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是敬业的小编惊云为家人们整编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3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之《元日》。 教材解读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元日》一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寓理于叙事,含义深刻。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3个汉字“爆”“屠”“符”,理解诗中“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懂得整首诗的大意。
2、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吟经诵典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教学难点
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
1、欣赏歌曲《小拜年》。
2、关注歌词:“正月里过新年,亲朋好友真高兴。家家户户来迎接,爆竹响连天。每一家每一户,贴上一副新对联。”从而初步理解“爆竹”“贴春联”的意思。
3、揭题,读懂诗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那“元日”就是哪一天呢?(提醒:“元日”并非现在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
设计意图:解“元”字,旨在让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从而正确把握全诗。通过有层次的读,提醒学生每次读书都应有所收获。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体会其中的节奏。
2、指名读。关注准确、通顺。
3、再指名读。关注停顿、节奏。
4、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一、二、四句末尾一字的读音,指导理解“押韵”,再读诗歌。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首要的就是做到通顺、流利,并感受其中的节奏美。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等形式来达成初读的目标。
三、融情想象,品读感悟
1、赏读诗中“画”。
(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时的哪些画面?
(2)交流共享。
【预设1】“燃爆竹”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①读一读:这个画面你是从哪一句诗中读到的?
②写一写:识记生字“爆”。关注形声字,指导书写。
③说一说: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a、相机理解:“岁”,拓展诗句:
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b、理解“除”。
④忆一忆:听爆竹声,说一说:这是______的爆竹声。
⑤诵一诵:读诗句,感受喜庆。
【预设2】“饮屠苏”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
①说一说,认一认:通过查资料的方法理解“屠苏”,指导识写“屠”字。
②想一想: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还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人物)(表情)地说:“______。”
③读一读,品一品:带着这般喜庆的感受,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
诗句中哪个字写出了人们饮屠苏酒的感觉?(“暖”)说说你的理解。
a、品味身体之暖
b、品味内心之暖
④说一说,吟一吟。
年轻人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道——
老年人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道——
孩子们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道——
⑤升华理解再吟诵:简单介绍王安石推行新政时的内心之暖,齐诵诗句。
⑥结一结: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凝练,引导学生读中想象,以想象促读。不仅要读懂诗句表面的意思,更要依托诗歌内容,放眼儿童当下的生活,创设情境,通过读说、读写有机融合,把诗歌读透、读厚,读出画面,继而读懂诗句蕴含的深意。
【预设3】“曈曈日”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
①说一说: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②提一提:哪个词语带给了你这样的感受?理解“曈曈”。
③解叠词: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笔墨,两个字重叠使用,是为了强调什么呢?
④小结吟诵:是啊,新年的第一轮暖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起读这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
【预设4】“换桃符”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
①读一读:这幅画面源自于哪句诗呀?学生读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猜一猜:观察书中插图,猜猜“桃”“符”的意思;录音简介“桃符”的由来;理解“新桃”“旧符”。
③写一写:识写生字“符”。
④读一读:出示课本彩图中的春联,指名读,齐读。
⑤贴一贴:欣赏春联,看看它们分别适合送给谁。
出示春联,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六畜兴旺千家同乐五谷丰登万象更新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桃李满天下春光遍校园
勤学习春光好苦钻研幸福多
小结:这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不同的祝福和各种美好愿望。齐读。
⑥对一对:
a、请学生关注以上春联,引导发现春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等特点。
b、根据春联的特点,对一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3个生字,感悟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让学生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练习卡。
2、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视频图片展示春节的喜庆场面。
2、提问:春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你觉得最有意思、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二.揭题《元日》
三.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师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2、今天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元日》。
四.知作者,解诗题。
1、通过预习,你知道《元日》的作者吗?学生简介。
2、师补充王安石相关资料。
3、理解题目《元日》,解释“元”在字典中的意思。
4、师明确: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春季)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农历初一),因此元日又被称为“三元”。
5、 “元日”和元旦节是同一天吗?指导区别“元旦节、元日”。
五.认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1、指名大声、准确读古诗。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
3、教学生字。
先指导识记“爆、屠、符”的字形,再读帖指导美观书写。
4、临帖描红,书写生字。
5、书写展示,同桌评价,自我修订。
六.明诗意
1、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古诗。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相互交流。
3、阅读“资料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七.悟诗情
1、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读诗的前一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创设情景指导朗读,抓住:爆竹、屠苏,体会春节时人们的快乐、高兴场面。
4、抓住:曈曈日、新桃、旧符,理解初升阳光普照千家万户的吉祥场面。
5、试背古诗。
八.作业布置,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九.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隆重放爆竹
盛大饮屠苏
