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金色的鱼钩(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设计意图: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选编意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以阅读方法的训练、表达方法的习得为主,在阅读方法的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并以阅读方法的深化为延伸点,组织课后拓展性阅读。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语言朴实,生动感人,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该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句进行学习,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手法。
4、加深学生对长征的了解,感受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长征故事的兴趣。
教学难点
抓住中心句“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长征导入,明确步骤
1.背诵毛泽东《七律·长征》。
2.快速浏览长征资料,感知长征艰难。
(出示长征资料:长征途中,中央红一方面军徒步行走了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整个长征途中,红军只休息了44天,途中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十几万军阀的封锁包围。红军身后有大炮追着,头顶有飞机轰炸,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从瑞金出发时有红军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
3.读课前连接语,明确学习步骤。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二、检查预习,初知大概
1.正音:和面、作料、勉强、嚼着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设计意图:自主读悟,从整体粗知课文大意是“略读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
三、理清脉络,概括故事
1.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读几遍。
2.交流:在你的脑海中,哪些画面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秘密、命令、遗言等)
(设计意图:根据“导语”,充分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息点,筛选信息点。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学习略读方法。)
四、抓中心句,释疑解难
1.出示中心句“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仔细默读第一个故事,边思考,边写写批注。
3.学生交流
(1)出示片断,集体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金色的光芒”?这是一种怎样的光芒?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4)教师小结方法: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动作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要有精讲的环节,可以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提供保证。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4.围绕中心句,学习第二、三个故事。
(1)自主默读第二、三个故事,写写批注。
(2)同桌交流,丰富认识
(3)集体交流,质疑解难
①汇报从重点词句中体会到人物品质(高度的责任心、一心为战友、舍己为人等)
②交流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手法
③讨论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渲染人物形象
④提出自己学习后的疑问,讨论解疑。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课堂上,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展现自己的个性,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望。)
五。推荐长征故事
1.推荐阅读长征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提示:用“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文章中塑造人物的表达方法。)
2.阅读其它长征故事,以“长征”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又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进一步引发,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六。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秘密(动作) 硬咽
命令(神态) 笑
遗言(语言) 一定 没
抓中心句读懂课文
[教学反思] 略读教学,吾将上下而求索
刘丽燕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适时资料补充,为顺利学习奠基。
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学生对长征的资料知之不深,为了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毛泽东写的诗《长征》,并补充了长征的历史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可是操作中,时间太过拖拉,应该让学生快速浏览,节约宝贵的时间。
2、充分利用导语,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一般都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路,本文也不例外。所以,充分利用导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意,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重难点,从而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师生对话也就有了一定的高度和力度,真可谓一举多得。
3、快速阅读,加强基本功训练。
这篇文章篇幅长,故事性强,因此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从哪里感受到“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是一种怎样的光芒?
4.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只有老师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培养好。如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围绕“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一中心句展开学习。再读课文,思考:从哪里感受到老班长身上的“金色光芒”?这是一种怎样的光芒?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文本,有更大的空间去思考。这样,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在阅读中,总结出方法“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课外阅读的延伸得以迁移,相信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得“鱼”,更能获得“渔”。
5、领悟表达方法,实现读写迁移。
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想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描写了老班长嚼鱼骨头的片断,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你能从中感悟到怎样的光芒?从而使学生领会动作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等等。可是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引导不到位,使得这一目标未能达成,十分遗憾。
6. 拓展延伸,搭起课外阅读的桥梁。
略读教学应该成为连接课内课外阅读的桥梁。我在课后推荐阅读长征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并要求用“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文章中塑造人物的表达方法,实现阅读迁移。这样的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又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进一步引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比较好的做法是: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可是我在教学时却“略还不够略,精也不够精”。在备课时,我的预设是第一个故事精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精教、精学。导致教学后两个故事时,学生的体会、领悟不得法,不深刻。
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成功,因为无论是“阳光”还是“风雨”,收获和经验都是给我的最丰厚的奖励。我坚信,为了略读教学,吾将上下而求索……
《﹡金色的鱼钩》点评
松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潘旭慧
如果说上午的精读课是精瑾细腻的工笔画,那么下午的略读课就是粗线勾勒的山水画,无论哪幅画都是“画画精彩”。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叶圣陶先生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和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他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和精读一样重要。所以,本次新课程培训以“精读与略读”为主题是有重要意义的。
略读课该怎么上?今天刘丽燕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此,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刘老师的辛勤付出!
