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教案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感受文本的语言张力,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把握文章的主题。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感受语言逻辑思维之美,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感知科学精神的伟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感知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体会医学研究精神,感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教学重点以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内容的分析,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探讨文本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会谈及未来的理想,那时候我们常常无畏地说:“我要做一名科学家”,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少有人再说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逐渐明白成为一名科学家是极其艰难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著名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加来道雄的文章《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得到点启发吧!
2、作者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文中“童年的两件趣事”是什么?除了这两个趣事,作者还写了成长中什么事例?
2、字词检测。(见课件)
3、把握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文中“童年的两件趣事”:鲤鱼世界的幻想;爱因斯坦故事。成长中主要谢了建立实验室的事例。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全文总纲,点明后面的写作内容。
第二部分(2—11段):主要叙述作者对鲤鱼世界的遐想。
第三部分(第12—18段):主要介绍了作者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
三、品读鉴赏
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参考提示:⑴“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
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
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参考提示:“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
(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
(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3、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的呢?
参考提示: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使作者产生对同一场理论的兴趣,好像侦探一样给予找到故事的线索和结局。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四、合作探究
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参考提示:
(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
(3)实验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
五、任务坐实
1、屠呦呦和加来道雄的献身科学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那些素质?请你举出几个和作者成长历程相似的科学家?
参考提示:两人进行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精神品质,告诉我们:人要想有所成就仅仅空想是不行的,要有严谨、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从基础做起,重在实践。
应具备下列品质:奇特的想象力;探究的精神;实验的精神;自主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固步自封;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例如华罗庚、爱因斯坦、钱学森、牛顿、瓦特、居里夫人等。
2、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你觉得阅读科学类知识性读物文章的阅读应该抓住哪些要领?
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
用结构分析法来快速阅读文章和梳理文章的主旨;
善于发现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自己的科学兴趣;
【知识目标】
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二、理解作者回忆童年趣事对未来科学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能力目标】
一、能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基础上,联系个人学习、生活经历,谈谈生活、学习与理想的关系。
二、能迁移拓展,培养观察自然与社会,科学探究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情感目标】
一、培养强烈的求知欲与勇于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
【课时】一课时
【重点与难点】
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回忆童年趣事对未来科学研究的意义与影响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二、迁移拓展,联系个人学习、生活经历,谈谈生活、学习与理想的关系,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自我介绍并提出要求。
2 联系《动物游戏之谜》,导入新课,对作者进行简单介绍。
〖背景资料〗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加来道雄是著名的“超弦”理论创始人之一。
〖名家导入〗
如果有人想了解现代物理学最艰深的理论,就去读《超越时空》。它把“超空间理论”这种和者盖寡的“陽春白雪”淡化到“下里巴人”也能欣赏的程度。超越时空的探索,乃20世纪人类的伟大智力壮举。
二 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
1 、请同学快速浏览文章,文章重点讲述作者在教育历程中的哪几个典型片段。
〖提示〗两件趣事,一是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一是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
2 、请同学思考这几件事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究道路的,它对作者的成才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一件事是否有趣,取决于一个人对事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自小喜欢思考问题,善于观察事物,并且能透过现象去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所以,对于鲤鱼在水中游这 种现象,对于老师讲的一个探索宇宙本质的科学家的故事,他便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这两件事都极其平常。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 然、对生命充满兴趣与激情。促使作者从小就对科学领域的'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高中阶段就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从此走上了科学探究的道路。
3、作者能有所成就,除了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和勇于实践的求索精神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是什么?
〖提示〗他能超越一般世人所无法超越的世俗的约束,大胆进行科学实验,这种敢于挑战勇于实践的精神,使他的科学研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4、作者读完能够找到的所有有关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书籍之后,说:“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这句话中的“这一秘密”指什么?“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提示〗
“这一秘密”指爱因斯坦的故事留给作者的悬念: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他把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如果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爱因斯坦一生研究的究竟是什么问题?”
