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高一地理教案(优秀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宇宙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星体,而月球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月亮,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月宫(广寒宫)、桂花树、玉兔等,到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与月球有关,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有关月球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像镰刀,有时呈半圆,有时为圆月,在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是在不断变化的。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呢?
[讲授新课]
三、月相及其变化(板书)
1、月相的成因(板书)
(教师利用三球仪边演示边解释)月球是地球的一颗自然卫星,它质量较小,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可以反射太阳光。通过三球仪的演示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在绕着地球转,地球带着月球又在绕着太阳转,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视形状,即月相。它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教师板书并出示图1.10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
2、月相的变化规律(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结合图下小字说明读图分析,然后教师据图解释并结合下面的材料作补充说明。
我国历的科学家(数学家)祖冲之,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有一天好奇地问他父亲:“月亮天天有吗?它什么时候出来?是什么样子呢?”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我教你唱一支《月亮歌》吧!”这支《月亮歌》是这样唱的:
初一月亮看不见,
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
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
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出迟,
廿二半夜月半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
廿九三十见月难。
通过教师解释、补充说明,来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可用下面两句话来归纳、概括:“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或“上月西西在夜晚,下月东东在白天。”
解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球发亮;“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在下半夜至次日白天可见,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球发亮。“上月西西在夜晚”指上弦月西半个月球发亮,出现在西方天空上,傍晚至半夜可见;“下月东东在白昼”指下弦月东半个月球发亮,出现在东方天空,后半夜至次日白昼可见。
(教师结合图1.11图、表让学生来进一步理解、掌握)
(承转、过渡)人们研究月相有什么意义呢?
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板书)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月相变化的规律性,创造了计时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是阳历和阴历(严格来说应叫阴阳历)两种历法。阳历也称公历,一年一般为365天,是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性推算出来的,我们将在后面讲到。阴历也叫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主要在广大农村中使用。农历中的月就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基础的。农历的平年一般为354天,闰年为383或384天。农历的闰年,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推算出来的,农历的闰年为闰月,采用19年7闰的方法,天文学上称为沙罗周期。
此外,每个月的月相变化,从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再到朔,这种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7日的现象,也是一种天然的计时单元。星期最早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课堂小结]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和地球一起,组成了“地月系”。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因此对它的研究和了解是很有意义的。
[课后作业]
1、 读下图回答:
(1)图中包括了几级天体系统(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2)图中的月相应该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新月
答案:A
(3)图中的月球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答案:C
2、月光是夜晚的自然照明,月亮圆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许多文人在诗词中都有关于月相的描述。请判断以下描述各为什么月相?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卢沟晓月。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1)月底的蛾眉月
(2)月初的蛾眉月
(3)下弦月
(4)上弦月
3、观测月相。可连续一个月每晚8时、凌晨6时定时观测,画出月相,注意月面方向,然后填出下表。
●板书设计 答案:略
三、月相及其变化(选学)
1、月相的成因
2、月相的变化规律
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
一、成功之处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较为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整堂课结构比较清楚,分成三大结构:位置——地形——气候,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条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过板书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大量运用各种地图,通过先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出相关信息,然后老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及时纠正学生,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提示相应读图方法,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4、在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运用两幅图对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体会印度雨季和旱季;运用视频和摘抄新闻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直观感受印度水旱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的引出印度水旱灾害频发主要是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很清晰的区别印度雨、旱季的形成原因和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二、不足之处
1、在运用“印度的地形”图分析印度的地形特点时,没有通过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运用颜色分析地形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多媒体上展示三大地形区时,用圈勾出的形式不够准确。
2、在介绍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时,就只让学生读课本了解,过于单调,没能很好的与我国进行联系和对比。
三、反思
1、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并快乐的学习?什么时候需要教师先引导再教?
