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可爱的小编枫为家人们分享的13篇答谢中书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篇1

导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时计划

第一课时学习《答谢中书书》

第二课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授课。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高远,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水的澄澈……无不让你心旌摇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流动的山水诗,像画又像诗,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欲颓(tuí)沉鳞(lín)能与其奇者(yù)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晓雾将歇(将:将要。歇:消散)

沉鳞竞跃(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一词多义。

欲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欲,可以理解为七情六欲)

4.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萎靡

5.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6.朗读指导。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8、背景介绍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任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疏通文意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整体感知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文本精读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交流点拨: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添了活力。山水相映,情味盎然。其次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清幽雅静,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多么清静幽寂的暮景。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

2.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绚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

积累古诗词里描写山和川的诗句。

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附:板书设计

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写景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抒怀——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

(一)教材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答谢中书书》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的古诗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山水景物表达的情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用凝练的语言、精巧的构思、优美的意境,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清丽脱俗的山水画卷。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以上要求和本文特点,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背诵本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优美

意境。”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为此,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三、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研读品析—看图背诵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此,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

(二)学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诵读时的要点,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讨论法,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中解决词语疑难,疏通文意。

3、自学法:让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三)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六个板块的教学活动:

(一)导入激趣,简介文题

主要步骤有两个:

1、配乐欣赏山水美景(幻灯片展示);

2、简介文题(板书)。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

一开始用美丽的山水图片导入,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将学生带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之中,为整堂课铺设一个优美的感情基调。

而题目容易让学生发生误解,所以解释,并交代文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主要环节有:

1、学生自读;

2、听朗读录音;

3、学生展示读;

4、用一句话说说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方法,通过读学生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主要环节:

1、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

3、老师引导掌握重点字词;

4、学生口头翻译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点拨为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积累重点词语,既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四)深入文本,理清结构

主要环节:

1、老师提问;

2、一边板书一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

对文章结构的梳理,主要通过老师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一边板书一边引导,使学生容易明白,理解透彻。

(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

主要环节:

1、仿照例句说话;

2、比较辨析句子;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体现教学重点的一环,通常情况下老师会用讲解完成,但这样做学生兴趣不大,而且体现的是老师对文本的理解,《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主张不能以老师的阅读理解强加于学生,所以将此环节设计成仿句说话和比较辨析,通过学生的活动,充分展示他们对文章意境美、语言美的独特理解,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防止学生的思考漫无边际,说话部分给出了例句,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辨析部分给出了两个句子,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文章语言凝练的特点。

完成了1、2两个内容后,学生已经深入理解了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出示时代背景,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六)欣赏画面,当堂成诵

主要环节:

1、欣赏图片,试在文中找出与画面相配合的句子;

2、学生试着看图片背诵;

3、不看画面完成背诵。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够品味,将内心的感受与朋友交流,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领会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缜密的结构,凝练,极富特色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领会课文大意,并背诵课文。

2、 学习作者巧妙而缜密的构思。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苏轼资料,预习课文。

老师准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夕日欲颓 沉鳞 能与其奇

2、几个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 四时 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与

3、学生交流搜集的陶弘景的资料与背景

教师补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人,曾任储王的侍读,因看透浑浊的现实,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有爱听山野松涛之声。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每逢有吉凶、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乡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 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后,模仿进行朗读。

2、 根据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疏通文意,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理出脉络

3、 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

—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4、 背诵全文。(分组进行,比赛的形式)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美景的?(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后明确)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仰视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观察不同的角度 俯视平看

其三:晨昏变化美

其四:动静相衬美

2 、课文的结尾能让我们联想到其它诗人类似的结尾,你能联想到那一些?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如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想伯仲间”,都有古人自观的意味,本文也是如此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看似感慨,其实表达了作者企盼与谢公比肩之意,也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隐归林泉的志趣。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请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

5分钟后,学生班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六、 课堂总结:

学生谈学习本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搜集有关写山水之美的名篇

八、板书设计

主题:生命的愉悦,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九、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2.知人论世,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景象万千,但欣赏者境界、生活阅历、具体的心境的不同,都会触发不同的感受,流露于文字,形成一篇篇脍炙人口名篇,今天我们走进《答谢中书书》,让我们去领略作者所描绘之美景,去品味游者的心境。

