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细致的小编演员为家人们分享的6篇人生寓言教案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寓言教学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字词。

2、理解寓言含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理念】

多角度解析寓言。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新课

1、“寓言知多少”──调查学生对寓言的了解和积累。

2、寓言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概述,老师总结。

3、引出课题──《白兔与月亮》。(课件展示。)

三、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四、熟悉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

3、字词检查。(课件展示。)

五、复述课文

1、概括复述要点。(课件展示。)

2、抽生复述。(男女各一名。)

六、分析脉络,总结寓意(课件展示。)

七、体验与反思(课件展示。)

八、知识延伸(课件展示。)

九、小结全文(课件展示。)

十、作业布置(课件展示。)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篇2

一。 教学内容:

《人生寓言》(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

二。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 培养良好的朗读能力,能够根据语句的含义和感情正确断句,并读出感情。

2. 能够从关键处切入,寻找捷径整体把握或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3.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能有自己的心得,并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 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理解文章寓意,并对自己的人生之路进行思考。

5. 养成积累语言材料,(包括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好习惯。

6. 养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同时以自己的语文知识服务生活的好习惯。

难点:

1. 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2. 各种文体例如寓言、诗歌、散文等的基本常识,并能够做简单赏析。

3. 体会、赏析文章中既凝练优美又风格各异的言语,并能从中体会深层含义。

4. 把握文章的典型形象的象征意义,并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 课文分析

《人生寓言》(节选)

(一)生字、词语:

1. 生字注音:

嬉戏 xī    风韵 yùn    慷慨        禀告      厄运  è

落难 nàn    撑        掳 lǔ     心旷神怡 yí    险象迭生 dié

诸神 zhū    皎洁      折磨 zhé

2. 多音字:

难             藏            度

磨              折

3. 形似字:

4. 解词:

嬉戏:游戏;玩乐。

风韵:风度,韵致。形容仪态优美。后多用以指妇女的美好姿态。

慷慨:① 情绪激昂   ② 性格豪爽   ③ 感叹   ④ 大方,不吝啬。  本文选 ④

闲适:神情严肃或严厉。

落难:遭遇灾祸,处境困难。

厄运:艰难困苦的遭遇。

折磨:使在精神或肉体上受打击,受痛苦。

皎洁:(月光)明亮洁白。

举世无双:全世界仅有的。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阔大。

险象迭失:危险的险象不断出现。迭:屡次。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得失之患:生怕得不到,得到以后又生怕失掉。谓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多愁善感:常发愁,易伤感。常形容人感情脆弱。

天灾人祸: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

(二)文学常识: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着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着作中。

(三)作家简介:

周国平,上海人。当代哲学家。着作有《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灵魂与超越等,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之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四)文章结构:

1.《白兔和月亮》

第一部分(1):写白兔心旷神怡地赏月。

第二部分(2~3):写月亮归属于白兔后,白兔反而勾起了无穷的患得患失。

第三部分(4):写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消决定

2.《落难的王子》

第一部分(1~2):写一个生性脆弱的王子遭受到了厄运的折磨。

第二部分(3~5):写厄运使王子变得坚强起来,其他人也应如此。

(五)文章寓意:

1.《白兔和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2.《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六)写作特点:

语言精美,构思精巧。

《我的信念》

(一)生字、词语:

1. 生字注音:

报酬 chóu   奢望 shē   蹂躏 róu lìn   苛责 kē   猝然 cù 茧子

执着 zhí     简陋 lòu  闲暇 xiá   竭力 jié   眺望 tiào 镭 léi

2. 多音字:

呵      着       和     盛

3. 形似字:

4. 解词:

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鞭策: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

奢望:过高的希望。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1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呵责:呵斥。

懊恼:心理别扭;烦恼。

迷醉:迷恋,陶醉;沉迷。

问心无愧: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

获益匪浅:得到很多。匪,不。

(二)作者简介:

马丽?居里,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她的丈夫一起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被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奖章。

(三)文章主旨:

《我的信念》以质朴、真诚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表明作者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坚韧不拔、有信心。

第二部分(3~6):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

第三部分(7):写作者对科学的热爱和痴迷。

(五)写作特点:

1. 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2. 语言朴实、事迹感人。

《〈论语〉十则》

(一)生字、词语:

1. 生字注音:

论语 lún     一亦说乎 yuè      不愠 yùn     曾参       三省

传不习乎 chuán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dài

教诲 huì     弘毅 hóng        后凋      其恕乎 shù

2. 多音字:

3. 解词:

有朋自远方来(朋,朋友。自,从。)

不亦君子乎(亦,也。乎,吗。)

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主意。忠,尽心。)

可以为师矣(成为)

温故而知新(旧的)

学而不思则罔(表示转折,却)

诲女知之乎(教诲)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里边)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

仁以为己任(作为)

死而后已(停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欲:讨厌的事。施,施加。)

4. 通假字:

(1)文学常识

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古字的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但是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因此学习的时候要加以注意,准确把握。

(2)本课通假字

①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② 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你。

③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同“智”,智慧。

5. 多义词辨析: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 诲女知之乎(明白)

是知也(同“智”,智慧)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

而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

任重而道远(并列连词)

6. 流传至今的成语: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重点句分析

(1)翻译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⑤“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论语〉十则》中是如何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谈学习态度的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论语〉十则》中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1、4、5、6、7、9、10章。

8. 作家作品: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他的思想影响极大,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论语》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书,共二十篇。

【模拟试题】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论语(    )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人不知而不愠(    )     4. 吾日三省(    )吾身

5.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6. 诲(    )女(    )知之乎

7. 嬉戏(    )      8. 奢望(    )     9. 猝然长逝(    )

二。 默写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2.        ,可以为师矣。

3. 子曰:“      则罔,       则殆。”

4. 子曰:“见贤思齐焉,           。”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6.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

三。 文体知识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着作之一,共20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四。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 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lòu   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2. 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cuì     研究的观念。

3. 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

róu lìn            的波兰。

4. 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       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5. 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suǒ     事,如栽花、植树、建筑……

五。 《论语》中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请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 温故知新:

造句:

2. 任重道远

造句:

3. 死而后已

造句: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造句:

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习:(    ) 说:(    )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 为:(    )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 殆:(    )

七。 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a. 学习按时间温习它,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b. 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

c. 学习了时时预习它,不也高兴吗?

2.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a. 替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b. 替人办事是不是不忠心,跟朋友交往而不守信用,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

c.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替别人传播知识是不是不习惯呢?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a.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b. 知道它或者不知道它,这都是聪明智慧。

c.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八。 请从a. 学习态度b. 学习方法c. 修身做人这三方面把下面的句子进行归类。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 吾日三省吾身。

⑤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 学习态度:

b. 学习方法:

c. 修身做人:

九。 文段阅读

(一)落难王子(节选)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眼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    )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王子撑这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1. 请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2. 文中画线的三句话分别出自                  之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3. 文中加括号的句子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1

4. 请在文中画出全文主旨。

(二)寓言

一群动物正在吃草,冲来一只老虎。动物们吓得四散奔逃,惟独一只犀牛迎上前去,怒目而视。

老虎楞了一下,掉头就走了。

远远观望的动物们蜂拥而上,团团围住这位勇士,向它唱起了赞歌。

老虎并未走远,它远远窥探着。不一会儿,它见犀牛离开了这群动物,马上饭身冲来。

动物们又四三奔逃。只有一只刚出世的天真的小羊羔毫不畏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迎上去,对着老虎亲昵地“咩咩”叫着。这小家伙把老虎当成自己的亲娘,想吃它的奶哩。老虎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楞了片刻,反身走了。