我认为这节课以下几点做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
1、巧用导语,简化教学环节。
不知老师们注意到了没有,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都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略读课文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迁移阅读能力的作用。刘老师抓住并利用了这一段导语,整个教学设计都围绕这段导语展开,抓住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适时进行疑点再读,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整堂课教学环节简单清楚,收效比较明显。
2、大胆放手,留足学习时间。
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推到一个更隐蔽的角落,让学生站在舞台中间。刘老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整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略读课的教学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师对学生的默读速度非常关注,有明确的默读速度要求,这是非常难得的,这是很多老师容易忽视的,快速的默读对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3、略中有精,做到有的放矢。
虽然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效率就很难提高。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需“精读”的点必须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教师需要反复斟酌,准确寻找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点睛之笔是课文的最后一句“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也是课文的中心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刘老师准确地抓住了这个着力点,重打细敲,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通过对相关句段的学习,体会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4、讲究效率,重视学法指导。
略读教学不是肤浅的阅读指导,同样是有深度的教学,只是它所承载的主要任务与精读教学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对内容的浅层感受上,更应该在学法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学知识,积极实践。这一点,刘老师做得非常好,比如,课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导语,明确学习步骤;在概括课文大意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提示;课快结束时,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等。这些都给了学生有益的启发。
值得讨论的几个地方:
1、在补充课文背景资料时,我们要运用好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因此,对于长征有关概况学生已有一些了解,是否有必要花掉将近5分钟的时间去重新了解?
2、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用在何处最有实效?课文的第二、三个故事的学习,是否有必要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3、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刘老师的语文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还不够到位,效果还不够明显。建议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基于个人对略读教学的一点认识,谈几点想法,仅供参考:
1、略读教学应追求“教略”而“学丰”。
叶圣陶先生还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须提纲挈领地指导;一半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所以,略读课文教学的追求是“教略”而“学丰”,简约而深刻。教师引导要求“略”,设计简约,抓住主线和主要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见解的机会;学生感悟求“丰”,对于文章的重点和精彩之处,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得出丰厚的答案。
2、略读教学要突出其功能性
略读教学有两大功能:巩固训练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
巩固训练功能包括两个方面:读写的巩固训练和阅读的巩固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同样应注重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点,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达到读为写服务,写为读生成的作用。
拓展延伸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思想与内容上的拓展和阅读方法上的拓展。
思想与内容上的拓展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基调,使单元的中心和主题更加丰满和感性,角度更加全面,内容更加深刻。
阅读方法上的拓展就是指我们在略读课文教学时,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借鉴在精读课文学习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学习中进行迁移运用与巩固;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特点,适度进行拓展练习,进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对于略读课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确实将其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本着积累语言,积累写法,积累思想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在读中学写,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粗浅感受和认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揭示课题,生疑激趣
1、板书课题、解题。
(1)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
(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简介时代背景。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师: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
在研读中品析、感悟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或是最受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边读边简单记下自己的体会。提示: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
人物对话部分,适当安排分角色朗读,人物动作、神态部分,使学生领会人物精神品质。
四品味金色,升华感情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标题?“金色的鱼钩”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3、如果这枚小小的鱼钩就陈列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中,你想怎样来解说这件“展品”。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五拓展练习:1、把故事讲给好朋友或父母听。
2、我们要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本连环画书,请你把故事浓缩一下,写一个3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吧!写在我们小笔头上哟!
