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动手做做看》教案优秀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你动脑想吗?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想吗?有一位叫伊琳娜的小朋友不但自己动脑筋想
而且还动手做实验来证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动手做做看》。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②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同桌或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三)反馈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讨论自学提示第②题。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吗?(学生自由谈体会)
今后我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动脑筋思考
有疑惑的地方,要亲自做实验证实一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3、《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九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一个玻璃杯、一张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哄 骗
2、你们还认识吗?(齐读)
3、指导书写:白金如欺骗老师说,她把一匹马压扁了,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送入田字格,带读词语:哄骗、哄堂大笑、欺骗)
4、回顾课文:
① 课文中还有一位小朋友也被哄骗了,她的名字叫“伊琳娜”(板书),是谁哄骗了她呢?朗志万(板书),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
②谁能用黑板上的词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科学家朗志万哄骗了伊琳娜。)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哄骗”展开讨论:
①读课文,思考:朗志万是怎样哄骗伊琳娜等小朋友的? a、讨论:屏幕出示朗志万的话:请生读—理解—齐读 重点理解“漫”
b、讨论:对于朗志万的问题,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 同学们,人们一般会怀疑科学家的话吗?(不会怀疑)那么,对于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有没有怀疑?(没有)所以一位小朋友毫不怀疑地说: “因为金鱼身上有鳞。”(读出毫不怀疑)
所以另一个小朋友十分肯定地说: “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读出不假思索)2)、围绕伊琳娜的实验揭示文意——“动手做做看”。
a、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对了没?(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b、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
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
②读好妈妈的话。C、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1、伊琳娜动手做了吗?
2、她是怎么做的?
3、结果怎样?
交流:①结果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②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一起读读。(读第六自然段)
③体会她当时的心情。(伊琳娜看到这样的结果是怎么想的?)
3)、释题:不是真的哄骗,升华主题:敢于质疑。
①、看到这样的结果,她是怎么做的?(生气、质问)②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讨论:①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板书:哄骗加上引号)
②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读了朗志万说的话,我知道了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试一下才知道
③你能把你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总结一下吗?〈课件显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
④讨论: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
总结:
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亲自试一下才知道。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认真想一想。电视里做的实验结果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⑤。那科学家的话是不是不要信?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4)、分角色读课文,想想伊琳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② 分角色读全文
③ 讨论小结:伊琳娜是位敢于质疑的孩子。
④ 介绍伊琳娜: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也是一位科学家。
三、拓展
1、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2、做实验: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
哄骗”
伊琳娜
科学家
敢于质疑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复述。
难点:理解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解释题意。
动手试一试里的试,意思是尝试、试验的意思;试一试是尝试一下;动手试一试是动手做一做,看结果是什么样的意思。动手做和动脑子想应当结合起来,但有时要强调动脑子想,而有时就要强调亲自动手做。这篇课文就是强调要亲自动手做。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标好节号。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实验觉得漫问题正确科学家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卡。
另丽夫试一试如果只有著名
(2)指名读生字词,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另:另外。问题:要解决的疑问。觉得:感觉到。正确:对。
科学家:作科学研究工作有成就的人。
(4)抽词卡让学生读。
3、个人练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五、布置读课文,思考问题。
1、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两个同学怎么回答的?
2、玛利亚作了什么是实验?提了什么问题?科学家怎么回答的?
3、玛利亚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提问上节课留的思考题,依次指名回答。
二、精读训练。
1、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
2、依次进行讲读。
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问:第一段讲了什么?
(3)第二段有几句话?每一句分别说了什么?这是为什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4)第三四段说了什么?
(5)看图回答问题。
图上画有几个人?他们是哪些人?桌子上摆着什么?科学家的手势说明他在说什么?
(6)小结:这部分讲科学家做实验、提问题,两个同学分别作了回答。
第二部分:
(1)指名读
(2)第五段有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玛利亚是画上哪个人?她是怎么动手做试验的?结果她看到了什么?哎呀是什么意思?
(3)第六段有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科学家有什么反应?只有……才能……这句话强调什么?
