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
在这节课当中,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师生共同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后问:能用图形来表示鸡兔头和腿之间的关系吗?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操作活动,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时候再介绍假设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本堂课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创设完情景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解这个问题时,学生的一些回答,没有预想到。如有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数鸡和兔的头或一只只放出来数从而知道鸡兔各有几只。说明在情景创设上有漏洞,需进一步完善。
(2)、我在假设之后怎么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分析得较细,但对怎么假设觉得没有引导好,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只假设了鸡的只数,然后根据腿的数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数,误解了题意。
(3)、由于时间练习量不多,最后一个练习题应有多种结果,也没有一一罗列。今后教学中要紧凑课堂结构,要少讲,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于练习。
《认识几和第几》这节课是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几”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几”指的是事物的顺序,是其中的某一个。“几和第几”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使用“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多,而使用“第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少。因此,两者很容易发生混淆。学生判断一共有几个并不难,指出第几个必须考虑应从哪个方位数起,要难得多,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方位感还较差,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大量的活动场景来促进学生对“第几”的认识和区分“几和第几”。
1、教材的主题图是排队买票的情境呈现,而场景是静态的,缺乏动态性。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我创设了过渡语:带学生去动物园玩,进动物园之前要先买票,你们看,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排队买票了。”这一情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我还在从中穿插进行礼貌教育。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几和第几的不同,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一年级小朋友非常管用。接着我又创设第二个情境---照“全家福”,自然引出“做一做”的第二题,由于课前学生对左右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对于这些问题解答还是比较出色的。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再一次高涨。
2、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又特意安排了点灯笼游戏这一环节: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识几和第几”。
在几和第几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感觉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在课堂练习中发现问题有很多,后来我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几点原因: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只注重讲解,而实际操作的相对少了一些,讲课速度偏快些,我觉得应该通过摆图形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比如拿出左边的几个或拿出右边第几个,多操作多练习来理解所学的知识。
第二: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难� 比如从左边起涂4个灯笼,学生可能只涂了第四个。
第三:当然这也和学生目前认字少,不懂题目意思以及所接触题目量少有关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之后,这方面的情况会有好转。第四,做完练习后,其实我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开来,比如说:问学生,我们的教室在第几层啊,我们的教学楼一共有几楼?你们家住在第几层之类的话,这样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这个道理。
让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的运用,对这两个定理的学习进行以下设计:用数学语言给出条件和结论,让学生熟悉这两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后,再拿一些具体题目让学生在情境当中运用这两个定理。用数学语言叙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条件:点p是角aob平分线上的一点,pd垂直oa,pe垂直ob。结论:pd=pe。用数学语言叙述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条件:点p是角aob上的一点,pd=pe,pd垂直oa,pe垂直ob。结论:点p在角aob的平分线上。具体题目设计,第22页第2,3题,第26页第5题。让学生看到题目后指出该用哪个定理。
一、成功之处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运用这两个定理。
许多学生学习了某个定理后,遇到相对应的题目往往不知道该用哪个定理,通过一些对应的题目,或者用数学语言给出条件,让学生得出结论,并说出用的是哪个定理,可以强化学生对定理的运用能力。
2、注重分析思路,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注重书写格式,让学生学会清楚的表达思考的过程。在证明的选题上,注意了减缓坡度,循序渐进。在开始阶段,证明方向明确,过程简单,书写容易规范化,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体会例题的证明思路及格式,然后再逐步增加题目的复杂程度,小步前进,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准备,下一步又注意复习前一步训练的内容。通过精心角平分线的证明问题,减缓学生几何证明的坡度。
二、不足之处
1、学生缺乏具体的自主探究几何的机会,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几何证明思路。
2、没有理论结合实际生活。教材有通过确定集贸市场的位置的问题引出“到角平分线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结论,使学生看到理论来自实际需要。但是教学上并没有体现。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逐渐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七年级一班部分同学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七年级二班的总体就会稍逊一点,整体都呈现一种状态。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今天,结合一些在教学中的具体例子,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
一。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节课中,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活动,自己抽象出图形,制作出纸质的立体图形。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他们对立体图形关键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二。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老师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男孩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老师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
三。学科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和综合式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们议论ct技术、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将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然而,学习了七年级上册“截一个几何体”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现代医学的ct技术竟然和切萝卜类似。
四。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应当走过这样的过程,“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用在哪?”学生要学习新事物,除了自身对新事物的兴趣外,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价值。如教学《探索规律》这一课时,传统的教法是直接给出日历的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件进行相应的练习,而新的教学方法却安排了比较充实的实践、探究和交流的活动。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日历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动机。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在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日历中的规律,同时体会了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会了学习的功效,整个过程让学生动口,又动手,适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而教师只从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学习主人的姿态、使其主动参与操作、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提高其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
五。课堂提问由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
