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讲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8个一类字,认识6个二类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创新识字方法。

3、引导学生明确夸父这种坚忍不拔,舍生取义的品格,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教学重难点:

用恰当的方法创新识记8个一类字

教学准备:课件 生字卡 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习生字

3、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 画图谈话导入

(师画一太阳,一向前奔跑的人)老师这里有幅画,谁能说说这个人在干什么吗?他的名字叫夸父,谁来介绍夸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二、看动画片,读神话,理解大意。

1、看动画片。

2、师范读,生听字音。

3、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画出一二类字。

4、你看懂了什么?

5、指名分段读

6、全班齐读。

7、生领读生字

三、学习生字

1、生领读生字

2、组内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例:(1)数笔画:

追:追赶 追问 追求

巨:巨大 巨人 巨浪 巨款

充:充实 充当 充分 充电

尚:还,且,高尚 崇尚 和尚

(2)、数字记新字法

暗:①不亮,暗淡、阴暗、黑暗、

②不公开,反义词明,暗杀,暗号。

胃:人和动物消化食物的部分,肠胃胃口

四、复习巩固:

(1)小猫钓鱼 (2)猜字游戏

五、指导书写

追、巨 胃的笔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

2、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

2、分组分段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 指导朗读

1、自由读,提出问题:

夸父追日:

(1)读1自然段,可以看出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2)怎样追日?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3)结果:你从夸父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2、生自由大声练读课文

三、复述故事

讲故事方法:准备时要认真读理解大意,用自己话讲有感情。

四、作业:1、搜集有关太阳用处的资料。

2、找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1、比比说说

(1)读读

(2)比比发现了什么?

(3)心字可做心子底和竖心旁,都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走字可做走之旁和走字旁,都与走路有关。

2、读读写写:

(1)自由读

(2)生领读

(3)正确抄写

3、读读

(1)自由读

(2)生领读

(3)全班齐读

(4)想太阳有什么用处

(5)说你对太阳的感受

(6)为太阳编一首儿歌。

4、故事会

(1)主持人上场(2)讲故事(3)同学评价

(4)评选出故事大王

夸父追日

追 夸父{原因: 遇到困难:}坚忍不拔

《夸父逐日》教案 2

一、说课标和教材内容

《夸父逐日》是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探险,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能深切的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选自《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课文讲的是巨人夸父立志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这篇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反映了远古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这篇神话由于充满幻想和离奇的故事情节,篇幅短小精悍(37个字),语言浅显易懂,比较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品味,容易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以往的生活或阅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以各种方式接触过这个神话,学生读懂课文肯定问题不大。但这毕竟是一篇用古文写成的文章,这样的语言对古汉语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因此,如何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和培养学生对古文阅读的兴趣,以及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将成为本节课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并结合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了本节课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 了解《山海经》的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重点)

2、 积累文言词汇“逐走”、“入日”、“河渭”、“大泽”等。(重点)

3、 分析夸父的形象,理解文章的主旨,熟读并背诵课文。(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执教本节课,在总体思路上,我打算 因此,在本节课上,我将主要采用谈话法、朗读法、创设情境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和选择也很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此,学生在本节课上将主要以读悟法、圈点法、探究法等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并且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将贯穿整个课堂。

四、说教学步骤及教学环节。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具体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组织两个学生讲述自己读的神话故事。然后,老师通过幻灯出示一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说图画上分别画的是哪一个神话传说的情景,并简介其内容。这组图画是经过老师精心选择的,色彩丰富、明丽,形象生动、传神,意境古朴、苍凉,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很快便会被带到一个神奇而又绚丽的神话世界中去,也为整节课营造了一个浪漫的情感氛围。在如此的氛围中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充满期盼!

(二)读中悟法

1、先听老师范读课文。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停顿、该用什么语气、什么语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小组赛读,评读。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培养语感,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

3、译读 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两人小组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交互进行,进一步熟知课文大意。积累本文的古汉语词汇,提升阅读古文的能力。初步感知夸父的形象。

4、复述课文 学生用自己的话,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人物的感知来复述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下一步的研读夯实基础。

(三)合作探究

1、 评人物:� 这几个问题浅显易懂,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再解决这几个问题并没有什么难度。

(四)吟咏品味

在学生展示完作品之后,我会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再次回到文本上,这次是小声地、轻轻地、慢慢地读,并且边读边思考:从夸父追赶太阳的脚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话想对夸父说吗?然后可以相互交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夸父身上那种敢于追逐太阳、追逐光明、追逐幸福,敢于牺牲,死后也不忘造福人类的精神和他那悲壮、豪迈的英雄形象。最后,老师再通过必要的讲解(主要是神话产生的背景)让学生理解本文所揭示的意义:即我们的先人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从而顺利攻克本节课的难点。