2、探索在地理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做活动来提起学生兴趣。
3、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实际,并且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的学习。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而展开的,从工业联系到工业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知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乡土地理的内容,本人先后采用了新塘牛仔业、永和经济开发区、广州本田厂等例子。使学生感到这一知识讲的就是自己周围的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本节内容的主线,即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理清知识线索,使本节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重点: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难点:理解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现象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我将每个班分成四个小组,各组分别调查“新塘牛仔业”、“永和经济开发区”
并对每个调查内容提出调查要求。
1.新塘牛仔业
A.主要有哪些工厂
B.做一条牛仔裤要经过哪些工序
C.做牛仔裤的每道工序通过哪些工厂完成
2.永和经济开发区
A.主要有哪些工厂
B.工人工资是多少
C.工厂租金是多少
D.厂区附近的交通情况
E.厂区附近有没有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导入新课]
1.请问生产一条牛仔裤经过哪些工序
2.每道工序通过哪些工厂完成
3.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组讨论,找代表发言。
[图片展示]新塘牛仔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围绕图中牛仔工业的分布,说出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一家工厂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些工厂联系在一起可以进行消息交流,工作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
板书:1.工业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专业化工业集聚
[图片展示]永和经济开发区工业分布图
[提问]
1.主要有哪些工厂?
2.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3.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图中工厂的分布及课前准备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这些工厂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布局在一起可以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板书: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用公共设施的工业集聚
[承转]由于工业联系而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工业地域。
[提问]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如新塘牛仔城和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如永和经济开发区在形成上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的关系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各工厂由于共用公共设施而集聚在一起。
[知识拓展]世界上有许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面包城”,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一些工业部门,由于内部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城。一些工业部门,由于内部联系比较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很少形成工业城。
[承转]从工业联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集中在一起,产生工业集聚现象,而有些工业虽然有联系,却是分散在世界各地。
[提问]
1.分布在广州经济开发区的可口可乐公司与美国可口可乐总厂有没有联系?
2.两间工厂有联系为什么不集聚在一起,而却分散在不同的国家?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工业分散可以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力丰富地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知识拓展]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设立生产厂家外,还设立了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问]什么导致工厂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也能取得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现代化的交通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热点渗透]广州本田在新塘镇沙埔正在大规模地筹备建建厂,假设抵制日货成功,你们认为这间工厂还能否建成?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七、教学反馈
1.保洁公司在广州设厂的目的是什么?
A.充分利用自然资源B.接近市场
C.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D.减少污染
2.根据工业的集聚效应,你认为在仙村最好布局什么工厂?
A.制药厂B.炼油厂C.硫酸厂D.瓷砖厂
3.我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投资建立的工厂正式运行,所雇佣员工大部分是美国人,而美国人的工资要高出我国好多倍,海尔雇佣美国员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美国就业水平
C.增进中美友谊D.企业文化建设
4.新塘牛仔业的集聚与新塘太平洋工业区集聚现象是否一样?目的分别是什么?
5.仙村的主导产业是水泥厂,随着经济的发展,仙村有没有可能发展成水泥城?为什么?
6.东莞家电分布是属于集聚还是分散?
7.东莞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称,现有3000多家电脑生产企业,解释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探究活动
上网搜集有关辽宁鞍山工业城,1、鞍山主导产业是什么?还有哪些工业?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2、主导产业生产工序如何?3、工业是分散还是集聚?为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能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过程与方法:
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能够读出某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培养读图获取信息、概括总结得出规律的能力;
根据具体情景,能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找到同一时间在不同季节的照片,作为导入,更为直观)
[情境创设]去年6月,李明的父母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李明分析原因吗?
2、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轨迹图么?
