茫然,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太自然的微笑,然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笑声,后来学生很快融入课堂的讨论中。接下来师生都变得很轻松。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到我这节课的效果,比平时要好上几倍,学生掌握的也非常好。
反思:
试想一下,如果课上看到学生的这种现象,就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教育,学生会接受吗?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的这节课的效果还会那么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有时试着换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简单一个笑话改变了课堂上的尴尬的气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尝试换一种思维去解决问题,结果会更精彩。
经过半个学期的八年级历史教学后,反思几点: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钻研教材、参考资料、认真备课。
在备课环节,我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到精心安排,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一课都“有备而来”。
在本学期的八年级历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着眼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借助网络资源,拓宽知识,丰富教学资料,使教学不至于陷入鼓噪乏味。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做出教学反思及总结。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透过设疑,创设一种搞笑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讲《春潮再起》前,我首先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透过歌词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兴趣并带着问题走入新课。又透过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视频资料,结合问题把学生带入教材,带着问题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三,对教学主体的反思: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资料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确定学习重点。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资料;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世界之最”的资料;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资料。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写完这篇教学反思,觉得今后需要努力的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掌握记忆技巧
我们明白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应力争尝试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如:分散记忆法,趣味记忆法以及引导学生记忆纲要等。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学就应是教给学生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还应继续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理解式的学习方式,用心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建立和构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到达教学预期目标。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经过教学反思后的一些心得。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相信只要我们能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能,就必须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兴趣学呢?
在新课导入上做文� 一节课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
作为历史教师,要避免单一僵化的导入方式——反复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很实用,但用多了会让学生厌烦,对历史课反感,不感兴趣。不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因课而异选择导入方式。有的课适合故事导入,可以引入与教材相关的有趣历史故事。形象生动的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有的课可以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时政要闻(视频)导入,找到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课可以播放振奋人心、揭示教材核心内容的歌曲进行导入。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一课时,用歌曲《国民革命军歌》导入;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用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新课,都收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用歌曲导入有诸多好处: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国民革命军开往北伐战场和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的英雄气概;同时歌曲中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和“保和平、卫祖国,也是保家乡”,激发学生探究新课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本资料等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要用不同的、多变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在自己精心备课的同时,还要多向身边的同行观摩学习,把彼此的优点、长处、亮点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作为教学资料的补充,这种活生生的教学资料会让我们的课堂富有活力。
但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有趣又有效的课堂才称得上真正的成功,怎样打造有效课堂呢?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引导学生把教材要点变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1934离瑞金,工农红军去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已过半,强渡乌江到遵义,生死攸关转折点,四渡赤水乱计划,急渡金沙跳重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来到陕甘根据地,1936会宁聚,红军长征终结束。”这样的总结,知识简洁凝练,减轻了学生负担,易于学生记忆,学生会心一笑,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我在历史教学中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我先要求学生看单元学习主题,了解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再看本单元由哪几个课题组成,在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单元各课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单元学习主题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的政治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这一过程,中国的先贤志士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索过程。这样,学生对各单元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一、准确定位“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历史教师在讲爱国主义的时候,经常把这几个概念混淆使用,甚至把它们直接等同起来,这就不利于对学生开展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因此,为了顺利地开展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当务之急是要理清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当人民、国家和君主(政府)三者发生利益冲突时,应该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政府)在最后。《尚书・五子之歌》也提到“人民”与“国家”之间的轻重关系,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些都非常准确地阐释了人民、国家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可
