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少年闰土》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第九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

《少年闰土》是小学高年级的一篇传统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少年闰土知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闰土的“知识丰富”。教学过程 概述如下:

一、初读课文,认识特点

(略)

二、直入重点,理解“知识丰富”

(一)找“事情”,理解“知识丰富”之一--知道得“多”

1.师述: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闰土勇敢机警、知识丰富、聪明能干,那你喜欢闰土特点的哪一个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丰富”。)

2、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找出6-16自然段)

3.快速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里闰土说了哪些事?文中哪一句话直接点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4.“无穷无尽”是什么意思?它说明了什么?(多;闰土知道的事情多,说明他“知识丰富”。)

5.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闰土知道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从这个“多”可以看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方面。

(二)品词句,理解“知识丰富”之二--知道得“详细”

1.再仔细读这一段,想一想,这四件事当中,哪几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举例说说。

2.讨论汇报。

“雪地捕鸟”。闰土十分熟悉捕鸟的过程,还用了非常贴切的动词,如:扫出支起撒下一拉……

“看瓜刺猹”。绘声绘色描述:啦啦地响油一般的滑……

3.刚才我们重点讨论了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这两件事,从闰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闰土对海边的农村生活是知道得多么详细啊!这对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你又悟出了什么?

(闰土知道的事情不但多,而且对每件事知道得十分详细,这“详细”是他知识丰富的第二个方面。)

(三)体会“三个不知道”,理解“知识丰富”之三--以“少”衬“多”

1.快速读这一段话,想一想这四件事,课文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我和闰土的对话)

2.请大家找一找“我”和闰土的对话句子,并用画出来。自由地轻声读读,读后交流。

3.因为闰土亲身经历了这些事,知道得十分详细,所以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大家也来绘声绘色的读一读闰土的话。(运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

4.这一段除了写我们刚才读的“我”和闰土的对话以外,还写了什么?

(让学生找出“我”三个“不知道”的自然段)

5.请大家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反映了“我”的什么特点?(见识很少)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我”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的。)

6.再仔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画出有关的词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我并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素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无端、如许、先前、单知道、往常的朋友”等词语,重点理解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7.师述: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三个自然段,从三个“不知道”了解了“我”和闰土相比,感到见识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写“我”的见识少,这与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又有什么作用呢?(加强对比,以“我”的“少”突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表现闰土“知识丰富”的第三个方面。)

8.小结并引入下课时。

评析

本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一点,重其所重,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分析讲解;2.在理解“知识丰富”时,从知道得“多”到知道得“详细”,再体会“三个不知道”,从内容到写法,由易到难,剥笋式地层层展开,并有机地结合重点词句的品味,学生学得扎实;3.通过学生反复的读、仔细的找,认真的思,热烈的议,教师穿针引线,只作适当点拨,使课堂结构动静交替,张弛有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少年闰土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课文写的四件希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补写课文中“我”的外貌,体会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穿着和外貌。

教学的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教学的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补写“我”的外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了解鲁迅吗?看过那些鲁迅写的作品和有关与他的故事。(生说……)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出示课题“少年闰土”本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二、启发定向,选择目标。

老师引导:请大家根据课题,想象课文中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列举,老师归纳出主要问题:

A:课文写了少年闰土的那几件事,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B:课文是怎样写闰土的?

C:根据单元目标,课文的几句难理解的句子,我们采用怎样的方法去理解,含义又是什么?

D: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感知,小组合作,自主释疑

1、选择几个问题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学生字和新词。

2、选择自己最喜欢交流的小伙伴,讨论自己学不懂的生字和新词。

3、在老师发下的卡片上,选自己认为最难的生字和新词,说说那些地方需要注意,那些需要提醒同学们,逐一交流。

在黑板上重点交流一些不常见的字词(视学生掌握的情况而定):祭祀忙月秕谷鹁鸪……

四、作业

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生字、新词抄写的遍数。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篇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强调:“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可以针对性的以上几个方面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 “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选编的意图是: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达到感悟和积累的目的。

古人说:“学贵自悟”,精读课文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品味和感悟的过程。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对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不同的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不同的见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语文教学强调“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都有与别人交流的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又要体现合作精神。教学可突出以下几点:

1、自主、合作,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对文中的生字、词如:“其间”、“无端”、“素”、“如许”等,学生可查字典或与同学交流解决,同时要求朗读几遍生字词所在句段,画出不理解的句子。