六课外延伸:搜集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读一读,并制作一期《长征颂》手抄报。
编者按:本文整理的是著名教师支玉恒的教学实录,共两课时。
师:今天我们要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金色的鱼钩”。
师:啊,今天讲一个小东西,(板书“鱼钩”)什么东西?
生:鱼钩。
师:你们同意我这句话吗?
生:不同意。
师:这么小的东西(做一个手势),怎么不同意?
生:虽然这个鱼钩体积很小,但在课文里,没有它,就不能钩上鱼,小红军就吃不上东西,所以它关系到生命。
师:很好,你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了。
生:虽然这个鱼钩很小,但是它的意义是重大的。
生:平常的鱼钩是钓鱼用的,而这个鱼钩,还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说得真好,蕴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生:虽然这个鱼钩是很小的,但是代表着老班长的一种高贵的品质。
(真的很妙,以小见大,以“小”引出学生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大家从一个小鱼钩里看到了那么大的意义,说明大家很会学习。因为它有很大的意义,蕴含着感人的故事,代表着一个人伟大的精神,所以课文上说它是什么鱼钩?
生:金色的鱼钩。
师:(在板书“鱼钩”前加“金色的”)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要带着赞颂和仰慕的情感来读,开始。
生:“金色的鱼钩”。
师:好,我看你们已经对课文的总体意义理解得很好了,但我不知道你们对课文的具体头绪把握得怎么样了?根据课文里说,进了草地不到半个月,一袋干粮就怎么样?
生:吃完了,是两袋。
师:后来有一次在夜晚,老班长和小梁谈话时,老班长说过一句话“我看还有二十天才能走出这片草地”。走了十五天,断粮了,陆陆续续又走了几天,后来说大概还有二十天才能走出去。你们想一想,他们在草地上大概一共走了多少天?
生:三十多天。
师:光说出来的就三十五天了,再加上陆陆续续的大约共有四十天。这位作者还真会写文章。要让我写这四十多天,将会成为一篇长篇小说,但是人们看起来恐怕没味。因为有好多日子,没有特殊的事,也把它写下来,你们想这样写四十天,是一篇好文章吗?
生:不是。
师:所以作者在组织材料的时候,很费了一番脑子。你们想想,他动的什么脑子?这可与你将来写作文的方法有关系。
生:把一些有中心的地方写得非常多,而没有中心的地方写得非常少。
师:第一太笼统,第二听不懂。(众笑)这文章里什么叫“有中心的地方”?什么叫“无中心的地方”?你可能心里明白,但没说明白。
生:把一些有关中心的事例写得很详细,而把与中心没关系的写得很少。
师:第一,你的发言是按照他的思路说的,第二是给他的发言作了一个解释,是不是?你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
生:作者动的脑子是把能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句子写下来。
师:换汤不换药。(众笑)意思差不多。
生:与中心关系大的……
师:(打断)还是这样。你们就不能独立地想一想,别人这么说过了,我就不能这么说了,换一个角度思考。
生:我觉得是抓住了人的话语来显露人的特点。
师:思路是新的,你们想想,要会听话。我刚才说了一共四十多天,他是一天一天挨着写的吗?如果不是的话,他是怎么写的呢?
生:作者是综合写的。
生:作者是把四十天来一天一天情况在脑海里写下来。
师:意思是作者把这四十天来的情况在脑海里进行了回忆,这是在整理材料,下一步呢?
生:他把四十多天思考出一个中心,然后把重要的几天选择出来,就成了这篇课文。
师:好,思路很好。
生:把这四十多天里和中心有关的句子综合起来……
师:(打断)什么是有关无关?写在文章里的每一个句子都和中心怎么样?
