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长亭送别》教案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名篇,它在“董西厢”的“才子合配佳人”的基础上,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主题深刻,词采华丽。王实甫的词,在艺术上有“花间美人”之称,“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朱权《太和正音谱》)。尤其是《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绪的绝唱。在教学本文的时候,本人是这样设计的。
一:导语的设计
(1)播放李叔同的〈送别〉,营造氛围。
(2)联系柳永的〈雨霖铃〉的下阕和江淹〈别赋〉中的“黯然消魂者,唯别离而已。”
二:介绍作者及“西厢”的发展。
三:题解:
指名:将标题扩展成一句话概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什麽时间,在什麽地点,谁为谁送别,去干什麽。)
四:理清思路:
(1)去长亭的路上(2)长亭饯别(3)临别叮咛(4)分手后的场面
五:具体赏析“绝唱”的体现。
提问:绝唱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在刻画双方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的方面,的确是典范篇章。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
指名:找出情景交融的曲子。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首尾)等。
具体分析:(端正好)和(滚绣球)(叨叨令)几支曲子在情景方面的不同。
明确:两支曲子都是借途中之景传离别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因景及情,而后者却是由情及景,在具体的赏析中除了抓住所描写的景外,还要抓住抒发情感的句子。景是萧瑟凄凉的。情——“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中的“恨”和“怨”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莺莺眼里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血,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
(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蔼,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明确:(2)调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情感。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夸张;(叨叨令)——排比和反复;(快活三)——比喻夸张对偶;(朝天子)——比喻夸张对偶引用;(耍孩儿)——引用夸张;(四煞)——夸张
明确:(3)表现主人公珍重爱情而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
“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
《长亭送别》表演课。
话题一:谁来画尽愁与恨
1、1、开场白
在我的家乡,有唱大戏看大戏的风俗,每逢年节,乡亲们总要唱上一出或一本,什么《杨门女将》,什么《过昭关》,还有《孔明吊孝》、《大战鄱湖》,台上台下,喜气洋洋,更为热闹的是常有外村的戏迷朋友来上一段插戏,为村里的戏台增光添彩。但是,也并不是所有来唱插戏的都唱得怎么好,他们唱得不过是一个“瘾”字和一个“客”。今天我也是在唱插戏,是对于教育事业的共同追求让我们走到了一起。
我说这些闲话,有两个目的,其一,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戏剧的课文;其二,现场做了一个表情达意的示范,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表情达意的技巧的。我刚才使用的手段基本上是叙述,其实,表情达意的技巧有很多。
2、2、确定讲课内容---愁与恨的表达方法
其实,大家已经学习过很多表达愁与恨的表达方法与手段都极好的诗文,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都是使用比喻等等手段来描写愁与恨的,可是,在戏剧中又是如何画出这愁与恨的呢?不妨让我先告诉大家。
3、本课所学画出愁与恨的手段:意象的选用、情与景的交融、特定情态的描写、典故的运用、古典诗词的化用、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等。
4、4、熟悉课文与学习重点。
A、A、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愁?
