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细致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6篇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茉莉花》--小学音乐教案 篇1

课例

教学内容:

1、民歌及分类。

2、中国民歌。

3、东北民歌。

4、江苏民歌。

5、萨克斯独奏曲。

6、交响曲《1997天 地 人》选段。

教学目的:

1、  通过总结民歌与生活的关系知道民歌的的种类和特点。感受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的关系。

2、  能用歌声唱出民歌的基本风格和感情。

3、  喜欢民歌,对我国拥有优秀的民歌遗产感到自豪,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  能用比较的方法对民歌作初步的评价,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

能用歌声唱出民歌的基本风格和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民歌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

(一)        民歌及种类

1、小调

师:同学们:听过叫卖声吗?请你模仿两句。

生:(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首歌曲《卖汤圆》,并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两者的关系?

生:(答)

●     师总结并演示幻灯片(一)中的第①②步骤

① ②

小调:民歌体裁之一,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整匀称,内容多以历史传说的咏唱,自然风光的描写,离情别愁的抒发为主。

2、号子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歌曲《打麦号子》,并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人们在唱这首歌曲时在做什么?

生:(答)

●     师总结并演示幻灯片(一)中的第③④步骤

③ ④

号子:号子是一种产生于体力劳动,伴随劳动并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的民歌。他的节奏铿锵有力,曲调质朴粗狂,多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山歌

师:在歌曲中还有一种与劳动分不开的歌曲叫“山歌”。

●     师讲述并演示幻灯片(一)中的第⑤⑥步骤

⑤ ⑥

山歌: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的抒情民歌。一般节奏自由、曲调悠长、高亢、嘹亮,内容多以劳动、爱情生活为主。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与和腔等。

4、民歌

●师总结并演示幻灯片(一)的第⑦⑧步骤

⑦ ⑧

民歌:即民间歌曲。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一般为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到加工,因而具有与人民社会生活联系密切、音乐语言简明洗练、结构短小精悍、形象鲜明生动等特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二)        学唱民歌

1、中国民歌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民歌,你知道它是民歌中的哪一种体裁?看看你是否知道他的名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发源地是哪儿吗?

①播放的flash

生:(答)(板书:课题)

师:你知道这首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生:(答)

师:你知道最早最有名的是哪儿的吗?

生:(答)

师:让我们一起来哼唱这首美丽的。

②学生跟琴整首哼唱。

师:通过刚才的哼唱你感受到这首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答)(板书:婉转、优美)

师:下面让我们用优美、婉转的声音再来演唱一遍。

③     生再次演唱。

2、  东北民歌

师:刚才我们讲了民歌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加工的,那么流传势必会带来变异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东北的,同学们想听听它的旋律变成什么样了吗?

生:(答)

①     播放东北民歌flash

师:东北的风格有什么特点?

生:(答)(板书:豪放、高亢)

②学生跟音乐学唱。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34页,看看东北民歌的乐谱上有什么常用记号?你知道它的演唱方法吗?

生:(答)

③教师讲解常见记号下滑音并范唱,学生运用到歌曲里并再次学唱。

师:请同学们总结刚才这两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答)(板书:内容相同   曲调不同)

师:这两首音乐风格、特点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

生:(答)

● 师总结:民歌在流传过程中会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而改变。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各地音乐中的不同养料形成不同的风貌。它那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不仅香飘中国大地,而且溢满全球。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外国朋友心中的。

(三)延伸欣赏

1、欣赏萨克斯独奏曲。

●教师随着音乐讲解:这是一首由美国作曲家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曲。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也充分说明了音乐是无国界的。请同学同想一想:你以前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这首乐曲?)

生:(答)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听过有关茉莉花的乐曲?(教师可提示引导)

生:(答)

师:1997年香港回归,我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997天·地·人》交响曲深刻、磅礴地诠释了香港回归的这一历史事件。让我们一起再来重温我们祖国那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2、欣赏《1997天·地·人》交响曲

师:这首交响曲与我们有关系吗?

生:(答)(第一乐章中的童声合唱是)

●总结:一首江苏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心?那是因为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从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到维也纳金色的大厅,中国民歌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既是中国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最后,请同学们一起来高歌我们江苏民歌吧!

3、江苏民歌

●师生共同演唱后下课。

课后记:本节课我利用愉悦性的话题引出课题,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从而也导致了整节课的学习气氛都很好,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让学生身心都得到了一次美的陶冶!

