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一二三四歌教案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关键词:唐代文化;墓志;挽歌;生死观念
中图分类号:K242;K8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3-0111-07
收稿日期:2012-03-02
作者简介:王庆卫,男,陕西蒲城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西安碑林博物馆馆员。
一
泽潞地区地处太行山脉南段“上党——长治盆地”,处于唐代长安、太原和洛阳三地的咽喉所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唐代中后期更是昭义军节度使所在地,是唐王朝防卫河北藩镇和保障江南贡赋顺利运抵关内的重要屏障。泽潞地区从北魏开始,乃是胡汉杂居之地。安史之乱后,河朔地区又开始了胡化的发展,紧邻河北的泽潞地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前学界主要针对泽潞地区的军事地位和民族关系进行讨论,我们在关注新出土石刻史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唐五代时期只有在泽潞地区发现有多方墓志盖上阴线绕刻着挽歌。
挽歌是以死亡作为歌咏主题表现生人对逝者哀悼之情的诗歌。过往的研究,多半将挽歌视为礼制与文学研究的辅证,学者多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梳理考证,而且往往将挽歌作为一种社会习俗加以考虑。近些年随着墓志盖上刻写挽歌材料的公布,在泽潞地区出土的众多挽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们发现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刻写挽歌的墓志出现的特殊意义,希望方家有以教之。
二
墓志盖上刻有挽歌,挽歌一般刻在志盖题名的四周或四杀,多是五言四句,偶见七言形式,这些墓志均出土于山西晋东南地区(古称上党、潞州)的长治、晋中等地。就目前资料所见,志盖刻有挽歌的唐五代墓志数量已有26方,其中绝大多数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和河北正定县的文物收藏商店。
挽歌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从挽歌的哀祭对象而言,《全唐诗》所收的挽歌大多是文人士大夫为皇帝或达官贵人所写的挽词,因而针对性很强,其内容完全契合哀挽的对象。而墓志盖上的挽歌文字较为通俗浅显,可视为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唐人于墓志盖上刻写挽歌诗,其实正是唐代繁荣的诗歌文化在民间普及状态下的一种常态反映。新见墓志盖上挽歌中所表现的意象都带有哀伤的情调,所选景物也都散发着沉重的色调。“父子恩情重,念汝少年倾。一送交荒外,何时再睹形”的句子,无一不抒写着生离死别之伤愁,这种蓬山万里的牵念与无奈俱通过挽歌表露无遗。
这些新发现的挽歌,一般都刻写在墓志盖上。在中古时期墓志经常作为灵魂主要所在的象征,表现出生死之间既相连又分离的关系。在26方墓志盖上,多数在挽歌内圈或外侧四周刻有八卦符号。墓志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念碑,它上面镌刻的纹饰必然会有隐含的意义,在出现挽歌的墓志盖上刻画的纹饰除了八卦之外,还有四神、十二生肖、二十八星宿等天象图案,而张免墓志志盖正可以作为一个范例来探讨与挽歌共出之纹饰的内涵意义。
张免志盖从内向外分为五个层次,最中间刻有挽歌,第三层刻有八卦符号,第四层刻有二十八星宿图案,第五层刻有四神与十二生肖图案。张免志盖在八卦符号四周,与八卦方位相对应排列着二十八宿,每方七宿均以图案表示。古人以二十八宿诸天星斗为标识的周天图,在道教中它们是先于天地开辟就存在的图式,掌握它就掌握了“天之根纽,炁之经躔”,故这种图式具有着宇宙合一的妙用。至此,八卦、二十八宿、四神、十二生肖依次在志盖上面环绕排比,这种配置方式,体现出唐人心灵深处的宇宙观和灵魂观念互相交融的意识,它们之间的方位互相对应,形成一幅完整的天象图案。在墓志盖上刻画宇宙图像的方法,是为了把死者及墓葬置于宇宙中,这些符号具有图式的功能,并希望把墓主放在宇宙的中心位置以寻求一种生人意义上的祝求。
覆斗形志盖与正方形志石上下结合,象征着由周天四宫二十八宿与十二辰位构成的天地之间相互对应的数理关系,镌刻在志石面上叙述墓主身世和表示亲人哀思的文字则处于一种地载天覆、顺阴阳、应五行的状态之中,其中寓有通神、厌胜、祈祥的含义。而志盖上镌刻挽歌,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内涵。墓志是一种特殊的纪念碑,在中古墓葬中墓志往往处于所有明器和随葬品组合的核心地位。一般墓志被放置在墓室门口、棺床前、甬道当中、前室中央等先要之处。墓志除了是一种以应不时之需的备用档案之外,作为墓葬殊的器物,还与丧葬礼仪和灵魂观念密切相关,也具有服务于另一个世界的目的。与地表墓碑侧重与世人沟通的作用相比,墓志更倾向于在冥冥之间与天地神明的沟通。
三
【关键字】:导学案;弹唱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是教育模式,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求、生源的质量、职业的需要而有所继承和创新。同样《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导学案的产生也不例外,它是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实践行动过程,更是完成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转换。
这里所谓的“导学案”,也就是指以《儿童歌曲弹唱》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弹唱指导训练为主导,学生弹唱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儿歌弹唱综合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明确教学的“主体”和“主导”,是任何一种学案设计的核心原则
如果我们单从学的方面来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其角色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帮助者,责任是帮助学生比自然状态下学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发生作用的,同时强调教师导学作用的重要性,师生互动构成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其实它是“一”,而不是“二”,也就是我们不能单独的去拆分“教与学”的任何方面去研究、去实践。就像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和杜威的“学生中心论”,都是夸大了“教与学”的某一方面,而有所偏激。
二、最优化分析学生能力,取长补短,协作重组,是任何一种学案设计的关键。
最优化,源于拉丁语“optimus”其意思是“最佳的”归纳其实质就是追求低消耗、高效能,即“低耗高效”或“事半功倍”,也就是通过选择最佳的方法和手段,争取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可能的结果。
在对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的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中显:78%以上的学生不重视儿歌弹唱的学习。85%的学生儿歌弹唱能力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能有效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培养目标要求。识谱能力和琴法的基本功不扎实,缺乏良好的练琴习惯,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儿童歌曲弹唱的教学实践环节基本上与见习、实习脱节,无法胜任未来复杂的幼儿园音乐课教学工作。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实际的《儿童歌曲弹唱》学案设计中,主要对学生因素进行了分析:思想品德修养水平、文化教养程度、学习态度、认知能力和学习技巧等。
对14级学前教育1班二十四名学生进行重组编号,分成A、B、C、D四大组,每组六人。同时把14级学前教育2班作为实验对比班进行实践研究。
根据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组员的现状,对《儿童歌曲弹唱》课程实施的几位教师因素进行分析: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是否具有驾驭知识的能力、是否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心态、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等。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课程实践,对四位研究组员进行了分工:教师1负责钢琴基础导学案的内容研究实践;教师2负责声乐基础导学案的实习实践;教师3负责“弹唱”导学案设计”与模拟教学;教师4负责“院”、“园”、顶岗实习实践。
三、让学生从被动学学习变成自主学习,永远是任何一种学案设计的难题和突破的主线。
中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追问,即“审问”,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敢于吹毛求疵,向文本及权威挑战。在“找”的过程中所伴随的紧张、激烈、亢奋、挑战的思维活动却会给学生以探究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审问”的成功在于过程。“点评”――重在诱导“成功”。
了解学生的需求,明确学生择业的能力要求,有的放矢的、循循善诱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和习惯,是我们这一课程实践的关键。《儿童歌曲弹唱》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在学案中学习的行为变成群体效应,以导促学,以学定教,给每个学生设计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分解技能重、难点,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一体。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突出课程的项目和主要完成的任务,按照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了单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分类设计。
《儿童歌曲弹唱》导学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重点、课程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它的实施可以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三个环节。
课程目标主要包括:1、知识目标 2、单项能力目标 3、综合能力目标 4、岗位实战能力综合目标。这样的设计是综合了传统教学能力目标不足的设计,既不否定知识目标的重要性,更要加强能力目标,由浅到深最终过渡到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目标上。之所以这样设计是由学前教育这一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是师范性和职业性的双层体现。
课程重点、难点的引出必须是实际工作的某一个具体活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项目的分解,最终为学前教育实际的教学服务,这也是我们设计这种课型和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继承和发展。忌讳麻木的乱编乱造,形式主义上的所谓创造和创新,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很重视和注意一个原则。
