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页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10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盘古开天地》。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神话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专题。《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立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感受文中盘古倒下后化为万物的神奇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会写“黑乎乎、翻身”等12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说教法】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让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会运用多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课我将主要采用“ “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优美的神话语言需要读,高大的神话形象需要读、深刻的神话内涵需要读。只有通过男女对赛读、指名读、教师示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再根据课文中的四幅插图,给予一定的引导,才能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说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悦放课堂”理念,通过教师适当引导达到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朗读感悟、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充分读,体会,并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分享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思维,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四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中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本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中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看看盘古是如何创造世界的。
二、研读课文。
(一)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文章内容。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吗?
(二)齐读第一段,思考:最初的宇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混沌一片)
(三)找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感受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哪位同学们知道盘古是怎样把天和地分开的?(可以用课本中的句子来回答)
回答: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3、请同学找出描写盘古开天劈地的动作的词。
这里“拿”、“劈”两个字把盘古开天劈地时的气魄体现了出来。
这两处动作描写写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板书:开天辟地)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找一找,这段话中有好几对反义词(学生回答:清——浊,轻——重,上升——下降,天——地)
让我们男女对读,女生读出来羽毛般轻盈的感觉,男生读出来土地的浑厚。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样做的?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踏着地。
生: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
师:盘古顶天立地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盘古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最后,他感觉怎样了?
生:很累
(五)听老师给大家范读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画面,盘古是个怎么样的人?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师:“精疲力竭”说明了什么?
生:盘古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过渡: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六)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一下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
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气息变成风和云,声音变成雷声,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四肢和躯干变成四极和名山,肌肤变成大地,血液变成江河,汗毛变成树木,汗水变成雨露。
(板书:化为万物)
师:请同学们用朗读诗歌的方式认真读这一段文章。(教师将本段分为了七小节。)
(老师示范读一小节,每一小节找学生朗读,集体朗读。)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
生2:盘古的耳朵变成了海螺。(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
生3:盘古的头发变成了长长的柳枝。
生4:盘古的牙齿变成了地上的石头。(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
生5:盘古的血管化成了大地上的纹路……
(六)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三、升华中心。
同学们,我们就把课文变成了一本连环画,把每一段话变成一幅幅画。现在,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能看着上面的插图(混沌一片——开天劈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课后作业:课下搜集我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说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混沌一片(起因)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经过)
化为万物
创造世界(结果)
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播放课件:《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哪吒传奇》中的哪吒、《葫芦兄弟》里的葫芦娃。问,认识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吗?从而引出《盘古开天地》中的盘古。板书课题。读课题。携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 我先有感情地范读,用老师的读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有一种想自己去读的愿望,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与需求,再默读课文并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中心句,找出中心句中的中心词(创造)。这就是我们所说提炼出主线和中心的学习方法,把文章读成一句话、一个词。教师指导书写“创造”一词,同学之间交流对“创造”的理解,想一想,为什么“创”是立刀旁?为什么“造”是走之地?体会我们祖先造字是有讲究的。也从字里行间感悟出:创造的道路是艰辛的,创造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大刀阔斧、披荆斩棘,也需要永远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到底盘古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呢?
我会写:
慰:慰藉 安慰 欣慰 慰问
藉:慰藉 枕藉 蕴藉
锐:锐利 敏锐 尖锐 养精蓄锐
滩:河滩 滩地 浅滩 滩头
帐:帐子 蚊帐 帐篷 营帐
烁:闪烁 烁烁 震古烁今
蝙:蝙蝠 蝙蝠衫 蝙蝠怪
蝠:蝙蝠 蝙蝠侠 燕蝠相争
霸:霸气 霸占 霸权 霸王 横行霸道
鹰:雄鹰 苍鹰 老鹰 猫头鹰 鹰击长空
形近字:
藉(慰藉)籍(书籍)
锐(尖锐)悦(喜悦)
滩(海滩)摊(摊手)
帐(帐篷)账(账单)
蝙(蝙蝠)编(编写)
蝠(蝙蝠)福(祝福)
多音字:
藉:jiè慰藉 jí狼藉
露:lù露珠 lòu露脸
近义词:
暖和——温暖 喜欢——喜爱
慰藉——安慰 猛厉——猛烈
锐利——尖锐 奇幻——奇妙
发明——发现 活泼——伶俐
反义词:
暖和——寒冷 喜欢——讨厌
猛厉——轻柔 真实——虚假
美丽——丑陋 复杂——简单
词语扩展:
可爱的星 奇幻的云彩
晴朗的天空 美丽的夜色 快乐的童年
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理解词语:
【慰藉】安慰。
【扫荡】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文中指风雨雷电的威力大。
【锐利】(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
【奇幻】奇异而虚幻。
【霸气】专横的气势。
【复杂】(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
课内词语:
慰藉、蝙蝠、霸气十足、猫头鹰、海滩、闪烁
句子解析:
1、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锐利”本身的意思是尖锐、锋利。在这里丰富,是让你的想象力丰富起来。
2、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
“顶”是特别的意思,在这里表示程度。“跑跳”“仰”“看”写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
3、晚上,当你被逼着上 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逼”字如果改成“叫”或其他字好不好?