《茉莉花》--小学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2.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重点:

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教学难点:

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节奏鲜明的现代音乐伴奏中学生走进音乐教室。)

师:同学们,又到了快乐的音乐课时间了,你们准备好了么?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开始上课。

播放风格截然相反的音乐《梦江南》MTV。

师:同学们,听到这首乐曲,看到这幅小桥流水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江南水乡------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江南的好山,好水,好景,好花。二、新课教学1.播放歌曲《茉莉花》,让学生听赏完,回答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师:那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生:中速稍慢。

师: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曲调幽静舒缓,就如同温婉的江南小城的生活,恬静淡然,抒情优美。2.播放第二遍乐曲,师生一起朗读歌词: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3.师:歌词朗读完了,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

生:洁白,芬芳

师:说得非常好,盛开的茉莉花洁白芬芳,非常圣洁美丽。老师现在就给同学们看一下盛开的茉莉花。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茉莉花的图片,同时背景音乐配的是《茉莉花》的伴奏。

师:茉莉花漂不漂亮?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生:洁白、圣洁、魅力、美丽------

师:茉莉花是印尼国花,原产于印度,西汉时代传入我国,叶片四季常绿,青翠欲滴。越冬种植,六七月间,便是它怒放的季节了。因其花洁白素雅,芳香沁人心脾,故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称。4.师:同学们了解了茉莉花的一些资料,知道了茉莉花的圣洁美丽,让我们再听赏一遍这首歌曲吧,听的时候,让我们细细体会茉莉的芬芳美丽。教师播放歌曲。

三、学生欣赏音乐,在音乐中结束。

第二课时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2.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重点:

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教学难点:

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欣赏音乐《茉莉花》,谈感受二、学习歌曲1.学习节奏

|X0X||X-同时按节奏读歌词2、学习试唱2\\4

3213|203|561|5-让我来将你摘下3.学习弱起小节|X0X|X

一般来说,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

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4.听赏歌曲,要求学生用手拍击节奏,找出歌曲中弱起小节的处理。5.学唱歌曲。教师在课件上出示歌曲的乐谱,教师弹奏,学生用“a”模唱。

6.学生演唱歌词。

7.学生分组演唱,进行第一次小组的比赛。8.师:同学们,学习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现在,咱们再听赏河北《茉莉花》和东北《茉莉花》,听完后,告诉我这三首《茉莉花》的曲调分别有什么特点?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小组讨论,进行第二次小组比赛。生:河北《茉莉花》缓慢优美,结束拖腔;东北《茉莉花》直接爽快,热情火爆;江南《茉莉花》委婉抒情三、拓展延伸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民歌浩如烟海,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洁白芳香,犹如江南的少女,婉约秀丽。就是这样一曲小小的《茉莉花》却走出了中国,正走向了世界大舞台。

播放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的《茉莉花》。四、本课小结

《茉莉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像《茉莉花》一样优美的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涉猎一些这样的知识,让我们的民歌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一、歌曲: 白杨和小河

二、综训:

1、按指定节奏写旋律

2、听辩与感受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三、欣赏

1、黄河船夫曲

2、保卫黄河

3、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以优美亲切的声音歌颂“白杨和小河”的真挚友情,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的'意义。

二、初步试听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提出对音乐的听辩与感受能力。

三、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选曲,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

教材分析

一歌曲

《白杨和小河》是一首采用拟人化和借喻手法的儿童歌曲,形象生动。

二综训

包括两题:

一、按指定的节奏写旋律。

二、听辩和谐与不和谐和弦。

三、欣赏;

《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和第七乐章。

《黄河船夫曲》吸取了民歌中船工号子的音调。

《保卫黄河》进行曲风格的轮唱曲。

教学难点

按节奏发明乐曲

教学重点

听辩 创作

课时划分

三课时

一、综训(一) 歌曲第一段

二、综训(二) 歌曲

三、欣赏

教具

钢琴、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

歌曲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立

2、好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2、i a 练习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3、《猎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连音演唱。

两声部间和谐。

4、F调音阶

音准、音位掌握好!

三、综合训练:

今天,我们来做一次作曲家。

1、请大家根据所给节奏,用DO、RE、MI、SAO 四个音发明歌曲。

2、结尾的音可以用这四个音的任何一个音。

3、创作要流畅动听。

4、如《太阳》,《牧童谣》都是用这四个音创作的歌曲。

5、分组讨论创作。

6、评选最好的,演唱。

四、新授

白杨树是矫健的意味,他高耸挺拔,与小河是一对好朋友,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1、听范唱。出示课题。

2、这首歌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儿童歌曲,贯穿全曲的轻盈跳动的节奏与柔和的小调式是歌曲的特色。

3、节奏训练:

4、找一找这首乐曲中的各音,从低到高排列。

5、视唱齐唱部分乐谱

6、难点:切分节奏处唱准。练习一遍。

7、视唱齐唱部分乐谱,速度慢。

8、读第一段词。

9、唱第一段词。

10、完整演唱齐唱部分。

五、总结

《白杨和小河》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我们同学们也应这样!

