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前赤壁赋》教案
[大学语文版]
一、导入
: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 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四、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五、简介“赋”和本文题解:
赋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文赋的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了新体赋的成熟。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叫“文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矶),对景抒情,前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通过玩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及主客的不同见解,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时超脱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他将自己融会儒道、释哲学而形成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通过优美的文学形式加以阐发,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特质。
六、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七、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中学语文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 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 ;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 (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 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
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清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花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望,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学生朗读第四段、理清思路、概括层意,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作深入理解,并概括出苏轼的观点。
学生比较分析客与苏轼“同景生异情”的深层次原因,体会哲学思想、理性思辩的重要意义。 学生举例交流,加深对“变与不变”的理解。
学生分析理解“取与不取”的内容,体会苏轼理性的“取舍观”。 学生再次朗读第四段,并对问题四作小结。 学生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齐读下文作总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前 赤 壁 赋作者:苏轼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前赤壁赋》 2000/11/01前 赤 壁 赋作者:苏轼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 2000/11/01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1、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课文正音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 和(Hè)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藉(Jiè)
Ⅱ特殊句式
(1)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
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
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②诵读提示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
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5)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②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平缓。
(5)学习第5节: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四段,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通过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也让作者自己从悲情中走出。)
分析:1、且夫,路标式的词语,分层次的标志。
作者认为“而又何羡乎”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而来。
2、从什么角度阐述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变和不变的角度。
变: 不变
水: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月: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人:生老病死 代代相传
以水、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子的影响。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3、简言之,客与苏子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客:(物)无穷 不变 (人)须臾 变化 (片面)
苏:物与人既变又不变 (全面)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第二层:从什么角度论述对待外物的态度?
取与不取的角度。
不取: 非吾之所有
取: 清风明月
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他为客、也为自己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比较: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心境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并非苏子的专利,东晋的陶渊明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寄情山水之乐,苏子与之相同吗?能否作一比较。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真正地厌烦世俗,醉心于山水之中,忘怀世间的纷扰。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苏子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再次告诉了我们:
不仅他懂得释放情怀,寻求精神寄托,而且师法自然,汲取自然的博大、包容之养料,使自己身处困境依然积极有为,奋发前行。
问题六: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我们的年龄、我们的阅历,不可能遇上如此迫害,这等不幸,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乏升学的压力,生活不如意、亲人的不理解等等的困绕,学习了本文后,我们怎么去面对困境呢?寻找排解、倾诉、心理疏导、
关键: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以积极乐观之心态对待一切困难。
心中永远相信困难的暂时性,走过风雨过后是彩虹,拥有一盏不灭的心灯。面对困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豁达的情怀,它能使我们更快地走出人生的低谷。
苏轼在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成为后人所敬仰。
苏轼太伟大,也许我们今天学不象,明天学不成,后天还有距离,但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不懈追求,那距离不再遥远!
5、写作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逢。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自卑的感觉呢,恐怕每个人都有,只是内容不同,程度不同而已。自卑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但努力的程度和机遇、天赋的不同,获得的信心的程度也不同。但不管怎样,信心对人的成长进步非常重要。李白在42岁那样被玄宗皇帝下诏入京,他大呼“仰天大笑出东门,我辈岂是蓬蒿人。”显得那样的豪迈自信,被变相地赶出长安时,却面对朋友的金樽美酒郁闷得不能下咽,但他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论在任何挫折和打击中,他都激励自己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李白留给我们的极大精神财富。苏轼虽然一生经历坎坷,三次被贬,却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是一个乐观旷达的人,文章事业上的自信使他乐观地看待官场上的起伏升迁。同学们如何看待自卑或自信呢?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可就自卑和自信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播放录音
(二)、朗诵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能准确的处理文章的感情变化。
(三)、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 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和壮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苏轼生平资料,思考他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禅语导入,激发兴趣
有道是:(PPT)“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对此你怎么理解?
结合学生的理解,老师作简要补充分析:上述话语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PPT)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分析略)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之第一篇——苏轼的《赤壁赋》。看看在东坡居士笔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还是非山非水?