喜庆换旧符、贴新桃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 (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 [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 (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 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 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 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 [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 (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 [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 (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 (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 (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 (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 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 (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 (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 (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 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 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 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元日》,并理解诗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方案◆导入环节
学生说说过年时会做什么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展示点评环节
学生说说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
学习生字词
自由读诗歌,画出不会读的词语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生字词,其他小组帮忙解答
小组PK读古诗
学生点评
理解题目以及诗句大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的意思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的意思
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以及诗句的意思
4、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分层训练环节
1.自主完成练习。
2.在老师展示其他同学作业时,认真倾听。
◆拓展延伸环节
齐读孟浩然的《田家元日》
◆总结反思环节
1、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2、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今天讲了《元日》这首古诗,这首诗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受。
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我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呀?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的去点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时候火光冲天,大家又笑又跳,开心极了……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理解诗意,更要体会王安石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在政治上的革新精神。
《元日》诗句描绘初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三
一、 导入
1、 课件:迎新春
2、 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 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 解题:元日
二、学文
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
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 鞭炮 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 噼噼啪啪 此起彼伏 )
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岁岁平安 “一岁一枯荣”
除:除去 送走 过去
屠苏: 草名 酒
曈曈日:初生的太阳 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新桃 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
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同桌试试,指名说,
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
② 想象说话: 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
自己试试。指3-4名读,评价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
1、贴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
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相机了解除夕夜
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
· 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
你能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吗?
6、交流带来的春联。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篇二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 ——过春节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
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
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谁来读?
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
2.小结:同学们,听着清脆的爆竹声,品着醉人的屠苏酒,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们心中一定充满着喜悦之情。(出示两行诗)指名读。
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融入了那快乐、喜庆的氛围当中去了。
愿意和他一样快乐吗?咱们一起读吧!
▲“千门万户瞳瞳日”
其实除了放鞭炮、喝屠苏酒之外,人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一夜不睡觉,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形声字, “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想象一下,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东方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多么温暖,多么令人欣喜!
那一轮瞳瞳红日,在守岁的人们眼里其实象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
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呀!瞳瞳红日象征着美好的前景,那红彤彤的春联其实也寄予了人们的希望与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称呼春联吗?
他们把它称之为“桃符”。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桃符”的?
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
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你们注意到了吗?
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了美好的愿望。 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什么意思?人们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吗?
当你换下去年已经陈旧的春联,换上崭新的春联时,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3.小结:难怪古人在春节时“总把——”, “桃”和 “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一起诵一诵三四两句诗。
4.总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指名读。
就让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读好这首诗吧!齐读。
5.孩子们,王安石笔下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春节,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浏览)看出什么来了吗?
是啊,他坚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将来临,到时定会辞旧迎新,万象更新!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板书)啊!诗是表达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向的。现在的你,对这首诗一定更加深有感触,那就让我们融入朗读吧!配乐读。
6.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还记得吗?
在这首诗中,诗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样的志向呢?