【板书设计】

白杨和小河

d小调音阶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聆听《秋收》

2、编创与活动

教学重点:聆听《秋收》

教学难点:分析乐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秋收》

1、以学唱陕西民歌《秋收》为导入。

(1)板书《秋收》歌曲。(曲谱见《教师用书》中的教材分析部分。有条件的能做成幻灯片或投影片放映更好)。

(2)教师范唱。

(3)学生跟琴唱好第一段歌词。

(4)师生简单讨论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2、初听器乐曲《秋收》。

(1)设问: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型旋律有关系?

(2)指导学生唱教材中的图形谱(这是民歌的主题A)

(3)听主题B,并画出其图形谱,进行比较。

3、复听乐曲。

我们把民歌原型的曲调称作A主题,把与A有关的另一主题称作B,

请仔细听辨,做好以下两项记录。

(1)乐曲演奏的A、B主题顺序图表。

(2)A与B的每次各用什么乐器演奏,也同时标出来。

4、讨论:

根据你自己的乐曲发展的记录图表,说说你聆听后的想像。请围绕乐曲的标题,根据A与B及其乐器音色的变化展开你的想像与联想,进行创作构思,说出其情绪的发展与变化。

5、小结:四季的大自然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了无究的生机。

二、唱自己的歌——曲调创作活动

牐1.创作条件与要求:按教材所示,已知两小节要

求用模仿重复方法创作发展成4小节。

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5

课题名称:

《小鸟小鸟》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歌曲《小鸟小鸟》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8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鸟小鸟》,了解6/8拍的强弱规律。

2.感受歌曲能找到歌曲中强拍的位置,强调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作用。

3.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小鸟小鸟》,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

歌曲的弱起小节,找到歌曲中的强拍,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及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律动:请和我一起随着音乐律动,模仿我的动作(播放《小鸟小鸟》伴奏)

2.课前铺垫

谢谢大家,请坐。同学们,音乐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那一串串动听的旋律,让我们联想翩翩,带我们走进不同的音乐世界,今天的音乐又能给你带来怎样的画面?我们先从简单的旋律开始,请跟老师一起做柯尔文手势唱音阶。

(1)do到高音do演唱,拿起口琴吹奏一遍,再来演唱一遍

(2)看老师的手势,分两个声部和声练习。

6|8

11|6.5.|4.3.|2.1.‖

11|4.3.|2.1.|7.1.‖

(3)听老师演奏二声部小练习

6|8

11|6.4.|5.5.|4030|2.211|6.4.|5.5.|4030|2.1.‖

11|4.1.|3.3.|20xx|7.511|4.1.|3.3.|20xx|7.1.‖

(4)分别演唱高声部与低声部

(5)完整演唱两个声部旋律

(6)师生合作唱低声部、高声部(出示低声部谱例)

(7)学生视唱二声部谱例

同学们,在之前的谱例上加了这些音符,音乐听起来使你的心情怎样呢?(高兴)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来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听,它在美丽的春天里歌唱呢,请边听边思考,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完整聆听《小鸟小鸟》学生讨论感受与歌曲情绪,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八六拍特点并总结八六拍的强弱规律,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像小鸟在跳舞)

5.复听《小鸟小鸟》随歌曲拍打节奏。(发小乐器)

6.仔细聆听老师范唱前两句旋律,在旋律起伏上这两句有什么联系?

(1)老师画旋律线引导学生说出这两条旋律相似,第二句后半句比第一句的后半句高。

(2)演唱前两句谱例,注意休止符处的演唱,好像小鸟从这个枝头飞到另一个枝头。

7.二声部演唱

(1)仔细听伴奏的后两句,演奏的是高声部的旋律还是低声部的旋律,跟伴奏演唱低声部乐谱。

(2)跟伴奏分声部完整演唱《小鸟小鸟》,个别地方进行指导。

8.抽一组学生用三角铁和响板伴奏,其他同学表演《小鸟小鸟》

9.拓展、小结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小鸟儿快乐的歌唱。让我们的歌声也像小鸟一样,在音乐世界里自由飞翔。最后请同学们欣赏合唱《自由飞翔》

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6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复习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并用二拍子指挥图式。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3、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4、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队》。

5、复习升记号、“D.”、 “Fine”、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组织教学

三、复习歌曲

1、齐唱《快乐的嚓嚓嚓》。

2、分男女声唱《快-§ 乐的嚓嚓嚓》。

3、齐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4、小组派代表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5、齐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6、分男女声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7、指名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8、齐唱《快乐的小队》。

9、指名演唱《快乐的小队》。

10、复习升记号、“D.”、 “Fine”、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四、课程结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