二、听师范读,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把握字词准确读音,思考哪些段落是写赤壁的山水?哪些不是?(PPT)
明确:一二段主要描绘赤壁的山水。
2、自由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音韵节奏。
三、赏赤壁夜景,品作者深情
(一)研习第一段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内容?
请一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解释“壬戌”“既望”以及状语后置句“于……上”。
这第一句简要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请用原文话回答。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兴”“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叙述:
“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会儿,“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二星宿之间左右徘徊”,此时,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雾笼罩在整条江面,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有什么感受?请述说刚才的感受。然后请学生背诵这几句美景。
4、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又有什么举动和感受呢?
明确:月亮还没有出来时,他就“举酒属客”——向客人劝酒了,并且还唱起了“情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吟诵《诗经》中的(PPT)“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jiǎo)兮,劳心悄兮”。
月亮出来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上述诗句的含义。
5、再次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第一段,并想象我们就在这奇妙的画境中。
6、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意境美。
(二)研习第二段
1、于月夜泛舟赤壁之下,是那么令人陶醉。接下去主与客还会怎么样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老师强调“于是”的古今义和“乐甚”“扣舷”“倚”“和”等词的意味。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情”,并板书“乐”字。
2、苏子此时所歌的内容是什么?与首段所诵歌内容有相同处吗?
明确:所歌内容:“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各一方。”这里主要化用了《楚辞》相关篇目的句子,如《湘夫人》中的句子:(PPT)“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它的大意是“公主啊快快降临北岛,我望眼欲穿何等心焦!阵阵秋风轻轻吹过,洞庭波涌啊落叶萧萧”。《湘君》中的(PPT)“桂棹兮兰枻(枻音 yì ,船舷,)”。以及《少司命》中的:(PPT)“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huǎng)兮浩歌。”它的大意是“期待的美人啊迟迟未来,临风悲歌啊心思恍惚”。歌词可能是作者化用这些典故,临时现编的。它与作者在首段直接吟诵《诗经》中的诗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诗句都有“美人”这个意象。
3、作者此时一再吟唱“美人”,这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吟唱其它而非吟唱“美人”不可呢?这其中有什么深意?
明确: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理解:“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屈原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是谁“和”谁?洞箫声有什么特点?歌声有什么特点?
明确:从前文看“扣舷而歌”在先,这里应该是客的洞箫声“和”苏子的“歌”,某种意义上说是“歌声”触发了客吹“洞箫”。“洞箫声”的特点是“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嫠妇”,一言以蔽之:“悲”。作者没有直接写歌声的特点,但从伴奏的“洞箫声”可以推知,一定也是“悲怆”的。
引导注意“舞”和“泣”的使动用法。
(三)品作者深情
1、自由读一二段,思考: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仅仅看到“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吗?为什么不写其它内容?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进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能够传情达意的,反之则不取。也就是说,写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的。
2、经作者情感过滤的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经作者过滤的景色调偏冷,显得非常纯净淡雅,有一种道家仙境般的意境。传达了作者恬静怡然的心境。但由于这个意境整体色调是偏冷的,所以作者信口所吟唱的歌声也是悲的,再加之“洞箫声”的应和,作者内心深处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悲情与之产生共鸣,所以表面的“乐甚”也难以掩盖那内心深处的悲痛。
因此,这两段作者的情感先是面对令人陶醉的美景,暂时得到感官的陶冶,似乎忘却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的“洞箫声”,“乐”却不堪一击,立即又被“悲”所替代。板书:乐→悲
3、齐读一二自然段。
4、小结:作者通过对月夜赤壁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和洞箫声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淡淡的欢乐和深深的悲痛。
四、作业:背诵一二段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磊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仑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
2、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3、 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2、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课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采取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注意朗读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
入
新
课
了解写作背景
激发学习兴趣
1、“乌台诗案”
2、苏轼曾作绝命诗(见附录),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绝命诗引起学生的读本文的兴趣。
二
感
悟
文
本
小
结听录音 跟读播放教师自录录音构建情境思考讨论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变与不变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物 人
客: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二: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2、悲又从何而来?