生:有关。
师:你不能说把有关的怎么怎么样,无关的怎么怎么样。如果作者把无关的东西也写进文章里面的话,那他就是个蹩脚的作者。这回你们顺着她的思路(指刚才发言的女生)往下想,因为她的思路是正确的。
生:前二十天感人的事情比较少,后二十天感人的事情比较多。
师:错了。
生:作者把这四十天记忆最深的写下来,记忆不深的就是无聊的,所以他就没写。
师:你说的话我又不太同意了,你可以说有些记忆不太深,或者印象不太深的,不可以说是“无聊”的,革命战士克服困难在草地上行军,怎么能说是无聊呢?
生:我觉得是无聊的。因为在草地上走啊走啊,觉得是无聊的。
师:我明白了,他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他心里想那些战士们又饥饿、又疲劳,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行走,心里是无聊,没意思。但是你那样表达,容易让人想成另一个意思,要注意表达方式。好,大家注意,这四十多天,作者没有一天挨着一天写,他选择了几个印象最深,发生了特殊事情的日子,重点写,别的都是用概括的语言带过去,对不对?
生:对。
(有效地耐心地进行学法指导,既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表现手法,又有利于学生的日常写作,一举两得。)
师:你们都预习了课文了。你们想想,作者都抓住了哪几个日子?那些日子发生了什么事?不看书行不行?就看看你预习后在脑子里留下多少东西?(对一些看书的学生)现在看书是缺乏自信。
(我是直奔这一步,呵呵,也还不错了,自我安慰一下。)
生:二十天后,他们没有干粮吃了。老班长在洗衣服的时候,发现水面上跳出一条鱼。
师:对,大家正在饥饿威胁中,那一天老班长偶然发现了一条鱼,从这以后他就给同志们钓鱼吃,同志们就喝上了什么?
生:鱼汤。
师:这是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日子,对不对?
生:对。
师:咱们给记录下来,起个名字叫(板书“鱼汤”)有鱼汤的日子,谁还记得哪一天?
生:在有鱼汤的日子后,老班长总是在池塘里给我们钓鱼吃,可是……
师:(打断)简单点说,你记得哪个日子发生过什么事?
生:我记得那个日子发现了老班长吃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师:他发现了老班长不吃鱼的秘密是不是?
生:是。
师:(指刚才发言的同学)你去写“秘密”,在“鱼汤”的后面。(学生板书)谁还想起了哪个日子?
生:我还记得有一天老班长在钓鱼的时候昏迷不醒了。
师:奄奄一息,后来接着就怎么样啊?
生:牺牲了。
师:你想起了老班长牺牲的那一天。你们说,是老班长奄奄一息,接着牺牲了;还是他最后说的那些话,哪个给你印象最深?
生:老班长临死前说的那些话。
师:给你的印象深是吧?临死的时候说的话,你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
生:遗言。
师:对,可以。咱们写这儿吧。(在黑板后部的空处写下“遗言“)谁还想起哪天?
生:那一天,鱼汤特别少,由于小梁知道了老班长不吃鱼的秘密,就不喝,其余两个小同志也不喝。
师:那么老班长就怎么样?
生:就不高兴了,批评小梁同志。
师:说得太多,概括一些,那天老班长命令大家怎么样?
生:命令喝鱼汤。
师:对,非常概括地说,(在板书“秘密”和“遗言”之间加“命令”)你们看看选出几天来?
生:四天。
师:对,四天。其实这四天里也有详有略,哪一个写得最略?
生:是“喝鱼汤”。
师:对,这个就是发现了鱼,大家有鱼汤喝了,生活有了转机,很简单。所以这一天写得相对来说比较略。最详细的写了几天?
生:三天。
师:发现秘密的那天,命令喝鱼汤的那天,临死留下遗言的那天。这是最详细的三天,这个作者有办法没有?
生:有办法。
师:四十多天,他选择了这三天详细地写,又把必须交代的发现鱼那天,稍微略写。但是你看到这几天是不是就能够想到整个儿四十多天的情况呀?