我们把考评期末的成绩占25%。平常成绩占75%,是由预习情况、课堂合作探究情况、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情况、“院”、“园”、顶岗实习(一个月一次)拓展延伸情况等的每个月的月评积攒起来的。所以除了导学案,还包括四组学生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考核记录手册,在不断的重复训练中,量化训练中,使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到达横纵的质量飞跃。
(四)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院”中 “园”的理想实践环境,是具体实施《儿童歌曲弹唱》导学案的关键和培养学生成才的保障。
学院领导对学前教育的大力投入,在2015年的全国职业院校的不完全统计中排在第二位,我院从2007年开始建立校园网,2014年学院校园数字化建设,拟建和实施了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网络教学体系,每个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装有电视机、摄像头,并配有大量的教学VCD碟片,师生借助图、文、声、动画等多种手段,教学合一,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院”(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园”(学院实验幼儿园)交互,设备齐全,实训场地丰富,现设有钢琴室230间,电子琴室78间,手风琴室78间,舞蹈室3间,画室40间,大型展室1间,富媒体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10间,大型舞蹈排练室2间,大型电钢琴室2间。整个院中园占地3.8万平方米,上下四层,软硬件设施完善,师资丰厚,正教授2名,副教授比例占78%,这些实训场所足够满足课程实践的各种需要。
[1] 刘岗。 我国学案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课程。教材。教法。 2014(08)
1
为落实党发[20--]5号文件精神,开展好“唱红歌,颂党恩,抒情怀,强素质”主题教育。特作如下安排:
一、活动的主题:唱红歌,颂党恩,抒情怀,强素质
二、活动的时间:20--年3月至7月
三、活动的对象:辖区中小学全体师生
四、活动目的和意义:
唱红色经典歌曲,是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发扬优良革命传统的需要,是建设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是推动XX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活动的组织机构: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六、活动的形式:
1、各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音乐课、自习课等时间开展班级学唱、传唱红歌活动;学校团委和少先队大队结合主题班队会、晨会、升旗仪式、读报时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精心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及比赛。
2、组织辖区各学校开展唱红歌比赛活动。
①比赛时间:20--年5月13日下午(遇雨延期)。
②参赛对象:辖区全体教师和中小学生。
③节目要求:各小学以校为单位组织一个节目,参赛人数20人以上;中学以班为单位各组织全体学生参加。
④节目内容:从《XX市教育系统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推荐歌曲曲目》选定。
⑤演唱要求:演唱时间要求3至6分钟,合唱要有指挥,着装统一,道具及伴奏带自备。
⑥奖项设置:学生节目设一等将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奖金分别为100元、80元、60元。教师节目不设奖。
3、参加十一中组织的唱红歌比赛,学生和教师各出一个节目;同时组织10名左右的教师参加十一中组建的唱红歌合唱团,出席XX市的唱红歌比赛。
4、由XX中学团委开展辖区中小学学生“唱红歌,颂党恩,抒情怀,强素质”的主题征文活动,中学每班不少于3至5篇,小学每校在5篇以上。于20--年6月15日前交党支部办公室
七、活动的要求:
①要求各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并有专人具体负责组织活动,督促检查主题教育的开展情况。
②学校要通过校园网络、XX教育信息网等形式进广泛宣传此次红歌传唱活动,营造活动氛围。
③要求各学校每天利用朝读、夕会时间组织学生学唱红歌时间在10分钟以上,唱红歌曲目不少于2首(推荐红歌曲目见附件)。
④要求各学校将活动图文资料上传到XX教育信息网“创新争优活动专题”的“红歌会活动”栏目中上。
唱红歌活动的设计方案2篇2
一、活动宗旨:
为隆重纪念党的
100
周年华诞,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升教师的朗诵水平和语言素养,展示全体教师了解党、热爱党、心向党,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工作作风、优秀工作业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根据_区开展纪念建党
100
周年主题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特决定组织开展_小学教师红色经典诵读大赛。
二、活动主题:重温红色经典,共抒爱国情怀
三、活动时间、地点:5
月
21
日于郊外
四、活动评委:
五、参加对象:全校教师
六、具体要求:
1、朗诵篇目:学校统一内容,个人赛前抽签决定具体朗诵篇目。
2、表现形式:形式不限,结合情境表演进行,以增强朗诵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参赛顺序: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七、奖项设置:比赛将评出奖一名、优秀奖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缺失;改进;分配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92-04
作者:周萍,长沙外国语学校教师;湖南,长沙,41000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教是历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第十六》)自汉武帝时将《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后,各种教育读物无不将诗歌作为重中之重。旧时许多文人无不接受过“柔日读诗”的严格训练,传统蒙学中就有《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
现代教育的初中阶段(约12~15岁),是人生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的阶段。作为现行重要的初中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同样继承了我国诗歌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部一百六十九篇课文中,有中国古代诗歌(包含诗、词、曲)三十首(以下简称“正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还选取了六十首古代诗歌作为课外背诵(以下简称“附选”)。毫无疑问,无论正选还是附选,这总共九十首中国古代诗歌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是大有教益的(附带说明,课文中还有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但非本文论及对象)。所选诗歌无疑都是历来公认思想意义较深、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就其可接受性而言,无疑都是历来流传较广的优秀篇什。
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本人以为,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古代诗歌选目仍不无缺失,其主要表现为:时期分布失衡,体裁分布不均,作者分布面偏窄。本文旨在对此三大缺失作出详细分析后,提出改进选目之我见。
一、时期分布失衡
从三十首正选的时期分布看,春秋前(含春秋)二首,三国一首,晋二首,北朝一首,唐十二首,宋九首,元二首,清一首。显而易见,过于偏重唐宋,唐占40%,宋占30%,二者合计共占70%。
至于附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全部六十首中,汉一首,三国二首,南朝一首,唐三十七首,宋十六首,明二首,清一首。唐占61%强,宋占27%弱,两者合计占88%。
唐诗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双峰并峙,其高度空前绝后,选目有所侧重,谁都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的比例似乎严重失衡。尤其使人不能接受的是,作为与《诗经》并列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刘勰《辨骚》)的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楚辞》,竟然一首(或一章)未录。此外,两汉四百余年,无论乐府民歌、文人诗歌,不乏名家名作,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一首;灿若星河,为唐诗的兴盛准备了条件的南朝宋齐梁陈诗歌,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梁吴均《山中杂诗》一首;北朝除正选录北方民歌《木兰诗》外,文人诗一首未录;隋因历史太短,一首未录,情有可原;“开创了词的初盛局面,而且历来还被奉为词的不祧之祖”(吴和熊语,见其《唐五代词三百首》前言)的唐五代词,仅录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一首,“不乏别有情趣的奇花异草和清溪幽涧”(黄天骥语,见罗斯宁选注《辽金元诗三百首》前言)的辽金元诗一首未录;辽金元词一首未录;即便是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元曲,仅正选二首,附选一首未录;有“陵宋跞元驾清”(羊春秋语,见其《明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明诗正选一首未录,仅附选一首;至若明代词曲,仅附选中录散曲一首,词则一首未录;有“承宋继唐”(钱仲联语,见其《=}青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诗正附选各只录一首;有“承宋之绪而后来居上”(钱仲联语,见其《清词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词竟一首未录;“也有一批杰出的散曲家”(羊春秋语,见其《散曲通论・作家论(清)》)的清代散曲,一首未录。
时期分布的严重失衡,必然无法贯通整个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的发展脉络,无法让学子们领略诗歌长河的继承与创新,尤其是让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淹没不彰。
二、体裁分布不均
(一)诗词曲三者分布不均。在三十首正选中,诗二十一首,占70%;词七首,占23.3%;曲二首,仅占6.6%。附选六十首,失衡的情形进一步加剧,诗四十七首,占78%;词十一首,占18.3%;曲二首,占3.3%。
(二)各体内部之小体分布不均。
1、诗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中,骚体诗一首未录,六言诗一首未录,五绝一首未录。即便是《诗经》中之二首,全为风体,没有考虑雅体或颂体。附选中情形大致差不多。