请大家先对照课本注解一熟悉一下《西厢记》的大致情节。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桩婚姻。它属于我们今天的事实婚姻还是属于法定婚姻,是属于包办婚姻还是属于自由婚姻?我们比较赞同它是一桩事实婚姻或者自由婚姻,可是在古代,这却是不简单的。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时代距离我们是如此久远,人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与现代人当有天壤之别,就说台上的我和台下的你们,思想观念就已经不是用寸来量而是用尺来量了。其二,王实甫的生活环境是较为开放的,就象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一样,人们总是容易产生与现实冲突的更新的观念,而这是带动其他一切变化的根本。但是,问题在于观念更新总是伴随着阵痛的。如果说观念是闪电,那么,现实的变化往往只能算是走路慢吞吞的雷声而已。在变化着的思想观念与现实之间,人的灵魂注定是要痛苦的,人的情感注定是要充满愁绪的。
崔张二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现实中,而人们的思想却已经到了一个强烈渴望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的时代,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的内心是充满愁绪的。
刚才我们说到婚姻的几个种类,其间的本质区别其实都在于婚姻的基础到底是爱情还是利益。张生被崔母亲逼迫着去赴科场,求取功名后才允许成亲,这充分说明他们的婚姻受到利害观念的冲突,或者说是受到功名富贵统治一切的时代追求的冲突。可是在崔的心里,爱情重于一切,也就是说她的爱情和婚姻受到严重的冲击,她的感情在功名富贵面前经受着煎熬。这就构成了崔的感情上的愁与恨的病灶。今天我们学习的《长亭送别》正好说的是崔在送别张生的时候那一种只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广大妇女才能体会到的内心感受。而崔的比山高,比海深,比无边的芳草更加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便感染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条更加久远的历史长河。
当初,读《西厢记》的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什么郭沫若先生对于此书爱不释手,总是一味地称赞莎士比亚的戏剧,总是为歌德的《浮士德》而倾倒,相信我们认真读过王实甫之后,我们会知道,我们有我们自己优秀的戏剧,我们不只有王实甫,我们还有汤显祖、关汉卿等一大批值得我们自豪的剧作家。如果有机会,请大家课后去了解并熟悉他们。
B.进入课文
请大家看到课文,找到崔担心张生休妻再取妻的句子。生A回答。
很好,正是这一句,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深层立意的基础之上,王实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离愁别恨图。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主要是了解描写这种情感的手段。这种手段在文章写作之中是十分重要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可以说,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有关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也许一个故事并不能深深地打动人,而几句诗词却可以臻其妙境。《长亭送别》就是这样的文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美的文学时打了花架与鲜花的比喻,也打了筋与肉的比喻,早已为我们揭示了展示人物情感的秘密----赋予作品以诗的情趣。有人说诗是抒情的艺术,是的正是如此,此文的第一手段就是用诗的技巧来选定意象。
第一,第一,意象的选用。
请大家看到课文,找出含有霜林、暮霭、夕阳、古道、残照、西风、黄叶等文字的句子。生B、生C、生D等同学回答。
是的,正是这些句子,这些句子令人想起李叔同先生的句子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里有一条规律,那就是诗的意象往往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内涵,比如“枯藤老树”就容易让我们满怀思乡愁绪,而“南国红豆”则容易让我们砰然心动,甚至满面桃红。我们已经学过的《咬文嚼字》一文就给我们揭示了这一规律。王实甫就善于运用这些手法来达到他的目的。这正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第二,第二,情与景的交融。
请大家查找一下课文具体写了哪些时间和地点的景物。
生E答。是的,写了一个秋天从早到晚所见的景物。我们必须看到,王实甫并没有单纯地把景物当作描写对象,而是站在抒情主人公的角度上,把看到不同的景物产生相应的感受写出来的。见树木,则生出“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的感慨,见太阳,则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辉”。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技巧。“泪眼问花花不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这们的句子。这一些大家在诗词的学习中都已经学习过,还可以继续去看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在这里有一个句子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柳丝”为什么会出现在秋天?就是写“玉骢难系”的这一句。这还是要涉及到景物的相对稳定的情感意义,因为“柳丝”一般是代表“留别”的意思的。
第三,第三,特定情态的描写。
这篇课文毕竟是戏剧中的一折,不能仅仅写景,它势必要写到一定的情节,有情节就有人物活动,为了表情的需要,王实甫就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定情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大家找出五处以上的描写崔的特定情态的句子来。
生F答。找得很好。我们不妨把这些内容概括一下,这就是:金钏之松、玉肌之减、懒于梳妆、昏沉思睡、衫袖温泪、斜签筵席、愁眉频蹙、推整罗衣等。了解绘画和雕塑的同学应该知道,这就是一幅幅的绘画,就是一尊尊的雕塑。刚刚学过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就是一尊雕塑,那就是一种情态。无论哪一种情态,其本质都是一种情感的表现。这篇课文中的崔的情态无不画尽其内心的愁与恨来。王实甫是如此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充分说明此文达到了文学表现上的极致。
第四,第四,典故的运用。
诗的语言须要精炼,戏剧的表现排斥拖沓。在这样一折精心构思的戏剧之场面中,当然更要遵循一切服务于情感的表达的宗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安排,材料的取舍,都必须如此。情感表达是统帅,词句和材料只能是工具。