生:能。
师:这就是作家的艺术手法。比如你们将来写“愉快的假期”是不是要一天一天挨着写呢?
生:不是。
师:你也选几个最高兴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日子,重点来写对吧?
生:是。
师:那么其他的日子就不管了吗?
生:一笔带过。
师:有的可以一笔带过,有的捎带着略写。那么,《金色的鱼钩》这一篇文章是怎么捎带写的?大家看看书,先看最后,老班长牺牲后,作者就放下笔不写了?
生:没有。
师:最后又写了一段。那给最后一段起个名字叫什么呢?(有学生说“纪念”,有说“遗物”,有说“鱼钩”……)
师:作者把这个鱼钩包了一层又一层,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把它珍藏起来,准备将来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是吧?但现在还没送,把它怎么样?
师:珍藏起来。
师:那这个名字该怎么起?
生:“珍藏”。
师:(在板书“遗言”后加“珍藏”)这是最后写的,但又是必须要写的。你们往前面找一找,看看开头写什么?
生:开始是写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
师:进入草地了,是写整个红四军还是他们几个人?
生:红四方面军。
师:是吗?你好好看一看。
生:开头写的是我们几个人。
师:几个人怎么样了?
生:几个人得病了。
师:得病怎么了?住院了吗?
生:落后了。
师:也就是说,在后面跟着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跟队”行不行?
生:行。
师:(在板书“鱼汤”前加“跟队”)不是正式地与大队一起行军,而是跟在后面走,看看“跟队”后面应该写什么?
生:写老班长的样子。
师:这个可以同“跟队”放在一起,因为带领我们的人是什么样呢?所以可以和“跟队”算同一部分内容。后面写什么呢?
生: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起个名字。
生:饥饿。
生:威胁。
师:什么威胁没说。
生:没粮食了。(众笑)
生:在粮食两字后面加上个问号,表示“粮食成了问题”。
师:也可以,再想想,明确一点,粮食怎么了?
生:吃完了,缺粮食。
师:缺粮,还不够艰难。
生:断粮。
师:对。(在板书“跟队”后加“断粮”)断粮的情况应该不应该介绍?
生:应该。
师:那么,我们跟着队走,由谁来带领,应该不应该介绍?
生:应该。
师:作者所写的,都是应该写的,有没有跟中心无关的东西?
生:没有。
师:大家看一看一共写了几个小标题?
生:七个。
(至此,板书的七个小标题依次为:跟队、断粮、鱼汤、秘密、命令、遗言、珍藏)
师:这么说课文可以分几段?
生:七段。
师:现在你们把课文分一分段,其实找到每段的止点就可以了。
(学生各自在书上给课文划分段落)
师:这就告诉你们了,以后给课文分段,不要拿起书来一边看,一边急急忙忙地划,要先把整个文章整体掌握了,看看它究竟写了哪几个内容,把每一个内容弄清楚了。起止点好找不好找?这就告诉你,给文章分段,不要先找起止点,要先有一个小小的哪怕是朦朦胧胧的段意,或者是小标题。有了这些,再去找起止点,分段就不容易错了。你如果开始就找起止点,再想想段意,那容易搞错。
(学生分段完成,教师稍作订正)
师:大家打开书,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感人,一般讲课我不先范读,这一课写得特别好,我忍不住想读一读,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大家看好书,我来读。(教师读课文,因读得投入,竟落下眼泪。听课的学生和几百老师也都心情沉重,潸然泪下,礼堂内唏嘘不断,无法继续上课)
师:大家先休息一会吧,换换情绪,好。下课。
第二课时
师:咱们接着上课,看到老班长这样一个人,他在危难的时候,选择了牺牲自己,保全别人,保全革命下一代人,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有学生举手)你想说什么?