(4)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玛利亚作了试验,向科学家提出问题,科学家作了回答。
(5)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再读课文。
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体会、收获?
2、照课文习题三的要求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讲训练。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
3、简介居里夫人。
4、为什么这篇课文最后要写这一句话?
三、总结。
这篇课文说的是居里夫人小时侯学习有疑问就亲自做试验,得到正确的答案。说明了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个道理。你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可以自由谈谈。
四、朗读指导。
五、复述指导。
1、揭示复述提纲以启示学生复述的顺序。
2、利用板书,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串连。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4、同座二人交替复述,互提意见。
六、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科( )如( )另( )
种( )和( )只( )
2、用如果……就……、只有……才能……各说一句话。
3、听写:有些问题……正确的答案。
4、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题、提”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玻璃杯、一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哄 骗
2、你们还认识吗?(齐读)
3、指导书写:陈彦如欺骗老师说,他把一匹马压扁了,同学们一
听,哄堂大笑。(送入田字格,带读词语:哄骗、哄堂大笑、欺骗)
4、回顾课文:
①课文中还有一位小朋友也被哄骗了,她的名字叫“伊琳娜’。(板
书),是谁哄骗了她呢?朗志万(板书),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
②谁能用黑板上的词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科学家朗志万哄骗了伊琳娜。)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哄骗”展开讨论:
①读课文,思考:朗志万是怎样哄骗伊琳娜等小朋友的?
a、讨论:屏幕出示朗志万的话:请生读—理解—齐读
重点理解“漫”
b、讨论:对于朗志万的问题,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
同学们,人们一般会怀疑科学家的话吗?(不会怀疑)
那么,对于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有没有怀疑?(没有)所以一位小朋友毫不怀疑地说: “因为金鱼身上有鳞。”(读出毫不怀疑)
所以另一个小朋友十分肯定地说: “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读出不假思索)
2)、围绕伊琳娜的实验揭示文意——“动手做做看”。
a、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对了没?(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b、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
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②读好妈妈的话。
C、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1、伊琳娜动手做了吗?
2、她是怎么做的?
3、结果怎样?
交流:①结果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②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一起读读。(读第六自然段)
③体会她当时的心情。(伊琳娜看到这样的结果是怎么想的?)3)、释题:不是真的哄骗,升华主题:敢于质疑。
①、看到这样的结果,她是怎么做的?(生气、质问)
②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讨论:①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板书:哄骗加上引号)
②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读了朗志万说的话,我知道了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试一下才知道
③你能把你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总结一下吗?〈课件显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
④讨论: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
总结:
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亲自试一下才知道。
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认真想一想。
电视里做的实验结果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⑤。那科学家的话是不是不要信?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4)、分角色读课文,想想伊琳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① 分角色读全文
② 讨论小结:伊琳娜是位敢于质疑的孩子。
③ 介绍伊琳娜: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也是一位科学家。
三、拓展
1、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2、做实验: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哄骗”伊琳娜科学家敢于质疑
13、《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
2、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一个玻璃杯、一张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哄 骗
你们还认识吗?(齐读)
指导书写:陈彦如欺骗老师说,他把一匹马压扁了,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送入田字格,带读词语:哄骗、哄堂大笑、欺骗)回顾课文:
①课文中还有一位小朋友也被哄骗了,她的名字叫“伊琳娜’。(板书),是谁哄骗了她呢?朗志万(板书),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
②谁能用黑板上的词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科学家朗志万哄骗了伊琳娜。)
学习课文 1)、围绕“哄骗”展开讨论:
①读课文,思考:朗志万是怎样哄骗伊琳娜等小朋友的? a、讨论:屏幕出示朗志万的话:请生读—理解—齐读 重点理解“漫”
b、讨论:对于朗志万的问题,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 同学们,人们一般会怀疑科学家的话吗?(不会怀疑)那么,对于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有没有怀疑?(没有)所以一位小朋友毫不怀疑地说: “因为金鱼身上有鳞。”(读出毫不怀疑)所以另一个小朋友十分肯定地说: “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读出不假思索)2)、围绕伊琳娜的实验揭示文意——“动手做做看”。
a、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对了没?(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b、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 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 ②读好妈妈的话。
C、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伊琳娜动手做了吗? 她是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
交流:①结果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②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一起读读。(读第六自然段)
③体会她当时的心情。(伊琳娜看到这样的结果是怎么想的?)3)、释题:不是真的哄骗,升华主题:敢于质疑。①、看到这样的结果,她是怎么做的?(生气、质问)②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讨论:①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板书:哄骗加上引号)②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读了朗志万说的话,我知道了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试一下才知道 ③你能把你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总结一下吗?〈课件显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
④讨论: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
总结:
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亲自试一下才知道。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认真想一想。电视里做的实验结果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⑤。那科学家的话是不是不要信?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4)、分角色读课文,想想伊琳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分角色读全文
讨论小结:伊琳娜是位敢于质疑的孩子。
介绍伊琳娜: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也是一位科学家。
拓展