于是,课文使用了大量的典故,梁鸿与孟光的传说、望夫石的神话、薛灵芸的红泪、江州司马的青衫,都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崔张二人的爱情是超越时代的爱情,更是于现实所不理解的爱情,所以,当然包含了对于那个时代的反叛,对于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反叛。王实甫用这些典故,表现了崔对于举案齐眉的渴望,对一往如故的爱情的坚贞,也表现了同病相怜的愁苦。
下面请同学们复述其中一个故事。生G回答。
第五,第五,古典诗词的化用。(涉及口语的运用)
任何人的创造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借鉴他人的文学成果。更何况适当地借用他人的文学成果也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再说,文章的本质是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尽管世界上有许多相似的句子,可是有的流传,有的不流传,这说明文学所塑造的性格是有其鲜明个性的,为了自己的表情达意的需要,我们还是认为应该学习借鉴的技巧。其实,王实甫就是一个善于借鉴的高手。
“碧云天,黄花地”,来自范仲淹的《苏暮遮》。学习一下《苏暮遮》。
另外,“未饮心先醉”来自柳永的《诉衷情近》“未饮心如醉”;
“一春鱼燕无消息”来自秦观的《鹧鸪天》;
“伯劳东去燕西飞”来自乐府诗《东飞伯劳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来自苏轼《满庭芳》。
借用的作用主要是表达感情,比如,最后一句表达了崔的重情而轻利的思想。
另外,口语的运用也使课文的语句和文采更加生动活泼。比如“滚绣球”一曲中就有许多口语。
下面请大家再找出几个例子。生H答。
第六,第六,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还十分重视这些手法与典故的结合使用。
下面请大家找出各种修辞手法在文中运用的语句。生I、生J、生K、生L等回答。
5、5、小结。
本文虽然写的是离愁别恨,但与一般的风花雪月不同,它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爱情观乃至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我们要特别重视表达情感的技巧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学好人家的语言和写出自己的文章。
6、6、课本练习的学生演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曲词,运用多种方法鉴赏曲词
2、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剧情,分析崔莺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品读曲词,把握人物形象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一些背景资料中了解到,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天下夺魁,千古绝调的杂剧之冠,其词章华丽,风韵优美,散发出如玉环绿珠、花间美人一般的绝代风华,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厢记》,走进这花间美人般的世界
设想:简单回顾上节内容,让学生尽快走入课文的情境
二、解题
1、解读课题《长亭送别》
2、复习柳永的《雨霖铃》
设想:从解题入手,引出“离别”的主题从柳永的《雨霖铃》引出传统的离别诗词“伤感”的情感特征
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总结,在体验中感受、提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教材的一个“点”到文学教学的“面”
三、鉴赏
1、读课文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曲词
2、找到其中可以表现崔莺莺情感的词语或者句子,并且分析
3、反复朗读,体会崔莺莺复杂的情感
设想:在师生互动中,走进曲词,品味曲词
四、探究
1、在这一幅长亭古道边,西风黄花时节,离别人儿泪垂的图画中,崔莺莺唱道“此恨谁知”……
请大家散读后面的曲词,找到一些能体现出莺莺恨的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做莺莺的知音人,谈谈她恨什么呢?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崔莺莺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设想:结合课文的曲词,深入探究崔莺莺恨的内容,启发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
五、总结
《长亭送别》用唯美的笔触,诗化的意境营造出一幅伤感而怨恨的离别图,其中激荡着莺莺对爱情异常执著,追求自我个性的独特精神,从古到今感动着无数人,林黛玉赞之“词句警人,满口余香”,不愧为天下夺魁的经典之作
六、作业
一、任选一个角度,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曲子进行鉴赏
二、课外阅读:
1、《诗经·上邪》
2、《有所思》
3、唐代王昌龄《闺怨》,比较分析这些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设想: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付诸笔墨,提高能力
引导学生对古代诗词中女子形象的思考
附板书:
长亭送别
恨离别
恨 恨约束 敢爱敢恨的女子形象
恨制度
恨女子地位
拓展阅读:
《诗经·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唐代 王昌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课后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开设区级公开课,而且课文《长亭送别》是一篇戏曲教学,上起来有点难度,所以说是颇有点紧张的在备课的时候,曾经构思过很多的上课角度,在反复研读课文之后,定下本文的思路和角度,确定为分析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上完这节课之后,让我又几点感悟:
第一:细节之处见功夫在上课之前,我在周老师陆老师傅老师的建议下,做了一份详细的教案,把上课的思路和设计理念都展示了出来,课后这份教案受到了很多老师的好评这一点让我充分领悟到,为什么周老师他们这些优秀的教师能够上出如此精彩的课,就是和他们身上注重点点滴滴的细节分不开的,这一点作为年青教师应该好好学习的。
第二:课堂始终要以学生为本体在上课之前,我预设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语出惊人,让人措手不及这节课中就有很多回答我都没有想到,但是最后评课的时候,听课老师印象最深的往往是这些出人意表的回答这一点就让我感悟到,教师之前的预设固然重要,但是随机的课堂生成却是更加重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改变预设,真正上出一节生动而灵活的课。