接着组织擂台赛,让学生争先恐后地比赛背诵神话,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五、板书设计

追——渴——饮——死——化

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教案 3

【浙江省慈溪市教师进修学校 胡国军】

“教”时教师要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学”时学生要多用朗读与想象进行情景体验。

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神话传说是经过改编后的一个个通俗、优美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也具体而生动。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为主。用语言描述来复述或总结课文。如教学《夸父追日》,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描述来总结课文:“追赶太阳的夸父太累了,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当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我们的夸父终于支持不住了。倒在原野上的夸父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感动天地,夸父的遗憾令人叹息,催人奋进。”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语言描述,用词选句尽量要来自于文本,要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文本的美妙和魅力 ──可以丰富语言,可以表情达意,可以有利于转述和复述,也可以增强记忆、背诵,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夸父追日,我们追什么?──两位教师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认识及设计的比较日

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学校 丁 强

当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去读一个故事的时候,对故事都会有不同的独特感悟;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去读一个故事的时候,更会有一个个知识点的在我们眼前涌动。然而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此时面对文本,应该考虑的是预测学生阅读这个文本时,会对什么最感兴趣;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后,给学生最终留下点什么?

《夸父追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的课文,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各自阅读文本,之后各抒己见谈体会,最终形成以下两种比较鲜明的不同观点:

观点一:

夸父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夸父心中的宏愿“希望太阳永远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至死也未能如愿。读后让人有一种淡淡的酸楚,深深的遗憾。夸父虽败犹荣,他的精神与天地同在。这不禁让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荆轲可谓英雄也!项羽自刎乌江,壮志未酬,然他仍是一代枭雄。真是成亦英雄,败也英雄。

观点二:

神话故事描述时所展示出来的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应该是课文的精髓。阅读的兴趣点应该在故事的神奇之处。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上得了天,入得了地,下得进海,令人非常羡慕;女娲用泥土捏出个泥人,仙气一吹便成了真人,这是神奇。课文《夸父追日》也是一个这么神奇的神话故事,学生的兴趣点会在何处呢?应该不会在于夸父是否是英雄?而在于故事的神奇在哪里?

顺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便有了如下的两种课堂设计:

设计一:

课堂以对“英雄”的认识贯穿始终:首先导问夸父是英雄吗?而后研读故事中哪些句子能说明夸父是一名英雄?找句子交流感悟。最后拓展延伸,对夸父的英雄形象进一步认识,得出对于英雄的比较全面的理解。

设计二:

课堂以感受故事的神奇为线索:首先解题导入,谈谈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而后研读故事,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具体找找哪些句子描写十分神奇?最后深化理解,找到故事中最感人的句子,进一步认识神话人物“夸父”。

纵观以上案例,两位教师如此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初浅的观点:

一、两堂课的设计者,两种阅读教学指导观念的展示

前者处理教材时把落脚点定在人文价值的取向上,以此贯穿始终;后者处理教材的落脚点定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循着学生最感兴趣的路线,走到课堂的深处。

二、两堂课的设计者,两种师生观的碰撞

阅读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还是主导?前者,他有着十分强烈的控制欲望,不仅主宰着课堂进程,甚至还欲控制学生的思想。完全以自己的阅读感悟去引领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学生学得很累,兴趣不浓。最终的阅读收获是什么?明白什么是英雄之余,其它还得到了什么?有的可能到最后还不明白,为什么夸父是英雄,其实夸父只是一个神话人物而已!而后者从神话故事的神奇处着眼,循着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的原需求出发,把对故事的认识和感受寓于读故事中的神奇句子中,并逐渐的认识神话中的神奇人物──夸父,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这种以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阅读的兴趣点为基点组织课堂,又不失教师的引领,如此更能够赢得学生的欢迎,更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两堂课的执教者,对文本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的认识差异

语文学习不能寄望于飘忽不定的感悟,落脚点应着眼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使得人文价值的收获成为一种水到渠成的东西。更多时候让它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如一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因为语言是一种表达和思考的工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有其表达的方式方法。陆友松曾呼吁:语文学习,旨在听得懂,说得清,读的透,写得好。可见,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必须借助于语言训练的多种形式,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着眼于整篇文章的表达,致力于一段话的描写,研讨一句话、一个词语的精妙。如此的语言实践训练,方能让语文课堂更富有浓浓的语文味,更能提高阅读课堂的效率。

由此看来,教师的课堂操作并不存在对错之分,最终仍然是教师的观念问题左右着我们的课堂设计。夸父为着心中的目标,至死不渝。我们语文教师为着心中的目标,也是费尽心思。但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心中时时以学生之需所需,学生之乐而乐,踏踏实实的通过上语文课让学生能听、会说、能读、会写,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东西!