3、用画简单示意图的方式介绍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注意正高与太阳直射点的联系,直射光线与晨昏圈的关系
(1)随纬度变化在同一天,每个地方的正高是一样的么?在什么地方最大?最大为多少?(离直射点越远,正高越小)
观察二分二至日光照图,完成表格一:小结规律:同一时刻,正高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注意表述)
由此我们可否计算出某天某地的正高?比如,计算夏至日时北极圈的正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纬度差)
练习:计算夏至日和冬至日时北京和钦州当地正高(北京40°N 钦州22°N)
(2)随季节变化小组讨论完成:不同纬度范围的正高出现最值的时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
赤道上
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3)应用
①楼高与楼距:规律总结:H=Ltanα
(H为楼高,L为楼距,α为当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
例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
(1)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
规律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为余角
例2: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5° B、30° C、47° D、60°
③影长、影子朝向与立杆测影求正午太阳高度或当地纬度
(课后作业:设计实验利用正高求当地纬度)
4、[过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仅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使得昼夜长短发生变化。依据日常经验:哪个季节天亮得最早?夏季。哪个季节天黑得最早?夏季。也就是说,夏季的昼长是最长的。其原理和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接下来继续学习。
(1)概念:晨昏圈将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昼弧长度代表昼长,夜弧长度代表夜长。
对于同一纬线圈,昼弧长于夜弧时为昼长夜短。当夜弧为0为极昼;当昼弧为0时为极夜。
观察昼夜长短变化动画,填空:(师先示范)
太阳直射________,北半球昼____夜____,且纬度越高,昼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分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赤道五种情况。)小结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1)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2)12.22到3.21,直射点向哪里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3)北半球昼渐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哪里移动?
(4)当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小结规律②太阳直射点往哪边移动,该半球(除极昼地区)昼越来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有没有昼夜等长的情况?③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实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基础上学习了地球公转的两个地理意义——正高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同一时刻的正高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而同一纬度上的正高和昼夜长短情况会也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正高和昼夜长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来探讨!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诗词赏析
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模拟板块运动的游戏
游戏规则:
1.以课室的中线为界,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请各组各派两位代表。
2.两组的代表抓住泡沫板的两端。
3.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的两侧使劲往外拉。
4.第二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内挤。
讨论 :
1.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外拉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2.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内挤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中的矿石很可能被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断层
地表形态
断层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为主
错断原有的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断层构造带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四)断层构造地貌
断层形态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裂带
构造地貌
块状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实例
庐山、泰山、华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考情分析】高考中多以水循环示意图、区域图、热点材料为载体,突出查水循环的原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高考预测】1.以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结合有关水资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水圈的组成
1、图解水圈的组成
2、特点: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________但不规则的圈层。
知识点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双基落实】
1、 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
________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在右中画出水循环环节箭头方向,标注各环节
及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真题选粹】
(2008山东卷)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知识点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高频考点】
【真题选粹】
(2014课标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根据大屏幕展示图片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提示:沼泽广布的原因从水循环的角度考虑主要是地表水来水量大,排水不畅、下渗少、蒸发量小,其影响因素与地形、气温、冻土、凌汛等有关。
【深度探究】
(分组讨论,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以下四个问题的形成原因)
1、分析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2、分析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及库区的影响
3、分析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4、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
【高考选粹】
(2015o新课标I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知识点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双基落实】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实现了________、大气圈、岩石圈和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
(2)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________;
(3)调节圈层间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能量的转换,改造地表形态;
(4)使地表物质发生________。
【高频考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
提示:自然原因(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发达,需求量大;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
【考向透视】
亚马逊雨林在地球的水循环和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形成降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降水量来自( ) 带来的水汽。
(2)据调查,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空气湿度下降,降水量减少约20%,但是流入亚马孙河的水量及洪水次数反而有所增加。结合水循环原理,解释以上现象。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4.使学生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
5.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设计】
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热力环流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指导读书】(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30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
5.何为大气逆辐射?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过渡】结合我们刚才介绍的大气的受热过程,思考我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的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热力环流
【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讲解】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①三地气温相同;②三地气压相同;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
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
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
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板书】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板书】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特别注意】【板书】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结】【板书】
【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课堂小结】略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材P33活动中的海陆风及P56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指导读书】(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30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