‘纵然”一句,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幽默:为了弄清自己所想弄清楚的“上帝是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的”和这个“世界的内在规律”,作者“不得已”要做一名理论 物理学家;实际上,作者所要强调的是:要探索宇宙的本质,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为了追求真理,再艰辛也要奋斗下去。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一位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的执着精神和坚强意志。
【教师总结】
成为一名科学家必须具备的条件:
想象力,兴趣,专业知识学习,探究创新精神
三 讨论交流
1 、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各自的童年时代对自然或动物世界的种种奇思妙想。(联系《动物的游戏之谜》)
2 、我们在确立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是否付诸实践,是否有明确的人生规划,遇到的困难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 迁移扩展
1 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同学用动物的眼光去观察,研究人类的某些行为。
2 完成《学案》P150“课外延伸”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感悟科学精神,从中获取未来自己成长的启示。
3、培养学生相关科学精神。
重点:
1、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梳理文章内容;
2、理解“教育”的内涵,领会科学精神,获取自己成长的启示。
3、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相关科学精神。
难点:
理解“教育”内涵,具体把握三件经历对作者成长的教育作用,以及三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2、作者及相关文体知识简介
加来道雄
科普文章
自读课文
二、感知文章内容
历程三件事:1.观鱼的遐想
2、探索爱因斯坦未竟事业
3、做实验建立原子对撞机
三、阅读探究
1、分组探讨三件事对作者的教育作用,初步了解文中的科学精神。
2、建设性地回答钱学森之问。
3、把握三件事的内在联系,认清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诸多科学精神的整体作用。
四、课堂延伸拓展
分享想象故事,激发想象力,培养一种最基本的科学精神。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13的阅读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作品。
(2)体会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兴趣、毅力等基本品质对人成长的作用。
(3)学习题记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结构阅读法。
(2)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明确做事除了兴趣还得脚踏实地。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说的童年趣事背后所蕴含的科学观、学习观。
2、文章题记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体验学习作者的科学观、学习观。
说教法
教授本文,我尝试使用结构阅读法。阅读任何文体的作品,都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篇章结构。只有弄清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才能洞悉作者的行文思路,掌握文章的内容要点,进而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所以我们要善于总结阅读经验,掌握篇章结构的梳理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
在使用本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学会分析句群。句群是构成段落的意义单位,能够将段落中的句群分析清楚也就能够理清段落层次了。
2、要学会分析结构关键词,加以准确的分析,段落的内部层次、段落之间的转承关系就易于掌握了,篇章结构也易于理清了。
3、要学会分析事实。找到事例,分析事例相关的问题,逐步深入,透过现象寻求本质,抓住文本的中心要义。
说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为文本的阅读奠定基础。其次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一要列出课文的纲要、信号的结构图表,二对结构图表问题化即存疑,提出相关探讨的问题,并尝试分析。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想:从学生熟悉的例子或生活实际,如爱迪生抱小鸡、达芬奇画鸡蛋等童年趣事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入手,引出课题。
二、常识了解
作者简介:姓名、籍贯、作品成就。
三、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
2、内容概述
四、推进新课
(一)速读全文。
1、列出纲要信息结构图表
2、指出核心事件。
3、提出相关探讨问题。
明确:
1、教育历程:童年→青年→成年
2、问题
(1)“鱼”是怎样认识“世界”?
(2)这种认识说明什么?
(3)实验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注:以上问题只是示例,课堂问题的生成不可能由教师主宰,要由受教对象自主随机产生,所以课前要充分准备。)
(二)对问题的探讨、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
对本节授课内容作以高度归纳概括,突显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作者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学习他执着奋进的精神。
德育目标
培养科学精神,关注学科探索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联系当下,探究作者进行科学实验的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探索与创新”为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动机、过程与方法,在获得科学认知的同时,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思考的价值,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习整合阅读与表达,养成比较阅读的意识,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贯穿在整个单元教学之中。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的基础上,已经对“科学精神”
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学习本文时仍需抓住这条主线,保有对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实证的科学方法;联系“任务”而精读、细读。
课型
自学课文
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
加来道雄,日裔美籍理论物理学家,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他是《超越爱因斯坦》、
《量子场论》和《超弦导论》的作者。
2、理论物理学
对应于物理学分为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物理学家也可以分为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当然,物理学中理论和实验都是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有时候这样的分类很难界定。
只不过在一个物理学家更偏重理论的情况下,他(她)被称为理论物理学家,例如爱因斯坦;而如果偏重实验,则称为实验物理学家,例如法拉第。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科学家总是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浮力。.。.。.今天,加来道雄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向我们解释对于未知的宇宙,我们就像那些生活在池塘中的鱼一样,面对暂时还未解开的谜题,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去探索,而不是妄自主观的否认其存在!
二、快速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思考:作者在文中指出在童年有两件事情大大地丰富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他成为一个理论物理的历程,请找出是哪两件事?