生:我为有这样一位革命烈士而感到骄傲。
师:对,应该有这种自豪感。
生:我看出一个现代的小学生和一位革命战士是有差别的。这位革命战士是无私的,而我们有的同学却为了一点小事而争吵。
师:好,说得不错。
生:我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了红军叔叔的汗水和鲜血,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师:肺腑之言。
生:老班长真是好党员,是党的好儿子。
生: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忘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还有很多很多像老班长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要珍惜黄金时光,认真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
生: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师:对,大家这样想,就没有辜负这个作者对大家的希望,也确实为我们有这样一位战士感到骄傲。我们深深地怀念他,对吗?
生:对。
师:好,大家起立,我们带着崇敬的、无比怀念的沉痛的心情,为老班长默哀。大家闭上眼,低下头。(学生默哀)想一想,在饥饿的时候,在困难威胁的时候,老班长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在他临死之前,他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几句话,说的是什么?“你们吃吧,你们还年轻,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他已经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但是最后还说:“见到指导员告诉他,我没有完成好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把你们照顾好。”这是什么样的胸怀,什么样的品质?好,抬起头来,请坐。刚才说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发现秘密、命令大家吃鱼和临死留下遗言这几段,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这三段里的一段,好好地读,再深入地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给大家。
(学生开始读课文)
师:我们还是带着崇敬的心情,用读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老班长,谁读?你读哪一段?
生:我读“秘密”这一段。(读)“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扔了怪可惜的……”
师:(打断)“支吾着说”,“支吾”是什么意思?
生:支吾就是说话不清楚。
师:不清楚、不连贯,结结巴巴是吧?那你就得支吾些。
生:(读)“老班长猛抬起头……竟扑倒以他怀里哭了。”(读得不错,有进步)
师:读得不错,只有一两个丢字。但情感上的起伏变化还不够。就这一段,谁能比她读得还好?她读的这些你也可以不全读,可以拣最受感动的那一部分读。
生:(读)“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师:(打断)这样读不对,如果像你这样问话,就好象咱们平时吃饭一样,你怎么不吃菜呀?你怎么不吃肉呀?和这样问(示范,很有感情地)“你怎么不吃鱼啊?”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摹仿)“你怎么不吃鱼啊?”(语调平淡,重音在“鱼”字上)是什么意思?
生:只吃别的,为什么不吃鱼,这个意思。
师:对,好像是说吃这个菜那个菜,偏偏不吃鱼。变成这个意思了。体会了人物的情感,体会了他说话的意思,就知道该怎么读了。作者在这里是说为什么只让我们吃,你怎么不吃?是这个意思吧?你们再听我读:“你怎么不吃鱼啊?”(语调深沉,重音在“你”字上)这次有什么感觉?——你来读读。
生:(读)“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师:好,不错。谁想读“命令”这一段。
生:(读)“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沉重极了。”
师:不错,谁还想读?(一生站起来读,其间教师纠正了他两个字的发音)
师:好,谁想读“遗言”?
生:(读)“挨了一天又一天……抽噎着,很久很久。”(其间教师纠正了读对话时的语气)
师:你读得不错,很投入,很有情感。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每一个字的尾音都要拖长,所以就形成了一种腔调,以后要克服。谁敢举手说我读书是班里最好的?
(一学生很投入地重读,读得很感人)
师:好,老班长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在他牺牲六十五年以后还有这样的同学,怀着满腔的情感,来读他的故事。大家打开书的最后一段,看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一起像作者珍藏这个金色的鱼钩一样,把老班长崇高的精神,通过读,珍藏在我们心里。
生:(读)“擦干了眼泪……金色的光芒!”
师:最后我有一个问题问问你们好不好?
生:好。
师:在命令大家吃鱼那天,书上说: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他笑着对大家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他是笑着说的,同志们吃不下去,他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不笑了。最后同志们把鱼吃下去,他又怎么样啊?