这时的王安石变法失败,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齐读。
7.总结:同学们,不管是《元日》表达出的对变法的充满希望,还是《梅花》所表达出的高洁坚强,无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诗传情。所以,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更是在读诗人的一颗美好的心灵,希望你们都能用心去读好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文章!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3、理解故事古诗,丰富相关词汇。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元日”动画课件、古诗诵读(MP3)、乐曲两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王安石所写的古诗《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学习古诗
幼儿欣赏古诗课件。
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师幼共同讨论古诗中这些词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三、巩固古诗
请幼儿对古诗情境进行想象
现在请你们闭眼听古诗朗诵,在头脑中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
四、表现古诗
教师播放两首不同的乐曲,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那首来配古诗,为什么?
请幼儿对古诗进行动作创编
师:多喜庆,多热闹呀。你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把热闹和喜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古诗进行表达
教学反思:
在《元日》这个语言活动中,目的能跟随配乐古诗《元日》的朗诵,感知古诗的内容及意境。我把教学内容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小朋友很快理解了古诗较难理解的内容。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顾晨怡小朋友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具有喜闻乐见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用于语言活动中,一方面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群体的语言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学科领域
二、适用年级:适合于小学二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概述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学习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二)、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幻灯出示)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了接下来的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三)、联系“春节”,想想“元日”
过渡:其实,古代时候,人们过“元日”的方式和我们现在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元日”的。
1会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
(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8)、送字宝宝回家(幻灯)
[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过多或过高的要求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本课4个生字,本首诗就占了3个,所以在设计中我先要求学生把诗读正确,当然,诗不像其它的文体,语言比较口语化,随意化,它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会读诗,也应当包括读好诗句中的停顿,表现出节奏。]
2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与一开始学生畅谈过春节相呼应,学生可以根据之前说的,大致推测出诗句的意思。]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a: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b: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c: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d: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文中的插图描绘得很形象,给一种过节时喜庆的感觉,有助于学生读好这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3)、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4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以,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幻灯展示)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5了解系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含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指名简单介绍)
(2)、师出示、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元日》这首诗就他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给学生介绍王安古创作背景,为的是引领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内含。]
6根据生活实物,学习生字
爆: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屠:古时用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现今指宰杀。
符:古时的符是用竹子制成的。
[想想生活上的事物,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概念,加深对生字的识记效果。]
六、所需材料及资源
多媒体
七、评价方法或工具
(1)指名背诵古诗
(2)开火车认读生字古诗中的七个生字,会组词。
(3)能把生字的拼音读准。
播放幻灯片1
1.听着这喜庆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2.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喜欢?
3.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红包,想要吗?
4.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如果你们能一路闯关,真正学会这首古诗,就能得到我的礼物,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幻灯片2 (出示全诗)
请快浏览,尝试阅读,准备接我的第一招吧!
板书课题:元日
1.出示幻灯片3
(爆 屠 符 曈)
这些字,你们会读吗?
2.出示幻灯片4
爆bào 屠tú
符fú 曈tóng
3.你能想到关于这些生字的词语吗?
4.出示幻灯片5
这些字怎样才能写得好看呢?描红这些字。
