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优秀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周长(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周长 篇1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季)是啊,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轻轻地飘落下来,(贴树叶模型)你们看,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片大树叶,你们喜欢吗?(喜欢)一只小蚂蚁也非常喜欢这片树叶,(拿小蚂蚁模型)你们瞧,它把这片树叶当成了运动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小蚂蚁是怎样在这片树叶的边线上做运动的?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一圈还可以怎么说?(一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一周的问题。(板书:一周)

二、动手实践,感悟周长

1、摸一摸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采集的树叶,选择一片你最喜欢的,先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感觉?(滑滑的)那你们能不能像小蚂蚁爬树叶那样摸一摸它的边线。

(2)学生进行摸树叶活动。

(3)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摸树叶边线一周的?

(4)学生展示,(边说边摸)。

2、描一描

(1)刚才你们摸了树叶的一周,那你能不能把树叶的一周描下来?(能)请同学们拿出彩色笔,描一描吧!

(2)学生进行描树叶活动。描完之后,同桌互相看看漂亮吗?

(3)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一描这片大树叶的一周呢?(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描树叶模型的一周)。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描的?(让学生用手指着,说出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拿下树叶模型,大家看漂亮吗?

(4)你们和他描的一样吗?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找一名同学再来描一描,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都看到了不管你们怎么描,都是沿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是吗?

3、找一找

(1)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象树叶一样有一周,你们能不能在我们的周围找出这些物体的面?

同桌之间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2)小组汇报。(你找的是什么物体的面?请你摸一摸哪里是它的一周?)

4、 画一画

(1)同学们找的可真不少,为了鼓励你们,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图形礼物。想不想要?(想要)但老师有个条件,只有正确的描出它的一周,才能得到这些礼物。请打开桌子上的信封,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用彩笔描出这个图形的边线,开始描吧!

(2)师:你们能得到礼物吗?(能)现在我们就在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看看你的小伙伴描得对不对,如果他描对了,就得到礼物了,如果他描错了,请你帮他纠正过来。

(3)都有谁得到礼物了,举给大家看一看!老师祝贺大家。

(4)刚才我们进行了好多有趣的活动,知道了树叶有一周,课本的封面有一周,平面图形也有一周,那么,它们这一周的长叫什么呢?(板书:在“一周”后添写“的长”)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好不好?

(周长),你们真聪明,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想的一样,在数学上,数学家把物体有的面或平面图形一的长度叫作它们的周长。

5、量一量

(1)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你们想不想知道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合适的测量工具,一个人量,一个人当记录员,剩下的同学当小军师,为你们的小组出谋划策,也可以当小助手,帮你们小组完成任务。开始量吧!量后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2)量腰围

不仅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有周长,我们的身体上也有周长,比如要买裤子需要知道腰一周的长度,这叫围,谁能估一估老师的腰围是多少?(生自由发言)到底估的准不准呢?要实际量一量,谁来量一量老师的腰围?找两生量老师的腰围。(边量边指导测量方法),量完告诉大家测量结果。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腰围?同桌互相帮助,先估一估,再量一量,量的结果要记在记录卡上。量后汇报。

6、辨一辨

(1)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有周长,你们看这些图形有周长吗?(课件出示:几个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指名一一回答。

(2)小结:看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7、说一说

刚才我们又进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现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呢?(在“周长”的前面板书“什么是”)

三、拓展认识,激发思维。

1、比一比

刚才小蚂蚁跟老师说,它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想帮助它吗?(想)。(课件出示:45页第三题)下面个图形哪个周长长?(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课件操作验证)

2、量一量,算一算

(1)我们帮小蚂蚁解决了难题,小蚂蚁非常感谢我们,并且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出示智慧宝盒)这些礼物就藏在这个宝盒里。你们想要吗?(想)可是这个盒子是有密码锁的,只有解开密码,我们才能打开盒子。你们想解密码吗?这些密码就藏在我们书中45页第二题中,请同学们快快找到吧!(课件出示45页第二题)

(2)为了快速解开密码,我们来分分工。(第一、二小组测量并计算三角形的周长,第三、四小组测量并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第五小组测量并计算梯形的周长)开始吧!