传统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师问生答的问答式教学。教师问得浅显直露,无思维价值,探索的空间太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师问生答,似乎是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灌输另一种表现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思考,从而导致其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探索性思维就泯灭了,哪里还有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等问题状态之中,学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才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才能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
新教材的优点很多,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我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我将在下半期的工作中尽量多关注差生,让他们的学习有所提高。
对于我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这一节课,我主要从自我评价、反思问题、课堂重建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自我评价:
1、反思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并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含义,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的很好,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及实践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实际教学效果基本达到备课时的设想。实际教学基本按照原计划进行,只有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这个环节,由于相关视频因设备原因无法正常播放时,我临时调整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62页的小资料来了解分数的产生。知识传授效果良好。
2、反思教法情况
教法的成功之处是,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分一分、自我创造分数等,来体验得到分数过程,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中我对留给学生动手、动脑、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把握的不够合理。
3、反思学法指导工作情况
在本节课中,我在学生思维训练方法指导的比较到位,学生数学迁移能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指导的还不够,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效率还有待于提高。
二、反思问题
1、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平均、松散,以至于出现前松后紧和拖堂现象;
(2)、个别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还是心有余悸地展开讨论,占用较多时间;
(3)、教师放手的还不够,在学生进行汇报时,语言表达不是很恰当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补充的较多;
(4)、对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指导的不够到位;
(5)、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6)、课件没有完全调试好,介绍分数的产生时没能发挥多媒体资源的
优势进行教学。
2、反思课堂上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
在教学分数单位含义后,我发现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有所下降,我及时采取了抢答分数的分数单位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又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课堂重建
1、我的收获和感悟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不仅收获了很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在认识单位“1”时,学生能先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这样为认识单位“1”,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
2、对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
对于本节课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及设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改进、去思考:
(1)、教师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要再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强调,把宝贵的教学时间放在教学的重点;
(2)、数学课堂上要尽可能精讲多练;
(3)、教师要丰富自己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好的表现要通过多样的形式去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对某些教学环节的改进设想
在经历了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活动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去设计:只给一个分数,如 ,让学生举例交流它的含义,之后给学生这样两个分数 和 让学生再去交流它们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分成若干份”和“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这些关键词语。
在认识分数单位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自学,随后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通过适当的练习及时巩固学生自学效果,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心。
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探究交流数学知识,构建自己有效数学理解的场所。所以本课我力求做到 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把反思与发现的空间和时间也给了学生,把发现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为此本节课教学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首先创设野餐活动时分食品的生活情景,分食品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蛋糕”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二分之一,体会分数产生于实际生活,知道二分之一是分数。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 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在认识蛋糕的二分之一之后,我让学生用长方形折一折,涂一涂,认一认,通过交流比较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在折一折的环节中,学生的不同的折法都能表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为什么这里面存在一个数学里面的求同的思想。求同存异,它有不同的地方,折法不同,那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同学们通过思考,他们给出答案,它们都是对折的,都是平均分成两份。
用不同的图形折出不同的分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联系已有的经验和数学知识,主动探求折法,得到更多的分数,充分展示学生思考,探索,交流的活动。在群体中交流多种折法,既尊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个人策略,又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释放和发展,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彰显了学生个性,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做完分数后,我拿了三个不同图形的四分之一,不同图形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四分之一呢根据孩子们的经验,他们知道,它们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图形不同是没有关系的,只要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通过两个层次的比较,至少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要表示几分之一,怎样对折没关系,什么图形没关系,只要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把探索过程引向深入,从而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的体会分数的含义,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锻炼,也使学生去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别人的长处。我想孩子们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时候,如果能通过这层层的活动和比较,对于分数的本质问题有所感悟的话,对孩子以后的分数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透过小数乘法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这时有一道决定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道题是决定“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必须是四位小数”。对于这道题,大家众说纷纭,结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意见归纳如下:
书中关于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说:“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那么积肯定是四位小数。
有的同学认为是错的,意见归纳如下:
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那积就不是四位小数,如0.125×0.8的积本来是0.1000,但因小数末尾的零能够省去,便得到积为0.1,于是就出现了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不必须是四位小数的状况!