“逼”字用得很好,它体现了孩子们内心的不情愿和无奈。如果改成“叫”字或其它的字,就不能体现孩子们的内心的无奈和后面想象的重要性。
4、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的慰藉!
这句话紧承上文,与第4自然段“的慰藉”相照应,再次强调了雨天里,天窗对孩子们心灵起到的抚慰作用。
5、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这句话形象的描绘了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和想象到的情景,“带子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孩子们眼中的闪电的样子。“大十倍百倍”写出了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
6、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用“也许”这个带有想象色彩的词语组成的排比句,想象夜晚的美丽与神奇,极富感染力,体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7、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解释了大人们应该被感谢的原因,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揭示
第二部分(4~7):写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
第三部分(8):通过对大人的感谢说明天窗是神奇的。
课文主题:
本文描写了农村乡下的孩子透过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表达了他们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导思”等。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我会自学、我会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开始播放《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娃》等图片,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自学提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读的字做上记号,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身化万物”的无私。
我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1、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可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出示画面(幻灯出示)让学生在画面的引领下练习复述,板书、画面、教师的适时点拨,能起到架设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2、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情感的渠道。
说“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一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主人公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立地,最后把全身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宇宙的神奇故事。作者想象极其丰富,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是一篇孩子们喜欢阅读的课文。整个故事围绕“创造”这个中心来写,所以我说课的主标题是《创造改变了世界》。
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倡导“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鉴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的实际,我将本篇课文教学的思路定位在“以学定教,形成琅琅书声的课堂”,
说“学习目标”
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强、形象思维相对活跃,有一定的联系实际和模仿能力。于是我为本课时设计了如下两点教学目标。
一是,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体会词句意思,读出语感。
二是,以“创造”为线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其目标是本课时教学重点,目标二是本课时教学难点。
说“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
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明晰学生学习的重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教学层次结构:
一是,认真朗读课文,吟盘古开天劈地;
二是,细细阅读课文,品盘古创造宇宙;
三是,感悟诵读课文,咏盘古献身精神。
(一)认真朗读课文,吟盘古开天劈地
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播放课件:《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哪吒传奇》中的哪吒、《葫芦兄弟》里的葫芦娃。问,认识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吗?从而引出《盘古开天地》中的盘古。板书课题。读课题。携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 我先有感情地范读,用老师的读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有一种想自己去读的愿望,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与需求,再默读课文并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中心句,找出中心句中的中心词(创造)。这就是我们所说提炼出主线和中心的学习方法,把文章读成一句话、一个词。教师指导书写“创造”一词,同学之间交流对“创造”的理解,想一想,为什么“创”是立刀旁?为什么“造”是走之地?体会我们祖先造字是有讲究的。也从字里行间感悟出:创造的道路是艰辛的,创造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大刀阔斧、披荆斩棘,也需要永远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到底盘古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呢?
(二)细细阅读课文,品盘古创造宇宙
1、创设情景,渲染神话意境。
我问学生: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开天地的神奇?估计学生肯定会说:想,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开始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极富神话特色,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盘古要创造美丽的宇宙该付出多大的努力呀!
