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齐桓晋文之事① 篇1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学习难点】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方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涉及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孟子论辩的艺术魅力,并学有所用。

【知识链接】  孟子思想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 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诵读孟子名言:

1、仁则荣,不仁则辱。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学习过程】

一、梳理文意:准确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加点的为重点字词,划横线的为特殊句式)。

1、阅读“齐宣王问曰……可”这部分对话。

(1)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阅读“何由知吾可也?……君子远庖厨也。”

(1)王见之,曰:牛何之?

(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阅读“王说……王请度之。”

(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乎?

(3)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阅读“抑王兴甲兵……其若是,孰能御之。”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2)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5、阅读“吾惛……结尾”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此惟救死惟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品味:

本文中孟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三、探究与对话:

(1)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的?(从孟子的论辩艺术角度来分析)(2)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你能否发现孟子思想的影子?

四、作业布置: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友情提示:1、注意文段中关键的词:妻子:妻子儿女;之:往;比:等到;反:通“返”;馁:饥饿。

2、注意文段中关键的句子:则如之何?译为:该怎么办呢?

五、课堂小结: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           》。它的主要内容是写          劝说          放弃          ,采纳“          ”的政治主张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          的写作特点。

六、学习反思

【知识卡片】兼词及其用法

古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常见的有“诸”、“焉、“曷”、“盍”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

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而用在句尾时,则见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2)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庄暴见孟子》)。  句(1)(2)的“诸”为“之于”的合词,而句(3)的“诸”为“之乎”的合词。

“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又可兼“于彼”。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盍”、“曷”(“曷”通“盍”)两词都是兼疑问代词“何”和否定副词“不”两个词。如:(1)子曰:“盍各言尔志 ”(《论语•公冶长》) (2)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汤誓》)

齐桓晋文之事 篇2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简介孟子,问学生喜不喜欢读《孟子》,引入对《孟子》的介绍,学生自读165页《孟子》简介,导入课文。

相关知识补充: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孟子》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孟子的思想能够流传久远的原因还远不只于此。在孟子的大思想的统摄之下,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既然能够“王天下”,那么,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所以,他们会极力推行孟子的学说。

孟子的哲学人格也与他人不同,他主张人性本善,进而十分强调个人修养,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封建士大夫的出世进退准则。这种思想当然是具有更大的麻醉作用,所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精英)总是缺乏进取精神和改革社会的意识,容易被故纸堆埋没,而封建统治者也正好以此来约束全社会。

最后,长期以来,孟子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从而使他的学说得以更加久远地流传。且听听他的一些说法:“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3、《孟子》的时代意义

社会的进步,常常需要从古代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孟子对于社会出路的探索,应该说在今天还有它的积极成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对联“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首先,孟子这种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 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4、“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治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检测:重点检测字词和翻译,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出题,一组答题,交互进行比赛。

附:字词积累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方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      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  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找出这些通假字比较容易,查查注释即可。

重要语段:仁政理想蓝图的描绘和几个比喻段和几个排比段,可以熟读成诵。

3、学生自由读课文,力争背诵仁政理想蓝图的描绘和几个比喻段和几个排比段。

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学反思 篇3

齐桓晋文之事(或简称“桓文事”),历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民间乱局。它提供了春秋时期有关政治、外交、文化和思想方面的精彩记载,主要记载了以齐桓晋为首的六国争霸的内容。有关它的教学,历来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众所周知,桓文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桓文事的教学中,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表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灵活多样。

首先,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学。在教学时,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思考问题,让学生对桓文事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掌握桓文事相关知识点。

其次,要多加利用桓文事有关的实物,如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武将和诸侯国的形象,围绕桓文事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桓文事的背景发展及其所反映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桓文事的理解力。

再次,应该多开展实践操作,比如通过游戏、讨论让学生体验桓文事,比如模拟桓文事的内容,以及桓文事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桓文事的能力。

后,除了利用多种方式和表达形式来教学桓文事,还应让学生探究,就桓文事发展到今天,如何不断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让学生更加理解桓文事的历史价值,发展出自己的思考能力,从而加深对桓文事的回忆和理解。

完全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而构建出一整套关于桓文事的教学设计,使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理解和爱好桓文事的能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