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材料】
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和学生猜一个有关影子的谜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和调查
1、在黑板上画一个人,让学生画出人的影子。
2、师:太阳和影子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3、到室外进行太阳和影子之间关系的测量。
4、进行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拟实验。回顾和解释
1、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了什么?
2、布置课后观察一天影子、气温和太阳运动的关系的实验。
总结。
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拟实验并不能代替实际观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进行实际观察。气温的观察也是一样。
【教学后记】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第三个主题——“人与环境”中的第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人对环境的需求”,第二篇是“人对环境的影响”。学习本课,是学习了前两课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学习本课,让学生知道,人类维持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都来自于自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会观察,懂得辨别是非。他们的已有知识能使他们更好地进行现场考察,搜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宣传活动,并畅想未来。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两则消息,展开辩论,懂得:为了自身的生存,保护环境花费再多的钱也值得。
2、搜集资料,了解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都做了哪些努力。
3、懂得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方案。
4、畅想未来的城市,懂得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两则信息,展开辩论,得出结论;搜集资料,了解人类与大自然相处都做了哪些努力。
2、难点: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方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本主题前两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板书课题,读课题,解课题。
3、齐读课文的第一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二、阅读信息,展开辩论。
1、齐读信息。
2、组建团队:正、反两方组成两个团队。正方坐到1、2大组,反方坐到3、4大组。
3、团队分工:找好队长、发言人,声控人、记录员。
4、辩论开始。
正反两方的发言人为自己的观点列举充足的理由,辩论过程中,记录员要记录好支持对方观点的理由。
5、写出结论。
三、列举实例。
1、列举 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用小卡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交互小卡。
3、选出各小组代表发言。
4、总结。
四、设计宣传方案。
1、阅读文中材料,并从生活中发现破坏环境的现象。
2、团队讨论,确定主题、宣传方式、宣传地点。
3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方案。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4展示成果。
5、评价。
五、作业:畅想未来的城市。
要求:读文中未完成的对未来城市畅想的散文,发挥想象续写。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2、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难点:
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2、学生准备:
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研究主题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
【说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如果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⑵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⑸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⑻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5、讨论:
⑴杠杆是否都省力?
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四、课后小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 1 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师: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2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3 、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 90 °夹角。
师示范动作。
4 、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 1 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5 、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6 、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7 、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
生:进行测量。
8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1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这儿老师是用夸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
生:用手摸、听、测脉搏……
( 2 )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
( 3 )师: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为了能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出示表格)这张表格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
生:讲述表格的看法、写法。(师适时补充)
( 4 )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
生:安静状态下的。。
( 5 )师: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第 1 次先测量 1 分钟呼吸的次数,第 2 次再测量 1 分钟心跳的次数。
师:注意呼吸次数的计算方法,找准自己的脉搏。准备好了吗?开始(计时 1 分钟,测量两次)。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算出平均值。
生:汇报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
2 、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什么数据了?
生:运动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我们的运动一结束就要进行,等到休息后再测量数据就不准了。还有,老师在这儿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记录同一时间内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尝试说。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一、三大组只记录测量呼吸的次数,二、四大组只记录测量心跳的次数。
( 2 )师:我们仍旧用原地高抬腿的方法进行测量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测量时要注意,请你按照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每位同学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了,否则就不能准确测量出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计时 1 分钟,老师调整好学生所站的位置)
( 3 )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计时 1 分钟)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学生汇报所测数据。
( 4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及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都有了,有了这两组数据我们能做什么事?
学生进行比较。
师:你们比较一下,发现什么?