远远观望的动物们又蜂拥而上,团团围住这位不怕虎的小勇士,向他唱起了赞歌。羊羔的母亲,一只老山羊走上前来,制止了大伙的赞美。它恳切地说:

“伙计们,请你们闭上嘴吧!我的孩子由无知,差点儿送了一条命。老虎不知什么缘故没有吃它,这已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

1. 犀牛与羊羔面队老虎都是迎上去,原因是(    )

a. 相同,都是无所谓的精神。

b. 不同,犀牛怒目而视是无所畏惧,羊羔是无知,认敌为娘。

c. 不同,犀牛是出自机智,巧斗老虎,羊羔是无知,认敌为娘。

d. 相同,都是出自无知,不识虎性,盲目斗争,盲目亲近。

2. 仔细阅读老山羊的话,为寓言补充一个概括出寓言蕴含的哲理的结尾。

3. 这则寓言的寓意不只一个,在不脱离原文的前提下,驰骋你的想象力,谈谈你体会到了哪些生活哲理?

(三)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④ 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 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持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 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荚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注:玛丽?居里,人们常称� )

1. 读第①段,回答:居里夫

答:

(四)《〈论语〉十则》(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 把画线处补充完整。

2.《论语》的“论”字读      ,在是记录      的书,是     家经典着作之一。

3. 给下列字注音。

说(    )   省(    )   愠(    )  罔(    )  诲(    )

4.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温故而知新(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于朋友交而不信乎(    ) (4)学而时习之(    )

5. 《〈论语〉十则》中有谈a 学习方法的;b 谈学习态度的;c谈个人修养的,请给下列各句对号入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学而时习之(    )

(3)人不知而不愠(    )

&nb人生寓言教学设计1 (4)温故而知新(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试题答案】

一。

1. lún     2. ùe     3. ùn     4.       5.       6. huì  rǔ     7. xī

8. shē     9. cù

二。 略

三。

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儒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家   教育家

四。

1. 陋      2. 粹     3. 蹂躏      4. 匪       5. 琐

五。 解释:

1.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2. 担子重,路程长。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

3. 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4.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造句略

六。

1. 时: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通“悦”(愉快)

2. 愠:生气、发怒。

3. 故:旧的;为:当做

4. 罔:迷惑;殆:有害

七。

1. b     2. a     3. c

八。

a. ②③      b. ⑤⑥      c. ①④

九。 阅读理解

(一)

1. 掳

2. 王子、我、其他人;对比写出人世间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

3. 略

4.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二)

1. b

2. 无知无畏有时表面看来完全一样,但实质不同。

3. 无知不等于无畏,无畏不是胆大妄为,无知是可怕的。

(三)

1.(1)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1)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它们和我非常相似。

(2)对真理的探索。

3.(1)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

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2)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4.(1)痴迷

(2)“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美”)

5.“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温和沉静”等,任选其一。

(四)

1. 略

2. lún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

3. uè     ùn      hùi

4.(1)旧的(知识)         (2)多次地自我检查

(3)真诚、诚实           (4)按照一定的时间

5.(1)b   (2)a    (3)c    (4)a     (5)a     (6)

《人生寓言》 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会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3、联系生活,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教学重点】

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导入:通过学生谈自己对“什么是寓言”的理解,老师介绍有关寓言的知识,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3、联系生活,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二、检查预习(生字注音解释)

嬉戏(xī) 禀告(bǐng) 厄运(è)

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三、整体感知,概括寓意

引导学生学习《白兔和月亮》,步骤如下:

1、朗读。(把握文意,揣摩语言。)

2、复述。(朗读课文,完整复述。)

3、精缩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4、概括寓意。(根据文章内容,感悟所学道理。)

请学生当一次老师,按照出示的学习步骤总结出寓言《落难的王子》的寓意。

四、研读赏析,对比阅读

1、《白兔和月亮》在情节上有两次转折,你能找出来吗?

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心态,你能用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吗?

3、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4、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6、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五、体验反思,拓展与延伸

1、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过《落难的王子》后,如果你遭遇了厄运你会怎么做?

