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1

“鸡兔同笼”问题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过程与方法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重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 创设情境(视频播放)

。节日期间各商家打折促销的活动场面:买二送一、八折、七五折、五折……

学生分析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教师讲解:打折出售,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什么叫折扣?

(2)几折如何用分数表示?百分数呢?

2、学生自学课本第97页的第一自然段。教师巡回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几折”是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3、练习检查自学情况。

八折:( )/10 ( )/% 七五折: ( )/10 ( )/%

六折:( )/10 ( )/% 四五折: ( )/10 ( )/%

( )折:9/10 ( )/% ( )折: ( )/10 25/%

个别学生回答,并说出是什么意思。集体订正。

4、小组长说出几折、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组员轮流说出相应的数。教师各小组间查看。

5、讨论,找规律。

原价乘以( )%恰好是现价;现价除以原价是( )%;现价除以( )%是原价。

(二).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例4: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1、教师提出自学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2 、学生试做,教师在学生中了解学习情况。

3、小组内讲评。

4、教师问:谁还有什么不懂得请提出来。并讲评。

5、学生独立完成课本97页“做一做”。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判断(20分)。

① 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 )

② 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

2、练习(40分)。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3、解决问题(40分)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讲评、得分。教师让学生说出“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理解情况。

四、课堂总结;

在节日里你能否购买打折的商品?

设计意图:

1、重视情景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

2、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3、当堂测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⑥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原来”,会用“鸽巢问题的原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⑦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二、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时安排

(一)负数 5课时 第一周

(二)百分数(二) 7课时 第二、三周

(三)圆柱与圆锥 10课时 第四、五、六周

(四)比例 12课时 第七、八、九周

自行车里的数学………… ……………1课时

(五)数学广角 5课时 第十周

(六)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第十一、十二周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第十三、十四周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第十五周

4.综合应用………………………………4课时 第十六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