清朝进入晚期以后,腐败丛生,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2001年秋季前的中学历史教材(人教版)对此有过多的描述。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人教版)是2001年秋季在全国各实验地区开始使用的,这套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结构做了调整,内容变化很大,其中对清王朝种种腐败现象的描述大大减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说法已不见于课本,联系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编者只不过在该册后部的内容中增加了“文字狱”和“闭关锁国”政策两项内容;八年级上册也不过在讲中日甲午战争提到了慈禧太后不顾国家安危依然在颐和园搭天棚,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1840年后的清朝,各种危机更加深重,加上西方列强对其多次的武力打击,进一步削弱了它的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这时学生在课堂上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这样腐败的政府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分析清朝种种腐败现象之后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任何少数民族都有它的权利。当然,我们的学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问题在于学生对清政府的态度上,通常认为是清政府应该被,但不能由列强来,而应该由洪秀全、孙中山等人。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激情在历史课堂上时常涌现,这就需要教师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由非理性向理性转变。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着力区分好“国家”、“政府”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除了无产阶级的国家外,是不能直接把这三个概念划等号的。
二、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是八年级历史课本提到的两次重要的农民革命。对这两场农民革命的评价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理国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史学界对这两场革命运动的认识和评价经过了一个急剧的转变过程。马克思认为:农民起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在改革开放前过重强调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学术界对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而且也符合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其反抗的对象是封建统治阶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的“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更加深了人们对农民革命的美好印象,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学家发现农民革命有着重大的局限性。教科书对农民起义的评价是冲击了封建制生产关� 农民起义除了巨大的破坏力之外,不能推动历史有实质性的进步,所以不值得大力宣扬提倡。义和团运动高举狭隘的民族主义旗号,本身极端愚昧和盲目排外,八年级历史教科书已把它定性为爱国主义,老师在讲课时应强调义和团运动是爱国主义,更要指出这是一场非理性的爱国主义。它的非理性也有目共睹,具体讲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义和团盲目排外,敌视、摧毁现代文明,这就不能理解为“爱国”,而是误国;二是义和团虽然有抗击侵略军的一面,但是胡乱的烧杀掳掠的现象也很严重,为国民添祸乱,并且直接导致辛丑条约的签订。义和团运动既反映了当时北方人民的心声,但又是注定要失败的。近年来,农民革命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地位一再下降,篇目减少了,文字少了,对农民革命事件的描述都是作为知识背景出现的,属于选读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对农民起义的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都不是历史的态度,中学历史教师在这个方面往往讲得不够到位,其结果影响了学生理性的爱国观形成。
三、理性看待“民族英雄”与“汉奸”之争
对关键历史人物评价是一个中学历史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八年级历史教材定性的民族英雄有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丁汝昌、邓世昌、佟麟阁、赵登禹等少数人。汉奸则没有定性到个人,但学生会依据已有的知识说出一些汉奸人物,如等。学生还会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提出质疑。早在辛亥革命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就被革命党 上世纪40~60年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他亲自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中,曾把曾国藩称为“汉奸刽子手”,李鸿章代表了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近代史上重要的卖国条约,早期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后来被迫抗战,但是又与日本帝国主义勾勾搭搭。他们是不是汉奸?讲清楚这个问题对中学历史教师,特别是非专业的历史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历史教科书已经避开了这些问题,但是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是回避不了这些问题的,因为学生会时常向老师提出或彼此之间进行谁是“民族英雄”和谁是“汉奸”的问题争论。老师如果讲不好,会造成历史概念的混乱,学生也搞不清楚什么是“民族英雄”、什么是“汉奸”。那么,教师如何讲才能讲清楚这个问题呢?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有这样的一个观点:“伦理本身具有绝对价值”,这个价值不随着国家版图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着民族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断定的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再次的施琅不是民族英雄。但是,“历史是生长的,民族是建构的,文化是开放的”,民族本身是在不断融合和发展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民族主义和民族英雄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内涵,但不管如何发展变化,只要把握“伦理本身具有绝对价值”这条原则就可以给是否是民族英雄下结论。当然,教师通过浅显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还是要费一番工夫的。
四、遵纪守法是衡量理国主义的重要标准
时期,北大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殴章宗祥”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我们大部分教师在讲这个问题时候处理得不够完美,很少有教师能够从法律和道德的层面去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要不要游行示威?所有教师对此都持肯定态度,因为这是学生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正当方式,同时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但是,在“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这两个问题上我们中学教师基本上没有做认真分析。通过教师的语言、表情、肢势等,学生很容易认为“赵家楼”该烧、章宗祥该打。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性的爱国态度。教师这样处理当然也不能使学生养成一种理性的爱国认知和行为。长期以来,我们不是一个法制国家,不少 这是一个浅层次的理解,如果教师讲课只讲到这个层面是不成功的,不利于理性的爱国观培养。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历史教师应该至少要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好两个问题。首先,是不是性质正义就可以不择手段?其次,如何处理“国民公意”与个人自由的关系?这样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它既是建立一个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进行理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我想讨论的结果会证明以下二个观点:一是目的和手段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无论哪一个出现了问题,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都是有害的。二是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政治团体打着正义旗号而干着违法的勾当,危害社会。