四年级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时会将诗中的画面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从而能够感受到诗中洋溢着的欢快气氛,也能够体会一系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美好未来的期盼之情。
在新基础的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走进诗的天地呢?我尝试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用多层次的吟诵、多层次的问、拎出一条主线等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古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转承合辙的韵律,遵循这一文体的特点,我首先让学生带着字音、节奏两方面的要求——字正腔圆和有板有眼自由朗读古诗,接着在反馈时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和划分节奏符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并落实这两个层次的朗读要求,扎扎实实读好诗。由“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的初读要求使学生明白诗所特有的节奏魅力,并掌握了读出韵味的基本方法——划分停顿符号。经过四年古诗文大环境的熏陶,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读诗仅字正腔圆板有眼是不够的,还要读得有感情,这就向学生提出了朗读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教导方向:
1、 可能正确、熟练、有情感地朗诵和背诵古诗《元日》。
2、 学会9个生字。明白诗中重点的词义,明白诗句主要意思。
3、 想象诗歌意境,理解诗情面绪。感悟“诗言志”的表达要领,开头掌握学习古诗的要领。
4、 学会使用网络查找资料,依靠信息,自主学习。
教导经过;
一情境引入
(播放歌曲 )一曲开心中国年把我们带进了过年的气氛中,方才你都看到了人们在过年时都在做什么啊?(放鞭炮,贴对子等),是啊,挂灯笼,放鞭炮,贴对联,年真的是令人高兴,高兴,本日我们就来学习十二板块:过年,那你知道吗?g年是从什么时辰开始,什么时辰完毕吗?老师小的时辰外婆常会年童谣给我听,你们乐意听一听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便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头一满街走,正月十五,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过年便是指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完毕,本日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元日,看一看昔人是怎样过年的?板书元日,谁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
二自由读古诗边读边圈画出生字,可以借助课后生字的拼音,也可以问一问同桌。
三卡片出示生字;爆,余,除,屠,新,换,旧,付,符。开火车读哪一组读的正确,就仿照鞭炮的声音:怦啪,有错字就仿照哑炮的声音:嗤。然后大众帮她把错字订正过来。
四 指读古诗
五老师这里尚有一些词语,有的可不是书里的,你能会读吗?不会也没相关,老师可以帮助你,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迎春 新年 欢乐 爆仗
红灯 秧歌 守岁 除旧迎新
屠苏 换桃符 瞳瞳日 眉开眼笑
年年多余
自由练读 ,指读,齐读
我发明了大众读的很高兴,不外有一个词老师发明它如同是多余的,别的词都是整整齐齐陈设的,只有它如同是多余的,剩余的,是哪一个词啊 ?你过年都有什么会剩余?这个字加上什么偏旁就组成了新字,真聪明,除可以组成什么词语,读一读带有这个字的诗句,说一说第一句是什么意思,用这样的要领学习古诗二三句,有不懂的词提议来,一起管理。注释屠苏,曈 曈日。在报告最后一句是学习;新,旧,换,符,付
l六再来读这首诗说一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七情感朗诵,跟手势读
八男女生角逐读
九古诗新唱
十一提起过年,真有说不完的话题,你还知道哪些 年的针言,对联可能故事吗
十二总结;本年是牛年,来岁是虎年 ,让我们一同期盼虎年的到来: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诗题 放爆仗
读诗文 喝屠苏
明诗意 迎红日
悟诗情 换新符
《元日》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及常用字,并能写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鼓励学生按一定方法自学古诗,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4、加强小组学习的实效性;5、发展学生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6、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1、鼓励学生按一定方法自学古诗,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2、加强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学习课文:1、同学们,元旦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3、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4、说说自己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哪些内容?5、孩子们,元日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是怎么过元旦的呢?6、感悟古诗:我们看一看古人是怎样过元旦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读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情,悟诗境。(2)知诗人,解诗题;元日:元旦,一年的第一天;(3)抓字眼,明诗意读书,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不了解?(自学,汇报,质疑)爆竹:炮仗;岁:年。除:除去,过去屠苏:古代一种酒名。曈曈日:初生的太阳能自己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吗?译: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全家欢饮屠苏美酒。在守夜中,全家迎来了初生的太阳,然后,用新的桃符换去旧的。(4)想诗情,悟诗境此刻,在你眼前,出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并描述)此刻,如果你看到听到这一切,你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欢天喜地)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评读7、发散思维,进行积累:(1)其实,在我们的古诗中,还有许许多多是描写元旦的,谁能根据自己的积累来说一说?(学生展示古诗)(2)利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3)全班汇报展示《老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及常用字,并能写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4、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5、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学习课文1、孩子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请回忆一下,往年你和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今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去看看老北京的春节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4、(1)重点区别假与暇: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词。