2、词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七首中,表面看,小令一首,中长调各三首,似乎说得过去,但若仔细分析,所选小令和长调,均接近于中调,而与中调字数差距较大的小令和长调全无,尤其是长调中之三阕以上者一首未录,也未尝不是一个缺陷。且所录各词均为正体,“减字”、“偷声”、“摊破”、“摘遍”、“犯”、“慢”、“引”之类的变体一首未录。
附选情形更是糟糕,十一首词中,除晏殊《破阵子》略略超过小令五十八字上线为中调外,其余十首,俱为小令。且《浣溪沙》词牌即有三首(苏轼独占其二),《卜算子》二首。
3、曲中小体分布不均。曲选本来太少,不具有多少代表性,与一代之文学的地位极不相称。正附选各二首,纯为小令,套曲、带过曲、集曲、自度曲等皆一首未录,当然也无法录,也无法“均”。
(三)、文人体与民间体分布不均
正附选总共九十首作品中,姑且把《诗经》之《关雎》、《蒹葭》算作民歌,其民歌数量也不过四首,这与我国古代诗歌的实际状况不符。在古代的任何时期,都有大量民歌,尤其是在诗歌的非自觉时期。即便是后来的词、曲,也往往经历了从民间至文人的过程。单说《敦煌曲子词》,即是一个最有名的民间作品集,对此,选编者似乎全无意识。
体裁分布不均,甚至某些体裁一首未录,致使学生无法领略体裁的多样性、作者的创造性,无法体味形式与内容的某些关系。尤其是《楚辞》骚体的缺失,将会使学生对中国诗歌史的认识出现断层。民间体的缺失,不但无法让读者看到文人诗歌以外的另一片广阔天地,亦无法让读者看到诗歌从民间到文人的发展过程,更无法领略民歌与文人诗歌的风格差异。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由于诗的比例太重,导致词、曲(尤以曲为最)内部之小体无法均衡分布。
还需附带说一下的是,除诗词曲之外,对联似乎也可作为诗歌之一体予以考虑。对联,尽管它全盛于明清(有人称之为有清一代之文学),但无论如何,它实际上是伴随着诗歌(包括骈赋)的产生而产生,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以为在我们的课文中选取少许,让学生稍具对联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作者分布偏窄
正选三十首中,共有作者二十二人(包括无名氏二人),其中杜甫四首,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李白、苏轼(全为词)、辛弃疾(全为词)各二首,无名氏(《木兰诗》)、曹操、王湾、王维、岑参、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文天祥、马致远、张养浩、龚自珍各一首。
由于前述时期分布失衡的原因,作者的分布,自然在时期上注定了不均。二十二人中,先秦一人(《诗经》),三国一人,晋一人,南北朝一人,唐九人,宋六人,元二人,清一人。很显然,唐占41%,宋占27.7%,其他朝代,要么完全缺失,要么作者太少。即便是在有限的时期或朝代中,其分布状况仍值得商榷,如唐代九位诗人中,主要分布于盛、中唐,初唐全无。在这九人中,杜甫虽是“诗圣”,实在也没有必要选取四首。再,苏轼、辛弃疾不必纯粹以词人身份出现。尤其是苏轼,若诗词各选一首,或许更能使其具有宋代诗词大家的代表性。曲家仅选马致远、张养浩,实在人数太少,且都为元代,明、清散曲则无法入选。
附选作品数量翻了一番,本来应该相对有利于作者的均衡分布,然而,失衡的状况却进一步加剧。在总共六十首作品中,共有作者四十一人,其中唐二十一人,约占51%,宋十一人,约占26.8%,唐宋共占约78%。其他三国二人,汉一人,南朝一人,五代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一人,几乎不成比例。四十一人中,李白六首,杜甫、孟浩然各三首,王维、岑参、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晏殊、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各二首,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曹操、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崔颢、常建、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李贺、刘禹锡、杜牧、温庭筠、李煜、王安石、梅尧臣、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张养浩、王磐、夏完淳、赵翼各一首。
正附选都出现的作者共有十四人,他们在正附选中选取的作品数量合计情况依多少排列如下:李白八首,杜甫七首,苏轼四首(俱为词),辛弃疾四首(俱为词),王维三首,岑参三首,白居易三首,李清照三首,陆游三首,曹操二首,刘禹锡二首,杜牧二首,温庭筠二首,张养浩二首。
只在正选出现的共有八人,他们是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无名氏(《木兰诗》)、王湾、范仲淹、文天祥、马致远、龚自珍。
只在附选中出现的共有二十五人,他们是: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孟浩然、崔颢、李贺、韩愈、李煜、晏殊、梅尧臣、王安石、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王磐、夏完淳、赵翼。
正附选九十首作品共有作者四十七人,如果我们对其作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
(一)朝代分布面偏窄。
四十七人中,春秋前一人,三国二人,晋一人,南北朝二人,唐二十一人,五代一人,宋十三人,元二人,明二人,清二人。完全缺失的朝代有战国、秦、隋、辽、金。秦、隋历史太短,且无著名诗人,可不选。辽无著名诗人,亦可不选。战国有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作者,不选不应该。金有赵秉文、元好问等大家,至少不应无一人入选。其他晋、南北朝时期似乎入选面还可扩大。
(二)相关朝代的体裁空缺或分布面偏窄。
这主要体现在:
1、楚辞作者全无。
2、元代除散曲作家还应增加外,诗人、词人均不应无一人入选。明代词人不应无一人入选。清代词、曲都不应无一人入选。
(三)风格流派偏窄。
就风格流派而言,诗类完全空缺的有楚辞系、江西诗派、公安竟陵派、江左三大家和神韵派,数量偏少的有六朝山水诗派、建安邺下文人集团等。就词而言,清空典雅派、金元疏快派、晚明蕴藉派、清初阳羡派、清初浙西派、清代常州派等或空缺,或数量太少。就曲而言,无论本色豁达派,还是文采清丽派,均因入选作者太少而无法彰显。
其他如竹林七贤、太康诗风、竟陵八友、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苏门四学士、元诗四大家、元曲四大家、茶陵诗派、清初三遗老、晚清四大家等都应尽可能有所体现。
作者分布面偏窄,使学生无法看到各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也就无法整体感受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四、改进选目之我见
我国现时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意味着许多人初中毕业以后,不再有系统接受古代诗歌教育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缺失过多,意味着大多数的公民受到的古代诗歌教育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针对上述三大缺失,本人以为,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之改进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出考虑。
(一)、宏观考虑。
1、合理划分正附选功能。
(1)正选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体裁、各种风格流派有影响的著名作家、诗人团体。①从历史时期而言,春秋前(《诗经》)、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应兼顾到宋齐梁陈)、隋、唐(应兼顾到初盛中晚)、五代、宋、辽、金、元、明、清都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从体裁而言,A.诗词曲比例应适当;B.诗中之古风、近体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律体、绝体、民歌都要有恰当表现:C.词中之小令、中调、长调都应有所体现;D.曲中之小令、套曲、带过曲等都应有所体现。③从作者而言,尽可能把中国诗歌史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大家名家选进来。
(2)、附选尽可能补正选之不能或不足。①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朝代或时期。②补足大家名家不同风格题材作品。③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风格流派、诗人团体。
2、合理分配诗词曲各体的数量及各时期的数量。
(1)首先给诗、词、曲各体分配一个大致比例。考虑到诗的历史最长,作者面最广,词、曲历史相对较短,作者面相对窄一些的状况,本人以为,诗、词、曲的比例正选可定在5:3:2,附选可定在6:2.5:1.5。
(2)合理分配各体在各时期的数量。①凡有重要作者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凡有重要风格流派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③凡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作家应尽可能有作品入选。④著名的民歌作品应尽可能入选。⑤各体裁的早期作品应尽可能有入选。
(二)、中观考虑。
1、适当减少唐宋分量,尽可能使各时期的作家各品有所体现。
2、适当减少个别大家名家的分量,尽可能增列其他名家名作。
3、尽可能照顾到体裁、题材及风格的多样性。
(三)微观考虑。
所谓微观考虑,即考虑到具体作家作品。基于以上宏观、中观考虑,本人试拟出以下作家作品分配方案。
1、正选三十首分配方案。
(1)诗十六首:《诗经》一首(《风》体),楚辞一首或节选一章(屈原作品),汉一首(可考虑蔡琰),三国一首(曹操),晋一首(陶渊明),南朝一首(可考虑谢灵运),北朝一首(《木兰诗》),唐五首(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各一首),宋一首(黄庭坚),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词九首:唐一首(李白),五代一首,宋四首(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姜夔各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3)曲五首:元三首(马致远、张养浩、关汉卿各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附选六十首分配方案。
(1)诗二十九首,《诗经》二首(可考虑《雅》、《颂》各一首),楚辞一首(宋玉),汉一首(可考虑从《古诗十九首》选一),三国二首(可考虑刘桢、阮籍各一),晋二首(可考虑左思一首、民歌一首),南朝二首(谢胱必选,另一首可考虑鲍照),北朝一首(可考虑庾信),唐九首(王绩、李白、杜甫、韦应物、王维、岑参、孟浩然、韩愈、李商隐各一),宋四首(苏轼、欧阳修、陆游、杨万里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二首。
(2)词十八首:唐一首,《敦煌曲子词》一首,五代二首,宋八首(苏轼、柳永、晏椎馈⑶毓邸⒑刂、周邦彦、姜夔、王沂孙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三首(王夫之、陈维崧、纳兰性德各一)。
(3)曲十二首:元八首(卢挚、白朴、马致远、张养浩、乔吉、张可久、徐再思、无名氏各一,其中应有套曲一首,带过曲一首),明二首(王磐一首,无名氏民间作品一首),清二首。
关键词:诗歌鉴赏;答题思路;做题品格
一个学生向我抱怨:诗歌鉴赏题就像是个年龄一大把、脾气还很古怪的倔老头,努力多少次想去亲近他,最后都因为他突如其来的面孔铩羽而归。我听了笑笑,可仔细想想,学生的话也不无道理。诗歌考查都是唐诗宋词,和学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差距,再加上,历年的诗歌鉴赏题都是得分率最低的,怎么不是个让我们近不得却又远不起的怪老头呢?