夸父逐日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2.3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吗?你们都听过那些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们要阅读一篇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夸父追日,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2.课题上带有“※”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学过,学这种课文有什么要求?(这是略读课文,要求采用各种方式学习,读懂故事大意……)现在我们继续用这方法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有趣,哪些地方感人,还有什么疑问

3.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抓住主要内容。

①查字典、词典、细读课文。

②围绕夸父追日的故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三部分)

一⑴:写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勾出夸父心中所想的词句)

二(2—4):写夸父追赶太阳,最后长眠在“虞渊”的壮举。(从夸父追赶的过程中,体现出什么精神?)

三(5)写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手杖化作桃林。(大山和桃林表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夸父虽心想事未成,但夸父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地民族精神十分可贵。激励人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进,去完成夸父未竟地事业,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

5.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

课文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把神奇地地方具体化了。在文中找出来:

“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跑的速度快。

“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形容口渴,为了解渴。

6.布置作业:指导课后小练笔。

《夸父逐日》教案 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

2、积累文言词语和文言知识,能按不同要求朗读课文,能正确翻译理解课文。(重点)

3、感受夸父的英雄气概,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对故事进行改写扩写。(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神话导入新课。

二、神话及《山海经》简介。

三、精细地读。

1.课文朗读,要求读出文中的节奏。

2.解说课文中的语法现象。

北:向(到)北,道:在路上,名词作状语。

省略句:( 其)渴,(其)欲得饮,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 其)北饮( 于)大泽。未 至,(夸父)道渴而死。( 夸父)弃其杖,(其杖)化为邓林。

3.说成语。

逐 走 渴 饮 河 泽 至 道 弃 化

逐鹿中原,不胫而走,求贤若渴,饮水思源,河清海晏,竭泽而渔,

宾至如归,道听途说,背信弃义,化�

四、精致地译说。

1.课文朗读,要求读出故事的波澜。

2.集体训练,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课文原文进行准确。流畅译说。

3.示范译文。

五、精美地改写。

1.课文朗读,要求读出故事的“雄壮”与“悲壮”。

2.集体训练:精美地改写。扩写。

3.提示:故事内容可以分为四层。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4.要求:

a.关注故事的背景,

b.设想故事的情景,

c.添加生动的细节,

d.带着情感去描写。

5.四人小组动笔实践。

6.逐层展示学生习作,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出示范文。

六、本课小结。

七、作业:背诵课文及注释。

八、板书:略

夸父逐日教案 6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

2、积累文言词语和文言知识,能按不同要求朗读课文,能正确翻译理解课文。(重点)

3、感受夸父的英雄气概,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对故事进行改写扩写。(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神话导入新课。

二.神话及《山海经》简介。

三.精细地读。

1.课文朗读,要求读出文中的节奏。

2.解说课文中的语法现象。

北:向(到)北,道:在路上,名词作状语。

省略句:( 其)渴,(其)欲得饮,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 其)北饮( 于)大泽。未 至,(夸父)道渴而死。( 夸父)弃其杖,(其杖)化为邓林。

3.说成语。

逐 走 渴 饮 河 泽 至 道 弃 化

逐鹿中原,不胫而走,求贤若渴,饮水思源,河清海晏,竭泽而渔,

宾至如归,道听途说,背信弃义,化�

四.精致地译说。

1.课文朗读,要求读出故事的波澜。

2.集体训练,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课文原文进行准确。流畅译说。

3.示范译文。

五.精美地改写

1.课文朗读,要求读出故事的“雄壮”与“悲壮”。

2.集体训练:精美地改写。扩写。

3.提示:故事内容可以分为四层。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4.要求:

a.关注故事的背景,

b.设想故事的情景,

c.添加生动的细节,

d.带着情感去描写。

5.四人小组动笔实践。

6.逐层展示学生习作,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出示范文。

六.本课小结。

七.作业:背诵课文及注释。

八、板书:略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夸父追日》教案 7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学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

2、指名读,正音。

3、你对夸父有什么了解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揭题:夸父追日。

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夸父是怎样追日的?

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

同学们真能干,紧紧抓住追日这个主要内容,提出了3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3个问题,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样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反馈较对

①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

②写夸父怎样追日的是哪个自然段?(2~4自然段)

学习生字:虞渊渭河翰海大泽

伏下身子向前一抛

咕嘟咕嘟颓然手杖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请3位学生分别朗读2、3、4自然段,正音。

③齐读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研读追日的原因

过渡语:

我们已经知道了写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和结果如何的段落。那么,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用波浪线划出最能概括原因的句子。

1、自由读,找句子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夸父喜欢光明,喜欢看到神州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因此,他要去追赶太阳,抓住太阳,他是多么——了不起啊!