它们偏旁部分不同,注意区别。(2)与老师一起书写“预”的笔顺。(3)说一说怎样记住生字的,介绍其他识记生字的好方法。(编字谜)5、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6、通过预习,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7、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热闹喜庆的气氛的?请你概括地说一说。腊八:喝粥泡蒜腊月十九:赶集买玩具除夕:年饭放爆竹大年初一:拜年逛庙会正月十五:看灯吃元宵请选一选你最喜欢的北京风俗,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搜集来的材料,请稍作准备进行汇报。8、汇报:(1)腊八为什么要喝粥泡蒜?(2)除夕:吃年饭放爆竹追问:“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还有哪些可以用“都”来代替?请你试试看。如果将这些“都”字去掉可以吗?为什么?多种形式读书:热闹喜庆(3)大年初一:拜年逛庙会追问:你逛过庙会吗?能为大家描绘一下吗?(4)正月十五:看灯吃元宵追问:你看过哪些灯?有什么特点吗?9、北京的春节还有哪些风俗?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介绍资料:腊月家家事儿多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会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腊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运水贮内窑,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窑,开门运之,夏日出用甚便。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燃香默拜。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执行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塾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廿五日至除夕传说为“乱岁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岁暮,将一年吃剩的药,抛弃在门外,并将所收集的药方,放一起烧掉,这叫“丢百病”。在炉内烧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煨岁”。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除夕一大堆老理儿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岳父家辞岁,否则为不恭。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这叫“踩岁”。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谓之“年饭”)取松柏枝中较大的,插在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就是“摇钱树”。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孩的,也叫“压岁钱”,钱肆取钱用的“贴”叫“票子”。每届岁除,凡是富贵之家以银换钱的,都用彩笺书写,是为“红票儿”。取华美吉祥之意。凡是卖花的,称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桔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治,尽在一堂”所以人们又叫它“堂花”。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每到除夕,摆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诸天神圣全图。“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叫“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着烧香,到灯节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地桌”。走进家家户户的正月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所吃的东西,如:百事大吉盒儿,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枣等装成。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门口,疾呼接贴,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数无须和主人面谈。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正月之灯一向集中于前门内的“六部”,叫:“六部灯”,以“工部”的灯最为人称道。冰灯,飞禽走兽、世间百态,制作得非常工巧。灯市从前集中在东、西四牌楼,后来移到廊房头条。琉璃厂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镇街。更有“秦楼楚馆偏笙歌,宝马香车游士女”。也是旧京年节一景。《冰灯》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及常用字,并能写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子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4、通过角色转换,加强对课文的理解;5、结合自身实际,加强自我教育。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子之间的那份亲情;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角色转换,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学习课文:1、孩子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今天我们跟随马德先生一起去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关于冰灯的故事。2、默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3、(1)重点区别巷和港: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词。它们偏旁部分不同,注意区别。(2)与老师一起书写“扭”的笔顺。(3)说一说怎样记住生字的,介绍其他识记生字的好方法。编字谜。(4)读字练习:同桌指读、当小老师带读等。4、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5、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父爱)6、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的?(1)默读课文,并画出你能感受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的语句。(2)谈谈你的感受或读出你的感受。7、反馈品读:(1)很暗的光线(很早就起床了,为孩子而忙碌)(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脚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追问:此刻,父亲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3)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此刻,父亲想到的是什么?没想到的又是什么?