我给学生的策略是:抖擞精神、迎接挑战,不企图完胜,只希望和他友好地握握手,即:拿我们能拿到且应该拿得到的分。降低了目标,再辅以必要的理论指导,学生在诗歌鉴赏这一块还是有明显进步的。具体指导主要立足以下四个方面:
一、读诗懂诗鉴赏诗
诗人都说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可学生却认定诗歌是最难懂的语言。诗歌语言凝练、跳跃,甚至有正常词序的颠倒或者某些词性改变,要想理解清楚很有难度。
但是,理解诗歌还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诗歌讲究格律、押韵、对仗美,这种对仗不仅是音节上的对仗,也是词义、词性上的对仗。牢记这一规则,虽不能准确解释词意,但大体方向学生是能把握住的。当然,实在有个别生僻的字词,我们可以先放一放,应该不会影响学生答题。退一步讲,就算有影响,那也是所有人的事情,个体完全不用在一个冷僻字上百般纠结。
另外,联想、想象是一切文学的基础,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为一方”。诗歌鉴赏也离不开一个“想”字,虽然不一定身临其作诗时的场景,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若此时此景是你,你会有哪些情感?《尚书》中早就指出:“诗言志”,这样的文学要义几千年后的今天也是一样的,虽然时展了,但是,很多民族心理、人文精神还是大致相通。只要用心思考体会,学生也能像诗人一样,通过诗,总结历史、观照未来、挖掘内心的。
当然,所谓读懂诗歌并不仅指了解大概意思。从答题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明确:每一联或者每一句,写作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只有明了这三个问题,才是真正有助读懂了诗歌。
二、回答问题抓题干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考试的时候除了求助于己,就是求助于试卷,即题干。命题人在题干的设置上都是用心良苦的,一个词、一句话说与不说,必定都经过了仔细斟酌。所以,诗歌鉴赏的题干和文本同样重要,需要考生精心研读。文本是答题的依据,而题干则是答题的思路指向,两者缺一不可。学生在解题时要有“以题解题”的意识。
董颖《江上》,有一道题目为“诗歌前两句写景寄情,试分析一双鸥的妙处。”很多学生都只能答到:用一双鸥反衬作者的孤单。如果,做题时抓住了题干中第一句“前两句写景寄情”,就肯定能注意到写景、寄情,就是在提供答题的两个角度。
再如,韩翃《宿石邑山中》,有一题为“诗歌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答题基本拿不准第二个画面的特点。可是,接下来的一道题目就是“诗歌三、四句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营造的意境相似,但表现手法不同,试分析。”这是很鲜明的能让我们钻空子的题干,《商山早行》我们都是熟悉的,既然意境相似,那么所描绘的画面特点一定相似的。
都说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我说,题干中的每个字也是价值千金的。好好利用这个武器,诗歌鉴赏之路上的荆棘肯定会少些。
三、参考答案讲技巧
参考答案不仅是老师阅卷的标准,更是学生分析试题的标杆。我不认同一些背答案、套题目的做法。参考答案,我要求学生以逗号为单位,句句研究。研究每个分句中的踩分点,研究每个句子排列的先后顺序,进而揣摩命题人的思维特点和答题规律。将答案真正读懂读透后,再来对照参考答案找差距,明确自己的失分点在哪儿:是诗歌没读懂、还是答题思路错误、还是语言的组织不到位?
当然了,答案毕竟只作参考,他本来就不一定是唯一的,更何况,有些答案还是从鉴赏词典中复制、粘贴。所以,在学生找出自身答案的不足后,我经常要求他们找找答案的“茬”。这么做,既鼓舞了士气也强化了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刻、全面的思考问题能力,同时再次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让他们从阅卷的角度亲自感受,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答案。
四、多做多练养习惯
生活中我们猛看到一个面目丑陋的人会心中一惊,可是若是以后天天看到,也就见怪不怪了。所以,消除学生对诗歌的畏难心理,就是让诗歌鉴赏常态化。更何况,观千剑而后识器,听千曲而后晓声。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改变?
而且,多次调查发现,和考试时相比,学生考后在教室若重新答题,答案都更完备些。为什么?因为时间充裕时都是平心静气地做题,学生会认真思考答题思路,还会仔细想一想老师讲课时这种题型的注意点。
所以,多做练习还是为了另一个目标:将各种题型的注意点转化为做题习惯。人的意识往往不是一击即倒的,学生的错题也不是老师一讲就能纠正的,要想用正确的思维取代学生已有的错误观念,唯一的有效途径就是强化、不断强化。一锅好汤,源于材料的多次煎熬后,水与营养的交融。知识点,要想让学生随手而出,就要将其放在每天的练习中慢火精炖,多翻笔记,多翻旧题,将各种要点融会贯通后,融入意识,形成做题时一种习惯。就如同训练有素的女子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只是一种习惯,而非特定场合才有的刻意。
高三复习工作固然是时间紧、任务重,经常听到口号“快步走、常回头”。任何一项工作必当是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从诗歌的特点出发,诗歌鉴赏应该是厚积薄发的产物,在精细讲解和细细体悟中渗透的艺术。可是,从目前教学现状看,诗歌鉴赏就在那一次又一次的浅尝辄止中被削减得寡淡无味。学生既读不懂诗歌,更掌握不了常见的答题规律,怎能不怕不恨?
所以,放慢脚步吧!将每一次的练习、讲评、总结、回顾工作都做到位,让学生形成熟练规范的良好做题品格,在循序渐进中稳步发展,才能拿能拿得到的分。
诗歌鉴赏,我想握握你的手;诗歌鉴赏,每个学生都能握握他的手!
参考文献:
[1]祁青元。高考诗歌鉴赏题解法浅析。现代语文。2011(9).
