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三年级部编版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准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发展目标:学习使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

本课语言表达非常有特色,描写花开的句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使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你们都喜欢什么花?(学生自由说)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花的世界去领略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展示花的图片)

2.从大家一声声的惊叹中,老师猜大家一定想到了很多描写花的词语,谁来说说。(学生自由汇报)

3.课件出示词语:“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瞧一瞧吧!

4.咱们今天就要来学习一篇相关花的文章。板书《花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导航,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做批注。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什么是“花钟”?用“”画出来。

(2)文中共写了几种花?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圈出花名并用“”画出每种花开放的时间。

(3)植物开花的时间与什么因素相关?用“===”画出来。

2.什么是花钟?找出文中解释花钟的句子用概括汇报。(课件出示)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3.欣赏花钟图片(课件出示),介绍有名的花钟。

4.(课件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坐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神奇的“花钟”。

5.出示第一自然段:

(1)课文里总共写了几种花?每种花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指名学生汇报,课件展示)

(2)课件出示图片:区分“欣然怒放”和“含苞欲放”。

(3)指导朗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表演读等)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傍晚六点,烟草花从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含笑一现……

(4)课件出示巩固练习,连一连并仿写拟人句。

(5)有感情的朗读描写花开的句子。

三、自主朗读整体感悟

1.快速朗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讨论: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它与什么因素相关?

3.在第二自然段中勾画出原因,自已读一读。(课件出示)

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说一说。(学生汇报,师板书)

5.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老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花开花的时间也不相同。(课件出示资料袋)

凌晨三点蛇床花早晨六点蒲公英

上午十点半岛莲下午四点紫茉莉

下午五点香水百合傍晚六点丝瓜花

仿写句子:

(1)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2) (时间) (花)。

(怎样开放)

2.学生根据资料袋内容仿写句子。

3.指名学生汇报。

你从植物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

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课堂小结

花开花谢,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更蕴藏着自然界无穷的奥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七、板书设计:

13.花钟

现象: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留心观察

原因: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3、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4、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5、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6、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7、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8、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我们从“唧”

5、师: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

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唱《小燕子》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

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2)什么叫“赶集”?

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3)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5)“增添”“生趣”是什么意思?

(6)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朗读全文。

作业:课文的语言真美,请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外形特点:活泼机灵

观察细致飞行:掠一转眼沾(动态美)

休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春天的赞歌(静态美)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运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了解几个孩子比了哪些绝招,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最佩服谁的绝招,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3、在读说中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并产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说说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教学难点: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从中体会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还要从“习惯、朗读、知识”三个方面来考查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情况,你们有信心闯过这三关吗?老师相信你们个个会表现得很棒!

1、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课文?(有关童年生活的课文)

2、记得《争吵》这一课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我和克莱谛因为把本子弄脏的事而发生了争吵,他感到不安、后悔,可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结果克莱谛先提出和好,两个又重归于好的事。)

3、这是发生在两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几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我们能知道这是一篇什么课文?(略读课文)

5、以往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略读课文的?(弄清导读问题)

二、明确问题,学法迁移:

1、明确问题:今天我们还要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16课。

①自读导读:画出要解决的问题

②汇报板书:我们要思考什么问题?

几个小伙伴都比了哪些绝招

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小柱子怎样练绝招

③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通常都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主要内容)

2、回顾学法:

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①主要内容——(起因经过结果)

②几个小伙伴比了哪些绝招——(圈一圈、画一画)

③最佩服谁的绝招——(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④小柱子怎样练绝招——(想象)

三、自学合作,开放拓展:

1、自学:

①问题清楚了吗?方法明白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闯关吧!