5.何为大气逆辐射?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
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过渡】结合我们刚才介绍的大气的受热过程,思考我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的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热力环流
【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讲解】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①三地气温相同;
②三地气压相同;
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
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
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
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板书】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板书】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特别注意】【板书】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课堂小结】略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材P33活动中的海陆风及P56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复习旧课】
1.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说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及变化。
【学生回答】略
【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大气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它。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讲授新课】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34内容,思考回答: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
3.了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板书】(一)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板书】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判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板书】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可以减小风速
【讨论】我们刚才介绍了影响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三种作用力,请大家思考是否所有位置的风都受到这三种力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略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一般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由于各圈层在后面的教材中还有详细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得较简略。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是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所以.根据课标要求与教材、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3)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4)运用图表及相关资料,认识并探究地球表层,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本课内容由两个目来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纵波,横渡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因此教材首先给出了纵波、横渡的基本特点。图l。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原因,划分出内部圈层。
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解析。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渡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地震波的不连续面。这样,地震波就可以带回地球内部的信息,从而可以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
图中可知:
1、在地下(大陆部分)约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波速突然加大,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莫霍界面),说明该深度处上下物质在成分或状态上有改变。
2、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也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说明此深度处地球的内部物质组成、状态差异明显。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4、纵波波速在地下5100千米处也有变化,称为次级不连续面,该面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教材随后安排的图1·27“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对图1、26右图的细化,利用图旁边的文字,让学生从厚度、温度、物质组成和状态的变化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及地壳与岩石圈的概念区别。
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范围、组成和总体特点,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等方面认识地球的外部同心圈层。
图1·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设计:
一是点出外部圈层的位置和名称;
二是形象地说明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强调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
最后“活动”部分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拓展。这个问题其实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要求学生此时就能完全解答。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突破策略
(1)地球的内部圈层。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学生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桌子受到冲击产生弹性振动,耳朵听到敲击声,左手感觉到振动。借此阅读感悟教材,探究地震渡的有关特点,通过学生质疑解疑,获取地震波的有关知识:地震波为弹性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第二步,据图1、26观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分析地震波的不连续面以及地球分层,结合图1、27及有关小字内容,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利用活动第2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知识与技能培养
获取地球圈层的构造及其主要特点等有关知识。通过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学操究、质疑释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地理思维及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内部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和循环中;地球外部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改造环境,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反作用。只有人类和环境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教学实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资料l: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级的高科技工程,它利用现代深部钻探高新技术,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普超高压变质带上实施,被称为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钻探工程设计深度5000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历时5年完成。利用从钻孔中获取的岩心及液、气态样品及原位测量数据,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该工程于2001年8月4日正式开钻。
资料2: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学钻探井为前苏联的科拉SG3超深钻井,深12262米。
教师:
(1)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目前,人类对地球外部圈层的研究进展很大,但地球内部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看来利用钻探技术是难以完成的。
(2)(拿一被切开的熟鸡蛋)同学们,有人拿这个鸡蛋形象的比喻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你认为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多维互动主题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详录)
实例感悟:同学们,将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你会有哪些感受?
自学探究:(出示表格)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的感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请提出本小组在自学中的见解或者遇到的疑难问题,希望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地震波的类型
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互动探究:
生l:用手敲击桌子,桌子会产生弹性振动。地震波就是一种弹性波,它有纵波与横波之分。
生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教师介入:刚才的同学较好的说出了纵波、横波的特点,哪位同学还有新的见解或者异议?
生3:什么是纵波?什么是横波?
(教室寂静)
教师介入: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新意。纵波与横波的概念、特点是今后物理课程要解决的问题。简单说来,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吗?
生4: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先感觉到的是纵波,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快。若坐在船上,人们只会感觉到颠簸,因为横波不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生5: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应该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通过的物质密度加大,波速必然会加大。
生6:你所说的结论,根据在哪里?