你能结合课文来说一说吗?(读出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从父子的对话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此刻,“我”又会想些什么呢?(孩子对父亲的感激与爱)8、还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感激与爱?看—问—睡不着—喊—按—悔自由朗读5—10自然段,感受父子间的亲情。9、本文主要写的是父子间的相互关爱,开头结尾又有什么作用呢?去掉可以吗?为什么?开头:孩子羡慕别人——父亲关爱孩子结尾:孩子对父亲的感激和爱10、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父子、母子、祖孙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有许许多多,你能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吗?【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一)读一读,组成词语兴xīng兴xìng系jì系xì喝hē喝hè降jiàng降xiáng(二)比一比,组成词语。看一看每组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平时怎样应用它们?(三)积累词语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名人名言,我们记下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让我们看起来很有学问,每当你说出这样的词汇,还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这样的句子。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选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当月亮从海的那边升起来时,各远在天涯的人都可以在天的一角共同看着它。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选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海之内有知己存在,即使彼此天各一方,却如近邻一般心灵相通。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海辽阔,任凭鱼儿腾跃;蓝天空旷,任由鸟儿翻飞。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像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四)填一填奇妙、奇怪、奇异、奇特。神奇、稀奇、好奇。奇怪奇怪笑声、笑容、嘲笑、可笑。欢笑(五)看谁写的成语多想:异想天开梦:南柯一梦(六)同音字组词练炼及极映应(七)买东西时用的文明用语1.您好!2.请坐!3.请问?4.请稍等。5.谢谢!6.对不起。7.请原谅。8.很抱歉!9.没关系!10.不客气!11.请您排队等候。12.请不要着急。13.很高兴能为您服务!14.请您先看一下须知。15.您有什么愿望,请告诉我。16.请问您有什么就业意向?17.请把您的需求告诉我。18.您请进。19.我理解您的心情。20.我会尽量帮助您。21.请您按规定填写表格。22.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23.请将您的详细资料准备好。24.请您先备齐手续。25.因有政策规定,请备齐手续才能办理。26.希望您树立信心!27.希望您能顺利!28.一有消息我马上通知您。29.真抱歉,现在没有适合您的商品。30.请不要着急,我再帮您想想办法。31.请留下您的需求。32.请您过段时间再来。33.请将您的联系地址留下。34.请您耐心等候。35.请随时和我们联系。36.有合适的岗位我会通知您。37.您请放心!38.希望您能满意!39.我们愿意为您提供各种咨询服务。40.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41.您的需求就是我的职责。42.欢迎再来!(八)练习归类粮食类:副食类:文具类:生活用品类:家电类:(九)使用量词:帽子:笔:衣服:白菜:皮鞋:电话;雨伞:醋:电脑:台灯:刀:【试题答案】(一)读一读,组成词语兴xīng(兴旺)(兴盛)兴xìng(高兴)(兴致勃勃)系jì(系带子)(系扣)系xì(关系)(系列)喝hē(喝水)(喝茶)喝hè(喝彩)(喝令)降jiàng(降落)(下降)降xiáng(投降)(降服)(二)比一比,组成词语。看一看每组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平时怎样应用它们?察:仔细看,调查研究。考察、观察。查:检查,翻检着看。检查,查账。费:花费,消耗。费力、费心、浪费。废:停止,放弃。半途而废,废物。诚:真心;实在。真诚,诚恳。城:城墙;都市。长城,城乡。圆:圆形,团圆。园:菜园、花园、果园、园林。(三)积累词语略(四)填一填奇妙、奇怪、奇异、奇特。神奇、稀奇、好奇。奇(形)怪(状)(稀)奇(古)怪笑声、笑容、嘲笑、可笑。欢(声)笑(语)(五)看谁写的成语多想:异想天开梦:南柯一梦想:想入非非浮想联翩奇思妙想想方设法不堪设想冥思苦想梦:梦想成真梦寐以求黄粱美梦梦幻泡影(六)同音字组词练(练习)(训练)炼(锻炼)(炼钢)及(及时)(及格)极(积极)(极品)映(反映)(倒映)应(反应)(应急)(七)买东西时用的文明用语略(八)练习归类粮食类:白面小麦紫米小米大豆……副食类:醋盐花椒味精酱油……文具类:铅笔橡皮直尺本子圆规……生活用品类:洗衣粉牙膏毛巾洗发水……家电类: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电脑……(九)使用量词:帽子:一顶帽子一打帽子一箱帽子笔:一枝笔一套笔一袋笔一筒笔衣服:一件衣服一套衣服一包衣服一箱衣服白菜:一棵白菜一斤白菜一堆白菜一碗白菜皮鞋:一双皮鞋一只皮鞋一箱皮鞋电话:一部电话一台电话一个电话雨伞:一把雨伞一箱雨伞一包雨伞醋:一瓶醋一斤醋一袋醋一口醋一壶醋一缸醋电脑:一台电脑台灯:一盏台灯刀:一把刀一套刀
一、说教材(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元日》是湘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诗,作者王安石在诗中通过“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始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的欢快情景和万象更新的情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王安石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这首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教材在出示古诗的同时,还精心绘制了一幅人们欢快过年的图画。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就会被图画中的热闹场景所吸引。
五年级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时会将诗中的画面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从而能够感受到诗中洋溢着的欢快气氛,也能够体会一系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美好未来的期盼之情。而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五年级的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教学标准的新要求,我制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朗读课文,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在交流中学习古诗,并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自学古诗的能力。
其中教学目标2是本课重点,教学目标1、3是难点。