在课改前,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以传统的钢琴专业基础教程为主,学生考试前要完成一定数量的钢琴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具体内容如:(1)一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2课之前的练习曲;(2)二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8课至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5课之前的练习曲;(3)三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6课至第80课的练习曲;(4)四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81课至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第14课的练习曲;(5)五年级:完成钢琴曲的弹奏。
二、钢琴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
在以往的钢琴课程学习中,一些学生对枯燥的钢琴练习曲不感兴趣,平时不练琴,临考前突击练习一首练习曲,考试时赌运气,侥幸通过考试。由于学生平时不按教学计划完成钢琴课作业,随着课程的加深,识谱越来越困难,学生无法形成继续学习钢琴所必须的前期积累和学习自信心,完成作业越来越力不从心,造成了学生“不识谱—不爱练琴—不爱上课”的不良后果。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弹唱能力,督促学生练琴,及时完成钢琴课的学习内容,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逐步对钢琴课程内容进行如下调整:(1)一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2课之前的练习曲;(2)二年级: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8课至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5课之前的练习曲;(3)三年级:完成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作品599)第46课至第80课的练习曲;(4)四年级:儿歌弹唱20~30首。
三、在钢琴考试的过程中跟踪钢琴课程改革的效果
1.调整考试内容。
为了顺利实施钢琴课程改革的方案,保证良好的钢琴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钢琴考试内容进行如下调整:(1)将以往的考试“三抽一”调整为“九抽一”。(2)将以往的考试前两周公布考试内容调整为开学初公布考试内容———九首必弹的练习曲。考试时从九首练习曲中抽签确定考试曲目。
2.具体实施步骤。
(1)初步形成考试方案。(2)征求钢琴组任课教师建议。(3)完善钢琴考试方案。(4)再次将考试方案下发每一位钢琴课任课教师,征求建议。(5)综合每一位钢琴课任课教师的合理建议,向学生公布“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6)再次向学生确认并公布“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附:钢琴课期末考试内容及要求。(1)考试内容:一至三年级学生弹奏练习曲九课抽一课考试;四年级学生弹奏儿歌边弹边唱,其中必弹儿歌一首,另外四首现场抽条弹唱一首。一年级上学期:拜尔:14、16、18、19、21、24、25、29、30一年级下学期:拜尔:46、48、55、57、60、78、80、81、82二年级上学期:拜尔:88、89、90、94、96、97、98、100、102二年级下学期:599:20、21、26、28、30、36、38、40、45三年级上学期:599:46、49、51、54、55、56、57、60、61三年级下学期:599:64、66、68、69、70、71、73、77、80四年级上学期:必弹儿歌:《数鸭子》;四抽一儿歌:《学做》、《找朋友》、《丢手绢》、《粉刷匠》。四年级下学期:必弹儿歌:《苏珊娜》;四抽一儿歌:《布娃娃弹琴》、《好妈妈》、《赛船》、《愉快的梦》。(2)超进度的学生按照849程度四抽一;299程度二抽一;740以上程度自选一首的要求参加钢琴考试。
3.严格考试要求
(1)学生进入考场考试需携带学生卡或身份证。严禁替别人考试和找别人替考,违犯者按校规处理。(2)学生抽条确定考试内容,严禁私自换条。(3)钢琴考试不及格,需要参加补考的学生,仍然按照期末考试的办法,九课抽一课确定补考的具体内容。
四、考试成绩分析
1.全校36个班级参加考试,及格率由上一个学期的68%上升到69%;及格率最高的年级是四年级:及格率80%,及格率最低的年级是三年级:及格率58%。
2.不及格的学生90%为0分;能弹奏考试曲目的学生多数都能达到及格标准。
3.不及格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二年级和三年级。
4.缺考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四年级,这些缺考学生多数为平时不上课的学生。
5.全校钢琴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三年级的舞蹈班,其中一年三班27人,11人及格,及格率41%;二年三班29人,6人及格,及格率23%;三年六班27人,16人及格,及格率41%;估计与钢琴学习经验匮乏、练琴少、心理素质差、学习主动性差等因素有关。
6.替考现象基本杜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出示身份证、学生卡。
7.钢琴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学习和考试的课量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学生不及格的人数没有增加。
8.钢琴考试各考场遵照学校的要求,考前检查学生的学生卡或身份证,防止学生替考,严明考试纪律,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严抓钢琴学风、严把考试关的决心和态度,有利于严谨学生今后的钢琴学习。
五、钢琴课程改革方案显示的积极效果
1.四年级学生的钢琴课内容由练习曲改为儿歌弹唱,使学生的学习任务与小学及幼儿园的业务要求紧密结合,增加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动力和学习兴趣。
2.经过4个学期的坚持和努力,钢琴课严格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学,钢琴考试各考场遵照学校的要求,考前检查学生的学生卡或身份证,防止学生替考,严明考试纪律,基本杜绝了替考现象。
3.坚持钢琴教学和考试的量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严抓钢琴学风、严把考试关的决心和态度,大部分学生开始调整学习钢琴的状态,逐步加强钢琴学习。
4.严格把好钢琴补考关,使学生放弃补考蒙混过关的想法。
六、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1.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态度好,学习认真,但接受钢琴课知识较慢,考场心理素质较差。考试成绩不理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2.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要从加强钢琴课学习指导入手,具体方法将逐步完善。
3.学前舞蹈专业的学生平时以舞蹈训练为主,钢琴学习的内容比照学前普通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降低要求,建议钢琴教学的授课形式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
七、结语
关键词:标准;针对性的;引导性的;及时的;恰当的;开放的;有效的;教学评价
我曾听过一节语文课,里面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印象很深:师问:对于课文中描述的“金岳霖与孩子游戏”是想表现金先生的什么?一学生回答:金先生童心未泯!师未置可否,又一学生答:金先生没有生小孩,所以喜欢小孩!(听课者大笑),师还是没有什么表示,学生静默,过30秒,师点击课件:都说得不对,是表现了金先生对生活的热爱。答案一出,我感觉学生都微微地吐了一口气。
在这一节课上我注意到学生一直在注视着老师的表情变化,老师的表情让学生感觉离标准答案总有一定的距离,当着几十个听课教师的面,学生情绪逐渐焦虑起来,希望能猜出老师真正的“标准答案”,想知道“我离标准到底有多远”。这一教学片段让我想到了有关教学评价的问题。
一、有针对性的、引导性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理想途径
音乐新课标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教学中,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新,创建放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没有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性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只是一句空话。
我是音乐教师,音乐与语文同属人文学科,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以上教学片段在我们音乐课堂中也时有发生。教师对学生思考后的回答一定要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这不但是对学生思考的一种肯定,而且课堂中引导性的教学评价也可以让学生明确思维的方向。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及进一步发展和语文学科一样,也主要是通过语言来激励的。有这样两个有关《进行曲》节拍特点的教学片段,由于受新旧理念的影响,教学中的评价不同,课堂教学的生成价值也就截然不同。
教学片段A:
欣赏《中国进行曲》,师问:这首歌曲的情绪和节拍是怎样的?
生1:豪迈有力,二四拍。
生2:坚定刚强,四四拍。
生3:刚劲有力,好像是三四拍……
师(有些不自然地):是吗,回答得都不错,其实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多媒体出示答案:以二四拍或四四拍为主的偶数节拍)
教学片段B:
1.欣赏《中国进行曲》要求学生原地踏步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师问:你体会到了歌曲表现出了怎样的情绪,节拍特点又是怎样的?
生1:豪迈有力,二四拍。
生2:坚定刚强,四四拍。
生3:刚劲有力,好像是三四拍……
师(重复学生的每一句回答,略带兴奋地):同学们对歌曲情绪的把握都很到位,但产生了有关歌曲节拍的三个不同的答案,那我们来探讨一下,看哪种节拍才是真正的进行曲的节拍特点。
2.欣赏三四拍的歌曲《丁香花》,组织学生随音乐节拍进行队列行进活动(不成队形,学生笑成一团)。
师:几个同学表现得都非常努力,但好像无法进行队列活动,我想参加活动的同学肯定知道原因。
生1:三拍子走不整齐。
生2:三拍子不适合写进行曲。
师:实践出真知!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是四拍子或二拍子的音乐就是进行曲呢?
生3:不一定。
生4:有可能……试试吧。
3.欣赏四四拍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师生共同进行队列行进活动,舞蹈性的节奏使师生跳成苗家竹竿舞,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师:通过对比欣赏和实践,同学们能否确定进行曲的节拍特点?
生: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
师:看来我们已经找到真理了,不过在实践中是不是还有需要补充呢?
生:要符合进行曲的最基本的特征:适合队列行进!