五、以人为本是理国主义的最终归宿
首先,教师必须有很强的争对性备课。这里的备课,既包括备教材、也包括备学生,有时,备学生重于备教材。教师备课,绝不能完全拘于经验,要辩证的动态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时代、年龄、知识范围、偏好程度等等都要备。备课不到位,问题无价值,学生启而不发,达不到教学目的。举例来说,同样是中日民族冲突相关的问题,面对同一届的学生,我做启发教学时,因为年级不同知识视野有异,我提问的角度略有所不同,答案也不太一样:面对八年级的学生,我问:戚继光抗倭、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结果如何?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升到九年级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问:中日两国关系史上相继有戚继光抗倭、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等三次大的民族冲突,请问冲突发生的背景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显然,这两个问题是不太一样的,八年级的学生,不适宜对这三次冲突发生的背景做对比提问,因为背景的分析,往往难于对历史事件结束原因的分析,尤其是世界历史还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对八年级的提问是不太适宜的。对历史事件结果的分析,答案也略有不同,九年级学生增加了世界历史的一些因素。同样的问题,如何提问,这当然需要要老师认真备课了。
再者,启发发问要讲究策略方式。我总结有以下十大发问方式,逐一介绍:
一、正问启发。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种方式是以用在优等生和学困生。优生直问直答,当面鼓对面锣,干脆利落,节省时间;学困生绕弯发问会不理解其中意思,回答更会有失偏颇。
二、反问启发。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有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反问启发,适宜大众学生。
三、观察启发。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像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再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这种启发教学法,特别适宜上课精力不集中,对历史有偏见不喜欢历史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改变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不屑一学的印象。
四、情景启发。这是教师用惟妙惟肖的讲解,或是让学生演历史剧,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五、推理启发。是依据历史发展中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讲《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修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白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六、判断启发。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拨,认识提高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面问题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2.洋务运动和的目的和作用;3.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4.北洋军阀和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5.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先后走上历史舞台,但纷纷失败退场,唯独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七、对比启发。这是讲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对知识内涵和外的认识。例如讲“变法内容”时,可对每点内容提问“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使学生那个理解看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过度,而且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八、类比启发。是讲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那个难把握历史知识的真。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大战的
九、辐合启发。是将某些历史事实进行综合,经过启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如愿到理性认识,获得深刻的感悟和理论。
教师在上每节时,都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不同的情趣中,往往蕴含着不同的经验教训。前几天,再一次历史课中感觉非常愉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爱说话的两位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让这俩学生帮我拿来电脑,并对他们进行了表扬,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感,课堂上的表现也与以往大相径庭了:聚精会神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悦中获得新知。
所以,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鼓励,这一宝贵的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收效一定很大。
关键词: 历史知识 记忆历史 记忆方法
在初中教学中,学生脑海中尚存历史科目是一门“豆芽科”“副科”的想法,甚至在许多教师,乃至学校的教育观念中有此种落后的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课在中学课程体系中还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学历史仍然是一门初中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文化课程,也是初中生中考的一门必不可少的科目。因此,教师教好历史、学生学好历史、记住历史知识,任重而道远。在任重而道远的历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及教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记忆历史知识成为了此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根据心理学基础讲解,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个体对其自身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回忆和再认)。因此,人类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记忆是其根本能力,是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的基础。同样,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懈的记忆才能真正记住知识。
但在我身边的教学经历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在上课期间向学生提出历史知识问题,例如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学生回答不明确、不全面,有的学生甚至不会。这说明学生没有记住知识。学生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能掌握,教学工作如何进行、学生成绩如何提高呢?我在教学工作中经过反思,分析了造成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的原因,并且根据记忆规律和学生的记忆特点,总结出一些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的方法和技巧,采用了学生有效记忆历史的方法。
一、造成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很关键,学生学习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记住历史、掌握历史、学好历史。
课堂上不学、下课后不看。在学生中,除了一些态度端正、自觉性很好、积极进取的学生之外,有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豆芽科”“副科”,觉得历史微不足道,所以,不关心历史,不重视历史。在非常关键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不集中注意力、不认真听讲,造成了他们不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不清楚历史的思路,既然课堂上都没有专注于学习,课后的自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平时不用看,寄托于开卷。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属于文字学科,是死的知识,靠的是背诵,平时不需要认真地学,考试前背背就行,还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历史在中考时属于开卷考试,可以翻书参考,存在侥幸心理。因此,许多学生学习情绪就会消极,平时不用功,收到的效果已然明了。试问寄托于开卷的学生们:中考是政史合堂,一个半小时,一共十二本书,你翻得过来吗?