(3)谁来解第一个密码?(先来汇报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再说说它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解第二、三个密码方法同上。

3、剪一剪,比一比

(1)、密码解开了,智慧宝盒为我们打开了,你们看,小蚂蚁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智慧题,只有解开智慧题,才能得到小蚂蚁的礼物。(课件出示智慧题),请同学们快速读题,谁最先知道答案谁举手。

(一个长方形,沿着对角的曲线剪开,变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2)、送礼物。(每人一颗智慧星)

四、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们快乐吗?老师也为你们的成功感到快乐,今后你们还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希望你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布置作业:

课后画一片树叶,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

人教版《周长》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区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让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过程,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辩论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

奖状、长8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小黑板。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同上)每组一份、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表格纸2张、长1厘米的小棒16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优秀班级体奖状)我班今年被评为了优秀班级体,这是学校颁发给我们的奖状,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现在老师想给这张奖状做一个镜框挂在墙上。如果镜框四周包上铝合金条,面上镶上一块玻璃,请同学们为老师参谋一下,我要买多少的铝合金条?多大一块玻璃?并且买的合适而没有浪费。想一想,买这些材料之前,要先算出这张长方形奖状的什么?

生:周长和面积。

师:谁知道周长和面积都有哪些不同呢?

生: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和,而面积是指由四条边围成的长方形图形的平面的大小。

师:你说的真棒。可见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么周长和面积究竟还有那些不同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二、亲身体验,比较不同

1、面积和周长概念的比较。

(1)周长的概念。

师:谁给同学们指一指这个长方形奖状的周长。

(指一生到前边边指边说)

师:谁给大家说说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

生:长方形或正方形四条边的总和。(多找几个学生说)

板书:意义

四条边长度的和

师:请同学们同桌互相指出课本封面、课桌面、黑板面的周长。

生:【活动】

(2)面积的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那么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呢?(请一人摸一摸奖状的面,把奖状的面积指给同学们看)

师:请同学摸一摸自己课本封面和课桌面的面积的大小。

生【活动】

师: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

生:四条边围成图形的平面的大小。

板书:四条边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师:经过比较,周长和面积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除了概念的不同,还有没有其他的不同呢?

生:它们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2、计算方法的比较。

师:要计算长方形奖状的周长和面积必须知道它的什么?

生:长和宽。

师:谁愿意到前面量一量它的长和宽,然后告诉大家。

生:(争前恐后)量出长4分米,宽3分米。

师:你量的真准确。下面请同学们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生齐练:周长:(4+3)2=72=14(分米)

面积:43=12(平方分米)

生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

师:刚才我们计算出了这张奖状的周长和面积,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做这个镜框我要买多少材料?

生:老师要买14分米长的铝合金条,12平方分米的一块长方形玻璃。

3、观察比较,归纳整理。

师:很好,刚才你们为老师解决了这个实际问题,我谢谢你们。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有哪些不同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比较、归纳整理。并把讨论结果填入表格(一)(课前发给小组的表格纸)

①生分组讨论,

②各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讨论结果。(把各组整理的表格贴在黑板上)

③投影展示放大的表格,指名对照表格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出示判断:⑴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师:同意对的请举手。接着将全班分成正、反两方。双方分别选出4名代表准备辩论,辩论前各方先在一起商量一下如何驳倒对方。

生辩论,老师参与辩论过程,适时引导学生弄清周长和面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反方:你们为什么说这道题是对的?请回答。

正方:因为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是44=16。得数是相等的,所以这道题是正确的。

反方:得数相等,你们说的一点都不错,但周长是16什么?面积又是16什么?一样吗?

正方:周长是16厘米,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不一样。

反方:周长是正方形四条边的总和,用的是长度单位。即4个4相加的和,也就是边长4=16厘米。而面积则是正方形图形平面的大小,用的是面积单位。即边长边长=16平方厘米。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你们明白了吗?

正方:明白了,谢谢你们,握手言和。

师:你们表现的真不错。同学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么请大家为他们鼓掌,谢谢他们让我们在辩论过程中,清楚了面积和周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2、判断: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一定相等( )

【学生判定教师不做评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求得真解】

①实践。每4人一组,用桌子上的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求出他们的周长。

②讨论:A、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B、周长相等吗?为什么?

C、通过摆、算,你发现了什么?证明这道判断题是怎样的?

③汇报讨论结果。

图1 六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排成一排。

面积是16 平方厘米

周长是(6+1)2=14厘米

图2 六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每排三个排两排。

面积是16平方厘米

周长是(3+2)2=10厘米

结论:通过摆、算我们发现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证明这句话是错误的。。

师:通过实践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那么反之结论是否成立呢?请同学们再做一个试验好吗?