2、从“开天辟地”感受“创造”的艰辛
接着我和学生用问答式读第2自然段,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做动作重点理解“抡”“劈”,有了前面情景创设作为铺垫,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盘古“抡斧猛劈”分开了天和地,;后面学生又通过自读自悟,理解几组反义词(清浊轻重上升下降),通过老师的指导,在朗读时对文字有了轻重快慢的处理,了解天地分开的缓慢过程。感受盘古创造宇宙的艰辛。
3、从“顶天立地”感受“创造”的执着
(感受盘古创造的执着就得)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唤醒学生真切的感触,带学生进入情境,步步深入:指明个读第3自然段,同时让学生用肢体语言体验盘古头顶着天,脚蹬着地,(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从每天天升高一丈、地下降一丈、盘古就这样坚持着,(一天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踏着地;一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不知过了多少年,直到天地稳定下来盘古也累得到下去了。从这些语句来理解创造需要执着,需要坚持。感悟盘古为创造天地,倾其所能,执着付出的壮举!
4、“化作万物”感受“创造”的无私
盘古的无私最然我们感动,第四自然段语言极具特色,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整体多样化朗读,并出示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排比句式的特点,观看图片同时拓展想象他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变成了()
()变成了()
接着将文中的句子变换方式(把“变成了”变成了“我知道”的句式i)再说再读,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我知道它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我知道()
()我知道()
让学生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然后再出示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在复述课文内容,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反复多样地朗读后,学生感受到,盘古为创造美丽的宇宙无私奉献他的全部。(板书:化作万物)
(三)感情诵读课文,咏盘古献身精神
随着朗读的多样化,层层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盘古的形象已经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老师问: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呢?这时学生对盘古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绝对是最真。接着我结合板书复述: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为创造美丽的宇宙承受艰辛,执着付出,无私奉献,都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最真挚的感情朗读全文。
当学生满怀深情的读完全文后,出示课后作业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这样的是故事吗?回去把这个神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还可以阅读我们在第一课时所提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甚至更多。
附: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盘古顶天立地创造美丽的宇宙
化作万物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宝库中,神话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宝库最耀眼的王冠上。如今,古老的神话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下面,我就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谈谈我的教学构想。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设计、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构想。
一、教材分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材处理
(一)教学目标
针对这样的教材,我该怎么处理呢?细细思量后,我决定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的确立、教学难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这四个方面处理本教材。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新课程总目标和三年级阶段目标――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神话形式;依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二)、重点、难点
确定了本课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自然也就出炉了。本课重点是: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复述课文。
为什么把这些确定为本课重点呢?首先是依据本单元和本课教学目标,其次是因为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采用紧扣中心词句,用“
难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因此,本课将……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在第一课时我将在学生熟悉“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神话故事这个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告知他们什么叫神话及其基本特点。接着,在第二课时,我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深切体会神话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个特点。最后,让他们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展开想象真切体会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以期突破难点。
(三)、课时安排
依据本课教学目标,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决定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辽阔、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分清层次。
第二课时:
1、读懂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身边的万物与老祖宗盘古的化身联系起来。
3、积累并运用本课好词佳句,练习复述课文。
三、教法、学法
以上这四个方面是我对教材的处理。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教法的选择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 为什么把“ ”本课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优美的神话语言需要读、高大的神话形象需要读、深刻的神话内涵需要读。只有通过层次读、体验读、引读、导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再创设一定的音响和画面情景,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才能达到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二)、学法的思考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所以,真正的好老师不只是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学法的选择一样重视。
教无定法,学无成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有了正确的教材解读及处理,有了科学的教法和学法,再加上新颖而合理的课堂设计,一堂真正的语文课离成功已经近在咫尺了。接下来,我就详细说说本课精读环节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分为“解读课题、提炼中心;读中感悟、走进文本;尝试复述、回归神话;激情说话、拓展升华;分层作业、放飞个性”五个大块。首先,解读课题、提炼中心。
