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1篇

在几何学中,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编辑惊云为大家收集的11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欢迎参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这个新朋友呀,很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让我们先来认识“角”和它做朋友好吗?

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请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里(教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能把它从这幅图里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

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场景:正在踢足球的学生,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还有教学楼和钟楼等等,指出相应的角的位置。教师操作媒体,把相关角标志出来。并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把角都找到了,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角”,老师这里也有几个物品,他们也有角,你能帮老师说一说吗?(出示课件)

师:老师把这些角,画了下来,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1.小朋友,老师刚才是怎么画的呢?谁来说一说(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

2.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把从顶点发出的线叫做“边”? (教师板书:顶点和边)小朋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个边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你能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学生动手操作)

4.展示画的角,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5.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发言后,教师将角的特点再总结一次。)

三、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实践操作

师:认识了角,我们下面来自己制作“角”,这里有一个正方形的纸,还有一些别的工具,开动你的脑筋亲手做个角吧?赶快动手试试!

2.成果展示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哪里是顶点?哪里是边?

3.角有大小

师:(出示几个不同样式的角)这几个小朋友做的角都不一样。你们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大有小)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总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开的大小有关。(出示课件)

四、比较角的大小

(1)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出示课件:重叠法)

如果两个角既不好移动,又没有格式我们应该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朋友互相讨论。(学生会提出复写、折纸、器具去量等方法)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科院张老师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提高了一大截。现自评一下。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有三:

一、 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5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 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 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老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老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老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自己受益非浅,并由衷地庆幸自己能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2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需要。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的层次上,从由共性的角度(角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认识角,再到由分类的角度认识角,逐步深化学生对角的认识,进而为角的度量及其他几何知识的后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备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1课时)→认识角;画角

认识直角(1课时)→认识直角;画直角

认识锐角和钝角(1课时)→认识锐角和钝角

解决问题(1课时)→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三角尺画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体验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主动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得到发展。

备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用三角尺画角的方法和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

3.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给角进行分类。

难点

1.理解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2.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

3.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结束

回顾课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l、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联系实际,找角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同学们,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

生:我们的学校。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小朋友在做操。

生2:我发现了学校很漂亮,有教室、有操场、有同学……

生3: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拐角,操场上也有拐角……

生4:我还发现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拐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评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生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

生3:我们组还找到了窗子上的角、电脑上的角。

生4:我们组找到了黑板上的角。

生5: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

[评析: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但精彩之处就在于教师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正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生1: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2: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3:这样才是一个角(见右图)。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评析: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和孕伏;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小组合作,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这张纸 上有三个角。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 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能认识辨别直角,会画直角

教学难点:判断直角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锐角、直角、钝角的纸。学生准备手帕、教科书、纸盒、练习本、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

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1. 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

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着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2. 做教科书第42页的题目。

第4题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

3. 教学画直角。

教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怎样画直角呢?”教师边画边说:“先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跟这条边的左端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这条边也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着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这样就能画出一个直角。”然后,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画直角,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直角。要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

3、第42页第5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钉子板上做。没有钉子板的也可以用直尺或三角板在书上画出所加的线段。

4、第42页第7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

四、小结

我们学习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习)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x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角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四、回顾全课,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7

在教科院张老师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提高了一大截。现自评一下。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有三:

一、 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5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 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 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老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老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老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自己受益非浅,并由衷地庆幸自己能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剪刀 三角板

师: 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生1: 角尖尖的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 边)《白板批注》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呢?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 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角,大家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谁说的正确呢?大家仔细观察,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 画角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 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角的初步认识”】

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习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

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

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

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

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

(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

(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平角).

(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

(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

3.演示活动角.

(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

(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

(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演示“角的大小”】

(7)教学画角的方法.

①【演示“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

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

三、归纳提高.

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2.练习.

四.质疑交流.

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

(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

(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

……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38、39 例1、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 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 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边)

(2)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尖尖的点叫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 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全班交流。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开、收。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开的越大,角越大,*开的越小,角越小。)

3、 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 如图:·

(3)学生练习画角。

(4)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完成40页的1、2题。

2、 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你们能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一试。

3、 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40、41,例3、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 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3)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4)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制作的'直角。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5)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 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3)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4)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教师示范和说明比的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合在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另一条边是否都重合在一起;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是直角;如果不重合在一起,这个角不是直角。

(5)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

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直角的画法:先画一条边,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左端重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画的这条边重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三角板直角的另一条边画出角的另一条边,这样画出来的角就

是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 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3、 第2 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第三课时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课本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二、合作探究

1、 完成第3题

要还应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 完成第4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说明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 完成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学生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

4、 完成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检验一下是不是直角。

学生活动。

5、 完成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指名汇报。

三、学习效果测评

1、 完成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后作必要的指点。

2、 完成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四、课堂总结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具准备: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等实物,三角板,直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实物抽象出角,并说明角各部分的名称。

顶点

(2)指名学生指出第2,3个角的顶点和边。

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教师指出:上面的这些图形都是角,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判断以下图形是不是角?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判别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是角,有的不是角?

3,学生实际操作。

(1)拿出活动角。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更深入的来了解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啊?请你拿出你课前做的'活动角,来动动手,你再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

全班交流,统一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2)折叠角。

师生都拿出一张纸,共同折纸,启发学生折出大小不同的角。然后教师演示把角的边剪短,提问:现在角变小了吗?

师:我把边剪短了,但是角的大小不变,这说明什么啊?

(3)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4)做练习八第3题:先让学生用三角板中小的一个角与书中的两个角比一比,让学生说这两个是不是一样大

4,教学画角。

(1)教师在黑板上做画角示范,边画边说明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也就是从一个点先画一条线,再从这个点再画一条,就画成一个角。如下图:

(2)做课本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自己画一个角。

指名两个同学上黑板画角,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画完后,对板演的学生所画的角进行讲评,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订正。

三,练习

第2题:看下面各图,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哪几个角?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