(二)、作者简介 朗读课文

1.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仕齐时,拜为宣都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 理清文路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4.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答谢中书书》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四)、研读课文 探究欣赏

1.读《答谢中书书》,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2.文章《答谢中书书》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五、课堂练笔以及作业

1、选择其中的一种景物,用现代文进行扩充练笔。

答谢中书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够品味,将内心的感受与朋友交流,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领会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缜密的结构,凝练,极富特色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领会课文大意,并背诵课文。

2、 学习作者巧妙而缜密的构思。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苏轼资料,预习课文。

老师准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地笔讴歌了祖国河山之美,其中不泛名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夕日欲颓 沉鳞 能与其奇

2、几个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 四时 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与

3、学生交流搜集的陶弘景的资料与背景

教师补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人,曾任储王的侍读,因看透浑浊的现实,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有爱听山野松涛之声。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每逢有吉凶、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乡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 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后,模仿进行朗读。

2、 根据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疏通文意,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理出脉络

3、 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

—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4、 背诵全文。(分组进行,比赛的形式)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美景的?(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后明确)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仰视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观察不同的角度 俯视

平看

其三:晨昏变化美 其四:动静相衬美

2 、课文的结尾能让我们联想到其它诗人类似的结尾,你能联想到那一些?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如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想伯仲间”,都有古人自观的意味,本文也是如此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看似感慨,其实表达了作者企盼与谢公比肩之意,也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隐归林泉的志趣。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请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

5分钟后,学生班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六、 课堂总结:

学生谈学习本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搜集有关写山水之美的名篇

八、板书设计

主题:生命的愉悦,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九、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优质课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课文。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机,录音机,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出示大屏幕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出示陶弘景照片)大屏幕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岁(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三、齐读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背诵课文。

3、品味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重点测试)

四时俱备:俱,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 : 颓,坠落。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yù ,参与,文中指欣赏。译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介绍你背诵的窍门)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学生自己背诵,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1 、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优美的意境;点睛之词;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意境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写,或画,或说,或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2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3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学生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背景拓展延伸(链接妙诗欣赏)附录: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品评】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之意,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

是的,山中能有什么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

在述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么;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征。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象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寄一样。 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 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眼前流水自悠悠,歇歇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

这是南北朝诗人陶弘景写的一首“退休诗”。

此人诗画双全,是当时著名画家与作家,他在其画中题诗一首,画中有两头牛,一牛“恋绿畴”吃草,一牛有“金笼”而“落得用鞭抽”。其画其诗强烈地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辞官退休的愿望,他向往的是“流水”、“绿畴”的“悠悠”晚年。结果坚决退休归山,人“山中冥相”。他在山中退休隐居,边休养边写作,至今传有《陶隐居集》。

(四)总结写法,实践体验。描写景物,抓住灵魂;

调动感官,动静结合;

多个视角,抒发真情。

同学们根据这些写景特点,自己动手写一段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教师可以出示图片提示

五、能力训练

美丽的风景勾起了我们无限的暇思。让我们拿起笔,书写心中流淌而过的

乐曲

六、课外作业(学海拾贝)

1、上网搜集陶弘景的有关资料,整理其诗作。

2、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词诗,对联,歌词等。

答谢中书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体会山川自然之美。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清高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知识,体会山川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清高情怀。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题目导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上节课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给大家说一下题目该如何理解呢?(答:回复;书: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用于陈情记事的。《答谢中书书》指的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书信。)那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封书信,看看这封书信写了什么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明确: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

2、指名读,多媒体呈现重点的文言知识。

明确:实,确实;俱,都;与(yù):参与。

3、学生自读,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思考:这封书信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山川之美。

(三)深入研读

1、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作者描写了山川的哪些美景呢?

