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买菜》。

2.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并借助实物仿编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仿编、演唱歌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场景布置菜市场两只柜子,操作板一张,歌曲内容贴纸若干,歌曲的改编图谱4张。

经验准备:对蔬菜、水果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能够描述蔬菜与水果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游戏《买菜》,初识歌谱

1.联系幼儿经验,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家里谁买菜啊?”

“今儿啊,有一位奶奶要我们小朋友一起去买菜,你们愿意吗?”

“哎呀,奶奶给了我一张菜谱,你们可要听好了:‘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蹦蹦跳呀。’”(教师有节奏地说出菜名。)

2.学说菜谱,加深印象

“奶奶叫我们买些什么菜呀?你们听清楚了吗?我是怎么说的呀?”(请幼儿回忆,加深对歌曲内容的印象。)

“记住了没有,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练习说“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蹦蹦跳呀”)

“哎呀,下面还有菜呢,仔细听!”

“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还要买一大堆的蔬菜哦,你听到了哪些?”

总结:“菜谱出来,我们连起来说一说。”

“要买的菜可真多,你们可要记牢了,我们现在就去买吧!”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菜市场到了,赶紧去选吧。”

二、自主买菜,调动兴趣

“买好了吗?赶紧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我看看,奶奶的菜有没有买全呀。”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

“鸡蛋圆溜溜呀!谁买到鸡蛋?”

“青菜绿油油呀!青菜在哪里?”

“母鸡咯咯叫呀!买了母鸡吗?”

“鱼儿蹦蹦跳呀!鱼儿呢?”

“萝卜黄瓜西红柿!在哪呢?你们一起说一说。”

“蚕豆毛豆小豌豆!买了吗?你们也一起说一说。”

“诶,我来看看菜谱对不对,哎哟,这里放错了,应该是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这么多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嘿。”“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唱一唱。”

(该环节让幼儿自主买菜,对歌谱中的内容有进一步直观的感知。一一核对,既让幼儿熟悉菜谱的顺序,学说菜谱中的“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蹦蹦跳”,又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三、学唱歌曲,练唱提高

1.对照图谱,完整欣赏

“其实啊,这个菜谱就是一首好听的歌,听!”

教师指图标生动地唱一。(第1遍唱)

2.逐层递进,提高要求

(1)“小朋友,这么多的菜,我们一起唱着歌陪奶奶去买吧。”(第2遍唱)

(引导幼儿加上动作“提起篮子”,教师示范,幼儿模范动作。)

(2)“奶奶说,你们声音不够整齐,她还没听清呢,我们再来一起吧。”(第3遍唱)

(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注意唱的整齐、响亮。)

(3)“菜场里的菜可真多啊,奶奶还想逛一次呢。”(第4遍唱)

(带领幼儿在场地上“逛”菜场,幼儿自表演、发挥。)

四、根据实物,仿编歌曲

教师示范创编。

师:“奶奶天天吃一样的菜多没意思,要换一换呢,瞧,这里还有其他的菜,你给奶奶换个什么呢?”12

中班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感知各种豆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豆类的特征及用途。

2、尝试利用豆类的不同颜色,大胆表现豆贴作品。

活动准备:

一、每张桌子放有各色各类豆子(青豆、黑豆、蚕豆、豌豆%26#8230;%26#8230;)

二、剪刀、即时贴、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流程:

激发爱好-→自由探索-→欣赏作品-→创作表现

活动过程:

1、激发爱好

(1)、出示三瓶豆罐。

老师摇一摇,让幼儿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宝宝。

(2)、打开罐子,让幼儿看一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种豆豆。

2、自由探索

(1)师:这些豆豆为什么会发出不同声音呢?它们长的怎么样?(颜色、大小、外形不一)

(2)师:在这些豆豆里,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3)师:对,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

(4)你知道这些豆豆能做成什么食品?

豆腐、腐竹,它们是用黄豆做成的;

绿豆糕,是用绿豆做成的。

小结:豆宝宝不仅可以做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多吃、常吃豆类食品,使我们的身体长的棒棒的。

(5)师:除了这三种豆豆外,你们还熟悉哪些豆豆呢?

幼:青豆、黑豆、蚕豆、豌豆%26#8230;%26#8230;

3、欣赏作品

(1)师:这些豆豆都穿着漂亮衣裳、五颜六色,我们能不能用它们装饰图画呢!

(2)幼儿欣赏豆贴画作品,看看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豆。

4、幼儿创作表现

(1)请你们来试一试,用五彩豆来装饰自己的绘画作品。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大胆想象。

活动结束:

交流作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松鼠用巧克力豆不断变化的情趣,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的快乐。

2、理解故事发展情节,学说角色对话:“我用……给你做……”

3、能根据故事线索大胆想象小松鼠帮助同伴的部分情节,初步尝试表演故事。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发展情节,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难点】

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初步尝试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巧克力车轮的车、巧克力豆

2、课件

3、表演头饰和场景道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巧克力豆,引发幼儿兴趣。

1、请幼儿猜礼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小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秘的礼物,猜猜是什么?”(通过闻的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

2、猜想巧克力豆的变化,为学习故事内容做铺垫:“这是神奇的巧克力豆,它能变成很多东西,会变成什么呢?”

(丰富词:圆溜溜、香喷喷。)

3、用变魔术的游戏变出巧克力轮子的汽车,引发幼儿听故事的欲望。

(二)根据故事主要线索,分析、想象故事的主要情节,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启发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小松鼠想用这四颗巧克力豆做什么?”

“小松鼠会怎样帮助小鸡(老爷爷)(小蚂蚁)呢?”

“只剩下两个(一个)轮子了,还能做成什么车呢?”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归纳: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松鼠。)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的快乐。

1、幼儿看课件完整听故事。“小松鼠的车没有车轮了,后面又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完整的听听故事吧。”

2、听完故事后分析: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松鼠开着巧克力轮子做的车碰到了谁?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小松鼠是怎样用巧克力轮子帮助他们的?”

(通过与课件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学说故事对话,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松鼠饿极了,真想把最后一个巧克力轮子吃掉,可是,它为什么没有吃呢?”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归纳:这是一只爱动脑筋、关心朋友、助人为乐的小松鼠。)

“会是谁送给小松鼠的车呢?”“它们为什么要送车给小松鼠呢?”

(提升:你关心、帮助了朋友,朋友也会关心、帮助你的。)

(四)尝试表演故事,进一步体验故事情趣和同伴间互相关心的快乐。

1、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的主要内容。

2、随故事发展情节,同伴共同“坐小汽车去旅游”。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