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故都的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 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  ,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故都的秋教案 篇2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难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作者在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里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作者对北国的秋不仅仅喜欢、欣赏,而是极端的热爱、眷恋,甚至到痴迷。

二、自主探究

提问;作者是如何通过南国之秋来衬托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提问:北国秋的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三、学生作业展示(多媒体)

四、拓展题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五、作者简介

1、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2、30年代,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居无定所,衣食无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这种“悲凉”是他整个人生的感受。

六、小组探究

提问:1.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什么特点?明确:静、清、悲凉。(板书)

提问:请试着从五幅秋图中找具体的句子说明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明确:(1)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2)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3)秋雨话凉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七、课堂小结

紧扣“清”“静”“悲凉”,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借景抒情)。

八、课堂练习

仿句练习

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九、作业

以春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600字)

十、板书

故都的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注意课文章的文眼。

把握文章大意。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那我们看到外面的树啊、山啊是什么颜色啊?(绿色)你感受到秋的到来吗?但是现在的北方却已是秋意浓浓(图片:北方的秋景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是怎么比较南国与北国的秋。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投影):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课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

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明确:第一段:秋味。(投影)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明确:(投影)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故都的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过程:

1、了解郁达夫及其创作风格。

2、分析并品味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技能与方法:

领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领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分析并品味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

3、闻秋声,观秋色,品秋味。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归纳法423课堂模式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不看不讲

一、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二、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题目的含义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譬如()②鲈鱼()③房檩()④潭柘寺()

⑤廿四桥()⑥普陀寺()⑦平平仄仄()

⑧一椽破屋()

2、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用四个字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四、生成问题(理解下列重要句子的含义)

1、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第二学习时间新知学习不议不讲

一、检查预习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用四个字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1、故都的秋有哪些特点?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2、思考第12段的议论有无必要。

3、作者主要是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

三、拓展研究

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曲,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而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和《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不正很相似吗?因此,我们现在就来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试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

示例:长草小院牵牛,槐蕊枣树驯鸽。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胜过南国许多。

故都的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受文字带来的愉悦,走进郁达夫创造的故都的秋的意境。

2、结合文本,从具体的词语、句子来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

3、探究悲凉的文化意义。

4、“故都的秋”为何不是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北方的秋,而是故都的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悲凉之美的内涵的理解。

2、“故都的秋”为何不是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北方的秋,而是故都的秋

教学思路:

一、导语

这几天,夏天的暑气渐渐消去,我们也感到了秋风的凉意,秋雨时而息列索落地下一层,在校园中、城市中街道、老城院落中有没有对于秋产生特别的感触?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对于北平的秋天情有独钟,甚至愿意“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读一读,是怎样的故都,怎样的秋,引得作者如此痴情与迷恋。

二、正文

(一)老师先来范读

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想读的段落,投入地读上两遍。一会儿大家可以把自己读的段落朗诵一下,和大家分享你读后的心情和感受。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读的文字并朗诵,朗诵后可以简单谈谈自己喜欢这段文字的理由。

学生朗诵过并谈过感受后,老师总结如下:同学们刚才谈的是对于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一些段落自己喜欢的理由,那么作者郁达夫喜欢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呢?

很明确:清、静、悲凉。(板书)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那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范例分析(仅作为学生回答问题的参考准备,课堂上随机和学生共同赏读):

清:是清澈,清透,清凉,相较于南方的秋的混沌、半开半醉的状态,相较于南方的秋的“草木凋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多雨而少风”故都的秋是通透的,是清亮的,是清爽的,就像“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湿气较重的时节和地方是看不到的,这是视野的开阔,带给心灵的是一种清透!“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这是清朗的感觉,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一丝一丝透过,给予人整个世界都明朗起来的感觉。作者喜欢的颜色是清淡的色系,给人视觉上一种清淡雅致的感觉。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淡绿微黄,没有深绿也没有金黄,颜色也是清清淡淡,带给人惬意轻松。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的满地,恰好说明落蕊的决绝,不留恋枝头,落得个干干净净,透透彻彻,清清爽爽,丝毫不拖泥带水,这何尝不是故都的秋的清的特点呢?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息列索落”不是绵绵无绝期,带着一种爽利,没有丝毫的犹豫,而且一层雨过,天即放晴,何等爽快,这是清爽!雨过天晴,当然是清新的;“咬”、“一立”“缓慢悠闲”,画面感十足的描写,几个街头闲人随意立于桥头树底,就那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透露着皇城根下百姓的闲适、通脱。

天气凉了,凉了就是凉了,肌肤都能感觉到空气的清凉,而不是南方空气依然温润,来得不彻底。

静: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从环境来看,皇城人海中一椽破屋,是喧闹中一片清静;“碧绿的天色”“阳光”“牵牛花”营造的也是环境的清朗明静;从人的情态来看,“泡一碗浓茶”,不是“一杯”,说明没有去追求生活的精致,而是享受随意、自在、清闲。再看一些细节,什么样的人才有时间有情趣“细数着”叶缝间漏下来的阳光,什么样的人才会“静对着”牵牛花,赏玩琢磨牵牛花的颜色,应该不是奔波忙碌的人吧?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是何等的静谧的环境。北国的槐树,蕊落满地,宛若给土地铺上一层嫩黄,是不忍心脚踩的,踏也是轻轻的,感受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从脚底缓缓传遍身心,愉悦是不可少的。