4、指导朗读。

四、研读追日的经过

过渡语:

那么夸父是怎样追日的呢?老师这儿有3个词语,谁来读一读?

1、出示: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道渴而死。

指名读——齐读

2、这3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词语,读读课文2~4自然段,并且用直线划出哪些句子能读懂这个词语?

3、反馈交流

“与日逐走”

①找句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夸父跑得快)

②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像风似的、一眨眼、两千里)

③指导朗读。

④简单说说词义。

“渴欲得饮”

①找句子,读句子,说词义。

②你从哪句话看出夸父很口渴?

③指导朗读。

“道渴而死”

①找句子,读句子。

②理解句子:夸父为什么要到大泽去?但他还没到大泽就……,夸父只能遗憾地……

③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a、遗憾。夸父还没追到日,就死了。很遗憾!

b、难受、可惜。

c、了不起!夸父为了自己的追求,也为了整个神州大地光明,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这种执着、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叹。(师板书:执着、奉献、牺牲)

五、课外延伸

1、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

2、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追寻光明的人,当你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的桃树林时,你有什么想对夸父说的呢?

六、考考你

“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是这样记载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学了课文之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含义吗?

七、课后反思

《夸父追日》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并围绕课题“追日”质疑,以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没有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再用自己的话来表述,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为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铺设了台阶,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化难为易。

在研读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让学生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讲讲你读懂了什么?进行简单的交流,并指导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感受夸父的形象。

在最后“考考你”这一环节,联系最早写夸父追日故事的《山海经》,请学生读读古文,结合课文所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其含义,旨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上一个台阶,学会阅读古文,同时亦是对所学内容的又一次升华。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8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挑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3、小组合作交流,说出夸父的形象和本文的主题。

二、学习重难点:

翻译课文,说出夸父的形象和本文的主题。

三.学习过程及策略:

1、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2、自主学习:

目标:翻译课文

内容: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方法: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然后前后桌对译,仍不能解决的做出标记,全班解决。

时间:7分钟

自主检测题:、

⑴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⑵学生口头翻译句子。

A、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 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B、未至,道渴而死。

C、弃其杖,化为邓林。

3、合作探究

⑴、夸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仍未追上太阳,�

⑵.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⑶.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展示方法:各小组派代表回答,并提出问题,加分奖励。

4、拓展延伸

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5、课 堂 小 结

学生回顾学习目标谈收获:

从知识上:

从做人上:

从写法上:

《夸父逐日》教案 9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神话故事是《女娲造人》。现在我们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

投影:童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作品简介

1、《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要点讲解)

2、《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3、关于夸父

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考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ABC》

三、诵读贯通

1、教师范读课文2-3遍。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四、教师点拨: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五、作业与练习:

1、背诵《夸父逐日》,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本题意在使学生通过背诵《夸父逐日》,熟悉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并且从神话这一角度,了解课文内容,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有所认识。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外,“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并在课堂内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积极完成“交流展示”、“巩固与提升”等环节,实现有效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夸父不畏艰险、追逐梦想的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上个学期我们知道了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学生口述)?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幅画面,请仔细观察,分别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教师出示幻灯片,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3、请学生说说关于神话的这一体裁相关知识。教师出示幻灯片加深学生的认识。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学习《夸父逐日》

(一)、教师介绍《山海经》。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起来朗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节奏。其他同学听读,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学生齐读一遍。读准字音、节奏。

3.自主、合作。学生对照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小组讨论。(注意:小组成员发挥合作精神,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讨论完老师抽小组成员汇报。看哪一小组认真,仔细,看哪一小组质疑精神最强。)(时间8分钟)

出示幻灯片,强调翻译方法,出示幻灯片。

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移位: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单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删减: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4、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小组讨论结束后,抽小组成员汇报讨论结果,及时提出质疑,教师点拨指正。

重点字词:

饮于河、wèi(渭)北饮大zé(泽)

夸父逐日(追赶太阳)?与日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北饮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欲:想要。河:黄河。邓林:桃林。

一定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哟!