(一)解读课题、提炼中心
1、上课伊始,开门见山,解读课题。让学生用朗读分别强调“盘古、开、天地”这三个词。这样,三种朗读出现了:“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朗朗书声中,学生自然而然领会了谁干什么这个句式,体会到了汉语音节的音乐美,感受到了祖国语言轻重缓急的神奇。《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其实,这种情感的培养是无处不在的,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我这个解读课题的设计就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吧。
2、接下来,抓住题目中的“开”字,提炼出全文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再提炼出中心词“创造”,并板书。在这个提炼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对日益忙碌的现代人也十分受用。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这种方法,学生将受益终生。
(二)读中感悟、走进文本
提炼中心后,就应该围绕中心“读中感悟、走进文本”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先走进“开天劈地”的神奇。
1、领略“开天辟地”的神奇:
(1)、情景渲染、走近神奇。
首先出示课件,在爆裂等音响声的渲染中,学生闭眼听老师激情解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用多种手段辅助学生学习,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文本,为朗读好这一段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2)、层次朗读、感悟神奇
接下来,在连续的情感中,出示文字课件,层次朗读。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的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在这个部分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感悟神奇;个性阅读、体会神奇;体验阅读、内化神奇”,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到情感再读到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浑然一体。读后我会顺势引导:“同学们,领略盘古开天劈地的神奇,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盘古顶天蹬地的顽强吧!”并板书“顶天蹬地”。
2、感受“顶天蹬地”的顽强
(1)、角色体验、感受顽强。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角色体验,学生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在角色体验中,他们走进了文本,读懂了“顶、蹬”的意思,读懂了盘古的高大,读懂了盘古的顽强,这时,可能会有同学在亲身体会后说:“好累哟。”如果有这个资源生成的话,就立即抓住,没有的话就引导,让学生体会,我们顶天蹬地一会就累了,那盘古呢,做了多久?
(2)、激情导读、颂扬顽强。
顺时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又一次朗读中,学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也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3、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朗读结束后,我会抑制不住激情地引:“同学们,顽强的盘古最终还是倒了下去,他怎么样了?”顺势就板书:化作万物,进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这个环节的学习。
(1)、自由朗读、发现无私。
在这个环节,首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朗读、发现“无私”,然后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我除了适时指导语言积累外,还会通过我的评价与提醒,培养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真诚评价的好习惯。
(2)、深情引读、感悟无私。
在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我会深情引读课件红色的部分。排比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气势磅礴。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通过读,淋漓尽致的凸显出来了。读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读中,盘古的无私得到了感悟;读中,神话的特色得到了彰显。朗朗的书声中,还愁盘古的形象丰满不了吗?还愁初步感知不了神话的特点吗?
(3)、小组合作、赞美无私。
深情引读后,我就开始抓住“省略号”这个教材资源,开始小组合作,赞美无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展开想象,先个别写话,再小组内合作交流修改,连句成段。这样设计,要求明确,步步落实,一一到位。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想象力。通过创作,神话在学生那里,已经是零的距离。
到这里,本课时第二个环节“读中感悟、走进文本”已经全部结束,这时,学生的激情还在流淌,顺承这份情感,马上进入“尝试复述、回归神话”。
(三)尝试复述、回归神话
首先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在画面的带领下示范复述。然后让学生看着画面和板书,尝试自己复述。画面、板书、我的示范复述,就象一条铺好的路,能让学生沿着它去摘下“复述课文”这朵美丽的成功之花。
(四)、激情说话、拓展升华
在学生复述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次回归中心词“创造”,这样和前面的开题前后呼应,使整堂课浑然一体。此时,学生的感情已经到位,盘古的形象已经丰满,顺势让他们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已经是水到渠成,是给他们一个倾泻情感的渠道。相信此时,对盘古的敬佩感激,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赞美自豪,都会从他们口中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
到这里,本堂课已接近尾声,接着回归课题,呼唤升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顶天立地的形象――开天辟地的盘古!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师生共同的呼唤,将为本课情感做一个总体回归与升华。
(五)层次作业、放飞个性
最后,遵循“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个教育指导思想,布置层次作业,放飞个性。
必做作业:
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为开故事会做好准备。
选做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抄一抄,记一记。
3、演一演这个故事。
至此,《盘古开天地》精读环节已全部结束,预期目标也基本达到。接下来,我就本课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训练作一小结。
五、训练设计