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终于发现进行曲的节拍特点……(多媒体出示答案)
实际上,相对动态的课堂而言,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大都是早已准备好并有可能是下一环节的过渡,但教师完全可以凭借机智、动态生成的教学评价达成预设的教学效果。而有针对性的、引导性的教学评价也是消除学生心里对标准答案距离感而产生焦虑的有效手段,就如教学片段B中“教师(重复每个学生的回答并略带兴奋地)说:同学们对歌曲情绪的把握都很到位,但产生了有关歌曲节拍的三个不同的答案,那我们来探讨一下……”不仅没有回避学生的错误答案,还就此课堂生成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和实践体验。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这样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学生在教师引导性教学评价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才真正找到了一条通往标准答案的“绿色通道”。
二、及时的、恰当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剂
音乐是一门集唱、奏、演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音乐天赋及知识、能力等的差异,有的在歌曲表现方面优秀些,有些在器乐表演方面突出点,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给予他们适时适地的鼓励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从教师及时而恰当的鼓励和评价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增强自信,进而产生继续前进的动力,因此及时、恰当的教学评价可谓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剂。
例如,在苏少版七年级第四单元《锦绣江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试述自己所知道的民歌,在七嘴八舌中,有人说《两只蝴蝶》也是民歌,并竟然小声哼唱,带动全班同学饶有兴趣地齐唱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如果呵斥肯定是件很煞风景的事,于是我等学生唱完,对他们记词的能力和演唱的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趁机借题发挥,即兴讲解了流行歌曲与民歌的区别,把动态生成的知识点和预设的知识点进行了对比学习。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奇佳,同时在以后的课堂表现中,这个班在平行班中也一直处于前列。
另外,就算学生的回答偏离答案较多也同样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不仅是对学生自尊的一种保护,还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再惧怕课堂提问,有回答就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发展,因此,教师及时、恰当的教学评价必定会推动学生的发展。
三、开放的、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助跑器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发现,在以往的中学音乐教学评价中,一首歌曲、一张试卷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音乐成绩,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这样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开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开放、有效的教学评价通常可以通过特长展示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实现。
例如,在八年级第六单元《绿袖子》的学习中,我让钢琴特长的学生现场演奏乐曲,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演奏、自己的理解,进而由学生介绍钢琴及乐曲的曲式结构,在学生的自评、教师的点评中,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及对音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这就是特长展示评价法。
如果说特长展示评价法只是针对少数人而言,那么平时积累评价法则更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所谓平时积累评价法就是把平时课堂学习中学生的表现、兴趣、态度等一一记录在案,一段时间下来你就会发现,音乐课上无“差生”,有时甚至在别的学科教师眼里的“欠佳”生,在音乐课的积累簿上会是一个某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
而合作表演评价法可以小到两三人的小组,大到全班,甚至代表学校,如,课上三五个人合作演唱歌曲或舞蹈、班级小组唱、学校合唱队、器乐队等,学生在消除了单独表演怕出洋相的心理障碍的同时,也增强了合作意识,凸显了个性,展示了才能。这种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评价方法,既能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的技术和能力。
这些开放性的评价的综合、贯穿运用,避免了教师对学生造成感觉上的片面性误评,同时由于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学生也乐于接受。
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人文精神氛围,积极调动广大学生的热情,展现我院学生日新月异的精神风貌,开展大型校园合唱比赛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合唱比赛活动方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园合唱比赛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主题
“青春·奋斗·圆梦”
二、参加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三、比赛时间
10月27日下午2:30
四、比赛地点
西区操场大舞台
五、参赛曲目
合唱比赛曲目包括两首:一首为必选曲目校歌《托起明天的太阳》;另一首可从推荐曲目中选取(见附件),也可围绕主题,自行选取基调昂扬向上,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美好新时代等其它优秀歌曲。
六、活动安排
各学院分别组建一支80-100人的合唱队,于10月19日前将参赛歌曲、伴奏音乐报校团委,并抽签确定比赛顺序。比赛前要组织集排,彩排时间另行通知。
七、奖项设置
合唱比赛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9个。
八、活动要求
“青春·奋斗·圆梦”主题合唱比赛是我校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要广泛宣传,深入动员,精心统筹,认真组队,明确专人负责,广泛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活动中来。要通过学习传唱校歌和优秀革命歌曲,加强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校情怀。
校园合唱比赛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宗旨
通过合唱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展现校园文化风采,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校校有活动”,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普及和提高。
二、活动主题
唱响和谐,共创美好未来。
三、活动内容
1、以各学校学生为对象,开展全员参与的校园歌唱活动,讴歌祖国和中国共产党,赞美家乡,展现学生健康活泼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情趣和丰富快乐的校园生活。
2、全镇各小学“班班有歌声”校内合唱比赛。
3、中心小学合唱比赛。
四、活动时间地点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份,组织教师进行赛前培训。
第二阶段:4月中旬,各小学“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
第三阶段:4月下旬,中心小学合唱比赛。
五、活动要求
1、各学校开展“班班有歌声”活动,于3月19日拟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合唱活动领导小组,专人负责抓好此项工作;在3月24日前各校准备工作完成,营造“合唱活动”的良好氛围。
2、在开展“班班有歌声”的活动中,各校要坚持广泛参与、广泛发动的原则,做到统一要求和班级特色相结合,演唱的形式可采用领唱、朗诵、台上台下呼应等形式。
3、为确保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学校要制定安全预案。
4、组委会将组织到各学校对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包括活动方案、训练计划、校园氛围、活动图片、活动总结等。
六、实施步骤
1、3月19日,成立合唱活动组委会,制定方案。
2、3月20日——3月24日,宣传发动,组织工作。
3、3月25日开始,组建合唱团后进入实质性的训练。
4、各学校组织“班班有歌声”活动,4月中旬学校合唱比赛。
5、4月下旬中心小学合唱比赛(4月23日以前)。
七、中心小学合唱比赛
(一)赛场要求
1、为保证比赛的有序进行,各参赛队须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比赛前由领队整队入场(提前半小时),按指定位置就坐。
2、各参赛队可以制作相关的宣传标语、标志等,营造比赛现场的良好氛围(只能在台下使用)。
3、尊重评委评判,对评判结果有异议应有组织的向组委会汇报,不得无理取闹,影响评委评判,否则将扣掉本队最后得分2分。
(二)比赛要求
(1)歌曲表现形式积极向上,适合小学生风格。
(2)节奏整齐、音准正确、表现力丰富,具有一定的合唱艺术效果。
(3)合唱队员、指挥表演准确,与伴奏音乐配合得当,表现形式富有创意。
(4)精神饱满、富有朝气、台风好,上下台纪律良好、行动整齐,服装整齐,符合歌曲表现的内容。
(三)颁奖
1、奖项设置
演唱奖1名,组织奖1名。
2、比赛结束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
(四)参赛团队要求
1、人数:合唱队人数为40—60人(不含伴奏1人和指挥1人),其中男生应超过1/3以上。
2、比赛曲目:演唱两首合唱曲目,每首合唱曲目必须在两个声部以上;曲目自选;两首曲目的时间总和不超过8分钟。合唱曲目的内容要健康向上,贴近主题,贴近学生生活,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3、伴奏、指挥:钢琴或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伴奏和指挥一律由本校教师担任。
校园合唱比赛活动方案三
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校园文化风采,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热爱学校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校决定在年级举行中学校歌《是我家》合唱比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 9月月23日(周二)下午第三节课
二、比赛地点:音乐室
三、比赛规则:
1.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参加,采取合唱的形式;
2.合唱歌曲:校歌(合唱比赛时要求跟着伴奏带唱,参赛班级可灵活采用合唱、男女二重唱,适当加入朗诵等形式增加比赛特色。);
四、比赛形式:
本次大赛采取团体比赛形式,以班级为单位。
五、评分方式:采取去一个分,去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得办法记分。
六、评委安排:
七、评分原则:
1.演唱节奏准确鲜明,音准良好,音色优美。
2.声音整齐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染力。
3.合唱队员与指挥及伴奏配合默契。
4.参赛队员着装整齐,精神饱满,有朝气,富有激情及艺术性。
5.参赛队遵守赛场纪律,进、出整齐、有序,台风良好。
八、评奖办法: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校园合唱比赛活动方案四
一、活动主题:“青春咏叹——百歌颂中华”——纪念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大学生合唱节活动