悲凉: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段文字,郁达夫为我们勾勒了一副典型的中国画,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陪衬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留白意味很浓,画面在疏朗中显出几分清冷来。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清扫过后,尘埃皆无,落蕊残去,细腻、清闲的扫帚纹路之后,那点繁华落尽的落寞,那点“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淡淡悲凉竟然也渐渐滋生。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仔细咂摸一下对话,却又读出对于时间流逝这种千古无奈之情。

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全盛之时,也是衰落得开始,盛极而衰,自然之理。其实,人心底的悲凉也来自于此,于是喧闹热闹繁盛之际,愈发感到空洞与落寞,唯恐眼前繁华突然逝去。但唯恐也终究

(二)郁达夫喜欢故都的“清”和“静”,我们不难理解,但为什么会喜欢故都的“悲凉”呢?(学生可以把思考形成文字)

故都的秋中的悲凉的特点是通过景物描写体现出来的,有槐树的落蕊带来的落寞与叶落知秋的悲凉;有秋蝉衰弱的啼唱带来生命的暮年的悲叹;有秋雨带来的萧瑟与岁月层层流逝的无奈;有各种作物盛极而衰的的感叹。都带有草木摇落,万物萧索的悲伤。

环境的萧索、疏落固然带来视觉和心理的悲凉,但在时节变换中,感悟人生与生命何尝不是一种成熟呢?人的生命不仅仅有花团锦簇、郁郁葱葱,也会有叶落知秋,秋雨缠绵,人不仅仅要能享受生命的生机与张力,还应审视繁华已过之后的落寞与寂寥,更应能受得住落寞与寂寥,实现通脱与洒然。你看那独坐故都院落之人,端着大碗的浓茶,看碧绿天色,听飞鸽声、静对牵牛花,何等自在,这不正是恰恰是人生到了一种成熟,到了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人生之秋,走过了春日的希冀与生机,经历了夏天的热闹与繁华,享受的是秋的宁静与清雅。

郁达夫是在写秋,何尝不是在写人的生命呢?

一盏浓茶。

一坐半晌。

一阵鸟声。

一地落槐。

又是一日悲秋。

(三)由此,你对“故都的秋”之所以为故都而不是北方、北平、北国,有没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作者以“故都的秋”为题是有一定的内涵的,首先,北方、北国、北平都是侧重于地理位置,而“故都”则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其次,故都曾是数个朝代的都城,是覆亡没有多久的前清的都城,多少繁华,多少兴盛,多少王公贵族,多少文人雅士,曾经的繁华兴盛已是昨日,今天只有皇城依然,却不再有都城的气派,这与秋是何等的契合?今天的皇城人海已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经繁华,归于平淡,寻得通脱,岂不惬意?

(学生精彩总结)

自是景能唤人情,方有千载书卷万篇文。正如此文,须得为都,非都城,不足以纳我落寞悲凉,更�

昔日繁华已过,京畿王城,也不过故都而已。又恰逢秋季,逢文者心落寞,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此文才会让人读来有这般兴味。

文章,绝非是文字的排列,而是水到渠成的,极致情感。

昔日衣冠繁华地,而今余荒厅旧院而已。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 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o:p>

生: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极”的渲染。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 ,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生一起读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生:是秋雨。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生:不敢。

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南国之秋。

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美。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北国之秋。

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议论。

师:好。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虑两分钟。

生1:是个团圆的季节。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

师: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

生4: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

生5: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是个过度。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

生7:宁静、淡泊、致远。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是啊。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不是。

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

生:是。

师: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写赞美祖国。

师:赞美祖国。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1: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

生2: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

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师生:读最后一段。

师: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好,我们大家再放声诵读全文,再次整体上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

生:诵读全文。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屏幕展示)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生:情。

师:是的。也就是说,情和景的结合要以情为主,要选择适合情的景。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当然了,通过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研究和拓展:(以下内容屏幕展示)

研究性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研究》

散文中的情与景》

参考书目:

《郁达夫》(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文集》(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咱们成都十八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屏幕上打出的是我的信箱,希望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欢迎大家到河南来。

同学们,再见!

生:谢谢老师,再见!