2.记忆方法运用不当
首先,学生在记忆历史时,大多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记忆哲学。当然这种记忆方法虽然能够记住一些史实,但这种方法难度较大,死记硬背有可能暂时记住,但会很快遗忘,对学好历史起不到推进作用,所以死记硬背并不值得提倡。其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明确重难点,记忆历史时总是一处不少、一字不漏,这也明显加大了记忆难度。最后,学生自己不善于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比较,不善于前后联系,更不善于中外联系,造成了对历史知识的断节及知识的混淆。
(二)客观原因
当前教育政策的变化、学校教学方针,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等因素是造成学生记不住的原因之一。首先,从教育政策来看,当今为了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出了许多改变。当然,这样的目的是非常正确的,但正是这样的变化造成了历史的边缘化,同样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受到影响。作为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渊源的主要学科,现在的中考历史居然只占50分值,而且是开卷。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我甚为不平。最后,由于受这样的政策影响,许多初级中学并不用专业的历史教师上历史课,有时可能会造成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误导。
二、学生如何有效记忆历史知识
虽然造成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的因素有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但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学生自身。根据记忆规律和学生的记忆特点,在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一些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的方法和技巧,与众分享。
(一)理解记忆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根据记忆规律可知:只有经过人脑的思想理解了的事物和知识才能被我们深刻地感知、记住,从而牢牢地占有、运用它。因此,理解记忆法是记得最牢、我最喜欢、也是我最提倡的一种记忆方法。这种记忆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讲解水平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有极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何用恰当讲解方法使更多的学生理解更多的知识,也就是面对不一样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把每个知识点的内涵讲得透彻,讲的通俗易懂。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对知识点的内涵信息掌握、吃透、消化,而不易理解的地方应当及时请教同学或者向老师询问。这两点构成了理解记忆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时候,要让他们在理解的同时顺便记忆,在记忆的同时深化理解,这不但有利于记住历史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这一课中,关于如何记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非常困难,而如果对这段意义的话加以理解分析,就非常简单了。首先,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次,辛亥革命的功绩:政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辛亥革命失败的地方:三个没有(没有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那么如此一来,就非常明了了,学生只要能够理解这个组成部分,记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二)循序渐进、反复记忆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记忆任何历史知识,不过需要多花时间。首先,在课前预习时进行简略记忆,知道所学内容是什么就行。其次,课堂上跟随老师思路,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边学边记忆,这一点尤为重要,只要很好地利用这四十分钟,课后就少花时间了。最后,课后要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复习、反复的记忆、循序渐进,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深化的理解。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中,关于这八个国家和签订《辛丑条约》的十一个国家的名称的记忆,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英法美俄、德意日奥、比西荷”,这十一个国家,记一次有可能当时记住了,之后又会忘,所以,必须通过反复记忆、不断地记忆才会把这十一个国家的名称牢记于心。对于历史知识,学生记忆的时候,不要想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记住,而是要慢慢地、以少积多、循序渐进地记忆知识。学生第一次记住之后,下次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把记过的知识重新看一遍,从而在脑海里加深对已记知识的印象。
(三)归纳整理、对比记忆法
学生如果善于归纳整理、善于对比,记忆知识就轻而易举了。这要求学生把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经过整理之后的知识就相对有条理性、逻辑性、系统性,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对学生记忆历史知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八年级上册的学习,主要就是学习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也就是一些战争组成的历史。我们就可以把近代的战争一一罗列出来,进行归纳整理,理清线索。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局部抗日、全面抗日)。如此,就能帮助学生记住八年级上册的主要历史脉络,对于他们学习和记忆有非常大的帮助。
另外:关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记忆。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和概括,知道这两个条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内容上大致相同: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但也有不同之处:签订的国家(中英、中日),割地(前者割占香港,后者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前者赔款2100万元,后者赔款白银二亿两),开放口岸(前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后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条约内容的最后一点也不同(前者是关税由两国协商,后者是允许日本开设工厂)。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归纳,知识点简单明了,学生看得一清二楚,易于记忆。
(四)趣味记忆法