问题三: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按照苏轼的心情是如何变化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逻辑顺序来探究 抓住线索
注重体味深刻哲理
结合生活体验深入思考 生生合作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质疑 交流就文本中词句含义、主旨理解质疑思考 交流依靠生生合作、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训练学生质疑能力,教会学生读书
依学生实际和课堂及时效果灵活掌控
知识小结
回忆旧知
加强识记
讲解“赋”的基本知识(见附录)
知识总结
知识小结
归纳整理
加强识记
重点字词(见附录)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
(1)名作状
(2)名作动
(3)意动
4、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知识总结
作 业
背诵全文整理笔记
加强理解和记忆 附录:
1、绝命诗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2、知识小结: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3、知识小结
ⅰ一词多义
(1)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曾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虽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5)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教学目标:
1、指导预习,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字词句意的习惯。
2、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朗读、课后练习,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掌握一些特殊句式。
3、指导诵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理解词语、句意,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知人论世,体会表达的情感,分析心路历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旷达乐观、勇于面对坎坷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介绍及文章背景。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赤壁赋》,其苏轼,我们在小学、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今天我要和大家讲一个苏轼“死里逃生”的故事。苏轼四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名太高”而遭人陷害,被打入死牢,随时听候发落。弟弟苏辙、儿子苏迈多方营救。某一天,苏迈再次出去借钱,委托一个朋友给牢里苏轼送饭。本来他们父子有一个约定:事情恶化宣判死刑之时就送鱼进去,而朋友不知道,那天送了苏轼最喜欢吃的鱼进去。苏轼一看到是鱼,大吃一惊,知死期将至,便写下了两首绝命诗请狱卒转交给弟弟苏辙。装诗的信封通过监狱的最高长官传到了当朝皇帝手上。皇帝拆开一看,是两首绝命诗,(其中一首是: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了须偿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诗里写的是对皇帝的忠诚和愿与弟弟世世为兄弟的情感,大受感动;加上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立下了一个只有当朝皇帝知道的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于是就释放了苏轼。苏轼死里逃生,被贬到了黄州。该案史称“乌台诗案”。
经历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的苏轼,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靠微薄的俸禄养活不了一家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开辟了一片荒地耕种自给,这片地苏轼取名为“东坡”,同时也自号“东坡居士”。居士原是对居家学道的佛教徒的称呼,这里是指追求清高,对世事淡泊的人。可见苏轼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我们今天学的是第一篇,也称“前赤壁赋”。
(板书:赤壁赋 苏轼 无台诗案 死里逃生 东坡居士 思想变化)
二、疏通字词。
1、在预习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强调一些读音,几个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学生提出对照注释不能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探讨。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哭泣,动词的使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打鱼砍柴,名词做动词。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凌茫然之万顷。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有吹洞箫之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而今在安哉?
三、找出文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几个词语,朗读并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明确:乐——哀/悲——喜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2、听录音朗读或老师范读。生齐读。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找出写景的美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指导朗读,体会优美的意境)
2、齐读第一段,找出写事的美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指导朗读,体会事情的高雅)
3、齐读第一段,找出表达游玩时感受的美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指导朗读,体会的感受)
五、分析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明确本段分为两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点分析第一层中“美人”意象。“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的政治感慨,是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
3、指导朗读第二层,感受箫声的悲凉。
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 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 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1、 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 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 课文正音。
Ⅱ特殊句式
(1)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乐-------悲--------喜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
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②诵读提示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
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前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时:3时(本教案是第2、第3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
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 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物
人客: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问题五: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
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文学成就: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文化遗产:书画成就:“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XX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独上高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要有好的开端”。要让学生在一上时就集中精力、神情专注进入状态,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简单的事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新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喜欢利用诗文名句来设计一些既紧扣文又富有文化文学品味的新的导语,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综合素养。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例如在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句哀婉凄美的诗句一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青春的稍纵即逝,接着学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阅读文后,学生也就被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的伟大人格而深深感动。