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培训教学计划(优秀3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这次为您整理了作文培训教学计划(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作文指导教学 篇1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已经十六年。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对教育对象——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明确的认识过程。其间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存在许多困惑,这些促使我对教学实践不断地思考。

第一次教《背影》这篇课文,我是按照很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动词所包含的人物思想感情,这些动词如何用得好,不可替换等等。但是,学生学起来并不认为这篇名作精彩,讲到这段内容,学生还觉得很好玩,很可笑,甚至认为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实在不值一提。作为语文教师,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当作重要任务完成,精心设计,认真落实,学生却并不喜欢,他们没有真正领会到《背影》这篇文学名作的艺术魅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我又两次教这篇课文,换了教法:我先谈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讲父母对我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特别是母亲在我插队、考大学、择业等重大问题上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然后由学生谈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这两次教学中,学生都非常激动,发言十分踊跃。更令人感动的是,两次都有学生含着热泪向大家讲述父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不  但不笑,而且连让学生表演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动作,都非常投入。在这样特别的情境之中,师生一起认真体味、分析了文章的语言,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和。

我曾经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放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因为我最关注的是学科能力。然而,《背影》一课的两种教法所带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给我的触动很大。我问自己,我在教学中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学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思想、情感、心理、个性等或是被忽略,或是被置于次要地位。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甚至是以听代思的学习。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缺乏“人”的互爱与互信,缺乏民主的、融洽的教育气氛。但是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看待学生。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对待学生,似乎已经不可能。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人,要确认学生作为“人”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所看到的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活动),绝不仅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绝不仅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全身心都参与和投入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首先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活动的时候,才能够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正像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反思自己教《背影》一课的得与失,第二种教法之所以成功,绝不仅仅是引学生入境、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而是把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来进行语文教学。虽然表面看来,学生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所学语言文字没有直接联系,然而学生在动情之后,他和父母的生活经历、他对父母的感受认识——这些他生命中宝贵的、活生生的个性体验都被调动了出来,同他学习语言的认知活动融会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时候,学生已经不是单纯在学习语言文字,学习和他没有关系的人的文章;而是伴随独特的、具有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再一次地体验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学生的学习被融入体验自身的经历和情感的过程之中,成为学生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学生怎能不爱学呢?又怎能不印象深刻呢?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而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利于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都应进入教师的视线之内,并被有机、巧妙地贯穿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于是语文课不再是如学生所说的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如一日不变的、单一的文章阅读课,也不再是令学生厌烦的、枯燥乏味的语言分析课,而是丰富生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新的学生观使我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把握和调控。例如:过去我们语文课搞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以前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有了明确的学生观,我在教学中,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利益,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所以,我教初中时坚持开这个课,两周用一节课来进行。教高中时,从高一到高二,仍然坚持开这个课,

每节课用5—10分钟进行,起名为“生活交流”。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积极思考,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不少学生的`“生活交流”不是一个人完成,常常是带动几个人一起完成。每节课都有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感受说给大家听,或谈古论今,指点江山,或鉴赏时文,评论名人,深受学生欢迎。

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先让两个学生介绍陶渊明,讲陶渊明的诗,然后师生再一起学习《归园田居》等作品。我认为学生不仅应该了解陶渊明诗歌真实、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更应该了解陶渊明这个人是如何地率真、自然,了解陶渊明其人与其诗是怎样紧密完美的结合,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之后以自己的品格来构成艺术形象的少数诗人之一。这些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句拓展出去的内容,正是以其光彩的“人”的魅力,深深打动了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灵,吸引他们去读诗,去背诗,去体味诗。

当然,这并不是要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或单纯的文学课,而是在首先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中充满激情地学习语言,学好语言。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然要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作为“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必然是在学生主观意志的作用下才可能实现。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教师的精彩讲解、深入启发,都只有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的时候,才能使学生开始学习过程。因此,教师不管教什么内容,都必须在“转化”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教师的教最终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动。这样,我在处理教材、研究教法等方面,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着眼点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上:学生是不是在进行自主的、有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得到发挥,学生的个性是不是得到展示,学生的价值能不能得到实现。例如:讲《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课文,过去我采用教师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逐段分析理解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带着学生学。现在再教这篇课文,则先由学生自学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进行研究,最后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可以有不同看法,允许保留意见。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个人研读、集体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式探究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很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效果。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在课堂上形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接受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身心处于和谐自由状态,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像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初一的语文起始课,我不是讲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安排等,而是以训练学生说话为突破口,用答记者问的形式上课,学生问(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回答。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我的年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志向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就连我的星座、属相,甚至我的先生、孩子,他们都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在这些有趣而广泛的问答中,在宽松、和谐、自由、热烈的气氛中,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感、距离感消除了,师生的心贴近了。我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真诚话语和真挚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真人、真心、真情,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爱。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谈,如何与年长者对话,而且还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学生和老师作为“人”都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任何问题。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学生在思想上犯了错误、学习上遇到困难、心理上有了麻烦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能洞悉这一切,并且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教训式的,不是命令式的,也不是恩赐式的,而是在平等、真诚、尊重的前提下,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和帮助,知识的引导和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解。