生: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
( 5 )师:我们除了用表格进行数据比较之外,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数据比较。这儿有一个坐标,横线表明在什么状态下,竖线表示呼吸或心跳的次数,我们现在就要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以某一学生为例说明条形图的画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形中的一种,叫条形图,大家看用这种方法比较数据有什么优点? (明显、清楚、一目了然…… )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二、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 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4、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4、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2、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教学准备:
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交流。
3、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
4、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5、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6、教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
二、探索和调查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2、展示、交流示意图。
3、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6、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
7、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
8、如果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9、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10、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11、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12、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
13、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顾和解释
1、研究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研究透镜》,教材安排循序渐进,以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以及透镜的奥秘,为以后学习光学的其他知识做好准备。
设计理念:
这节课以《三毛流浪记》里的情节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希望主动探究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知识,通过目测和手摸的方法,先了解透镜镜片的形状特点,之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进一步发现有关透镜的奇妙现象,进而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光线通过透镜就会产生这些奇妙的现象?在寻找到原因就是光的折射之后,进一步的疑问就会出现: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折射?通过利用自制教具“黑盒子”的演示,学生就能直观的观察到折射的实际情况, 甚至可以激发起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学具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的探究变被动为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望远镜
准备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烧杯、水、铅笔、实验报告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前几天老师看了一部老电影《三毛流浪记》,其中有一个情节非常有意思:三毛流浪到一条小河边,正好肚子很饿,抬头看见河水里有几条鱼,三毛就决定捉几条鱼烤着吃,正好小河边有一根鱼叉,三毛就拿起鱼叉向水里的鱼叉去,但是三毛左叉叉,右叉叉,前叉叉,后叉叉,结果连一片鱼鳞都没叉到。
2、提问:三毛为什么叉不到鱼?他犯了什么错误?要想叉到鱼,三毛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3、学生回答。
4、讲解:三毛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鱼叉叉的位置不对!(出示幻灯片)当光线经过鱼身体的反射进入到三毛眼睛里时,光线在水和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了弯折现象,但是三毛不知道啊,他还是用鱼叉顺着直线方向向鱼叉过去,结果可想而知,鱼是肯定叉不到的。所以三毛应该做的是在看到的鱼位置的后方一点的位置用鱼叉迅速的叉下去,这样才能叉到鱼。
5、讲解:其实,三毛叉鱼这件事讲到了我们科学上一个有关光的特别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那什么叫光的折射现象呢(出示幻灯片)?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我们现在就可以体验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展示装水的烧杯和铅笔,将铅笔插进水里,从上面和侧面观察水中的铅笔,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6、学生操作,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7、讲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还有很多,但是最典型的是透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出示幻灯片:课题),了解透镜的知识。
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
1、谈话:透镜一般分为两大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出示幻灯片)。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请大家经过目测和手摸的方法,观察它们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并将观察结果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2、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小结: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出示幻灯片);凹透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出示幻灯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透明(出示幻灯片)。但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却并不是唯一的,只要符合上面所说的特点,就都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出示幻灯片)。
三、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提问:大家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谈话: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到。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页,仔细阅读这三组实验的操作方法(出示幻灯片),并且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同时,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完成实验,我还有几点小提示给大家(出示幻灯片)。
4、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
实验2: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实验3:尝试用透镜聚光。
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出示实验报告单的幻灯片,并出示结果)。
6、提问:光线通过透镜产生的现象奇妙吧!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
7、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光线通过透镜时发生了弯折。
8、提问:发生了怎样的弯折呢?
9、演示实验:揭示光线通过透镜时的弯折现象。(自制教具)
四、制作望远镜
1、谈话:透镜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
2、学生讨论交流:近视眼镜、老花镜、放大镜、望远镜等(出示幻灯片)。
3、谈话:同学们好像对望远镜最感兴趣嘛,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出示幻灯片)。
4、指导学生制作望远镜(阅读课本第25页,出示幻灯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位置)。
5、谈话:如果凸透镜和凹透镜位置反掉了,或者是透镜拿错了,两个都是凸透镜或者两个都是凹透镜(出示幻灯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
五、课堂小结
这次校际教研的主题是“自制教具提升课堂活力”,我就从自制教具这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反思吧。
本课中使用到自制教具的地方是在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找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之后,这个时候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光线通过透镜就能产生这些奇妙现象呢?为什么穿过玻璃就不行呢?如果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光线通过透镜后的行进路线(穿过凸透镜会聚,穿过凹透镜发散),学生就能一下子发现最根本的原因。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黑盒子”的教具,(介绍“黑盒子”的构造以及各个位置的功能),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教具的使用,使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尤其是光线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现象的理解有所帮助。
这次自制教具的使用其实也是一种尝试,在实验的过程中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们一定能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自制教具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单元的《研究土壤》和四下《岩石和矿物》单元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请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
教学难点: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圆柱形玻璃瓶、镊子、小棍、水、牙签。
教师演示:小黑板几块。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片。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师: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材料,猜测一下,我们今天会研究什么?(研究土壤)
师:“土壤”我们在三年级研究过,四年级学习岩石时也提过,你们知道土壤中有什么?