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老师喜爱毕淑敏这位女作家是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这句话。”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时用的一句导语。富有禅意、充满哲理的语句一下子吸引了还在嬉笑的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庄严。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广了。我发现不仅学生在学《我很重要》一文时很投入,而且后对毕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他们在前演讲、作文甚至周记中也喜欢经常引用到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悟。又如我在上《前赤壁赋》时,用了XX年被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来设计新的导语。“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 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使学生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了“憎命达、穷而后工”等创作原则,给学生解读《前赤壁赋》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起点。接着老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堂讨论的主要问题:黄州时期,苏轼面对荣辱得失是作出了怎样的理性思考,从而使他走出悲情?用富有文学文化品位的哲理性美文来导入文,使整堂语文也更具思想性。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和激情的学科,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文化和文学品味。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去驾驭整堂,还要有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娴熟的语言素养和良好教育机智去精心设计新导语。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设计新的导语,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悟和鉴赏文章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1、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1、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和上节课自学情况导入本节课教学。
二、讨论解决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1、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2、老师点拨讲解语言难点。
三、展示学习讨论结果,了解学习情况:
1、老师对重点问题提问,学生回答。
2、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3、教师点评、补充、总结讨论的结果(也可让学生总结)
四、研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教学目的:
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日本的千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许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说这两个字应分别加上两个边框,读为“风月无边”,是盛赞此地之美的。
而我们今天要鉴赏的《赤壁赋》,就是借咏无边风月而抒怀的。文章的作者是苏轼。
二、展示赏析重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三、教师范读课文
目标:订正字、词的读音
关注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师生共同解读赏析(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琢磨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
·解读赏析(重点:第一、三、四段)
第一段: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逐层设疑: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
写得真美!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正是这美景激发了作者的心旷神怡之情。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再来欣赏一遍。(全体女生读)
·知人论世
以第二段(过渡段)为契机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重点是政治上的坎坷遭遇,为三、四段的情理理解作必要的铺垫。
第三段:情
·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齐读、体会
·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分类
·相互借鉴、争辩、质疑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无枝可依
情英雄安在悲
人生无常
第四段:理(在诵读中理解、品味语言)
·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理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这样深奥的道理,远隔千年的描述,今天我们读来并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补充《定风波》帮助理解。
·�
教师强调: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总评苏轼:展现其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五、赏析构思选材技巧
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明确: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如下图: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教师强调: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今天我们重读此篇佳作,无论是作者的文学才华,还是他的人格品质,都让我们感到: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六、研究性学习
比较阅读;
苏轼《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篇目: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诗的意境、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以诵读为辅助,以诗词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把握。
本文作者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词具备了开阔雄浑、刚健清新的特点。本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握词中的意象,品味词中优美的词句,体会融情入景、虚实相生、映衬烘托的写作技巧,进而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审美品位。按“听—读—品”的步骤进行,力求获得语感、美感、情感的熏陶,积累与运用兼容。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品味诗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学习深入地品味词的意境,感受词人抒发的豪情壮志,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新课。
2.倾听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调动起每一个感官去体会、去领悟。
①听第一遍,整体感受,想象词的画面美。
②听第二遍,感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
③听第三遍,领悟词的意境美,体会词中的感情。
3.朗读
听别人的朗诵,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首词磅礴的气势,雄奇的意象。要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感情、韵味还要我们自己来读。
①读第一遍,整体把握,读准字音。读时语音要饱满圆润。学生齐读。
②读第二遍,注意语气,体味感情。学生自由朗读。
诗人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就是说读诗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对诗的语言进行再表达,要注意诗的节奏、停顿和快慢。大家各自体味一下。
③读第三遍,进入情境,把握好语气,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朗读诗歌要具有抒情性,作到个性化的朗读。所谓个性化就是要融入自己对诗歌的体会,融入自己的性情,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朗读。
4.品味
指导诗词鉴赏技法。
“品”即妙点揣摩。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揣摩这首词好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妙处?
师生共同回忆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角度。本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鉴赏:
①由意象品味意境。
找出文中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②领悟感情。
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表达的感情。
③品味语言。
指出文中哪个词用的好,哪句话写的好,好在哪里?