本课的教学1课时完成,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课件及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二、说教法学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走进诗的天地呢?我尝试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在教学中用多层次的吟诵、多层次的问、拎出一条主线等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并收集其他诗句,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立足古诗文校本课程的大背景,让学生课上品析、课后创作,从中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整堂课以问为针,以读为线,力求创建语感共生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三、说教学过程
(一)“聊”出“年景”
“未有曲调先有情”,要让学生走进诗的情境,就要调动他的生活体验,唤醒他的情感积累。为此,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
,我们将迎来中国热闹、盛大、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知道是什么节吗?春节到啦,过年啦!哦,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为什么这么开心呀?”紧接着,学生就会说到在春节里令自己开心的事情,而这些快乐的事是由过年时那丰富多彩的习俗带来的。老师在评价时也要运用多种方式营造快乐的氛围,令学生感受到春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如让学生模拟爆竹声、引导学生想象使用压岁钱的情景等。这里,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聊出春节的特色,春节的气氛,既有利于激发学习情趣,又能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随后揭示课题,这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初读有“韵”
古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转承合辙的韵律,遵循这一文体的特点,我首先让学生带着字音、节奏两方面的要求——字正腔圆和有板有眼自由朗读古诗,接着在反馈时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和划分节奏符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并落实这两个层次的朗读要求,扎扎实实读好诗。由“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的初读要求使学生明白诗所特有的节奏魅力,并掌握了读出韵味的基本方法——划分停顿符号。经过四年古诗文大环境的熏陶,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读诗仅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是不够的,还要读得有感情,这就向学生提出了朗读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接着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
(三)巧问促“悟”
首先让学生轻声地读这首诗,读的时候结合插图和有关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意思?并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在读和想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看注释、看插图,是对他们运用资料自学古诗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理解诗意、感悟情境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一直是学生的弱项,有些学生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因此,随后在交流古诗意思的过程中,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而是提出了两个大问题,第一问:“在这一岁之首的元日,有哪些换了?”并要求学生用“在一岁之首的元日,——换成了——”的句式说一说。学生很自然地会说到旧符换成了新桃、寒风换成了春风、旧岁换成了新年这些辞旧迎新的景象,接着引导学生快说辞旧迎新的心情,进而让学生带着那样的心情齐读《元日》,通过这第一问完成了感悟性朗读上的第一次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当学生交流到寒风换成了春风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曈曈日”,可以这样问学生:“春风吹拂在我们脸上暖洋洋的,你从诗中的哪里还可以感受到这股暖意呢?”学生接着便会提到“曈曈日”的意思,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之一。第二问:“冬尽春来,万物更新,人们心中都充满着辞旧迎新的喜悦,那么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辞旧迎新的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他们很快就会说到燃爆竹、换桃符、喝屠苏酒这些方式。这时陡然一转,以一个追问“咦,人们怎么都选择这些方式来辞旧迎新呢?”激发学生再次运用注释、探索文本的热情。学生便会发现燃爆竹、换桃符、喝屠苏酒这些春节习俗中所传达出的人们期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紧接着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人们还会期盼些什么呢?”在想象说话的环节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说话注意完整性的同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如用得好的四字词语)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的说话逐步有质量上的提升。随后引导学生读出企盼、读出祝愿就水到渠成了。通过第二问又进行了朗读的第二次提升。后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想象,并结合整首诗说一说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通过这后一问引导学生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在前面两个问题的铺垫下,学生说的难度降低了。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带着感情说。随后就分别从把祝福送给诗中的人们,送给现在身边的每一个人及自己和送给全世界的人这三个角度朗读《元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通过有层次的问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当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让他们很自然地进入诗的情境中去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以问串起一条主线,打破了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增强了讨论交流的有效性;让学生依靠想象走进诗境,增强了体验的有效性。一首《元日》,仅仅是学习春节诗篇的开始,这就进入了第四个环节。
(四)走向延伸
投影出示描绘春节场景的其他诗句(3句),要求学生按照初读《元日》的要求先自由朗读这些诗句,读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再交流从这些诗句中分别可以看到怎样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随后引导学生课后也试着写一写关于过年的诗句或诗篇。拓展阅读让学生触类旁通,感悟更深,课后让学生尝试创作,使学生“我口写我心”,写出积累的情感体验,萌发一种我是“诗人”的自豪感!