2、自主选择,练读悟情。

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教师可以平等参与学生的选择活动,以提建议的形式,提示学生将一、四自然段和倒数第二然段多读几遍,读到琅琅上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好朗读,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和情感。如:第一段写看瓜刺猹的场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 碧绿的西瓜”。对这幅优美月夜田园景象的描写,要读出那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就要用舒缓的语气来读,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用稍快的速度朗读。倒数第二自然段写“我”向往农村生活。闰土“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 “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第一句要读出赞叹的语气,由衷地赞扬闰土知识的丰富,要读得舒展些;第二句要强调“不知道”、“只看见”、“不”、和“只”为重读,突出自叹不如的情感。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3、自选伙伴,合作演、读。

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我”和闰土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边读边做表情、演动作,从中揣摩人物内心和情感,用动作、语气、神态等表现出“我”的好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明、热情、纯朴。交替读、演,互相评议。通过合作实践,训练阅读感悟技能。

4、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为继续加强“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读写训练,在品读感悟时,要求学生以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并根据所提示问题快速思考,做到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质疑情况,筛选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默读时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探究:

(1)、闰土为什么要到“我”家来?他长什么样?

(2)、闰土跟“我”说了哪几件事?

(3)、闰土有哪些特点?“我”哪些方面不如他?

组织讨论探究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引导,点拔。课文写景优美,写场面生动,可引导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要尊重学生阅读后的自我感受,不要用统一的答案去约束学生,让学生想象最感兴趣的一个场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语言。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认识角度不同,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感受,根据课文提供的“月夜看瓜刺猹”、“第一次与闰土见面”、“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儿”、“依依惜别”等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谈谈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场景是什么,并说出理由,体现自主性。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可以相互补充,共谈感受。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利用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文字、图片等)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充分地展开想象,把某一场景尽量说得具体些。这样,在合作交流中训练思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训练探究解决问题的技能。

5、合作检查,选择背诵

古人云:“厚积而薄发”,突出了深厚积累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词、句、段的积累。除练习中要求背诵的第一自然段外,还可以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可以让同桌一个背给一个听,也可以相互提示背诵,还可以相互配合表演等。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二、体现自主性、实践性,读写迁移、拓展运用

教育心理学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信息迁移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提高自学能力。根据读写结合的相关性,精读课文的教学要力求体现读写结合,做到读写迁移,加强读写实践活动训练,本课教学可结合思考•练习第4题“摘录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再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这一要求进行。

在从读到写的迁移训练过程中,蕴含着知识与技能的转换,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积累材料—习练语言”的过程中,由语文信息的接收者转变为课文信息的加工者,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少年闰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 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4、 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难点 :

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重点:

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过程 :

一、学生确定学习方向、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5 自然段,同学们,看看课后习题,这节课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

生: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6-10自然段

1、自由读6-10自然段,想想我了解到什么?(从闰土身上体会到什么?)

1、 学生回答。

2、 随机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

知道的。

①稀奇的事是指什么事?

(板书: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师:这稀奇的事也就是少见的事,有吸引力的事。(板书:有吸引力)

4、选择你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一件事读一读,把它读得有吸引力。

5、学生朗读,评价。

6、师:同学们大部分选择了雪地捕鸟、看瓜刺猹这两件事来读,都觉得这两件事有趣、稀奇。准备一下,能否从这两件事中选一件,像闰土一样说给别人听?等会儿,老师来当鲁迅。

7、学生准备。

8、说话练习。

①雪地捕鸟

师:闰土啊,你能不能帮我捕鸟呀,鸟儿可好玩啦!

生:

师:那么你们是怎样捕鸟的?

生:

②看瓜刺猹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师:管什么呢?

生: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师:怎么管?

生: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

师:然后呢?

生:走到了,反从胯下窜了。

师:想不到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真新鲜,真稀奇!

9、从这几件事中,你能体会闰土是位怎样的农家少年?(见识丰富 见多识广 眼界广阔)

10、朗读

闰土地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你们对他佩服吗?鲁迅也从心底

里羡慕、佩服闰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三、再读16小节,突破难点

1、 闰土能干、见多识广,我和朋友们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读16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

2、 出示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②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③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四、展开想象,写写我的外貌

1、我和闰土除了身份、经历不同,还有哪些方面不同?(外貌不同)

2、我的外貌怎样?(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来。

3、 学生练写。

4、 选择一位同学互相交流。

5、 评讲,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五、课外延伸

1、后来,闰土走了,那么我和闰土所建立起来的友谊还能持续下去吗?我和他还会见面吗?会的,确实见面了,在三十年后,

2、出示:

一眼就认出走进来的人,灰黄的皮肤,尖长的脸,又肿又红的眼睛配着一张毫无生气的脸,他就是闰土。

3、想不想知道闰土变化的原因,课外去读一读小说《故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5

设计说明: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走近鲁迅”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唯一一篇鲁迅的作品。基于单元专题的安排,学生对本文的学习不仅要认识闰土这一形象,还要透过这篇文章走近鲁迅,了解鲁迅的内心。课文从“回忆、相识、相处、分别”的描写中,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六年级学生能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半文半白的词语也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理解,但本文篇幅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有一定难度,同时,鲁迅作品语言简约、凝练,与学生以往的阅读有较大差异,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抓关键词、联系语境、比较阅读、反复朗读,细细体味。

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比较阅读有关“瓜地刺猹”的语段,品味语言,感受同一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

4、感知少年闰土的形象,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抓住对闰土的描写,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难点: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比较阅读有关“瓜地刺猹”的语段,品味语言,感受同一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感知人物形象。

(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体会同一内容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难点)

体会同一内容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设计)

(一)初识鲁迅,谈话揭题

(二)小组合作,检查预习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2、反馈交流

补充:理解“长年、忙月、短工”,认识括号内加注释的写法。

(三)梳理文脉,初识闰土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

2、汇报

预设:学生只关注了捕鸟、捡贝、看瓜、看鱼,引导学生发现这是发生在“我”们相处时闰土讲给“我”听的事,要加以概括。

3、小结

4、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文内容说完整。

(四)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聚焦“看瓜刺猹”,反复比读两段话,谈不同感觉。

2、交流。

预设1:学生能谈不同感觉,通过朗读指导明晰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预设2: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引导逐段读、悟——读语段1,讲语段2,比较发现。

3、小结语言特点,体会人物形象。

4、积累诵读,定格形象。

(五)小结延伸,引起期待

《少年闰土》教学教案设计 篇6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鲁迅。)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①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③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出示练习:

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其中

单知道无缘无故

④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四、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

⑴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⑵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⑴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

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⑵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

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板书:

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⑶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四、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

(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年少、健康

天真、活泼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导入:伟大的现代当文学家鲁迅用他锋利的笔,一直与封建社会作斗争,其中,一篇代表作,小说《故乡》就刻画了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形象——闰土,今天我们就要走入小说的前半部分,认识——少年闰土。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出示课题前插图,读一读这幅神奇的画面,读好后说说这个少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了解背景

1、这个少年和“我”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和闰土是怎么认识的?

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2、“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3、像这样的词语在文中有很多,导致很多句子比较难读,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三、概括谈话

1、闰土与文中的“我”都谈了哪些事情?

2、快速读课文:小组交流、反馈→归纳板书: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海边看鱼

3、“我”对哪件事最感兴趣,为什么?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配乐,师范读,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甚至还听到了什么?

3、归纳闰土形象——机智勇敢,身手敏捷,认真负责

4、指导朗读,体悟“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五、外貌形象

1、这是“我”对三十年前儿时伙伴的回忆,文中还有哪里也描写了闰土的形象?

2、交流讨论:

外貌描写:根据第4自然段初见闰土时来描写的。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场景描写:根据8到10自然段闰土的口述来进行想象描写的。

第二课时

一、品读四件事

1、分组品读“雪地捕鸟”,看看这件事中,闰土又给你什么印象,划出相关词句

2、反馈

写出了闰土的什么特点?(板书:聪明能干)

作者是通过哪方面把闰土的聪明能干写出来的呢?画出文中的几处动词。

看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会对他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我”呢?

3、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是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看瓜刺猹第一自然段已经写了,为什么后面还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写呢?

二、仿写

1、模仿“看瓜刺猹”,写一写“雪地捕鸟”,提醒:“动”“静”结合

2、反馈,师生点评

三、品读句子

1、在我的眼中,闰土就是这么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的少年,对于他的生活方式,我非常——憧憬向往。

2、你从课文哪个句子中可以看出这种向往?

3、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师补充深宅大院生活的基本情况,请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什么叫做“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联系井底之蛙的寓意,体会我生活世界之狭隘,见识之浅陋,有感情朗读,体悟我的深深羡慕与向往之情。

四、全文小结

1、课文写了闰土的哪几件事,展示了他怎样的人物形象

2、体会到文中“我”怎样的感情。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写的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怎样的人,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海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画面。

2、出示课文插图(生看插图)

3、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第一自然段)

齐读这一自然段。

4、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很美)你从哪里体会到很美呢?