3、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慷慨决定时的情景及对话。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人生寓言》告诉我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自己的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作业

试着写一则寓言,题目自拟。

要求: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500字左右。

【教案点评】

本教案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设计上,运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教读带动学生的学习,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既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人生寓言》课文原文 篇4

(1)《落难的王子》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承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2)《白兔和月亮》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一个慷慨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 ”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去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他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灭,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人生寓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的基本特点;正确领悟文章的寓意;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2、口头复述课文,感受优美的语言,理清作者的写作脉络,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多角度分析,领悟寓意。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领悟寓意。

2、难点:联系实际,感悟人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白兔和月亮》

一、温故知新

1、你喜欢哪则寓言?(唤起记忆)

2、为什么喜欢寓言?(探讨寓言的特点)

特点:

(1)讲述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2)篇幅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或人或非生物。

(3)主题多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用严文井的话总结:“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二、名言激趣

英国科学家培根有句名言:“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不知大家是否赞同?(学生讨论)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一起来探讨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板书《人生寓言》之《白兔与月亮》)

三、自由朗读

由学生自由朗读《白兔与月亮》,初步感受课文,准备复述课文。

四、故事重现

1、复述故事。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五、探讨研究

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白兔在拥有月亮以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它遭到侵犯和损害,否则就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

2、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拥有月亮不仅她失去了原有的赏月的闲适心情,同时带来的更多的是不安与痛苦。

3、 试想一下,假如白兔拥有的是萝卜、白菜、它还会患得患失吗?(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寓意)

4、从白兔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你能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拥有巨大财富,或其不配拥有的财富就会患得患失。

六、一显身手

作家严文井是这样描述寓言的:“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同学们一起归纳了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那么你还能从《白兔与月亮》这则人生寓言中取出什么东西呢?请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来。

比如:

(1)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

(2)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享受生命的乐趣。

(3)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4)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分享。

(5)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

七、奇思妙想

本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其中“终于”一词可见白兔是进行了一番心理斗争,才下定决心的,请发挥你的想象,描摹一下白兔复杂的心理活动,完成一篇练笔。

八、布置作业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请将你喜欢的优美词句积累下来。

第二课时 《落难的王子》

一、温习旧知导入

《白兔和月亮》一文恰恰印证了培根的那句话“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它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幸运,而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更恐惧的则是厄运的到来,那么当厄运真的降临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一起来阅读周国平先生的《落难的王子》,看看它会给你怎样的启示?

二、探究灵感源泉

本文是作者因亲身遭受一次厄运而作。作者的女儿妞妞刚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他们听到别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厄运落到他们身上,他们可受不了。而作者回想以前看到别人遭受厄运时,也有同感。于是便虚构了这个寓言故事。

三、朗读哲人寓言

1、教师范读。

2、学生带着如下问题朗读:

(1)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落难前的王子很脆弱,落难后变得坚强起来。变化的原因是:一是他遭受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遭受的厄运吓倒,坚强地挺了过来。

(3)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3、交流初读收获。

四、领会巧妙构思

1、“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

都是一个旁观者在倾听别人的不幸时发出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

作者通过这样的情节设计是想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当灾难降临到别人头上时,旁观者都会虚妄地假设自己不能承受,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2、“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我”既是线索人物,旁观了王子的厄运,同时又是一个遭遇厄运的主人公,这个人物也暗示了谁都有可能遭遇厄运。

五、探究文章寓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篇寓言给你的启示。

比如:

(1)人生在世,不幸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2)当遭遇厄运的时候,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3)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

2、当厄运到来的时候谁都能够承受,并且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你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霍金等等)

六、辩证思维训练

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要战胜脆弱,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深入体悟寓意)

七、拓展延伸训练

1、总结二文寓意的相关之处。

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幸运或不幸的事情,那么应该如何面对,这两则寓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也正像培根所说的那样“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