总之,这节课不论成功与否,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以后我一定争取多开设一些公开课,使自己在专业上更加精进。
开课级别:区级
参加人数:50人
教学设想:
在上这节课之前,思路非常多,也看了很多其他老师的教学思路,总觉得不适合自己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把相应的文体上出来,而不是仅仅把这样的一片戏曲作为诗歌鉴赏来处理反复诵读这段文章,一个字出现在我面前——“恨”,这个恨非常复杂,代表了崔莺莺这样的一位女性独特的魅力于是我在设计上课思路的时候,就从这个字着手,在品读曲词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崔莺莺的恨来体会人物性格的塑造,来理解那个时代下崔莺莺的丰满的真实的性格特征同时在品读曲词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喜爱,增进当代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读全文,理解情节,分析剧中人物形象,体会主人公在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
能力目标
1、品味曲词多用修辞,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而富于文采的特点。
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的特点。
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主题,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教学重点】
1、积累有关知识,品析人物形象。
2、欣赏曲词特点,品味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体悟莺莺离别时的心理,理解主人公的叛逆精神,明确本剧的戏剧冲突。
【教学方法】
1、策划分角色朗读和美读,在读中领略优美曲词的艺术魅力。
2、运用现代化手段,扩大课堂容量,为学生欣赏课文提供帮助。
3、引导、点拨学生对曲词的赏析、学习和领悟曲词的艺术手法。
4、对曲词进行改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利用多媒体播放《长亭送别》的京剧唱段,营造学习曲词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屏幕显示。
1、王实甫简介。
2、《西厢记》全剧简介。
三、阅读课文,整体整知。
要求:1、学生轻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掌握节奏,领会情感。
2、结合注解,弄清句意,把文中化用的诗句和运用的典故画出来。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经学生讨论之后,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有关化用的诗句及运用的典故。
四、初次品读课文
请学生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曲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发表自己的评论。
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之上,结合《长亭送别》的连环画,叙述并归纳《长亭送别》的情节。
五、再次品读,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剧情,概括人物的个性特点。
通过曲词把握主人公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
六、第三次品读,欣赏曲词美,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分小组阅读,以剧中人的口吻诵读课文,并推荐优秀者上台表演。
总结本折戏的语言特点,
七、选取任何一首感兴趣的曲词,改写为一篇散文。
八、总结。
《长亭送别》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洛浦。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首动人的离情歌。
附板书设计: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因景生情
送别路上→痛
由情及景
长亭饯别→移情于景→恨
临行叮嘱→直抒胸臆→怕
极目远送→化情入景→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辨识《长亭送别》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并初步尝试与学生一起解读与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品读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长亭送别》艺术手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与其爱情观。
说明:
本课为“《长亭送别》之三:艺术特色”,即第三课时,旨在集中分析本篇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以便于学生对此形成较为全面和透彻的认识,并期望其能在其它诗词鉴赏和其它同类型文章的解读过程中迁移此种能力。
在此之前的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梳理本文的主要结构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主要目标为:解读崔莺莺的人物形象,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辨识本文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人物形象,体悟其爱情观念的内涵与意义
2、教学难点:通过对《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的解读来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与导入新课。
(1)回顾预习问题:
A、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B、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C、你认为《长亭送别》的语言风格是怎么的?请举例予以说明。
(2)导入新课:《西厢记》的流传原因(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说明:本课时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思考,即: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语体风格。
2、品读与交流:
(1)引导学生正确辨识本文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2)能具体以实例来分析这些艺术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说明:学生自主选择、积极交流,教师加以引导、适当点拨,在认识《长亭送别》的艺术手法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本篇所提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的进步性,深刻体悟《长亭送别》的艺术价值。