明确:1、对鲤鱼世界的幻想。2、爱因斯坦的故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思路。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情况。)
(一)(1段)全文总括:记叙了由两件趣事引导自己走上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二)(2—11段)由对鲤鱼世界的遐想,推知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①幻想鲤鱼“科学家”研究的局限性。②推知人类对多维空间研究的局限性。
(三)(12—18段)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与学习研究。
①探究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②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四、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3、课文中多维空间历险故事(1☆☆1段)和统一场理论书籍(14段)两小段内容,对“教育历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五、探究
(设计意图: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六、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在你看来,想象力、兴趣、实验精神对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该如何排序?结合《青蒿素》谈一谈除了上述优秀品质,你还有哪些补充?
板书设计
想象力兴趣实验精神
教后反思
对于一篇自学课文,如何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收获,设置问题就成为关键。因此,虽然表面上是学生在自读课文,但实际上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本文与《青蒿素》同处一篇课文中,受时长所限,比较阅读未能完全展开,这一点在今后教学中应重点关注。
【知识目标】
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二、理解作者回忆童年趣事对未来科学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能力目标】
一、能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基础上,联系个人学习、生活经历,谈谈生活、学习与理想的关系。
二、能迁移拓展,培养观察自然与社会,科学探究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情感目标】
一、培养强烈的求知欲与勇于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
【课时】
一课时
【重点与难点】
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回忆童年趣事对未来科学研究的意义与影响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二、迁移拓展,联系个人学习、生活经历,谈谈生活、学习与理想的关系,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自我介绍并提出要求。
2 联系《动物游戏之谜》,导入新课,对作者进行简单介绍。
〖背景资料〗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加来道雄是著名的“超弦”理论创始人之一。
〖名家导入〗
如果有人想了解现代物理学最艰深的理论,就去读《超越时空》。它把“超空间理论”这种和者盖寡的“陽春白雪”淡化到“下里巴人”也能欣赏的程度。……超越时空的探索,乃20世纪人类的伟大智力壮举。
二 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
1 、请同学快速浏览文章,文章重点讲述作者在教育历程中的哪几个典型片段。
〖提示〗两件趣事,一是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一是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
2 、请同学思考这几件事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究道路的。,它对作者的成才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一件事是否有趣,取决于一个人对事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自小喜欢思考问题,善于观察事物,并且能透过现象去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所以,对于鲤鱼在水中游这 种现象,对于老师讲的一个探索宇宙本质的科学家的故事,他便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这两件事都极其平常。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 然、对生命充满兴趣与激*情。促使作者从小就对科学领域的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高中阶段就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从此走上了科学探究的道路。
3、作者能有所成就,除了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和勇于实践的求索精神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是什么?
〖提示〗他能超越一般世人所无法超越的世俗的约束,大胆进行科学实验,这种敢于挑战勇于实践的精神,使他的科学研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4、作者读完能够找到的所有有关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书籍之后,说:“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这句话中的“这一秘密”指什么?“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提示〗“这一秘密”指爱因斯坦的故事留给作者的悬念: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他把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如果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爱因斯坦一生研究的究竟是什么问题?”
‘纵然”一句,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幽默:为了弄清自己所想弄清楚的“上帝是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的”和这个“世界的内在规律”,作者“不得已”要做一名理论 物理学家;实际上,作者所要强调的是:要探索宇宙的本质,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为了追求真理,再艰辛也要奋斗下去。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一位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的执着精神和坚强意志。
【教师总结】成为一名科学家必须具备的条件:想象力——兴趣 ——专业知识学习探究创新精神
三 讨论交流
1 、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各自的童年时代对自然或动物世界的种种奇思妙想。(联系《动物的游戏之谜》)
2 、我们在确立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是否付诸实践,是否有明确的人生规划,遇到的困难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 迁移扩展
1 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同学用动物的眼光去观察,研究人类的某些行为。
2 完成《学案》P150“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童年青年成年
鲤鱼世界的幻想(高中)
(想象力 乐趣) ——>建立实验室——>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故事 (探究、创新)
(理论 知识)
1.你觉得作者关于“鲤龟到宇宙之外一游”的故事是作者小时候蹲在小池边时的遐想,还是在研究理论物理到一定境界后的类比联想?为什么?