古今异义——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词类活用——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文言句式:

省略句——“弃其杖,化为邓林”等于“(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译为: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状语后置句——饮于河、等于“于河、渭饮”。译为:就到黄河、渭水喝。

5、参考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三)、品析文本,体会夸父逐日的艰辛,感悟其精神品质。

⑴“入日”: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说明夸父逐日路程之遥远,夸父不辞劳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⑵“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口渴难忍,饮干黄河、渭河的水仍无法解渴,足见夸父在追日途中英勇顽强的精神。

⑶“未至,道渴而死”:夸父为逐日最后焦渴而死,从中体会到夸父为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⑷“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永生不息,为了鼓励追求光明的人奋勇前行,他临死前奋力抛出手杖,化为一片桃林,希望树上的鲜果能为追求光明的人解渴,并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我们可以体会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四)、探讨人物形象和主题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夸父是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人物。

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你对夸父逐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表面看来,夸父逐日的行为是以失败告终,但上古时代的神话是人类用来表达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种手段,这类神话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最终的失败,而是以此来表达那种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4、这则神话为我们叩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散发着灿烂的艺术魅力。不必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必说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单是那深刻的思想内涵,就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启迪。.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教师做充分的准备: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 后来人们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我扩写的是“化为邓林”这幅画面。(老师可以先做个示范,抛砖引玉)

夸父十分疲惫,渴死在半路上。顷刻间,电闪雷鸣,北风呼啸,被丢弃在路边的拐杖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独自旋转。突然,一声霹雳,拐杖落到地底下,粉红的桃林拔地而起,蜜蜂在桃花中采花酿蜜,蝴蝶在林间追逐嬉戏。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翻译全文。

2、课文短小,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夸父逐日》是由“夸父逐日、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化为邓林”五组动画构成的,任选一个,展开想象,将其扩写。

三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 11

教 学

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知识点梳 理复述

教 学

过 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课 后

反 思可以将本课的古文版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一下,触碰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

夸父追日 教案 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着,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神话传说导入,增强神秘感。

师描述: 有一个巨人族,名叫夸父,住在遥远北方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他们个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中握着两条黄蛇。看样子很可怕,其实他们性情温顺善良,都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勤奋努力。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溶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板书:夸父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神话故事——夸父追日。补全课题:追日

出示课文插图(此图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看图感受,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

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借助工具书解决。

2、自主练读

目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形式1:自由练读

形式2:小组内轮流练习

展示自主练读情况:可以指名个别逐段朗读,也可以指名小组轮流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这些同学是否将课文读得一字不差了?

3、自主品读

(1)闭上眼睛想一想:课文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你喜欢读课文哪几个段?简单交流,不说原因。

(2)印象深刻的地方(或:你喜欢读的段),请你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二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预设交流点:

学生:我喜欢读第一段话——……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  哪 里           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这段话让我                                                   感受到了夸父喜欢光明,不喜欢黑暗。他想让太阳永远光照在天空中。

学生:从:“我不喜欢----喜欢---我要---把它---叫它---让大地永远---”这些词语里,我感受到了夸父的口气很坚决,好象一定要把太阳追上,把他抓住,固定在天空中。

老师:同学们讲得真好,那谁愿意帮夸父把心里的这种想法表达一下?(感情朗读这段话。)

学生:夸父的执着还可以从下面的段落中看出来。(该生读)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学生:“像风似的奔跑,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看出夸父跑得很快,恨不得马上将那个太阳抓住。

学生:还可以从课文插图上感受到,夸父的动作,夸父的神情,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老师:(倘若学生没注意到插图,由老师引导学生看图,图文结合,有助于感悟。)

老师:这种力量就是夸父对光明的执着追求。那么谁想读一读这段话呢?

学生朗读。

老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说说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会说什么?

学生:自强不息。

学生:热爱光明。

学生:意志坚强------

学生:课文有一处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我觉得好遗憾!

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老师:结果是遗憾,但夸父追赶太阳的过程足以让我们敬佩!

学生:再读课文。

学生:我仿佛看到了课文最后一段所描述的景象(读出)

老师建议可以将这幅图绘制下来。

4、学生交流:从这个故事中我想到了什么?我想把它写下来。

三、再读思考,复述课文。

自由默读课文,思考: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你打算怎么说?

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也可以合作讲。

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上台讲故事。

评议,选出“故事大王”。

四、课外拓展。

继续收集、阅读神话传说故事,并结合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开展一次神话传说故事会。

教学反思

对于神话、传说一类的文章,孩子们学习起来很有兴趣和热情,在导课时提问孩子你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天啊,这可真是炸了锅了,结果很多孩子都把手举的高高的争着来回答问题。后来又提出了问题:你觉得课文中哪些部分最能打动你?孩子们回答起来头头是道,突然间想到参加了这次考试之后,休息一个暑假,明年孩子们就四年级了,呵呵,回想他们刚上三年级时候的模样,觉得现在无论从回答问题、课堂表现、自律程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群小毛头接下来还要接受各方面的各种考验啊。教育最成功的就是不教育。现在这班孩子中,有一部分已经可以做到自我教育了,但是还有一部分,特别是男孩子还要依靠老师的督促才能够认真的学习,相信这将是下学期我教学的重点了,怎样让这些孩子也能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也也能认真的学习,一方面要树立他们心中的道德感,同时要进行锻炼强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发展、学习。