[附]板书设计 :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故都情结

清 牵牛花

生命之味 秋味 静 槐 蕊

悲 凉 秋蝉 秋雨 秋枣 家国之思

以情驭景 用景显情 情景交融

故都的秋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速读测试。

1.本文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出处是______,写于______年。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

3.本文开头分别写出了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北国之秋______;江南之秋______。通过这不同感受,表达作者______的感情。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声,同样给人以幽静感觉,其原因是______。

5.如果说4题是用微弱的音响反衬幽静,则更幽静的话,那么“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就是用疏落的形象反衬悲凉,则更悲凉。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妙处就在______。

6.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①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②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①“名花”和“美酒”是针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而言的。

②“半开半醉”是说(人半醒半醉、花半开酒半醒)。

③这全句是对秋的领略的(比喻、夸张)的说法。

7.“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觉得有点儿落寞”,与“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共同点是______。“潜意识”就是______,“落寞”的意思是______。

8.“……一层秋雨一层凉……”。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如果把“一阵秋雨一阵凉”用平仄写出来是______,它不合诗句的平仄要“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而“一层秋雨一层凉”用平仄写出来是______,它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所以说:“来得正好”。

9.本文倒数第3段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10.结尾两段(用①②表示)和开头两段(用①②表示)呼应关系是:______。

(A.①①  ②②  B.①②  ②①  C.②②  ①①  D.②①  ①②)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北平的风景点很多,足以表现故都的秋,而作者却去描写院落、街巷的景象,这是为什么?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提示”中所谓“以情驭景”正是如此,这也正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说说这个特点。

(三)精读导引。

1.精读全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绪和所要表现的秋的特�

2.其实任何作品中的自然景象都是作者头脑中反映出来的景象,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正因为如此,只要细读景物描写处,便会发觉“以情取景”的特点。

(四)疑难讨论。

1.作者放弃北平的风景区不写,单写院落街巷的景象,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游人云集的风景还是难以表现的;其次,要真正表现故都之秋,离开了普遍存在的景象,专门描写风景区,也失去了“故都之秋”的代表性;再次,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2.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古槐下的“落蕊”、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牵牛花旁的疏落的秋草、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秋蝉的残声、息利索落的秋雨、人声、果树,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筛选”出来的景物。这些景物是北平到处可见的景物,它们的“客观色彩”是真实的;但这些真实的景物又正好能反映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认识和感受,也正好能表现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和忧思、孤寂的冷落之感,因此,这些景物又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所谓“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不过如此而已,并不神秘。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故都的秋》,郁达夫,《郁达夫文集》,1934年。(共8分,各2分)

2.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寂的冷落之感。(10分)

3.“清、静、悲凉”;“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对北平之秋的向往、眷恋。(共12分,各4分)

4.只有静,才能听到这些微弱的声音,所以给人以幽静的感觉。(10分)

5.使所要表现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10分)

6.江南之秋。花半开酒半醉。比喻。(共9分,各3分)

7.以小见大的联想和感觉。下意识,冷落寂寞。(共9分,各3分)

8.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共12分,各6分)

9.从道理上进一步赞美秋,当然也就赞美了故都之秋。(10分)

10.B.(10分)

[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篇8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三、学习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习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_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基本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见之景,写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明其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足见其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讨论完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再用3分钟布置拓展学习内容和安排结束语。

下面进入教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习内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课外的研究性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习。

在完成上面第四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课。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简要说说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概括并鉴赏文中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分析并鉴赏文章中的衬托和对比手法,学习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

4.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文章的学习,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章的艺术技巧。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完成预习;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叶知秋”,秋天是文人笔下的“可人”,书写情志,寄托思绪。秋景之美,因人而不同,也因地而异。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二、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离杭州赴福州。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同时花了许多时间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主要收获。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古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四、题目解读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五、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通过比较指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

第三部分(13-14):再次总结写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六、全文分析

1.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古都”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么可不可以用“北平的秋”来代替原题?

明确:

不可以。“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 “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如果换成“北平的秋”就很平淡,少了深沉的韵味。

2.读1、2自然段,结合自己的勾画思考:这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读第3段,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体会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明确: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以动写静;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以动衬静;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6.文中第12段是议论语段,本文重在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念,这个议论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作者在本段中先写出不仅是中国人,就是外国人面对秋天也总是要抒发感慨的,“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接着又指出中国文人尤甚,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最后再强调,“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舒朗不羁,挥洒自如。是从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以及开阔感。

7.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

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8.读最后两段,思考: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通过对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之情。作者用四个比喻,分别从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秋的特征。

9.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明确: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七、中心思想

本文紧紧围绕“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来描写故都的秋景、秋味和秋天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

八、写作特点?

1、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扬北,映衬出故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欲说北国之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开半醉的”,是温和的、渐进的,像一杯温开水,平淡无味,因此南国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下文则具体地写故都的秋的本色。无论是漫游景点,还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整个故都都被秋色装点着,真是无一处无秋意。南国怎么可以相比呢?至此,北国之秋的“清”与“静”,可谓写得“饱”且“透”且“十足”了。

2、复沓、跌宕的手法

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这个抽象的“感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 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达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3、排比修辞格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出神入化地运用了排比。看似信马由缰,随手拈来,再细细琢磨,不禁让人叹服,实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说:“达夫《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语意畅达,可以说是现代文中运用排比的典范之作。”比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作者在这里用了“下得。下得。下得”这样的排比句,将“奇、有味、更像样”三个中心词的间距拉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充分的回味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便散发开来。

九、补充资料

了解“散文”

(一)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语言大多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