2、拓展阅读《塞翁失马》(本册教材的第30课)。

(1)这篇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2)积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八、放飞思绪创作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象力,想象“我”会遭遇怎样的厄运,又将如何面对。为文章补写一个结尾。

九、结识睿智哲人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而闻名,但其大量的作品还是以哲理性思辨性为主,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

十、课后积累作业

积累一下有关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幸运与不幸的名言警句。

寓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方二则”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4、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5、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6、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5个学生各读一个自然段。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寓言讲一个养羊人养了几只羊,后来羊圈破了,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赶紧修养圈,他不听。结果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于是他醒悟过来,修好了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这个人的羊是怎么丢的呢?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好。

小结: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养羊人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如何?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紧把窟窿堵上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以后,他再也没丢羊。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描写养羊人语言、心理的句子。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①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能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a、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

b、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紧”一词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可惜,要读出劝的语气)

c、指名尝试读。

d、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心情。

②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字,能看出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再次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①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②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一词想象养羊人当时的心理。尝试读出他当时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抓住“赶紧”“结结实实”这两个词来朗读。从这两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3)说说句子的不同。

出示句子: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①说说这两个句子在用词上的不同。

②比较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词“赶紧”,写出了养羊人行动的迅速,强调了他知错就改。)

(4)小结。

养羊人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之后,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可见,只要能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赶紧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发现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延伸拓展

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2、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学生认一认,读一�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在课后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5、同桌互查,比一比谁写得更规范。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禾苗”图片,介绍禾苗的生长规律。

(春种、秋收)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关禾苗的寓言。(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强调“揠”“助”“长”的读音)

二、初读寓言,认字读词

1、自读寓言,圈出“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

2、读一读这5个字,再看看它们在课文中能组成什么词语。

3、指名认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学习寓言,理解寓意

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1)指名4人各读一自然段。

(2)完成填空。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巴望禾苗_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结果________。

(3)小结并完成填空。(师相机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

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吗?特别是要说出“揠”的意思。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3、精读体悟,明白道理。

(1)过渡:同学们说得还不错,但这只是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读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2)朗读体悟,交流汇报。

①出示第1自然段,理解“焦急”。

a、从这一自然段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个人很心急?(“巴望”“天天”“一天,两天,三天”“焦急地转来转去”)

b、指导朗读:� ”

d、齐读。

e、去掉“焦急地”,再读这句话,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去掉“焦急地”后,不能体现这个人很着急)

②出示第2自然段,体会“筋疲力尽”。

a、这个人是怎样把禾苗拔高的?他用了多长时间?

扣住“一棵一棵”(展示图片),感受“棵数多”,体会他的辛苦。扣住“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这句话,了解他没休息,体会他的累。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感受他非常地累与辛苦。

b、指导朗读:这次除了要读好上面这些词,还要边读边想象这个人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读出这个人的辛苦、筋疲力尽。先自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③出示第3自然段,体会“力气总算没白费”。

a、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个人又累又高兴)

b、指导朗读:先想象农夫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再一起边读边做动作。

④出示第4自然段,体会“禾苗都枯死了”。

a、“明白”是什么意思?(清楚、了解)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

(因为禾苗只能自己慢慢地生长,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断了,所以禾苗都枯死了。)

b、指导朗读。

⑤小结寓意。

禾苗自有它的生长规律,人为地违背这个规律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凡事都要按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⑥拓展讨论。

出示讨论题目,让学生任意挑选一个说说。

假如你是这个人的邻居,你在田里看见这个人在拔高禾苗,你会怎样来劝他?

假如你是这个人的孩子,你会对这个人说什么?

4、深化对“揠苗助长”的理解。

(1)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吗?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赅又意思相符的词语?(急于求成、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等)

(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类似“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筋”“疲”2个生字。

2、说说你的书写建议。

3、教师范写。指出书写要点:“筋”上小下大;“疲”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撇要长。

4、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