此种记忆方法,非常灵活多变,记忆知识成功率很高。只要有利于记忆历史知识,学生或者教师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历史的趣味性自编口诀、歌诀、顺口溜,因为只有自己编的东西才有利于自己记忆,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口诀、歌诀、顺口溜的编立,主要着重于将所要记忆的历史知识以大致整齐押韵的句子进行概括,形成近似口诀、歌诀、顺口溜的句子,如此,知识变得有趣、记忆变得容易。
例如:在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朝代的变更顺序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样的记忆方法。中国自夏建立以来经历了几千年的朝代变更,朝代个数也非常多,因此,可以自编口诀记忆。“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朝两汉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像这样的歌诀,学生一看比较感兴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一些,至少大致的顺序不会弄错。
另外,七年级历史中关于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及名称,可以如此记忆:“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再到南。”名称、位置一举两得,记忆简单有效,如果在书上比较地图记起来就更简单有效了。
又如:《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我们也可以这样记忆:“南北的走向,广厦福宁上”,位置、名称也一举两得。
(五)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把需要记忆的而且枯燥单调的历史知识利用同音字、同音词等谐音组合到一起,将学习材料进行谐音处理,然后凭着自己记忆的特点创造出一种便于记忆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对于难记忆的历史知识利用谐音记忆,便于想象,能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收到“寓快乐于记忆,在记忆中得快乐”的艺术效果。利用谐音记忆法记生涩枯燥的历史知识,往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的出生年代、逝世年代的记忆,就可以用此方法记忆。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死于1883年,我们可以这样记忆:“一爬一爬,一爬爬山”,并且可以理解为一爬一爬,爬到山顶就逝世了。这样一来,他的生卒年代就记得一清二楚了。
又如:在八年级上册“人民军队的建立”这一课中,关于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的记忆。教材上的顺序是这样的:、、叶挺、、。这样的名字记起来很难,而且会说错。但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留()荷()叶(叶挺)煮()粥(),这是其一,还可以这样记忆:刘()爷(叶挺)煮()粥()喝(),这是其二。这两种方法记忆这五位领导人的名字绰绰有余,既有趣又顺口,更重要的是记起来方便快捷、简单有效。
(六)联系记忆法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历史事件同样如此,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在学习中,将所学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纵横相错地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但这种记忆方法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范围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极高的要求。一般学生无法掌握,但对于优等生帮助很大。
例如:我们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间,发生在1940年5月。我们回想学习过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枣宜会战,它也发生在1940年5月。这样中外联系起来就记住了两个事件的时间。而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著名将领叫张自忠,但历史上还有一个促成国共1949年谈判的张治中。这样只要记住了枣宜会战,就记住了张自忠、张治中和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来记忆效果非常明显,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七)规律记忆法
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而我们学习历史知识同样具有其特殊的规律,只要我们学会总结其规律,对于记忆历史非常有用,最能体现规律的就是最难记的历史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向我反映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历史不是很难,记忆历史时间才是最难的。而这种规律记忆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来记忆历史时间的,因为在渊源的历史长河中,历史史实的发生难免会存在相同的规律和巧合,利用这一点我们就很简单地记住历史时间了。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会学到“国父”——孙中山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由于他的革命活动较多,历史时间很难记住,但我们会发现这些活动的时间都有一定规律。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1917年举行了护法战争。我们会发现发生的这些史实时间都是单数:1905、1911、1913、1915、1917。这样只要记住时间就好记住这些事件了。
又如:中国近代许多事件的时间都是单数:1911(辛亥革命)、1915(新文化运动)、1919()、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1923(中共三大)、1925(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7(“四一二”、“七一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1931(九一八事变)、1935(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1937(七七事变)、1945(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9(新中国成立)。这些事件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善于抓住,记忆起来就简单多了。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这样的规律,数不胜数,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悟透其中的奥妙,从而帮助学生记住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简单有效的记忆方法。但这些记忆的方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初步的知识而不知道如何有效记忆的基础上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学生不同,记忆方法可以不同,学生对方法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特色,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另外,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务必在新课改形势下,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简单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1版。
[2]朱小琴。提高识记中学历史的一些方法[J].现代阅读,2012,7(7).