教育观的核心是学生观,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时代发展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改变传统的学生观,不再把语文教学仅仅看作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更将之视为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这是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师已经明确了的。以人教人,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我愿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去探索追求。

作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师思考:

平时学生的作文总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每当写到关键的时候,他们总是一个两个词,一句两句话带过了。不是他们不想写好,而是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关键,或者知道这是关键,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体会,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创设好的作文情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其语言逻辑能力。在情境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激情充分点燃,使其产生骨梗在咙,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样的作文才会有内容。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精彩部分,并把它们说出来,写下来。

教具准备:

小黑板、小刀六把、苹果六个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黑板(一个学生的作文)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我害怕极了。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可怕的夜晚

师:看了这样一段话,大家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他总是在说害怕,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生:他没有把为什么害怕写出来

师: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一个夜晚,你会害怕吗?

生:会!

师:为什么?

生:四周围黑洞洞的,就像是在电影恐怖片里。打雷的声音和闪电可怕,如果被打到,那可完了。风吹的声音可怕,树摇的影子,鬼哭狼嚎似的,真可怕可怕。如果停了电,更可怕。

师:很好,这样的经历,老师也有过,确实可怕。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位同学的作文,修改一下,让人看了产生共鸣呢?

师生共同修改,改后作文如下: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天渐渐暗下来了,屋外黑洞洞的。一会儿竟刮起大风来,风吹着外面的树木,发鬼哭狼嚎般地声音,我的心呯呯直跳。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把夜晚照得如白天一般,紧接着轰地一声,震耳欲聋,我的心差点就跳出来了。我赶紧关掉电视,万一雷打到我头上来,那可就惨了。我躲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动也不敢动。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我探出头来,又道闪电划过,我发现窗外有一个黑影在摇动,哇有鬼呀!我壮着胆仔细一看,原来是树被风得摇摇摆摆的。我赶紧把头又缩进被子里面唉,多么可怕呀!

师:比较一下两段文章,大家知道,经过修改后,为什么觉得好多了吗?因为,我们抓住了可怕这个词,并且知道,引起大家可怕的原因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当时的环境,如果我们把当时的环境详细地描述下来,不用我们说可怕,读者自然就能够体会当时的可怕了

二、活动:

活动一:削苹果六个苹果,六把小刀,每个小组请两个代表参加削苹果大赛。看谁削得快又削得好。

因为平时削苹果的经验不同,所以每个人削苹果的方法,动作,神态各不同,削出来的苹果也不同,女孩子削得慢些,但是削得很圆;男孩子削得快,但剩下的苹果又小又丑,大片的果肉都被连皮削掉。场下的同学也没有闲着,不停地为场上的同学加没,有几个小家伙坐不住了,甚至站到凳子上喊加油了。

师:刚才的比赛,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好玩、有趣、精彩

师:怎么好玩、有趣、精彩的呢?

生:王波的动作最好看!像砍柴一样

师:嗯,比喻得非常贴切,还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大刀阔斧,斧砍刀劈

师:所以大家看,王波同学削的苹果也最有特点!

举起王波的苹果,生大笑。

师:谁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苹果。

生:丑八怪、瘦骨嶙峋、惨不忍睹、面目全非、棱角分明、可怜

师:嗯,不错,很准确。特别是可怜这个词,还能够表达大家的心理。

师:还有什么精彩的地方吗?

生:余斯琪削得最好。

生:她削的苹果又大又圆,没有浪费一点。

生:她削的苹果皮都连在一起,像一条带子

师:其实我觉得各组的啦啦队都表现得不错。你看有几个同学都爬到桌子上了,还有二组的啦啦队最卖力了,加油声叫得最响

活动二:吃苹果,每组请两个同学(一男一女)上来,把刚才各组削的苹果吃掉。

在我一声令下,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女生比较害羞,小口小口地吃,男生却顾不了那么多,风卷残云般,一下吃光了。比赛结束,还没等我开口,学生就说开了。

余子鸣吃得最有趣了,嘴里全塞满了,胀得鼓鼓的,动都动不了了,苹果汗都从嘴角流出来了。

老师,刚才张晨吃的时候一笑,全喷出来了,连鼻涕都出来了,哈哈哈!

龙萍萍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像鸡啄米一样。

师:啊,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非常好。一些有趣的画面相信都存在大家的脑子里面了。下节课我们可要把这一堂课的有趣的事情记下来了。

第二课时

一、习作前指导

1、指导习作内容(学会想)

师:刚才,老师和大家共同度过了一堂非常有趣的课,我发现咱们班上的同学削苹果吃苹果的本领真是让人佩服。既然大家这么高兴,就让我们用最普通的做法记录下这美好的一节课吧!那么你觉得这节课中哪些地方最值得你们回忆呢?

