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学词学句(优秀6篇)

本页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6篇识字学词学句,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识字学词学句 篇1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天文学家、医生、海军、战士、眼睛、可以、海面”等词语。认识“显、微、潜、遥、极、艇”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短文中的“眼睛”分别指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4.认识引号。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谁来说说我们的眼睛有什么作用?

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认识三种特殊的眼睛。

二、指导看图

1.出示课件1:图上有许多什么?科学家要观察它们,用什么呢?

再看左图:科学家用的这架仪器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与我们看见过的普通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件2: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他用的仪器是什么?(显微镜)在哪儿见过?

3.出示课件3:图上画的是什么?潜水艇在哪航行?(潜水艇是能在水面和水下航行的一种军舰。)海军叔叔在潜水艇里隐蔽在水下,他通过什么观察海面的情况呢?你能找到潜望镜吗?

三、自读短文

1.自由读,做到读音正确,语句连贯。

2.标出自然段。

3.检查自读情况。

四、学习短文

1.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看有几句话,每句说了什么?

(2)议答。

①看图说说望远镜是谁的“眼睛”?

理解“天文学家”:专门研究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的科学家。

②望远镜能帮助天文学家看到什么?

用“可以”说一句话。

③这里的眼睛为什么带引号?认识引号。

(用上引号,表明这不是真的眼睛,在句子中指望远镜。)

(3)练习朗读。

2.学习第二、三段。

(1)自读二、三段,想想医生、海军战士的“眼睛”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4)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五、总结全文

六、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交流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

医:

战:右边笔顺是:

(4)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5)扩词。

识字学词学句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15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认识形声字,学生字时常会用形声字的规律来帮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几个形声字。 二、复习 说出下列偏旁的名称和它们各表示的意思。 言字旁 三点水旁 山字旁 三、自学第一、二组句子 1.读这两组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画出这两组中要学会的和要认识的生字、词语,借助拼音读正确。 3.把字连着词读一读,想想怎样记住“请”和“清”。 四、识字教学 1.第一组。 (1)指名读第一组句子,说出有哪几个生字?相机指导不易读准的字“请、清”。 (2)说说你是怎样学这两个字的? 请:“言字旁”加上“青”是请客的“请”。“言字旁表示请的时候要说话。“青”是它的读音,“请”读第三声。 清:“三点水”加上“青”是清晨的“清”。清晨的空气和清清的水一样让人感到很舒服。所以是“三点水旁”。“清”的读音和“青”相同。 (3)小结:同学们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学生字掌握得真快。“哥”怎么记呢? 哥:两个可上下合成。提示:两个“可”不完全一样。第一个“可”第四笔是竖,没有钩。 (4)读一读下面的词。 请客 每天 哥哥 摆着 注意:读准字音,“哥哥”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2.第二组。 (1)学“令”。 读准后鼻音,想想和哪个字相像? 组词巩固字义:口令、命令、司令。 (2)这组里还有三个生字,你们是怎样学的? 岭:“山”加“令”是山岭的“岭”。“山”表示山岭就是山,“令”表示读音,岭读第三声。(师补充:山岭就是山,与“山”不同的是山岭指的是连在一起的山。) 铃:“金字旁”加“令”是铃铛的“铃”。 提问:上课铃的“铃”就是这个“铃”,你们知道“铃”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吗?所以“铃”是金字旁。 近:是“听”把“口”换成“走之旁”。因为“近”和“远”一样,都是表示路的长短,所以它们都有走之旁。 (3)读一读句子里的词。 远处 山岭 近处 3.巩固这两组中的字词,并抄写。 (1)先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再去掉拼音读字、组词。 (2)指导书写。让学生认真看田字格里的范字,提示结构比例,先描,后临写。(完成课后练习2部分内容。) 五、朗读句子 提示:要把相关的词语连在一起读。举例: 每天清晨,小强哥哥/都去跑步。 小狗脖子上/挂着一个/金色的铃铛。(注意“子、着、的、铛”读轻声。) 先指名读,根据问题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听写词语。 每天 哥哥 远处 山岭 近处 今天 3.朗读一、二组中的句子。 二、自学三、四组中的句子 要求: 1.正确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画出课文中要学的生字和词语。 3.读读生字,想想怎样记这些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学会“干、立”。 干:读准字音,说说“干”在哪个字里见过?(午)或和哪个字很相像?(千)告诉学生“干”还有一个读音。两种读音意思不一样。组词训练:饼干、杏干、干草、晒干、干燥。 立:让学生全体起立、立正。说说立正时头要正,两脚呈倒“八”字站在地上。由此记住“立”。组词训练:起立、立正、站立、立刻。 2.说说是怎样记其余生字的。 吗:“妈吗”,是和别人商量,要开口说,所以是“口”字旁。“吗”读轻声。读一读句子,指导问话的读法。 蚂蚁:是一种小昆虫。两个字都是“虫”字旁。 运:可以用“远”来帮助记忆,把声旁换成“云”。组词训练:搬运,运动会,运食物。 竿:竹竿是竹子做的,所以“干”加个竹字头。 赶:赶快的“赶”是走字旁加“干”。“赶路”、“追赶”都要走路,所以形旁是“走”。“赶”读第三声。 3.小结:这两节课,我们学了15个生字。其中很多字,同学们都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学的,学得快,记得牢。什么事只要掌握了规律,就容易做好。 4.读一读下面的词。 风筝 好吗 蚂蚁 搬运 竹竿 赶快 5.朗读第三、四组中的句子。 提示:读句子要语气。如第二句“……好吗?要读出商量的语气;最后一句要读出提议、催促的语气。 四、抄写生字(课后练习2其余的部分) 可继续指导“走之旁”的写法:三笔写成,横折折撇不要拉长,最后一笔捺平而长。 五、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3 2.比一比,组词。 今( ) 远( ) 干( ) 令( ) 运( ) 千( ) 3.给下面的字加一部分组成本课生字,再组词语。( )_______( )_________