明确: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水相映之美。

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色彩配合之美。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晨昏交替之美,动静相称之美。

2、谈谈你如何理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作者写的都是常见之景,但是语言清丽,而且说了自己能够发现它的神奇之处,表现了作者深得山水之乐的喜悦之情和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四)拓展延伸

画一画文中呈现的美景;再次有感情地诵读文本。

明确:老师听见同学们朗读地很认真,也很有感情,在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也体会到了山川之美,这就是古文的魅力,朗读的魅力。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

明确:现在谁能给大家分享下这节课的收获呢?嗯,你说你不仅了解了“书”这种文体,还跟随着作者游览了一番,有山水、有青林、有鸟鸣、鱼游,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很好,请坐,谢谢你的分享。

2、作业:将文中的美景用现代文写一写,字数:三百字左右;要求:文从字顺,有意蕴之美。

五、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本文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优美的意境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大自然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己相融合的生命愉悦。另一方面,本文结构缜密、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另外,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以四言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到了八年级,但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

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板书课题作者)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古代文人们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品味四字句的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解释下列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俱,全都。(3)歇:消散。(4)夕日:夕阳。(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8)与:参与,这里指欣赏。(9)奇:指奇山异水。

【全文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理清思路。

明确:从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三部分。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二)、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接着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三)、结尾以感叹总括前文。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根据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教师稍加点拨。)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美在何处呢?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点拨、讲解:

(1)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2)其次是缤纷的色彩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

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想想,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现实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

文章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总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好。

八、板书设计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九、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点 :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难点:

1、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2、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美诗文,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二、解 题:

谁来解释题目《答谢中书书》?

明确:答,回;谢中书,即谢徵(掌朝廷机密文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这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一封谈山水的信。

过渡语:

这封回信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精彩的山水诗,走进这富有诗意的画境中,让我们与作者共同欣赏这奇山异水吧!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思考:你们用什么感情读课文?

明确:可用“赞美”“愉悦”“自豪”等感情来读课文。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重点测试)

四时俱备:俱,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 : 颓,坠落。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yù ,参与,文中指欣赏。译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如有质疑,或新的发现提出来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优美的意境;点睛之词;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分析提示: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写,或画,或说,或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2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3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学生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六、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介绍你背诵的窍门)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学生自己背诵,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

七、总结写法,实践体验。

描写景物,抓住灵魂;

调动感官,动静结合;

多个视角,抒发真情。

八、能力训练

美丽的风景勾起了我们无限的暇思。同学们根据作者写景的特点,让我们拿起笔,书写心中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吧!教师出示图片提示。

九、结束语: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山水本是无情物,因古代文人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的交流对话,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热爱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让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吧!

十、课外作业

1、上网搜集陶弘景的有关资料,整理其诗作。

2、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词诗,对联,歌词等。

十一、板书设计: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课文。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背诵理解课文,学习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常识了解(5’)

1、题解:(大屏幕出示课题)

1谢中书,即谢徵,因官至中书鸿胪,故人称“谢中书”。中书,一种官职。

2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2、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大屏幕出示作者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岁(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3、写作背景:(大屏幕出示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徵)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读读背背(20’)

(一)、齐读学习目标(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背诵课文。

3、品味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大屏幕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大屏幕出示初读课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强调个别字读音)

(5)学生齐读课文。(再次纠正强调个别字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出示译读要求)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答谢中书书教案 篇11

一、课文分析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回信,是六朝书札中的名篇。该文以清俊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因此,在教学中应通过读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这种美,引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置身景物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设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欣赏山川之“美”上,让学生尽情地欣赏。而欣赏美最直接最适宜的方法就是通过“读”来实现。读,则包括朗读、研读、诵读等,其中朗读也形式多样,包括自读、范读、齐读等。应充分发挥学生自己所特有的个性和能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欣赏美,在美的享受中饱含深情地读,从而真正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课下边注释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2、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画面,简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景物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难点

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板书:山川)同学们,当看到“山川”这两个字的时候,你们脑海里马上浮现了什么情景?你能描述一下吗?(学生描述,老师点评)从你们的描述中,我看出你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也看出你们怀有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之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的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的感受一番。(答谢中书书: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文

1、解题,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解题:答谢中书书 “中书”是官职,“书”指书信。意思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作者简介: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字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后隐居茅山,搜集整理道经,创立茅山派。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

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①自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音、节奏、感情等;

②示范朗读。播放朗读录音,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语调,感情等;

强调读音:夕日欲颓 (tu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yù)

强调节奏:四字句两字一顿。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③指名朗读课文,学生点评。

④全班齐读,教师稍做点评。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借助课下边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现在组内讨论解决。

1、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今指休息

夕阳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教师明确重点句子翻译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翻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理清思路,感受结构美

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四季常景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写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之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抒怀 ―― 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写景部分则以清俊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赞美与感慨收束。