本课训练本着“还课堂给学生、显语文之本色”的指导思想,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设计了不同的训练。充分到位的朗读是本课最基本的训练,它贯穿整个课堂,提升了整堂课的灵气。小组合作写话、“我想说……”和课堂中无处不在的认真倾听的训练是本课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的层次作业更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根本体现。特别是必做作业“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为开故事会做好准备”的设计,它可以引领学生从《盘古开天地》走向古老的神话,进而从古老的神话走向“灿烂的中华文化”……正如崔峦所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真真切切爱语文”。本课训练设计,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探索后留下的痕迹吧!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语文人教版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分析教材发现,本单元收录的每篇课文都在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盘古开天辟地并化作万物最后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是从神话故事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所在,体会到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学习神话故事的方法。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体会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知道三年级的学生要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因此,本课的难点我确定为:掌握文中出现的分号,省略号的用法及作用。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能借助学习工具、生活积累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三年级学生活泼开朗,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因此,通过《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叙述出来。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我分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六)作业设计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之前播放图片(幻灯出示),《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娃》,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并板书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准备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见不认识的字直接查字典。
3、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这里我要通过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情感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我将根据学生喜欢的句子(幻灯出示),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些句子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在这一段中出现了分号和省略号,边读边让学生体会两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仿写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出:盘古的()变成了()的()。这样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段学习训练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幻灯片出示与课文相符的图片,再利用板书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对盘古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六)作业设计
1、放学后,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五、说板书(略)
1、分析背景:
18、《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专题,它是叙事性文章,是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前几单元分别是 反映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名人故事、秋的特点、对植物有趣的观察和发现。
后几单元分别是壮丽的祖国山河、怎样看待问题,想问题,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爱的奉献。它体现对学生进行献身教育和爱国教育。从教材编排上也体现教材内容的多样化。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3、学情:学生在第一教时,以对课文有所了解,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理清了层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朗读感悟,通过盘古的行动体会献身精神。
4、困难:朗读感悟中会遇到困难;(开天的艰难)想象空间(身躯的变化)
5、方法:教学时,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生字的复习,字的准确性,读的方法指导)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设计好疑难点,给学生一搭建平台。简笔画,体现学科的综合。
说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抓盘古开辟天地和献身两部分,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积累好词句。
我执教的《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是一篇神话故事。这类课文在小学阶段是第一次出现,新鲜的体裁,必然会激起三年级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但也容易把神话的虚幻性和我们生活的现实性混淆在一起。要通过这堂课向学生传递些什么呢?我想,首先要通过这堂课让学生初步了解神话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知道其中的人物是通过人们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人们富于他们超凡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神通广大的本领,但也与我们人类一样有思想、会思考。于是,我利用课前谈话,从学生熟知的哪吒、孙悟空等神话人物入手,让学生找找他们的共同点,又通过教师简单的概括,初步渗透神话奇特而又虚幻的特点。这篇文章中也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比如:盘古这个巨人的形象,他一睡就睡了十万八千年,一天要长6、66米,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等等(这是第二课时),通过让学生充分的想象,来感受他的与众不同,他的神奇,从而来达成目标中所提出的体会神话丰富的想象,感受神话奇幻的特点这一目标。其次,注重朗读,多元感悟新课标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对本课的朗读训练进行了重点强化,具体设计了读准、读懂、读好三个环节。 (1)读准。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争取把字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顺畅。由于学生进入三年级,已经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并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独立识字。因此识字任务可以交给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完成,但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集体解决难读的词语并巩固。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课堂上对全文逐段进行朗读检查,而是抽取了学生认为最难读的段落进行重点指导。 (2)读懂。在读通的基础上,让学生边划边读。这个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盘古这个高大、勇猛、神奇的人物形象。学生的朗读感悟也可以是多元的,能感受到盘古的勇猛、力大无比、坚持不懈,也可以感悟到这个人物的神奇、与众不同。 (3)读好。在读懂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去体验,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第三,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让课堂的语文味浓一点本文第二自然段语言极具特色,后面两句话中就包含着3对反义词、1组近义词。我让学生自己研读发现,特别是近义词,为什么同一个意思作者却用了3个不同的词语,通过让学生换词读,让他们自己发现得出结论,这样会造成语言的重复。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积累语言,我想还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今后自己的习作中也要避免用词的重复。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简单的说明,考虑的不一定到位,并且虽然这些意图都是我力求要体现的,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难尽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还请各位教师多提宝贵意见。