3、教师小结:
《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并与学生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②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难点:
①通过鉴赏景物把握诗人感情。
②作者在融汇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性。
教学手段: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想:
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这样评价王实甫作品“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王实甫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西厢记》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找出情节,理解主题,把握莺莺的叛逆性格的基础上,第二课时重点学习本文“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以及如何营造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从而进一步为鉴赏古代诗词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厢记》是一部迷人的诗剧。全剧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明快的抒情喜剧的节奏,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二、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上节课我们已学过,这折戏情节内容可分为“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行叮嘱,惜别目送”四幅场景,作者是把莺莺的离愁别绪放在这四幅场景中展现的,我们逐一分析。
(一)送别路上:莺莺乘车去长亭,写的是途中之景。
1、朗读(端正好),找出景物,体会作用。有“碧云、西风、黄花、
归雁、枫叶”,点明时令为深秋。写秋的诗句,我们学过很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在“西风紧,北雁南飞”的秋景中,莺莺读到的是什么呢?“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莺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离人的血泪染红的。由此可看出,莺莺读到的是离愁,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也因此读到了莺莺因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2、朗读《滚绣球》一曲,找出描写了哪些景物,并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景物是:垂柳长条,疏林斜晖,迍迍行的马,快快随的车。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诗经》中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寄托眷眷之情,同时“柳”“留”同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杨柳”在古诗文中是惜别的意象。
“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作者在这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柳条,因不舍而系住要远行的马,疏林也挂住斜阳而让时间过得慢些。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王安石曾经说过“以我之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平静的春夜中,一声玉笛吹得诗人陷入乡思的愁绪之中,究竟是玉笛之声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还是客居洛城的游子们有如此之心情呢?不用问,当然是诗人有深蕴的故园之思,一经笛声的触发,便不可收拾,顿时使得洛也就变成了思乡的愁城。“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这些景都是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更形象地表现出了莺莺的离愁别绪。作者就是这样因景生情,由情及景地表现了莺莺在送别路上的痛苦心情。
(二)长亭饯别
环境一变,情随境转,杯盘酒菜都供传情,从广义上来说,这些环境和事物都是作者借以表达莺莺情感的“景”。朗读这一部分,找出寄托莺莺情感的人和物。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融融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可以看出莺莺对离别的愁极恨极。
供莺莺传情的人是张生,莺莺所看到的张生是“委屈难言”的。正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样,在诗人的眼中,远在家乡的亲人在登高思念客居他乡的自己,这样移情于他人,更加突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本文也是采用了这样的手法,通过写莺莺眼里的张生来写莺莺自己的委屈难言,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蜗角虚名”的恨。
(三)临行叮嘱
只剩他俩和红娘,境变景变情又一变,离愁别绪又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本节直抒胸臆,千叮万嘱。
(四)极目远送
1、朗读《一煞》,找出景物特点,体会人物情感。
景是: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当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在这样的背景下,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发出“夕阳古道无人语”的感叹,这种感叹应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是在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是“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2、正当万物无语,莺莺极目远送之时,却传来了马的叫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吗?