2、指导文章的命题

师:一篇成功的作文不仅需要有一个新颖的内容,更还要有漂亮的外衣。那就是它的名字,一个独具匠心的名字使人眼前一亮,总会有想读下去的欲望。大家是不是也会给我们自己手中的文章起名字呢?

〈要求:多给文章起几个新颖的名字,最少3,看谁起得最多而且不重复。>

<学生先思考,写在纸上,然后汇报>

二、写作10分钟,不停笔。(学会写)

三、学生互相修改,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修改作文的方法:抓住中心词,抓住最能体现中心词的人或事来写(学会改)(10分钟)

四、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指导,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错误。

板书:

难忘的一堂课

有趣的苹果大赛

这节课太有趣了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设计初了两个活动削苹果比赛、吃苹果比赛。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个活动紧紧相联,让孩子们处在不断的欢乐之中,在每个活动中我还让孩子们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让他们在听、看、想中把事情记在心里,感在心里。后而又让他们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充分调动他们感观,让其在写作文环节中有内容可说。当学生谈论印象最深的地方时,实际上是告诉学生要写什么,说什么。

在有内容的基础上又让其多说几个新颖的题目,实际上则是对孩子思维的一次拓展。另外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停地快写,本身就是对他自己的一次挑战,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孩子们会细心地去想,去写。

最后在评的时候又要让学生互评,互改,这样,学生就把上一课时中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加以巩固,师生一起修改作文使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浅谈作文教学 篇3

作文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看法转变为书面语言的过程。作文的构成需要学生善于应用语言,掌握词汇、语式的应用技巧。同时,作文也是当前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体系中关键性的构成要素之一。高质量的作文不单单需要对生活进行模拟,还需要丰富对语言运用的实践。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备受各方教学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从初二阶段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来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作文描写与表达出来的内容或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作文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模式上来看,都缺乏标新立异之感。为了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把握写作的关键,就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指导学生养成写作生活日记的习惯

初二阶段学生大多在写作上面临着所谓的瓶颈,特别是对于中心思想明确的作文题目而言,虽然了解题目的主旨与立意,但仍然无从下笔,内容的构思相当困难。产生以上问题的最根本性问题在于:写作找不到可以写作的材料。产生这一问题的一大关键原因在于:在平时所开展的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掌握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与方法。但实质上,写作所需的素材是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形成写作所需的素材材料。之所以学生无法积累素材,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留意生活的细节之处,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坚持写作生活日记。通过硬性规定的方式,要求学生每天按时上交生活日记,督促学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感悟生活中的细节,不限制写作的内容,使学生将生活日记作为感悟的平台,所感所悟、所思所想都记录其中。长期坚持这一习惯,学生必定能够积累相当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尴尬问题。

2、指导学生在模仿优秀范文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对于无法掌握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技巧的学生而言,利用教师所提供的优秀范文,从模仿开始,能够培养学生写作的意识,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但各方对于本措施的实施效果多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主要依据在于:对范文的模仿会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陷入写作思维的定势,不自觉的重复他人的语言以及思想,形成的作品也就缺乏个人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但同时,优秀的范围也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教会学生写作防范中最为直观与星星的手段,很多时候其价值高于了各种语言上的解释与说明。为了能够使优秀范文对于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提升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灵活选择范文作品。所选择的范文作品不但需要为学生指点迷津,更需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观察,积极的思考,积极的创新。

3、认同并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的逆向发散,是从与问题相反的方法入手,展开多方探索与思考,从而形成与一般认知完全不同的全新见解,而掌握这一思维对于促进学生写作中的创新能力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有所发展的基础之上,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传统意义上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意识出现限制,无从发展。这样一来,对于同一作文题目而言,很多学生所描写的作文内容往往会出现大同小异的问题,这显然是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的。故而,需要在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关键性的措施在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思维,促进思维的活跃发展,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促进学生由思维的变化转变为智能层面的发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思考,最终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4、善于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

有关研究中指出: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的灵活应用,使学生的眼见更加的开阔,创新能力得到保障。网络资源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其丰富性与多样性。通过对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设置各种虚拟性的场景,并将这些场景元素成功应用于作文教学以及学生的写作过程当中。更加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对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能够活动感官上的刺激以及相当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创作灵感的激发而言意义重大。除此以外,网络多媒体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写作中对于素材,对于情感体验的交流更加的及时与有效,从而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意义相当显著。

5、结束语

大量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当中,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根本目的与要求在于:打破学生在完成作文过程当中的思维定势与习惯,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发散式思维的灵活应用,巩固对问题的认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在生活中重视对素材的积累,最终使学生对于作文的构思更加的巧妙与新颖。本文主要针对在初二阶段作业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