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测试卷

自学测试:

1、下面几句话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表述,选出�

A、课文主要写:发生在几个小伙伴之间的事。

B、课文主要写:几个小伙伴比绝招的事。

C、课文主要写:小柱子在和小伙伴比绝招时没能取得好成绩,觉得很丢人,就暗暗练起绝招,结果在又一次比绝招时受到小伙伴称赞的事。

2、几个小伙伴比了哪些绝招(每答出一处+5分)

3、你最佩服谁的绝招(+10分),可参照“温馨提示”来回答。

温馨提示:(1)我最佩服()的绝招。我是从第()自然段()句话体会出来的,我抓住了(),这个词(句)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所以我最佩服他的绝招。

4、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10分)

③开始自学

2、小组交流:

师:还有两分钟时间,第3题在小组内交流,1号组长领着打分。

3、全体反馈:

(1)检查朗读:(正确、流利+10分,有感情+10分)

a指4人: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大家同意吗?

b就像这样,在小组内接读全文,2号组长打分。

总结:得10分举手,恭喜,闯过朗读关。得20分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了,下课后教教你的同伴,让大家共同进步。接下来我们来闯知识关!

(2)汇报试卷:

A、主要内容:c,原因(起因—经过—结果)

B、三胖:憋气

二福:空翻、不靠树倒立、单臂倒立

小柱子:靠树倒立、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

C、最佩服谁的绝招:学生参照“温馨提示”汇报

D、想象小柱子怎样练绝招

(3)开放:

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拿出什么绝招?(你想练什么绝招)

四、质疑总结,布置任务: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累计分数(个人、大组)

这节课有不少同学得了满分,说明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你们

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能对这些学习方法还没能完全掌握,希望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略读课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预习题纲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搜集荷花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一个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2、说说你了解到的荷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荷花的资料)

3、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组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A、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读了这些词,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B、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接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池荷花?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一)品读二、三段。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边读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

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你们看,这就是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这就是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说这个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e、指名朗读。

小结:[课件演示:一池荷花]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书:千姿百态)

作者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a、质疑探究: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b、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正象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仅很美,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板书:一幅活画)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段。

(二)巧读四、五段。

1、指名朗读四、五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齐读全文。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本文的?

(板书:闻到──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板书:细致观察、丰富想象)

三、拓展练笔

1、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2、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3、师引导依照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

4、交流习作,讲评后,学生修改小练笔。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4、书写练习。

5、自评互评。

五、作业布置

抄写文中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叶:多绿大圆

荷花看活的画

花:才开全开将开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读诗、背诵。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说说诗中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引入:《惠崇春江晚景》。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三衢道中》,大家跟着老师把题目写好,注意衢字的写法。

解释题,知作者:

大家读了诗题,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诗中会写到什么内容呢?(3名学生)你对作者又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老师做个补充:(曾几,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这是他写的一首记行诗)

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3遍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读出诗的节奏。

学生汇报读(3名)

纠正读音,“阴yin、减jian”

字形:指导书写:“溪”字。

教师范读节奏,学生标注。

师:古诗要读出韵味,就要注意诗的`节奏。下面老师来范读,同学们认真听,并用小闲线标注出节奏。(师范读)

师: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再练习2遍。读完后展示,谁来展示读一读?(2名同学)小组比赛读。

知诗意。

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诗句的意思?说说我们以前学习的方法。

看插图、借注释、互相学、问老师等。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汇报: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梅子、小溪、绿阴、黄鹂

“却”意思是什么?又、再、“舔”增加。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古诗,借助插图,想象画面。

5说景象,悟诗情。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都写了什么(夏季、梅子、小溪、绿阴、黄鹂)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学生汇报:2名。

师:如果是你走在三衢道中,有如上所见所闻,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喜爱、惬意等)

学生汇报:2名。试集体背诵。

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习古诗的?(想画面、品美句)以后也可以用。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梅子 小溪 绿阴 黄鹂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2、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重点:

1、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2、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教学难点: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金丝猴资料、图片

课时:

1课时

教学理念:

给学生完全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表格、质疑等形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到动物园中看到了世界上最小的猴,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种猴,它叫——金丝猴。

在读课文之前,你想了解金丝猴什么?(困)

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

(争取把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读完以后看看课后认读字的音,争取记住读音。)

2、标出自然段(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标得准确)

3、同桌互相读(检查语句是否读通顺,朗读是否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回答问题(根据黑板上学生的提问进行朗读解答)

2、默读课文,文中标划,口头填表

样子

食物

敌害

3、说说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板书设计:

国宝金丝猴

样子

食物

敌害

三年级部编版下册教案 篇7

说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读悟,懂得我们要爱护动物。

说难点

★依据中年级阅读要求,我确定的重点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复述课文,续编小故事。

说方法

★依据本文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我采取在读中思,读中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说过程

根据中心校提倡的“一境四标”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了

一、交流引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有一群小动物也像小朋友一样特别喜欢音乐,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板书课题:《喜爱音乐的白鲸》。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兴趣,引学达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学到哪些内容?