马干

( )_______( )_________

(南京 金德蓉)

识字学词学句 篇3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地书写。

2.能用比较的方法,说说每组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

2.能正确地读写课文中的词语。并能理解词义。

4.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老师着重指导学生学习前两组生字,教学生用数字加偏旁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2、借助汉语拼音和熟字记字音。

3、通过读词语了解字义,有的字还可以利用偏旁记字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

[重点难点]

识别生字,掌握生词;区别独体字加上不同偏旁后组成的形近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用比较的方法,说说每组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

3.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最快的速度记忆更多的汉字呀?(想!)我们祖国的汉字构字都是有规律的,你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学习起来就轻松多子,那么就让我们比一比,看看今天的识字课谁最先找到规律。

(二)学习前两组生字

1.复习熟字:分、水。

2.出示生字。

Fēn fèn yǒng yǒng

分 份(一份) 永 泳(游泳)

(1)指名读字音,说说这两组熟字与生字的字音有什么联系。

学小甲:两组熟字与生字的字音相同或相近。

学生乙:它们的音节完全相同。

学生丙:它们可以说是同音字。

(2)比较字形,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个是独体字,一个是合体字。

学生:独体字加上—个偏旁就变成了新字即合体字。

学生: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字形。

(3)读一读括号里的词语,什么是“一份”?

学生甲:表示数量少,只有一份。

学生乙:整体里的—一部分。

学生丙:它是一个量词。

(4)反复读句子体会词义。

(5)练习组词。

学生甲:份数、年份、两份、备份、

(6)总结写法。

先读熟字———再读生字——比较字形——读词解义——读句解义———再组新词

(三)自学后三组生字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熟字和生字。

2.你是怎样记住每一个字的?

3.读词说词义。

4.读句子理解词义。

5.组新词。

(五)巩固练习字音序部首结构笔画辨析字义组新词份F亻

左右6分(水分)量词,整体里的一部分份数年份两份备份游Y氵

左中右12放(放学)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人旅游游泳春游泳Y氵

左右8永(永久)游泳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冻D冫

左右7东(东西)遇冷凝结冻死冻僵裂L衣上下12烈(烈士)破而分开裂开裂缝较J车左右10交(交通)比较斤斤计较较大较量杆G木左右7干(干净)哭物像棍子的部分笔杆枪杆一杆笔