说“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一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主人公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立地,最后把全身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宇宙的神奇故事。作者想象极其丰富,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是一篇孩子们喜欢阅读的课文。整个故事围绕“创造”这个中心来写,所以我说课的主标题是《创造改变了世界》。
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倡导“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鉴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的实际,我将本篇课文教学的思路定位在“以学定教,形成琅琅书声的课堂”,
说“学习目标”
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强、形象思维相对活跃,有一定的联系实际和模仿能力。于是我为本课时设计了如下两点教学目标。
一是,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体会词句意思,读出语感。
二是,以“创造”为线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其目标是本课时教学重点,目标二是本课时教学难点。
说“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
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明晰学生学习的重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教学层次结构:
一是,认真朗读课文,吟盘古开天劈地;
二是,细细阅读课文,品盘古创造宇宙;
三是,感悟诵读课文,咏盘古献身精神。
(一)认真朗读课文,吟盘古开天劈地
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播放课件:《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哪吒传奇》中的哪吒、《葫芦兄弟》里的葫芦娃。问,认识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吗?从而引出《盘古开天地》中的盘古。板书课题。读课题。携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 我先有感情地范读,用老师的读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有一种想自己去读的愿望,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与需求,再默读课文并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中心句,找出中心句中的中心词(创造)。这就是我们所说提炼出主线和中心的学习方法,把文章读成一句话、一个词。教师指导书写“创造”一词,同学之间交流对“创造”的理解,想一想,为什么“创”是立刀旁?为什么“造”是走之地?体会我们祖先造字是有讲究的。也从字里行间感悟出:创造的道路是艰辛的,创造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大刀阔斧、披荆斩棘,也需要永远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到底盘古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呢?
(二)细细阅读课文,品盘古创造宇宙
1、创设情景,渲染神话意境。
我问学生: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开天地的神奇?估计学生肯定会说:想,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开始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极富神话特色,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盘古要创造美丽的宇宙该付出多大的努力呀!
2.从“开天辟地”感受“创造”的艰辛
接着我和学生用问答式读第2自然段,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做动作重点理解“抡”“劈”,有了前面情景创设作为铺垫,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盘古“抡斧猛劈”分开了天和地,;后面学生又通过自读自悟,理解几组反义词(清浊轻重上升下降),通过老师的指导,在朗读时对文字有了轻重快慢的处理,了解天地分开的缓慢过程。感受盘古创造宇宙的艰辛。
3.从“顶天立地”感受“创造”的执着
(感受盘古创造的执着就得)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唤醒学生真切的感触,带学生进入情境,步步深入:指明个读第3自然段,同时让学生用肢体语言体验盘古头顶着天,脚蹬着地,(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从每天天升高一丈、地下降一丈、盘古就这样坚持着,(一天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踏着地;一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不知过了多少年,直到天地稳定下来盘古也累得到下去了。从这些语句来理解创造需要执着,需要坚持。感悟盘古为创造天地,倾其所能,执着付出的壮举!
4.“化作万物”感受“创造”的无私
盘古的无私最然我们感动,第四自然段语言极具特色,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整体多样化朗读,并出示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排比句式的特点,观看图片同时拓展想象他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变成了()
()变成了()
接着将文中的句子变换方式(把“变成了”变成了“我知道”的句式i)再说再读,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我知道它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我知道()
()我知道()
让学生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然后再出示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在复述课文内容,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反复多样地朗读后,学生感受到,盘古为创造美丽的宇宙无私奉献他的全部。(板书:化作万物)
(三)感情诵读课文,咏盘古献身精神
随着朗读的多样化,层层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盘古的形象已经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老师问: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呢?这时学生对盘古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绝对是最真。接着我结合板书复述: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为创造美丽的宇宙承受艰辛,执着付出,无私奉献,都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最真挚的感情朗读全文。
当学生满怀深情的读完全文后,出示课后作业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这样的是故事吗?回去把这个神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还可以阅读我们在第一课时所提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甚至更多。
附: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盘古顶天立地创造美丽的宇宙
化作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