(四)研读课文,赏美景,品意境,悟真情

1、赏美景

文章描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它们的特点如何?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明确: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描写山之高,水之净,采用俯、仰两种视角。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写壁立千仞的石岩、五彩的山石、常青的竹木,写出了这里色彩绚丽多姿的特点,采用平视的角度,静态的写法。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写一天中的变化,主要有猿鸟的鸣叫、鱼儿的竞跃,写出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来写。

2、品意境

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色彩相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请你任选以上角度,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这里有( )之美,你看( )

提示:原文+翻译/描绘

参考:

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 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你看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你看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你看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为背景,绿水作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悟真情

有个词叫“文如其人”,也就是说通过文章可以窥出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那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

1、从文章中可看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感情,也可看出他寄情山水的悠闲和清高,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则表现了他的自豪之感,把自己与谢公相提。

2、表现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五)拓展延伸

1、文中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你积累几句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

2、上网搜集美景的图片,配上本文恰当的文句,制作一套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制作成功后发送到老师的邮箱:xxx@

3、借鉴本文写景的方法,以霾为描写对象,写一个片段。(350字左右)

答谢中书书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布局的匠心,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背诵、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设想通过读、说来落实。

【教学难点】

本文布局的巧妙。设想通过学生再造想象来突破。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三峡》引入新课

二、介绍课题、作者

本文虽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注意断句。明确两个“书”的含义。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陶弘景:(具体见课本注释)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读: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

本文多为四字骈句,朗读节奏为二二。散句以句意来定。

二读:默读。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教师酌情解决难字、句意。指名讲出文章大意。

三读:译读。

本文写景部分句式整齐,如果分行,就是一首写景诗。要求:和文章句式整齐相应,译句也要句式整齐。(译读要求较高,拟尝试一下)

1、教师读原文,学生译译文。(一学生读译文,其余学生齐读原文)

2、学生齐读原文,教师读译文。(本环节视学生译文如何而定)

四读:品读。

1、找出文中用的好的词,说出其妙处。(学生悟读,交流发言。教师补充)

2、可用换词法领悟下列词的妙处:

入(体现一种向上的气势)──到

交辉(交相辉映,共增山色)──齐全

将歇、将颓(展示出慢慢消失的过程,不乏拟人化色彩)──将散、将下。

乱鸣、竞跃(再现一种生机和活力,营造热闹的气氛)──齐叫、游泳。

3、在此基础上,归纳点明本文布局上的山水相映、色彩相配、晨昏变化。同时行文起伏相错,读起来也要注意语调的变化。试着读出不同的语调。

4、你认为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些景物的?体会文末两句的含义。(赞美、自豪)

五读:说读。

大自然是个广阔的舞台,那么其中的一切事物可就是演员了,他们都想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如果请你用生活中的一种人来比喻文中所写事物,你看它们像什么人?

1、示例:你看,那高峻的山峰直入云端,就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读:背读。

四、作业

试把本文扩写成一段写景文。

〖板书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句式整齐之美 四字骈句

↗ 山水相映 赞美

文章意境之美→色彩相配

↘ 晨昏变化 自豪

答谢中书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掌握文章的重点实词。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提高感悟文章意境的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力?

4、背诵短文。

德育目标

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习得《答谢中书书》文章布局之巧妙。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激趣导入。

二、整体把握

1、题解

答:回复,答复。

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 、教师配乐朗诵(出示相关图片),学生听读,识记生字词。

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 (lín)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

2) 、重点实词提示(投影),感知文意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消散。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

复:再。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考一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歇,消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

3)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学生再读课文。(投影)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1、 学生合作交流,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全篇文章围绕哪句话在写?

2) 哪个字概括了全文中心?

3) 《答谢中书书》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有怎样的联系?

明确:全文围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重点突出“美”这个特点。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首尾呼应,叙议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2、 学生思考讨论:

山川之美,美在 。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

A、山水相映之美(板书)。“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B、色彩配合之美(板书)。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

C、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

D、动静相衬之美。客观景物不会单调划一,散文写法也切忌呆板凝滞。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

四、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A、学生各抒己见

B、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背诵课文

1)。 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2)。背诵中再次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比较阅读

比较本文与《与朱元思书》选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不同之处?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谢中书书》:热爱自然,娱情山水

《与朱元思书》: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