2.归纳所学内容,出示所学目标。

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节所要学习哪些内容。接下来依次提出三个问题,通过三个问题贯穿全文的始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自内心的对白鲸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三、质疑解析,延伸目标

让学生再读课文,练习复述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四、智能习练,达成目标

在复述的基础上,续编一个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精练回顾,再现目标

这节课你想学到的内容都学会了吗?让学生再次回顾本节所学的内容。

总之,因为我对本册教材不熟悉,准备匆忙,再加上本人水平有限,教学中会出现各种不足之处,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1.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或翠鸟图片

3.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 (出示翠鸟图片 ),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自读自悟

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éi gān

2.认读词语: 浅绿 衬衫 疾飞 等待 逃脱 锐利 蹬开 一眨眼 腹部 饲养

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学习课文内容

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板书 : 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

(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比如头上什么样,背上、腹部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样。(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 (自己试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3)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 快速浏览课文。

(1)指名说。

(2)自学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1)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

(2)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过渡语:(结合板书、图片)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

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同学们的种种想法,都缘于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但是我们要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

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

五、抄写生字

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抄写生词。(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六、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翠鸟

动作:迅速 敏捷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翠鸟的外形特点是(指名回答)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动作上的特点是(指名回答)迅速敏捷,它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很美,很可爱。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把它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二、重点学习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段落

我们先来看描写翠鸟外形的那一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段,把�

(1)指名谈一谈。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和课文上的比较一下,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

(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

(3)带着刚才的体会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 (指名练习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4)配乐朗读这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5)借助图或者板书上的重点词语试着背诵这一段。

2.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段的? 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1)先读课文;

(2)找出好词好句并画下来;交流认为写得好的理由;

(3)有感情地朗读;

(4)练习背诵。

3.运用总结的方法,学习描写翠鸟动作的段落,学生交流体会。

(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

(4)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

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五、读写结合(任选一题)

a)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

b)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六、课外实践

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以鸟类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

七、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 疾飞……一眨眼…… 翠鸟 动作:蹬开……像箭一样… 叼起…贴着 只有……还……还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

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6、(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理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4)齐读词语

7、方法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8、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9、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10、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1、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12、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三、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新词

2、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听读评价。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产生整体印象,把握主要内容。)

3、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答,明确:槐花多、美

哪些词语表明槐花多、美?

想不想带我们到槐乡看一看?学生自由读,指名感情朗读。

4、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读,思考:

(1)这句话写了什么?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成什么?

(2)读一读,从这比喻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谁能读出这种喜悦?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让学生自己认识朗读中的不足,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齐读。

6、出示:中午……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齐读:你闻到了什么?有几种味道?

从“浸在香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美读:读出这种香气四溢的感觉。

7、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课文生发开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

8、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2、指名读第一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理解"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从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一读,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尝尝做槐乡孩子的感觉?男同学扮演小小子儿,女同学扮演小姑娘,试一试。(在表演中实现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互动。)

5、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说说

3、你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3、讨论: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六、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七、作业

1、练习四,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2、背诵课文。

3、画一画:把课文中描绘的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下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个主题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燕子》,我将从教材理解、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四大版快来阐述。

一、教材理解

《燕子》是由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以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以及文静优美的休息场面这四个方面构成文中的四个自然段。全文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春天及"春天的使者"燕子的喜爱之情。本文的教学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我今天主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正确读写"燕、聚、稻、偶"等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细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燕子的活泼以及春光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试背第一、二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话。

二、教学策略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伙伴。本节课中,我在课堂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导读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课文。采用"读读、划划、想想、议议"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理解,并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燕子的活泼,体会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流程

语文教材中的文字是凝固的,但其凝固的东西是鲜活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引领学走进其中,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本着这样的理念,下面我就来重点说说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是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的