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意见,我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我提醒同学们,数学讲究严密性,处理后的积不能与原先的原始积混为一谈。做1.25×0.08时,我们先用125×8=1000,然后看因数当中一共有4位小数,于是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而不是先去零后,再数位数!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点上积的小数点时就已经确定了一点:积是四位数!虽然为了书写简便,在不影响积的大小的状况下,我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将小数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于没有。我们在决定小数乘法的积是几位小数时,要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对原始的积进行决定,所以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必须是四位小数。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记数的结果,又是记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所以,“10的认识”是认数教学中关键的一课。本节课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一、 从动手操作让孩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10个一是1个十是建立新旧计数单位联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孩子后续学习所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内容。教学时我让孩子数小棒,边数边摆当数到9时停顿以下在摆一个,问孩子:有几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这是马上指导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让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着教给孩子10个一是1个十,有了直观的小棒及捆小棒的过程作依托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后又用计数器,知道孩子边拨珠边数数,进一步巩固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
二、 通过实际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生列举了很多与10 有关的例子,如:10 个手指、10个脚趾、10个同学站一队、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过让学生感受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数学就在身边。
三、设计利用刻度尺,让学生认识数的顺序,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让学生知道9和10的顺序是怎样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接着我设计了小朋友喜欢的水果图,让学生说说喜欢吃哪些水果,体会从左数排第几,从右数排第几……. 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多种感官,形成并强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数意义和基数意义。
四、最后我特意设计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情境,课件展示,让学生倒数10、9、8……(发射)。这样不但让学生体现在我们生活中10以内数字应用很广泛,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一、自我评价:
1、反思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并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含义,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的很好,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及实践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实际教学效果基本达到备课时的设想。实际教学基本按照原计划进行,只有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这个环节,由于相关视频因设备原因无法正常播放时,我临时调整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62页的小资料来了解分数的产生。知识传授效果良好。
2、反思教法情况
教法的成功之处是,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分一分、自我创造分数等,来体验得到分数过程,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中我对留给学生动手、动脑、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把握的不够合理。
3、反思学法指导工作情况
在本节课中,我在学生思维训练方法指导的比较到位,学生数学迁移能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指导的还不够,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效率还有待于提高。
二、反思问题
1、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平均、松散,以至于出现前松后紧和拖堂现象;
(2)、个别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还是心有余悸地展开讨论,占用较多时间;
(3)、教师放手的还不够,在学生进行汇报时,语言表达不是很恰当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补充的较多;
(4)、对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指导的不够到位;
(5)、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6)、课件没有完全调试好,介绍分数的产生时没能发挥多媒体资源的
优势进行教学。
2、反思课堂上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
在教学分数单位含义后,我发现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有所下降,我及时采取了抢答分数的分数单位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又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课堂重建
1、我的收获和感悟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不仅收获了很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在认识单位“1”时,学生能先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这样为认识单位“1”,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
2、对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
对于本节课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及设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改进、去思考:
(1)、教师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要再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强调,把宝贵的教学时间放在教学的重点;
(2)、数学课堂上要尽可能精讲多练;
(3)、教师要丰富自己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好的表现要通过多样的形式去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对某些教学环节的改进设想
在经历了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活动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去设计:只给一个分数,如 ,让学生举例交流它的含义,之后给学生这样两个分数 和 让学生再去交流它们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分成若干份”和“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这些关键词语。
在认识分数单位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自学,随后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通过适当的练习及时巩固学生自学效果,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心。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在原来的框框里出不来,教学整体一时,学生还是认为一个就是单位“一”。而对一些事物等都可以当作单位一时,很疑惑,学习之前,我还是采用学生课前预习自学的方式,但我发现学生并没有深入理解,而只是浅显表象的理解,自学却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被动,我在讲时学生更糊涂了,通过这节课我感受到:
1、自学内容要有所选择。
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可以理解消化的知识,让学生课前预习自学。不要盲目的一刀裁式对都要学生去自学,这样不仅起不到自学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2、单位“1”的处理和把握很重要。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带学具(花生米或豆子),你一把能抓起多少呢?学生手举的高高的,跃跃欲试,紧接着问这是几啊?生有的疑惑,有的眉头紧锁,然后通过引导理解整体一,也就是单位一,通过学生数一数明白,原来单位一可以是20个花生米,也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30个豆子等等,通过学习让学生纷纷举例子理解单位“1”。
3、理解单位1,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追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得到1/2的吗?
学生很自然的根据自己的操作,说出了1/2的意义。
出示例题: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为什么?