3、验证: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差越小它面积越大。

①实践。4人一组用桌上的长1厘米的16根小棒摆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好第二张表格。

②汇报验证结果: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长与宽相等时,也就是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所以,通过验证这句话是正确的。

师:通过两次实践你们清楚了什么?

生: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反之,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也不一定相等。长与宽的差越接近面积越大。

师:那么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谁的面积大?

生:正方形的面积大。

4、做个小小设计师

⑴美术教师买了数张长8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图画纸。想让我们帮助他从这张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成的这个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能剪几个这样的正方形?【集体订正】

⑵美术教师要把每个正方形纸分成两部分,分别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用来装饰美术室,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分一分、涂一涂。A、周长相等;B、面积相等;C、面积、周长都相等。

【学生活动】

⑶投影展示设计成果

师:你们的设计都很完美。评出最好的,发给一枚

星级设计师

奖牌。大家为获奖的同学鼓掌祝贺。

四、汇报收获,分享快乐。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生述收获】

什么是周长 篇3

体验    探索    感悟

——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此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4、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感知、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运用了CAI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更好实现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在课前准备了CAI课件,直尺、皮尺、测绳等测量工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测绳(或卷尺)、彩笔、直尺。为更好地学习知识作好了充分的硬件准备。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运用CAI课件演示,故事引入:小蚂蚁练长跑情境图,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周,并活泼可爱的向同学们打招呼。采用音响型媒体与图象型媒体结合,声形互补,相得益彰。形象的演示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周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

第一步:用CAI课件显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

第二步: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个封闭图形。

第三步:有选择性的展示学生画图。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学,我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了的各种叶片描出一周的长度,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里面部分不是周长。

(2)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

(3)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怎样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长度?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学生从生动的媒体卡通形象蚂蚁练长跑情境中得到启示。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1、量:在量腰围、头围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小组交流中说一说测量的过程。活动形式也灵活多样,可以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只要能测得结果,都给予肯定,而且测量的内容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最后,配合电脑媒体演示操作过程,完善认知,统一方法。

2、围:用学生喜欢的彩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即周长)

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描图过程,让图象媒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但只能描一周,巩固周长的含义。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1、想: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角形要量几条边?”“四边形要量几条边?”“为什么?”逐渐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般三角形、四边形周长的方法。

2、算:课件显示几幅平面图形,验证结果,揭示算理,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练: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课件中的两组图形,并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全班汇报,结合学生的想法,借助多媒体展示边线的移动过程,直观地比较出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化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他们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通过提示性的引导,让学生联贯的概括出,补充板书,完善内容,提示课题。

周长的认识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圆形的钟面卡片,国旗的卡片,蝴蝶标本等。

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

(一)谈话引入

课始,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并板书:周。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课题

师: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教师把树叶、国旗卡片、钟面卡片、蝴蝶标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标准五角星形的卡片贴于黑板)

揭题: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三)猜测,探索

师:猜猜看,这些图形的周长有可能会跟“周”字的哪种意思有关?生推测:与“周围”“一圈儿”这种意思有关。

师:那么,照大家的这种理解,树叶的周长应该是指它的?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四)归纳认识

师: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试一试!

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三条边的长度。生2:周长是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加起来。

生3:像圆形,没有直直的边,它的周长就是它一周的长度。

二、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师:你有信心测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二)渗透要求

师:老师为每人都准备了如下一张“智慧小手测量单”,先看一看。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叶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引导:这里有好多活动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你可以找个搭档,共同完成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你现有的学具和测量工具完成这些活动,并记录下数据。比一比,哪些搭档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多!

三、交流小结,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条边都一样长,只要测出一条边的长度,让十个一样的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长方形的周长,不必将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只要量出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就知道其他的边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3:我发现圆形的周长很难量,用直尺不行,我们用线绕它一圈儿,却发现稍微用点力,线就拉直了,很不容易测量。

四、总结激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教师小结: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从这些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这与你们每两个搭档的团结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是概念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引入新课“新”。妙用“周”字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上也能用到“汉字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同时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为理解“周长”的含义打下基础。

2.活动设计“新”。教师在让学生自主体验“周长意义”的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测量活动,其中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有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树叶的周长等;还有头围、腰围等的测量活动。整个活动中,教师完全放手,使每个测量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动脑的全新的探索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

3.学习方式“新”。本节课中,自主学习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学生自主理解“周长”的意义,自主测量图形的周长,在测量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合作,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培养。

认识周长 篇5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39、4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图片,剪刀,水彩笔,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导入,剪图形。