(六)根据上表生字结构练习书写

(七)朗读与口语训练

1.出示五句话自由读。

2.指名读。

3.说句意。

4.照样子说话。

原句:“六一”儿童节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份礼物。

学生:我订了一份《小学生拼音报》。

原句:自选商场里有许多冷冻食品。

学生:妈妈把剩下的鱼放在冷冻箱里。

原句:蛋壳一裂开,小鸟就从壳甲钻出来了。

学生:墙上裂开一条缝。

原句:我有两枝铅笔,花杆的那枝比较好用。

学生:我比较喜欢学数学。

(八)课堂作业 设计

写生字、读句子、练习口头造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用比较的方法说说每组字形和字义有什么不同。

2.运用构字规律记忆字形。

3.朗读句子进行口语训练。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文字投影、有关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还使用这一规律来识字。

老师:还记得我们的学习方法吗?

学生:先读熟字——再读生字——比较字形——读词解义——读句解义——再组新词

老师:请利用以上学习方法,自学剩下的4组生字词。

(二)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熟字和生字。

2.你是怎样记住每个字的?

3.读词语说意思。

躲开:闪开、避让、避开的意思。

发抖:由于害怕、生气或感到寒冷而身体颤动。

4.读句子进一步理解词义,并试着说一句话。

5.组新词。

6.完成巩固练习。字音序部首结构笔画辨析字义组新词抖D手左右7半(斗争)颤动哆嗦抖支抖光抖空躲D身左右13朵(花朵)躲躲躲藏躲开躲藏身躲起来蛇S虫左右11它(它们)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蛇足蛇胆眼镜蛇毒蛇丛C一上下5从(从来)生长在一起的草木花丛丛林草林丛生订D讠

左右4盯(盯住)预先约定订正考订校订订阅钉D钅

左右7丁(肉丁)钉子铁钉钉进螺丝钉

(四)朗读句子,口语训练

1.原句:气温突然下降,项明的衣服穿少了,冻得他直发抖。

造句:在寒冷的天气里,小红冻得直发抖。

2.原句:一条蛇从草丛里爬出来,青蛙赶紧躲开。

造句:他好像有意在躲开我。

3.原句:墙上不要乱钉钉子。

造句:妈妈叫我去买几个钉子。

4.原句:爸爸到邮局订报去了。

造句:妈妈总让爸爸去订报。

(五)指导书写

(六)总结考查

(七)板书设计

先读熟字一再读生字一比较字形一读词解义——读句解义一再组新词一练习造句

(八)课堂作业 设计

1.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新字,再组问。

分( )( ) 列( )( ) 斗( )( )

永( )( ) 文( )( ) 朵( )( )

2.读一读、比一比,再组成词浯。

朵( ) 订( ) 较( ) 斗( )

躲( ) 钉( ) 交( ) 抖(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躲开——( ) 裂开——( ) 发抖——( )

4.选字填空。

(1)妈妈( )报,我( )钉子。(订钉)

(2)蓝天上飘着( )( )白云。(朵躲)

(3)他有意( )开我。(朵躲)

(4)妈妈送我一( )礼物。(分份)

5.用下面的字组成三个新的字。

心分木丁斗列永衣口米

( ) ( ) ( )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 设计

第二课时:

3.躲避分裂颤抖

4.(1)订钉(2)朵(3)躲(4)份

5.咏裂粉

识字学词学句 篇4

教学目标 :

1.看懂图画内容,能通过观察画面,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培养我们热爱新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了解有关形声字的知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出示投影(新农村景象)

l.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按一定顺序)

2.请学生描述图景,谈谈自己的感受。(农村的变化真大呀)

师:图中的小朋友就生活在新农村里,你们想知道他们家里都有谁?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本课的句子。

二、学习生字新词,读句子

1.复习已学生字(投影出示生字卡片):“马、木、虫、下、土、成、巴、户、方、门”请学生认读生率。

2.认读新生字:“女、寸、父、耳”请学生分析这几个生字,指导书写。了解字义。

重点指导:“女”共3笔,笔顺是:(  )

过渡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那就是把我们以前学到的和刚才学到的这些笔画比较少,书写较简单的熟字组合成一个新字。