生答因为平均分了,所以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师概括: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我们都能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这个整体就是单位1,让生用分数表示例题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然后概括分数的意义。
课结束了,或许很多学生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知识需要时间去理解,去消化。我相信这节课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收获的。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对此,谈一谈我在执教《6和7的认识》一课时的几点做法。
一、 生活需要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也会有着数学因素的内容。如果我们教学时让数学走进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应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接受认识。周玉仁教授曾经说过:"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因此,要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1、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一提"数学"二字,人们总是认为数学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计算,却忽略了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生活中的数”这个环节(片段二),让学生仔细地看,充分地说,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为什么平时我们没有注意到呢?由此,引起学生的重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思维不拘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思维得以拓展。
2、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其实,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材就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片段二)。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这样设计远比开门见山直接数数、认数效果要好的多。
3、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在学生对6和7的序数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设计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片段三),这个环节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通过这个游戏,既加深了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是在第3个问题抛出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令人吃惊,有的学生从老鹰开始数,有的学生从鸡妈妈开始数,还有的学生是倒着数的,出现了多种数数方法,而这些灵活的方法正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并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总之,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才能学好数学。而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再创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生活经验 (解决)→ 数学问题 (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二、 数学学习需要活动,让数学活动进入课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在《6和7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片段一)、还有培养观察的能力、协作精神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但是,活动的频繁安排有时也会使课堂显得杂乱。试讲时,我安排了摆小棒、数算珠、涂点子图、填尺卡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减弱了活动的热情。
因此,我舍弃了数算珠的活动,将涂点子图、填尺卡设计成小组合作学习,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紧接在“摆小棒”的环节之后,使操作活动相对集中,避免杂乱,零散。另外,数学活动具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如果失去了数学思考,活动则毫无意义。我设计的这两个活动主要想让学生通过涂、填等活动感受6、7的大小关系,渗透知识点的教学。新课程改革象一股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钻研,努力探索,为新的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针对自己在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的地方,我也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意见,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的措施:
1.在讲课的细节处理上。口头语要去掉,如“咱们班同学”改为“我们班同学”,语言不带口头禅,导入部分要尽量简练、清晰。学习目标中遇到的词要尽量换成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在黑板上贴的图片纸的两半采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更明显。
2.在课堂组织中,要利用“兵教兵”给孩子更多发言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3.课堂的时间安排上,要把时间分配好,留有弹性的时间,这样课堂时间才能利用的更充分。
4.针对每节课的重难点,都要好好把握,讲的方法和用的时间都要准备好,备充分。如对于本节课讲对称轴时,这块处理的不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总结,要比我直接说出结论效果好的多。
5.在讲课过程中,课件始终是和讲课内容一致的,注意把握,对课件也要很熟悉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是我在这节课中的一些反思和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精心备课,认真讲课,把自己的课教好,把班级管理好,做一个认真、负责、踏实工作的人。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关注的问题。但往往有很多老师在复习教学中会陷入“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的题海怪圈。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展开,我认为数学复习课应把“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通过不断学 下面就我自己所采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1、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数学复习课的必要条件。有句话说的好“教材钻的有多透有多深,教学方法就有多新有多活”。教师在课堂上的游韧有余完全得益于课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在研究教材的同时研究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的困难,找最佳突破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经历学习过程。学生课堂上的轻松愉悦与一次次的成功体验是教师课前花了45分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钻研时间换来的。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调控好课堂活动。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和新授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复习的量大,练习的内容多,环节杂乱。因此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语言生硬直白、缺少情感渲染,学习形式单调而不丰富,就是问、答、写、练,一轮又一轮,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也容易疲劳,怎么能对复习内容感兴趣并保持积极呢?久而久之,对学习数学丧失了兴趣和自信心,为后续学习埋下了隐患。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每一次活动前都要讲清要求,使每个学生听清要求,必要时做出示范。老师没讲清楚学生听不明白就会出现课堂乱哄哄的低效现象,要做到既能放得出又能收得回。教师在课堂上要密切关注各小组同学参与学习的情况,及时表扬先进,树立榜样。
3、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复习数学,理解数学。情境创设要根据课时内容的需要而设计。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课时教学内容的重点,而且要确立一条清晰的主线,用这一根线把各个环节串起来,使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流畅自然中蕴涵着和谐与统一。
4、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有人曾经说过:“听了,一会儿就忘了;看了,就记住了;动手操作了,就理解了。”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手是脑的老师,说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所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是必要的,是高效的。而多数老师在课堂上觉得这样让学生动手去做太耽误时间,不如我自己演示来的快。这是非常错误的教学思想。
5、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协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利用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课题实验组活动等校本培训形式搭建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可利用课前几分钟,大家在一起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设想,有新颖活泼紧扣教学内容而又容易操作的形式,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