(深蓝……)颜色,是啊,作者把这些色彩写得浓重,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让老师也感受到这美景吗?

5、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少年闰土)让我们亲切地呼唤一下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大家想认识这位少年吗?好,那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让我们来认识认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遇到有什么问题或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2、出示句式:( )的少年闰土

读了课文,你想填什么词语?知识丰富(板书)

3、课文中哪一句话总的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请用“——”划出来,指名说,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是我以往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4、闰土的心里都有哪些稀奇事呢?请同学们默读后概括。

交流、板书:瓜地刺楂

雪地捕鸟

海滩拾贝

沙地看跳鱼

5、这四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件事呢?请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好好读一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闰土的特点,并闭上眼睛好好想象一下场景,当然也可以跟你同桌交流感受。

品读,感悟

三、学习课文(一)讲读“雪地捕鸟”

1、指名说,你从这件事中看出闰土的什么特点?

(聪明能干)板书

作者是通过哪方面把闰土的聪明能干写出来的呢?(动作)请大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指名说。

2、看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会对他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敬佩)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注意读出敬佩之情。

3、你读得真不错,喜欢读的同学一起来读这句话吧,读的时候该强调些什么呢(动词)

4、这一部分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二)讲读“瓜地刺楂”

1、指名说,你从“瓜地刺楂”这件事中感觉到什么?板书(机智勇敢)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机智勇敢呢?

提示:我们写作文常常通过人物的——生接:语言、动作、神态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3、你能把他的勇敢读出来吗?指名读。

4、这样吧,每位同学在旁边找一位同伴把这一部分好好读一读吧。指导两名同学分角色读。

5、这一部分内容与哪一部分相呼应?

(三)学习海滩拾贝,沙地看跳鱼

1、指名读,说说这两件事看出闰土什么特点?(见多识广)板书

2、齐读

四、理解闰土的外貌

(1)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一想,外貌与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

(2)讨论交流,作者在课文中为什么没有写“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鲁迅忘了写了吗?请你根据刚才我们讨论的结果和课文中“我”的身份,补写“我”的外貌。

五、结果、拓展

板书:

少年闰土

稀瓜地刺楂机智勇敢

奇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事海滩拾贝见多识广

沙地看跳鱼

《少年闰土》教学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是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孩子,从而激发自己热爱生活、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2、能力目标:

继续培养自学能力。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3、知识目标:

能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段意。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的内心。

2、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少年闰土》。请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闰土是谁?他长得什么样?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课文讲了关于他的哪些事?……)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一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1、我们知道:要想认识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外表,再从他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了解他的内心。我们先来看看闰土的样子,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描写闰土样子的语句。

(学生轻读课文,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出示课件: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思考:

初见闰土时他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到了什么?闰土的样子特点跟他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体会并朗读有关语句。)

2、闰土来到我家后,渐渐地我和他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向“我”介绍了哪些有趣的新鲜事?你对哪件事最感兴趣?为什么?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归纳出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观鱼。)

3、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小组同学交流,准备汇报。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哪一小组同学愿意来汇报?

2、请同学进行汇报:

在汇报的过程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读议结合,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闰土讲的四件事中,是把哪件事当作重点写的?你的根据是什么?快速默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难怪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就写看瓜刺猹这件事,因为印象太深了。

重点指导“看瓜刺猹”这件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⑴ 指名读第一段,说一说在你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 出示“看瓜刺猹”的画面,指名说一说当时的环境和闰土的动作、神态。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一背这一段。)

3、从闰土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中,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填空题。)

(学生讨论、交流:闰土是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孩子。)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在闰土向我讲述了那么多我认为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情之后,面对这样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小伙伴,我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使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问:这段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我往常的朋友”是一些什么人?“只看到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交流: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

(表达了我对闰土的敬佩之情,对丰富多采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2、我和闰土从不相识,到友好相处的好朋友,到分别,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是啊,朋友情深何忍别!请仔细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再说一说。

五、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1、同学们,学习了第17课《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回顾全篇课文,体会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到的。

2、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但“我们”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课文中说两人自分别后“从此没有再见面”,到底有没有再见面呢?三十年后,“我”与闰土又一次相见了。可是,这时出现在“我”面前的闰土已经不是那个“天真活泼、勇敢机智”的少年了,他满脸皱纹,双手龟裂,反应迟钝,动作笨拙,叫“我”简直难以相信。你们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吗?请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少年闰土》就是从中节选的。下节课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相见→相处→相别

(喜欢)(钦佩)(难过)

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