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做实验: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
哄骗”
伊琳娜
科学家
敢于质疑
一、授课时间
20xx年3月9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字)。
教师个案:
1、直接揭题。
2、设疑: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xx。生答:我是x,xx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志气问题提问提水浪漫朗读哄骗起哄喝水骗人哄骗
6、写字指导。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教师个案:
1、自学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和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说说你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
板书这些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①师说生字偏旁,学生猜字;学生说偏旁学生猜字。
②小兔开门游戏。
⑶认读生字词语。
4、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5、初步感知课文。
⑴课文讲了朗志万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⑵出示朗志万的话:一个杯子装满……这是为什么?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
用句式“除了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
⑶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吗?
(四)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个案: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教师个案:
1、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2、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同意
3、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代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5、遇到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资料、请教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自己动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7、互动:
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老师当记者来采访。
8、朗读伊琳娜说的话: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理解“哄骗”,多种形式读。
9、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
教学名言:实践出真理!
(三)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教师个案:
(四)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教师个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为
变?——!
教师个案:
金鱼图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万水杯图
水不会漫出来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作业布置: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何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三.教具准备
生子卡片、课件、调色盘、画笔、金鱼等。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着两种什么颜色的水粉颜料呢?
2、把这两种水粉颜料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3、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老师就动手做做看。(当场演示)
4、哎呀,真的变成绿色了,同学们凡是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清楚就必需要齐读课题。
过渡: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好吗?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
1、下面请同学把书打开,借助课文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自己开始读吧。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这些生词。
3、小老师当得真棒,看,现在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愿意开火车读吗?开始吧。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摆在桌子上,不认识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请教拼音朋友。
5、同学们看,老师把生字朋友集中在卡片上,会读的同学老师抽到哪里你就读哪里,只要认识就大声读,不需要举手了。
6、对这些生字你们都是怎么认识的,说说吧。
过渡:刚才老师见识了同学们识字的本领,下面请同学们看故事中以主人公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后来的表情又怎样了呢?那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
三、朗读感情
1、请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试着默读看看有哪个同学能做到不出声。
2、同学们读得不错,请你们分小组去讨论一下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你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你又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讨论完后再分角色读一读,开始吧。
3、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们来看这位同学说对了没有,请一位同学读第1自段,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师:奇怪是什么意思?生:出乎意料难以理解)我想请同学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形式:个别读(2-3人),全班同学提出奇怪的问题后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说得是不是一样呢?(生:不,那么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2-3人读→师引导用的语气去读→再请2-3人读→师表扬)伊琳娜觉得他们有没有说对?(生:没有)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请女生(2-3人)读妈妈说的话→师引导用鼓励的语气去读→并让学生我想的意思,(只想不做)→全班女生读)伊琳娜听了妈妈的话后,她是怎么做的呢?我请同学来读第5自然段,再请1位女学生扮演伊琳娜来做这个实验。让全班学生观察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生气)伊琳娜为什么会生气呢?(生:因为伊琳娜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朗志万的问题是错误的,所以很生气)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对朗志万说了些什么?谁会读(请2-3人→教师引导读出生气的语气)提问:这个语气该怎么读呢?她又为什么生气了?(生:因为伊琳娜认为科学家朗志万在哄骗小朋友,所以她越想越生气),哄骗换个词还可以怎样说意思相同欺骗,欺骗是不是个好词(生:不是)同学以朗志万不是在真的欺骗他们,他也是善意的欺骗,他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孩子遇到问题时不去动脑筋想了,还必须动手做做。
(2)后来,伊琳娜为什么又高兴了,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生:是从课文的第7自然段,那朗志万是怎么回答的呢?用WW画出朗志万说的话,再读一读。
(3)读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板书)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伊琳高兴地笑了。
4、假如你是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你可能会说什么?(生说→把你说的写下来)
5、反馈:课文读到现在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拓展:
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装满石子的瓶子,里面还可以放东西吗?(生说师做试验后并点题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明白,必需要动手做做看。
五、板书设计:
生气(图)
高兴(图)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3、会写“哄、喝”两个生字,并掌握如何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
教学准备:
1、杯子、水、尺子、鸡蛋;
2、课件;
3、奖状、王冠、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铅笔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发明了自动铅笔;扇子扇风很费力,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空调。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
2、出示鸡蛋,思考: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用同样的力,在同样的地方,同时旋转两只鸡蛋,谁先停?