3.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把“女”和“马”放在一起,稍作改动,就变成了“妈”(出示音节及生字卡片),齐读,这是“妈妈”的“妈”。左边的“女”变成女字旁(  ),一横不出头。谁来说说“妈”是由什么组成的?你怎么记住“妈”?“妈”还可以和谁组词?你能用“妈妈”说一句话吗?读书上的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并分析生字“母”指导笔顺:“  ”;指导书写“妈”边写边小结:“妈”由字旁加“马”组成的“妈”,左窄右宽,是“妈妈”的“妈”。谁来说说“妈”为什么是“  ”字旁?(“妈妈”是女性,所以是女字旁),了解部首与字的联系。

4.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自学“村”、“北”、“虾”、“城”、“市”、“爸”、“房”、“闻”这几个生字及“虫、土、父、户、门”这几个部首。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的组成,认识新部首,学会识记生字的方法。

(2)读熟生字所组成的新词及句子。

(3)了解偏旁与字的关系。

5.小组讨论自学成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交流自学成果,教师予以指导

1.指名领读,逐个分析生字的组成,并认识新部首,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读词、读句,练习用生字扩句扩词。

2.齐读句子并说说每句话的意思,着重理解“宽阔”、“整洁”。

3.帮助学生了解“木”与“村”、“虫”与“虾”、“土”与“城”、“父”与“爸”、“户”与“房”、“耳”与“闻”的关系。

4.指导学生书写。

重点指导

“北”的笔顺是:(  )

“村”是平舌音,“城”是翘舌音。

“村”“虾”“城”要写得左窄右宽。

二、齐读全课字、词、句

三、小结:这两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我们就可以用偏旁组字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2、3题。

五、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 篇5

知识目标

I、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读准字音,看图领会8组词语意思,分析字形,正确书写。

2、了解我国8处名胜古迹及其所在地。

能力目标

1、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看图让学生初步了解8处名胜古迹的特点。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了历史悠久,山河壮丽,文物古迹遍及各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 了解八处名胜古迹的主要特点及所在地。

教学难点

掌握部分生字的字形及通过理解词语与短文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本课是,在学习8个词语时与看图结合起来(有条件可以看各景点的录像),并配上录音文字说明,把学生带入境外,加深对8处名胜古迹的印象,同时通过指导有感情朗读短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生字卡、录音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在第三册,我们学习了《北京》一课。我们浏览了首都北京这座古老又现代化的城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祖国的名胜古迹遍布各地,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请大家集注每一个景点的所在地及特点。

二、借助拼音,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难读的宇词做记号,多读几遍。

2、自由看图读词,读短文,初步建立图与同语,词语与短文意思的联系。

三、质疑问答

四、识字、学词、学句

1、出示短文,请问学们齐读两遍。

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们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国家呢?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旅游”。在游览中我们边识字识词,边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在游览时,你们一定要仔细看,认真听。

(1) 第一个旅游点,我们到山东泰山:出示幻灯片,放录音,学生边听边看。

①读词:山东泰山。

②学字“泰”。

③谁来帮大家记住这个字?

④游览山东“泰山”,你们是不是觉得咱们的祖国山很美? (是) 下一站,老师带你们再去游览一座山。

(2) 出示幻灯片2,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欣赏。

①师说: 黄山在安徽省南部,由花岗岩构成,风景秀丽,以苍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

②读词:安徽黄山。

③看图,谁能说一句赞美黄山的话?

过渡:我们的祖国不但山清而且水秀,下面老师带你们到杭州西湖去看看。

(3) 出示幻灯片3,放录音,边听边欣赏西湖美景。

①西湖美不美? 怪不得人们称西湖是杭州城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读词:杭州西湖。

②学习生字“杭州”。杭州在浙江省,是我国有名的旅游城,杭州最有名的风景点,就是我们刚才游览的西湖。学习生字“湖”。

过渡:“秀”就是美的意思,但美的姿态不一样,西湖的水带给我们是一种宁静的美。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水的另一种美。

(4)出示幻灯片4,放录音,边听边感受,瀑布带给我们的是—种什么美呢?

①贵州黄果树瀑布。

②了解黄果树瀑布在什么地方。知道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读准“瀑”的字音。

③学习“贵”的字形。

(5) 读句子“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理解“秀”。

五 复习巩固

1、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哪几个地方?