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教案 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故事。

2,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夸父追日(指名字正腔圆地读,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那就赶快到故事中去搜索吧,自由读故事,争取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词,难句要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已经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知故事的神奇

1,同学们很会搜索信息。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2,是呀,中国神话故事的特点就是神奇有趣,千变万化,它们都隐藏在故事的句子里。所以呀咱们得一句一句细细地读,那些神奇的句子可以用波浪线划出来,再和同桌交流。

生自由读,师巡视

3,生交流找到的神奇之处,师随机指导朗读。

四,品读结果,感受夸父追日的强大精神之柱。

1,我们知道夸父追日的结果是: 课件出示: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难怪大地和山河在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连太阳也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送给这位追求光明的勇士。让我们带着满心的敬意读读夸父的最后一瞬间。 夸父带着心中莫大的遗憾走了,但是他的锲而不舍,坚强不息的精神依然留在了我们心里。

五,了解神话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神话故事里充满神气的想象,只要我们继续畅游在神话故事里就会感受到更多神话人物的勇气和智慧。抽空到书店找一本,踏上神奇之旅继续去感受,和同学交流。

板书: 夸父追日

喜欢光明 目标

追赶太阳 决心

追寻光明 信念

教后反思:

2008年5月19日早上第一节课,我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上了一节公开课《夸父追日》,可以说课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教案改了3次,试教1次。最后敲定此教案。可以说教学内容是饱满充实的,不但字词教学扎实,课文内容分析也是较为到位的。有令我较为满意的教案,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又忽视了新课改的要求,上了一节并不成功的课。

首先说说成功之处:

1,故事引入,图像激趣,环环紧扣

由古代山海经中故事引入,激发孩子好奇心。夸父形象高大魁梧,引发孩子学习兴趣。夸父有决心追日,你有决心学好课文吗 既引发学生继续学习,有点出了夸父的精神之一:有目标有决心。

2,教学思路清晰,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总体思路是两条线:感受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的精神。两条线相辅相成,通过重点句词的分析交触理解。这也是我的教学重点。在突破重难点方面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有感情朗读,理解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回答问题,写话等等。特别是利用关联词:"一……就……"的造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解课文。给夸父写话,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字词认读,理解到位

我把本课的词语归类分成两组,多形式的认读,观察,从中理解字义。对颓然的理解,我让学生自己说什么时候你会是这样的,通过述说,学生能印象深刻的理解其中意义。

4,结尾发人深省,无限寓意尽在其中

一个问题:夸父追日,你追什么,怎么去追呢 既点明了夸父追日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又引发学生去思考:你将如何继承夸父的精神。虽然课堂上没有时间让学生讨论,但从同学们的热情,个别同学课后与我的交流,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要追的是,我的目标是考上名牌大学,我准备这样追: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知识。" 我微笑地点点头,学生明白了,知道了夸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学难点突破了!

评课时,我课上的各个优点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同时也听到了批评的声音。毫不客气地说:我的课是失败的!

最大的原因:学生自主性不够!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以学定教。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观点,我没有听从,感觉像是硬生生地把学生往我预设的路上拉。需要修改的地方:关键句子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分析。

原因二,朗读指导欠缺,朗读时因注意轻重缓和与停顿。

原因三,时间分配上有点误差,重点放在课文研读上,复述课文这一环有些难,花的时间过长。

原因四,板书设计让人费解,可以从夸父执着追求的精神上突破。

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教案 14

【教材解读】

本文是人教版教材三下第八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夸父追日》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最早见于《山海经》的《海外北经》,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教学时,在遵循略读课文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还须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激起其对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着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文特点——想象神奇,我在设计时,努力体现中段略读课文的要求和年段训练目标,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适当合作学习,在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养成乐于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点拨引领作用,略中有精,抓住文本关键词句,通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获得思想启迪,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

【学习目标】

1.借助学习提示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3.体会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借助学习提示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教学难点】感悟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

【教学流程】

一、以图导入,引发神奇

1.看图猜故事。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精彩的图片。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2.揭题;读题;聊特点。

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读题。你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板书:神奇)谁有一双慧眼,能从题目中发现神奇?我们再来读读,读出它的神奇。

二、充分初读,整体感知

1.明确课型,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阅读提示,画出学习任务

《夸父追日》这个课题与《女娲补天》有点不同,课题前面有一个*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学习提示,画出学习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2)汇报交流:谁来说说,提示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学习要求?

