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最新10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就等于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和方法,就有了工作的标准流程。就不会出现先射击后画靶子的情况,打到哪儿就算哪儿。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最新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9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但是口算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口算能力、学生小组合作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整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发现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4、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体验算法的多样。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化。

5、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了,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爱护人民币。

6、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在动态中学会看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操作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例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密切联系儿童生活,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丰富课堂活动,体现序法,利学利导。注重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推进课改。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

数与数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数的认识,二是数的计算,三是认识钟表。熟练掌握100以内数概念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乃至整个四则运算的必要前提。100以内数的认识处于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第3个阶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通过10以内和2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了解了一些数的特征,并借助具体的图片和学具掌握了20以内的数概念。在此基础上,本册教科书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大到100以内,这不是一个认数范围的简单扩大,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又分成两个单元来安排,其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安排的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安排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学习,也是解决问题的认知基础,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主要安排了两个内容,方向与位置和认识图形。方向与位置是新课程中新增的学习内容,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主要安排了有关方向和位置的最简单的知识。认识图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需要,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中也要用到这些知识,比如统计长方形、正方形的个数。全册教科书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这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反映。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一班、二班共有学生116人。由于学生小,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师分析

本人有牢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功。能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数学中,指导教学。能树立现代数学课程观,让数学学科面面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须的数学;不同的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总之,面向21世纪的数学课程,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真正让每位学生喜欢数学、爱数学,从而自觉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更好教学为新一轮的课改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生活实例中感受认识比20更大的。数的必要性,能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个数位的名称以及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能辩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组第几排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辩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数学思考:能应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能针对统计结果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经验;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有与同伴解决问题的合作体验,有初步的合作意识;能在算法多样化的探讨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4、情感与态度: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所学问题,能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生活中的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数学活动;能用100以内的数、方向和位置、平面图形、统计等知识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

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6、加强口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7、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8、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专题研究

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期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本期继续强化训练,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喜欢学数学。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正面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2、创造机会,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好习惯。

3、树立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

4、激发兴趣,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

5、因材施教,让学生人人都有好习惯。

七、课时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2、方向与位置 6课时

3、认识图形 5课时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课时

5、认识钟表 6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7课时

7、统计 2课时

8、总复习 6课时

注:新课大概17周,复习2周左右。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必须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可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坚持,在欢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资料: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资料。"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本事。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明白1时=60分,明白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明白1时=60分,明白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一样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事。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习本事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本事。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忙其树立信心;

2、帮忙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忙他们学习,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七、课时安排:

(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4

本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并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正确地、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会笔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初步学会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通过凭借积木画出图形,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通过对纸的折、拼,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结合具体的情境,会分类整理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平面图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

3.解决问题方面。

(1)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喜欢观察并提出问题。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只凭经验,也不能照搬课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单元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法、

学法

一减法

1.使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

2.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

1.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逐步优化算法。

2、加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熟练应用。

操作法

教授法

二认识图形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

2、使学生在画、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并在这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直观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难点:掌握多种灵活的操作方法。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三认数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算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难点:数100以内的数。

操作法

比较法

教授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比较熟练口算。

2.使学生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重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五认识人民币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让学生到商店去观察,购物,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附币、找币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

难点:

1.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元、角、分。

2.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相邻之间的十进关系以及元、角、分的简单换算。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索交流法

练习法

六加法与减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过程,发展解却决问题策略,能比加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减法。

2.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上。

难点:

1.突出进位加与退位减。

2.在口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3.从实物操作中抽象出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索交流法

练习法

七统计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来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难点: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索交流法

练习法

八期末复习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难点:

灵活解决问题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索交流法

练习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5)班现有学生50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探究交流意识和基本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达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产生了一定兴趣,能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特别对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比较感兴趣。虽然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不是非常理想,但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可以确定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课堂和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继续使已基本形成的兴趣保持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积极性,进一步抓好基础知识。同时,本学期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从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掌握好。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掌握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五、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1.认识图形(二)(3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习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习……2课时

3.分类与整理(3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 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习……2课时

7.找规律(4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班级情景分析:

一(5)班现有的学生50人,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必须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本事;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必须的探究交流意识和基本的学习习惯。大部分的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达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必须兴趣,能较进取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异常对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资料比较感兴趣。虽然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不是十分梦想,但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兴趣等方面能够确定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课堂和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所以,本学期要继续使已基本构成的兴趣坚持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进取性,进一步抓好基础知识。同时,本学期重点是培养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引导的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从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本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的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的学生初步理解数位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所以,应当让的学生掌握好。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资料,让的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的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资料的学习,不仅仅使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构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并且有利于的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掌握算理和算法,培养的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的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我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构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五、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的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本事不一样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的学生的计算本事。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的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的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我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的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的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本事。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的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的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由整理]

六、课时安排:

1、认识图形(二)(3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习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习……2课时

3、分类与整理(3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习……2课时

7、找规律(4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班级情景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和(3)的数学。(1)班的学生人数是35人,(3)班的人数是36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100,最低50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所以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资料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贴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供给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本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资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供给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资料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资料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构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供给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资料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本事。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供给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资料

这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所以,应当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明白1时=60分,明白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景。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我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景,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新的特点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4.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

5.数与计算的数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落实“四能”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

8.安排训练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习课。1课时

3.十几减8、7、6..........................2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 ...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2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习。3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 .............1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8课时

4.小括号。 ...............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七、找规律(4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5)班现有的学生50人,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探究交流意识和基本的学习习惯。大部分的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达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产生了一定兴趣,能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特别对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比较感兴趣。虽然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不是非常理想,但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可以确定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课堂和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继续使已基本形成的兴趣保持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积极性,进一步抓好基础知识。同时,本学期重点是培养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引导的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从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的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的学生初步理解数位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的学生掌握好。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的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的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的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掌握算理和算法,培养的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的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五、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的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的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的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的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的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的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的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的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1.认识图形(二)(3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习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习……2课时

3.分类与整理(3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 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习……2课时

7.找规律(4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4、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5、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共分10个单元,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

“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找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这样,本套实验教材就初步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

2、内容体系: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和统计。教材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看读写几时几分、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教学资源:

除了教材以外,教师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教学资源。例如教学图片、音响、课件、剪纸和拼图等都可作为教学资源来合理使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我班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让他们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设计: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本册教学共63课时,分16周进行。第一单元位置4课时,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课时,认识时间4课时,找规律4课时,统计3课时,复习课7课时。详情见附表。

六、教学评价方案:

1、评价标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评价方式和方法:

(1)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定,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着眼于学生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究能力、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书写情况、作业情况及是否认真检查等情况)、学习方法及合作状态等情况。

(2)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

对学生一学期学习以来,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查,仅凭期末考试,是无法完整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我们要综合期末考试与平时测查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除了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等级“或”分数“。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如:”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是否认真,作业情况如何“,”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