1.这道题的答案不惟一。因为作者小时候有强烈的好奇心,蹲在小池边的“遐想”定很多,主要内容应该是小时候遐想的;但是,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是在他对理论物理学有相当研究之后了,所以在文章中—定带有成年以后的思想,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 作者后面用“我常想”引出的文字,这些思想已经不完全是儿时的遐想,而带有更多的理性*色*彩:所以,上面这段文字,更多的应该是作者研究理论物理学达到一定 境界之后的类比联想。
【教学内容】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美籍日裔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作品。加来道雄是什么人?这位纽约市州立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是超弦理论的奠基人,而超弦理论则是解开当年爱因斯坦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的 “万物至理”(theory of everything)的一把钥匙。虽然身为理论物理学家兼科普作家,但加来道雄在这篇文章中却没有向我们讲解科学知识或理论,而是回顾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确定人生方向意义最为重大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即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
文章开头就明确指出“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因此文章自然而然地按照时间顺序将这两件趣事娓娓道来。第一件趣事是鲤鱼世界的幻想。鲤鱼世界的幻想围绕“想象力”展开,作者试图从鲤鱼的角度来认识它所生活的世界,并借此来观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通过隐晦地比较可以看出,人类和鲤鱼一样,在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认识方面存在着保守、固执等局限,由此作者提出自己的想法:既然鲤鱼世界之外还有未知世界,那么人类世界之外是不是也有未知的世界呢?于是他童年时期的兴趣定位在了高维世界存在的可能性问题上。
第二件趣事是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这一历程是确立他人生走向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纯地因为事件本身的神秘而感到好奇,仅仅停留于浅层次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是在查阅资料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理论后,加来道雄受到鼓舞和感动,决心对这件事情刨根究底,从而确立了今后的人生方向——理论物理学家。这是他迈向科学研究和探索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第三个层次是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爱因斯坦最后研究的是统一场论之后,也是他真正进入科研状态后遇到的第一个困难——高维世界和统一场论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这关键的一点他不理解。这就进一步把他的研究范围确定了,加来道雄的科学探索之路由此展开。
为了解决眼前这个难题,他又开始广泛查阅资料,尽管知道科学家中已经有人建造出来产生反物质所必须的原子对撞机,作为高中生的他却没有想过放弃。如果说童年的两件趣事“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乃至进一步确定了“我”此后具体的科学研究范围的话,那么在高中阶段完成的第一个实验则更多地磨砺了作者的意志,养成了他的坚韧品质。这中间有多少困难、多少阻碍他都没有细说,但是他却明确表示他身上具备有“年轻人不被世俗观念所约束而畏葸不前”的特点,因此,他在父母亲的支持下,本着执着和探索的精神,奉献出自己的整个圣诞假期和所有的业余时间,终于建造出了他的电子感应加速器。
文章尽管只具体写了两个阶段的三个事件,但是在他走向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却突出表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想象力(鲤鱼世界幻想)、好奇心(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探索精神(思考和大量查阅资料)和实验精神(制造电子感应加速器)。同时他的成长经历也给我们普通人以深刻的启示:任何人要想成功都离不开大胆的想象、怀疑和猜测,不能固步自封;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要达到成功的彼岸离不了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或许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后辈的,希望大家能踏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取得进步。
【教学设想及依据】
《湖北省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中提出:我们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学习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加来道雄自述成长历程的一篇文章。因为是物理学家,所以其中必然涉及到物理知识,而老师在教学中既要使理科生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又要激发文科生对自然科学探索的兴趣。既要还原加来道雄由一个普通少年成长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过程,又要避开物理知识从文本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样就必然会遇到一定的阅读障碍和文本解读方面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的特点,一开始就让学生把握住课文标题中的“历程”在文章中的具体事件。然后再针对每个具体事件展开:第一个事件即鲤鱼世界的幻想部分,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然后讨论交流比较人类和鲤鱼对世界认识的相似之处,突出其中“想象力”的重要性;第二个事件是“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部分,重点把握作者“好奇(觉得事件神秘)——探索(查阅资料,明确人生方向)——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确定科研范围)”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他走向科研之路的关键过程;第三个事件是“完成电子感应加速器的实验”,这个相对简单,只突出作者冲破世俗束缚、不畏艰难、执着创新的精神品质即可。
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是“教育历程”而不是“成长历程”的问题,让学生考虑人的“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关注自我兴趣的培养,启迪他们执着的追求精神,尤其注意作者对科学热爱的启蒙和对自然及社会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快速浏览课文,了解作者的成长历程,理清文章思路。
童年时期 青年时期 (成年时期)
鲤鱼世界的幻想
爱因斯坦故事 建立实验室 成为理论物理学家
三、习读课文
1、 讨论交流,合作探究:鲤鱼对世界的认识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对此有何认识?
2、 读指定段落思考:高维世界的谜团尚未解开,加来道雄又是怎样对爱因斯坦未竟的事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的?
3、 在理论研究中遇到困难的加来道雄是怎样面对和解决的?
四、拓展思考
文章题目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为什么不是“成长历程”而是“教育历程”?作者的“教育历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