生5:……
总结承转: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刚才的讨论是不是正确,还有待于大家下面进一步讨论、学习。我认为波的传播速度还与物质的形态有关,这里有这样一组数据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媒体演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
教师介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波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了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同学们,看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图,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希望大家做出讨论、辩解。
生1:从圈中发现地震波在地面以下很近的距离之处、900km、2900km和5000km附近出现了不连续面。
生2:在地面以下2900km之处横波突然消失,说明其内部物质形态是液体。
生3:从横波突然消失的角度讲,其内部物质是液体,但觉得很难理解。
总结承转:根据横波不能通过这一事实,有人认为2900km以下的物质近似“液体”,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成分以重金属铁、镍为主。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以下的成分和物质状态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媒体演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原媒体播放的基础上对应出现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
激励探究:根据我们的学习,大家快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内容和圈1、27“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有关信息,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要求。有什么新的发现与疑点还请提出,以便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媒体展示:地球各圈层的划分及特点表(楷体内容在表中为空白)。
(学生完成后,第一学习小姐和第四学习小组填表,补充完成)
【互动探究】
生1:在地面以下900km和5150km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它不属于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吗?
生2:是。地面以下90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幔划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面以下515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核划分为内核和外核。
教师介入:这两个不连续面,我们认定为次级不连续面。
生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但横波能通过,物质状态应该是固体呀。
教师介入:软流层的物质从总体上看仍是固态的。但波速在此有所降低,说明该层的物质较岩石要软要热些,这里硬软的差异是冷热的必然结果。所谓“热些”是说物质温度比较接近其熔点,虽未熔化,但其可塑性和活动性却大大增强了,所以也有人把软流层的物质状态说成是具有可塑性的固体。
生4:从图1、27看出岩石圈与地壳的范围和界限是不同的,岩石圈不但包括地壳,还包括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承转引导:同学们讨论的气氛很热烈,能比较完整的综合了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但是现在我还有两个问题亟待大家解决:
1、能用鸡蛋的结构说啊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吗?
2、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除了我们对地震波的研究外,你认为还有没有别的进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略)
四、教学案例评析
执教者知识功底深厚,材料掌握到位(如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变化表),虽然学生思维多维展现,但教师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巧用实例,感悟地震波;巧设比喻,引发学习兴趣;借助直观手段,突破难点;教师适时介人,化解疑点;通过特征比较,把握重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互动质疑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展现。这样,在情境创新、环节设计、方法和理论提升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从而使课堂气氛热烈、融洽、民主,尊重了学生人格,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课前系统
(一)、分析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主要学习内容: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合作的意识。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学生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运用热力环流实验来观察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2、过程和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课件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课堂系统
(一)、教学设计
1
2
(二)、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根本原因)
↓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热岛环流
课后探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目的:
1、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学方法:
及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消息,让学生具体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害的影视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防御措施。如《挥师三江》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为了加强我们对灾害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认识,我们将气象灾害专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
一、台风: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近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如图2.33,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及时预报,减轻灾害损失。
二、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b.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筑,营造防护要,改进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灾害有:农作物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破坏通信线路,交通受阻等。
对寒潮的防御要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将几种自然灾害进行对比,了解其主要内容。
课后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板书设计:
几种气象灾害对比表
种类概念成因分布灾害表现防御措施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气旋的强烈发展
热带、副热带海面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监测、预报、防灾、减灾
暴雨洪涝
24时降水量在500mm以上
充沛水汽强烈上升降水时长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洪涝、农田被淹、财物受损
监测、预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干旱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现象
长期无雨或异常偏少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社会经济不稳
农牧林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寒潮
大范围剧烈降温,伴有风、雨、雪等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
我国冬半年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受冻、建筑物毁坏、破坏牧场
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
教学后记:
各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较大,让学生从具体实例着手,了解危害程度,做好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