板书:“土壤中有什么”这节课我们又会有什么新发现呢?翻看课文,读课文第一段。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土壤中究竟有什么?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对土壤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激起探究的欲望。]、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师:这是一份刚从地里挖来的新鲜土壤,把它倒在一张白纸上。材料员拿出白纸放在桌子中间,再把新鲜的泥土倒在白纸上,同学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书本第3页的表格中。
学生分组研究土壤。
汇报: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有水分、动植物活体或残体、沙子、黏土、腐殖质等)。
1.光的行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
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是谁,
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
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 是谁,
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 ……是谁,
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
(1)用显示器检验小水钟的计时准确性。教师放映显示器,师生共同检验小水钟的计时准确性。提问:小水钟为什么不准确?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原因,继续改进。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讨论、研究,更深一步地了解水钟的计时原理。
(2)关心身边的'水龙头的滴漏现象。这是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把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关心身边水龙头的滴漏现象,估测流失的水量,提醒大家节约用水。通过调查学生应该会发现,看起来缓缓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促使他们反思:“自己平时是否注意关紧水龙头?”这个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激励学生用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3)知识链接:刻漏和漏壶。引导学生认识古代的计时仪器——刻漏和漏壶时,最好选用电脑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用最短的时间说明刻漏和漏壶的原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探究问题:
1、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
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
3、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
3、小组汇报。阅读课本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4、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5、分小组展开讨论。
6、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7、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三、绘制生态瓶制作图
1、学生根据所学,初步设计绘制小生态瓶设计图。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生态瓶设计图,相互交流经验。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四、课外参观实践
学生参观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销售店,向专家请教,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对自己小组绘制的小生态瓶设计图进行修改完善,将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第二课时
一、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1、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2、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3、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4、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5、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6、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二、交流和讲评。
1、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2、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三、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四、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
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交流观察收获。
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 盘、小滑轮 盘组装而成。
方法2: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⑶换更大的轮 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四、实践操作,迁移扩展
(观察课P9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书:
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的作用:
1、省力。
2、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一、学情分析
在前一节中学生学习了运动的各种形式,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从而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再提出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判断参照物,学生兴趣往往比较浓厚,但参照物的选择只要让学生有常识性了解即可,不必展开。
机械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让学生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是物体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学生接受这个概念是有困难的,主要让学生接受用这种浅近的说法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能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投影课本第51页阅读材料------《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组织同学阅读。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 什么是机械运动?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教师: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那么简单吗?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投影课本图2-17观光电梯。
思考:为什么对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有不同的看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电梯里的人,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电梯里的人是在做机械运动。说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人的运动情况时,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电梯里的 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练习:
⑴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依据的参照物是什么?
⑵说“乌云遮住太阳”又是
教师小结: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就不同。!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这说明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
3.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将它们分成简单的几类。
⑴读图2-18,2-19,你能发现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要要求找出它们的差异)
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的形状,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般说来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的多,但直线运动也千差万别。
⑵请大家读图2-20,比较两辆汽车运动存在的差异。
小组讨论后回答: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运动快慢不相等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标准来将直线运动进行分类?
教师小结:根据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三)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的定义。
2.参照物的选择。
3.机械运动的两级分类。
四、评价与反馈
1. 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我们是用哪一种方式来比较参加100米赛跑的同学谁跑得快?
2. 一诗句是这样写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你是如何理解这诗句的?
太阳钟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以及其他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教学材料】
硬纸板、双面胶、铅笔
【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出示几种影子,让学生估计当时的时间为后面做铺垫。探索和调查
1、刚才你们是如何根据影子来推断时间的呢?