生:笑了。
师: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老班长前后笑了两次,大家想一想,前后这两次笑,笑得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
生:第一次笑是为了让我们吃,第二次……
师:(打断)是不是每次端来鱼汤都要笑一笑让大家吃呢?
生:不是。
生:第一次笑是因为这次比以前的鱼汤少,叫我们不要嫌少。
师:怕同志们嫌少所以笑,好像不是。
生:老班长过意不去。因为这次的鱼汤比较少,怕同志们吃得不够。
师:你们再想得深一点。老班长的第一次笑是发自内心的,诚心地想笑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样的笑?
生:故意的笑。
师:故意的笑,是做出来的笑,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他为什么要做出一个笑来呢?
生:他想让同志们不要嫌少,哄大家,鱼并不是很难钓……
师:想偏了。
生:我觉得是:老班长觉得小梁知道了这个秘密,为了让大家多吃一点,他故意地笑,怕我们觉得他……
师:心里有话,想得正确,说不出来。
生:他是为了增强我们的信心。
师:太笼统。
生:第一次笑是因为小梁知道了老班长不吃鱼的秘密,他怕小梁不吃鱼,所以勉强地笑一笑,让小梁觉得他今天吃鱼了。
师:(指另一学生)你再说一说。
生:老班长想让三个战士专心养伤,不想他们为了不吃鱼而伤身体。
师:大家想一想,今天的鱼汤特别少,每个塘瓷碗里只有少半条鱼,上面漂着一丁点野菜,按照老班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笑得出来吗?
生:笑不出来。
师:但是他笑了,因为他想起〈WWW.BAIHUAWEN.com〉昨天晚上的事,虽然他告诉小梁不要让那两个小同志知道,但是,也许那两个小同志在远处也听到了。他知道大家今天的心情很沉重,所以他做出一个笑来,是不是要改变这种气氛呢?
生:是。
师:用这个笑来动员大家吃鱼,是不是?
生:是。
师:你们看看他说一句话是真的假的,“好大的一条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生:是假的,这么小的池塘哪有那么大的鱼。
师:对,即使有那么大的鱼,按照老班长的性格会怎么样啊?
生:绝不会放过它的。
师:对,老班长为了让同志们吃下鱼,他做出了一个笑,还要编一句话,费了多少苦心呀!为了让别人吃鱼,老班长想尽了办法。再看最后那次笑,是真的吗?
生:是真的。
师:老班长看到同志们吃下去了,心里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那我把课文改一下“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就哈哈大笑”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哈哈大笑,他如果这样笑就改变情绪了。
师:那我说“开怀地笑了”,行吗?
生:不行。
师:也不行,为什么?
生;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他不可能那样笑,真要那样,小同志就不理解了。
师:不是,说得浅了。你们想一想,同志们虽然吃下去了,但那是多少啊?——“小半条猫鱼”和“一丁点野菜”,老班长能够那么喜笑颜开吗?
生:不能。
师:但是,毕竟吃一点比不吃强,老班长得到了一点安慰,所以他笑了。但是却笑得很勉强。他只是有一点“笑意”,什么叫笑意?
生:有笑的意思,但是没有开怀大笑。
师:有一点能够让人察觉到笑的意思。没有笑声,没有笑容,可能只是嘴边的肌肉抽动了一下,有那么点“笑意”。尽管是笑意,多不多?
生:不多。
师:课文上怎么说的
生:一丝。
师:“一丝笑意”。你们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句句掂量,字字斟酌,用心多么深!我们从老班长两次笑的表现中,就能深深地体会到他的内心。一看他怎么笑,就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体会到了他的情感,对不对?
生:对。
师:作家写文章,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往往通过人的外部表现来写,你们将来写人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好了,今天的课大家学得不错,我们虽然没有一段一段地去分析,也没有一段一段地提问讲解。但是我认为大家理解了,也深深地受到了老班长这种精神的感动,你们觉得是吗?
生:是。
师:那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