(略读课文前的一段导语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这段导语,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导语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一遍读完如果老师没有叫停,你就抓紧时间读第二遍第三遍,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这样几个词语。

虞渊 渭河 瀚海 大泽

手杖 颓然 遗憾

一眨眼  霎时间

a 指名读,齐读。大家注意没有,第一组词都与什么有关?

b 读准第二组词语。

c个别读,齐读。读这两个词(第三组),你们有什么发现?

3.说说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说。

(2)出示提示,帮助学生学会概括。

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    ),就去追赶(     ),追到(     )时,他倒下来变成了(    ),他的手杖变成了(     )。

(3)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说

(许多略读课文,在文章前面的连接语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要么过于简单,概括得不完整,要么过于罗嗦,相当于复述。精读课文承载着较多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这里,教者可加大概话能力的训练力度,舍得点花时间,下点功夫,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过渡,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像这样神奇的句子课文里还有很多。

三、指导阅读,感受神奇

1.默读课文,用﹏﹏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细细地读一读,想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2.交流:哪些语句让你感到了神奇;指名说,各抒己见。

(编者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叶老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叶老的话充分肯定了略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实施略读课文教学时,我们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并充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重点句子

句子一: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1.个别读,你觉得神奇在哪儿?

2.感悟“一眨眼”、“两千里”(“一眨眼”是多长时间?→你眨一下眼→你们眨一下眼→一眨眼夸父跑了多远?→知道两千里有多远吗?→大约是从我们温州到南京的距离。你看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跑过了杭州、跑过了无锡、跑过了常州、跑到了南京,神奇吧?真是太神奇了。)

3.指导朗读:随机对话,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神奇。现在假如你就是夸父,我问问你,你为什么要跑得这样快?

过渡: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的水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1.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了?

2.给“霎时间”换词,读句子

3.指导朗读

句子三: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发出巨响。

1.想像:这个时候,夸父已经累得怎样?理解“颓然”。

2.指导朗读

(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略交互,相互融合。由于受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要“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反复斟酌、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 “着力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夸父追日》的着力点在“体会神话的神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语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使略读与精读融为一体。)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1.夸父耗尽所有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呢?读同学们读读第一段,找出原因。

2.出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1)指名读

(2)引读:是的,当追得口渴难忍时,夸父就是这样想的——;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当追得快要耗尽全身力气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

3.感悟精神:同学们,面对颓然倒下的夸父,面对为了人� 这是一部记述我国古代神话、地理、物产、民俗、宗教等方面内容的书,全书共18卷,是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大家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写《夸父追日》这个故事的。

5.出示古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1)师范读

(2)自由读

(3)能懂得它的意思吗?我们来试试

(4)你是喜欢现代文还是古文?为什么?

现代文与古文各有长处,现代文好读,容易懂;古文精炼,很讲究用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山海经》,也可以读读其他的神话故事。

(教学略读课文,我们还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本设计在课终围绕“体会神话的神奇”这根主线,“拖出”古文,意在通过文白对照,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对古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夸父追日

神奇

精神

夸父逐日教案 15

教学目标

1.诵读《夸父逐日》,初步感知文言文,培养孩子的文言语感。

2.通过文白对照,感知文言文与不同的语言特点。

3.学习夸父敢于挑战自然、追寻光明的。

教学过程

一、诵读文言故事,导入新课学习。

1.教师诵读文言文《夸父逐日》,引起孩子的诵读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的文言语感。

2.学生模仿诵读。

3.借助注释,理解文言大意,感知故事内容。

二、阅读白话故事,进行文白对照,感知文白语言特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自读《夸父追日》,感知故事内容,扫除生字。

2.接龙朗读课文,师指导重点句段的朗读语气。

3.在旁标注文言文,进行文白对照,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培养孩子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4.同桌交流对照内容(一人文言,一人白话)。

5.根据屏幕上出示的句段,找出对应的文言部分或白话部分。

三、再读文章,感受故事背后蕴涵的。

1.思考: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

2.你认为“光明”指的是什么?

3.你从夸父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4.你有没有自己的“光明”,该怎样去实现他?

四、延展阅读任溶溶先生主编的《神话故事》之《夸父追日》,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与魅力,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技巧。

五、布置作业:

写一《夸父追日》读后感

《夸父逐日》教案 16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3、体会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5、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6、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7、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中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句。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禹身先士卒,无私奉献,治服洪水为人类造福为世人敬仰;大卫聪明机智,英勇无畏,打败巨人拯救以色列人民令我们钦佩。这些生动的故事与传说,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启迪了找们的智慧。今天,我们将走进神话世界,去认识一位神奇的人物,他的也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

