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美丽的森林去旅游,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出发。

二、玩中学。

1、森林食品店。

(1)同桌之间进行游戏,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

(2)明确游戏规则。

(3)根据游戏规则,同桌之间开始游戏。

学生可以先解决“我要买松果和蘑菇,需要多少元?”和“30元能买哪些商品?”这两个问题加以解决。教师在游戏中起到裁判员的作用。

2、纪念品商店。

同桌互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三、学中做。

1、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2、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小数,可以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中的小数”的独特的发现。

四、做中得。

1、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的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

2、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可以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节省开支的建议。

3、数学活动,从5元、2元、1元、1元、5角、2角、2角、2角、1角的人民币里拿出7、6元,有几种拿法?

五、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不同题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练习三第1题)。

6×7+4= 2×8+6= 7×9+5=

5×5+3= 3×9+7= 8×6+4=

2、提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顺序是什么?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三第2题。

43×8= 7×44= 39×5= 75×6=

3×284= 9×263= 6×724= 355×8=

学生分组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连续三次进位的题目,指名回答时要让学生说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几,是如何得到的。

2、练习三第3题。

(1)出示题目中条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云有多少张照片?

小兰有多少张照片?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4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样解答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5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样解答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对比练习(练习三第6题)。

13×3= 2×14= 24×2=

16×3= 4×14= 24×3=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道题,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发现的?再动手计算。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生,你获得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笑一笑,唉,我怎么发现有的同学有几个牙没有了?哪儿去了?

生:我换牙了。

师:你也换牙了吗?换了几颗?噢,原来大家都换牙了,那么关于换牙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谁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

师:有这么多情况,大家能记住每个同学换几颗牙吗?(不能)

2、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换牙的情况,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老师很清楚地知道你们中有多少人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呢

二、调查整理,体验过程。

1、畅谈想法

生1:可以请每个同学说一说。

生2:可以请他们分别举手表示。

生3:可以请换1颗牙的同学站一排,请换2颗牙的同学站一排,再请换3颗牙的同学站一排

2、引出课题:像同学们所说的数一数,并且把换牙的人数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

3、小组合作,尝试统计

组内分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调查自己组的换牙情况。

4、交流统计结果和记录方法

如学生想不出,可由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

5、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记录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6、整理各组数据,把全班情况统计在黑板上。

7、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反映的数据,充分发表见解。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小组活动,统计自家人口。

(1)下面我们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自己家有几口人。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组中每个人家有几口人记录下来,再把每家人口的数量整理在表格中。

(2)交流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

(3)说说从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0占位。

通过探究,得到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会根据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的关系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能灵活的运用验算的方法计算出被除数、除数。

重点难点:

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0占位。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当余数比除数小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练习一

师:“分析题意,平均分我们用什么法?算式是什么?回忆一下,除法竖式计算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生:“用除法,算式:86÷4,步骤是①商 ②乘 ③减 ④落。”

练习二、练一练

师:“做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到那一位上面。”

生②:“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完成下列竖式。”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师:“列式并尝试计算。”

师:“个位上的0是怎么来的?能不能省略?”

生①:“个位上不够商1,用0占位。”

生②:“不能省略,如果没有0的话商就成了2,太小了。”

师:“生③在商0之后没有和3相乘,他这样做对不对?”

生①:“不对,做除法的步骤是①商 ②乘 ③减 ④落,这样做少了三步。”

生②:“可以这样做,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和刚才的一样。”

生③:“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减去0等于它本身。”所以第三种方法更为简便。

小结: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0占位。

探究二

师:“下列三种做法中,你认为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生①:“第一个一看就错了,余数比除数大了。”

生②:“我列竖式计算得到:94÷4=23……2”

小结:检查除法计算时,首先看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当余数比除数小时,除了通过竖式重新计算以外,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①:“因为23×4+2=94,所以94÷4=23……2是对的。”

生②:“因为24×4+2=98,所以94÷4=24……2是错的。”

小结:当余数比除数小时,可以看商×除数+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来验算。

三、课内练习

练一练

师:完成下列竖式,

师:说说(3)(4)两题商末尾的0是怎么来的。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计算并验算

师:“说说验算的方法。”

生:“先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答案错;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再看商×除数+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师:“任选两题,计算并验算。”

想一想,填一填

师:“如何求被除数?”

生:“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想一想,下列各数该怎样求?

师:“第一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①:“想谁乘9的结果离83最近。”

生②:“想谁乘9等于81。”

师:“81是怎么来的?”

生:“用被除数83减去余数2。”

师:“因此,求除数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用被除数减去余数,再用所得的结果除以商来得到。”

师:“第二题除了列竖式外,还可以怎么做?”

生:“先用被除数减去余数,再用所得的结果除以除数。”

师:“小巧、小丁丁和小亚经过自己的努力,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奖学金,让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拿着这些奖学金准备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吧!”

师:“完成下列三题,并说说你是怎么验算的。”

四、课后小结

本课小结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先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答案错;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再看商×除数+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五、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补充题

⑴ 被除数+除数×商=96,被除数=( )

⑵ 把8、79、7、9四个数填入括号里,使算式成立。

( )÷( )=( )……( )

练习册第28、29、3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整体感知:

长度计量单位,特别是用毫米测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对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是有帮助的。因为长度单位是抽象的,靠教师很难使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手段,增加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在课堂多活动、多操作。同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二)能力点

1、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长度。

2、能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

(三)德育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4、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做一做66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一一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二)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板书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三)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4、测量,做一做67页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4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第1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蜡笔长6毫米。跳绳长2厘米。课桌高7米。粉笔长75分米。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 复习

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 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 你们想了解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三、 探索新知

1、 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2、 指名列式,板书。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 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4、 将答案写在书上。

5、 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观察、联系生活情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知道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通过联想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看教师演示无序上下车情境。

指名说说车上人数增减情况。

思考为什么不能确定车上人数增加变化情况。

2.看教师演示有序上下车情境,说说车上人数的增减情况,猜一猜车上人数大约有多少人。

3.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看教学情境图,思考问题。

(1)从刚才的图中,你看懂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

(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图的意思吗?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1.交流答案。

2.认定目标。

3.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

4.一起读一读课前读过的儿歌。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必做题

1.基础练习,想想做做1。

学生看图说说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

2.基础练习,想想做做2。

指导学生说清图意,再解答。

3.综合练习,想想做做5。

指导学生先看清图意,再与同桌交流一下看到了什么。

选择一组数量进行列式。

交流图意。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