④把握写作技巧。
回顾常见的诗词表达技巧,本文中使用了借景抒情、借古抒怀、使事用典、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手法。请找出实例,进行分析。
各小组就其中一个角度进行鉴赏分析,推举两位同学在课堂上交流,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5.教师归纳总结
?念奴娇赤壁怀古》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博大,雄浑奔放,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代表词作。宋代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说“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是对苏词的形象精辟的论述。
6.布置作业
阅读苏轼《定风波》一词探讨如下问题:
①体会这首词的意境。
②说说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感情?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③通过这两首词,归纳苏词的艺术风格。
7.教后感:
教学目标:
一、 识记:1、结合注解,疏通全文,掌握“属、既、和、危、冯、固、侣、友”等实词词义,了解名词用作状语、使动、意动等词类活用现象。理解个别句子句意: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④耳得
2、熟悉“赋”的文化常识。
二、理解:把握作者“乐——悲——喜”的情感变化。体会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身处逆境、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三、学法:理清文章脉络,了解知人论世的评论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主要任务:
1、学生自读全文,结合书下注解初步疏通文章内容大意。
2、质疑:在初读的基础上就文章的字词句含义及思想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提问。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教师点拨。
2、小组讨论
作业:学生课后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先进行自我释疑。
第二课时
主要任务:完成教学目标二,理清文章“乐—悲—乐”的感情发展变化。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组长发言,教师补充。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对文章的词句进行了疏通,并且请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质疑。同学们也在课后自行查找了相关资料及文章。在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中有几个同学的问题看似很小却较有意思,或许可以对理解整篇文章起到关键作用。这个问题就是:
Q:文中的“客”到底是谁?是否是另一个“我”?(此处可请提此问的同学回答何以会作出此种思考。由此可发现对文本潜在含义有较好感悟力的学生思路,另外也可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阅读提示。)
教师总结:1、肯定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一感觉
2、明确“赋”的传统表现手法
“赋”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从汉代的贾谊的《服鸟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主客问答”就成了“赋”的传统表现手法。作者常借此手法(主客间一难一解,互相辩驳)来表达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此种手法的好处是借“客”的名义制造矛盾的对立面,通过跌宕起伏的议论将作者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通过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进一步理解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Q:既然主客间的问答代表了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两个方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讨论
(各组推荐一人发言,注意分析时要联系文章具体语句,即从何处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明确“乐——悲——乐”的情感变化脉络)
具体语句:
乐:第一节:江山风月(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幽雅宁静、苍茫朦胧,美不胜收)
歌咏、纵、凌、凭虚御风、飘飘乎、羽化登仙
第二节:饮酒乐甚
悲:第二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箫声呜呜然(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之前可能是或躺或卧的愉悦放松的姿势)
三个反问:追述英雄功绩、感叹英雄不在空留山川遗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
乐:第四节: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清风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五节:喜而笑、枕藉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Q:既然作者游赤壁是由“乐”始以“喜”终,那么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到底在悲叹什么?(悲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或补充)
教师明确:1、“悲”由三方面感触产生:
(1) 赤壁一带的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 江水无穷无尽让苏轼联想到生命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3) 希望能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2、此处须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可提问:作者为何会在游赤壁时联想到曹操?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曹操称雄一世,尚且逃不脱失败的命运,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何谈理想和建功立业呢?)
悲:一世之雄(曹操) 终归寂寥
江水无穷 人生须臾
登仙乏术 终是梦幻
伤古怀今
为什么悲: (1)“乌台诗案”(元丰二年七月——十月)
(背景) (2)被贬黄州 (元丰三年二月——元丰七年四月)
(3)壮志难酬 (自小“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的抱负)
教师补充并总结:
(1)苏轼初到黄州生活上也是贫病交加,据记载因水土不服患有腹泻、臂疾、红眼、中暑等病。
(2)元丰三年(1080年)是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一年,也是其思想极端苦闷的一年。(补充词作《卜算子·寓居定慧院作》)
此时的苏轼可谓身心俱疲。如此境遇怎能不令他触景生情,悲从中来?
三、当我们从各个角度分析理解了作者的“悲”之后,再重新研读文中的“乐”,看看再读与初读后对“乐”的内涵的理解有何差别?