2、板书课题:夸父逐日,齐读。

3、借助注释,理解课题。

夸父:是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逐:追赶、赛跑。

夸父逐日:夸父追赶太阳。

4、认识文体。了解特点。

⑴学生根据预习,说说这课文的内容与以往学习的其他课文有何不同之处。

①简短,只有三行三句话。

②字句简练,但包含着具体而丰富的意思。

③需要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内容。

⑵教师:是的,这是一古文,也叫文言文,内容虽然简短,但却讲述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老师指导。

三、自学反馈,理解内容

1、提示自学方法。

①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集体评议,纠错正音。(多请几个学生来读)

②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根据注释理解意思。

③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说说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④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解疑。

⑤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全文的意思,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

2、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3、出示文中生字,认读理解。

渭:即渭河,发源于甘肃,经陕西流人黄河的一条大河。

邓:是一个姓氏,文中“邓林”指的是桃林。

4、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弄懂词句意思。

5、生生交流自学成果。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难词难句的意思。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①逐走:追赶,赛跑。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

②句意:夸父追赶着太阳,一直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⑵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①欲:想要。饮:喝。河、渭:黄河与渭水。

②句意: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⑶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①大泽:大湖。

②句意: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⑷未至,道渴而死。

①未至:没有直到。道:路途中。

②句意: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渴死了。

⑸弃其杖,化为邓林。

①弃:遗弃。邓林:桃林。

②句意: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6、学生将各句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述夸父逐日的意思。

(巨人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四、课堂

1、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齐读全文。

2、教师:这节课,我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了解了夸父逐日的故事。我们不得不佩服古文的精妙,竟然只用了

极其简短的三行文字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那么,在这个神话故事中表现了夸父的什么,寄托着古人怎样的愿望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2、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质疑拓展,丰富文本内容,完整感知故事情节。

2、体会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和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3、了解著作《山海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体会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和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第二课时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认识《山海经》。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

1、指名背诵课文,集体评议,及时纠正错误。

2、全班齐背课文。

3、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⑴师生合作,教师抽读文中的字词或句子,学生说出相应的意思。

⑵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讲述夸父逐日的故事。

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神话故事讲述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4、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了解了夸父逐日的故事,你还有什么疑问想弄明白的吗?

5、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

⑴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

⑵夸父临死前抛出手杖化成桃林又是为了什么?

……

6、教师,导人:是的,课文虽然为我们讲述了夸父逐日的过程及结果,但仍有许多空白处需要我们去想象,去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夸父的,以及古人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二、交流拓展,体会

1、学生展开想象,针对提出的疑问,畅所欲言,交流解疑。

2、通过阅读,说说夸父逐日的原因与弃其杖的目的。

⑴夸父逐日是为了抓住太阳,叫太阳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表现了夸父对光明的热爱。

⑵夸父弃杖是为了将手技化为桃林,让追寻光明的后人摘取树卜的鲜果解渴,使他们百倍,奋勇前行。表现了夸父身虽死而志长存,追求光明的信念永生不息。

3、品析文本,体会夸父逐日的艰辛,感悟其品质。

⑴“入日”: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感受夸父逐日路程之遥远,体会夸父不辞劳苦,坚持不懈的。

⑵“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口渴难忍,饮干黄河、渭河的水仍无法解渴,足见夸父在追日途中英勇顽强的。

⑶“未至,道渴而死”:夸父为逐日最后焦渴而死,从中体会夸父为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⑷“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永生不息,为了鼓励追求光明的人奋勇前行,他临死前奋力抛出手杖,化为一片桃林,希望树上的鲜果能为追求光明的人解渴,并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从中再次体会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6、教师:夸父为了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不辞劳苦奋勇追赶太阳,最终渴死途中。这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7、讨论交流:夸父逐日的故事寄托着古人怎样的愿望?

⑴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古人在漫长的黑夜没有灯火照明所可能带来的不便与危险。

⑵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体会。

这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三、课堂,认识著作

1、教师:为了让光明永存人间,夸父顽强不息奋勇追日,最终渴死途中。但他身虽死而志长存,以生命铸成山岳,以手杖化为桃林,以甘美的鲜果帮助与鼓励人们在追寻光明的路上奋勇前行。人的一生总要有所追求,如果拥有了夸父逐日的和力量,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又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呢?

2、认识著作《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共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的山水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海经》所记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堪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价值。

四、作业设计

1、默写课文。

2、完成自测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学教案 17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了解神话,初步知道神话的特点。

3. 体会夸父为民造福,勇于牺牲的精神。

4. 认识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是神话,体会夸父的精神品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 板书课题,由课题提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

3. 小组互动。

4. 集体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

5. 说说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6. 指导朗读。

二、迁移练习

1.检查识字。

(1)巩固生字读音。

(2)小组内认读,老师指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交流识字方法。

2.实践活动。

收集神话故事,开一次神话故事会。

板书设计:

夸父追日

夸父——勇于牺牲——为民造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