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听过)今天啊,他们又在操场上进行了一次比赛,他们想请你们做小裁判,你们愿意吗?(愿意)当然,比赛是有要求的,要求是:(齐读,围绕操场跑一周)请小裁判们仔细看哦,瞧,

播放ppt

师:比赛结束了,你们想把奖牌发给谁,并说说你的看法。

师:大家都认为乌龟赢。兔子没有赢的原因,是因为它犯规了。而乌龟按照比赛要求从起点开始跑,绕着操场跑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跑了一周。

(板书:一周)

师:你们真是合格的小裁判。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把小礼物悄悄的夹在你们数学书里了。

这其实可以做成一张张美丽的书签,

现在请你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书签,很快地用剪刀把它从纸片上剪下来,比一比,谁剪的又快又完整。

学生动手操作。(剪好的同学快速把剩余的纸和剪刀放到桌肚里)

师:同学们都剪好了吗?

你最喜欢谁?举起来,你是怎么剪的?

生:沿着边线剪的。

师:刚才这个同学用了一个词叫边线。(板书:边线)

老师发现你们都是沿着它的边线剪的。

像这样的剪的同学,把你剪好的图形举起来。

(二)认识边线,周长。

师: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书签了,你能指一指你手中书签一周的边线吗?

竖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谁能像老师一样指一指一周的边线。

其实啊,我们刚才所指的书签一周的边线的长就是书签的周长(板书:周长)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周长的知识。

周长的运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看,游泳池迟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这是(篮球场)篮球场一周的长度就是篮球场的周长。

(三)、摸边线。

你能像这样,找找我们身边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吗?

老师总结:桌面一周的边线的长就是桌面的周长。

学生证一周的边线的长就是学生证表面的周长

数学书一周的边线的长就是数学书面的周长

(四)、描边线。

师:如果把我们所指的、所摸的这些物体画下来,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选两幅你比较喜欢的图形,拿出水彩笔描出它一周的边线,会不会?

学生汇报:你选的哪两幅?

把你描的和大屏幕上的核对一下,描对的就请坐端正。

再回到所描的图形,老师讲述:刚才我们所描的这些图形的一周边线的长,其实就是每个图形的周长。

二、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周长。

(一)   过渡。

我们认识了周长,还要会计算周长。怎样来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出示ppt

要求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我们首先要找到三角形的边线。(师指)其次我们要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最后,算出三条线段的长度之和。那么四边形的周长就是求(四条线段的长度之和)

完成作业纸、

齐说答案,汇报。

(二)   学生操作。

师: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三件物品,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名片,五角星,硬币。)

小组长拿出物品,小组讨论。(配上音乐)

现在要请你考虑,要测量它们的周长,你能想出什么样的好方法,小组讨论。

师:你们想出好方法了吗?

刚才老师参与了几个组的活动,发现你们想出了很多巧妙的办法。哪个组先来汇报一下。

师:你们组想汇报哪个物品?说出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1:★测量一条边。

师:也就是说,你们的测量方法可以归纳成一个字,就是量。(板书:量)

不仅会量,还注意了技巧。

生2:硬币,圆形的物体怎样测量?

学生示范,用绳子围。

你觉得他们想的方法怎么样?

方法很巧妙,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那就是:围。(板书:围)

学生3:名片。是长方形。(板书:量)

请把三样物体快速收到信封里,表扬。

师:对于这几个组想的方法,你们都觉得很好,对吗?

(板书:量、量、围、滚)

(三)   测量树叶的周长。

师:刚才我们开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周长,你们可真聪明。

老师这有一样东西,想请你来帮忙测一下它的周长?

出示树叶。你能想出办法测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用绳子围。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你们发现在这几种方法中,用绳子围这个方法对于测量树叶的周长来说,比较好,对不对?

课前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树叶,请组长拿出2号信封,量一量树叶的周长。

汇报结果。

因为每片树叶的大小不一样,所以每片树叶的周长都不一样。

我们来看看,这片树叶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动画演示。

你能说说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吗?

生:11厘米。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形状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围一围、滚一滚、量一量的方法去测量它们的周长。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班同学想出来的,真了不起。

三、巩固练习。

师:老师这还有一些图形。你能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有没有信心?既然有信心,老师想和你们来一次挑战,怎么样?来一次抢答比赛,看看谁反应最快,一口报出周长是多少?

第一个:三角形(16厘米)。指名说。你是怎么想的?强调单位

第二个:

第三个:

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

四、布置作业,拓展提升

老师期待你们下节课的汇报。

五、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只要用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们一定会观察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啊,要做一个有心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