[3]吴慧梅。提高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九种妙招[J].学法指导。
[4]马艳。浅谈历史学习中的“记不住”现象[J].教海探航,总第667期。
[5]汤晓飞。谈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的巧记[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4,VOL24(2).
八年级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作为历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我认为更多的应该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是这样做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又感到有些费劲。
一,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少,一课要学习的内容不充实,并且文字苦涩难懂。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尤其是我们临沂推广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使用这个版本的教材,给人一种先进泥潭拔不出脚的感觉,学生在一堂课上光看看一遍教材不行,如果再自学、讨论,老师精讲点播的`话,一节课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所谓的互助和探究,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余的学生大多数是看客,少数在那里无所事事。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很难,更何况是具体推广;
三,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无论老师实施新模式的态度如何,最关键是要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的考试分数决定老师的一切,而无论何种模式,它都要考试,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考试卷上。
四、期中期末统一考试的试卷要有所改进。要多出能力题目,最好是占到70%以上;少出死记硬背题目,最好是占到30%以下。此外,平日的考试最好是开卷考试。这样,考试考老师抓学生背问题的压力减轻了,老师自然就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了。无论何种教学模式,只要是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有利,老师也都愿意接受了。
五、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还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应该是树立榜样班级和榜样教师,让老师们感到有个样板可以模仿,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各人忙各人的,学生最终无所适从。学习知识的同时,我认为更多的应该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是这样做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又感到有些费劲。
2、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4、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6、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期水平。
7、学生情况分析:本人所教的八年级1至4班多数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以八2班学生为代表。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8、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9、教学措施: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10、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11、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12、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13、积极参加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14、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15、出好月考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1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7、教学进度安排。
18、周次教学内容。
19、一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0、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1、三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2、四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3、五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周对学生的《同步与探究》进行了批改,批改完毕后发现了许多问题:有些学生没有完成;有些学生书写太潦草,还有些学生对做错的题不知道改正。边批边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
我认为评价学生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于是,我把《同步与探究》的完成情况也纳入了小组评价之中。在批阅的'过程当中,我把书写认真并完成的学生名单记录下来(表扬者),同时把未完成作业的和书写潦草的学生也记录下来(批评者),上课时予以公布,并规定每组受表扬者2人(本组人员必须全部完成)可“加星”一颗,每组受批评者2人“减星”一颗,慢慢的我会把“减星”的2人变为1人,当变为0人时,目的便达到了。当我在课堂上公布时,我发现各组中的“将”对其“兵”说着什么,这也许对他们又是一种促进吧!
一、历史学科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为了做到有目的地培养思维能力,首先需明确中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思维特点:
1.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同时,辩证思维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
所谓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质属性。它所反映的是史实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史实之间的确定界限。这是一种较低级的思维类型。例如讲秦末农民战争时,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出下述问题:秦末农民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又怎样推翻了秦的统治?它在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讲三国鼎立时,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在赤壁之战中,拥有20多万人马的曹操为什么败于不到5万人马的孙刘联军。
所谓辩证思维,是指对史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史实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史实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它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类型。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国史中常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抗元斗争的精神?既然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伟大,为何又肯定清军进驻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作用?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去分析、认识这些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过程。
2.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的不同,可把思维活动区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了的。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认识尚未解决的,如要解决首创、突破、发现和发明等。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因此他们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如前所述师生在讲授和学习历史过程中,所提出和解决的那些问题,均是再生性思维的表现。
二、运用恰当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巧设疑难
“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有位教师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拘捕蒋介石以后,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初中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顿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最后统一了认识,从而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还有一位高二历史教师在讲辽沈战役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时东北国民党的军队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城及其附近地区,人民解放军应该先打哪一个地方的敌人呢?根据毛主席的指示,首先要打锦州。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先打锦州,而不先打长春和沈阳呢?”这个问题是要启发学生理解毛主席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思想,这是学生很希望知道而教材中又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疑难并激发他们急于求得解决疑难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维。
2.纵横联系
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这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时,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四次事变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如世界史讲到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时,可联系同年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又如将中外历史上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四次重要改革联系起来比较分析,说明进步的政治改革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3.比较异同
心理学的研究启迪人们: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比较的方法很多,诸如同一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进入帝国阶段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如美国内战的南北双方)等都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三、重视传授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