2、你们知道哪些用影子来推断时间的例子?全班交流。
3、如果让你自己制作一个太阳钟,你打算怎么做?小组讨论。
4、制作太阳钟。回顾和解释
1、用自己所做的太阳钟进行实际检测时间。
2、课后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推断时间。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些食 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真菌的了解。虽然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是学生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
知道真菌的结构,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四。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五。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观察蘑菇。
二。 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 菌丝,柄, 菌褶,菌盖。 )
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 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
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
五。 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1.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霉菌。
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
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
【教学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教学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归纳小结。
三、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
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四、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2.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3.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
五、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提出调查的要求。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看到的现象。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索: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中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1、实验方法:选择2个一样的生态瓶,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把实验前后生物的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并记录,再得岀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大领域: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本节课所讲的心脏与血液循环属于生命世界这一领域。本单元前两课已经研究了呼吸与心跳之间的关联关系,呼吸和肺之间的关系,本课重点研究血液循环系统,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在全身不停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带给身体各部分所需的氧气和养料,带回二氧化碳和废料,明白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知道其循环不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有规则的搏动,进而认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和心脏保健的常识。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本课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能准确地测量自己的脉搏和心跳;学习心脏与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科学知识:知道心脏的形态与功能;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知道心脏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3、教学重点:测量心跳与脉搏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知道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路径。
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因为本课概念繁多,知识点密集,加上认识的对象在人体内部,无法直接观察,学生感知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本课采用先从谜语入手来认识心脏,再让学生握拳结合视频模拟心脏的跳动,感知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接着让学生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用小塑料瓶在水盆里有节奏地挤压水瓶,水会进出,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明白心脏就像泵,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然后让学生认识静脉血和动脉血。
在学生找到自己的脉搏之后,我就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测量脉搏和心跳。明白一分钟心跳和脉搏的次数相同。接着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血液循环的意义。
在学生明白心脏非常重要之后,要求学生关爱自己的心脏,让学生说说有哪些损害心脏。最后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些心脏保护的知识。
在全课中学生动手实验与研究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依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全员、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借助于电教教学手段主动探究,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建构。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主要设计,在课堂中还有许多,还望各位领导和同行提出宝贵建议。谢谢。
验证: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效能评价表
效果及原因
一、知识展示台(30分,每空2分):
三、谨慎选择区(20分,每题2分):
(2)升温和保温的措施:(4分)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三课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教材分析
1、《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章《运动和力》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感受几种常见在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本课是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既是对力的概念更深入了解,同时也是为深入研究力做准备,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节课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测量力的大小是适时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还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弹力的认识。
2、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来解决接下来要碰到的问题。这节课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且在这个能力培养在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很多未知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去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力和弹簧测力计其实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生活中常用物理量的多少,比如1厘米有多长、1秒钟有多长等问题的答案,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力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力的单位是什么,甚至不清楚力的大小应该怎样表示。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尺子、温度计、量筒、天平、钟表等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基于此在《测量力的大小》一课中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需要的,对各种测量工具的回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建构有关“测量”的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性质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知道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以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
动手操作,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同时学会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统计梳理已有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自己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
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
(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让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4、学生进行猜想。
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 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2) 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3)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 归纳小结。
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7、让学生阅读 “科学在线”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六、板书设计
1、小苗的诞生
适当的水分
适当的气温
阳光
2、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3、意识到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2、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中的动植物的图片或挂图。
2、准备稻田里的动植物名称的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1)讲述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螳螂、蝉、黄雀之间有什么食物关系?谁吃谁?谁被谁吃?蝉吃什么呢?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认识食物链。
(1)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说一说:树、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出示草、廊、羊的图片,说一说:它们之间谁被谁吃?
(4)在书上记录它们的食物联系。
(5)提问:同学们根据食物关系用“→”将这些动植物连接在一起,这种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你能给起个形象的名字吗?
(6)讲解: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
(7)学生练习写几条食物链,交流。
(8)小组研究:观察写的几条食物链,讨论:这几条食物链从什么开始的?为什么从绿色植物开始?这几条食物链到什么结束?
(9)讲解: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10)指出上面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11)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研究稻田里的食物网。
(1)出示挂图(或投影教材插图),提问:稻田里有哪些动植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卡片。
(2)小组讨论:找出稻田里的动植物的食物关系,写出食物链。
(3)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箭头表示,并且检查每条食物链画得是否完整,是否合理。
(4)找一找,这些食物链中,哪些生物能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哪些动物能吃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怎样?
(5)讲解:小结: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4、保护青蛙,维护生态平衡教育。
(1)讨论:以一条食物链(稻子→稻螟虫→青蛙→蛇)为例:如果食物链中有一种生物(比如:青蛙)死光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教师介绍青蛙在稻田里的作用。提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也是食物网中的重要部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呢?
5、课外拓展。
收集青蛙的资料,编写一条保护青蛙的公益广告词。
板书设计:
6谁吃谁
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多种生物在获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作业设计:
填空:
1、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2、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
简答:
什么叫生产者?什么叫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