(一)谜语导题激发兴趣

1、猜谜语: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猜谜高手,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则谜语,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然后课件出示谜语: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2、揭题:燕子,在出示课题的时候指导学生书写"燕"这个字。先课件出示燕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外形,然后书写"燕",边写边说燕的上面是燕子的头部,不要忘了下面的一短横,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别放到口字的两旁部件就像是燕子的翅膀,底下的四点就是燕子的尾巴。

3、说到燕子,我们就会想到春天,有位大作家郑振铎写了一篇有关燕子和春天的文章,我们赶紧打开书,好好地读一读。

(如果说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荡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推力的,这个推力就是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期盼,对新课产生一份关注,营造一种"课伊始,情已生"的境界。而本环节中的猜谜导题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燕"字的分析,又让学生对汉字有了审美的愉悦,此时再引入课文正是最佳的时机。)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样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夯实基础的目的。)

2、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后,课件出示词语:

俊俏吹拂增添掠过偶尔沾了一下荡漾五线谱

学习生字词时我安排了以下三个小环节:

(1)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采用个别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的形式来检查。

(2)在学这些词语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两个小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反馈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和不懂的词语。)

(3)读了课文后,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最好能用上这里的词语来讲一讲。

学生可能会说:燕子很俊俏。我就引:是呀,燕子的外形多可爱啊!可能会说:燕子停在电线上像五线谱,我就说:燕子不仅飞的姿态美,停在那儿休息也很美呀!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就在关键处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是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 第三自然段写在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写停歇在电线上的燕子美景。

(设计这一步除了进一步巩固字词,会把读懂了的词语加以灵活运用,同时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对课文有了浅层次的感悟, )

(三)近观燕子抓住特点

1、启读:春天是一场戏,燕子是这场戏的主角,那它是怎样亮相造型的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划出燕子的外形。(羽毛、翅膀、尾巴)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板书:活泼可爱)从哪儿看出来?通过找课文里的句子提炼出: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3、作者把燕子写得这么美,那该怎么读呢?然后通过指名读、小组赛读、男女读等形式抓住"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这些关键点进行点面结合的朗读训练。

("文章总有一些生长点",这环节我让学生读读、划划,并根据学生读后的收获,抓住"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一生长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教学时采用对话与交流的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碰撞,相互启迪,让他们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运用多元方式来品读句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欣赏春光感受生机

1、燕子出场前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学生反馈后,出示课件:春天美景图,也就是第二自然段图片。让学生欣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哪些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并说说理由。

2、交流以上的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时的点拨和补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引导)

(1)体会"蒙蒙的"感觉,感受色彩的丰富(黄、青、绿等各种颜色)

(2)以读促悟:"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这是一个长句子,主要意思就是微风吹拂着柳丝。教学时引导学生读出柔、嫩、多的感觉。)

(3)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结合学生的实际先让学生说说赶集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人多、热闹、很急、惟恐落后),再让学生想象花、草、树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情景,并出示一些图片加深理解。

3、引读:这样的场景就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4、在这样的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也来了,它是怎样来的?抓住赶字来理解燕子不辞辛劳、追赶春光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5、小结:是呀,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了小燕子的轻快的影子,动听的叫声,就为春天增添了更多的生机。(板书:增添生机)

(这一大环节我紧紧抓住一个长句子和两个"赶"字进行教学。通过对长句子的读、悟,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美。通过花草的"赶"和燕子的"赶"的理解、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和燕子的可爱。)

(五)、指导书写积累巩固

1、三年级的教学重点虽然已经不是生字词,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书写的指导。我出示生字:让学生说说哪几个字特别难写或是容易写错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书写。预设:聚、稻、偶等字。

2、同时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了"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的要求,因此最后我就让学生试着背背第一、二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话,学会积累。

四、板书设计

燕子

活泼可爱

增添生机

好的板书是一篇课文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更是课堂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今天的板书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来设计,根据作者的思路,展示教学的思路,体现我的课堂重点,既简洁又明了。

课堂是生成的,也是灵动的。总之,在这堂课中,我始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习得语文,在愉悦的环境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学法指导:

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知识链接:

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也是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思考:课文中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是怎样夸他们的?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四、课堂检测

完成填空,理清课文思路。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自然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写队员们商量一件“棘手”的事,( )自然段写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一、自主学习:

1、听写词语。

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学习三──九自然段。

1.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是什么事呢?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2.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队员们都有些什么想法?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习第十──十六自然段。

1.我们小组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用笔画一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读第12段,体会博莱克的心情。

为什么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都被深深地感动,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四、课堂检测

1、引导写话。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你说:。

(2)检阅结束回到家,博莱克对妈妈说:。

2、抄写文中好的词句。

五、课后反思

三年级部编版下册教案 篇12

1.朗读

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3.认写

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花瓣儿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破裂

姿势仿佛舞蹈翩翩起舞

②认生字,给下面加红色的字注上拼音。

挨挨挤挤随风飘动停止

4.理解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香一( )赶紧一( )

姿势一( )如果一( )

仿佛一( )挨挨挤挤一( )

2.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5资料

搜集荷花的图片看一看,感受荷花的美。

6.质疑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勾画感受深刻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燕子。你对燕子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燕子专列)齐读课题。自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注:学生想问的问题可能主要有这些:什么叫专列?专列是怎么样的?燕子为什么要乘专列(会乘专列)?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

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

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

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三、朗读感悟,品读第二段。

1、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高高兴兴地从南方飞往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集体交流: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几方面的麻烦?教师板书。(板书: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冻死、饥寒交迫等)读一读这些词语,提醒学生积累。

(2)理解“饥寒交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用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燕子遇到的仅仅是饥寒交迫的麻烦吗?还遇到了什么麻烦?

长途跋涉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燕子一路上要飞过哪些地方吗?这一路,燕子们多辛苦呀?谁能读出燕子的疲劳。(指名读)

(4)燕子们饥寒交迫,再加上长途跋涉所带来的疲劳,所以课文说它们正——濒临死亡,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3、根据课文情景想象燕子的处境,结合自己的心情,进行朗读指导。

四、指导写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

过渡: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

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把这些地方用——划出。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

(l) 出示句子:听到消息以后,居民们走出家门,冒着的春寒,顶着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

(2) 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3) 想想从横线上的词语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透过“纷纷”“满天飞舞”“四处”等词语,体会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的焦急心情,体会人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产爱心。

(4)读句子,想象成百上千的居民丢焦急而又耐心地四处寻找燕子的感人三场面。

(5)感情朗读。

3、感悟贝蒂付出的真情

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的插图

(l)想象她一整天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小贝蒂不在乎的是什么?她在乎的又是什么?

⑶朗读第4自然段,从“冻得通红”“冻得僵硬”“不在乎”等词语感受小贝蒂对待燕子的忘我真情。

三、续读课文,深化理解

1.体会送别的感人场面

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 列车缓缓启动,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对着人们卿卿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车厢中的一只曾经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在你即将告别他们的时候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想好了,请写下来。

学生独立写话――准备发言――真情诵读。

2.与贝蒂关切交流

列车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远去,大家陆续离开站台,然而贝蒂却依然眺望着列车远去的力一向,挥动着冻得僵硬的小手,为车厢中的燕子们祝福……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此时此刻的贝蒂内心深处的语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贝蒂说。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布置作业,拓展深化

1抄写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搜集有关保护动物的资料,做一份手抄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 荷花》教案 篇14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裂开姿势

仿佛随风舞蹈停止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自然段,它主要讲荷花散发出清香。正是闻到这股怡人的清香,作者才迫不及待地想早一点见到荷花。那么,就让我们跟作者一道去看荷花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2自然段。

(1)朗读指导: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以强调荷花的不同长势。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

(2)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与第1自然段“闻到一阵清香”相照应。花开了才散发清香,才能吸引“我”去观看。

(3)这段的第二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荷叶的颜色、形状,突出了荷叶又大又绿又圆的特点。

(4)第二句话中“挨挨挤挤”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表现出荷叶密密层层的样子,体现了荷花勃勃的生命力。

(5)第三句话中“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通过这个“冒”字,我们仿佛看到白荷花像极欲挣脱束缚的顽皮的孩子,是那么有活力。

(6)第2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

明确:作者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荷花初开、全开、未开的三种姿态,既突出了荷花的姿态美,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师点拨:

排比是一种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来加强语势效果的修辞手法。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细致传神。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抒情,可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2、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重读“一大幅”“了不起”等词语,突出喜爱、赞美的感情。