(洛阳、安徽、杭州、贵州是地名,黄山、西湖、黄果树瀑布是景点名称。)

2、看书,读一读词句。

3、做猜字游戏。

六 写字:“泰”“州”“贵”

1、范写。

2、指名上台写—个,其他同学在书上写一个,集体评议。

3、独立写:每字写3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评议订正。

3、说说前四处名胜的特点。

二、识字、学词、学句

1、我们的祖国不但山清水秀,而且历史悠久,出示句子: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

个人读、齐读,理解“悠久”的意思,识记“历”“史”“悠”“久”的字形。

2、哪些景点可以看出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呢?出示:“西安兵马俑”、“洛阳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南京中山陵”词语卡片,齐读。

3、学习:西安兵马俑。

(1) 生字正音,俑yong

(2) 识记“兵”的字形。

(3)强调修建年代 (强化“历史悠久” 一词的印象)。

4、洛阳龙门石窟

(1) 读词:洛阳龙门

(2) 学字“龙”。

(3) 谁来帮大家记这个字?

(4) 帮“龙”找朋友。

(5) 参观洛阳龙门你看到什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再次理解“历史悠久”)

5、四川乐山大佛

(1) 识记“佛”。

(2) 了解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观察图中佛的奇观,体会四川乐山人佛的美。

6、南京中山陵

(1)生字正音,陵,读ling,识记“陵”的字形。

(2)了解小山陵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意义。

三、学习短文的第二句

l、自读,齐读。

2、理解词语和句子。

“您”指谁?“来自”什么意思?

世界各地的朋友为什么喜欢来我国?我们应怎样对待他们?

3、识记“迎”。

4、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朗读,背诵短文

五、写字“兵”“龙”“佛”“历”“史”“悠”“久”“迎”

六、加深理解,升华感情

1、除了课文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名胜古迹?

2、看介绍我国其他名胜古迹的录像。

识字学词学句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3个生字。

2.图文结合,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  课题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我们这里的景色是怎样的?就在同一时间,我们祖国的海南岛、长江两岸、大兴安岭的景色是不是和我们这里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二、看图理解课文:

出示幻灯片

1.(出示第一幅)同学们仔细看,图上有什么?这是在哪?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感受到这样的景色怎么样?(认读“大兴安岭”、“雪花”、“飞舞”这三个词)

(大兴安岭在我国的北方,那里的雪花还在飞舞,光秃的树枝上压着白雪,大地一片银白,气候十分寒冷。)

2.(出示第二幅)你通过看图,了解到了什么?(认读“柳枝”)

(长江两岸,柳枝刚刚发芽,大地绿草如茵,轮船在江面上驶来驶去,气候温和宜人。)

3.(出示第三幅图)这是哪,你感受到了什么?(认读“海南岛”“鲜花”“盛开”)

(海南岛,鲜花盛开,热带植物郁郁葱葱,一派夏季风光。)

4.练读字词:“大兴安岭,海南岛、雪花、柳枝、鲜花、祖国、广大”

三、自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l.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想想课文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3.指名读课文,领读生字词,分析字形,认识“礻”“雨”“纟”。

重点指导

“兴”是不是

“祖”左边是“礻”,右边是(且),不要多加一横。

“广”与“厂”区分,“已”与“己”区分辨别。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看图,认读生字词

二、看图学词学句

1.出示这三幅图,思考:它们在同一季节里景色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

2.文中是怎么描述的?指名演第1句话。

①(出示大兴安岭春景图)体会“飞舞”。大兴安岭的景色怎样?为什么到了春天,大兴安岭的雪花还在飞舞?理解“还在”。

②长江两岸,海南岛上又是怎样一番景象?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已经”,还可以用在哪?理解“到处”。

3.再读第一句话,你明白了什么?为什么它们在同一季节的景色不同?说明了什么?

(春大里,这三个地区在同一时间气候却差异很大,说明我们祖国多么广大)

4.齐读最后一句:理解“广大”“多么”,试着用“多么”说话。

5.指导朗读全文,我国这么广大,风景这么美丽,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么样?用赞美和自豪的语气读全文。

三、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