一、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老师把春联放大些,这是古代时贴的春联,写的是繁体字,读的时候是从右到左,(读辞旧迎新)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现在的春联是从左到右读的,这是现在贴的春联,我们看这是同一副春联,这次你能来读一读吗?上下联我们可以怎么区分呢?我们看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岁是第几声?结尾字是三、四声的为上联,下联的年是第几声?结尾字是一二声的为下联。
3、同学们,其实春节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在古代大年初一就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书元旦)(阳历一月一日)元日呢(板书元日)?(农历一月一日,就是我们所说的正月初一,板书正月初一)。这是2年一月的日历(课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这古诗,(板书宋王安石)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刚快打开书,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古诗中的一些词语请了出来,你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抽读,齐读)
“爆竹”是什么?(鞭炮)古代在竹筒里装硝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所以爆字是火字旁的。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了。这个字与哪个字相似呢?(瀑)为什么它是火字旁,而瀑是三点水旁?
屠苏,这就是屠苏,是一种草名,所以苏是草字头。屠苏是指用屠苏草泡成的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这种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赐吉祥。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这天朝东喝屠苏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关?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古代的人喜欢大年初一把大门敞开,迎接初升的太阳。
桃符,关于桃符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放桃符的神话故事),这就是桃符(示图),后来就是指春联。
3、再来看看这些词,红色的是需要我们会写的,看看有没有你认为难写的字?指导爆字。(在田字格里写)
4、谁来读读这首诗?(正音)1-2名
5、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齐读)。
三、品读古诗,读出韵味
1、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大家读诗的前两句(课件出示前两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请你提出来?(一岁除,岁,指年,除,去一年过去了)
(2)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放爆竹、喝屠苏)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4)过年了,多热闹啊!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把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请你试着读一读(练读,指名读,范读,练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老师也感受到人们当时非常开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齐读)
真棒,从你们的读中老师切实感受到了春节时开心、热闹的场面。
2、学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在这个句子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吗?那千门万户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呢?(板书迎红日)
(2)从这首诗里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换桃符)
(3)你能把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吗?
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窜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现在就请你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齐读后两句)
在清脆的爆竹声中,我们又送走了一年,在温暖的春风中,家家户户,合家欢聚畅饮着美酒。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新年第一缕灿烂的阳光,然后用新的桃符换去了旧的桃符,春节是多么热闹、多么喜庆呀!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这首小诗。谁愿意读?
真好,多热闹啊,可是你知道吗?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新年新气象,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当时宋朝社会很贫穷,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积极改革,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愿,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祝愿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试着背一背(借助板书和插图)
不看板书,你还能背吗?那闭上眼睛试一试吧!
同学们这么短时间就背下来了,真了不起。
四、适度拓展,积累语言
同学们,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许多诗人为此写了诗句。下面老师带来一首宋代苏东坡的诗(课件:守岁)老师给同学们读一下。你看看 这首诗讲了过年的一种习俗是什么?(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过年有许多习俗,我们在十二单元里将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