(2)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每一朵花都有一种姿势,写出了荷花的千姿百态,突出了荷花的美。

(3)第3自然段中的画家是指谁?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明确:这里的“画家”是指大自然。作者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这样说表达了作者对千姿百态的荷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予生物以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一大幅如此美妙的活的画。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出作者享受其中、忘我陶醉的心境。

(2)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感受,那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

明确: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3)闭上眼睛,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师配乐朗诵第4自然段)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从“翩翩起舞”中能感受到荷花开得非常美。荷花的美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比如小蜻蜓、小鱼……

(4)“我”怎么会忘了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明确:因为“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

4、回顾全文,思考: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明确:全文主要从闻到荷花的香味,看到荷花的姿态、颜色,想象荷花舞蹈的动态这三个方面来写荷花的。尤其是对荷花半开、全开、还是花骨朵儿这三种姿态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明确:示例: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排桌椅,大家都干得很卖力。

(2)课文学完了,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喜爱之情?

明确: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进行语言的积累。可以画一幅荷花图,并配上一首自己写的小诗来赞美荷花。也可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2、总结。

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呢!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给词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地读音,读写并理解19个新词。

2、会用“为了”写句子。

3、了解课文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能分几个方面说出八路军战士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4、知道八路军照料母鸡的原因,体会八路军爱人民,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作风。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读通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鸡”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家禽,但本课向我们述说的是一个和鸡有关的动人故事。听课文录音。

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要求如下:

读准生字,划出新词。不理解的请向字典请教。

这篇课文有几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3、本课中也有一些多音字,请大家查一下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然后想一想这些字该怎样读。

格外背包担水困难

4、请8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注意听他们有没有读错。

5、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什么?写八路军战士一件什么事呢?

6、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疑问?

三、齐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1——4段,体会八路军战士爱人民的思想作风。

2、联系上下文理解“凄凉”、“幸存”的意思。

3、说说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日寇照料喂鸡侵犯纪律

2、根据意思写词语:a特别,超过平常;b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3、认读多音字

二、导入新课,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是八路军战士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却照顾老乡的一群鸡并且不动一只鸡下的蛋,事情虽小,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只爱人民的军队是怎样对待人民的财产的。

三、学习第1段。

齐读课文,想想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该怎么读比较恰当。

1、理解“凄凉”。

从文中那些地方看出凄凉?

想象:凄凉的景象。

思考:凄凉的原因。

2、用“凄凉”的感觉自己读一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四、学习第2段

齐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

想象:八路军战士进了镇还会干什么?

五、学习第三段。

理解“幸存”,为什么说这群鸡是“幸存地

活下来”?进一步理解上文“凄凉”。联系下文“惊慌”,这群鸡经过日寇的“侵犯”,也已十分惊慌。

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4段。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这段话主要写战士们怎么样?

2、选择题:

a、战士们争着照料这群鸡。

b、战士们宁愿吃个半饱也要把饭喂鸡。

c、战士们进进出出要数一下鸡。

d、战士们在天黑时总要关好鸡笼门。

3、“照料”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找一找战士们照料鸡的句子。

4、分3个小组读3个句子。

5、这3个句子时按什么顺序写的'?圈出表示时间的词。

6、领读这一段

7、说一说战士们是怎样照料鸡的。

七、作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八路军照料鸡,收藏鸡的原因。体会军队爱人民、守纪律的好作风。

2、读懂开头和结尾,知道在文中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理解“盼头”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复习: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2、导入: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有是怎样对待老百姓的鸡蛋的?再文中找出有关段(5——7段)。

齐读5——7段。

3、默读5——7段,想想每段说什么。

(1)连起来说一说,战士们是怎样对待鸡下的蛋的?

(2)当时战士们的生活很困难。想一想,会有什么困难?课文那一句话写出了困难的情况?

(3)出示句子:

开饭时,每人能分到指甲大的一块咸菜,就算不错了。

读一读,你读后有什么体会?

(4)战士们如此困难,为什么没有动老百姓的鸡和蛋?

4、这篇文章结尾有一个新词:“盼头”,想想这个词的意思。

6、学了本课,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懂得了什么?

7、作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