二、活动介绍:
为纪念建国__周年、五四运动__周年,高扬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讴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山大学子青春蓬勃的精神面貌,弘扬校园文化,山东大学团委即将举办“青春咏叹——首届山东大学学生合唱节”,用歌声谱就青春的颂歌。
作为山东大学第__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纪念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重要主题活动之一,为使各参赛单位有充分时间酝酿准备,近期将启动本次合唱节活动,并将月3月底在“青春山大”等网站详细参赛内容通知,请各单位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组队参与。
三、活动时间:
拟定于__年4月17日至5月17日为合唱月。
(一)第一场经典记忆·红歌专场
4月17日(周五)14:00在科学会堂举行第一赛区(哲学、政治、法学、文学、外语、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环境、管理)的初赛;
4月18日(周六)14:00在西校区大礼堂举行第二赛区(公卫、医学、口腔、护理、药学、计算机、软件、体育)的初赛;
4月19日(周日)14:00在南新区讲学堂(201或205教室)举行第三赛区(机械、材料、控制、能源、电气、土建、经济、信息)的初赛;
(二)第二场岁月如歌·影视金曲专场
4月25日(周六)14:00在科学会堂举行初赛
(三)第三场青春无限·流行音乐专场
4月26日(周日)14:00在科学会堂举行初赛
(四)第四场山东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专场汇报演出(时间待定)
(五)第五场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时间待定)
四、具体要求:
1.参赛组队要求:以学院为单位,各学院分派大合唱、小合唱两支参赛队。参赛人员必须是本学院的师生,不允许外请人员参赛,违反者将被扣分直至取消比赛资格。大合唱参赛队由30-50人组成,参加第一场比赛;小合唱参赛队由8-30人组成,在第二场和第三场比赛中任选择一场参加。各代表队男女比例不限,人员可重叠。
2.参赛曲目要求:参赛曲目紧扣专场主题,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大合唱比赛各参赛队准备2首曲目,小合唱比赛各参赛队准备1首曲目。
3.参赛着装要求:服装穿着整齐、得体,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4.伴奏要求:本次比赛只允许使用钢琴、手风琴或cd、伴奏带(特指磁带),不可以使用乐队、vcd等其他伴奏方式。
五、评分标准及奖项设置:
(一)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各参赛队最后得分取各评委给分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分均分。
1.选曲主题:10%
紧扣选择参赛场次的主题
2.演唱基础:55%
含:音色、音准、节奏、完整性等
3.演唱技术:25%
含:声请处理把握、表现力、合唱队各声部的配合默契度等
4.整体效果:10%
含:服装服饰、舞台效果、感染力、观众反应等综合表现
5.作品内容:5%
含:格调、内涵
6.指挥得分:5%
含:指挥节拍线路
(二)奖项设置
各学院两支参赛队在各专场中的名次累计相加换算总成绩,最终依据得分排序,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具体事宜详见校团委正式通知。
六、活动预算:
宣传海报费用、舞台布置、奖品费用等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山东大学文艺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校园合唱比赛活动方案五
一、主题:唱支山歌给党听
二、活动对象: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三、全校“红五月唱红歌”活动安排
全校“红五月唱红歌”主要在学院和学校两个层面展开,学院层面主要以“唱红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校层面主要以“红五月唱红歌”合唱比赛形式开展,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学院“唱红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3月中下旬——4月中上旬)。由各学院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唱红歌活动,可以班级或专业为基础开展红歌拉力比赛,用歌声唱出对党的热爱、对党90华诞的祝福,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唱红歌的活动热潮,渲染校园文化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学院推荐阶段(4月20日前)。在学院开展“唱红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院组织选拔1支优秀队伍,报送学生处思教科,统一参加学校的大合唱比赛。
第三阶段:“红五月唱红歌”广东工业大学大合唱比赛(5月份)。在各学院举办合唱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全校性大合唱比赛,具体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学校合唱比赛要求
1、曲目要求:合唱比赛要求两首曲目,一首为必选曲目,从以下指定的四首曲目选一,另一首为自选曲目,可以是与主题有关的任何合唱曲目,各队可根据自身特点自行选择。
指定曲目:《唱支山歌给党听》、《党啊,亲爱的妈妈》、《深情的颂歌献给党》、《公仆赞》
2、参赛队伍要求:各学院各出一个队参赛,每队参赛人数为50人,男女不限,指挥一人。
五、奖励办法
1、“红五月唱红歌”活动设优秀组织奖。学校将根据各学院开展唱红歌活动的情况、学校合唱比赛结果等给予综合评定,并给获奖单位颁发奖牌。
2、全校大合唱比赛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学校将对获奖单位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3、学校将在优秀合唱队伍中选拔4支给予培训,并组织参加省赛。
六、活动要求
1、各学院要给予重视,认真组织,要广泛动员全体同学参与“唱红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并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合唱活动。请各学院在5月1日前,将学院“唱红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学生处思教科。
2、在开展活动期间,要认真做好安全工作预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
一、“一例到底”教学法的呈现
2016年12月某校教学开放日,笔者有幸听了该校张老师的公_课《文化创新的途径》,这节课张老师围绕《云南映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课堂一开始,教师播放视频2014版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导入新课,然后创设情境,设置探究问题。
情境一: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倾情打造的艺术精品。为了创作《云南映象》,她用一年多时间在云南各族的田间地头采风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从其中将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在歌舞集中。
问题一:杨丽萍创作《云南映象》的过程给你什么启示?
结论一:立足于社会实践。
情境二:《云南映象》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
问题二:1.《云南映象》的创作将传统歌舞与现代歌舞完美融合是一个什么过程?
2.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结论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情境三:《云南映象》既包含原生态的舞蹈,同时揉合了彝、苗、藏、傣、白等民族舞蹈。《云南映象》中的许多民族舞蹈有街舞、爵士舞的相似动作。同时,《云南映象》的整个商业运作模式是学习借鉴爱尔兰《大河之舞》的成功经验。
问题三:1.《云南映象》的创作过程是怎样利用丰富资源?
2.怎样看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结论三: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情境四:关于《云南映象》,高二(7)班四位同学展开了讨论:
甲:《云南映象》应该全部采用原生态的乡土歌舞和民族舞。
乙:《云南映象》的创作没必要借鉴街舞、爵士舞的元素。
丙:《云南映象》是乡土歌舞,难登大雅之堂。
丁:《大河之舞》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完全照搬过来。
问题四:你如何看待这四位同学的观点?
结论四: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这节课从问题的引出,到问题的分析探究,再到归纳小结,始终围绕一个案例而展开,采用的是“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
二、“一例到底”教学法的优势
“一例到底”是指教师利用“一例”创设多个教学情境,通过一系列内在联系的问题形成“探究链”,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知识,同时锻炼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例到底”教学法,通过围绕“一例”创设情境,层级设问,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课堂充满活力。
1.“一例”贯穿始终,保持课堂的流畅性
在相当一部分课堂上,教师采用“一理一例”或“一理多例”,课堂的情境材料非常丰富,课堂中材料多而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以《云南映象》为线索,通过设置连续情境将教学知识点一一呈现,设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保持了课堂的流畅性。
2.围绕“一例”设问,增强教学的探究性
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始终围绕《云南映象》创设问题情境,情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始终密切关注《云南映象》这一文化创新力作的成功原因,保持了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围绕“一例”设问,引导参与讨论,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构建知识,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滔滔不绝的演讲和独白,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合作探究性。
3.深挖“一例”内涵,凸显素材的经济性
“一例到底”通过对这“一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挖掘,有利于充分利用素材,凸显素材的经济性。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云南映象》一例创设了情境,并对它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实施有效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一例到底”教学法的思考
“一例到底”教学法,案例的选择是第一步,问题的设计是第二步,围绕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是第三步,教师的归纳点评是第四步。笔者在践行“一例到底”教学法时,发现实行“一例到底”教学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选择要典型
“一例到底”的教学的核心是“一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案例,那么如何选择案例呢?笔者认为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的选取要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相关。(2)案例的选取要联系社会热点。(3)案例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总之,案例选取的是典型素材。
2.问题设计有价值