作者用“无声”和“有声”互相映衬,动静映衬的作用是什么呢?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以“牧马还”的动景与“月明戍楼间”的静景互相映衬,突出边塞宁静和平的氛围。本文则是衬托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人已走远,却还在倾听,还在远望。在此画面中,作者所营造的意境就如同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以春水喻离愁,借春山表明离愁之远,山在平芜尽处,行人更在春山之外,人渐行渐远,思念之情愈来愈深,由此体会莺莺那种“渐远渐无穷”的离愁。
3、朗读《收尾》,体会作者用什么方法写莺莺的愁?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种手法叫以实写虚。这种手法,我国古代诗人最善长,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喻愁,愁之多不言而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则把离愁写成刀剪之物,更为生动。贺铸《青玉案》再翻新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季节之景,将弥漫的不尽之愁浮现在眼前。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江中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则和本文用了同一种说法,愁本来是一种情绪,是虚的,而写用车都载不动,使愁有了重量和质感,这样以实写虚,更形象地表现莺莺离愁之重。
作者就是这样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莺莺惜别这种情写得娓婉尽致。
三、富有文采的语言
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这样评价王实甫作品,“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王实甫这种艺术风格,不仅表现在意境的创造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富有文采的语言。
(一)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
据统计,王实甫在《西厢记》里运用修辞达36种之多,在“长亭送别”这一折中,尤以夸张突出。
找出夸张手法,体会表现人物什么心理?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表现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2、“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3、“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之极。
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
共同点是将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生动的形象展示人物心理。
(二)融古曲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1、“碧云天,黄花地”借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离别凄凉的氛围。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借用苏轼的《满庭芳》,表达莺莺孤寂的心情。
共同特点:以其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的语境相吻合,增添了文采和表现力。同时,借用而不觉借的痕迹,如同“湖畔明月,柳间微风”一样清新自然。
(三)运用了民间生动的口语。
如《叨叨令》把口语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连串排比、重叠,造成音节和音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四、课堂小结
由于王实甫既能熟练地驾驭民间语言,又善于吸取古典诗词的精华为己所用,两者奇妙地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既典雅又质朴,既有文采又不废本色的艺术风格。
五、练习巩固
鉴赏张继《枫桥夜泊》的意境。
提示:找出景物→景物共同营造的氛围→寄寓的感情。
六、板书设计
(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因景生情
送别路上→ → 痛
由情及景
长亭饯别→ 移情于景→ 恨
临行叮嘱→ 直抒胸臆→ 怕
极目远送→ 化情入景→ 念
(二)富有文采的语言
1、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心理。
2、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作者及相关元曲、元杂剧。
2、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学习重点】
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方法指导】
诵读法 点评法
【知识链接】
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2、《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金代,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莺莺传》,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3、有关元曲及杂剧
(1)、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曲五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王实甫: 《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4.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a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筵席( ) 玉骢 ( ) 迍迍 ( ) 蹙眉( ) 萋迷( )
玉醅( ) 金钏( ) 靥儿 ( ) 谂知( ) 青鸾( )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b级)
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场景?(请用四个小标题加以概括)
( 1 — )送别途中——( — 11 ) ——( — )临别叮嘱
———( ——19)
2、《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 ,反映“
”(提示:用课文原话)的送别主题。)
三、阅读与品味(c级)
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一)赏读“途中之境”
赏读曲词《端正好》。(先背诵,后赏析。)
1、有哪些意象?组成了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哪俩个字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明确:前者不仅把离别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昨夜伤心到天明,血泪竟染红了整座山林!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非霜林醉,乃人不能自禁也。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情由景生,境由情出,世传王实甫写到这里“思竭,扑地而死”。)
3、这幅图画中哪句话展现了主人公的主观感情? 又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二).赏读“滚绣球”
1、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体会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三).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是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一起品读“朝天子”。
1.在这里,崔莺莺还表露了这样的情感?
2.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 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分别找出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 句子。
(四)赏读“目送之境”回答问题。
1、《一煞》《收尾》写了哪些景?
2、《一煞》《收尾》中的那景是怎样体现莺莺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的?(提示:可以从“极目而不见,欲语又无人,闻声人无迹,见马不见人”四处入手,这支曲子句句写景,句句含情,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四、探究与对话(d级)
1、对待爱情和科举功名、莺莺、老妇人、张生各有什么想法?(最好应用“幺篇”和“朝天子”中的话回答。)
2、结合全文,概括文章所揭示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c级)
【学习反思】
【作业布置】
品味写愁妙句,感受语言魅力。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句子?请写出来与同学交流。
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王实甫《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明确:都是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 ,秦观又将愁说成比 更多,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 ,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 。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均意境完整。但也有不同,语气的变化:设问-假设-反问-肯定; 修辞:明喻-暗喻-无比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