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页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折一折、搭一搭、画一画、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4种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间的联系。
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丰富识别图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推理能力。
3、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主动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主动寻求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摆一摆(练习四1)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能不能摆出一些图形呢?请大家拿出6根小棒摆出题中的图形。
操作后交流。
2、折一折(练习四2)
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说折出了什么图形?展开,说一说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3、画一画(练习四3)
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折一折(练习四4、5)
(1)、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两个的三角形吗?
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集体交流,反馈。
(2)、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请学生扮演,交流,反馈。
三、找规律
照样子接着滑下去(练习四6)
学生观察图形排列规律,自己试着画一画。
小结:在这些动手实践中你对学过的图形有了哪些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四、启发思维,隐身拓展
1、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看图,明确没副图下面的填写要求。
引导学生数一数,结合交流适当指导。
2、组织“动手做”
让学生说说课本上用学过的图形拼成的格式什么图案。
引导:你能拼成怎样美丽的图案?在小组里试一试,互相交流。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
书第81页、例1、例2,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直观演示,使学生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几时半”的认识,根据时针的位置在8和9之间粗略地说出是8时多。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刻度。
1、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刻度,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个大格的刻度所对应的数表示什么?教师对学生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1小时,分针转1小格是1分钟。
2、让学生观察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学生填写书上钟面上每一个大格的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
3、学生观察操作: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
4、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钟面上每个大格的刻度作为时针的单位时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又是多少分。
5、学生交流、总结。
(二)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1、出示时间是9时5分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时5分”,并让学生说说如果用电子表的表示法应如何表示(9:05),向学生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写0。
2、出示时间是6时25分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让学生用两种时间表示法表示。
3、学生小组讨论应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小结归纳: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来确定是几时几分。还可以先根据分针位置确定是多少分,再根据时针来确定是几时几分。
(三)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1、出示三幅图,表示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关系。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时针与分针转动范围(即阴影部分)的对比和关系。
2、学生拨一拨:从12时到12时半。学生观察时刻12时30分,让学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是几时几分。
3、思考:为什么12时半和12时30分是一回事?
使学生明白在几时半时,时针转过的是一大格的一半(半小时),而分针转过的是整个钟面的一半(分针指向刻度6,即30分)。
4、学生拨一拨:从12时半到1时。同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是怎么转的。
5、讨论:时针转一大格(走1小时),分针转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1时等于几分。
6、小结:1时=60分。
7、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做这些事情时大概是几时几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
四、拨一拨,读一读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拨一拨,读一读”的游戏。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2-17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单元学习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
4、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单元学习重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单元学习难点:采用多种算法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课时安排:共9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
2、条手帕
3、个蘑茹
4、朵花
5、只篮子
6、个苹果
7、个小矮人
8、只茶杯
9、只梨
10、只小碗。
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得可以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经验。
3、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3)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想怎样算?
(4)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6)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3、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4、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看第3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直接写得数。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后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 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察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馈练习
观察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老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视中注意进行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交流。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参观了小猴子的水果店,现在老师又带你们去参观茄子老师家开的乐器店好不好?(课件出示图)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把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8+7=□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用小棒代替喇叭,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7=15
25
10
还可以怎样算?
板书:8+7=15
53
10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类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
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每人若干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二)]
分类可以按什么来分?(板书:1、用途2、特征)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对我们来说最平常不过的整理书包就要用到分类。
二、整理书包——激发分类的兴趣
1、让小朋友把书包里的书本倒在桌面上,动手分一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连的整理书包激发了学生动手分类的学习兴趣。
2、汇报
可能有两种分法:
(1)数学书与语文书放在一起;拼音本、写数本、生字本……放在一起。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书与本子不同用途)
(2)数学书与算术本写数本放在一起;语文书与拼音本生字本等放在一起。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数学、语文学科特征)(板书、学科)
(3)肯定学生的分类结果。
三、练一练
1、人物分类——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1)这儿有几个人(课件出示)想一想可以怎么分类,说给同桌听。
(2)谁来说一说按什么来分的?板书:(男、女)几号是男的?几号是女的?(板书号数)
按男女分就是按性别来分(板书)按性别分的请举手。
(3)按大人小孩分,学法同上。
(4)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有无戴眼镜,有无戴帽、头发颜色……)
小朋友想到了很多种分类方法真棒!
2、帽子分类——了解分类标准确定的多角度。
瞧!这是我们生活中都离不开的帽子(课件出示)请小朋友拿出学具袋里的漂亮帽子分类整理。
(1)谁愿意把结果拿上台展示。
①按什么标准来分?(颜色,板书)分成几类?(三类)说明分类不仅可以分成两类,还可以分成三类,甚至更多类。
②还有其它标准吗?(冬天戴的、夏天戴的)就是按不同用途来分。
③除了颜色、季节用途,想一想还有什么分类标准?(样式)
(2)小结:遇到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对于分类标准的确定也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3、狐狸大叔考考你——多角度思考分类标准,动手实践分一分。
(1)独立图形分类
①狐狸大叔听说小朋友学会了分类,带来4个图形(课件出示)想请小朋友帮忙分类。请小朋友拿出图形学具袋,想一想有几种分法都动手分一分。
②汇报:你想出的各种分法。
③展示不同分法提问: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板书:大小、形状……)
(2)合作车子分类
①连精明的狐狸大叔都夸小朋友很聪明,它又拿出一组车子考考小朋友怎么分类,这回同桌合作分类,商量有几种分法,动手分一分。
②请几桌派代表上展示,并解释自己的分类情况。
(可能出现的分类:按颜色、按机动车非机动车、按轮子个数、按用途……)
小朋友能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分类标准真棒!
四、小组游戏分铅笔——将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拓展思维。
现在我们来玩个“比一比哪组分法多”的游戏。请给我们的好朋友铅笔分类,看哪一组的分法多。
让几组上来展示,解释。
(按笔蕊颜色〈用途〉、按外壳颜色、按粗细、按长短……)
五、谈话——将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想一想平时生活中什么事用到分类,举个例子说一说。
六、总结
今天大家学习有什么收获?分类可以按什么标准进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教学重点:
第四课时:七巧板
(3)拼指定图形。
板书:十几减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第四课时:十几减8
第五课时 :十几减7、6
预习要求:
看一看课本第14页图中的内容,与小朋友说一说看懂了什么,试练习做一做的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7、6。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