在“一例到底”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推动力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其中问题的设计是否有价值是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的问题必须与情境材料、相关教学内容相关。(2)问题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具有思考讨论的价值。(3)问题必须围绕情境、结合材料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设计。
3.课堂讨论要有效
课堂讨论是“一例到底”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讨论。(2)合理安排讨论的时间。(3)规范学生的讨论行为。(4)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以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4.归纳点评要及时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法;中国化;学习音乐母语
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在60、70年代得以完善的柯达伊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要领是采用字母简谱并辅以柯尔文手势启蒙,通过母语和音乐母语的教学,突出歌唱和音乐读写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国民音乐修养、培育合格公民之目的。
柯达伊教学法以音乐表演为核心,非常符合儿童需要被审美的心理,同时它从本民族语言入手、强调学习本民族民歌和其他形式的传统音乐,也很适应当前全世界各地、各民族保存本民族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实际需要,因此目前各国音乐教育界都在格外关注这种源于匈牙利的音乐教学法。
匈牙利族源于亚洲。其语言属于乌拉尔语系芬一乌戈尔语族,是从中国语言中借用词汇最多的欧洲语言。匈牙利语中的汉语借词有“书”、“茶”、“字母”、“珍珠”等数十个,突厥语借词则多达600多个,包括“蓝”、“黄”、“苹果”、“山羊”、“小”、“青蛙”、“胡须”、“小刀”等。匈牙利语不仪和我国的一些语言有亲缘关系,而且匈牙利有许多古老的民歌采用五声音阶和后半部分移低五度重复前半部分曲调的五度结构形式,五声音阶和五度结构也是我国民歌经常采用的。
因为语言和音乐都有共同特点,所以有不少匈牙利民歌和中国民歌旋律非常相近。例如,流行在匈牙利南部的《两只小鸟》和冀东民歌《小白菜》的曲调几乎完全一样,匈牙利北部民歌《篝火燃烧起来》和裕固族民歌《剪马鬃歌》的旋律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而流行全国的匈牙利民歌《风,来自多瑙河》和保安族民歌《上新疆》的音调如出一辙。1988年,笔者在匈牙利科学院音乐研究所工作时,该所曾邀请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裕固族歌唱家阿尔昂·银杏姬斯前往布达佩斯录制裕固族民歌。因为她所演唱的裕固族民歌几乎每首都有其“匈牙利变体”,所以匈牙利朋友就请她和一位匈牙利歌唱家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来展示中匈民歌的亲缘关系。
因为中、匈两国语言和民歌之间都存在着亲缘关系,柯达伊教学法又强调母语教学,所以这种教学法也是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中,中国人最应当借鉴、最值得学习的。然而,我国音乐教育界几乎无人通晓匈牙利语,即使在研究柯达伊教学法的知名专家中,也没有人能阅读匈文,更无人能流利地讲匈语。我国绝大多数有关柯达依教学法的书籍都是从英文转译的,这些英文论著的质量良莠不齐,都不如匈牙利原文的好,又由于中译者不懂匈语,遇到匈语词汇往往出错,翻译的水平很成问题。如2014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柯达伊教学法II-从民歌到经典》中,居然将匈牙利小学课本的书名《歌唱和器乐》(enek zene)误译为人名,成了“埃内克·泽内”,认为匈牙利的中小学课本都是“他”一个人编写的。
因看不懂匈牙利的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我国一直没有人从中国语言本身的特征入手,将柯达伊教学法中国化,更没有人在中小学里认真地、原原本本地采用过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
笔者当过多年中学音乐教师,但从1980年起,便在音乐学院工作,没有探讨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2014年底,笔者到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担任音乐教学督导后,方才开始研究柯达伊教学法的中国化。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有一些初步设想,故撰文提出浅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将母语转化为音乐
首先,柯达伊教学法强调从母语入手,根据母语的语调来引入音乐。如在匈牙利小学课本中就要求孩子们根据“anyam edes anyam”(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这句歌词,填出旋律中缺失的音来。由于熟悉母语,孩子们都能写出正确答案。
我国教唱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办法与这种从母语入手的教学法几乎完全一样。我小时候学秦腔,老师只强调“字”正,让我们按照说话的方式,依据板式的规定,在板上或眼上张嘴大声唱即可,以字行腔,根本不教乐谱,学生们也只有唱词的观念而没有乐谱的概念。这种基于母语的教学法,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目前仍有流传。最早使用量化节奏书写乐谱的明代音乐家沈璟,只为歌词点板眼而不写音高,演唱者需自行按照歌词的声调唱出曲调,其做法说明那时已有“以字行腔”的教学法。这种只为歌词标板眼而不写音高的乐谱,现在广东和海外都在用,说明还有人用这种方法教唱。目前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实践中,许多不识谱的民歌演唱家、戏曲演员和说唱演员能采用这种方法,自行创腔。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母语是汉语普通话,这也是我国汉族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中所用的语言。强调从母语入手,可以通过朗诵——吟诵——唱歌三个阶段,逐渐从母语的语言音调过渡到音乐。如用唐诗《咏鹅》作教材,我先写出诗里各字的调号:
然后带领学生反复念诵,体会每字的字调、字间的音调走向以及节奏形态。作为初级阶段的练习,根据字调,《咏鹅》的头~句用mi、sol、la三个音进行吟诵,节奏由学生自行处理。最后,将节奏规范为二四拍,用四分、八分和二分三种音符记出来,就成为一首歌。这三个步骤如下例所示:
1.朗诵:
演唱时,我要求学生注意音乐和汉语普通话的字调相吻合,如虽然不写连线,但要求他们按语言声调唱,由mi自然地滑向sol,而不要像钢琴上那样从mi跳到sol,这样更符合汉语习惯,学生也容易作到。采用这种办法,学生们就会自然地学会唱各种不同的腔音,为演唱民歌打下很好的基础。
汉族地区可以采用汉民族的共同语一普通话为母语。在达到一定识谱程度,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用普通话演唱的民歌之后,可以学习用方言学唱家乡的民歌,仍然采用上述三个步骤。先用方言朗诵,再用方言吟诵,最后按民歌的乐谱演唱。
少数民族地区应当采用不同的民族语言为音乐教学的母语,我国的各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语调,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土壤。
二、音符和节奏的读法
柯达伊教学法采用字母简谱并辅以柯尔文手势教识谱。匈牙利通行的字母简谱与我国通行的数字简谱不同,用d、r、m、f、sz、l、t七个字母代表不同的音高,用z代表休止,而我国则用l、2、3、4、5、6、7七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不同音高,用0代表休止。
笔者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说明,如果用数字简谱启蒙,孩子们很容易将用阿拉伯数字写的音符和算术课上的数字相混淆,而不注意每个音符所代表的音高以及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目前在我国,孩子们大多从拉丁字母开始书写母语,为从母语出发教授音乐的读和写,字母简谱是较好的选择。匈牙利人从字母谱开始,逐渐过渡到五线谱,在字母简谱中采用五线谱中的符号记录节奏,即音符和休止符的长短。我国通行的是数字简谱,应当通过字母简谱逐渐过渡到数字简谱,所以我们应采用数字简谱中的符号记录节奏。
汉语拼音方案中没有sz(匈语发音为“丝”)这个字母,所以采用s代替,匈语中的r是舌尖颤音,汉语中没有,但汉语拼音方案中有这个字母,可以沿用。但如果用s来代表大调的第七级音,则与第五级音混淆,所以仍然用t,读“梯”。这样,我们就用d、r、m、f、s、l、t七个字母代表七个不同的音高,分别按汉语拼音的方案发音,读如“do、ruai、mi、fa、so、la、ti”。为了和简谱接轨,用阿拉伯数字0代表休止,不用z。#fa和bti是我国七声音阶中常用的两个变声,#fa读fei(飞),用握拳、拇指向上的手势表示,bti读to(塌),用握拳、二指向下表示。
采用字母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和采用拉丁字母或其他字母拼写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母语教学接轨。不同的少数民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如回鹘文字母、阿拉伯字母等来书写乐谱。
柯达伊教学法中用to读四分音符,用ta-a读二分音符,用ti读八分音符,用tiri读十六分音符。这些都是匈牙利语中的用法。为方便孩子们理解,又不和音符读法混淆,汉语中应当采用“长”读四分音符,采用“长-昂”读二分音符,用“长-昂-昂-昂”读全音符,“短”读八分音符,用“促”读十六分音符,用“安”读附点音符。如下表所示:
各少数民族可以用本民族语言来读不同时值的音符。有些少数民族有传统的节奏读法,如朝鲜族有各种不同“长短”的读法,维吾尔族也用“哒、咚”等象声词来读由手鼓和纳格拉鼓敲击出的固定节奏型,这些读法都应当沿用。
三、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华民族的音乐母语
柯达伊教学法强调从音乐母语开始教学,我们的音乐母语不仅是汉族的传统音乐,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音乐。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音乐采用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主要采用五声音阶,欧洲音乐体系主要采用七声音阶,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则采用了包含有1/4、3/4、5/4音等微分音程的音阶,比较复杂。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当遵循柯达伊教学法和匈牙利一样从五声音阶入手。
五声音阶由三个不同的三音小组构成。其一是由小三度和大二度叠置而成的羽三音组,两个羽三音组叠置起来就可以构成羽调式音阶;其二是由大二度和小三度叠置而成的徵三音组,两个徵三音组叠置起来就可以构成徵调式音阶,商调式音阶则是由徵三音组在下方,羽三音组在上方构成的;其三是由两个大二度叠置而成的宫三音组,在宫三音组上方叠置一个徵三音组,就形成宫调式五声音阶,而在宫三音组下方放置一个羽三音组就可以构成角调式音阶。在朝鲜族古代的音乐理论中,将徵调式称为平调,将羽调式称为界面调,将商调式称为平界面调,将宫调式称为上平调,将角调式称为下界面调,表示出了各个调式音阶不同的构成。
根据五声音阶结构的原理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们一定要先教羽、徵、宫三个三音小组,然后再在它们的基础上加一声,变成由sol、la、do、re四声,la、do、re、mi四声和do、re、mi、sol构成的、分属徵、羽、宫三个调式的四音音列。在学会三音组和四音列基础上,再学五声音阶。学会五声音阶和各种五声调式后,再学各种各样的七声音阶,最后也要学含有微分音的各种波斯一阿拉伯音乐体系的音阶。
根据笔者在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教学实践经验,应当能够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使大多数不识谱的中、小学生学会识谱。
参考文献:
[1]何震亚:《匈奴与匈牙利》,刊《匈奴史论文集》第107-149页。林干编,中华书局,198 3年,北京。
[2[杜亚雄:《风,来自多瑙河一匈牙利音乐文化》第17 -18页,第25-2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北京。
[3]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刊《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