3、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
二、学习课文
1、评选“故事王”,教师出示王冠,并说明评选要求。
2、指名讲故事。
3、全班投票评选“故事王”,并授给王冠。
4、教师出题:我会连,学生思考后发言,并说明为什么这么连。
5、出示插图,观察表情,给伊琳娜配音。
6、指名表演,并请大家给表演者配音。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实践
1、出示问题:把尺子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你会看到:
A:尺子和尺子上的字变大了;
B:尺子和尺子上的字不变。
2、学生选择,把奖状发给动手做的小朋友,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3、学生实验,提出要求。
4、汇报观察结果。
四、教师总结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总是能够很快地学会生字,并将生字认会,那么今天老师不参于大家的学习之中,小朋友们通过自学能否将本课的生字给消灭掉呢?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三、写字指导。
进行写字教学时,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继续学习本课,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提问。
2、“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2、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日积月累
积累自已对自已有帮助的词和句。
四、实践活动
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二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和勇于实践的意识。3. 认读生字,学习书写“朗、志、漫、哄、骗”五个字。二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和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件宝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 小结: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动手做做看》。教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看清是哪个“做”,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个主人公?他们是谁? 散读课文,想一想:“动手做做看”是谁的建议? 2. 朗志万和伊琳娜是为了什么事情提出的这个建议?
(三)深入学习,朗读感悟。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散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水不会漫出来
认读“漫”。理解“漫”的意思。(2)再读朗志万的问题,读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3)理解“奇怪”。2. 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汇报读第二、三和第五自然段。
(2)(出示插图)教师指图说:“你们看,水漫出来了。”板书:水会漫出来
(3)你们觉得谁是对的?为什么?伊琳娜怎么想到要动手做一做呢?
(4)指读伊琳娜妈妈说的话。什么是光想?你读懂了什么?(5)在伊琳娜妈妈说话的时候有谁是光想问题的呢?为什么当时他们光想,不去做一做呢?
(6)科学家说的对吗? 伊琳娜看着漫出来的水感到很生气。板书:生气
(7)哪个自然段写出了这个内容?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读。伊琳娜为什么生气?
(2)指名再读伊琳娜说的话。伊琳娜是在向 朗志万问问题吗?她想对朗志万说什么?
(3)两个人对读问句和陈述句。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要用问句呢?
4学习第七自然段
(1)齐读。伊琳娜读懂了什么?
(2)教师小结: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再做一做。板书:想一想 做一做
(四)拓展活动
13动手做做看 反馈练习
一、为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彩、荣誉 ②完了、一点不剩 ③景物、景色 ④单、只 ⑤光线、光亮 1夜晚,整个北京城变成了光的世界。()2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3小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班级体增了光。()4不一会儿的工夫,小力就把桌上的菜吃光了。()
5、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朗志万听了伊琳娜的话,______________。他说:“我不是想________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
2、遇到问题,我们不仅(),而且()。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伊琳娜
高兴 生气
想一想 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