(理解苏轼的“喜乐”是历经苦难和折磨后的超然乐观、旷达洒脱)
学生先朗读第一、第四、五节,再讨论。
教师明确:
变 逝者如水 (川水逝去) 不变 (水)未尝往(河流仍在)
盈虚者如月 (月)莫消长
天地不能以一瞬 物我皆无尽
(悲) (勿悲)
“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间存在于躯体中的形式。”(林语堂)
物各有主 (一切顺其自然,勿强求)
沐清风 赏明月(享受自然之美)
教师明确:用此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也是回归自然,只有清风、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自然的恩赐,何不投身自然尽情享用?作者给自己找到了排遣苦闷的出路:到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此时的“喜”已经不是开头单纯的山水之乐,而是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是历经苦难和折磨后的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
课文总结:本文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当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写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阐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表达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宠辱不惊 任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看天上云卷云舒
探究:苏轼何以有如此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明确:(1)苏轼年少读《庄子》,“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之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他的乐观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及“齐物”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的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道家文化让苏轼在人生的暴风雨前自我调适、不怨天尤人,保持乐观情绪应对人生坎坷。
(2)苏轼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
“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他从佛老思想中找到了精神支柱,另外还闭门谢客炼瑜珈。
(3)放浪山水,寄情于山水之间,于游览中寻求安慰。
四、作业:课后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临皋》等词作,思考为什么在僻远的黄州过着凄苦生活的苏轼却能写出最为光辉温暖最富魅力的优秀篇章?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1、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课文正音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 和(Hè)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藉(Jiè)
Ⅱ特殊句式
(1)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
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
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②诵读提示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
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5)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②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平缓。
(5)学习第5节: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四段,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通过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也让作者自己从悲情中走出。)
分析:1、且夫,路标式的词语,分层次的标志。
作者认为“而又何羡乎”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而来。
2、从什么角度阐述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变和不变的角度。
变: 不变
水: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月: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人:生老病死 代代相传
以水、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子的影响。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3、简言之,客与苏子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客:(物)无穷 不变 (人)须臾 变化 (片面)
苏:物与人既变又不变 (全面)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第二层:从什么角度论述对待外物的态度?
取与不取的角度。
不取: 非吾之所有
取: 清风明月
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他为客、也为自己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比较: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心境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并非苏子的专利,东晋的陶渊明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寄情山水之乐,苏子与之相同吗?能否作一比较。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真正地厌烦世俗,醉心于山水之中,忘怀世间的纷扰。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苏子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再次告诉了我们:
不仅他懂得释放情怀,寻求精神寄托,而且师法自然,汲取自然的博大、包容之养料,使自己身处困境依然积极有为,奋发前行。
问题六: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我们的年龄、我们的阅历,不可能遇上如此迫害,这等不幸,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乏升学的压力,生活不如意、亲人的不理解等等的困绕,学习了本文后,我们怎么去面对困境呢?寻找排解、倾诉、心理疏导、
关键: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以积极乐观之心态对待一切困难。
心中永远相信困难的暂时性,走过风雨过后是彩虹,拥有一盏不灭的心灯。面对困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豁达的情怀,它能使我们更快地走出人生的低谷。
苏轼在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成为后人所敬仰。
苏轼太伟大,也许我们今天学不象,明天学不成,后天还有距离,但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不懈追求,那距离不再遥远!
5、写作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逢。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序幕:
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 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
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要让学生在一上课时就集中精力、神情专注进入状态,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新课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喜欢利用诗文名句来设计一些既紧扣课文又富有文化文学品味的新课的导语,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综合素养。
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例如在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句哀婉凄美的诗句一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青春的稍纵即逝,接着学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阅读课文后,学生也就被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的伟大人格而深深感动。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老师喜爱毕淑敏这位女作家是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这句话。”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时用的一句导语。富有禅意、充满哲理的语句一下子吸引了还在嬉笑的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庄严。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广了。我发现不仅学生在学《我很重要》一文时很投入,而且课后对毕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他们在课前演讲、作文甚至周记中也喜欢经常引用到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悟。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和激情的学科,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文化和文学品味。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去驾驭整堂课,还要有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娴熟的语言素养和良好教育机智去精心设计新课导语。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